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在宝善堂一直忙到午后,跟着胡大夫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又送走了那对夫妇之后,刘七巧这才回了杜家。

稍稍歇了一个中觉,醒来的时候还没到用晚膳的时辰,天气倒是阴凉了起来。刘七巧想起昨天的事情来,便忍不住想去赵氏房里看一看,也不知道杜二太太走了,她会是个什么反应。说白了刘七巧也是普普通通的姑娘家,这点八卦心思也是有的。正巧今儿厨房里头去外头买了新鲜的西瓜过来,按着规矩,想来二房的那些婆子是不会给赵氏吃西瓜的,所以刘七巧只命紫苏稍微切了几片中间最甜的地方,放在瓷碗里头,一并带着过去。

紫苏跟在刘七巧身后,心里头多少也有些忐忑,昨儿杜太太的那些话说的明白,只怕过不了多久李妈妈就要上刘家提亲去了。刘七巧按说肯定知道这事情,这事情若刘七巧不提,杜太太肯定也不会提。但是偏偏刘七巧回来之后,一直没见闲着,紫苏想跟她说几句体己话的时候也没有,如今这主仆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紫苏便也忍不住开口道:“奶奶,昨儿我先回来,太太跟我说了些话。”

刘七巧闻言,便知道杜太太已经把事情跟紫苏说了,只笑着道:“那你觉得如何?你跟着我这两年,处处尽心尽力,我自然也要为你考虑的。”

紫苏挽着食盒,紧随其后,只低声道:“我自然听奶奶的,不过还请奶奶答应我一件事,便是我出嫁了,也让我在奶奶跟前服侍着。”

“你这丫头,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倒是先说了,我原本就是想说这个,你即便是嫁人了,以后还是在我跟前服侍,大爷身边少不了春生,就跟我身边少不了你是一个道理。”

紫苏听刘七巧这么说,心头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只点点头道:“奶奶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刘七巧去赵氏房里的时候,赵氏倒是也刚刚睡醒,正靠在床上跟几个丫鬟唠嗑家常,又有奶娘抱着瀚哥儿和杰个儿坐在一旁,看着倒是气氛和睦。赵氏见刘七巧进来,便喊了奶娘带着哥儿们出去玩,只让茯苓沏了茶在跟前服侍。

“大嫂子,昨天的事情,你可怨我做的太过了点?”刘七巧并没有提及昨天的事情,倒是赵氏自己先提了起来,刘七巧只笑了笑,命紫苏拿了切好的西瓜出来,让茯苓端着送去给赵氏,开口道:“其实说起来二婶娘有时候也的确是糊涂了,但我私下里以为,她倒并不是真的要害你和孩子,即便是你,当初若不是出了这件事,只怕也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这一点赵氏没反驳,只用签子插了一块西瓜往嘴里放道:“这事情说起来我也有错,只是昨天一时气上心头,所以就……昨晚二郎回来,得知了这个事情,尽连半句怨言也没有,我心里想着,大抵是昨儿嫂子出门的时候遇见了他,劝了他几句。”

刘七巧倒是没想到赵氏会这么想,只笑着道:“说起二叔,我倒是要恭喜你,我能看出来,二叔虽然平常看着有点风流不羁,可芯子里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这辈子算是没跟错人的。”

赵氏听刘七巧这么说,只细细回想了一下她嫁进杜家这三年,除了头一年婆媳不睦,闹的夫妻离心之外,后来两年,杜蘅对她确实也很是不错,所以赵夫人没没觉得没给她选好人家,她私底下听了,心里也是不痛快的。

“这一点我自然是知道的,就冲这件事情他没有偏帮着太太,我心里已经是明白了几分。”赵氏楠楠的说着,好强的人一般在身子不适的时候,往往就少了些锐气。赵氏只想了想道:“最近我身子也不好,今儿也听说老太太那边发话了,大房二房先不分家,我心里也高兴,如今太太不在,下面还有两个小姑子,若是要指望我张罗,只怕会委屈了她们,偏生她们都是姨娘养的,有些事情也不能让姨娘出面,我静静想了想,左不过一两个月,还是把太太接回来吧。”

刘七巧这时候越发就佩服起了赵氏来了,这一招进退有度做的真真是好,其实再过一两个月,便是赵氏不说,只怕老太太也会迫于杜茵的压力,把二太太接回来的,如今赵氏竟自己想通了。

“还是你想的周全,姑娘家出阁,自然是要由嫡母出面的,你这里要是能既往不咎,老太太那边只怕也没什么问题,说白了老太太还不是心疼你还有你那没了的孩子。”

赵氏闻言,也只浅浅一笑,又吃了几块西瓜,只笑道:“也就嫂子会给我带这些东西来吃,我那几个老妈妈,不但不让我出房门,连稍微凉一些的茶水也不让我喝,这大热天的喝热茶,又弄的我是一身汗,还不让我好好洗澡,不过就是小产了,还闹得跟真的坐月子一般。”

刘七巧只笑着道:“有句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只管听着,我这边有什么好吃的,只要是你能吃的,我自然会给你送过来。”

赵氏只感激的点了点头,见刘七巧起身告辞,只喊住了刘七巧道:“嫂子,多谢你了,之前的事情,是我太小心眼了,还请嫂子多多见谅。”

刘七巧闻言,只稍稍一愣,不过见赵氏说的这番诚恳,也知道这次必定是冰释前嫌、新仇旧恨一起了结了。刘七巧从赵氏的房里出来,茯苓只跟着出来送刘七巧,一边走一边笑着道:“我们奶奶这次,大抵是真的想通了呢。”

刘七巧只笑道:“你们奶奶其实人不错,但骨子里还是要强,如今她病了,自然什么都看开了,就是不知道她病好了,会不会还这么想呢!”

茯苓知道刘七巧看人向来很准,况且这一段日子她服侍赵氏,也略微摸熟了赵氏的脾气,只笑道:“奶奶说的是,我们家奶奶就是有那么些小聪明,人前人后的,想的太多了,如今遭了这次罪,倒是因祸得福了,我看着比她管家时候还心宽体胖些。”

分家的事情告一段落,除了请安的时候瞧不见杜二太太之外,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说起来杜二太太也算是可怜的,这事情要是搁在了别家,好歹娘家人也会来问几句,可偏生齐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又靠杜家帮着,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来说情。幸好杜老太太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老太婆,只喊了身边的贾妈妈也去庄子上跑了一趟,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安顿好了,让杜二太太虽然住在那边,好歹也不至于受委屈。

听说贾妈妈走的时候,好几个原本服侍二太太的小丫鬟都跟着想要一起回来,其中就有秀儿。杜二太太也知道什么叫树倒猢狲散,一气之下,只恨不得把她们都打发了。偏生贾妈妈又不肯带她们走,正是两头都没落着好了。

到了七月初,赵氏也做完了小月子,杜茵更是三天两头的跑回来,想求着老太太把杜二太太给放回来。杜老太太觉得自己还没清静够了,只摆摆手道:“不着急,你娘向来肝火旺,住在庄子上山清水秀的,对她的身体好。”

杜茵也知道杜老太太不会苛待了杜二太太,不过就是脸面上过不去罢了,便也只能点头称是。杜茵虽然嫁了过去,可是后年姜梓丞又要去考科举,所以在家里也没有多留几日,又去了玉山书院上课去了,为了男人的功名,即使独守空闺,也只能忍耐了。杜老太太知道她的艰难,只劝慰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你和丞哥儿年纪到了,总要办一下的,总不能等着丞哥儿高中了你再嫁过去,这样你两个妹妹也耽误不起,我虽然舍不得你,也不能留你。”

杜茵只点点头道:“老太太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的。”

杜茵出嫁已有一个月,已经有着几分少妇的韵味,刘七巧便笑着道:“我怕老天太是多心了呢,你们看看茵姐儿,是不是比在家里头的时候更出挑了点?”

杜太太也瞧着杜茵,只笑着道:“越发像别人家的媳妇了,姜家的家风那是没的说的,对了,丞哥儿读书辛苦,一会儿别着急走,到我的如意居坐一坐,我给丞哥儿准备了一些补品,你带回去。”

杜茵只连忙谢过了,又道:“如今他身子可硬朗了,家里婆婆,太婆哪个不是记挂着他的,太太倒是不用去想他,只留给大哥哥就好了。”

“你大哥哥如今不爱吃这些,讲究什么食补,一应的补品都已经不怎么吃了,我看他最近到也长了几斤肉,便没逼他,读书人总归是更辛苦一些的,你便带回去吧。”

杜茵又在杜老太太的福寿堂坐了一会儿,便被杜苡和杜芊拉着走了,姐妹三人有日子没见了,自然是念想的很。刘七巧和杜太太也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338|7.01|

入了夜,将宾客都送走了,杜若和刘七巧两人才在房里歇了下来。刘七巧毕竟第一天出月子,路走的有些多,还是有些累了,杜若只好心的在身后为她按摩,凑到她耳边问道:“我听说今儿孔家送礼来了?”

“正是呢,是孔家大姑奶奶送的。”刘七巧只伸了一个懒腰,在床上滚了一圈,靠在杜若的身边抱着他的大腿道:“上回你说爹已经答应了洪家入股的事情,我这边算一下也过去好几个月了,那时候你说等我这一胎生完了再商议,如今我已经生过了,是不是该?”

杜若知道刘七巧是个急性子的人,但也没料到她这么着急,这才出月子第一天呢?就想起这事情来了?

“我说你这脑子能不能不要转这么快,不是说生个孩子笨三年吗?你这还没一个月呢?”杜若只笑了起来,顺手理了理刘七巧的长发,接着道:“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要跟你说一下,就是之前朱姑娘手里的那几家店,老爷派人去搭理了之后,发现好些药材都是好的,可若是放得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坏了,所以老爷这边已经重新让人开业了,名字还叫安济堂,老爷的意思是以后宝善堂帮助经营安济堂,每年将利润的百分五十拿出来给朱家,不过若是没有盈利,那这钱就自然没有了。”

刘七巧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店关着虽然不赔本,可终究也是资源浪费,况且据刘七巧知道,安济堂在没关门之前,生意还是不错的。宝善堂虽然是百年老店,但是它的品牌价值在这边,虽然药品不算贵,但还是有一大帮的老百姓不敢进宝善堂的大门。

当然造成这点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宝善堂的大夫,知道来宝善堂看病的定然不是些穷人,所以开起药来,成本意识较差,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很多老百姓不敢到宝善堂看病的原因。

但是能去宝善堂请的起大夫的,一定不会在乎这几两银子的药钱,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循环,而穷人可能永远不敢去宝善堂看病,因为宝善堂的大夫不会开便宜的药材。

虽然刘七巧一早就知道这一点,但是宝善堂的大夫,每年按照他看病的次数和开药的银两,是要分红利的,一直开便宜药材的大夫势必会少很多银子,但也同时会有损失病人的风险,这就要看大夫自己的权衡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开便宜药的大夫,肯定分红的银子会少很多。所以很多百姓会请专门的大夫看病,然后去专门的药铺买药,这样虽然自己麻烦了一点,但却是最省钱的办法。

“嗯,爹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其实我也想过,当初安济堂进京开店,对宝善堂的生意并没有什么影响,可他照样也能一家家的分号开起来,相公,你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刘七巧平躺下来,抬头看着杜若,见他脸上有了一丝疑惑,只开口道:“那就说明安济堂抢了别的药铺的生意,却没有抢宝善堂的生意啊。而那些客人为什么一开始去别的药铺,却不来宝善堂看病呢?”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也拧眉想了起来,不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刘七巧笑道:“切,你这状元之才的脑袋怎么还没我这个孕傻的脑袋管用呢?”其实在刘七巧看来,宝善堂就相当于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里面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材。而那些药铺、医馆就是小医院,甚至于不过就是个社区诊所。除了有钱人,一般人看小病就去小医院,去大医院那都是小医院看不好病的时候。所以,宝善堂接收的病人,要么就是京城的有钱人,要么就是在小医院求医一圈没看好病的老百姓。

而安济堂,正好是一家老百姓最爱的小医院,所以他的存在,对宝善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还能吸收原本在别的小医院看病的老百姓。所以刘七巧断定,杜老爷这样做,非但不会影响到宝善堂,还可能发现更大的商机,会因为安济堂的经营状况,去烦死宝善堂如今存在的问题。

“假设你家很穷,你生病了,会怎么办?”

“请大夫呀”

“请哪家的大夫?”

杜若拧眉想了想,只开口道:“宝善堂的大夫,按照资历出诊的银两不一样,最便宜的是一吊钱,最贵的像胡大夫这样的,是五两银子。”

“那你知道其他店家的大夫吗?”

“城西那片最有名的济世堂的大夫,出诊的银子和宝善堂是一样的,其他的药铺有的也收一吊钱,有的只要在药铺里面抓药,大夫是不收诊金的。”杜若虽然不谙庶务,但是该知道的他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你说的没错,那些不收诊金的药铺,里面的药材价格和宝善堂也是差不多的,有的甚至还便宜一些。而宝善堂非但要收诊金,药材的价格在同行中也是偏贵的。所以这就造成了来宝善堂看病的人大多都是家资殷实的人,因为一般的穷苦人家,根本付不起诊金和药费。而京城的百姓,有七成以上都是穷人,宝善堂的客人只集中在那三成。”

杜若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问题,被刘七巧这么一说,顿时就茅塞顿开,只一拍脑门道:“原来是这个道理!”杜若只兴奋的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了几圈,站定了对刘七巧道:“你这么一说,我全明白了,怪不得每年宝善堂施医赠药,可来宝善堂看病的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么少。当年我给阿汉开了一个全是便宜药材的方子,他也不肯来宝善堂抓药,原来宝善堂在京城老百姓的眼中,是给有钱人看病的地方。”

刘七巧见杜若这么激动,只笑着道:“其实她们想的没错啦,宝善堂确实是给有钱人看病的地方,你想想看,宝善堂的东家是太医院的,这得多牛啊,老百姓有钱看病就不错了,哪能还指望着让太医给看病呢!”刘七巧牵了牵杜若的袖子,冲他眨了眨眼道:“你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做什么呢?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吗?”

杜若只闭上眼睛想了想,又睁开眼看着刘七巧道:“我得把你方才说的那些记下来,明儿告诉爹去。”

刘七巧只从床上起来,从身后抱着杜若道:“爹是经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呢,从他重新开业安济堂来看,他定然也是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

“可是爹从没跟我说起过这个。”

“你要是这块料子,不用爹说起你自己也能看出来,你要不是这块料子,爹跟你说了也没多大用处,我不过就是看着我相公可怜巴巴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跟你说说嘛!”刘七巧转身,朝着杜若努了努嘴。

杜若见她这样,只低下头在她唇边亲了一口道:“你今儿才出月子,又走动了一天,也累了,来日方长。”

刘七巧这次主动求欢,没想到杜若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念在杜若也是为了自己好,刘七巧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你抱我上床。”

杜若伸手把刘七巧抱起来,两人顶着额头往床上去了。

杜若伸手把刘七巧揽在了怀里,慢悠悠道:“今儿老太太在福寿堂说的那些话,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她是向着我们大房呢,她是心疼我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又不想宝善堂今后没落下去,想让二叔跟二弟还在宝善堂里头。”

刘七巧抬起头,看了一眼靠在床上的杜若,他俊逸眉眼微微皱着,让人忍不住有些心疼。

“听说二弟晚上又喝多了?”

“嗯,是喝多了,他年轻时候一向贪杯,看见酒就没命了,但自从把我喝坏了之后,就改了这个毛病,今儿也不知道怎么了。”杜若扭头,看了一眼刘七巧,只伸手轻抚着她的脸颊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七巧听杜若说出这么一句话,也觉得特别窝心,只靠在他的胸口道:“是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古话都是这么说的,你瞧瞧金陵的二老太太,为了一个宝和堂跟老二太爷闹了一辈子,最后二老太爷还是把宝和堂给了大堂叔,其实这些东西,有谁说的明白呢,非要分一个是非对错,那有什么道理,到了关键的时候,还不是各退一步嘛。”

杜若只点点头,捏了捏刘七巧的鼻尖道:“娘子,倒时候要是让你退一步?你愿不愿意?”

“什么话吗?”刘七巧一把握住了杜若的手指,在唇间亲了一口,动情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跟着你退一步,那我上哪儿去啊?”

杜若闻言,只觉心口暖融融的,再也按捺不住将刘七巧扑倒在身下。刘七巧奋力挣扎了两下,小声道:“说好的来日方长呢?”

“来日方才等来日再说,还有一句话叫:今日事今日毕,娘子……”杜若的声音如一汪泉水,将刘七巧整个人都融化了。

  ☆、341|7.01|

杜若和杜老爷等人回如意居的时候,刘七巧估摸着他们也该回来了,就命小丫鬟先去传了早膳。他们前脚进门,后脚传膳的小丫鬟也跟着进门。杜太太见刘七巧出门来迎,只开口道:“大郎说你还没起,我还想着一会儿让丫鬟把早膳给你送过去,怎么你倒是自己来了?”

刘七巧只笑道:“原是醒了一会儿了,只是觉得身子懒怠,所以动作就慢了一点,又怕错过了时辰,相公才替我告了假。”

“你才出月子,身子懒怠那是正常的,少不得要在过上一两个月,才会好一些。”杜老太太说着,只拉着刘七巧一起进门,又问她道:“你平常也不长去店里,这一个月又一直在家,倒是怎么知道的宝善堂的生意,还跟大郎说了那么多,我虽然听不太明白,但也隐约觉得很有道理。”

刘七巧见杜太太提起这事情,便转身问杜若道:“怎么今儿跟老太太请安,还提起了生意上的事情?”

杜若只笑着道:“就是说了几句关于安济堂重开的事情,老太太也怕影响咱们宝善堂的生意,所以我把你昨晚跟我说的那些,都说给了老太太听。”

“那你可不是现学现卖了?”刘七巧只笑着,又上前向杜老爷请了安。丫鬟们已经布好了早膳,众人这才落座用膳。

杜老爷看了刘七巧一眼,只笑着摇了摇头道:“大郎今儿说那些话,我原本还以为是他忽然开窍了,这才有了这样的觉悟,谁知道最后还是七巧你教的。”

刘七巧一边为杜若添了两样小菜,一边开口道:“我也没教他什么,不过就是给他分析了一下道理,说起来,爹若不是参透了这一层道理,也不会重开济世堂的吧?”

“什么都瞒不过你啊,看来你不止接生的技术高,在生意上也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杜老爷只拧眉想了想,略略用了两口粥,继续道:“上回洪家父子来找我商量的事情,只怕是拖不了多久了,我再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休息,等两个月之后,咱们好好商量商量有关于你那个产科医馆的想法。”

刘七巧万万没想到,杜老爷居然主动向她提起了这件事情,只惊喜道:“老爷说的可都是真的?老爷对这件事情也有兴趣吗?”

杜老爷只笑着道:“能让江南首富感兴趣的生意,就算我不是个生意人,只怕也要有几分兴趣的,更何况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刘七巧见杜老爷居然这样好说话,只高兴道:“那就太好了,我就怕老爷觉得我这是在乱折腾呢!”

杜太太听两人你一来我,我一往的说得正高兴,也只有些纳闷了,不禁开口问道:“老爷,您这是又要让七巧做什么去呢?什么叫给两个月的时间休息,如今七巧是有孩子的人了,自然要在家里带着孩子的。”

“孩子家里头那么多奶娘、婆子、丫鬟,难道还带不好吗?再说我也没让七巧不带孩子,就是抽空想一想要做的事情,你就安一百颗心吧。”杜老爷见杜太太又舍不得七巧出门,只急忙就开口道。

杜若也跟着劝道:“娘你放心,七巧是我媳妇,我自然也舍不得她在外奔波,这事情只要她动动脑子,等真的办成了,我们再请她出山不迟。”

杜太太见儿子老子统一战线,也不好说什么了,只无奈道:“随你们去吧,只有一点,可不能让七巧太操劳了,她可还要继续为我们杜家开枝散叶的。”

刘七巧听杜太太提起这个,吓得差点儿就咬上了筷子,急忙就闷头吃东西。

一时间用过了早膳,刘七巧亲自送了杜若出门,两人在门口分开。原先刘七巧是很想出门逛一逛的,毕竟她在家已经整整憋闷了很长世间了,可今儿她本就起晚了没去给杜老太太请安,这时候要是出门,只怕又要有人在杜老太太面前吹耳边风了。

刘七巧正往百草院走,恰好就遇见了赵氏房里的丫鬟拎着食盒从议事厅出来,见了刘七巧只忙向她行礼,刘七巧只点了点头,命她们起身,心里倒是有些狐疑起来,赵氏如今管家已经忙到了这个程度了吗?连回房用早膳的时间也没有了?

“最近你们奶奶辛苦了,你们做丫鬟的要多尽心一点才是。”刘七巧也没别的话说,就随便说了一句,丫鬟们只都点头称是。

刘七巧才走到百草院门口,就听见里头是哭声震天,小丫鬟正手忙脚乱的,见刘七巧进门,只急忙上前道:“奶奶回来啦,小少爷正哭呢,两位奶娘轮流哄着都不行,哭得可伤心了。”

平素这个时候一般是刘七巧刚睡醒的时候,这时候刘七巧的奶最多,够杜文韬吃一顿饱的,所以杜文韬也习惯了这个时候吃刘七巧的奶,这渐渐的半个月过去之后,他似乎也养成了这个习惯,所以今儿一早醒来,不管是谁喂他奶他都不肯吃,只一个劲握着小拳头哭呢。

刘七巧听那哭声简直是凄凄惨惨的,无端就心疼了起来,只急忙就进门道:“快来让我抱抱,他大概是认人了,知道这时候该吃谁的奶了。”

这会儿赵奶娘正使出浑身解数来哄杜文韬,奈何他是半点也不给面子,只急的赵奶娘一头汗,见刘七巧回来,便只抱着杜文韬上前道:“奶奶你抱一下试试,若还是哭的厉害,就还是我们抱着,这小孩子闹人最累,奶奶才出月子,可不能累坏了身子。”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看见绿柳她嫂子五个多月大的儿子还在那边睡觉,这小家伙闹的个天昏地暗,那小家伙是睡得天地失色,倒是淡定的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