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玉生香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SISIMO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5 KB   上传时间:2015-10-15 12:16:14

读书人确实不乏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情怀,但谢玉表面上处处有礼,并不刻意侮辱,更何况,“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至理名言,若当真是那硬骨头的诤臣,哪能在这大晋糜烂多年之时还心安理得地身居高位?

不能说如今的大晋朝堂之上没有好官,只能说已经很少。

例如那天魏平涛试图威逼众人承认他继位,敢于站出来反对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签就签吧,反正,在场的大臣也不是一个两个,法不责众,有众人分担,似乎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这一场婚宴彻底变了味道,两位新人根本都没有人关注,这一式两份的书册却是一份被谢玉收走,一份被诸位大臣带回了家——

回头仔细一看,有些人就琢磨出了些许滋味。

魏瑾瑜笑道:“之前我已和诸位大人联络,组建内阁之事恰好操办起来,若谁当真有君王之相,可召各位大人议事。”

这一个多月里,他就是为这出入各个大臣家中,因地位高的大臣坐次都在近前,倒不用担心魏瑾瑜的声音太小他们听不见的问题,再如何他也是正常的成年男性,这么些音量还是有的,更何况这会儿四下里十分安静,众人都盯着那自己签署的书册仔细瞧着。

姜相冷冷道:“简直胡闹,我大晋早就废了内阁制度。”

“即便是重新建阁,内阁重臣哪能那么多人?”俗语都说入阁为相,能进内阁的,最多也不过三五人而已,偏这联名书上,内阁人数增加到了二十一个!人数太多了好吗?根本不符合内阁的规矩,且这二十一个人里……着实分成好几个派系,之前谢玉所言的那几个王爷,各自的支持者皆在其中,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强烈反对组建内阁的自然是姜相,没了张致,本来他该是大晋唯一的丞相,偏搞出这么一套,他怎会高兴。

但剩下的诸位大臣却同意的多,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本没有入阁的资格,怎么都觉得自己的权力好像变大了。也有例如六部尚书之一的刑部尚书顾忠善,对此压根儿不感兴趣的,却被他的好友劝服同意了魏瑾瑜的主张。

在先皇去世之后,大晋的朝堂还是第一次这样鲜活起来,扫去了些许之前死气沉沉的模样。

没有皇帝,姜相未必没有打过朝政一把抓的主意,他的前头那位张致就是这么做的,尤其是仁王死后,更是做了好几天美梦,然而就在前几日,他猛然间发现朝中众人已经联合了起来,听了那魏瑾瑜的主意,若是一两个还好,他毕竟是丞相,在朝中经营多年,若是六部尚书都联合起来,他就吃不住了,更何况还有其他十来个同样身居高位的王侯高官?

明明该是魏瑾琅和张璃的婚宴,却根本没有人真正去在意他们,只围着魏瑾瑜和谢玉打转。

那边的魏瑾琅嫉妒愤怒地眼睛都红了,可是并没有用,他的身边站着两个高挑的青年,一个看着温文尔雅脸上带笑好脾气,另一个娃娃脸圆眼睛笑起来甚至还带着点儿稚气,偏因为他们魏瑾琅连脸上的笑容都不敢收起来。

包括那边扶着张璃的两个婢女,都是魏瑾琅不敢惹的,他稍有轻举妄动,恐怕就是一场剧痛。

这种深入骨髓的痛楚却不会在他的身上留下任何伤口,当真是苦处没法说。

婚宴一直持续到深夜,然而魏瑾琅张璃却彻彻底底沦为配角,甚至在送入洞房之后,他直接被塞进了单独的小隔间,连新娘的脸都没有看到,倒是张璃独自在房中忐忑地坐了一夜没敢睡,却并没有等到叫她害怕的魏瑾琅。

第二天一早,魏瑾琅直接被塞进马车的时候还有些迷迷糊糊,因为冷,他牙齿打着颤惊恐道:“这……要去哪儿?”

身旁熟悉的青年微笑道:“二少爷不必惊慌,这内阁的大人们已经下了决议,封二少爷你为征讨将军,去山南剿匪呢。”

魏瑾琅:“……”

他浑身僵硬地坐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山南?

是了,他听说过那里,和江南不一样,江南尽管水匪多,却好歹本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山南与江南只差一个字,环境却是天差地远,若说大晋哪里最可怕,定是山南无疑,更何况这些年朝廷无能,山南匪寇横行,凶名赫赫,去其他地方还好,去山南?

“不、不,我不要去……”他颤抖着,恨不得扑上去抓青年的手,“我要见大哥,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求他不要送我去山南,以后我一定好好听他和大嫂的话,真的……”

直到这刻,魏瑾琅才真的害怕了,因为他知道,若当真去了山南,绝对凶多吉少。

青年纹丝不动地坐着,旁边的娃娃脸轻笑道:“这朝廷下的决议,怎可能朝令夕改?”

要怎么说,也是没错,这确实是“新内阁”批示的第一个决定,既然组建了内阁,在组建内阁之时做出巨大贡献的魏瑾瑜提出的第一份议案,又没有侵犯到任何人的利益,自然人人都愿意卖他一个面子,虽有人觉得他这般做对手足太过无情,山南这般危险的地方,去了大抵很难回来,却被魏瑾瑜一句:“普通的兵士去得,我的兄弟如何去不得?”给驳了回去,反倒凸显了他的大义凛然。

于是,二十一票居然得了二十票,唯一的一票反对票是姜相投的,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当天内阁就签发了派遣魏瑾琅的任命。

“什么?这份议案绝不能通过!”姜相拍了桌子。

一旁顾忠善慢条斯理道:“为何不能?若连一县都不能治,何谈治理一国?”

姜相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还以为魏瑾瑜提交这份议案是为了羞辱于他——没错,姜相虽是做到了右相的位置,却着实并没有外放过,昔日朝廷也有过外放磨资历积累经验再回朝高升的传统,但自从景帝之后,这默认的规则就行不通了,也是从那时起,京官到底比外放的官员要高贵些,即便是外放,也至少是一方巡抚方才算得上肥差。

然而顾忠善却是寒门出身,从县令做起一步步爬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是朝中知名的实干派。

魏瑾瑜提出的这份新议案要求以后入阁之人,至少治理过一县且政考为优方可,倒是很得顾忠善的心。

且这政考为优并非朝廷派人前去评测,往后地方官的皆由当地百姓评测,魏瑾瑜甚至提出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法子,制作一个大铁箱,铁箱的钥匙掌控在内阁手中,这铁箱便放置在县衙之外,百姓每家每户发一竹签,并不署名,只需在这县令为官期间不论何时将竹签投入箱中即可,短签为差,长签为优,这签为特制,有特殊印记,只京中所有,若发现仿冒一律以重罪处置。

此等奇思妙想着实让顾忠善十分欣赏,但他也看出,其中很有隐患,例如这县令早早令百姓将竹签上交,却也不是不可。

“县令卸任三月前,可派督查使前去,派签收箱不归县令所管,督查使只对内阁负责,不与官员相交。”魏瑾瑜照着谢玉曾对他描述过的说了出来,“我建议,科举增设武举,这督查使,便从武举中选,以忠君爱国的精悍青年为佳!”

姜相看着他,只冷冷道:“我不同意!如此评测,难免失了朝廷威严,太过儿戏,且百姓愚昧,鼠目寸光,由他们来评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魏瑾瑜却不慌不忙,座下自有人与他分辨。

谢玉明明不在阁中,可她要的,就是这样渐渐的……行成她预定的朝堂。

政治其实是很难懂的东西,谢玉自问并不是政客的料子,可她见得太多了,虽只是纸上谈兵,到底还是想试一试。

试一试能在这个时代做出多少改变,让这个时空变得愈加精彩纷呈一些。

谢玉其实并不懂真正的君主立宪是个什么模样——她想的只是一步步,犹如盲人摸象,哪怕只是一个雏形,一个轮廓,在八个月没有皇帝,八个月后即便是有了皇帝,却是一个至少长达十几年并不可能真正影响朝堂的小皇帝时,有了可以自由提交议案的内阁,有了需投票产生决议的议会,若将来还有了督查审判的监察司之后,到底,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

她很期待,又觉得有趣。

  ☆、第36章 利益交换

冬去春来,谢玉曾经读到过“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句子,这个世界没有扬州,但如今的江南,怕也已经风暖玉阳,绿了堤岸。

可在京城,却只有些初春气象而已,

靖王果然如谢玉所言,没能撑过这个春天,倒是老王妃在知道他死后,似乎有什么支撑着她的东西一下子抽空了,似是凭空苍老了十岁,之后,她就提出要见谢玉一面。

于是,谢玉去了幽禁老王妃的小佛堂。

老王妃本是很强势又精明的模样,因多年养尊处优,并不显得如何苍老,这会儿却迅速鬓白了头发,眼神到底也变得浑浊起来。

“你来啦。”被迫念了这么长时间的佛,她连口吻都变得平和起来。

谢玉在她面前跪坐而下,微笑道:“我来了。”

老王妃抬起眼皮认认真真地看了她一会儿,叹了口气,“我真没有想到。”

“没有想到什么?”

“没有想到你不是一般的女人。”

谢玉并不恼怒,“我权当这是夸奖了。”

“这本来就是夸奖。”老王妃平静道,“在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过女人也可以变得这么强大。”

“哦,谢谢。”

“记得我还未出嫁之时,家中虽有两个兄长,却都不怎么成器,父亲也感叹过若我是个男孩儿就好了,但也仅止于此,母亲一遍遍道,‘女子就该贞静贤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你虽聪明,却也记得藏拙,不会有男子喜欢比自己更强势的女子’,”老王妃轻轻道,“可我出身既高,又自小读书,自认并不比男子逊色,怎肯安心做一依附男子而活的女人?是以即便出嫁,也不肯收敛半分。”

谢玉略挑起眉,她知道,老王妃说的才是这个年代女子生活的常态,原本她一直拖到快十八岁,却也没有成亲的意愿,大抵就是因为如此,哪怕这个年代地位再低的男人,愿意低女子一头的毕竟是少数,再加上她才不愿委屈自己,去找那些个真正没用的软男。

碰见魏瑾瑜那是个意外,说穿了也不过因为他的容貌太出色,让她可以不计较很多其他东西。

说男子看重女人颜色,女子也未必好得到哪里去,看那张璃,还不就因为魏瑾瑜的一张脸而喜欢他多年吗?要说喜欢他性格那是纯属说笑,连话都没说过好吗?

也不过就是脸而已。

“是以丈夫并不喜欢我,除了初时因我是正妻,他还算尊重于我,让我生下坠儿之外,后却几乎再不歇在我的房里,于是,我这一生,只有一女。”老王妃似是陷入了回忆,口吻略悲伤,这坠儿就是她那独女的小名。

“但您的女儿并不像您。”谢玉到底还是给了她几分尊重,怎么说老王妃都是这个年代她遇到的最强势的女人之一,即便她有罪过,却到底还是有值得尊敬的地方的。

老王妃点头,“不错,坠儿并不像我,反倒更像我的母亲,她柔弱纤细,心思敏感,却整天喜欢那些个风花雪月的东西,明明是嫡女,却没有嫡女该有的气度,这也是我的错,自小太过宠溺于她,因她本就身体不好,更不敢过于严厉教养,才使得她养成这副模样。”

“靖王府的嫡女,即便是这样子,本来也没太大关系。”谢玉就事论事。

老王妃叹了口气,“说得对,我在她的婚事上十分着紧,因为知道她的性子嫁不了太好的人家,若是当她去当宗妇,那不是对她好而是害了她,难免让我的坠儿郁郁不得欢颜,是以给她挑了清贵的陈家,一家的书香门第,丈夫博学多才,婆婆慈善又无小姑烦扰,家庭结构简单,足以让她过好日子。”

谢玉笑道,“最重要的是陈家门楣低,怕是绝不敢得罪靖王府吧。”

“坠儿本就是下嫁,他们自然不敢去为难坠儿。”老王妃神色平静,“可我仍然没想到,在这家中竟是有我不知道的事。”

谢玉知道,接下来她说的才是关键。

“我将平善抱到我膝下教养,他一向文质彬彬知礼懂礼,并不比他父亲逊色,且因此他与坠儿自小感情极佳,我看得出,他是真心地关怀坠儿,为她着想,即便是坠儿出嫁之时我因为私心多贴补了些许嫁妆,他都完全没有意见,甚至说服了当时颇有微词的陆氏,因此我也更加顾念于他,陆氏生下瑾瑜,我便替他照看长大。”老王妃说着说着,手到底有些颤抖起来。

“这辈子,我自问对得起他魏平善,看着他从那么丁点儿大,长成英武俊美的青年,我虽偏心我的坠儿,却从未慢待过他。”

谢玉看着老王妃眼角已经有了泪意,隐约猜到了什么。

“我曾暗自高兴他们兄妹感情亲密,也欣慰过即便坠儿出嫁他还时常去陈家探望于她,哪知道……哪知道!”老王妃的口吻里顿时愤恨起来,“哪知道那狼心狗肺的东西,竟勾引我那坠儿!”

谢玉心下恍然,随即叹气,勾引什么的,恐怕是老王妃一厢情愿,这说起来更像是两情相悦,只是这种两情相悦……

老王妃喘着粗气,好久才平静下来,“最后那陈家忍无可忍,一瓶子□□结束了我坠儿的生命,包括她那可怜的孩儿,陈家也没能容他。若非她的长女长得并不像她反倒与陈家人像了□□分,恐怕都不能活,我告诉你这等丑事,自不是为了洗清自己,瑾瑜确实无辜,但当时,我就是想让他死,我的坠儿死了,坠儿的孩儿死了,凭什么魏平善能获得风光得意,他最重视的儿子还能过得那么好,还不如让他们都去死。”

最后这口吻与其说是恶毒,不如说是一种压抑许久的愤恨。

“那陈家已经要续娶继室了,总有一天要生儿子的,她的女儿因为有坠儿这个母亲,使得父亲不喜祖母不爱,虽是嫡女,怕是还不如庶女,”老王妃说着说着便有些悲伤,“我在的时候,他们还不敢对她如何,若是我去了,瑾瑜他们与那孩子并不亲近,怕是再没有人帮她说话。”

谢玉沉默不语。

老王妃认真道:“你若愿意接了那孩子来,我便日日在这佛堂里也是无妨,若是你要我的命,也是可以给你,只求你照看一下我坠儿的孩子。”

说来其实老王妃的女儿比靖王还要大两岁,魏瑾瑜都快二十了,她的女儿却才刚过十四,也难怪老王妃急了,再过两年,这孩子也要嫁人,她怎么能容忍自家女儿唯一留下的孩子被随随便便从陈家嫁出去?

即便她够心狠手辣,却到底还是个母亲。

“你为什么觉得我会答应呢?”谢玉反问,“因为你的缘故,瑾瑜差点没了性命,他的父亲更死于你手,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能够对你以德报怨。”

她最尊重老王妃,却不代表要圣母宽大地原谅她。

老王妃仔细地看了她一会儿,才疲惫道:“看来,你当真不是那等心慈手软的人。”她告诉谢玉那等丑事当然不是为了让人取笑的,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她的屈服,只是为了告诉她自己也有苦衷,寄希望于能引起谢玉的同情,可是失败了。“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在乎流言的人,即便是外面再如何说你不慈不孝,却也不会对你有半分影响。”

谢玉微笑,“您真的很了解我。”

“那就只有实际的利益能够打动你了,”老王妃冷冷道,“我在这靖王府里数十年,管过家理过事,私房也有不少,京城东山有一大片产业,众人皆不知是谁的,却是我早年置办的,另外,城中女眷很是信服的冷月庵庵主是我的人。”

谢玉赞赏道:“这才算有点诚意。”

老王妃并非没有试图收买这些个看守她的人,然而这些人看着年轻定力却极强,她开出再高的筹码,她们都毫不动心,甚至回头就报告了谢玉,当真个个都对谢玉忠诚万分,让她着实开了眼界。

若非迫不得已,她才不会同谢玉做什么利益交换,这个女人太可怕,谁知道她会不会遵守承诺?

“我的错自由我来承担,孩子是没什么错的,”老王妃垂下眼睑,“我只想以这些,换她一世平安。”

谢玉站了起来,微笑道:“如此,我倒可以答应你。”

老王妃接下来的日子,仍然只能在这安静的小佛堂里度过余生,她知道,她的时日也不长了,只是了了这桩心愿,她对于这世间,本也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只要听到惠儿出嫁的消息,她再别无所求。

佛堂只有一扇小窗,如今窗外一棵梧桐已经发了新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玉生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