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刘七巧和青梅收了碗筷,整理食盒,擦净了桌面,每一个动作都很干练利索。然后又恭恭敬敬的朝另外两位老太太福了福身子,扶了王妃离去了。

至刘七巧走后,老侯夫人和杜老太太一起上了马车。老侯夫人故意喊住了杜若,让他一起上了马车,杜太太也跟着和她们坐上了同一辆马车。外头丫鬟帮着散下了车帘子,车队跟在王府的车队后面缓缓前行。

老侯夫人这才一脸探究的问杜若道:“杜家大郎,方才恭王妃身边那丫鬟,是不是就是前阵子传言在宫里头说服了太后娘娘截肢的那一个?”

杜若这才想起来,宫里的那位敏妃娘娘,正是这位老太太的侄女,如今人家直截了当的问起了,杜若也不好说谎,便坦诚道:“正是方才那位姑娘,她叫刘七巧。”

“哦!”老侯夫人点了点头,有些恍然大悟,“怪不得懂的那么多,我听敏妃娘娘说,当日四皇子发惊风,便是她和你一起在场,把四皇子给救了过来的,是吗?”

杜若谦逊的点头道:“四皇子福大命大,自然无碍,晚辈不过就是略尽绵力。”

“你也不必谦虚,你的医术我是知道的,就连杜太医也连连夸赞,直说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侯夫人说着,脸上露出一些惋惜羡慕的神色,缓缓道:“不愧是王府,才有这样得用的丫鬟,你们看看王妃的怀相,那气色那身条,竟比多少有身子的小媳妇看上去还精神几分。”

杜老太太和杜太太也点头表示赞同,同为女人,对待生孩子都是很慎重的,只点头道:“是呢,生孩子是女人的头一等大事,若是弄不好,坏了身子不说,还落下一堆的病症。”

杜老太太说着无心,可杜太太确实听者有意,她就是因为怀杜若的时候颠簸难产,落下了病根,之后便再也没有受孕了。如今她的病养的差不多了,可年纪也大了,就算要孩子,只能指望杜若和他媳妇了。这样一来,杜太太又觉得,像刘七巧这样懂医术又会照顾人的丫头,自己怀起孩子来,肯定更加的小心谨慎,说不定她还有什么秘籍,可以一举得男也说不准。杜太太稍微心里好过了一点,可再想想刘七巧那身条,顿时又觉得近期抱孙子无望。

杜若不知道杜太太心里头已经绕了那么多圈子,见她们说话也插不上嘴,可又不甘心,便又开口为刘七巧说起了好话。杜若就从刘七巧帮林少奶奶剖腹取子、赵寡妇剖腹伸冤,一直说到前几天刘七巧帮昏迷的产妇剖腹产下一个男婴,再到劝说太后娘娘就医,以及救治四皇子。里头极尽褒奖之意,听的两个老人连连点头赞许!两位老太太从刘七巧的人品开始夸奖,一直夸到容貌长相、在夸到谈吐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的礼数,纷纷表示,这是一个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姑娘。

杜若微微松了一口气,转头看见杜太太脸上神色似笑非笑,实在是摸不透自己的亲娘是什么心思。其实杜太太心里想的很简单,她就是觉得杜若联合着刘七巧来演了这么一场好戏,把两个老人忽悠的把刘七巧捧成了一个仙女样儿。

不是自己看中意的儿媳妇,杜太太心里总是有些别扭的。其实说句实话,刘七巧容貌秀美,心地善良,除了出身确实有点上不了台面之外,杜太太为了儿子的幸福着想,勉为其难忍了也不是不行。况且看她会做那么多糕点面食,儿子跟着她应该不会吃苦才是。但是……杜太太总觉得,刘七巧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杜若不知道杜太太的心思,生怕把这事儿给搞砸了,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过总算一路顺利,大部队都来到了法华寺。

老王妃来上香,那是大事,所以王府的下人早两天就来挂单,预定好了禅房院落。老侯夫人是这里的常客,有自己的长包房,所以杜家婆媳也跟着她一起住到了她的院落中。

法华寺背靠钟山,正面对着紫霞湖,风光极好。从后山的钟楼上面望下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众人到达法华寺的时候,已经近午时,刘七巧扶着王妃,先让她坐在随行携带过来的贵妃榻上休息,她和青梅两人负责房间里的摆设布置。外头一应陈设都由几个老妈妈打点,不过片刻便也收拾的妥妥当当。

专门负责传膳的婆子已经去了禅院的伙房,看着那里的和尚大师傅做出新鲜的斋菜,再放入食盒带回院中。

老王妃身子骨硬朗,已在厅里走动了起来,左右看看道:“哎,这几间禅房,当年老王爷去的时候,我在这儿整整住了半年,这中间的观音像还是当时王爷送来上供的,倒是还摆在这里没动。”

老王妃身边的春月道:“奴婢原本以为这寺庙里烟火气大,还特意带了景泰蓝三足象鼻香炉,想给老祖宗熏些惯用的香,这会儿闻着,这檀香的气息道也不呛人。”

老王妃笑着道:“你是有心的,不过这里用的香都是上好的檀香,是法华寺特制的,就算是有钱也很难在世面上买到呢,都是这里头得道的师父精心研制的,不是上等的禅院,还不供应。”

春月闻言,笑着道:“倒是奴婢们沾了老祖宗的光了。”

不一会儿传膳的婆子们就都回来了,一应的菜色放下来,都是法华寺有名的素斋。王妃身子觉得爽利了一些,便也出来和老王妃一起用膳。

很简单的五菜一汤,分别是翡翠豆腐、素炒三鲜、番茄煮蘑菇、白汁青豆、烩冬笋、蔬菜丸子汤,做的色香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老王妃和王妃略略用了一些,外头的管事婆子进来回话,说是今儿下午天气热,了然师父明日一早再开一场讲经,正好下午可以让太太们歇个中觉。

刘七巧知道,像法华寺这种在京城地位比较高端的佛寺,虽然不是皇家寺庙,但多为贵族服务,自然作息时间是会为了香客们调整好的。

两位用完之后,各自回房休息,便把一桌子没动过几口的菜赏了她们几个一直在身边服侍着的丫鬟。青梅伺候王妃出来,便招呼刘七巧一起上桌吃饭。老王妃那边这次身边跟着的人是春月和秋彤。春月看上去年长些,秋彤据说是老王妃陪房家的孙女,看上去和刘七巧差不多大。四人吃完了东西,一应收拾停当,另外两个人回房给老王妃打扇端水,刘七巧进禅房看见王妃睡的安逸,便坐在厅里头,打着扇子。

这个小院看起来不大,却也有前后两进,刘七巧她们住在了后面一进,院子里有一个特别大的菩提树,此时上头的知了正没命的叫着。

刘七巧见青梅从王妃房里出来,拉着她的手走到门口,偷偷问道:“我这儿有事儿想问你呢,老太太房里的春月多大年纪了,看着都有二十出头的样子,怎么没有出去嫁人?”

青梅也一脸好奇的凑到刘七巧跟前,压低了声音道:“我当你是知道的呢,你原来不认得她啊,她就是两个多月前,刘二管家在山贼堆里带回来的姑娘啊!”

刘七巧脑子转了一圈,想起来青梅所说的刘二管家就是自己的爹,更是吓了一跳!急忙问道:“她这么大年纪了,来路不明的,怎么老祖宗也留她?”

青梅摇摇头,小声在刘七巧耳边道:“她可不是来路不明的,据说她是官家的女儿,几年前路过那边山寨被抢了去当了山贼的小老婆,后来跟着你爹逃了出来,说了自己家在哪儿,老太太派人去问了,可她家人愣是不肯认她,说她毁了清白,回家也是给祖宗蒙黑。她知道以后,哭了一场,原是要寻死的,后来老太太可怜她,就留在了身边。”

刘七巧听的津津有味,忍不住又问:“她还是官家的姑娘?”

“可不是,听说还是个京官,她被抢走的时候才十三四岁,这都好些年了,她家里人早当她死了。”青梅说着,又补充了一句:“她还是个嫡出的呢,不过据说亲娘死了,现在当家的是她的继母,反正那户人家不要她了,她现在还不如咱们呢。”

刘七巧第一次听说这种故事,不能不说心里有着小小的震惊啊!一个官宦人家的姑娘,居然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在古代这个社会,果然是名声大于一切。刘七巧再想想自己,她还有名声么?她的双手沾满了产妇的羊水和鲜血了……

都说六月天,娃娃脸,到了下午的时候,外头下起了雨来,淅淅沥沥的把暑气都冲散了。雨停之后,寺庙里更是一片安宁,只有外头屋檐下的雨水滴答滴答的落下来。王妃歇好了中觉,觉得精神不错,老王妃也精神奕奕的起来了。

“上回总是我们先回了安靖侯府那边,干脆这回我们礼数周全些,先上门说清楚了才好。”老王妃手里捻着一串上好的蜜蜡佛珠,颗颗圆润光洁,一脸正色道。

王妃知道是说起了周蕙的事情,便低头道:“上回是媳妇的不对,不应该直接回绝了人家,好歹是要等一等的。”

老王妃摆摆手道:“你也没什么错处,不过就是多心疼了些儿女,我是知道你的,膝下只有文信一个,你又喜欢女儿孩子,大姑娘和二姑娘都跟心头肉似的,自然舍不得她们受委屈的。”

王妃见老王妃这么说,心下又感动了几分,轻声道:“我私下里倒是希望这一胎是女孩子,一来文信大了,以后王府总是他的;而来我也喜欢女孩,若是能有个自己的亲闺女,自然是最好的。”

老王妃摇摇头道:“你这性子,说你温婉贤惠是在适合不过的,不过依我看还是生一个男孩儿好,即便得不到爵位,将来总也能谋个一官半职,好帮衬着些文信。哪个王府侯门的,没有几个盘根错节的自家亲戚,女孩子虽好,总归是要嫁出门的。”

王妃点点头,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己圆挺的腹部,嘴角微微翘起,一副慈母之态。这时候外头的春月进来道:“回老祖宗,那边老侯爷夫人也歇了中觉起身了,外面路潮,她正和杜老太太在禅房里闲聊呢。”

老王妃点点头道:“那咱们就去吧。”老王妃抬起头,看见七巧正垂眸侍立在一旁,脸色神色淡淡的,似乎很是无聊。她自从上次把刘七巧带去宫里之后,便对刘七巧很是满意,于是便笑着道:“七巧,有没有兴趣陪我这老婆子串串门去。”

刘七巧一脸期待的看看王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太太,我能去吗?”

王妃笑着摇头道:“你这孩子,脚底下就跟抹了油一样,这房里就这么呆不住?”

刘七巧顿时一脸失望的垂下头,却听王妃道:“罢了,你去吧,一会儿记得把老祖宗她们说的好听的好玩的事情全记着,回头说给我慢慢听。”

刘七巧高兴的点点头,上前扶着老王妃往隔壁杜老太太住的禅院里头去了。

老王妃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原来还有别的客人,是富安侯府的太夫人。法华寺开坛讲经,虽然没有宣传,可是慕名而来的老太太还真不少。这只能说明,除了老伴儿以外,佛祖是她们的第二精神寄托,老伴儿一走,老太太们可以和佛祖长相厮守了。

“我正说一会儿要过去瞧你,怎么你就也自己来了呢?难不成是知道我在这处,便着急见我了不成?”富安侯家老太太也是这几位老太太的同龄人,年轻的时候也都是熟识的,见了老王妃也不生分,只打趣道。

“你这老货,名分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见我巴巴的过来,还说这种话来,我倒要问问你,年头你儿媳妇怀了,这会儿都快抱孙子了,怎么还有空往这庙里跑?”老王妃也顺势打趣道。

富安侯夫人闻言,脸上便敛去的笑,生出一副愁容道:“哎,别提了,年头那个早没了,前两个月好容易又有了一个,结果好好的打了一个哈欠,又没了。”老太太说着,越发难受了起来道:“别人家是怀不上,我家偏偏是怀上了又留不住,这一个两个的,都让人白开心一场。”

老王妃听了,顿时觉得有些失礼,忙上前安慰道:“年纪轻轻的,以后多的是机会有,你也别太在意了。”

老安靖侯夫人忙上前迎了老王妃入座,又命丫鬟沏了茶上来,也跟着安慰富安侯老夫人:“老王妃说的对,年纪轻总会有孩子的,不要着急,先把孩子的身子养好了再说。你也不想想你自己,是几岁上才怀上你家这小子的?”

安富侯夫人闻言便带着几分羞涩苦笑道:“我那是苍天有眼,老蚌怀珠,可如今我也一把年纪了,你们都抱曾孙了,我连个孙儿也没有,走出来都觉得自己寒碜的慌。”安富侯夫人又叹了一口气,继续道:“这不,出来庙里走走,一来散散心,二来也求菩萨保佑,让我能早日抱上孙儿。”

刘七巧听到这里,才惊觉为什么方才她觉得不对呢,原来这安富侯夫人家果然比其他两家都少了一代,怪道刘七巧觉得,她才是正常的当奶奶的年岁,正好六十左右。不过摆在这古代,这安富侯夫人这么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七巧职业病发作,见富安侯夫人依旧愁容满面,便上前劝慰道:“老太太千万别着急,这流产对女子的身体多有损伤,虽然平常只坐一个月的小月子,但是养身子至少得养上半年以上。方才听老太太说少夫人前头流了一胎,前两个月又流了一胎,这可不好,每一胎之间间隔半年以上,才有助于女方身体的修复,如果半年以内连续受孕很容易引发习惯性流产,这样少夫人的身体就越发没办法好了。”

安富侯夫人听的津津有味,抬起头看看眼前这位姑娘,这些话她们家请太医的时候,太医也略有提醒,不过都没说得那么详细而已。可今天刘七巧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安富侯夫人才觉得似乎是之前太着急要孩子了,身子没养好才连带着第二次也悲剧了。

刘七巧又继续说道:“女人的身子,最是柔弱娇贵,流产之后,要多开一些药吃吃才好,有没有让靠得住的大夫调理调理?”刘七巧以前办公室隔壁就是妇科,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来做人流手术,刘七巧曾经问过隔壁同事,问她每天那么多人,到底有多少是来确认怀孕,有多少是来做流产手术的?那同事告诉她每天只有十分一的人会把孩子留下。以前她刚上班的时候还会劝慰几句,现在已经是练就了一副直接开条子进手术室的淡定心态了。

但是在古代医学水平低下,没有无痛人流也没有清宫手术,流产全靠意外或者吃药,所以流不干净是很正常的事情。流产流不干净的后遗症也很多,典型的就是流血不止,大姨妈来一个月不走你能受得了?所以很多小年轻在选择药流以后,过几天又乖乖的回来做一次清宫手术。可是古代没这技术,人要痊愈只能靠自我修复。

“这姐儿说的对,是要好好将养,回头我再请个大夫给她瞧瞧。”安富侯夫人正说着,杜若扶着杜太太打了帘子从门外进来了,杜若抬眼就看见了刘七巧,连忙装作淡定的底下头来。刘七巧瞧见杜若,起了一点恶趣味道:“老太太,眼前这位小杜太医,可是最精通妇科疑难杂症的,不若喊他去给少夫人瞧瞧?”

中医靠的是资历和经验,所以虽然杜若出身宝善堂,但是大家大多喜欢相信那些年纪很大,眉毛胡子一把白的老中医。这个现象就是在现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中医熬出来,几十年的青春就这样贡献了,这也是刘七巧坚决选择西医的缘故。

安富侯夫人道:“平常我们都是请陈太医来看的,如今正吃着药调理,过几日请杜太医也去瞧一瞧。”

杜若闻言,只摇摇头道:“陈太医的医术是极好的,老太太尽管放心让少夫人吃上半个月,中医要时间长了才能见效,关键还是得将养着,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有房事。”

安富侯夫人点点头,一一记在心上,又笑道:“倒让你们笑话了,我这一把年纪没抱上孙子,也是急了。”

杜老太太听了半响,见她这么说,也凑趣道:“那又如何,你看我这一把年纪,不是也连孙媳妇还没着落吗?不急不急,儿孙自有儿孙福。”

杜太太见杜老太太这么说,忍不住就拿眼睛瞄了一眼刘七巧,这会儿再看看,似乎又觉得很不错,心想也不是没孙媳妇,只不过还没定下来就是。她又转头看了一眼杜若,只见杜若的脸早已经红到了耳根,心里又暗骂,瞧你这小样,媳妇还没到手呢急的跟什么似的!怎么看都跟他老爹是一个性子的人,以前还觉得他沉稳,读书都读到猪脑子里去了。

安富侯夫人太后瞧了一眼杜若,只觉得他仪态俊雅,一表人才,点头笑道:“放心吧,过不了多久,我准能有孙儿,你准能有孙媳妇,咱们不着急,慢慢等着!”

  ☆、第67章

杜老太太在拄着龙头杖在大厅里来回走了几圈,脸上一脸的气愤。听说自己的孙子从边关回来了,直接进宫去回话了,回着回着,人却不见了!

“你们都是白痴吗?少爷去哪儿了你们不知道?还不快出去找去!”杜老太太的狮吼功最是厉害,几个小厮连滚带爬的就跑了出去。

杜二老爷清清嗓子,劝慰道:“这个……大郎年纪大了,自然不会乱跑的,老太太不如坐下来等等,不如我们一边用晚膳,一边等他回来,如何?”杜二老爷给杜大老爷使了一个眼色,杜大老爷连忙道:“对对对,说不定还有什么事儿没办完,大郎都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一定是有分寸了,来我们不等他了,坐下来先吃。”说着就招呼杜二老爷一起坐下,命杜太太赶紧传膳。

杜太太也是一肚子狐疑,自个儿儿子才回来,不往家里跑算个什么事儿,不过又想想如今他和七巧正甜甜蜜蜜的,俗语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既然二叔说了杜若是去了七巧家,大概是不会有错的了。

杜若作为大夫,这个身份给予了他很多的便利。其实今天他原本是想起来上次给刘七巧的药丸似乎要吃光了,所以从宫里回来之后,便顺便去了一下鸿运路的宝善堂,问掌柜的拿了他之前特意让掌柜的帮忙配好的药丸。原本没想着亲自送过去的,可谁知道上回那户生了孩子的人家,居然送了两张请帖过来,说是要在自家院子里摆两桌,一定要请上产妇的救命恩人。所以杜若就让春生赶着车去了刘七巧家。

杜若到了刘七巧家,才知道刘七巧今天休息。李氏见刘七巧回来就心神不宁,心绪不安的样子,也很担心,见杜若来了,就顾不得避嫌不避嫌的,让杜若进房间赶紧瞧瞧刘七巧。那时候刘七巧正睡的安稳,杜若坐在刘七巧的床边,一坐就是一个时辰,等回过神来,天都黑了……

李氏在外头喊了刘七巧和杜若去饭厅吃饭,刘七巧从炕上起来,杜若给她系好了身上的衣带。刘七巧对着镜子梳了梳自己的长发,跟着杜若一起出门。

饭厅里刘老爷正坐在那边,碗里倒着半碗老白干。刘老爷有吃晚饭的时候喝一口小酒的习惯,晚上可以睡的更安稳点。他抬头看见杜若,皱着眉头道:“这不是宝善堂的少东家吗?”

杜若连忙点头说是,杜若以前在鸿运路的宝善堂跟着陈大夫也学过一阵子,这一条街的街坊老小都认得他。

老头子看了看杜若,总觉得不对劲,这太阳都落山了,这杜太医怎么还没走呢?“听说你现在去宫里头当太医了,怎么今儿会在我家?”

李氏立马大哈哈道:“她爷,七巧不是身上不好吗?上次就是让杜大夫看的,这次七巧正好回家,杜大夫就又来瞧瞧了。”

杜若很感激丈母娘的仗义,连忙点头道:“是是是,我就是又来复诊的。”

刘老爷抬起头,见刘七巧有点萎靡的站在一旁,便点了点头道:“我这孙女没什么大问题吧?她这病是要好好调理,不然以后嫁了人,夫家也会嫌弃的。”

刘七巧低着头,偷偷的瞧了杜若一眼,似乎在问他:你会嫌弃吗?会嫌弃吗?

杜若脸上有点红,应承着刘老爷道:“自然会帮七巧姑娘调理好,您老人家放心。”

李氏笑着道:“杜大夫,这么晚了不如就在我们家吃顿便饭吧,今儿我家吃刀削面。”李氏说着,赶紧往厨房里头喊了一声道:“大妞,面条下锅了没有?”

钱大妞在里头应了一声道:“大娘,一早好了,你方才吩咐说杜大夫的那份儿要特别多捂一会儿的,我这其他人的都起锅了,就等着他这一份了。”

李氏听钱大妞这么说,顿时脸红到了耳根,杜若更是不好意思了起来,连连向李氏点头道:“谢谢,谢谢伯母。”

刘老爷看着有点不大对劲啊,一个这么关照他,一个脸红着喊伯母。再看刘七巧,小嘴嘟着站在一旁,倒像个没事人。刘老爷清了清嗓子道:“会喝酒吗?”

考验杜若的时刻到了,说不会,可能这第一关都过不了直接被out,说会把,杜若摸摸自己的胃,最近好不容易听话了一点点,绝对不可以前功尽弃。

“会,会一点点。”杜若谦逊的开口。刘七巧瞄了一眼杜若,心道:你行不行啊?

李氏更是着急,哎哟我家女婿怎么能喝酒呢,他是连吃白米饭都会胃疼的病弱身子。

刘老爷笑着,拿烟杆敲了敲自己身边的位置道:“坐下来陪我喝两杯,她爹不在,老头子我一个人喝酒怪没劲的。”

杜若这是舍命陪老丈人的亲爹,尽孙女婿的义务啊!于是他看着刘老爷给他拜上了碗,往自己的碗里倒了半杯酒。

“小口小口的喝,喝下去胸口热乎乎的。”刘老爷一边说一边夹了一颗花生米放入口中嚼了起来。

杜若低下头,抿了一口酒,很传统的白酒的味道,带着一点点甜味,入口倒是很柔顺的。杜若缓缓下肚,开口道:“这可不就是鸿运街上那家赵氏酒坊的老白干吗?”

“算你识货,不是我说,我在这里住了有四十年了,就他们家的老白干正宗。”

杜若又抿了一口酒,慢慢品味着,才缓缓开口道:“每年我家也会从他们家进很多酒,用来泡药酒用的,在这酒中放一些上好的药材,什么人参、鹿茸、虫草、当归、按照比例调配好了,可以治很多病症的。”

“真的吗?”刘老爷眸光闪闪的看着杜若,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杜若的脸颊瞬间一红,然后点点头道:“这个店里头正好有,明儿我就让小二给你送一坛子过来。”

刘老爷故作客气的问道:“几两银子啊。”

杜若笑着说:“这怎么好意思收您银子,你尽管用,没效果不收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