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212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紫苏一听,顿时全明白了,只怕现在王府还没有人知道,杜若正在刘家养病呢吧!紫苏一面觉得杜若傻,一面却又真心替刘七巧高兴,这样的男人,这辈子能遇上那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

“青梅姐,七巧都已经嫁人了,世子爷这是做什么呢?我没在府上当过差,也不清楚,当初七巧和世子爷之间,好像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传言罢了,若真的有什么,七巧哪里能嫁给杜太医,还不一早被世子爷给截胡了。”

“也是,当时我也没少劝七巧,可她心里一早有了杜太医了,压根对世子爷没意思。”青梅说完,也觉得这些都已经是成年旧事了。昨晚不过是世子爷请杜太医喝一杯喜酒而已,应该没什么深意。至于新少奶奶为什么长得跟七巧有些像,大概也只是巧合而已。

紫苏送走了青梅,往房里瞧了一眼,杜若还在那边睡觉,春生打着哈欠陪床。紫苏只小声的把春生给喊了出来,小声道:“你快去赶车,我要回府上去。”

“少爷还没醒呢,等少爷醒了一起走不迟。”

“那可不行,我还要回去回少奶奶呢,你先送我回去,到路口你在折回来,大少爷这会儿睡着,让他多休息一下,你这呼噜声大的,让你陪床还不扰着他了?我不如让喜儿陪着了。”紫苏说完,去喊了钱喜儿过来,让她好好的陪着杜若,给杜若端茶送水,自己则和春生一起往回赶。

却说那卞妈妈回去之后,只在外头逛了一大圈,临近午时才往家里去。卞妈妈前脚从百草院出来,紫苏后脚就回来了,卞妈妈瞧见紫苏在门口,只气的牙痒痒,不是说好了要吃过午饭才回来吗?这会儿回来岂不是给她好看呢!

紫苏进了百草院,瞧见刘七巧正在厅里头坐着,见紫苏回来,只开口道:“我方才还说呢,太太派出去的这个老妈妈不靠谱,既是你让她先回来回话,怎么到这会儿才回来,只怕路上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可巧你倒是自己回来了,快跟我说说,我爹没事了吧?”

“刘大伯好的很呢,哪里有事,有事的是……”紫苏瞧了一眼周围,见连翘和绿柳都在,又不知道要不要说,只抬头看了一眼刘七巧。

“你就快说吧,我们几个若不能一条心,那这百草院也就没信得过的人了。”

紫苏只郁闷道:“世子爷昨天大婚,也不知道怎么了,拉着大少爷喝酒,非让大少爷喝下一海碗的烧酒下去,大少爷也真傻,居然就喝了,结果……”

刘七巧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一大半,只把手中的茶盏往桌子上一撂,开口道:“结果他旧病复发了是不是?如今正躺着起不来床是不是?”

紫苏不敢再搭话,只点了点头,过了片刻才道:“我今儿一早去瞧过了,面色算不上太差,就是有些苍白,药是二老爷开的,已经喝着了,就是这会儿还没起来,原本大娘的意思是瞒着奶奶您的,可是我想来想去,这事情还得跟你说,瞒着老太太那是没办法,可是瞒着你了,万一回来我们要是在照顾不周,让大少爷病上加病,可就不好了。”

“而且……而且有一件事情,王府里头传的沸沸扬扬的,都说王府的新奶奶跟奶奶你长得很像。”

刘七巧闻言,一时间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了,只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想了想开口道:“紫苏,你去备车吧,我回去看一看。”

刘七巧带着连翘和紫苏两人,直奔蔷薇阁,这回她没走王府的大门,而是直接去了蔷薇阁通向外头的小门。

李氏见刘七巧来势汹汹的进来,以为刘七巧要找杜若发火呢,只急忙拦住了道:“七巧,你别生气,男人谁不喝酒应酬,大郎这不是也没办法吗!”

刘七巧只顿了顿脚步,回头带着几分娇嗔对李氏道:“那我也要问他到底是怎么个没办法?难道世子爷是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让他喝酒的吗?”

刘七巧才说完,却瞧见杜若已经穿戴整齐的起来了,只由春生扶着往外走,苍白的脸上还有一丝病态,越发显得羸弱。刘七巧只觉得鼻子一酸,两行泪哗啦啦就滑了下来,只看着杜若,却忍不住笑着道:“不过是一碗酒而已,有什么好争的,人都是你的了。”

杜若见刘七巧落泪,自然也是心疼,只让春生扶着往前走了两步道:“一碗酒不算什么,可是……我不能让他觉得,你嫁了一个连一碗酒都喝不得的窝囊男人。”

刘七巧顿时泪如雨下,只上前两步靠在杜若的肩头道:“我就喜欢你这一碗酒打倒的样子,怎么了?要是我想嫁个能喝酒的,老四还能喝呢,我怎么不嫁他?你这个傻子,你下次再敢喝酒试试!”刘七巧说着,只在杜若的肚皮上捏了一把,疼得杜若又佝偻着身子,额头上生出冷汗来,只连连摆手道:“我还以为今天能好呢,看样子又要养一阵子了。”

“养着吧!”刘七巧亲手扶起杜若,小声的凑到他耳边道:“正好的,我养胎,你养胃,反正都是养肚子里的。”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只觉心里头都是暖的,将刘七巧搂在怀中道:“那你替我养养吧。”

“好呀,我养你,以后你养他!”刘七巧往杜若怀里靠了靠,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两人高高兴兴的往外头去。

杜若的病最后还是没瞒下去,在古代这样的毛病全靠饮食注意和日常调养,杜若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几两肉也全交代了。杜老太太为此发出了最后的通牒,谁以后再让杜若喝酒,那就是跟她老人家过不去,杜老太太为了这个,差点儿就亲自拜访人家老王妃去,让她好好的管教儿孙了。幸好杜老爷和杜太太一再劝慰,杜老太太才算是打消了这个心思。

不过因为这次的事情,杜若和刘七巧却也迎来了他们成婚之后,第一段不分日夜,彼此相守的日子。杜二老爷给杜若请了半个月的长假,刘七巧则又翻出了她的《食疗手册》,对自己的三个大丫鬟,开始厨艺调教。紫苏做针线不错,可惜做饭菜实在手艺平平。绿柳脑子好,算账有调理,做菜却也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倒是最后连翘在这方面最有天赋,在刘七巧的调教下,做得一手的好菜。

  ☆、312|6.13|

杜若在王府参加婚宴之后生病的事情,最后连王府的人也没能瞒得住。起因就是老王妃的药喝完之后,去太医院请杜若再来复诊,被里头的人告知杜若正在家里养病。老王妃对杜若也很疼爱,如今更是半个孙女婿,自然是要照看着点的,谁知道一打听,才知道在周珅大婚当夜,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偏生这几日皇帝放了周珅十天的婚嫁,所以周珅并没有去军营,老王妃便喊了周珅过来,让他一定带上礼物,去杜家负荆请罪。

周珅何等精明之人,早已经知道那天的事情了,只是对方不提,他又何必要去领这个罪名。如今既然是老王妃发话,他倒是痛痛快快的答应上门去请罪了。

周珅去杜家的时候,刘七巧正和杜若在花园的小凉亭里面喝茶对弈。说起来幸好刘七巧小时候也算是兴趣广泛,学过一阵子围棋,虽然算不得棋艺精湛,但是陪着杜若解闷的水平还是有的。

刘七巧也头一次知道,杜若的这一双手,不光会给人把脉之外,棋艺、琴艺,几乎是样样精通。杜若见刘七巧一脸的赞叹,只笑着道:“琴棋书画,大多是用来修生养性的,也可用来交际,年少的时候和学友们一起切磋技艺,那时候并不懂什么仕途经济,若是连这都不会的话,会被人看不起的。其实我们家最擅长这些的不是我,而是二妹妹,苏姨娘从小对二妹妹就格外严格,二妹妹是姐妹三人中四艺最出众的。”

“那是自然的,不然怎么当状元夫人呢?其实我之前在梁府的时候,还见过二妹妹作诗,可惜我是分不出好坏的,只听有人赞她,想必是相当不错的,只可惜……”刘七巧想起杜家三位姑娘年内都要出嫁,心里倒也有些舍不得。

杜若看出她的心思,只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妖怪也只能怪七巧你太早给她们撮合婚事了。”

这三位姑娘的婚事,刘七巧多多少少都出了点力,如今看着三人都已经定下来,刘七巧心里还是替她们高兴的多,两人正闲聊着,绿柳只神色匆匆的前来禀报道:“奶奶、大少爷,世子爷来了。”

刘七巧一时没想到周珅会亲自前来,只随口问道:“哪家的世子爷来了?”

绿柳急得挤眉弄眼的,只开口道:“还有哪家的世子爷呢,就是……就是恭王府那位啊。”

“他来干什么?”刘七巧对周珅没什么好感,但是说讨厌,也说不上,只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了生命往来的必要,那好好的了断,岂不是更好?

“世子爷说,他是来向大少爷请罪的。”

“就说我们不在家,请他回去吧,没什么罪好请的,如果他不答应,就问问他,他在战场上杀了人,是不是说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刘七巧对周珅针对杜若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一开口便没什么好气了。

杜若闻言,只笑道:“七巧,来者是客,总不能让人吃闭门羹,不是我们杜家的道理。”杜若想了想,只对绿柳道:“把世子爷带到外院的会客厅里头,我和大少奶奶一会儿就去。”

刘七巧想了想,直接把人赶走,似乎确实不是事儿。周珅那些心思,刘七巧心里也明白,可如今各自为家,该忘记的,总要忘记,杜若已经喝过他敬的酒了,若是再酷酷纠缠不清,什么也说不过去了。

绿柳只点头应了,往前头去,想了还是对周珅有些害怕,只遣了一个小丫鬟去门口迎了周珅进来,到会客厅里头上了茶招待。

周珅站在厅里头,打量了一眼四周的陈设,杜家不愧是百年望族,根基财力都很强盛,仅仅大厅里的陈设,也能看出一个家族的底蕴来,想必刘七巧嫁入杜家,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她是一个聪明人,做这样家族的正妻,远远比做他的侧妃风光。而他作为恭王府的继承人,却是不可能让刘七巧做自己的正妃的。

周珅叹了一口气,心里头长久以来的郁结似乎正在慢慢变淡,转身的时候,却正好看见杜若和刘七巧两人并肩从外面走进来,一个笑靥如花、一个温文尔雅,所谓金童玉女,大抵也不过如此。

杜若上前,恭恭敬敬的向周珅行礼,周珅拱手还礼,忽然觉得这次前来,似乎还是太过多余了,只笑了笑道:“府上事务繁忙,既然杜太医无大碍,那我就先告辞了。”

刘七巧心里暗暗高兴,嘴上却道:“义兄既然来了,何不喝一杯茶再走呢?”

刘七巧在和周珅撇清关系的时候,总喜欢喊他一声义兄。周珅闻言,只笑着道:“义妹这里,想喝茶难道还喝不着吗?来日方长,茶以后再喝也无所谓,今日就先告辞了。”周珅脸色一沉,往厅外去,只招呼了随从将带来的礼物放下,只走到门口,才回头对两人道:“义妹、义妹夫,留步。”

刘七巧略略往前两步,嘴角挂着笑,点点头道:“那义兄若是有空,以后尽管来府上喝茶,杜家虽然不如王府,可一杯好茶还是拿得出的。”

周珅略略一怔,自嘲一笑道:“可惜,你不喜欢喝酒。”

刘七巧细品了一下周珅话中的意思,笑道:“烈酒甘醇,可于我,却不喜。喝茶才是养生之道,不如义兄以后也改喝茶的好。”

周珅想了想,只点头道:“嗯,喝茶。”

目送周珅离去,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杜若才抬起头看着刘七巧,只将她慢慢搂入怀中道:“你们一个喝酒,一个喝茶,此刻,我确实要喝醋了。”

刘七巧闻言,只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喝醋好,喝醋养胃呢,相公。”

杜若不言语,只抬起头看这周珅远去的背影,伸手握住刘七巧的手,在掌心里细细的揉捏着,凑到七巧的耳边道:“七巧,我杜若就是你的那一杯清茶,只望你能饮一辈子,莫嫌弃。”

刘七巧靠在杜若的胸口,只觉得心跳猛然加快,脸颊一阵绯红,侧首看着杜若那一双亮晶晶的眸子,闭上眼睛吻上了杜若的唇瓣。

过了春风,天气就越发热了起来,阮姨娘经过一夜的奋战,给杜二老爷又生下了一个闺女。虽然只是一个女孩,可是对于杜家来说,也是天大的喜事了,杜家三位姑娘正要出嫁,正好又有一个闺女出生,杜老太太身边也算是不寂寞了。杜二老爷亲自翻了词典,给这位四姑娘取名为杜萌。

刘七巧眼下也已经快到了要生产的日子,家里头人也越发关照起来,自从满了七个月,杜老太太就下了一道禁足令,不准刘七巧再出门。便是杜太太,也吩咐下人把每日三餐直接送去百草院,连那几步路也都不让刘七巧走了,深怕有个什么闪失。

不过刘七巧自然不能因此就放弃了锻炼,俗话说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为了那一天的努力,早做运动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刘七巧每天绕着百草院都要跑好几圈的路了。

杜家三姐妹也时常来看刘七巧,不是带上些这个,就是捎上些那个,要不就是做的一些小衣服鞋袜的,虽然在行家的眼中看上去并不怎么样,可是刘七巧看来,那都是做的顶好的,比她自己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呢!

“嫂子,这是我做的交领小开衫,我原本是想用缎子布做的,可我娘说,得用这种棉布做,先放在开水里头烫得软软的,晒干了再裁剪了做衣服。你瞧瞧,这面料的颜色都给烫掉了,都不好看了。”杜芊拿着一件小衣服递给刘七巧看,刘七巧只摸了摸手感,觉得果然不错,还是花姨娘是过来人,懂得小孩子的穿衣要领。

紫苏把杜芊带来的小衣服都收进了巷子里头,只笑道:“奶奶,光夏天的衣服,都有一小箱了,看样子得准备冬天的了,虽说这孩子是夏天生的,可冬天的衣服也得背着,不然到时候只怕来不及做呢。”

“瞧你说的,他的衣服做起来有什么费事的?不过巴掌大,你不着急张罗,等生下来了做也是一样的,还不知道是男是女的,夏天的衣服混着穿没事,可到了冬天,加上外衣的时候,总要分个男女了。”

紫苏又瞧了一眼刘七巧的肚子,只笑道:“奶奶这一胎肯定是个哥儿,这还用说吗?看肚皮就能看出来了。”

刘七巧心里倒是挺疑惑的,这孩子若真的是个儿子,怎么就一点儿不皮呢,反而乖巧的很,虽然眼看着快要生了,倒也没怎么折腾自己,若真的是个男孩,少不得是个杜若这样,文质彬彬的样子了。

刘七巧越想越觉得高兴,不禁母爱泛滥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皮道:“乖孩子,告诉你娘你是男是女,若是男的你就踢你娘一脚,若不是……”

谁知刘七巧的话还没说完,那肚皮里的孩子就咯噔一脚蹬在刘七巧的肚皮上,只疼的刘七巧哎哟一声,脸都变色了。众人听见声音,连忙围了上来问道:“奶奶怎么了?该不会是要生了吧?”

刘七巧只摆摆手,略略缓了一下,对着肚皮道:“才说你不皮,你就给娘调皮上了,等你出来,看我不收拾你!”

  ☆、313| 6.13|

“七巧你这是要收拾谁呢?”杜若这时候正好回来,见刘七巧正坐在那边自言自语的,只笑着上前问道。

“你说我要收拾谁?”刘七巧眨眨眼睛,站起来看着杜若,上回旧病复发掉的肉还没长回来,杜若这会儿还是略显清瘦:“我自然是要收拾孩子他爹了,宝贝儿,你说对不对?”

杜若脸上浮起笑意,只上前扶着刘七巧又坐下道:“收拾孩子他爹,我举双手赞成,要是收拾宝贝儿,那我可是一万个也不答应的。”

刘七巧噗嗤笑了起来道:“慈父多败儿,你看着吧,少不得以后他骑到你头上去。”

杜若依旧是笑着,只拍了拍刘七巧的手道:“我刚从你家回来,八顺的童生过了。”

“真的?八顺真的考过了?”上个月在刘七巧的坚持下,刘老二也答应搬出了王府,住进了富康路上杜家的宅子。刘老爷子知道刘八顺要考童生,怕妨碍了孙子念书,一直都没肯搬出来,直到刘八顺考完了试,刘老二才派人把刘老爷和沈阿婆两人一起接了出来小住一段日子。

刘七巧因为大肚子,不宜搬迁,所以刘家搬家的事情,她从头到尾没操心,倒是老王二在军营里请了两天的假,帮老刘家给搬好了家。如今两户人家的大门不过才隔开一百米的距离,可惜王老四常年在军营里头,家里也没人,倒是刘老爷出来之后,听说王老四要娶媳妇,让他好好的把家里收拾一下,该粉刷的地方粉刷粉刷,该换新的地方就换新的,不然这些事情,总不能等着新媳妇进门了再办。

王老四哪里有空管这些事情,于是候着脸皮,把这些事情全交代给了刘老爷,自己还往军营里头去了。

“我一早就看出来八顺是个读书的料子,等在王府跟着赵先生在念几年,送去玉山书院读几年,到时候肯定能考上进士的。”杜若在读书方面算是个天才了,他虽然最后没往科举方面去,可是对这一门学问,却一点儿也不陌生,只笑道:“看来,以后我要多多捧着点我这位小舅爷了。”

刘七巧只笑道:“你少来了,七八十岁的童生我也不是没见过,八顺这次不过就是运气好而已,学问这东西,还是要看基础,我倒是觉得,也不用着急让他考秀才,先踏踏实实的念几年书,把心气给调的沉稳些才好呢,你看看姜家表弟和芸哥儿,他们哪个走出去跟八顺那样的,那都是让你一眼看不内涵的人。”

“八顺年纪还小呢,若真是向你说的那样,难免你就不嫌弃他老成了,其实我觉得八顺就挺好的,读书人未必都要有读书人的样子,我就喜欢包公子那种的。”杜若喝了一口茶,继续道:“说起来还有件事情没告诉你,也是喜事,包公子去安徽上任去了,宣城那边的县太爷丧母丁忧,包公子上了折子自请去那边接任,皇上已经准了,过几日就要出发了,这下朱姑娘也不用千里迢迢的再赶回京城来了。”

刘七巧只点点头,想起朱姑娘一家走的时候,她并未亲自去送,心里多少有些遗憾。等下次再见,也不知道那孩子有多大了。刘七巧只叹了一口气,略略抬头看了一眼杜若,再没有别的话。杜芸前一阵子去过一次金陵,带回了方巧儿的消息。那方巧儿也是运气,大概是年轻漂亮的缘故,居然进了赵王府当奶娘,说起来奶的那孩子,还是刘七巧在金陵亲自接生的那个姑娘。

刘七巧知道方巧儿有了着落,心里也总算落下了一块大石头。只盼着方巧儿这次能学乖一些,再不要做什么糊涂事情,赵王府那种地方,只怕不是她那一些小心思,就可以玩转的起来的。

刘七巧淡淡的叹了一口气,又问杜若道:“上回我听说洪少爷又来了一回家里头,老爷和洪家的生意到底谈得怎么样了?我如今虽然大着肚子,可这脑子还够用呢,不如你说出来我听听。”

杜若只摇头笑道:“我就知道你闲不住,要打听这事情,老爷已经答应了洪家入股了,只是老爷说,这事情他不清楚,要等着你生下这一胎之后,再好好跟你商量。洪少爷倒是也不着急,只说等着我们呢。”

杜若想了想,只开口道:“其实七巧,你想做的这件事情,我私下里也想了很久,越想也越发觉得可行,前阵子,我听伙计说,又有两个难产死的小媳妇,我前几日把我们家杜家那十几个稳婆都叫了过来,让她们说了说从去年五月到现在一共接生的人数,以及母子平安的数量,还有死了孩子的、死了产妇的,以及母子都没保住的数量。发现十个里面至少有一个母子都保不住,有一个是死了产妇的,还有一个是死了孩子的,而那些能活下来的孩子,如今还活着的,也不过就十分之□□,所以一个孩子,能长大成人,当真是很不容易。”

刘七巧倒是不知道杜若私下里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功课,只笑道:“不错啊,知道调察研究了。”

杜若只谦逊一笑,接着道:“由此可见,只生一个孩子,风险还是很大的,所以娘子,我们还得多生几个规避风险才是。”

刘七巧闻言,只瞪了杜若一眼道:“这头一个还没出来呢,你就想着后头的了?感情你做这些调查,就是为了我再给你生一个?”刘七巧笑了笑,站起来大腹便便的来回踱了几步路,转身对杜若道:“也不是不能多生,那以后我若是再怀上了,我们就分床睡吧,如今肚子越来越大,两人挤一张床,怪难受的。”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只急忙道:“那还是休息几年再说吧,来日方长,娘子。”

刘七巧只笑道:“相公,你能这么想,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两人用过了晚膳,杜老爷那边派人把杜若请了过去,刘七巧一人在房中也没什么事情,就想起前几日赵氏说要给杜老太太祝寿的事情了。今年是杜老太太六十大寿,按照道理是要大办的,可后头几个月接着三位姑娘的大事,都凑在一起倒是没什么意思,杜老太太便嘱咐了赵氏,这寿辰的事情一定要从简,只请几个走的近的亲戚过来玩一玩,不必大肆铺张。

刘七巧想了想,换了一件衣裳往如意居那边去,杜太太也才用过晚膳,正在房里抱着荣哥儿玩耍,见刘七巧来了,只急忙让奶妈抱着荣哥儿过去,上前亲自扶着刘七巧道:“这怎么天黑了还过了,如今日子也快到了,要当心才好呢!”

刘七巧被杜太太扶着坐下,只笑道:“越是日子快到了,越是要多走动才好生养,太太不用担心,丫鬟们前头都打着灯呢,亮堂着呢。”

杜太太忙请了丫鬟去沏茶,只坐下来问刘七巧道:“说吧,大晚上的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今儿大郎回来说,我家弟弟考上了童生了,我也来给太太报个喜,让太太高兴高兴。”丫鬟送了茶上来,刘七巧浅浅的啜了一口,又道:“还有就是老太太的寿辰,虽说这次只是小办一下,可六十岁毕竟是大寿辰,我还没想好,要给老太太送什么礼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2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