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孝琳皇后又记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紫莜dxm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96 KB   上传时间:2015-11-22 14:07:01

  回凤来宫的路上,晋延还在奇怪太后的病,不禁嘀咕道:“太后的身体不应该这般差,那个老虔婆可是还有十六年可活。”

  林清妍挑眉:“你在说什么?”如此近的距离,她当然听到晋延的嘀咕声了,十六年可活,那不就是太后要活到七十多岁,可算是实实在在的高寿了。不过‘太后身体不应该这般差’是什么意思?

  说话间就到了凤来宫,此时已经下午未时了,他们午膳还未用呢。

☆、第九十二章 事了事了

  太后生病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林清妍只是每日抽出一点时间去探望一下,然后就各自忙自己的了,她已经找了一些不到三十的年轻妇人们,来参与到她的计划中来,其中十五公主是最年轻的,还有袁桐、孟诗颖,其他一些人就是宗室一些年轻的世子妃或者王妃,林清妍不便出宫,那么组建女子学校一事就交给了她们,就连兴办一份女性文学刊物也全都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夫人们组建。

  作为出嫁了的女子,在上有公公婆婆压头的时候,时间上是非常充裕的,皇后的提议恰好让她们打发时间,而且这两件事情非常有意义,更可况也算是为同是女子做一份贡献。就这样几个人风风火火准备,林清妍只需要在女子书院落成那日露个面就好了。

  很快皇后要兴办女子书院的风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不拘富贵与贫民,只要通过了考试和测验,就可以入学,贫困人家经过学院考察,会得到资助和减免学费等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每日里就会有人来宫里和林清妍汇报事情的进展,因为在摸索期间,进度并不快,不过上下同心,都想把这份有意义的事业做好。

  同时朝堂上,晋延的教育改革也提上了日程。礼部官员的动作可比林清妍十五公主几位女眷的速度快很多,早上的朝会皇帝提出来,下了朝不到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然后向京城外面辐射。

  凤来宫,晨露的正事已经汇报完毕,晨曦就在讲刚刚朝堂上皇帝提出的辅助教育的策略。

  林清妍不禁眉头深皱,那个家伙,真是搞不懂他在想什么,他回来这么多年,除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军队军事力量之外,教育这块一直没有提上日程,肿么她前脚才说办一个女子书院,后脚他就开始搞教育改革?

  于是晚上床帐内又上演了全武行。

  林清妍双眼明亮的压在晋延身上,揪着他的衣领,凶巴巴地问道:“为什么这会才想起整顿教育?”

  晋延双手枕在脑后,一脸笑意地看着身上的女子发飙,目光深处盈满不可说的深意,“何为教育?教书育人?倒是组词组的好......”

  林清妍瞪眼,另一只手拍了一掌他的胸膛,“给我装傻?”

  晋延无辜道:“娘子可冤枉我了,我可没有听过这个词。”

  林清妍继续拍,顺便抚摸了一把,此时不揩油更待何时?

  晋延目光从她的脸上转移到在自己胸前乱摸的手,不禁目光深邃了起来,“好摸吗?娘子尽管摸。”

  林清妍脸红了,“哼,属于我的当然我随时随地都可以摸。”但是死鸭子嘴硬啊!

  晋延眼里满含笑意,林清妍脸皮还是挺厚的,继续问道:“别给我转移话题,刚才的话还没有回我。”

  晋延也不逗她了,笑着意味深长地说道:“以前时机不成熟,现在差不多了。”

  林清妍皱眉,翻个身从他身上下来,在侧着身子,右手杵着脑袋疑惑道:“什么时机成熟?”

  晋延停顿了一下,方才说道:“以前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更遑论读书?只有吃饱穿暖了,才会考虑孩子读书的问题,这几年大家生活好了,自然有更高的追求了。”

  林清妍半信半疑望着他,总觉得他没说实话,但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真正的原因。

  棉被一卷,林清妍来不及想更多的问题了。

  #

  慈善宫,张嬷嬷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发现那些被迁出宫的太妃太嫔们并没有去任何皇庄,而是去了皇后娘娘的陪嫁庄子靠灵山庄,这会二十多个人全都在靠灵山庄。

  皇太后一听这话,顿时火气上涌,“岂有此理!张嬷嬷找人捅到宗室那里,哀家就不信宗令不会管这事,入了皇家门,生是先皇的人,死也要是先皇的鬼,想出去过逍遥的日子,妄想!”

  张嬷嬷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然后就下去安排了。

  很快宗令秦亲王就接到举报,说什么皇帝不孝,竟然想把自己的庶母们重新嫁人,有损先帝颜面。

  秦亲王略微思考了一下,结合之前皇宫的动向,在前后分析一下,就知道是谁捅到他面前来的,不过他觉得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现在皇位上的皇帝自个怎么想,至于死人,谁关心?

  午后,晋延在御书房接见了秦亲王,就算秦亲王口里说出的事情,也没让他有任何动容,不过到底是不是太后在出幺蛾子,他查了就知道了。

  “皇上,按说你的家事,王叔不便干涉,不过太妃太嫔们终究是先皇的妾侍,再嫁恐怕不妥。”秦亲王咀嚼了半响才如此说道,他们这个皇帝只要做了什么事情,只要不和国策相关,别人说再多都无法改变他的主意。

  晋延挑挑眉:“王叔,你别站着,有什么事情,咱们叔侄俩坐下来慢慢地说,不着急。”

  接下来两人讨论了一番男女比例和富贵人家纳妾的问题,以至于现在许多男子娶不到媳妇,而且国人又重男轻女,一些偏远山区,更是有把刚出生的女婴溺毙的恶行,长此以往下去,以后更多的男子娶不到媳妇了.......

  等秦亲王从御书房离开的时候,还有点晕晕乎乎,不过是太妃太嫔的问题,怎么扯到男女比例失衡和许多男子娶不到媳妇这样的问题来了?他想皇上不会无的放矢,也不会无缘无故与他聊这个问题,那么深意到底在哪里?

  二月中旬的天气带着一丝丝微寒,吹着凉风,秦亲王额头上的汗珠很快就被吹干了,直到走到宫门口,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由得脸色深重了起来,盘算了一下自家的人口,他有正妻一人,侧妃二人,三个姨娘,年轻的通房也有三个....大儿子正妻一人,姨娘也有四五人,除了小儿子只有正妻一人,其他三个庶子也都有四五个妾侍......莫非皇上?于是回了秦亲王府的秦亲王很快开始整顿家里人口了......

  这方晋延招了吴全安让他赶紧去查查是不是皇太后捅到宗令那里去的?不过半个时辰,吴全安就回来了,告诉了他全部的经过。

  晋延皱皱眉,想了想,等月底老六成亲之后,就让太后去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吧,反正她不是叫嚣着生是先皇的人,死是先皇的鬼吗?

  不过他还是要亲自走一遭,之前他隐晦地警告她的话,想来她都忘了,看来需要他提醒一下。

  走了慈善宫一遭的晋延回到御书房,就听到吴全安说宫外情报,秦亲王府秦亲王竟然在删减家里人口了,但是主要删减的人口全都是他和儿子身边年轻的通房和姨娘,情报员不知道秦亲王有什么深意,只得汇报上头。

  晋延不禁笑了笑,王叔还是如此可爱,与儿子的前程相比,妾侍又算得了什么?

  他在御书房笑得欢快,慈善宫太后又摔碎了一地的花瓶茶杯。

  “嬷嬷,你听到了吗?他竟然说本宫再敢管插手任何事情,就不顾忌本宫的颜面,看看他或者宗室有没有那个权力废黜太后?”

  张嬷嬷跪下扣头请愿:“太后娘娘,算了吧,皇上他不走寻常路,他也并不在乎先皇的颜面,咱们以后就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否则太后娘娘,皇上他真的做得出来,到时候您会受到全天下人唾骂,尤其是威震大将军府,论实力,成阳侯府抵不过大将军府的报复。”

  太后跌坐在地上,喃喃道:“到时候废太后杨氏,就算死了,孤魂野鬼也将无处容身。”

  俩主仆一时间泪流满面,良久太后才说道:“方才他说等月底老六成亲了,让哀家去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哈哈哈,为先皇祈福?先皇,你为何走的那么早?你选的继承人,他不孝啊......”

  张嬷嬷紧张地四处张望,赶紧阻止:“主子,快别说了。其实去寺庙也好,瑶山地处京郊,风景好,每日太后可活动的地方比皇宫大多了,这样您就不寂寞了。”

  戌时,凤来宫,林清妍和晋延用晚膳,伺候的人都在门外,屋内就他们两个人,充分地享受二人生活。

  “你今天去慈善宫对太后说什么?我怎么听说慈善宫又摔碎了一地陶瓷用品。”

  晋延挑挑眉,笑着说道:“没说什么,就是提醒太后月底去皇家寺庙住一段时间,好为先皇和天下百姓祈福,向全天下百姓彰显她这个做太后的慈心。”

  林清妍一听这话就知道有内/幕,“太后做什么?”

  晋延一笑,却没有明说,而是另外说道:“那群女人在靠灵山庄待一段时间就送她们去该去的地方,靠灵山庄不养她们。”

  林清妍秒懂了,笑着露出一口白牙:“老公,谢谢你呀!”谢谢你给我背黑锅!

  晋延浑身一震,林清妍笑得乐不可支。

☆、第九十三章 孝闵皇后

  二月二十六日,良辰吉日,皇帝亲弟弟睿郡王晋建和成阳侯府嫡女杨淑大婚。

  睿郡王府早已按照郡王府的规制修建妥当,怡太妃搬出皇宫为儿子的婚事操劳了一个月,终于把自己儿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当然皇帝和皇后不会出席,但是朝臣都随了礼,尤其是和成阳侯府沾亲带故的纷纷都来参加了婚礼。

  婚礼时,宾客们看着一对璧人拜天地行大礼,有些心事的人就在想着七皇子和八皇子也到过了十六岁了,就不知静太妃和容太妃对未来儿媳有什么要求?

  哪知一众夫人去向静太妃和容太妃打探时,两位太妃竟然推到皇帝和皇后身上,她们一切以皇帝和皇后的旨意为准则。回过头来一想,两位太妃娘家家世低微,就她们的眼光,能选出什么样的女子来当郡王妃,没得破坏了儿子的运道,要知道娶妻也是一项重大的事情,后宅不稳,会给男人惹出很大的祸端来的。

  睿郡王大婚之喜,晋延心情极好,身边的人自然能够感觉到皇帝的喜悦之情。

  吴全安糊涂了,主子一向不待见睿郡王,为何睿郡王成亲,主子却为之感到高兴呢?

  宫人们则感叹,皇上真是一位好兄长,弟弟成亲,也能如此为弟弟高兴!

  林清妍更是奇怪,一连看了他好几眼,心中默默嘀咕:就这人以前的表现不像是作为一个好兄长来着,那么睿郡王成亲,他高兴个什么劲呢?

  “你怎么了?六弟成亲,你这样高兴?不如我们也去喝杯喜酒如何?”她本就是说说而已,知道不可能行,就是想问问。

  晋延脸色立即不自然了起来,“去了麻烦,不去!你也不要想去!”

  “你的报纸和书院办得如何了?”反正坚决不容许去老六那里,一切与老六有关的事情,都得隔绝。

  林清妍心道果然如此,皇帝的心思比大海里的针还难猜测。

  “三月一号,书院就正式落成,到时候我要去剪彩。报纸也将是三月一号发行,朝廷的官报呢?”

  晋延挑眉:“也是三月一号。”

  林清妍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和她选一个日期,不过有了朝廷的官报,应该可以带动消费吧。

  第二日晋建领着新媳妇来皇宫拜谢,先去御书房见了皇帝。

  晋延这是重生回来第一次见杨淑,见她一副新媳妇的羞涩模样,心中默默念叨,希望这个小姑娘好好过日子吧,不过他有种感觉,人性难改,明明是一副好牌,只怕杨淑也会打出一个坏结果。

  其后去慈善宫见过太后,太后倒是非常热情,一个劲地叮嘱杨淑赶紧怀孕生孩子。

  晋建笑而说道:“母后,儿女的事情随缘,该来的时候一定会来,您可别给淑儿压力。”

  太后满意地笑言:“这就心疼自个媳妇了?好好好,母后不多说了,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生几个大胖小子,母后也就放心了。明儿哀家要住到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在宫外见面就挺方便的了,淑儿想姑母了,可来瑶山找姑母。”

  晋建立即行礼表态:“母后要去寺庙祈福?之前怎么没听说?那明儿儿臣送母后去瑶山。”

  太后笑盈盈道:“好好,还是建儿有孝心。皇宫人少了,皇帝皇后又忙碌不已,哀家一个人太冷清了,还不如寺庙热闹呢。”

  走出慈善宫之后,晋建眉头紧凑,他总觉得太后祈福这事古怪得紧,不过为先皇祈福倒是说得过去。

  在凤来宫见皇后。

  林清妍对杨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没有特别好的感觉,也没有特别坏的感觉,不过她还从杨淑眼里看出杨淑对她的感激。

  略微一想,林清妍就可以想明白。

  成阳侯府对嫡女肯定是重之又重培养的,以嫡长女和嫡幼女的分量来看,自然是嫡长女分量重一点,但是嫡长女杨倩被废了,那么已经成为郡王妃的嫡幼女杨淑,就是整个成阳侯府最贵重的小姐,压过了一直当娘娘培养的嫡长女,所以杨淑这是对林清妍的感谢?

  说过一些客套之话之后,林清妍就感激地说道:“明日就麻烦六弟送母后去皇家寺庙,母后她说宫中多冷清,她又思念先皇得紧,所以一定要去寺庙住一段时间,为先皇祈福。皇上已经安排了一列护卫保护母后,六弟就和护卫们一起送母后寺庙,安顿好之后再回京不迟。”

  晋建赶忙行礼:“皇嫂客气了,这是臣弟应该做的。”

  等睿郡王和王妃离开,林清妍靠在美人榻上,不由得皱眉,因为她发现送太后去皇家寺庙祈福,应该是一步错招,宫外可比宫里人多口杂,太后想做什么,也方便得紧。

  中午吃午饭时,林清妍就这个问题对晋延提了出来,晋延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竟然嘲笑林清妍,“这才想到啊?无妨,太后身边也就张嬷嬷可用,其他人都是我们的人,就算她想做什么,也做不出来。太后是一个要脸面的人,定然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否则朕和宗室分分钟削了她的太后之位。”

  林清妍挑眉,不禁满是好奇,“到底太后有什么把柄在你手里?”

  晋延咳嗽了一声,小声地说道:“这个嘛,后宫不就是那点事情。你害我,我害你的,她们这些人手里哪个没有几条人命?”

  说到先皇的后妃,林清妍倒是对晋延的生母起了好奇之心,“延意,你的亲生母亲呢?我一直没有听你提过她。”晋延的生母岳贵人在他登基之后,追封为孝闵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闵皇后。

  晋延有一点怔楞,半响才说道:“母亲我没有见过,只有一张画像。”前世今生都没有见过,“生我那会,她地位低下,只是一个岳贵人,还没有封号,听说生下我第三天就过世了。倒是伺候在她身边的一个老宫女在我登基之后告诉过我,她的身体一直不好,怀上我也是意外,生下我之后,为了不让我以后被人骂克死了母亲不吉利,生生拖到第三天才过世。”

  “老宫女说她长得很漂亮,否则也不会从那一众低微的秀女当中脱颖而出,获得父皇的宠幸。只是她命不好,希望她下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至于母后的娘家,她只有一个亲妹妹,亲妹妹也被继母攀高枝送给了上峰,早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岳家没有什么好封赏的。母后的继母生怕朕找他们麻烦,哪里敢来京城认亲?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呢。”

  林清妍这才知道孝闵皇后的全部故事,真是简单悲剧短暂的一生,她有一个当了皇帝的儿子,可惜她没有活着享受儿子带来的殊荣。

  不想把气氛搞得那么低沉,林清妍感叹道:“你还真是走了好运,没有母后护着,都可以当上皇帝,一定是母后在天有灵保佑着你。瞧四位兄长之前斗得跟个乌鸡眼似的,便宜你倒是你捡了。你可真是史上最幸运的皇帝了。先皇要是知道他寿数没有他想的那么高,肯定不会把四位兄长削得那么狠了。话说,你也是坏,生生磨灭了四位兄长的志气,这段时间看起来才慢慢地融入了新的格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孝琳皇后又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