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姜梓丞又向杜若作了一揖,这才迈出步子到里头去迎新娘子。

这时候杜茵早已经在里面等了许久,外头小丫鬟也来来回回的跑了几遍,只说门外不让进来,还在考新姑爷对对子呢。杜茵心里就着急的很,刘七巧便笑道:“你一个要考状元郎的相公,难道还会被几个对子给难住了?快别担心了。”

杜茵又羞又冏,只开口道:“今儿天气热,我是怕大哥哥在外头站久了,身子吃不消。”

杜芊闻言,只笑道:“姜家表哥一路骑着马,还要穿着厚厚的喜服,只怕更吃不消,大姐姐你怎么不关心关心姜家表哥呢,不对不对,从今天起要改叫姐夫了。”

众丫鬟婆子都笑成了一团,杜茵只捂着脸不说话,这时候外头小丫鬟跑进来道:“来了来了,姑爷往漪兰院来了。”

刘七巧闻言,急忙就站了起来道:“快……快把红盖头盖上,快,你们几个把门给关上,不能让他那么简单进来。”

杜茵见众人手忙脚乱的安排,只问道:“你们关门做什么呢?”

刘七巧笑道:“不关门,他直接就进来把你迎走了,你就这么着急走吗?”

杜茵又红了脸,也不说话,任由婆子把红盖头给盖上了。过了片刻果然听到了一群人的脚步声,姜梓丞来到了厅中,见杜老太太、杜老爷夫妇、杜二老爷夫妇都坐着呢,十足是三堂会审的架势,也不觉背上一寒,原来那些暑气也吓掉了三分,只忙不迭一一下跪行礼。

最后还是杜老太太发话道:“茵姐儿就在房里,你去把她迎出来吧,以后好好对她。”

姜梓丞如临大赦,只急忙起身往房里去了,这会儿门正关着,姜梓丞也不懂,只敲了敲门道:“茵儿,是我,你出来吧。”

刘七巧便挑头问道:“外面的人是谁呀?我可不认识。”

姜梓丞一听不是杜茵的声音,顿时脸涨得通红道:“各位好姐姐,烦劳各位姐姐把门开一下,让晚生进去接茵儿。”

众丫鬟都哈哈笑了起来,姜梓丞的脸又涨红了几分,刘七巧便问道:“你是谁呀,来接茵儿,茵儿又是谁?”

姜梓丞这会儿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抓耳挠腮的,倒是杜蘅知道里面人是个什么意思,只凑到了姜梓丞的耳边耳语了两句,只见姜梓丞瞪大眼珠,脸已经红到了脖子更了,这才结结巴巴开口:“晚生是……是姜梓丞,是茵儿的相公,茵儿是我的娘子。”

众人见姜梓丞终于说了这样的话出来,只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外头有人忽然喊道:“快来抢红包呀!”

里面的丫头们闻言,只忘了堵门,开了门就出去抢红包去了。姜梓丞趁乱进去,牵上了杜茵手中的绣球。

  ☆、362|7.20|

到了晌午,杜老太太留了杜茵和姑娘们在她的福寿堂用膳,刘七巧这边吃过饭,便派丫鬟去福寿堂请了杜茵过来。

一时杜太太还在房里头哄荣哥儿睡觉,丫鬟们送了茶上来,便都下去了,刘七巧看着杜茵,只笑了笑,开口道:“二太太的事情,你不会怪我吧?”

杜茵急忙开口道:“嫂子这话说的,其实将心比心,若我是二嫂子,只怕也咽不下这口气,当初嫂子有心隐瞒,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如何还敢埋怨嫂子,只不过怎么说她都是我娘,我自然是不想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庄子上过的。”

刘七巧探明杜茵的心意,倒是放了几份心,只开口道:“你放心,不出三个月,老太太自然会把你娘接回来,只是这三个月,我们便不要再去说什么了。”

“嫂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杜茵只不解问道。

“你想想看,你娘被撵去庄子上,那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我娘设计陷害二嫂子,连累二嫂子小产了。”

“这就对了,这是你娘和你二嫂子之间的恩怨,我们外人是不好插手的,我想着即便你娘要回来,也得让你二嫂子开这个口,老太太那边才好松口的。”刘七巧只安抚杜茵坐下,递上了一杯茶继续道:“你二嫂子那边,我已经帮你探过风声了,她也正有这个意思,当时只不过就是在气头上,我是这么想的,不如等她气过了,让她自己说的好。”

“那万一二嫂子不说呢?”杜茵只担忧道。

“不会的,你二嫂子平常在老太太跟前那叫一个乖巧懂事左右逢源,她难道不知道老太太这么做只是为她出气,如果她连这些眼力见也没有,如何管一整个杜家呢!”刘七巧只胸有成竹的说道。

杜茵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只点了点头道:“大嫂子说的果然有道理,二嫂子若是不让我娘回来,只怕以后在老太太跟前未必能落下好来,可若是太早开这个口,又怕老太太那边不高兴,这样一来,到还真是要让我娘在庄子里住一阵子了。”

“你瞧你瞧,你才出阁几天,这脑子里已经会想这些婆媳关系了,我倒是问你,在姜家过的究竟如何?”

其实刘七巧心里清楚,姜家人自然对杜茵是好的,可是她们眼中更重视的,肯定是姜家的独苗姜梓丞,所以杜茵嫁过去之后,要说如意,只怕也不见得就如意了。

“婆婆和太婆对我都很好,只是一味让我不要耽误相公的功课,相公前几次休沐都回来住,这一次就没有回来。”

“新婚燕尔的,两地相思,也确实不容易,不过没关系,等丞哥儿考上了功名,你们俩有的是卿卿我我的小日子。”

杜茵只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因的杜茵要走,所以刘七巧顺道送杜茵回家,去公主府绕了一圈。公主府里头虽然没有人住,但一应家丁下人俱全,都是大长公主下嫁的时候,先帝赐的。这些年公主府的开销也一应归内府管理,并不需要大长公主自己掏一文钱来。但是如果刘七巧要把这里改成宝育堂,那这些下人倒是难办了。

皇家的下人,要让他们集体失业,岂不是要闹革命的……刘七巧想来想去,愣是没想到一个好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去找大长公主想办法了。

这一日正好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所以大长公主偷闲在禅房里头小憩,听说刘七巧来了,只忙让小尼姑请了进来。刘七巧见大长公主身子越发硬朗,原本有些枯瘦的脸上也白嫩了起来,心下也越发高兴起来。

“你这丫鬟,今儿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刘七巧只笑着道:“不吹风难道我就不能来了吗?师太这里有仙风,我就闻风而来了。”

大长公主只笑道:“就爱听你说话,虽没个正形,哄人倒是受用的很。”

刘七巧说着,只把怀中的玺印拿了出来,递还给大长公主道:“师太,这玺印你还是收回去吧。”

“这……这是怎么了?难道我那地方你还看不上不成?”

“当然不是,还不知道有多喜欢呢,只是……我是做小本生意的,那么多的家人奴仆,我只怕养不起啊!”

“我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长公主只敲了敲刘七巧的脑门道:“那些个奴仆都是朝廷养的,你白用这就是了,我这个主人家都没意见,你还担心什么?”

“给师太您白用,那朝廷自然是愿意的,可我又不是公主,也不是皇亲国戚,如何能白用朝廷的下人呢?”

大长公主想了想,顿时觉得刘七巧说的很有道理,只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我将这地方送给了你,那这些奴仆自然也不能让朝廷在养着,这么多的奴仆,一下子倒是还哪里去呢?”

大长公主拧眉想了想,忽然笑道:“有了,赵王过几日就要进京,宫里头正在为他准备行宫,只怕到时候也少不得要安排奴仆,我这就给皇太后上表,把我大长公主府上的奴仆全书送给赵王,以解她燃眉之急吧。”

刘七巧原本是想着朝廷能收回这些奴仆的,谁曾想这奴仆也是可以随便送的,大长公主一句话,就送走了那么多的奴仆。刘七巧想了想,又觉得这样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似乎有些草率,只开口道:“师太,不知这些人的卖身契,是不是都在师太这里?”

“那是自然,公主府所有奴仆的卖身契都在我这儿,我原本是想将他们散了的,可是又怕他们没了朝廷下发的银子,在外头没有生计,所以就只把他们一直留在公主府那么多年,幸好今上仁厚,并没有减了我公主的份例,还跟以前一样供奉。”

“要不这样吧,改明儿我问问,若是愿意去了奴籍做良民的,就放他们走,若是愿意继续留在公主府当下人的,我就把他们买下来,但是要按我的规矩办事,若是想去赵王府的,那就随他们去。”

“七巧,你也太为这帮奴才们着想了。”大长公主只感叹道。

刘七巧便笑着道:“奴才也是人,佛祖既有好生之德,自然也知道万物平等,师太,我这都是从您这儿学来的呢!”

大长公主只笑着道:“依你依你,对了,过一个月就是韬哥儿的百日宴,你打算怎么办?要不要我去府上,给韬哥儿念个《观无量寿佛经》?”

刘七巧虽然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可自己连穿越这种事情也遇上了,也唯物不到哪里去了,只笑着道:“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了,别人请还请不到呢!”

晚上杜若回府,用过晚膳之后便随刘七巧一起回了百草院。两人休息片刻之后,刘七巧只命丫鬟们打了水让杜若沐浴,自己则一五一十的把今天的事情跟杜若说了。

杜若闻言,那沾着水的大掌捏了捏刘七巧的脸颊道:“你越发大胆了,又去麻烦师太了,原本开宝育堂也是需要用人的,只怕到时候这些人还不够用的,便是工钱,也照给的,倒也不必这么麻烦。”

刘七巧只握着杜若的手掌,轻轻按摩,杜若的手掌柔软平滑,一看就是捏笔杆子的,手如其人,让人看了这双手,就能猜出他是个秒人来。刘七巧只想了想道:“要用人是不错,可是我将来用的人是要照顾病人的,自然是比较辛苦的,不像他们现在,就是看一个没人住的院子而已。而来,这些都是原先宫里头的奴仆,也不知根知底,用着心里也不安心,倒不如散了,我们再找新的,到时候还要请贺妈妈统一培训的,并不是会照顾人的,就可以进去当差的。”

刘七巧只换了杜若另外一只手慢慢的按了起来,又道:“其实我们也用不着这么多人,但凡能到这边来接生的人,哪个家里不是呼奴唤婢的,难道没有几个丫鬟跟着,我这里的人,不过是例行日常的检查而已。”

杜若觉得刘七巧说的有道理,不禁点了点头,又道:“听说今儿大妹妹回来了,怎么样,她还好不?”

“好是自然好的,可惜姑爷要考状元,你大妹妹饱受相思之苦啊。”

杜若只扑哧一笑道:“那是自然,你以为状元夫人是那么容易当的?如今你还羡慕不羡慕状元。”

刘七巧原本只侧坐着,谁知被杜若这么一拉,脚下一滑,半边身子就倒入了水中。杜若只觉身上燥热不安,低声在刘七巧的耳边道:“娘子,时候不早了,让为夫服侍娘子安歇吧。”

刘七巧见外头没有什么动静,小娃娃应该已是安睡了,只笑着点了点头,索性解开了腰带,大大方方的一起挤到杜若的浴桶里头,两人鸳*鸯*戏*水了一番。

  ☆、363|7.26|

又过了几日,刘七巧将公主府里面的几个小院落各自标注了一下,将每个院落的大小房间都标注上用处,总共划分出来三个高档院落,分别取名为:文曲院、梧桐院、麒麟院、另外其他两个院落相对条件稍微降低一些,名字却一直没有取好。还有两个在公主府的最后面,直接可以从开后门进来,和前面这几个隔开,刘七巧打算留给家庭条件稍微底下一点的人家,直接就叫:多子院、多福院。

按照刘七巧的文学素养,能想到这几个名字已经很不错了,刘七巧只丢下笔,决定剩下的两个院落的名字,还是让杜若来想的好。这日用过了晚膳,杜老爷照例还是去书房看一会儿书,刘七巧便开口道:“不知老爷有没有空,我这边倒是有些事情要和老爷商量。”

如今地方也安排好了,洪家入股的资金也有了,那接下去肯定是要配备材料。公主府上的那些家具,大长公主也没说要搬走,能用的还可以用着。倒是那些古董器具,刘七巧是一概不能要的,这些都要统统搬走。还有就是缺的床铺、茶几之类的,好些厢房里头没有,都要补上。刘七巧细细察看了一下,除去最高档的那三个院落几乎是不需要再多安置什么东西,其他的院落都要添置好些东西,这些她也已经整理齐全,做了预算了。

杜老爷见刘七巧来找他,便知道大概是宝善堂的事情考虑的差不多了,只点头道:“那正好,一起去书房商量。”又命丫鬟去二房把杜二老爷和杜蘅都喊了过来。

杜太太见他们几个又去忙他们的生意经了,只嗔怪道:“老爷也真是的,回家也不记得多抱抱荣哥儿,荣哥儿都快不认识爹了。”

杜老爷闻言,只笑道:“我这是在给哥儿挣家业呢,以后有了银子,他还会想着要老子抱吗?”

杜太太原本就难得小女人撒一回娇,没想到还没杜老爷软绵绵的给顶了回来,只哭笑不得:“行吧行吧,反正你赚的银子,将来也是儿子们的。”

如今杜太太不在,杜老爷都是在靡芜院和四个姨娘用饭的,丫鬟去靡芜院请了杜二老爷,又顺道去了赵氏的房里,把杜蘅也请了出来。杜二老爷和杜蘅得知杜老爷请他们去书房,便知是有事商量。两人走在路上,便已经开始聊了起来。

“最近安济堂生意如何?”

“安济堂生意很好。”杜蘅只高兴道:“我原本也没预料到,安济堂的生意会这么好,其实仔细算算,安济堂药材的价格,不过就比宝善堂低那么半层,去掉成本杂项,利润并不比宝善堂来的少。”

杜老爷一边听一边点头道:“看来你大伯想的很对,普通百姓才是安济堂的客人,可是在京城,至少七成以上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

杜蘅只一脸受教的回道:“嗯,当初大伯要重开安济堂,我心里还怕影响了宝善堂的声音,如今想来,倒是杞人忧天了。”

两人到外书房的时候,杜老爷他们已经到了,刘七巧命紫苏回房取了她的预算手册过来,正一项项的解释给杜老爷听。杜老爷一边听,一边只一个劲的点头,又问刘七巧道:“既然都在公主府里面,那为什么另外两个院子,要从后面进来了,直接从前面进来,不也是一样的,反正几个院落离的很远,相互影响不到。”

刘七巧只解释道:“老爷,这可不一样,您看着三个院落,虽然离那两个院落较远,看似影响不到,但是若是一起从前门进来,少不得要走过中间这花园。我虽然不是看不起穷人家,但穷人家的人没见过这么好的花园,想在里面到处走走看看的好奇心肯定是有的,万一迷路了,乱闯了别人的院子,那几个院子里面住的都是豪门大户,遇上不懂规矩的人,也不知道要怎么发落。所以我私下里想着,还是两边分开的好,老百姓住的那边进不去里面,这样也就不碍事了。”

“七巧想的果然周到,这事情我倒是没想到,不过听你这么一说,似乎很是有道理。”

“那些豪门大户人家,愿意来这边生产的,第一无非就是想保得平安,能母子顺遂;第二就是不想被内宅琐事烦扰,安安心心的做个月子。所以,保证后院绝对的安静,那是最重要的。只有平常吃食方面,我有专门的月子餐铺发给每一个院落,她们大多自带厨子,请厨子按照上面的做就可以,也可以到我们的厨房来定制,全凭她们的喜好。”

这时候杜二老爷和杜蘅正好从外面进来,听见刘七巧说的话,只笑道:“这么好的条件,又有你这个送子观音亲自坐镇,只怕到时候宫里的娘娘都要到外面来生孩子了。”

刘七巧见两人进来,只上前福了福身子道:“二叔谬赞了,宫里头规矩大,怎么会看得上我这小地方呢?”

“那可不一定,你还记的那楚姑娘吗?不对,现在要叫楚贵嫔了,她可是一心想着七巧你进宫给她接生的。”杜尔老爷只开口道。

那楚青青刘七巧自然是记得的,当初还吓了自己一跳,如今她才进宫,还没生下子嗣,就已经被封为了贵嫔,可见皇上对她是有几分真心的。刘七巧只无奈道:“她是宫里的娘娘,若是想要我进宫接生,让皇上下一道口谕,我还能不进去吗?”

杜老爷见人来齐了,只招呼了杜二老爷和杜蘅坐下,丫鬟上过了茶,众人又开始商议起宝育堂的事情。杜蘅见刘七巧还有两处院子尚未取名,只跃跃欲试道:“嫂子,依我看,这两处院子不如叫招弟院和来福院,听着都多喜庆,肯定有很多生二胎的人愿意来这边住着。”

杜二老爷敲了一把杜蘅的脑袋,只叹息道:“我怎么就生了一个你这么不通文墨的儿子呢,这招弟来福,你是在叫唤狗呢?”

众人哈哈哈大笑了起来,杜若想了想道:“前三个院子的的名字都不错,文曲院,预示孩子晓通文墨,将来定然科举有望;第二个梧桐院,凤栖梧桐,不管生男生女,都是极好的兆头;第三个麒麟院更不用说了。还有两个院落,应不比这三个招摇,中庸有内涵就好。”

“大哥你说的容易,什么叫中庸有内涵,我瞧着招弟和来福就很有内涵。”杜蘅只不服气的争辩道。

杜若拧眉想了想,起身站起来,看见桌案上放着文墨,只上前拿起笔写了起来。

“鹏程院,锦绣院。”刘七巧上前,只轻声把杜若写的念了下来,不禁笑道:“好一个鹏程锦绣,怎么我就想不到呢。”

杜老爷也跟着念了几遍,只觉得朗朗上口,也不抢了之前三个院子的风头,很是推崇,只点头道:“就用这两个名字,我看着很好。”

杜蘅仍旧是有些不服气道:“我怎么还是觉得招弟和来福比较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刘七巧只笑着道:“那就把多子院和多福院改成招弟院和来福院,这样也不枉费二弟辛辛苦苦的动了一回脑筋。”

杜蘅只笑嘻嘻道:“还是大嫂子知道疼人,这动脑子想事情可不是一般二般的累人。”

众人笑霸,杜老爷把刘七巧的构想说给了杜二老爷又听了一遍,杜二老爷只连连点头道:“确实是一个好想法,洪家不愧是江南首富,一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