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鬼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6 KB   上传时间:2015-08-09 13:44:23

皇帝做事向来直接,特别是对后宫这些女人,不顺眼他不宠,宫女太监不规矩就直接处理或是送走,反正不能在他老人家面前碍事。他的时间很宝贵,得留着处理国家大事,哪能被后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给绊倒。

“是。”

苏公公一挥手,立即有两个太监出来,不等小宫女出声捂着嘴拖了出去。

淑宁眼中闪过一抹不忍,但终究没有求情。

“为什么不求情?”

皇帝好奇道,嘉妃眼中的不忍太明显,一眼便看穿了她对小宫女的下场一清二楚,便又不肯向自己求情。

“以德报怨,何以报直。自打她来到妾宫里,大家看她年纪小都照顾着,妾也因她说自己家中贫寒才进了宫,便赏了她一百两托人带回来,给生病的父母看中,给幼弟读书识字。结果她便是这样回报妾的,妾心里很难受。”

淑宁苦笑,本以为十来岁的小姑娘不会是别人的探子,谁曾想她还会算计自己,淑宁也不知道在这宫中,她能相信谁,该相信谁了?

“爱妃啊!你总得长大,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你得习惯。”

皇帝安慰淑宁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望向天空,脸上带着淡淡的落寞,也许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皇帝曾经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皇上好意妾知道,可这样的事情又怎以能习惯呢?习惯了,那妾还是妾吗?”

淑宁眼中微红看向皇帝,难道宫中的人都得习惯这些事,陌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失去她短短的一生?还是说,这在宫中已经是常态,所以人都已经不在意了。

“朕说你是,你便是,谁敢说不是?”

皇帝霸气侧漏,帝王的气势这一刻显露无遗。

“那妾在这里就先谢过皇上了。”

淑宁没有和皇帝争辩,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都成不了那样的人,所以她也永远无法跟后宫中的女人一样,为了权势和名利而活,她只想做个简简单单的小女人,在长宁宫过一辈子。

“嗯,再泡杯茶,朕喜欢喝爱妃泡的茶。”

皇帝很满意嘉妃的识趣,做任何事都有分寸,从不越界一步。

“是。”

淑宁换了一种茶叶,比起前一种,这种茶叶初入口时带着淡淡的苦涩,等进入咽喉又开始甘甜,颇有种先苦后甜的意思在内,淑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泡这种茶。

“这茶?”

皇帝一口便尝出来了。

“不好吗?皇上。”

淑宁明知故问。

“……好。”

静静的看了嘉妃一眼,半晌后皇帝终究明白了她的固执。

虽然这样一来她未来也许会过的很辛苦,但皇帝也不愿意她变的和后宫中的人一样。

“这样很好,很好。”

连续两个很好,淑宁一知半解,可皇帝没有解释的意思,于是她继续一头雾水下去了。

六月最后一天,淑宁坐上了去行宫的马车。马车很大,除了可以坐卧外,还摆了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吃食和茶水。

淑宁这一次去行宫,只带了白嬷嬷、梅秋和梅冬,再加上侯林与另外一个太监。刘嬷嬷与春、夏二女则留在宫中看守,这长宁宫要是不能留下一个主事的人,时间久了,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这也是淑宁选择带白嬷嬷而留下刘嬷嬷的原因之一,只因刘嬷嬷在长宁宫颇有威严,宫女太监都怕她。

马车两边的窗户上挂着薄纱,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形,而里面却能看清楚外面的风景。淑宁虽然也跟家人出来春游过,可以前都是在京城郊区几里的范围内转悠,这次可是要去离京城百里远的行宫,路上的风景还指不定怎么漂亮呢!

因这一行人光是马车行李就极多,所以直到快要中午了,才慢吞吞的出了京城。回头望向还跪在城门口的百姓和守城的官员们,这一刻淑宁才发现原来皇权真的如此庞大,就连皇帝出行都得跪送。

“娘娘,先喝口茶。”

白嬷嬷拿起桌上的茶壶为淑宁倒了一杯由薄荷泡的茶水,只因路上炎热,又只能待在马车里,所以梅冬准备了薄荷水给了主子防暑。

“这水喝着真凉快。”

刚才在城里的闷热一下子就消失了。

“回娘娘,薄荷性凉,不能多喝。”

见淑宁喝下一杯后,就给她换成了白水。

“嗯,我知道了。”

淑宁老老实实的喝白水,梅冬在这方面管她可严了。当然这只是淑宁的想法,在其他人眼中,梅冬是个忠心的丫环,大家皆知因为她,嘉妃这些年的身体才被调养的棒棒哒,小病都没生过几回。

出了京城,御驾的速度方变的快了些,到了中午已经离京城有十几里远了。御驾没有停下来,后面的人当然就更不能停了,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后宫妃嫔和命妇们,都是在车上随便用了一点点心,填了填肚子。

直到申时御驾才停下来,然后有专人安排宿营。因为是早就安排好的,帐篷搭建的很快。尤其是皇帝的御帐,是最先搭建好的。然后是太后、皇后的凤帐,再来便是后宫妃嫔们的帐子了。嘉妃的帐篷几乎和贤妃、德妃是同一时间完成的,这又让许多妃嫔们咬碎了自己的贝齿。

果然这受宠的和不受宠的区别太大了,嘉妃不就是受皇帝宠爱嘛,下面的人都巴结她。见人家已经从车上挪到了帐中,眼中的妒忌再也掩不住,酸气都快把整个营地给弥漫了。

淑宁知道今天他们都得歇在这里,等所有人安顿好天也就黑了,往常皇帝去行宫也是百里就要在路上花上三天。直到这时她才知道,皇帝出行真是件不易的事,不像平常百姓说走就走,一百路里要是走的快,一天功夫就到了。哪怕是官员出行,坐马车最多也就两天,三天走百里,平均一天才走三十来里路,真不算多。

因头一天在路上,大家还不太适应,显的比平时要累上一些,所以皇帝直接让众人在自己的帐中用晚膳,然后早点休息。只有皇帝,还把几位重臣招过去处理国家大事,顺便商量一下救灾问题。现在银子是不缺了,关键是要派谁人去?

这人不能随便派,得派皇帝信得过的,又能本事手段压得住下面的人,这就让皇帝为难了。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派了一个在百姓眼中算不得什么好官的官员,这人虽然人有点贪,但本事不低。当然派他去救灾,皇帝提前警告了一番,要是敢朝这笔银子伸手,皇帝就剁了他的爪子,还让他的亲族一起陪他去向阎王报道。

知道皇帝很重视这一次的救灾,又被皇帝亲自警告了一凡,那位官员当然不可能再朝赈灾的银子伸手,而且因为他人很会算计,心机有手段也不缺,结果这次的救灾他办的很妥当,往年都会引起一些民愤,今年直到秋后都没有听说有哪里的灾民闹起来,让对方这一次的救灾任务圆满完成不说,还让皇帝亲自证实了嘉妃说的话。

果然,这贪官用好了可比没本事没能力的清官要好使多了。只是这些人不能把他们抬得太高,抬太高了他们肯定会引朝庭动乱,到时拉帮结派皇帝很不好处理。所以皇帝对这些人用,但对他们又压着,经常打一棒再给一个枣,反倒把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为皇帝卖命。

由此可见,咱们这位皇帝陛下确实有做盛世明君的潜质,并没有因为这些话是女人说的就瞧不起,只要是对的他就用。

虽然为了保护嘉妃没给她升位份,但是皇帝都记着呢!除了用东西补偿外,年底还有一次给妃嫔们升级的机会。只要这一年在皇帝和皇后眼中表现的好的,都有可能升位份,好多老人都是这样一年一年的熬上来的,哪怕是贤妃和德妃也是如此。

只有嘉妃,一开始进宫便是正二品的妃位,不怪大家都只盯着她,实在是太让人妒忌了。

不就是有个好家世嘛,人也长的年轻水嫩了一点嘛,皇上、太后和皇后娘娘也太偏心了。她们熬资历就跟熬苦药一样,一年年的往上熬,这才爬到了现在的位份,结果嘉妃一来就是妃位,搁谁身上受得了啊!

  ☆、第44章

淑宁坐在帐中,手执一本游记,悠闲的翻了起来。她的身体不错,再加上又是坐在马车上,人到没随行的人员那么辛苦,那么累。所以在用完膳后就让大家轮流休息,她自己则待在帐中看书,也不外出。

帐外有侯林带着另一个太监守着,当然还有侍卫站岗和巡逻。安全方面到是不用担心,所以淑宁很放心的让自己沉浸在书中。要说她来到古代后什么进展最大,那就是古文理解能力了。搁前世,以古人写书的习惯,她真是十句当中有九句不懂,还剩下一句是靠猜的。

而现在,她看古文就跟以前看白话文一样自在,她觉得自己要是能回到现代,绝对可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还打折的。

太后和皇后早早的休息了,太后年纪不小了,自然和年轻人没法比。而皇后,做为一宫之主为了出行她忙了将近半个月,今天终于离宫,也累的不轻,当然要早早的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皇帝还在御帐中和大臣们商讨国事,淑宁让守在自己身边的梅秋用炉子熬了一锅燕窝粥给皇帝端去,当然她没忘记御帐中还有几位大臣。只是比起皇帝单独用盅装着,这些人只能自己舀了。

“多谢嘉妃娘娘。”

虽然有用晚膳,可这会儿已经是亥时,吃的那点东西早就在忙碌中被消化光了,这燕窝简直就是及时雨,解决了君臣的腹饥。

其实这事本来皇后有安排的,只是御厨他们送来的是点心和一点汤,白天累了一天的人看到这些点心和汤哪里还有胃口,反倒是淑宁这燕窝粥不带油腻,只有一点点甜,引人胃口大开。

“嘉妃辛苦了,回去告诉嘉妃,让她早些歇息,朕明日再去看她。”

皇帝宠爱一个人,就是给她无上的体面,即使是重臣们也不能轻视嘉妃。皇帝都看重的人,你们敢不看中?皇帝可是知道这些重臣们向来瞧不起后妃,以前皇帝也无所谓,反正那些后宫妃嫔们本来就不入他的眼,但是嘉妃不同,所以皇帝自然愿意给她抬身份。

“奴婢遵旨。”梅秋躬身退了出去。

淑宁见梅秋回来,这才放下书,洗漱睡觉。至于梅秋说的,皇帝明日过来看自己的话,她觉得这个几乎不可能,因为皇帝连在去行宫的路上都不忘记处理国事,就算有点时间也是去看太后和皇后了,哪有时间来看自己啊!

于是淑宁心安理得的睡了,皇帝的话她半点也没放在心上。

所以当第二天她接到口谕,皇帝要让她陪驾的时候,还一脸傻傻的反应不过来呢!

好在她身边的白嬷嬷和秋、冬二女很靠谱,立即给主子好生打扮了一下,头上也插了一只白玉凤钗,再配上新做的湖绿色的广袖流仙裙,然后被派来接人的苏茂才送上了玉辂。

“妾,参见吾皇万岁。”

来都来了,淑宁也不怕生,无视车中几位大臣们打量的眼神。

“嘉妃来了,过来朕身边坐,朕想喝嘉妃泡的茶了,可有幸尝之?”

皇帝跟淑宁说话不像跟别的后妃那样严肃,语气中带着一点逗弄之意。

“妾泡茶可,但要最好的茶。”

淑宁也不跟皇帝客气,她知道皇帝这里的茶才是最好的,就连纯正的大红袍都有一些。不过比起后世一年连一斤都不得,现在的大红袍还能得两斤,比后世多了不少,估计是因为岩上的茶树活着的比后世要多吧!毕竟有几百年的差距,那些茶树意外或是老死都有可能的。

“允了。”皇帝大方的点头答应,苏茂才立即捧出了大红袍。

淑宁一见果然眉开眼笑,逗得皇帝虚点她几下,口中还不断的说着:“你啊,你啊!”

皱了皱鼻子,淑宁趁几位大臣低头的瞬间朝皇帝做了个鬼脸,然后接过茶叶,先把它放在一边,用沸水洗茶壶和茶杯中,接着再把茶放进壶内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位置,便取下沸腾的开水,第一遍洗茶。

把洗茶水倒掉,第二遍直接沸水高冲注入壶内,几秒后把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皇帝那杯自然是由淑宁奉上的,而几位大臣的,则是苏茂才用托搬端着一一由大臣们亲自取到手中品尝。

第三次冲泡则加了几秒,第四次又差不多用的时间是第三次的双倍。

直到这时,这茶再喝已然无味,接着再泡就没啥用处了,于是淑宁果断的换茶。不过这一次泡的不是大红袍,而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绿茶,和大红袍的泡法又不一样,但每一次嘉妃抓住的时候都恰到好处,所以皇帝喝的茶是最佳饮用效果。

“爱妃这一手可不简单啊!”

十几岁的少女,在泡茶的时候一点也不比泡了几十年的茶博士差,可见私下嘉妃没少练习。

“妾这手还是父亲母亲他们拿好茶让妾练出来的,这些年不知道被妾浪费了多少好茶,也亏得父亲母亲不心疼。”

换成是平时常人家,哪舍得拿极品好茶给不懂茶艺的女儿练习泡茶。疼女儿的拿些上等茶,对女儿一般的也就给点中等茶,好茶他们可是要留给自己喝的。

“永宁侯也太疼爱妃了,居然拿好茶给爱妃你练习。”

皇帝听到这哪能不明白,一开始便用最好的茶,熟能生巧,再加上嘉妃在泡茶方面也有一点天赋,总能练出来。

“父亲是很疼妾,只要妾说的他都会为妾做到。”淑宁想起永宁侯,脸上便扬起淡淡的微笑,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亲比什么都强。

“看得出来。”皇帝点头,还包括几位竖起耳朵偷听的大臣们都在心中对永宁侯疼女儿的程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还以为永宁候疼女儿是传言,现在看来所传非虚,连极品好茶都舍得让幼女用来练习,还有什么是不舍得的。反正在场的几位大臣是不可能,所以他们才觉得永宁侯奇怪。这继承家业的儿子不疼,怎么对一个丫头片子如宝似珠的。不过当他们又一想到,永宁侯府几代都没有女儿,就连旁支也没有,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上午,淑宁除了给皇帝泡茶外,就是拿着苏公公送来的书翻看。皇宫中有一个很大的藏书楼,是世上收藏书籍最多的地方。里面有好多书都是淑宁不曾看过的,因她喜书,皇帝准允她每半个月到书楼挑一次书,但是在挑书的时候,必须把上一次借走的书还回去。

所以每一次,淑宁都要挑上好几本,看完还回去再继续挑,没有心厚的一挑就挑好几十本甚至是上百本,这些书不好保存,书楼都有专门的人打理,一下子挑太多的话,留在自己宫中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她觉得自己的信用就等于破产,皇帝也不会允许她再跟书楼借书回去看的。

到了中午,皇帝还是没叫停,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大家都准备了一些好入口的干粮,继续在马上、车上将就了。只有皇帝这里不同,居然还有几道凉抖的小菜和一碗青菜肉粥。这些都是御厨们在马车上利用小炉子做出来的,虽然条件不好,可手艺在那里,味道自是不差。

淑宁与皇帝一起用了午膳,而那几位大臣也得了皇帝赐的午膳,这可是不得了的殊荣。直到下了玉辂几位重臣们脚底都还打着飘。

到不是他们现在还沉浸在皇帝则膳当中,虽然难得但他们好歹也是皇帝的心腹大臣,享用御膳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真正让他们到现在还回不到神的却是皇帝对嘉妃的态度,要他们来说有点像他们平时对女儿时的态度,居然还夹菜给嘉妃,这世唯一能让皇帝动手夹菜的人只有太后,却没想嘉妃也有这样的荣耀。

看来他们还是低估了嘉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要是嘉妃生下皇子,他们已经能想象到嘉妃将会如何盛宠了。也许,她生下的皇帝将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太子甚至是皇帝,想到这几位大臣不由而同的打了一个寒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