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木兰无长兄_分节阅读_第692节
小说作者:祈祷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15-07-31 15:36:54

  几个宦官都是他真正的心腹,一出光明殿立刻朝着东宫一路小跑。有占据末位的官员朝门外望去,一看几个宦官没去皇子们在宫中暂住的西宫,反倒去了东宫的方向,忍不住心中冷笑连连。

  大约过了快半个时辰,就在所有人都不耐烦的时候,满脸苍白的沮渠牧犍被领着进了殿中,大汗淋淋地向着沮渠蒙逊和贺穆兰行礼。

  贺穆兰定睛看去,只见他虽脸色苍白,却没了之前气色萎顿的样子,跑了这一节路也没有气喘吁吁,显然身体已经大好了。

  一干使臣发现他没有之前虚弱的样子,顿时各个心中更是惶恐,已经认定他是故意装病拖慢使团的速度,几乎就差没有指着他的鼻子骂卑鄙小人。

  源破羌原本等到似睡非睡,听到沮渠牧犍来了一下子睁开了眼睛,两道目光似冷箭一般射了过去,引得沮渠牧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一路还算客气的护军将军为何突然就对他变了脸,像是仇人一般。

  魏国先前那位使臣又义正言辞地质问了他一次为何擅自脱队,脱队之后又去了哪里,谁料沮渠牧犍竟张口应对,将黑锅全部栽到了李顺身上。

  “是李使君告诉我,父王已经病重,我心忧父王的身体,加之自己又得了急病怕死在路上拖累了使团,便脱队星夜回返……”

  这话和魏国使臣说的倒是类似,可是却和沮渠蒙逊之前所说的托词完全不对,什么生病了正好知道附近有名医云云更是对不上号,众人顿时神色不一地朝他看去,堂上一片沉默。

  沮渠蒙逊一颗心犹如浸入了千年寒潭之中,直冻得透彻心扉。

  这与他刚才和心腹们所吩咐的完全不同,他根本就没有让沮渠牧犍攀咬出李顺的意思。

  李顺已经是个死人了,就算说他不是又有什么用,都是死无对证的事情,反倒引起魏人反感,或是因此调查李顺,挖出他们暗中勾结的事情……

  是谁……

  又是谁在暗算……

  沮渠蒙逊寒着脸朝着殿外望去。

  哪里还有那几个宦官的影子。

  ☆、第401章 盆满钵满

  一场大朝,魏国人在北凉掀起了轩然大波。

  沮渠牧犍的半路脱团、一路装病,以及攀咬不幸被豹子袭击而得了恐水症的李顺等等都成为了他被攻讦的目标。

  随着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沮渠牧犍曾经在魏国梅园之中得罪遍了平城的贵族子弟只为了自己立威,结果被花木兰狠狠羞辱打的人事不能自理的事情也被揭了出去。

  一下子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原来什么一路生病,是因为被花木兰打到半身不遂,恐怕临时脱团也是对花木兰又怕又恨找的借口。

  这世上的“事实”,原本就是你越遮掩出的错越多,更何况沮渠牧犍说的也完全不是事实,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就正常的很了。

  就在沮渠牧犍的好事传的沸沸扬扬之事,姑臧又发生了几件事,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纷纷。

  一是张掖至敦煌一代今年干旱,以至于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屡屡暴动。

  就在魏国使臣到达北凉的第二天,沮渠蒙逊国主下令赈济,由东边诸城运送粮草入西境救灾,为防止沿路有暴民和马贼抢掠粮草,派了三千人的护卫队押送。

  这次赈灾,宫中兴平公主发动了后宫众多嫔妃捐出了自己的脂粉钱,以及一些没有王室徽记的首饰,用这些钱委托内府另外凑了一些粮食送往敦煌,用以赈济老弱病残。

  此举一出,议论纷纷。

  因为兴平公主之前并不是什么有政治手段的女人,在深宫中很少高调行事,在她被封为“兴平公主”之前,人们甚至不知道沮渠莎娜是第几位公主。

  有些人认为这是做戏给魏国的使臣看,有的夸这位公主宅心仁厚,不管怎么说,民间的好口碑是传出去了,如今都夸她“菩萨公主”。

  魏国也乐见其成,有一位贤名远传的公主作为嫔妃,对于魏国来说是好事。

  第二件事,是沮渠牧犍的王妃李敬爱被宣诏入京,作为兴平公主的娘家人主持送嫁事宜。

  照理说,兴平公主送嫁要轮也轮不到这个三嫂,可惜她上面两个嫂嫂都是寡妇,福气不够,二嫂更是已经为尼修行,自己的母亲份位又低,算来算去,只有西凉公主出身的李敬爱可以委此重任。

  北凉的王室和贵族都对这位女子抱有极大的尊重,除了因为她花容月貌,文采斐然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她代表着西凉遗民的归属,沮渠牧犍刚刚任酒泉太守时,便是因为李敬爱的帮助实现了酒泉的稳定和复苏。

  去年敦煌叛变,沮渠蒙逊封沮渠牧犍兼敦煌太守,也是李敬爱数次往返酒泉和敦煌之间,劝降西凉遗民放弃抵抗。

  二则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并没有被整个北凉王室带的浪荡放肆,甚至于,沮渠牧犍只敢在姑臧胡来,回到酒泉后一直是规规矩矩的,敦煌遗留的西凉遗民都极为尊敬这位公主,有谁对这位王妃调笑或不敬的地方,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

  再结合沮渠牧犍已经回国却无人知晓的情况,许多北凉人都认为李敬爱应该是作为转移众人视线的理由被宣召的。

  外界传的沸沸扬扬,北凉王宫里也是一片混乱。

  沮渠牧犍扯出李顺之时,沮渠蒙逊实在没法子挽回局面,只好在大殿之上突然“晕倒”,一场混乱掩盖了接下来的事情,甚至让北魏使臣这几天都被请出了宫中,住在姑臧的使馆里,谁也摸不到长明宫里的消息。

  谁也不知道沮渠蒙逊什么情况,沮渠牧犍留在宫里“侍疾”,贺穆兰原本目的就不是真的逼的沮渠牧犍怎么样,此时也是见好就收,留在使馆里等消息。

  长明宫。

  “查的如何?是哪边的人?”自沮渠蒙逊去宣召沮渠牧健的宦官失踪后,宫中的御侍就忙了好几天,四处清查这些宦官旧日往来的情况。

  这几个宦官都跟随沮渠蒙逊许多年,一直忠心不二,而且人人都口齿伶俐,还会一些武艺,沮渠蒙逊并不是一个苛待手下的人,宫中的宦官挤破了头都想去他身边,这么大浪淘沙了十几年,留下的无一不是忠心和能力都值得信任的人选。

  谁料就是这些值得信任的人选,却在今日差点让魏国和凉国撕破了脸面。

  “并没有查到什么,他们都是谨小慎微之人,平日里彼此甚至有所不和,和各方的联系也少。”几个御侍不眠不休查了几天,宫人也不知道抓了多少,得到的消息还等于没有一样。

  “只有王流曾经出入过东宫大夫人那里几次,但是都是奉陛下的命令去给大夫人送东西,没有一次时间超过一刻钟的。”

  “大李氏那里不必怀疑,她根本都足不出户。”

  沮渠蒙逊烦躁地摆了摆手。

  大李氏生性放荡,长相妖艳,早已经成为沮渠王族几个男人们的禁脔,她自己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出去也是多受嘲讽,已经久不入社交,也根本不怎么出门,完全没有任何对政治上的野心。

  “皇后那边呢?皇后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沮渠蒙逊想到孟皇后脑子更痛,他根本不敢想象如果一向豁达或者说无所谓的孟氏一旦对他生出了意见,这日子该怎么过。

  长明宫里多少侍卫的武艺是孟家所授。

  所有王子年幼时都受过这位皇后的照顾。

  就算是她设计了沮渠牧犍,恐怕他那个儿子都不敢龇牙。

  “我觉得应该不是皇后殿下。”一个侍卫低着头大着胆子说道;“皇后这几日都在御苑中行猎,根本没管前朝来使的事情。”

  北凉王宫里太乱,孟皇后除了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菩提,就是在宫中想法子散心,她并不信佛,也不信教,甚至连后宫的事都很少管,在北凉算是一个异类。

  若不是她三番四次救过沮渠蒙逊,恐怕这个皇后之位也早就被撸下来了。

  “有没有可能是天王那一派的……”宰相宋繇知道沮渠牧犍并不是“天王派”选定的“天王”人选,而沮渠蒙逊因为迟迟不肯彻底推行“天王制”已经得罪了不少人,觉得有可能是佛门的一次示威和警告,故而有此一问。

  “怕就怕是那边啊……”

  沮渠蒙逊忍不住一阵头晕目眩。

  “那边要是也按耐不住了,才真是麻烦。”

  “大王该保重玉体。”宋繇见沮渠蒙逊突然摇摇欲坠,连忙伸出手去撑他一把。“有兴平公主周旋,至少能保凉国几年之内无虞。只要大王和三王子殿下能够安内,佛门安抚百姓,汉人治理地方,又怎么惧怕魏国的铁骑?”

  “你就别安慰我了,我大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一个没走好,根本就没有几年的时间。”沮渠蒙逊摇了摇头。“再这么继续查下去也是没用,罢了,我去一趟皇后那。”

  “大王……”

  宋繇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放心,皇后性子虽烈,但我们几十年夫妻,她不会真做出什么事来的。”

  沮渠蒙逊笑了笑,拍了拍宰相的肩头,摆驾去了中宫。

  孟皇后所出的三个儿子,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概因孟皇后武艺超群。二十年前,宦官王怀祖半夜潜至沮渠蒙逊寝宫突然行刺,北凉王不备,被刺伤了脚,孟王后闻讯后独身赶至寝宫,将刺客擒拿,一时震动朝野。

  孟皇后的父亲是西域白马羌的首领,刀法的宗师,孟皇后兄弟皆在军中任职,然而孟氏兄弟说起自家人的武艺,皆称这个姐妹才是家中继承了父亲衣钵的真正传人。

  沮渠蒙逊当年还是酋长之子时,听闻孟氏的武勇,所以才历经考验求娶回孟氏,之后征战多年孟氏都不离不弃,在战场上沮渠蒙逊多次陷入危险之中,全靠孟氏上下全力营救。

  孟家的功绩,是实实在在随王伴驾杀出来的,更可敬的是,这一家子都不好名利,孟家在沮渠蒙逊当了凉王之后只是继续出任军中的将职,对朝野的纷争和倾轧毫无兴趣。

  沮渠兴国和沮渠政德两兄弟能率领军队东征西讨,立下文武双全的名头,和母族在军中鼎力支持有很大的原因。

  而沮渠牧犍从小由汉人名士教导,是西域颇有才名的贤王,然而这种贤名对于崇尚英雄的胡人来说,实在是不及武勇上的名头的。

  沮渠牧犍难道不想“文武双全”吗?他可也是身材魁梧的好汉,要是对武勇并无追求,也不会铤而走险在梅园作弊了。

  但他在北凉军中实在不可能达到他所追求的目标,沮渠政德和沮渠兴国两位皇后所出的嫡子早就占据了一切该有的美誉,他无论如何追赶也及不上先天就有优势的两位兄弟。

  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成就自己“贤王”的美名。

  送走沮渠蒙逊,宋繇也在宫人的护送下出宫回府。

  临出长明宫前,他又回身看了一眼宫中的院墙。

  他是最早察觉沮渠蒙逊其实属意沮渠牧犍之人,所以才把自己的族弟推荐到沮渠牧犍身边做谋士。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孟皇后无意为儿子争取王位上。

  沮渠政德死了,沮渠兴国死了,沮渠菩提才七岁,只要这位皇后知道顾全大局,哪怕外臣再怎么为菩提谋划,沮渠蒙逊一封遗诏就能改变一切。

  可惜……

  “哎,孟皇后若是好惹之人,沮渠牧犍又何至于如今墙倒众人推……”宋繇叹了一口气。

  “这天,看样子是要变了啊。”

  

  北凉使馆。

  凉国国主沮渠蒙逊以“身体不适无暇接待”为由,让夜宴那日在宫中宿下的魏国使臣居于使馆之内,没有出乎魏国人的意料之外。

  使臣居于宫中原本就并不合适,夜宴那日可能是为了让众人见到兴平公主才那般行事,然而真到了开始送亲阶段,凉国人不见得希望魏国人能够居于宫中时时刺探。

  北凉位于河西要地,来往的两地使臣和客商也不知多少,使馆也比平城的还要富丽堂皇,甚至为了顾及各地使者的口味以及风俗习惯,将使馆建成了许多风格的别院,每个别院都有属于别院风格的译官、郎中、厨子等从人。

  就舒适程度,魏国人甚至认为使馆比宫中还强些。

  而且北凉的朝臣们已经意识到这群魏国人可能是能干涉到下一任凉王人选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以沮渠牧犍背后的酒泉派官员和敦煌派官员,更是积极的想修复魏国和沮渠牧犍的关系,这几日来各种礼物和珍奇瓜果不停的送入北凉使馆,直让每一位使臣都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使臣身边所有的随从都得了不少的好处,就因为这些官员们都想打听使臣的喜好和性格,有多的得了十几两金子,少的也至少得了几两。

  这些官员为了日后的储位人选和目前效忠的主子,可谓是一掷千金。

  沮渠菩提的拥护者大多是军中的将领,和魏国使臣打交道的方式就是来“切磋武艺”,直接找上贺穆兰去。

  贺穆兰身上阳气过盛,慈心大师曾经建议她每日尽量消耗自己的体力,北凉的将领许多都是有真本事的,一干虎贲军将领日日切磋不断,也算是达到了慈心大师的“嘱咐”,贺穆兰的武勇之名也传了出去。

  她目前二十余战,未尝一败,手下诸多将领也是胜多败少,其中虽然也有北凉人不敢真的下杀手的原因,但自古“武无第二”,真打起来哪里顾得了那么多,这一较量之下北凉人日日心惊肉跳,就怕魏国铁骑各个都是这个水平,那亡国之日也就不远了。

  正因为这些明争暗斗,魏国的使臣一个个过的圆满无比,文臣日日有人投其所好,吟诗作对,偶尔美貌胡姬来一对;

  武将每天有人切磋,论证兵法,更有宝马名器相送,跨马游街好不快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6页  当前第6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2/8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木兰无长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