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刘七巧便笑道:“今儿喝的酒我也稍稍沾了沾口,是果子酒,没多少酒力,我尝着还挺好喝的,就没拘着他。”

贾妈妈也只能陪笑,又道:“大少奶奶倒是跟宠孩子一样宠着大少爷。”

刘七巧只笑道:“妈妈知道我宠他,那今儿的事情就不要告诉老太太了,省的她担心,一会儿回去,我让茯苓去厨房熬一碗醒酒……”刘七巧正想说醒酒汤,忽然就想起来这会儿是在船上,恐怕没带这些东西,便又改口要说别的,后面杜若只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哪里就喝三杯就倒了,我这样不过是不想让贾妈妈空跑一趟,我没喝多。”

杜若说着,便推开了春生,上前几步走到了刘七巧的跟前。原来杜若不光酒量差,而且喝酒容易上头,只一杯子下去,脸就红了好几分,所以看着样子就像喝了很多酒一样,其实他如今已经学乖了,每次应酬,从不会超过三杯酒。因为旧年中秋节后吃酒生病的事情,太医院的同僚们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三杯倒。

刘七巧见杜若没什么事情,便也放下了心来,只挽着他的胳膊肘道:“那就早些睡吧,明儿天亮就要开船了,我寻思着没几天也就到金陵了,后面还有事情要做,得养养神才是。”

两人回了房内,杜若洗漱完毕后,便在床上靠着,刘七巧只坐在梳妆台前卸去头上的珠花,外面的帘子掩着,小丫鬟们都已经回了自己的房间睡去了。杜若习惯性的翻了几页医书,见刘七巧脱了外衣过来,便拉着她的手问道:“今儿的事情,你是蓄谋已久了吧?怎么对我倒是瞒的这般结实?反倒兴致勃勃的说给洪少爷听!”

刘七巧见杜若的话语中难得有几分埋怨,只一屁股过坐上了床沿,翻身跪坐在他面前道:“也没有蓄谋已久,只不过是一直有这个念想,今儿难得遇上一个有生意头脑的生意人,就拿出来分享分享了。”

杜若只装作生气道:“难道宝善堂就没有一个有生意头脑的人,爹和二叔都那么喜欢你,你巴巴的还跟别人家说。”

杜若和刘七巧在一起这么长的时间,杜若对刘七巧可谓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半句反驳的,即使是狼狈为奸的事情,杜若也随着刘七巧做了不少,可唯独这件事情,总让自己心里觉得有些别扭。他知道刘七巧心思多,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跟自己说,简直太伤夫妻感情了。

刘七巧心里自然是知道杜若在别扭什么,想了想翻身趿了鞋就要走,刘七巧并不是不想告诉杜若这件事,她自然知道这件事作为杜家,自然也是会支持的,可是她一个新媳妇,怎么好意思花婆家那么大一笔钱,搞自己的事业呢!

中国人啃老是有传统的,古代人十五六岁就成家,压根还没开始自己的事业,不啃老那就要吃西北风去了。但是拥有现代思维的刘七巧,却不想这么做,自己有能力可以办得到,就没必要跟父母伸手。

杜若一把拉住要跑的刘七巧,将她牢牢圈在了怀中,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刘七巧抬起头,在昏黄的烛光下瞧见杜若黑亮的眸子,只抬起头,封住唇瓣吻了起来,两人滚做一团,刘七巧觉得自己浑身上下的火焰都被点燃了一样。杜若手指上就跟施了魔法一样,摸到哪里都让自己敏感到战栗。

“不……不要……”刘七巧轻哼了一声,推开杜若,撇开脸道:“就知道占我便宜,这一阵子可不行。”刘七巧喘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只转身把脑袋埋在杜若的胸口道:“我不骗你,我一早就有了这样的心思,可是我没对你说,也是有原因的,你要不要听我说说?”

杜若尝了一些甜头,心情也好了很多,便洗耳恭听了起来。

只听刘七巧道:“爹和二叔向来对我很好,我要是提出这样的事情来,只怕他们不多想也就同意了,可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要拿出不少的银两来,我原先还是打算讲的,后来齐家出了事情,爹借了银子出去,我就估摸着,还是缓一缓,不能因为我的事情,耽误了宝善堂的生意。这次遇上洪少爷,难得他是个有生意头脑的,我就寻思着,要是他肯入股,我们宝善堂和洪家一人一半银子,赚了钱按照本金的比例分配,这样不但减轻了宝善堂的压力,还能招来一个财大气粗的合作伙伴,简直是一举两得。”

杜若听刘七巧讲的越来越有意思,也开口问道:“你瞧洪少爷会答应吗?我刚才听着,他虽然很感兴趣,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洪老爷那边,会不会有问题?”

刘七巧却胸有成竹道:“放心吧,我敢保证,洪老爷百分之九十九会答应。”刘七巧瞧了眼杜若,他虽然医术好,学问也好,可在一些其他方面,还是没有女人那样敏感的神经。

“我估摸着,这次孔大人回京城,洪少爷带着那么多的银子一起来,第一是为了生意,第二肯定也是为了孔大人的前程,谁知道正好发生了英国公的事情,吓得他们连钱往哪儿送都不知道了。你想这京城的生意可不好做啊,随随便便盘一家店是容易,可要做出名堂来,身后还得有些人家。”

杜若一边听一边点头,朱家的教训就在眼前,他自然也知道作为商贾要在京城落脚的不易。

“若是洪家和宝善堂合开了产科医馆,那就等于半只脚踏入了京城的地盘,这样的关系,就算洪少爷没瞧出来,洪老爷也断然不会放弃的,你放心吧,这次的生意有的谈。”

杜若低下头,看着赖在自己怀里下巴尖尖的刘七巧,只忍不住又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转身吹熄了蜡烛道:“你早些睡吧,好好养胎,瞧你这下巴都瘦成什么样了,明儿老太太又要心疼了。”

刘七巧往杜若怀里钻了钻,万般无奈道:“还不都是你的错!你的错!谁让你那么坏的!我才多大就要我生孩子,我……我哪里敢多吃什么,万一孩子太大,我岂不是把自己坑了,还是安安生生的,等他出来了继续养肥吧!”

杜若自己是大夫,自然明白刘七巧的意思,刘七巧才十六岁,本就是没发育完全的身子,如今有了孩子,要是再那般养法,生孩子的时候肯定会吃苦头,见她这么说,也只有心疼的份儿,一边抱着她一边认错:“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娘子大人有大量,饶了为夫吧。”

刘七巧扑哧一笑,枕着他的胳膊睡了起来。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船已经开了很久了,刘七巧就听见外头的小丫鬟叽叽喳喳的在聊天,茯苓听见里头动静,急忙挽了帘子起来,瞧见刘七巧脸色蔫蔫的,忙上前对外头道:“赤芍你去厨房看看,紫苏给少奶奶的熬的粥好了没有?半夏你进来服侍少奶奶洗漱。”

“到哪儿了?”

“说是再过四十里就到扬州了,大少爷正在老太太那边用早膳呢,到了扬州,再一天的功夫就可以到金陵了,老太太正念叨着,这船要是能快一点就好了。”

刘七巧重重的舒了一口气,心道:终于到南京了,简直就是快要在船上熬死的节奏啊。人人都说穿越好,刘七巧还是觉得,没到活不下去,还是别穿越的好,这地儿除了遇上的一些人不错外,其他的她还真看不上眼。就是从北京往南京跑一趟,还浪费了她人生二十来天的光阴啊!古代人的寿命又短,按着这个道理,稍微远行几次,生命也就该完结了。

茯苓瞧着刘七巧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只笑着道:“老太太昨儿还说,不然等回去的时候该陆路,这样少奶奶啊也能到处看看瞧瞧,只是陆路的话,路上太颠簸,少奶奶还怀着孩子,所以老太太又说,还是走水路的好。”

刘七巧只扑哧笑道:“说了等于没说,不过坐船有坐船的好处。”她们这一路虽然是海运,不过都只是在近海地带航行,且大雍海运发达,海上的商船多的很,在船上确实别有一番光景。

那边茯苓又道:“不过倒是听大少爷说,朝廷在扬州开了一条运河,要把南边的盐运到北边去,只不过运河还没通,只怕要过些年,才能好,到时候我们到江南来,就不用从海上绕了。”

刘七巧想了想,虽然历史的轨迹大不相同,可是统治者控制江南的心思,那都是一样的。

  ☆、218||

船到了下午的时候,就靠上了扬州码头,洪家的下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接到的消息,等船靠岸的时候,码头上就已经排着十来辆的马车,浩浩荡荡连成一排。洪浩宇亲自上了宝善堂的船来告辞,虽然是有心想请杜若和刘七巧到扬州玩一玩的,但是知道他们也在赶路,便也只礼节性的邀请刘七巧回京城之前,能来扬州玩上个一两日,好让洪家尽一尽地主之谊。

杜若算了一下行程,只怕到时候并没有时间过来,便也客气的回绝了。至掌灯时分,洪家的大船已经搬空了,大船便驶入内港,不和宝善堂的船停在一起了。约莫戌时的时候,又有一群洪家的下人来访,为首的管事看着很阔气,上船拜见了杜老太太之后,将一群下人领了进来,指着那些人手中捧着的东西道:“这是一尊和田玉送子观音、这是两枚千年人参、这是从天竺国带回来的沉香木雕笔筒、还有这里是一匣子的南海珍珠,送给老太太、少奶奶和杜太医,外头还有几箱子上好的扬州丝绸,送给丫鬟们做几件新衣服。”

原来洪少爷回家之后,前思后想之后,还是将这一路上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洪老爷,因为之前赵妈妈被先从陆路送了回去,洪老爷便知道这一路上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一问之下果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只差点儿一封休书把杨氏就给休回去了。

洪老爷又去瞧了孔氏,见她元气大伤,心里又是一团怒火,又加之前两天,京城有人来传信,说因为英国公的事情,户部的几个缺都空了下来。孔大人外放的时候就已经是从二品的官位,又连年考绩优良,这次弄不好能捞上一个户部尚书,正写信让自己的亲家立个军令状,保证江南一带这几年的税收。

洪老爷听说洪少爷结交了宝善堂杜家,顿时就来了兴致。京城对于外来人口,向来就跟一张铁板一样,一般情况打入不了内部。十几年前的时候,洪老爷在金陵的生意也算不错,可最后朝廷迁都,那些在北方的贵族人人都想着回去,最后繁华的金陵城还是没留得住归心似箭的老人们,一个个都回了北边。洪老爷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想把生意扩展过去,无奈各行各业,在京城都能找得出领头的人家。

宝善堂做药材生意、雅香斋做香料生意、杏花楼的酒楼糕点又是一绝,没有人脉,做生意总是欠一些火候。所以洪老爷在得知刘七巧提出合资开医馆的时候,顿时就来了兴趣,恨不得马上去回复得好,不过还是被洪少爷给拦住了道:“他们这次南下,还要在金陵逗留几日,父亲不用那么着急给准信,等他们到了金陵,我们再派下人去回信,也是一样的,不然也显得我们太过急切了一点。”

洪老爷看了眼自己越发沉稳的儿子,心里也越发高兴了起来,只开口道:“那就先不回信,派人再去送一些礼,这是应该的,有些东西,并不是银子能买到的,你听爹的。”

所以洪老爷才开了库房,亲自挑了几样礼物,让手下最得力的管家送了过来。

“洪老爷客气了,不过就是碰巧遇见了而已,不管谁遇见了,总会施以援手的。”杜老太太只客套道。

那边洪家的管家却恭恭敬敬道:“我们老爷说了,若不是遇上了杜太医和杜家大少奶奶,那我们洪家的长子嫡孙就没了,这份恩情是没齿难忘的,以后宝善堂只要有我们洪家帮得上忙的地方,一定鼎力相助。”

刘七巧坐在靠背椅上,挑眉瞧了一眼杜若,带着些得意,似乎在说:瞧吧,我说洪老爷一定会答应的。

洪家的管家刚走,小丫鬟就在外头指指点点道:“连一个管家都这么气派,怪不得洪少爷银子多得随便扔呢,你们瞧见了方才送来的东西了没有?那一尊送子观音看着就是价值□□的样子。”

赤芍和半夏两个人也颇得意,半夏只笑嘻嘻的道:“送子观音肯定是送给我们少奶奶的,我还没进杜家的时候,就听我娘说,杜家的少奶奶是个送子观音,还在我们庄子上救过人呢!”

杜若看和洪家送来的礼,也暗暗佩服起刘七巧来,洪老爷虽然没对那件事情有所回应,可是通过管家的传话,分明已经是许下了诺言了。

船在扬州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原本是要走的,可谁想江上却发了大雾,伸手不见五指。船老大进里头回了话,说是要等太阳出来了,雾气散开了,才能开船。所以众人虽然很着急着去金陵,也只能耐心的等一等。

到了辰时末刻的时候,江面上的雾气总算是散开了些,船老大撤了缰绳,往水里撑镐,正要开船的时候,却听见江岸上有两辆马车轱辘辘的驶过来,见船渐渐离开岸边,一辆马车上的人就急着跳下了马车,一边走一边跑着喊:“船家请留步,少奶奶请留步……”

杜若听见声音,往岸边望了眼,偏生还有残留的雾气,一时也看不清来人,眼见着声音越来越小,就看见那人扑通一下子跪在了岸边,朝着船上的方向磕起头来。杜若生怕有什么事情,便急忙让船老大驶回码头,靠边停船。

那岸边的人见船又回来了,只扯着嗓子大喊道:“大少奶奶,我家夫人胎位不正,折腾了大半夜没出来,你快随我去看一看!”

刘七巧听见外面的人声,也跑了出来,见是方夫人身边的陈妈妈,便站在船头问道:“你家夫人不是还有些时日了吗?怎么就生了呢?”

陈妈妈只气得脸铁青的,见四下无人,才一边哭一边说:“还不是那几只狐狸精,给夫人气受,背地里说夫人十年生不出个崽子来,怎么一回北边就有了,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种……”

这种话,就是放在现代,那也是要气得肝疼的,更不用说是放在视贞洁如命的古代。便是几句谣传,那也会毁了一个清白之人。刘七巧见陈妈妈哭得难受,便转身对杜若道:“我们一起过去瞧瞧吧,也耽误不了这一天,也是天意,偏偏今天就出了大雾挡着路了,不然的话,我们的船一早就开走了。”

杜家本就是杏林世家,自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只是杜老太太担心刘七巧怀着身孕,便嘱咐车夫稍微驾稳一点,让杜若一路都扶着刘七巧,杜若自然是小鸡啄米一样的应了,杜老太太才放了他们往城里去。

扬州自古就是一个风流之所,扬州瘦马又是天下一绝,据说在这边做过官的大人,家里头总有一两个美人,方知府年少得意,在这方面风流一点,虽说也是人之常情,可对待家里正室的态度,实在也是让人心寒了点。

刘七巧去方家的时候,方夫人住的小院里头,就围着七八个女子,有的正值妙龄、有的风韵逼人、有的气质婉约、也有的眉眼中总带着几分习惯性的风骚。刘七巧并没有理会这一群莺莺燕燕,和杜若两个人,径自往里头走了进去。

外面便有人开口问道:“刚进去的是什么人?”

跟在方夫人身边的丫鬟便开口道:“是京城宝善堂的杜太医和他夫人。”

扬州这边自然是不知道刘七巧这号人,便也没再多问,刘七巧进了大厅,便瞧见有一个三十出头的人,正蹙眉坐在那边喝茶,身上还穿着未换下的官服。见刘七巧和杜若进来,忙放下了手中的茶盏道:“这位就是杜太医和少奶奶了?拙荆就在里面,还请杜太医和尊夫人进去瞧一瞧。”

杜若见方知府穿着管官袍在大厅里候着,便觉得这方知府似乎也没有传闻中说的那么薄情,或许是因为方夫人性格要强,所以两人之间有所误会,那也是有的。谁知刘七巧却没着急进去看方夫人,只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方大人真是勤政爱民,方夫人从昨晚就开始肚子疼了,你今儿一早还去衙门当值,正是让人敬佩。”

方知府听了这话,顿时耳根就发热了起来,他的确昨夜丑时的时候,就听见这边院子里有动静,但是他也是当过爹的人了,自然是知道女人生孩子不可能就跟母鸡下蛋一下就下来了,所以他昨晚压根就没来,只今儿一早的时候过来瞧了一眼,便去衙门了。后来还是听小厮来传话,说是陈妈妈去请京城宝善堂的人来了,他岳家又在京城,怕传出去不好,所以才穿着官府就从衙门赶回来了。这一场戏虽然做的好,却不想心细的刘七巧一眼就把他给拆穿了。

刘七巧瞧了一眼方知府,顿了顿道:“方夫人和她腹中的孩子,依我看我还是不救的好,我救了她们,让她们下半辈子享福,便是我的功德,若是救了她们,连累她们下半辈子受气,反倒是损了我的功德,方知府,你说是不是?”

这屋里屋外其他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刘七巧的名字,可是身为扬州知府,方大人对京城的动向那是相当的清楚的,他早就听说过京城这两年出了一个刘七巧,最近还给宫里的梁贵妃接生了一对双胞胎,这样的人早已经混入了京城的人脉圈,如今方夫人又和她一路同船过来,也不知道他的那些烂事儿,方夫人同刘七巧说了多少了。

方大人越想便越发觉得担心,虽然是十月中旬的深秋,他的额头上还是忍不住溢出了汗水来。

杜若这时候就又轮到了唱双簧的时候,便笑着全刘七巧道:“七巧,人命关天的,你别意气用事,快进去瞧瞧方夫人吧?”

“人命关天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是大夫,我是稳婆,你想瞧你自己瞧去,我是一点儿也不想瞧,像方夫人这样的,本来活着就没多少意思,你说是不是?男人除了自己,还有七八个小老婆,一个月就算平均分配,到自己房里的日子也就两三天,遇上个意外的,又不来了,遇上个月信什么的,又不方便了,我瞧着方夫人十年还能怀上孩子,那都是老天开眼了,就这样,一辈子怀不上那也不稀奇啊!相公,你是大夫,你倒说说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方大人听刘七巧开口这么毫无忌讳,脸上越发涨得通红,偏生刘七巧的声音又大,外面几个丫鬟婆子都听见了,忍不住就要笑,只一个个赶紧捂着嘴,生怕笑出声来。

陈妈妈见刘七巧不肯进去,恨不得跪下来求她,刘七巧便让紫苏扶了陈妈妈起来道:“妈妈别介,这里哪里轮到你来跪呢?人家正经主人还没意思意思呢,你一个当奴才的,着急个什么劲儿呀!”

杜若见刘七巧这架子端着,忍不住也要笑,便在一旁开口道:“七巧,你胡闹呢!方大人乃扬州知府,朝廷的四品官员,你这不是让人为难吗?”

刘七巧听了杜若这话,便接了话茬道:“既然这么为难,那我还是走了吧,相公,我先走了!”刘七巧说着,竟然真的头也不回的,就跨步出门了,只听里头方夫人也是痛得忍不住了,偏生听了刘七巧的话,又觉得解气,也扯着嗓子喊:“让杜家少奶奶走,我今儿拼了自己这条命,也要把孩子生下来,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刘七巧挑了挑眉头,心想方夫人终究还没疼糊涂,说出来的话还那么有水准。然后里头的稳婆就大声道:“羊水破了羊水破了,夫人再坚持坚持。”

方夫人又再里头仰着头喊了起来,一阵一阵的。刘七巧想了想,这个时候要是留下来,只怕全功尽弃,便一甩胳膊,跨出了大厅,转身对杜若道:“你身为大夫,有救世济民之心,你不想走那就留下吧,我先走了。”

紫苏忙上前扶着刘七巧出门,才走出两步路,又听里头稳婆大喊:“不好了,夫人的胎位还是没正过来,孩子出不来啊!”

那方大人这会儿脸色已经涨成了猪肝,他和方夫人就算没有太深的感情,毕竟也是相伴多年的人,也没至于到相看生厌的地步,不过就是彼此冷落了些。可今天若是刘七巧走出了这个院子,那他以后的仕途升迁,只怕就不会像以前一样顺遂了。想到这里,方大人急忙揽了袍子,跨出门去,在众位姨太太的面前,甩袍向刘七巧单膝跪地道:“少奶奶留步,请救拙荆一命,还有她腹中的胎儿。”

刘七巧停下脚步,慢慢的回转身子,不顾众人惊讶的眼神,使了一个眼色给春生,春生急忙就上前扶起了方大人。刘七巧才慢慢开口道:“方大人能为方夫人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若是这样我还不伸出援手,那就真的是见死不救了。”刘七巧说这话的时候,眼梢微微的扫过了一众妖艳的姨娘们,嘴角微微勾起。

下一秒,方知府只扫了一眼一众女眷,开口道:“你们一个个围在这里看什么热闹,去佛堂为太太祈福,保佑太太一举得男,方家有后。”

刘七巧就在众人暴雨梨花针一样的眼光下,款款进了正厅,挑眉看了杜若一眼道:“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跟我进去瞧一瞧方夫人。”

杜若给方夫人把了脉搏,刘七巧又给方夫人检查了一下开指情况,发现方夫人开指有些慢,这会儿才到五指,加上又胎位不正,能生出来就奇怪了。

杜若从药箱中拿了一个新的瓷瓶出来,从里面倒了一颗药出来,让丫鬟们服侍方夫人吃下去。刘七巧便问道:“这是什么药,这个瓶子以前没见用过。”

杜若只笑着道:“上回安济堂的催产药出了问题之后,你不是提议爹和二叔卖宝善堂的催产药吗?二叔怕剂量太大,所以跟我研究了一个多月,调整了配方,研制出了这样的大蜜丸来,二叔取了一个名字叫:催生保命丹,如今在宝善堂里头,也算是畅销药了。”

“那上回洪少奶奶生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拿出来?”

“洪少奶奶那时候已经力竭,就算吃了她也用不出力气,不如保存她的元气,让你给她剖腹生子。”

“也是,洪家少奶奶的胎位卡得太死了。”刘七巧一边说,将手探入了方夫人的□□,仔细探测了一下洪少奶奶的胎位。正这时候,忽然一阵阵痛袭来,刘七巧的手就被方夫人给死死夹住了,刘七巧就摸到了胎儿的屁股。

“去吧方大人请进来!”

“这个……只怕不太好吧,产房里不干净。”陈妈妈有些犹豫的回道。

“什么不干净?那我相公天天都往这种地方跑,我岂不是心疼死了。”

陈妈妈被刘七巧给逗笑了,便只让丫鬟请了方知府进来。方大人进来,瞧见方夫人躺在床上,脸上都被汗水给沾湿了,一头秀发胡乱的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嘴唇干裂发白,哪里有半点当年楚楚动人的样子。可偏生这个样子,却让他心口一痛,没来由就觉得伤心了起来。

方夫人见方大人有些愣怔,便伸手抓住了他一截的衣袖,忍者痛道:“我是真的很想要给你生一个孩子的。”

这一句话竟比方大人以前听过的任何甜言蜜语还要感人,方大人也不知为何,情绪就失控了,只趴在了方夫人的床头,嚎啕大哭了起来。想起他们初婚时候的日子,那时候他还在京城的书院念书,住在岳家的小院里头,平常他在书院念书,每逢十天一休沐,才能回去一回,却等不到晚上,又要依依不舍的离开,那些□□添香的日子,造就了今天的自己,可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是从一开始母亲说她不懂尊老,又说她生不出孩子,还说她身上有着贵小姐的脾气,看不起自己的相公。第一个妾氏纳回来的时候,他原本以为她会恼恨吃醋,甚至跟自己大吵大闹,谁知道她竟然平平静静的就接受了。自那以后,第二个、第三个,每年他都会领一个人回来,有的是下属送的,有的是外头买的,反正扬州这地方太养人,每个富人家总会有那么几房妾氏,他们除了比谁家的钱多,也比谁家的妾氏多。方大人很快就入乡随俗,成了他们中的佼佼者。

“我知道了……我知道,你别担心,有杜太医和少奶奶在,你会没事的!”方大人颤颤巍巍的开口,拿官袍擦着自己眼角的泪。方夫人方才吃了杜若的药,这会儿药效来了,阵痛便一阵接着一阵的来了。刘七巧将自己血淋林的手从她下面拿出来,送了一口气道:“相公,你这药还真灵,这会儿已经开八指了,只是胎位还是回不过来,我预备就这样给她生吧!”

臀位顺产,在现代已经很少了,因为大多数产妇知道孩子臀位,就会选择剖腹产。刘七巧也只去年在法华寺给萧夫人接生的时候,才遇上一例臀位顺产的。不过萧夫人身体好,且是第五胎,宫颈条件很好,虽然过程也不容易,毕竟有惊无险,母子平安。但是方夫人却不一定了,首先她这是头一胎,头一胎就是顺产,产妇吃的苦头也要比二胎多很多,况且方夫人的宫颈条件,能让胎儿臀位出来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怕到时候要采取侧切的办法了。不然的话,方夫人的下*体,一定会被撕裂的。

“七巧,你有几分的把握?”杜若抬起头,看了一眼刘七巧,她这几日害喜的厉害,看着下巴尖尖的,可偏生这种时候,她的一双眸子总是格外的亮晶晶的,瞧着就让人有了干劲!

“上回洪少奶奶那次,你不在我是一分把握也没有,不过这次,我倒是相信方夫人能抗过去的!”刘七巧说着,只伸出手来,在方夫人的肚皮上找准了位置,对方才的那个稳婆道:“妈妈你过来下,按着夫人这边,一会儿听我指挥,我让夫人用力的时候,你帮着一起按下去,知道不?”

  ☆、219|5.04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