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王妃这时候也镇静了下来,见刘七巧情绪低落,便拉着她的手道:“好丫头,你做的对,王府从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传出去总是不好的,只是还有四天王爷就要出征了,这时候出丧,只怕太不吉利了。”王妃想了想,陡然站了起来,斩钉截铁道:“这样,你马上吩咐下去,让玉荷院的人把少奶奶收敛好之后,送到城外的家庙里头去。等王爷和世子爷顺利出征之后,我们再找一个日子,给少奶奶办丧事。”

刘七巧一听,果然是王妃想的周全,如今这节骨眼上,若要推迟出征,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可若是让将士们知道主帅家里出了丧事,这仗还没开始打,晦气就先找上门来了,只怕会造成军心不稳。刘七巧这会儿也顾不得害怕,急忙转身往玉荷院去。

这时候周珅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刘七巧见了他,只一本正经的福身行礼,很有几分大丫鬟的派头,把王妃的意思说了一遍。周珅眯着眼睛想了想,赞同的点了点头,转身道:“传我的话,少奶奶陪嫁来的那几户人家,以及丫头婆子们,马上在玉荷院集合,连夜把少奶奶送到弘福寺去。”

几个陪嫁过来的丫鬟听了,立时就哭了起来,跪在地上求了起来。周珅看了她们一眼,冷冷道:“你们好好在家庙呆着,到时候我自然派人把你们接回来,若是口角不干净的,就别怪我不留你们了。”

小厮们连忙出去安排马车,郑家大叔一次性调集了十多辆马车过来,周珅披了一件披风,领着小厮们抬着秦氏的尸体,往门外马车上送。这深更半夜的,路上连只老鼠也没有。但是有王府的令牌,一行人很容易就出了城门。

刘七巧回到青莲院,又打了水洗了一把脸,可是却怎么睡也睡不着。只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秦氏拿眼珠子瞪着自己,吓的刘七巧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了。第二天一早,刘七巧顶着一双熊猫眼去为王妃准备早膳。

厨房的许婆子和刘七巧的关系最好,便偷偷的问她:“七巧,为什么这回老祖宗赏给世子爷的通房丫鬟中,没有你呢?”

刘七巧一脸菜色的摇了摇头,许婆子又道:“听说昨晚世子爷抱你了,大家伙几十双的眼睛都看着呢,七巧,如今少奶奶没了,世子爷的院子里没几个厉害的,正是好时机呢!”

刘七巧赶紧伸手按住许婆子的嘴巴道:“妈妈你快别乱说了,昨晚荷花池边上的事情,世子爷说了一句话都不能传出去的,你怎么还说呢!”

许婆子一脸淡定的看着刘七巧道:“老婆子我活了五十多了,知道哪些事可以说,哪些事儿不可以说,眼前说的,不正是顶顶要紧的事儿吗?”

刘七巧想了想,终于一鼓作气道:“其实我已经有人家了,太太都知道,明年我爹就要把我求出去的。”

许婆子听了这话,立马看着刘七巧,一脸可惜。再她们看来,但凡没嫁给主子,嫁给外头人的丫鬟们,就没几个嫁的好的。许婆子本想再多说几句,可是看刘七巧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打消了年头,笑着道:“定好了人家,怪不得呢,我说七巧你怎么对着少爷们也不多看一眼,满院子就找不出像你这么没心思的姑娘家了。”

在古代,这样家世好的少爷向来是稀缺资源,但凡有那么一个,定然是无数丫鬟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此处参考人物——贾宝玉。不过可怜的周珅同学,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鳏夫了……咳咳。二十来岁的鳏夫,完全不影响二次婚姻,等他从前线回来,王府的太太老太太们,就要开始为他进行新一轮的选妻事业了。

秦氏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不管她曾经是名满京畿也好,才名远播也罢。她死了,她的一切也跟着结束了。刘七巧拎着手里的食盒,幽魂一样的走在小路上,要是那天她没有请假出府,要是那天她没有去执意要飘香楼吃那一盘红烧南乳肉,要是那天她没有把王府的辛密随口说出去,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刘七巧不争气的烦恼着,为了秦氏的死亡。

“夫人,我想请两天假。”刘七巧服侍王妃用过早膳,精神恍惚的开口。她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自己郁闷的心情。她知道自己不应该为秦氏的死背上思想包袱,可似乎短时间之内,她做不到。

“怎么了?”王妃见刘七巧精神不振,也关心的问道:“没什么,只是看着少奶奶就这么没了,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王妃安慰她道:“傻孩子,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砍。”

刘七巧点点头,作为医院工作者,刘七巧觉得人死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那些人的死亡至少和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她们是病死或者老死或者自杀,和刘七巧没有关系。但是秦氏不一样,潜意识里刘七巧觉得秦氏的死,自己少不得要负上一些责任的。

王妃见刘七巧还是绷着脸,便道:“罢了,我放你两天假,你回家好好休息休息。”

刘七巧下午就跟青梅告了假走了,才回家就听李氏说:“我今儿求了一打的平安符,改明儿让你爹带上,见了好兄弟也都送一个,毕竟都是当家的男人,出入平安才好。”

刘七巧无精打采的,也没接李氏的话,打了两个哈欠,回自己房间睡觉去。可偏生还是心神不宁,越是想要睡觉啊,就越是睡不着,如此浑浑噩噩直到太阳下山,刘七巧总算睡了过去。

刘七巧睡饱了一觉,觉得精神好了很多,睁开眼睛却看见杜若坐在她的床头。刘七巧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在做梦,狠狠的捏了自己一把,只疼的眼泪都要飚出来了,才发现这一切不是梦。

“唔……你去哪儿了,这么久都不在,我……我想你了……”刘七巧一把抱住杜若,不争气的哭了起来,鼻涕眼泪擦在杜若的肩头,挥着小爪子打他。杜若心疼的抚摸这刘七巧的后背,安抚道:“怎么了这是?你那么厉害,难道还有人欺负你了不成,我这就去把帮你欺负回来!”

刘七巧止住了哭,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靠在杜若的肩头,朝着门外看了看道:“你怎么在我家啊,谁让你进来的?”

“你娘啊,她说你睡着了,让我自己进来瞧瞧。”杜若很随意的说。

刘七巧心道:娘你可真是……认准杜若当女婿了,居然连避嫌都不懂了啊!!!

“杜若若,我遇到烦心事儿了。”刘七巧把下颌支在杜若的肩膀上,伸手握着杜若的手指,他的指尖上有中药的香味儿,让刘七巧闻的特别安心。刘七巧靠在杜若肩头,把这几天在王府的事情都说给杜若听了一遍。

“你说,少奶奶怎么就死了呢,她那么要强厉害的人,不会真的因为我那几句话就想不通死了吧?”刘七巧有气无力的说。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杜若复述着刘七巧的话,扑哧一笑道:“你这句话,倒是挺有震摄力的,从那儿学来的?”

刘七巧瞪了一眼杜若,捶着他的胸口说:“你能正经一点吗?我还没想通她什么要死呢!”

杜若看着刘七巧,握住她的手,放在唇瓣下轻轻的蹭了蹭,小声道:“七巧,你不必过于自责,若是少奶奶因为你的话而想不通,也不会等上好几天才自寻短见,一般人自杀轻生,那都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依我看,可能是那天有人让少奶奶受了什么刺激,少奶奶才会想不通误入歧途的。”

杜若屈指,勾起刘七巧秀气的下巴,缓缓低下头,亲了上去。

这是一个极具安抚以为的吻,像温柔的小兽舔舐着刘七巧心头的伤口。杜若松开刘七巧,捏着她的脸颊道:“七巧,你知道这一路上,我有多想你吗?”

刘七巧很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回答道:“知道,因为我也一样,那么那么想你!”

  ☆、第69章

李氏身上扎着一条围裙,看来是方才还在做家务的,见了刘老二就这样气呼呼的进去了,李氏连忙向两人使了一个眼色,自己则跟在刘老二的身后,转身道:“杜大夫,这可真是巧了,上回我家七巧脚扭伤,也是你给遇上的。”

刘老二听了,头也不回丢出一句话来道:“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就那么巧,两次都让杜大夫给撞见了?我刘家的门槛也没那么宽这么多贵人进进出出的。”

杜若闻言,脸色微微泛红,这时候他已经松开了刘七巧,两人跟在刘老二的身后,各自站着。杜若道:“刘二管家,我就是个给人看病的大夫,什么贵人不贵人的,倒是见外了。”

刘老二这时候已经到了正厅了,杜若看见厅里头的长几上放着一套军中将士穿的铠甲。王爷后天就要启程了,刘老二也要跟着王爷一起走,这大概是他临行前最后一次回家看看了。

果然刘八顺也在家,从厨房跳着出来道:“哦哦……今天中午吃饺子咯。”刘八顺看见杜若在场,连忙噤声。刘老二却忽然喊住了刘八顺道:“八顺,去你书房拿笔墨纸砚来。”

刘八顺以为刘老二又要考他学问,一张脸皱成了一团,苦着小脑瓜慢吞吞的进去。刘老二转身看着杜若,神情自若的说:“我后天就要去边关,什么时候回来还真说不准,既然杜大夫看上了小女,那就留一份婚书下来,等小女及笄了,就等着杜家上门明媒正娶。我刘老二只有这么一个闺女,给人家做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杜大夫若是能写下婚书,那我也就认了这门婚事,等着杜家的八抬大轿上门,但若是迟了哪怕一天,七巧可就是别人的了。”

杜若被这一段话劈头盖脸的浇下来,还有点木然。刘七巧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他的脸颊刚毅果敢,透出大丈夫的说一不二来,有着特别的威慑力。杜若脸上的神情顿时也严肃了起来,点头道:“好,有刘二管家这句话,晚辈我也放心了,若不是皇上对王妃这一胎也很重视,晚辈实在不忍心让七巧在王府里多呆一天。”

刘老二见杜若脸上的神色不像是在骗人,便也稍微缓和了一下面色道:“当初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知道王府里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刘老二昨儿在府里听说了大少奶奶的事情,而且还有人将刘七巧被世子爷抱着的那一段透露给了他,所以刘老二也深深觉得,刘七巧在王府越发的危机四伏起来了。虽然刘七巧有老王妃的保证,但是若是将来王妃亲自向自己提出,作为王府这么多年的奴才,要刘老二说出狠话,也确实不太忍心。

刘八顺一脸颓丧的把笔墨纸砚放在盘子中端了出来,脸蛋上还挂这“不开心”三个字。就连钱喜儿跟在他的后面,也略带着担惊受怕的眼神,悄悄的扯着他的衣襟。

“爹,笔墨纸砚都拿来了。”刘八顺吐出一口气,慢悠悠的说道。

刘老二见了刘八顺那个样子,也觉得有些不忍心了,便开口道:“放下了,带着喜儿院里玩去,一会儿喊你们吃饺子。”

刘八顺如临大赦,丢了盘子转身拉着钱喜儿的小手开开心心的跑了出去。

杜若上前,拿了一张宣纸,平铺在一旁的茶几上,蘸饱了墨水在宣纸上写下“婚书”两个字来。

刘老二之所以能在王府做得用的奴才,也要归功于当时张氏的眼光放的长远。那时候张氏虽然一人抚养刘老二,却也让刘老二上了几年私塾,虽然考状元还差的很,但是读书识字却是不在话下的。刘老爹当年也因为觉得愧对张氏,在钱财这方面对张氏还是很阔气的,王府逃难那些年,京城的产业带不走的,都是刘老爹一手打理的。这五年之内虽说一直在打仗,但是京城的百姓还是依然要生活。刘老爹就是这样,为自己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以至于等王府回京之后,发现原来的产业商铺都在,对刘老爹也格外高看几眼。

杜若写下了婚书,心情越发平静了下来,与其说这婚事是刘老二用来压制自己的,不如说是自己在刘老二这里得到了首肯了。他写完婚书,等待这上面的墨迹慢慢风干,低着头朝刘七巧的方向看了一眼,刘七巧鬓边的长发有些散,贴在她的粉红色的脸颊上。十四五岁的姑娘,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灵动的气息。

杜若想了想,低下头,在食指上面轻轻的咬了一口,血珠顺着指尖溢出来,刘七巧抬起头,看见杜若将手指印按在了这婚书的末尾。杜若做完了这一切,才将那婚书递到刘老二的面前道:“刘二管家,这婚书就交给你保管了。”

刘老二扫了一眼婚书上的内容,点了点头,对站在一旁的李氏道:“她娘,你把这婚书收起来,过了明年七夕,若是杜家没来提亲,咱们再给七巧找户好人家嫁了。”

李氏抖抖活活的接了过去,她是个不识字的,迄今为止只认识银票、地契和田契。对于这婚书,除了认识上面刘七巧三个字意外,一概不认识。李氏接了这婚书,小心的折叠了起来,想了想从身上取下一个平时放碎银子的荷包,把碎银子拿了出来,把婚书放了进去道:“一会儿我拿针线纳几针,这样就不怕丢了。”

刘七巧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李氏,撅嘴道:“娘,你那么紧张做什么,难不成他还会赖账不成?”

杜若闻言,便甩袍落跪,对着李氏和刘老二道:“刘二管家,你在边关一切放心,晚辈会照顾好七巧和大娘他们的。”

刘老二冷着脸道:“少给我套近乎,哪个男人不会说几句好听的,说一百句好听的,也顶不上真刀真枪的上场,我就这么一个闺女,你要是不好好待她,我下了战场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你。”

杜若连连点头,一副小鸡啄米的模样。这时候钱大妞从厨房出来道:“大伯大娘,饺子好了,可以吃了。”

李氏忙应了道:“这就来了,你起锅吧。”说着,便拉着刘老二先往厨房里去,只留下杜若和刘七巧两人在亭中。

刘七巧和杜若已经吃饱了,自然是再也吃不下了。而且刘七巧经过这么一出,酒也全醒了,如今只觉得嘴里一股子的米酒味道,身上也难受。她扭头看了一眼杜若,见他还跪着呢,便上前扶了他起来,弯腰替他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

“杜若若,我爹这样,你不生气吗?整得跟强买强卖一样的。”刘七巧瞧着杜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起来。

“货色好,就算是强买强卖那我也赚了啊,你说是不?”杜若伸手拉住刘七巧的手,低头在她手背上亲了一口道:“这下好了,你家里人都知道了,我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刘七巧看着杜若苦笑了一番,就谈一个破恋爱,屡次被家长捉奸到底是他们运气不好呢还是技术不好?虽然刘七巧还是未成年人,但好歹有个杜若已经到了古代的法定结婚年龄了,怎么也这么倒霉。一定是小时候没跟丫鬟们厮混出经验来。

“我爹后天就要走了,今天听你说起战场,我还是有些担心,你说你们男人怎么一个个都喜欢往那边跑呢?好好过日子不是也挺好的?”刘七巧想起这些,还觉得有些忧心忡忡。

“放心好了,战场没你想的那么危险,一般都是小兵冲在前头,萧将军这次受伤,也是被敌军给暗算了的。王爷是皇亲国戚,他这次出征是代表了皇上,他的安全更是收到重视,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的。而且,听萧将军说,鞑子那边换了主将,据说是不太想打了,想趁机能小胜一场,然后开条件和谈,大雍如今处于上风,肯定不会同意的,不过就是再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让他们好知道厉害。”杜若这次在军营一共待了七八天,有一半的时间都用在打听边关的形势上了,还有一半的时间是帮助军医一同为军中的将士治伤,有的将士受了重伤,不能再打仗了,便发了军饷,等伤好之后,就回老家安度余生。

战场是一个残酷的地方,但是他不想让刘七巧她们知道这些,每人自愿去战场的男人都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男人的梦想。

刘七巧对于古代的战场不是很理解,对于现代的战场更不理解,她在现代所处的社会还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为数不多的战争都发生在电视新闻中,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于刘七巧来说真是无聊的可以,一群人拿着刀枪冲啊杀啊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以此形成朝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这些刘七巧看起来和自家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如今却正深刻的印象到了自己的家庭。

刘七巧送走杜若,全家人也吃完了饺子。刘老二在房中试着新领到的铠甲。李氏低着头,为他整理好每一个有褶皱的地方,抬起眸子看着眼前这位英武的男人:“他爹,这身铠甲虽然穿着合适,可毕竟太重了,没有家常穿的袍子舒服,你说是不?”

李氏是传统的家庭妇女,相夫教子克勤克俭,在刘老二面前永远是温顺的小绵羊。所以不管刘老二再外头混的多好,又或是见过了多少有故事的女人,只要一回家,见到了纯真善良的李氏,刘老二所有的花花肠子就跟打了结一样,再也理不清了。

“你这心里舍不得就直接说,听你这说话拐弯抹角的,我倒不习惯了起来。”

李氏的脸上露出一些红晕来,低着头道:“其实,七巧和杜大夫的事情,我一早就知道了,起先只以为他们是一时起性,没想着两人真的能看对眼的。”李氏说着,声音也越发小了起来道:“一开始还是我觉得杜大夫不错,寻思着或许他会喜欢七巧,可后来想想,我们这样的人家,万万是配不上杜家的,我本想拦着的,奈何……”

刘老二听着,伸手打断了李氏的话道:“你的心思我知道,七巧大了,想给她找好人家是好事,我虽然今天让杜大夫写了婚书,却并非已是认同了杜大夫。杜家在京城有些根基,且不说杜大夫对七巧是不是一往情深,但他家里的家长,未必就能接受七巧的出身。我今天这么做,是怕到时候七巧被杜大夫伤了,还要反被他们家的人诟病,说我们一户乡下人家,想着攀高枝了,连女儿都管不好了,任她出门乱勾引人。到时候他们家若是敢这么说,我就拿着婚书贴在他们脑门上,让他们好好瞧瞧。”

李氏一听,吓的心跳加速:“他爹,被你这么一说,我越发害怕了起来,这大户人家的门槛当真就那么难进去吗?若是这样,不如现在就给七巧张罗了一家可靠老实的人家,先定了下来才好。”

刘老二听李氏这么说,顿时摇摇头道:“你糊涂,这是后招。我瞧着杜大夫对七巧还是真心的,只是不给他一些压力,他如何能让七巧进他家门过好日呢?我这么做,也不过就是防小人不防君子而已。若是他真的有办法让七巧进杜家当正头少奶奶,我也乐的当宝善堂杜家的亲家。”

李氏被刘老二君子小人的饶的云里雾里的,只一个劲儿的点头,嘴上又不舍的说:“也不知道你这一走,今儿过年之前能不能回来,过不了几日就是七巧十四岁的生辰了,往年都是一家人一起过的,这会儿她又要去王府当差,只怕王府里也没人给她做长寿面了。”

刘老二一把揽了李氏,凑到她耳边道:“我过两日就要走了,你拿什么犒劳犒劳我呢?”

李氏闻言,顿时脸红到了耳根,低着头如蚊吟道:“他爹,这大白天的,孩子们都在外头玩呢……”李氏虽然这么说,手里却开始动作解开刘老二的铠甲。铠甲里头直接是一层棉布中衣,刘老二结实的肌肉贴在李氏的背上,李氏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的身子软了下来。

“这几日太忙了,也没空回来,倒是让你守活寡了。”刘老二开门见山道,低头咬住了李氏的耳垂用舌尖来回的卷来卷去。

李氏嘤咛了一声,靠在刘老二的身上,身子还没站稳,腰带便已经被刘老二给解开了,只觉得下身一股凉梭梭的感觉涌上来,她连忙推开刘老二,走到窗口将那窗户咯吱一声关上,刘老二早已经从身后迎了上去,按住了李氏的腰对着自己身下一按。

李氏咬唇嗯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刘老二,红扑扑的脸蹭在窗户纸上。

当夜,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刘老二便送了刘七巧和刘八顺回了王府,他明日一早也要去军营集合,后天就要随军出发了。

今夜,也是王爷和世子爷在府中的最后一晚。因为秦氏的事情,王府的晚宴颇为低调。只老王妃喊了王爷、王妃、二老爷、二太太还是有世子爷和二房的少爷周琰在一起。几个姑娘都没有喊了过来。

老王妃看着王爷道:“此去一路小心,家里的事情自有我们打点,如今外头也没什么风声,索性珅哥儿机灵,把她家的陪房都一起赶去了弘福寺,不然的话,只怕现在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们家这事儿了。”

王妃低下头,觉得无限伤感,只道:“好好的出了这种事情,真是让人想不到,只希望过几日宣武侯府的人能理解王府的难处,不要再来闹一场的好。”

老王妃闻言,理直气壮道:“他们家要是敢来闹,那我们也跟着闹一场,当初好好的人回娘家,回来时候怎么就是个病的?依我看,这次这孩子想不明白,就跟没了孩子有关系,那还不是他们宣武侯府的人害的?”

其实老王妃还有一些不明白,那就是上回周珅在玉荷院跟秦氏吵架那回事儿,那时候秦氏死活不肯说,周珅宁愿领家法也不肯说,如今这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不能说的呢?

“珅哥儿,如今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人都已经死了,你还顾及些什么?”老王妃故意抬头问周珅。

周珅正低着头,脸上神色严肃,猛然停老王妃说起这来,便淡淡道:“她都已经死了,她做的那些腌臜事情,我原本也不想提,不过老祖宗既然问起了,那我也不妨直说了。”

这房里如今只有自己人,伺候的丫鬟都在外面候着,所以周珅便道:“她之前那样孝顺的对母亲,每日里一样两样三样的往青莲院送东西,都是没安好心的,她巴不得母亲这一胎能长的大一点,最好大到生不出来,难产死了才好。”

众人一听,顿时吓的说不出话来,二太太用秀帕掩着嘴角道:“侄媳妇她不会那么黑心思吧?我看着她挺知书达理重孝道的。”

王妃原先是从没想过要往这方面想的,可是听周珅这么一说,再想起她之前那几个月吃的那些补品、甜品、点心,一样样的,竟是比平日里多出几倍来。若不是刘七巧来了之后,什么都不给她吃了,这会儿她不定就已经被秦氏养成了一个球了。

王妃想到这里,方觉得心寒,可是秦氏已死,她原本的怒意,也只能存在里头慢慢消化。

周珅道:“我原本知道了这些,也不想丢了彼此的面子,只吓她让她写了休书,安安分分的做这个少奶奶,面子上彼此成全,也算全了这夫妻的情谊,谁知道她还会有这样有血性的时候,倒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周珅说道这里,心里毕竟还有一点点伤心难过。这一年多来,虽说他对秦氏并没有多少喜欢,但也是真心仰慕她的才华,两人相敬如宾,外人看来也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小夫妻。

老王妃听完,沉凝了片刻,抬起头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说庶女再好,总难免有着几分小家子气,我原先见她,也觉得她的做派并非实实在在的大气,总让人觉得有些刻意。罢了,如今你出征在即,这续弦的事情就等你回来之后再说吧。”

王妃低下头,擦了擦眼角的泪道:“是媳妇识人不明,差点儿耽误了珅儿的一生幸福。”王妃看着周珅,略带这疑惑道:“这些是七巧跟你说的吗?她在我跟前可是没有漏过半点的风声。”

周珅摇头道:“她那丫头心太善了,是我逼问出来的。我寻思着她这几天请假回家,大概还是因了这事儿,那日晚上她受了些惊吓。”

王妃想了想道:“原来是为了这个?我说她那日回了青莲院之后,精神就不好太,我以为她是半夜起来累着了。”

王爷和二老爷一直在做听众,到现在才开口道:“这事儿我们这几个人听过了也就算了,不管如何,她也是王府明媒正娶进门的,如今人已经去了,那些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如今你且好好养着自己的身子,眼下的事情,还要靠弟媳妇都担待着一点,若是后面有什么问题,也要请你多多出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