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凤阙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司泽院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7 KB   上传时间:2015-09-18 16:03:10

元非晚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人在哪里?”

见元非晚如此动作,元达已经知道她要出去了。“就在厅中候着……大娘,你等着,我先去布帘子!”

“去吧。”元非晚点头。

一边的元非永见到这一幕,眨眨眼,又眨眨眼。“阿姊,你要出去见客?”他怎么觉得这事儿不该他姐做呢?

“阿耶和世叔刚刚出去,怕是不会很快回来。”元非晚回答。

“那可以告诉他,让他等下再来啊!”元非永立刻道。

元非晚笑,这事儿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官衔正三品下。而国子司业呢,官衔从四品下。通俗地说,领导下来视察民情,可以叫他等或者改日再来吗?就算不是直属上司,也够呛啊!

“就一会儿功夫,阿姊去去就来。”这种大道理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元非晚只这么告诉弟弟。“若是等我回来,你这一页纸还没写好……”她拖长音,“后果你知道的。”

这摆明了是威胁,元非永没忍住对她做了个鬼脸,但还是把注意力转回书桌了。

元非晚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出了门,转弯去了隔壁院子的书房,再出来时手里便拿了一个信封,这才往大厅走去。

顾东岭坐在大厅的实木雕花长几后,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对面的大门——没错,由于他品级高,下人们只能请他坐主位,其他该有的待遇也一样不少。

虽然闻到蒙顶石花的香味儿,知道这必定是元顾二人回长安时经过剑南道所采买的,但顾东岭连掀开茶杯盖的欲望都没有。因为他这次登门,只为了一件事——

他弟弟,顾东隅。

光听名字,就能猜出两人是兄弟关系。只要知道,顾东岭是嫡长子,顾东隅是庶长子,差距就大了去了。

嫡庶之间,向来泾渭分明。不说地位会像主仆一样,但嫡子能得到的肯定要比庶出的多得多得多——比如说长辈的关爱啦,别人的注目啦,能分的家产啦,以及飞黄腾达所必须的人脉啦……

最明显的差距,就是门荫。

正因为顾东岭毫无疑问地继承了门荫这种好处——进入国子监读书、再考科举——顾东隅就只能读读普通官学了。不过,顾东岭现在才做到右散骑常侍,顾东隅早三年就做到他顶上的中书令,两人的才能高低十分明显。

换做是心眼小一些的人坐在顾东岭这样的位置,怕是视顾东隅如眼中钉肉中刺。然而顾东岭并不那么想。弟弟有能耐是好事,他们便可以一起壮大顾家……

但他现在焦急不安地坐在元府大厅里,就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顾东隅回到长安时的动静没有离开长安时大,但顾东岭好歹是个正三品,这些消息早在朝堂上听见了。前两天,刚听到郑珣毓说入流官员已经全部回京时,他还高兴着,觉得下朝回去就能看见自家弟弟了……

然而没有。

顾东岭有些疑惑。但他又安慰自己,顾东隅也许有些急事,处理完便会回家。

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家里还是没有多出一个弟弟来。问家中下人,也说从未见到顾东隅。

这下,顾东岭坐不住了。他隐约有些不太好的猜想,但不敢相信。所以,今天一下朝,他便朝着元府来了——谁都知道顾东隅和元光耀是极好的朋友,更是一起从岭南回来;那么,元光耀一定知道顾东隅在哪里。

顾东岭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到了元府,他随便一问,就知道顾东隅不仅在元府,而且打算在元府常住下去……

这什么意思?怎么可以?

所以,虽然知道顾东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顾东岭都准备守株待兔。照目前的情况看,顾东隅是铁了心不想回顾府,他一定得把这事儿搞定!

元非晚从后头的侧门走进大厅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的顾东岭。面前的茶一口没动,脸上的神情颇是有些风雨欲来——

得,顾东隅就会把这样的烂摊子扔给她!亏她还叫顾东隅一声世叔呢!

“芷溪见过顾中书右散骑常侍。”元非晚立定,才出声道。

“……嗯?”打死顾东岭都想不到,他竟然先等到了一位少女。事实上,元达挂帘子的时候,他还在烦恼弟弟的问题,根本没往心里去。但元家宝树这个称号也不是白叫的,他马上就回过味来:“你就是元司业的女儿吧?元家宝树?”

“顾常侍谬赞。”元非晚不动声色地道。“不过是些虚名,倒让顾常侍见笑了。”

虚名与否,顾东岭其实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为什么元非晚会出来见他。“东隅还没回来,我便等等。但你这是……”他忽而想到了一个可能——

元光耀的家教自然不会让女儿贸贸然见外客,除非有人之前就交代了她……不会吧,顾东隅连他的面都不愿意见?

隔着纱帘,元非晚能看出,顾东岭已经想到了那种可能。她也不点破,只道:“世叔交代,若是顾常侍来,便由芷溪将这封家书交予您。”她略微抬手,元达立刻接过了信封,转身走过去给顾东岭。

“这……”掂着手中轻飘飘的信,顾东岭有些不可置信。上面的字确实是顾东隅的字,然而顾东隅就打算用这封信把他打发走?

“世叔说,他觉得您现在就该拆开看看。”元非晚补充道。其实这句后面还有半句“免得以后后悔”,但她觉得顾东隅不是很正式地在说这个,便省略掉了——

虽然好像不是对仇人的语气,但总归不是好话啊!

顾东岭听着这把不疾不徐的声音,手中动作起来。信封轻飘飘,里头也确实没写什么。实际上,那封信纸上就八个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顾东岭嘴唇无声地蠕动着,把这句话念了一遍。这本是一句劝说人们珍惜将来时光的良言,但为什么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再念了两遍,顾东隅终于明白了。东隅东隅,指的难道不是过去,而是他弟弟本身?是说,过去的顾东隅已然逝去,现在的顾东隅将会重新开始?

顾东岭拿着这封信,神色变幻莫测。好半天,他才道:“他说的,就这些吗?”

元非晚瞧他神色,便知道这事已经成了一半。顾东隅不愿意主动送去这封信,不愿意自己和顾东岭见面,偏要委托她这个外人在对方找上门来后拿出信……

看来顾家的确有些问题,但问题的主要部分不在顾东岭身上,或者并不是剑拔弩张的问题!

“世叔还说,请您早些回去,有人在等您。”

如果说顾东岭之前还有些微期望的话,现在也被完全掐灭了。他嘴唇不易察觉地抖动着,仿佛伤心,又仿佛挣扎。

又是好半天的沉默。客人不动,元非晚也不出声催促,只耐心等着。

“他的好意,我知道了。”最后,顾东岭终于站了起来。“多谢招待。”说着,他便要朝外头走去。

这话说得……元非晚又扫了一眼没被动过的茶杯。“那芷溪叫人送您。”

“不必了。”顾东岭回答。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他现在看起来瞬间老了好几岁。

元非晚在后头目送他的背影,不得不揣摩顾家的爱恨情仇。然而,顾东岭走到一半,却又回头补了一句:“告诉东隅,我不会放弃的。”

“芷溪明白。”虽然嘴里这么应了下来,但元非晚更好奇了。为什么她闻到了一股大哥拿翘家弟弟没办法却始终坚持的味道?这事儿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差不多与此同时,李庭的相府后院里。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能在花园里玩、且最让女孩子心仪的事务,无疑是秋千。这不,一个衣着明丽的少女正坐在上面,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飘散在空气里。

“来来,再用力些!再高一点!”那少女显然还没过瘾,连连呼唤给她推秋千的两个侍女。

靠近亭子的地方,摆放着画架等什物。有个画师模样的人站在那后面,一脸无奈。“三娘,您别动。您这一动,我就画不好了。”

面对相府三千金,他的声音自然大不到哪里去。李安书玩得正高兴,又哪里能听见?

大概是听到苦逼画师内心的哭声,一个贵妇人在侍婢的簇拥下,出现在了回廊那头。秋千下有个侍女正朝向那个方向,一眼就看见了,整个人都僵在原地。而看出对面的异常,另一个侍女回头,吓得也赶紧停住了。

只有李安书一个人没立刻回神。“怎么都不推了?快推呀,我还没玩够呢!”

两个侍婢低着头,还得拼命给她使眼色,难度实在太高。李安书位于高处,自然也看不见。她正待再说几句,忽而跟想到什么一样,往园子入口一看,脸顿时白了。“快,赶紧帮我下来!”

等到相府里的大房夫人长孙佩妍走到秋千附近时,李安书已经跳下了秋千,正眼观鼻鼻观心做乖巧状。“母亲。”

这怯怯的小模样把长孙佩妍原本的怒气打得七零八落。然而,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不是让你好好呆着,让画师把你画完吗?再这么拖下去,拖到什么时候?当初又是谁一定缠着我要交画像的?”

三句话下来,李安书的头低得不能再低了。“母亲,我只是一时忍不住嘛。”她小声辩解。

长孙佩妍瞧了瞧另一侧完全压不住女儿的画师,不由叹了口气。“要我说,不如就算了吧。我知道你和安棋在赌气,但咱们真不需要在这件事上争过他们。”

这话无疑戳中了李安书的痛脚。“那怎么行!”她猛地抬头反驳,“若是给她选上了,我以后见到她岂不是要行礼?”

李安书不想给二房的堂姐行大礼,难道长孙佩妍想看到二房的风头压过他们?自然也是不想的。只不过,她知道的比李安书多,想的自然也比李安书多。“你大姊已经嫁给了太子殿下,他们再怎么拼,也拼不过咱们的。又何必再……”

在场有外人,她的话就没能说完。若是普通情况,她也乐意看到自家再出一个王妃。但问题在于,太子和德王之间气氛不太对。若她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太子,一个嫁给德王,以后一定要折损一个的啊!

然而李安书并不这么觉得。“太子殿下和德王殿下可是亲兄弟!阿姊已经嫁给了太子殿下,若我再嫁给德王殿下,以后还能做妯娌!多好呀!”

那也要亲兄弟俩关系好点啊!长孙佩妍忧郁地想。她这话已经和丈夫李翰云说过,然而后者并不表示反对——

“反正左右就是一张画,交上去又怎样?别家都交了画像,就咱们不交,那怎么和圣人交代?说咱们看不起德王殿下吗?你想啊,满长安那么多人家,皇后娘娘自有考虑,怎么就会盯着咱们家安书呢?你就少操那份心了!”

也正因为如此,长孙佩妍没法阻止女儿。左想右想,丈夫说的还是很对的,她便不再反对。“就你能说。还不赶紧去做好?要是今天不能把轮廓勾出来,错过交画像的时间,看不哭死你!”

李安书吐了吐舌头。“知道了!”她跑回秋千上,端正姿势做好。

画师总算能腾出手来擦汗了。长孙夫人贤良淑德,真是名不虚传呀!他也不敢多想,赶紧着笔落墨。

见得如此,长孙佩妍便转身进了亭子,看着他们一坐一画。

为了给德王选妃,满长安的权贵都闻风而动。虽然说大家都觉得德王的处境有些微妙,但照皇帝特批他参与朝议的意思,怕也是抱着培养他以后辅佐太子的心,前途还是看好的。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太子正妃又已经定下来了,那长安城里还有什么王妃能比德王妃更吃香?再加上皇帝金口玉言说了让大家自己交画像,不交的是傻瓜吗?好歹博个露脸几率啊!

而说到几率,就不得不提鱼皇后。皇后温良贤淑,母仪天下,爱子之心拳拳,在这种事上肯定会一小心再小心,左挑挑右看看。太子和德王是亲兄弟,皇后除了会考虑到婆媳妯娌这样的关系,肯定还会考虑到势力平衡问题。

他们李家已经出了一个太子妃,为了权衡掣肘,肯定不会再选他们李家的女儿做德王妃。以她知道的事实,二房李安棋其实是奔着德王侧妃去的。而叫她把女儿嫁给王爷做小,她觉得那还不如另外再找个差不多的亲家做正房呢!

所以,长孙佩妍心底里其实不想让女儿把画像交上去。然而形势不能让她这么做,她只得想,左右选不上,那就随便吧!

不得不说,不管是李翰云还是长孙佩妍,他们都还算脑袋清楚。因为鱼皇后确实没打算再在李家女儿之中选——

“这是李相的二孙女?”当她看到画像上的署名时,不用问就猜出来了——琴棋书画,多简单啊!

一边为她展开卷轴的宫女清脆地应了声“是”。“李相的小儿子,正是工部侍郎。”

皇后点了点头。“本宫料想,他们也该知道,他们李家,没法再容一个正妃之位了。”树大招风,不怕盛极而衰吗?

这话皇后说得,宫女可说不得,所以没人应声。

皇后微微眯起眼睛,又看了看李安棋的画像。“这孩子,长得倒是不错。”不得不说,比李安棋还漂亮点。但李安棋是长房嫡女,自然不能光比脸。

听内容像是夸奖,听语气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宫女心中打鼓,莫名觉得这位李家二娘没希望了。“娘娘看完了么?婢子拿下一幅?”

皇后放在案上的朱红指甲微微点了一点。那宫女会意,便又抽了一幅出来。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这一幅上的姑娘,也姓鱼。

“这位……”宫女卡住了。她能不能问,这位鱼姑娘是不是和皇后同宗或者同族啊?

但这话其实不用问,因为皇后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就说呢……”她微笑起来,“把这个挑出来,放在一边。”

所谓挑出来的,就是初步过审。宫女急忙应了,心中却不免想到——哎呀大消息!原来皇后想让德王娶自己娘家的女儿,亲上加亲呢!

  ☆、6759㊣

对皇后的属意,萧欥不清楚。

但他清楚一点,就是皇后绝不会选到他心仪的姑娘上去。元非晚刚跟着元光耀从岭南回来,怎么想皇后都不可能把人放在心上啊!

也就是说,在这种前提下,皇后选谁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因为他不会想要的。

不过,既然明知道这点,萧欥也就不会坐以待毙,让别人给他指一个他完全抗拒的夫人。他的确在大殿上答应了皇帝要结婚,然而他可没说他一定会和皇后中意的人选结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6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凤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