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妇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   上传时间:2015-07-11 13:25:41

慕容湛不由看了过去,果然,地里收番薯的乡亲们虽给日头晒的汗流浃背,辛苦非常,一个个脸上却都透着满足的笑,把一筐筐番薯搬到地头上,有的会摸摸,傻笑一会儿,有的会发捧着番薯发呆,一会儿却也忍不住傻笑了起来,这才是丰年呢。

自 己也到过不少乡屯,可王家村这些乡民给他的触动最鲜明,那种真实无伪的满足,令慕容湛动容,他不禁想,若所有州府县的老百姓,都能跟王家村的村民一样,那 就是大齐的盛世了,可惜只能想想,王家村不过是一个村,再大些,间河县也不过一个县,便是冀州府也才一个州府,大齐有多少州府啊,更何况,还有赤地千里的 深州呢。

想着,不禁有些叹了口气,忽听身边的沈四平道:“不知我们深州种不种的了番薯,要是番薯在我们深州能活,乡亲们就不用饿死了。”

慕容湛一愣:“您是深州人?”

沈四平点点头:“我沈家祖祖辈辈都是深州人,祖坟还在呢,背井离乡的来到冀州,实在是深州没法儿活人了,也是得了我那大丫头的继,姑爷人好心善,不嫌我们一家子累赘,亲自去接了过来,跟着亲家一处过活,不是姑爷,我们一家四口早饿死了。”

慕 容湛倒没想沈碧青竟是深州人,忽想起那天碧青去东宫临走说的那句话,若想大批种番薯,不用挨个生苗,只需找块地儿先种上,等番薯藤长起来,剪了插在土里就 能活。如今想来,这句话莫非知道自己要在深州推种番薯,难道世上真有如此聪明的女子。看见匆匆赶来的杜子峰,慕容湛忽觉得,或许杜子峰真可以救深州百姓与 水火。

杜子峰很是狼狈,大热天的穿着厚重的官服本就是受罪,可今儿收番薯是正经事,不穿官服实在不像话,也幸亏自己穿了官服,这会儿才能以最快速度赶过来拜见太子殿下。

杜 子峰是知道太子要来的,碧青早就知会他了,杜子峰知道碧青是让自己有所准备,其实根本不用准备,因为番薯,因为武陵源,今年过去,间河县再不是冀州的穷县 了,人多地少却种了产量奇高的番薯,还有武陵源那一百多亩桃林,安置了深州大量灾民,那些灾民在武陵源组成了间河县的新村,离临山屯最近,却俨然已是间河 县最富庶的村落。

王家村守着王大郎家,聪明的都跟着碧青学,番薯的产量最高,就看这一路走来堆在地头的番薯就知道,王家村今年是何等的大丰收了。

自己在间河县这三年,人口增了,田税多了,老百姓富了,就这三样儿,吏部考评的优已经顺理成章的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太子殿下来,不过是给自己的升迁添把火,毕竟想跳级晋升,除了出色的政绩,也得有贵人相助。

天太热,杜子峰又跑了一路,汗水把官服都浸透了,整个人跟水里涝似的,下头半截官服下摆都是黄土,脚下的官靴早不成样儿了,后头还跟着衙门六部司的主事。

到了跟前,杜子峰整了整帽子官服刚要下跪,慕容湛却先一步道:“这位是?”

沈四平忙站了起来介绍:“这位我们间河县的县太爷杜大人。”

慕容湛也跟着站了起来:“原来是杜大人,失敬失敬。”

杜子峰愣了一下,心里就明白了,太子殿下这是不想戳破身份,若不戳破身份,自己这么赶过来,不是有些奇怪吗,更何况,自己后头还跟着间河县的六部司主事,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应付。

碧青过来的时候就见如此诡异的场面,杜子峰领着县衙六部司的主事站也不是,跪也不是,慕容湛虽跟自己老爹站着,脸上的表情却甚从容,仿佛没看见杜子峰为难的表情一般,碧青甚至觉着,如果这会儿他手里有把折扇,一定会挥两下。

自己老爹就是最平常的老百姓,虽说如今跟杜子峰也算熟了,仍有些拘谨,碧青倒是也没想到,这时候了,慕容湛还不想公开身份,眼珠转了转道:“远来就是客,眼瞅就晌午了,不如就在这儿吃碗凉面,也尝尝我们的农家饭。”说着叫人支桌子做饭。

做自己屋家具的时候,碧青画了个样儿叫木匠做了几张能折起来的桌子,因家里人多,今儿又要在地头吃晌午饭,就叫定富带了两张过来,这会儿支开就是两张大桌子。

凉面是一早就擀出来用油拌过,装在大桶里的,两个板凳中间搭上个木板,就是现成的菜板子,黄瓜是王兴娘特意摘过来的,这边儿的菜园子今年种了一架黄瓜,入了秋,黄瓜拉了秧,有些不顺溜,可秋黄瓜却比夏瓜更甜一些,。

家里的厨娘没叫过来,也用不着碧青动手了,切菜成了冬月的活儿,用水把菜板过两遍,不一会儿就切了一盆细细的黄瓜丝儿,鸡丝儿早就撕好了,用冰块震着,冰块是老爷子哪儿的。

碧青一家子搬到武陵源转天,先生就从桃花村搬过来了,就在碧青家旁边儿,两家中间有侧门通着,说是两家,跟一家差不多。

碧青家左边是老爷子,右边儿是崔九的房子,崔九不知怎么看见碧青家跟老爷子中间通着侧门,也叫人凿了一个。

凿门的时候崔九不再,也没跟碧青家打招呼,那边儿墙咚咚的响,小子们还以为怎么了,忙去找大管家,沈定富过来的时候,已经凿开了个大窟窿。

一见旺儿,不敢得罪,去请了碧青出来,旺儿这奴才见了定富鸟都不鸟,见了碧青,忙着低头哈腰说:“那个,九爷走前吩咐了,说绕正门太远,不如就在这儿开个门,回头爷来蹭个饭啥的也方便。”

碧青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崔九的脸皮还真是越来越厚了,碧青知道,不让崔九开门他也得开,开就开吧,等以后叫人在门上加把锁,看他怎么过来。

话远了,说冰块呢,师傅在桃花村的时候,就挖了个冰窖,崔府送来的好多食材短不了冰,武陵源的房子盖得时候,也留出了冰窖,不仅武陵先生的房子有,自己家也有一个,只不过自家那个是空的,没来的急储冰。

碧青琢摸着,今天冬天多存点儿,到了明年入夏就不用愁了,冰块放到屋里能当空调,砸碎了放上鲜果碎,就是一碗鲜果刨冰,荷叶茶里扔几块冰,也能起到更解暑降温的作用,总之好处多多。

不过,今年的冰却只能从师父哪儿弄来的,天太热,用来镇着鸡丝,免得变质,酱料汁儿早就调好,装在一个罐子里,这会儿打开上头的油纸,用勺子搅合匀了,浇在放了鸡丝黄瓜丝的凉面上就成了。

县衙六部司的主事热哈哈的跟着杜子峰跑了过来,本还以为来了京城的钦差到了,却谁也不是,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怨言,不想能在王大郎家蹭顿饭,顿时满心的不满都散了。

去 年收番薯的时候,就是在王大郎家吃的,熬的白白的大骨汤,汆了圆滚滚的肉丸子,配上黄澄澄的发糕,那个香的,这都一年了还记着呢,馋的狠了,叫家里的婆娘 照着样儿做过几回,可就不是那个味儿,现如今,谁不知道大郎媳妇儿做的一手好吃食,家常的饭食到她手里也变得别样香甜,故此,没一个嫌弃凉面简单的,迫不 及待的端着碗吃了起来。

慕容湛格外新鲜,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吃饭的,更没见过这么做饭的,还在地头上就支开了桌子面板,那边儿 切着黄瓜丝,这边儿面条已经挑在了老大的粗陶碗里,两个丫头挑面,两个丫头放鸡丝儿,那边儿切菜的是刚才那个机灵丫头,旁边儿一个差不多大的丫头往碗里放 鸡丝儿。

支桌子,搭板子,搬搬抬抬的力气活儿,都是几个小子干,不用人指挥,一个个都知道自己干什么,丝毫不乱,不一会儿,一人手里都端着一碗冒尖的面条西里呼噜吃了起来,自己眼前也有一碗。

慕容湛有些发愣,老大的粗陶碗,都赶上东宫的面盆了,韭菜叶宽的面条,擀的颇匀实,雪白的鸡丝,青青的黄瓜丝,上头浇了老大一勺酱料,也不知拿什么调的,红亮好看,香气扑鼻,没尝光看着就觉着好吃。

慕容湛试着夹了一筷子,竟然比想象中味道还好,一碗凉森森面条吃下去,立马汗意全消,不知是不是赶路的缘故,一碗面条下去,竟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招手叫过来个小丫头道:“再给我来一碗。”

小丫头也不吝啬,立马就给他端过来一碗,吃了两碗面条的太子爷,终于饱了。

杜子峰却连一碗都没吃下去,不是面条不好吃,是没心思吃,太子殿下就坐在正对面,自己吃得下去才怪,心里也在琢磨,一会儿吃了饭怎么办,太子殿下在这儿呢,自己横是不能回去吧,可留在这儿,不能接驾,貌似也不成。

为难的时候,不禁看了碧青一眼,碧青跟家人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吃面,杜子峰看了碧青半天,发现她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太子殿下就是个最平常的客,招待顿面条就成了,没有任何慌张的情绪,甚至,她一家子从老到小,包括下人也都如此。

杜子峰不免有些汗颜,既太子殿下不想揭破身份,自己就跟碧青一样,当他是个平常人就成了,纠结个什么劲儿啊。

这么想着杜子峰平静了下来,碗里的面条吃了,就跟慕容湛告辞,领着人接着去收番薯了,一个县里的番薯呢,今儿一天可有的忙了。

碧 青也没怎么理会慕容湛,吃了饭就接着干活去了,冬月带着人收拾东西,沈定富指挥着小子开始往回拉东西,先拉零碎的,最后再把地头挑好的番薯拉回去,交代埋 到地窖的沙土里,这是姑娘吩咐的,说这么着能放,一两年都不坏,等吃的时候,刨出来放到日头地儿里晒两天,又甜又面,甭提多好吃了。

慕容湛什么时候走的没人理会,还是小海低声在自己耳边说了一句,碧青才看见慕容湛主仆远去的背影儿,瞧方向估摸是奔着武陵源走了。

陆超小声道:“我见过他,他是太子殿下,爹在大牢的时候,我跟着娘给爹送饭的时候见过。”

碧青嘘的一声:“小点儿声儿,记着,他不说他是太子殿下,就不是。”

陆超眨眨眼:“可他明明就是啊。”

碧青笑了:“他是,可他不承认,咱们就只能装糊涂。”

小海道:“我知道了,这就是戏文里说的,什么微服出访对不对,太子殿下是来为民做主杀贪官来了。”

碧青拍了他一下,没好气的道:“叫你多看书,谁让你听戏去了,戏文里大都是胡说八道,禁不起推敲的。”

小海挠挠头:“不是杀贪官,太子殿下干嘛穿成这样,还跑到咱家的地头上刨番薯,不是太奇怪了吗。”

碧青道:“自古贵人多怪癖,没准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就喜欢刨番薯呢,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赶紧把活儿干完,家去洗澡,天太热,衣裳不知拿汗浸了几遍,都馊了。”

碧青一说,小海跟陆超也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忙着加紧干活,五亩番薯都刨出来堆在地头上,日头也快落下去了。

收 番薯也轮到了王家村,杜子峰本说先收碧青家的,别的村民也是这个意思,都知道王大郎家如今不在村子里住,还得的回武陵源,再说,偏了大郎家的荷叶茶,这点 儿方便算啥,往后还得指望着人家帮着种地呢。大郎家可不光番薯的产量高,那麦子也一样,同样的地,人家的收成硬是能翻一翻,这不服不行啊,所以,得跟着 学。

杜子峰带着人,刚要把碧青家地头的番薯过称,桃花娘就过来了,伸手一拦道:”我说几位差爷,这官府收番薯,怎么也得有个章程吧,俺家男人是这个村的里长,俺家的地也最多,怎么也该头一个,怎么会轮上大郎家呢。”

那些衙差听了,颇有些不耐烦:“先收谁家的不一样,你男人是里长,更应该先让着别人,事事都出头拔尖儿,叫别人怎么看。”

桃 花娘却不依:“俺男人这个里长当的憋屈,当了还不如不当呢,没人大郎家本事,能靠上京里的贵人,又是打井,又是盖房,买卖做的大,银子赚了,还没忘了邀买 人心,如今,这个村谁还还拿俺家男人当回事儿啊,不都瞅着大郎家呢吗,一个个都恨不能往上巴结,虽说大郎家如今成了冀州府的富户,可这个村的里长还是俺家 男人,乡亲们不拿俺男人这个里长当回事儿,你们是官府里的差人,总得给俺男人这个面子,去年番薯就是从俺家收的,今年还得从俺家开始才成,要不然,俺就不 走了。”

说着,一屁股坐在大秤上,一副不讲理的坐地炮样儿,碧青倒是没想到,桃花娘会干出这样儿事来,早在打井的时候,两家就撕 破脸了,不过,自己要是在外头遇上桃花娘,还会主动打个招呼,叫一声婶子,说到底,两家没什么深仇大怨,当初王富贵家也算帮过自己,这点儿情面还是要讲 的。

可自己打招呼,桃花娘根本就不搭理,脖子一扭,当没看见,碧青也没当回事儿,终究得各过各家的日子,她怎么想,自己管不着,自己礼儿上不差就成了,这不是忍让,是礼数。

碧青始终念着当初那点儿好,不想跟桃花娘计较,可桃花娘今儿这事儿干的可有点儿缺心眼儿,这不是明摆着要把王家村的乡亲们都得罪了吗,而且,还说自己邀买人心,这话实在有些过分。

碧青正皱眉,碧兰不干了,跟桃花娘道:“邀买人心怎么了,你家也这么干啊 ,谁也没拦着不是,没得自己干不来,还嫉恨别人干好事儿的理儿。”

桃花娘一听更恼了,尖着嗓子道:“我当是谁,原来是碧兰啊,哎呦,可是出息了,当年来我们这儿儿的时候,可是连街上的要饭花子都不如呢,如今是长了底气,这嗓门都高了。”说着嘀咕了一句:“还真当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了啊,走到哪儿也是深州吃不饭的花子。”

本 来碧青没想跟她计较,可她这几句讽刺碧兰的话,可真让碧青动了真气,脸色一沉:“我敬你是长辈儿,叫你一声婶子,你要是口出恶言,侮辱我妹子,那可就对不 住了,既如此,我也跟你说,就算我妹子是深州的花子,也比你家强百倍,再说,花子怎么了,武陵源来的都是深州的乡亲,哪个没当过花子,现在谁家的日子都比 你家好过,你不是嫉恨我家事事站先儿么,今儿就站先了,来人,把她给我扯一边儿上去,别耽搁了咱家交番薯。”

☆、第64章

碧青家伺候的小子丫头,都是武陵源上的人家,谁不是深州来的啊,听见桃花娘说深州的花子,早绷不住了,这会让一见姑娘发话了,谁还客气,两个小子冲上来,一边儿一个拽住桃花娘就丢到了一边儿。

桃花娘之所以敢来闹,一个是因心里嫉恨,见不得碧青家比她家过得好,另一个也是知道大郎一家子都是厚道人,碧青就算有本事,可见了自己,不还是上赶着打招呼吗,所以才敢这么闹。

不想,碧青却叫人把她丢到一边儿,又是气又是恼,又是下不来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嚷嚷着,大郎家仗势欺人云云……

这儿正闹着就见王富贵跑了过来,王富贵家的地多,今年第二茬儿庄稼,种的都是番薯,衙门都收了,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了这些钱,小三娶媳妇儿的新房也就不用发愁了。

正琢摸着跟碧青问问怎么种麦子番薯,怎她家的收成就多呢,虽说如今跟大郎家生疏了,可毕竟以往的情份还摆在哪儿,大郎家的孩子见了自己,还是一口一口富贵叔的叫着。

如今可不是前两年,人家还能叫自己一声富贵叔,就说明人家有心,再说,自己那个婆娘还做了那么多不厚道的事儿,人家也没记恨,这份大度让自己还能说啥。

可自己的婆娘不知中了什么邪,就死活要跟大郎家过不去,本来好好的两家,因为她生疏了,生疏就生疏吧,大郎家如今的体面,也不是自家能攀上的,可再生疏,好歹是一个村的乡亲,大郎家发达了,自己家也不吃亏,弄不好还能跟着沾点儿光。

王富贵还想跟碧青说说,看看能不能给小三儿找个事由儿,当一辈子猪倌有什么出息,如今大郎媳妇儿的买卖大,哪儿哪儿不用人,小三儿心灵儿,又跟王家二郎是从小玩起来的,怎么不比王兴近啊。

王兴也就给大郎家卖了一年力气,如今已经成了王家的大管事,手里管着二百多号人,上回自己去冀州府,正好瞧见他从柳泉居出来,旁边儿可都是穿绸裹缎的有钱人,一个个上赶着跟他说话儿,哪还是过去吃不上饭的穷小子。

王富贵见了王兴之后,才动了给小三找个事由的心思,这儿正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去大郎家说说这事儿呢,他家小三倒先跑过来了:“爹,您快去瞅瞅,娘一听说衙门里的人先去收大郎嫂子家的番薯,就不干了,跑去人家低头上闹了。”

王小三跟着他娘嫂子妹子在大郎家旁边地里干活,他娘要过去闹,自己知道拦不住,忙跑来找他爹。

王富贵一听心都凉了,自己这儿正想着给小三找条出路呢,这婆娘就上赶着来坏事,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生怕这婆娘闹起来要惹大祸,忙不迭的跑了来,心里头急,也不看路,一只鞋跑丢了都不知道,满头大汗,狼狈非常。

桃 花娘一见自己男人来了,更来了神儿,哭的更响亮了:“你可来了,再不来,俺就叫大郎媳妇儿欺负死了……”一眼瞧见自己的三个儿子跟在后头,顿时有了底气, 指着刚那两个小子道:“就是他们,跟娘动的手,愣着干啥,还把这俩小子打一顿,给你娘出气,你们的亲娘可是让人欺负了啊……”

桃花娘话音未落,王富贵冲过来啪啪就是两巴掌:“你给我闭嘴,还嫌丢人丢的不够是不是,你不想做人,俺还得做呢。”

桃花娘给男人打懵了,愣怔一瞬,看了看周围的乡亲,觉着脸上下不来,又要大哭,王富贵也没客气,接着又是两巴掌:“俺还没死呢,用不着你在这儿号丧,你要不想好好过日子,趁早滚回你娘家去,没得祸害的一家子都跟着你倒霉。”

跟两个儿子道:“还愣着干啥,还不把你娘弄家去,省的在这儿丢人现眼。”

王家老大老二的媳妇儿互相看了一眼,忙过去扶着婆婆家去了,心里也着实有些埋怨婆婆,如今村里跟王大郎家好的,都跟着沾了光,那日子过得,一天比着一天好,就自己家,这日子越过越回去了。

地 多有啥用啊,指望着收成也就混个肚儿圆罢了,就看人王青山家就知道,地最少,可瞧人现在,新房盖起来了,老大老二也娶了媳妇儿,老三是没娶,那是人家挑, 十里八乡多少人家,找了媒人过来,王青山家的门槛都快踩破了,可王兴娘就是不吐口,说儿子的主意大,爹娘管不了,一早就说了,得他自己瞧上的才成。

再 瞅自己家,当初嫁过来的时候,还是王家村最好过的人家,如今呢,连王青山家都比不上了,不是婆婆三天两头的跟王大郎家过不去,哪至于如此,就凭两家过去的 情份,怎么也比王青山家近吧。心里头有怨言,两个媳妇儿一路也不跟婆婆说话,只当没听见婆婆一边儿哭一边儿絮叨的话。

桃花娘给两个儿媳妇儿扶走,这场闹剧也算收场了,王富贵自觉丢了大人,都没好意思跟碧青说话,跟杜子峰道:“俺家的番薯最后一个收。”丢下这句就要走。

碧青忙跟小海陆超使了个眼色,两人多机灵,立马过来,一边儿一个扶着王富贵坐到板凳上:“富贵叔累了一天,您老先坐这儿歇会儿。”冬月端了碗荷叶茶过来,碧青接过亲手捧给王富贵:“富贵叔,您消消气,都是碧青的错儿。”

王富贵更是无地自容:“大郎媳妇儿,叔知道你是厚道人,不跟俺那混账婆娘计较,可叔不糊涂,你婶子做下的那些事儿,叔都没脸提,你没错,都是你婶子混账,你就看在叔的面儿上,别往心里去了。”

碧青道:“富贵叔这话就远了,长辈儿说点儿什么,我们当晚辈儿的,就该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今儿是碧青不对,您喝了这碗茶,就当碧青给您老赔罪了,您要是不喝,就是心里还怪罪碧青呢。”

王富贵忙接过喝了,站起来要走,碧青开口道:“富贵叔,桃花女婿的事儿,碧青帮不上忙,倒是小三儿,要是想找个事由,却不难,小三机灵,又会算账,等忙过这阵儿,让他去我家冀州府的铺子里吧,如今小五媳妇儿死了,哪儿正缺人手呢,有个自己人看着,我也能放心。”

王富贵愣了一下,老泪都快下来了,愧的不行:“大郎媳妇儿……叔啊,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碧青道:“您啥都不用说,我记着您当初待我的好呢。”

王富贵点点头:“嗯,那叔就啥都不说了,你放心,往后你婶子再不会找你闹了。”撂下话走了。

王小三兴奋的不行,给碧青鞠了躬:“大郎嫂子放心,俺一定好好干。”转身跑了。

冬月道:“姑娘的心太善了,他家这么闹,姑娘不计较还罢了,怎么还帮着他家的小子找事由。”

碧 青戳了她一下:“刚是听桃花娘说碧兰,我一时在气头上,才叫人把桃花娘丢到了一边儿,可后来想想,她再不对毕竟是长辈儿,当年也帮过我,虽如今不讲理,也 不该跟她计较的,更何况,就凭小三跟二郎的情份,这也不算什么事儿,外人在咱家找个事儿还不难呢,更何况小三儿,行了,别说这些了,快把东西收拾了,等番 薯秤完就该家去了,时候可不早了。”

冬月应一声,忙去收拾,定富早就把零碎的拉回去了,等着衙门里把番薯称好算了账就回武陵源。

今 年间河县的番薯多,衙门收的价儿比去年低一些,即便如此,也比种别的强太多了,自己家如今不指望着这个,碧青琢磨着,明年自家的地里种点儿别的,例如芝 麻,花生,棉花,这些家里都用的着,自己收的总比外头买的好,至于番薯,就在菜园子里种一些,够自家吃就成了,估摸今年过去番薯就该泛滥成灾了。等深州也 都种上番薯,自己就可以考虑建做粉条的作坊了。

爹娘跟婆婆,早跟着第一辆车回去了,不然,刚才桃花娘一闹,不定几位老人也要跟着生气,碧青琢磨,自己是不是心眼太小了,人都说自己气量大心善,只有碧青知道,自己是个最小心眼儿的。

当 初桃花娘哪几句看不起二郎的话,自己一直记着呢,所以对富贵叔一家也疏远了,其实就桃花娘糊涂,富贵叔还是明白的,小三跟他两个哥哥也不糊涂,就算杏果儿 有点儿个性,也是受了她娘的影响,自己实在不该太记仇,这人啊,树敌容易,多个朋友却难,若是周围都是恨自己的,有什么好处啊,所谓以德服人,其实颇有道 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