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富贵闲人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微云烟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2 KB   上传时间:2015-12-03 14:06:17

  老圣人哈哈一笑:“功利好,天底下又有几个人不功利呢,那样就是圣人了!”

  贾赦笑着恭维道:“上皇可不就是圣人吗?”

  老圣人被贾赦这么一说,更是乐了:“你这张嘴啊,够会讨好人的!”

  贾赦一本正经道:“臣一向实话实说!”

  老圣人笑了一阵,忽然笑吟吟地问道:“你家那个长子,今年也不小了吧?”

  ☆、第84章

  贾赦被老圣人这近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差点没噎着,不过还是有些谨慎道:“犬子过了年也就十五了,也算是大人了!”

  放到现代,这个年代就是个中二病,不过好在阿寿没有这个征兆,不过老实说,也不是什么省心的孩子就是了。

  老圣人笑眯眯地问道:“十五了啊,果然是大了,不知道恩侯对你家长子有什么打算?”

  贾赦很是坦然地说道:“上皇您老人家明鉴,臣就是个混不吝的性子,从小到大也差不多就是放养的,因此疏于规矩,不通什么朝政,我这儿子在这上头倒是有七八分像了我,前几年还跟着他几个表兄跑去考了个秀才出来,但是如今,对什么四书五经也没多大兴趣,倒是与臣一般,对格物之道颇为上心!这小子也没什么心机,臣也不指望他能如何出息,叫他能够干自个喜欢的事情也就是了!”

  老圣人对于什么格物并不介意,贾赦做出来的东西,给了老圣人不少惊喜,进士这样的,三年就是几百个,但是如贾赦这样的人,一百年也就是出了一两个,老圣人尝到了甜头,也不鄙弃这些,因此笑道:“原来是子承父业,却是不错,不知道那孩子可作出什么东西出来了?”

  贾赦解释道:“格物之道其实最重视基础,除非是误打误撞,或者是根据前人的一些经验,否则的话,总要先知道一些基本的道理才能凭着这些道理做出东西来,好高骛远却是不成的,我家那小子折腾出来的也就是一些小玩意,平常拿来玩耍没什么问题,却是当不得大用!”

  贾赦对这儿子也上心,绞尽脑汁编了几本基础的教材给了他,无非就是中学水平的数学物理化学什么的,老实说,这可真是费了贾赦老鼻子劲儿,多少年都过去了,这些东西他记得清楚的真是不多,最后还不得不找了一大堆传教士传过来的一些书本,以那些作为参考,才算是将那几本书给折腾出来了。

  阿寿大概是真对这些事情比较有天分,对那几本书简直是手不释卷,成天抱着看,还对着贾赦问东问西,弄得贾赦很想落荒而逃,好在他确实是个机灵的孩子,贾赦琢磨着,只怕阿寿能够真的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科学家,因此,除了对他的学问颇为上心,对他其他的地方却是比较宽容。

  这会儿老圣人问起来,虽说嘴上谦虚,贾赦脸上却是掩不住的神采飞扬,对自家这个儿子那叫一个得意,叫老圣人看着几乎想要笑出声来,他之所以喜欢跟贾赦在一块儿说话,就是因为贾赦这个性子,并无多少伪饰,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叫老圣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在。

  老圣人笑了起来:“恩侯果然是个慈父,旁人都是望子成龙,如恩侯这般的,却是少了!”

  贾赦很是自然道:“臣自个就是个没出息的人,凭什么拿着臣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儿子呢!何况,臣对于儿子是否成才,其实并不如何在意,只要他们能成人,人品没什么问题,将来虽说未必要如何出息,但是有个一技之长,能够娱己,不叫他们一辈子只能醉生梦死,另外即便遇到什么意外,能够自食其力也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臣也管不了那么多!”

  老圣人听着却是轻叹一声:“你这要求,却也不低了,多少人家,世代簪缨,养出来的孩子,也做不到这些,很多人家,无非是要孩子科举出仕,就像是只要念书好,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一样,结果倒是养出了一帮昏官庸官,更有些贪官酷吏,没个幕僚的帮衬,连寻常的事情都做不成!若是人品不好,学问再高,不过是给世上多添一个祸害,书读得越多,反而越是害人害己!”

  贾赦也不知道老圣人怎么就说到这事情上头去了,他却不好在这事上发表什么评论,因此只是嬉笑道:“其实也是因为臣是个懒人,不想看顾儿孙一辈子,所以才这般教导!”

  “谁能看顾儿孙一辈子呢!”老圣人也笑了起来,“说是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不过,人有生老病死,做长辈的,总有撒手的时候,说是在天有灵,但是也管不得人间的事情,所以啊,儿孙自有儿孙福,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了,也就可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走啦!”

  贾赦笑道:“圣人说的是,等我家那两小子有了媳妇,臣也就能放下大半的心啦!”

  结果老圣人这边总算说到正题去了,他试探着问道:“那孩子今年十五了,也算是大人了,不知道恩侯可曾给孩子订了亲事?”

  贾赦顿时一呆,然后不由有些尴尬,支吾着说道:“那个,其实臣当年成婚就比较晚,何况,男孩子嘛,晚一点也不用担心的,所以,还真没想到这个!”

  老圣人自然是知道这事的,贾赦当初成婚那是真比同龄人晚了不少,主要是老国公夫人和史氏在那里打擂台,史氏想着贾赦本来就是在老国公夫人那里养大的,因此一定要娶个跟自己贴心的媳妇,想着从自己娘家选,结果老国公夫人对史氏一向不满,觉得有史氏这个儿媳妇已经够糟心了,再弄个史家女回来,简直是给自个添堵。何况,贾赦是老国公夫人一手抚养长大的,对他如珠似宝,只觉得自家孙子便是天仙也能配得上的。婆媳两个为了贾赦的婚事很是折腾了一阵子,几年都没能定下来,一直拖到了贾赦二十出头。

  老国公夫人想着贾赦未来要继承爵位,贾赦自个又是个没太大志向的人,因此自然得给贾赦选个能够帮衬他护着他的妻族,因此才找到了张家,张家世代书香,朝中颇有实力,自然能够庇护自家女婿,因此,厚着脸皮上了门,甚至搭上了老荣国公时候对张家的恩情,定下了张氏。

  只是张氏那时候还没有及笄,要不是因为这个,也不会等到老国公夫人亲自上门求娶,因此,又等了两年,贾赦才算是将张氏娶进了家门。

  也因为贾赦一直不订亲,贾政后来成亲也比较晚,贾政他是次子,又没有功名,史氏后来比着张氏的条件,对次子媳妇的要求也高,也是挑选了许久,才定下了当时的王氏,但是其实内心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只是,贾政当时那条件,也找不到更好的了,最终才算是定了下来。

  不过贾赦没想到,张氏这边却是考虑着,自家儿子如今不过是个秀才,虽说有着世子的身份,但是若是功名再高一点,结亲自然更吃香一些,因此,硬是琢磨着回头逼着儿子参加一次乡试,到时候,不管是中还是没中,总得给儿子将婚事准备起来了。

  张氏也曾经跟贾赦提到过,贾赦觉得早婚实在是有些摧残少年,如今正是孩子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好的时候,该让他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头,何况,他虚岁十五,实际年龄不过是十三,这个年纪,就谈婚论嫁,也实在是太早了一些,因此,张氏这么一说,贾赦自然也是着力赞成,反正,自家儿子总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媳妇,因此,更是半点也不着急。

  这会儿老圣人一问,贾赦心里便是一个咯噔,老圣人不会是盯上自家儿子,想要做媒了吧!

  结果,老圣人一开口,就证实了贾赦的猜测:“朕的十二女荣乐如今也正是豆蔻之年,与你家孩子年纪也是相当,恩侯不如与朕结个亲家,恩侯觉得如何?”

  贾赦想了一下老圣人那位十二女是谁,很快想起来了,那位荣乐公主却是愉太嫔的女儿,愉太嫔算是老圣人晚年比较宠爱的一个妃子,不过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荣乐公主,据说荣乐公主还是比较得宠的,老圣人长得不差,愉太嫔能够得了老圣人的宠爱,应该也是个美人,可见荣乐公主只要不是基因突变,肯定也是个小美人。只是却是不知道性子如何,若是个刁蛮任性的,只怕自家儿子降不住,贾赦顿时有些踌躇起来。

  见贾赦犹豫,老圣人不由皱了皱眉:“恩侯这是何意,难不成,朕的公主还配不上你家女儿不成?”

  贾赦苦了脸,说道:“上皇,就是太配得上了,我家那小子是个跳脱任性的,臣就是怕公主看不上我儿子啊!”

  老圣人听了挥一挥手,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好说的,婚姻大事,无非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恩侯你家的儿子,朕是信得过的,朕的荣乐,也是个乖巧的闺女,不是什么会仗着公主的身份,瞧不起人的人,恩侯尽管放心就是!”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贾赦也是没别的什么话好说了,因此,很是干脆利落地下拜道:“臣代小儿多谢上皇恩典!”

  老圣人只觉得解决了一样大事,顿时心怀舒畅,笑道:“恩侯平身,以后朕与恩侯便是儿女亲家了,不必这般多礼!回头朕就跟皇帝说一下,下旨赐婚,恩侯回头只要准备好聘礼就好了!”

  贾赦心中苦笑,不过想想,自家儿子反正也不是能做官的人,做个驸马将来也有足够的保障,可以支持他一辈子追求自个的理想,皇家的公主,可以算是最大的白富美了,自家儿子将来也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了!贾赦是个很能接受事实的人,本朝的公主,如唐朝那会儿一样,奇葩的很少,多半还是贤良淑德的,自家儿子也不会娶个母夜叉回来,日子也不会难过,因此,很快也就放下了心,想着回去怎么跟张氏说了。

  老圣人好几年前就有了这个念头,毕竟,贾赦实在是个难得的人才,如今看起来,贾赦的长子算是继承了贾赦衣钵的,搭上一个公主,为皇家拉拢这么一个未来的人才也不错,因此,这边贾赦应下来之后,老圣人顿时觉得圆满了。

  老圣人看着贾赦,然后又说道:“虽说荣乐年纪还小,等几年才会及笄,不过,恩侯你也别着急,毕竟,男孩子嘛,结婚也不怕晚,恩侯说是不是!”

  贾赦赶紧点头:“上皇说得是,其实臣也觉得,犬子正是年轻用功的时候呢!”

  老圣人也是点了点头,笑吟吟道:“嗯,回头叫你家夫人进宫给太上皇后和皇后请安,让你家夫人见一见荣乐,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贾赦赶紧说道:“天家公主下嫁,自然是我家的荣幸,臣只有高兴的道理,哪有什么不放心呢!”反正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贾赦自然不会叫老圣人生出什么别的想法来。

  老圣人笑道:“行啦,你这性子,朕还不清楚,时间不早了,朕也该回宫了,你啊,就回去等着吧!”

  老圣人倒是心满意足地走了,贾赦送走了老圣人,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然后开始琢磨着回去怎么跟张氏说。

  张氏那边,听到老圣人要让阿寿尚主,也是吃了一惊,对于勋贵人家来说,尚主自然是荣耀,不过,文官清流里头,反而是郡主县主,哪怕是寻常宗室的乡君,都要比公主受欢迎一些,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驸马多半荣养,不能真正参政,这对许多想着治国平天下的文人来说,简直是毁了自身的前程。

  因此,朝廷选驸马,一般也不会从清流文官里头选,不会给公主挑什么新科状元什么的,免得好心办坏事,弄出一对怨偶出来。

  张氏听得老圣人要将公主下嫁,不由就有些忧心,哪怕知道自家儿子是个不务正业的,张氏对儿子还是有些期待的,结果如今这么一来,自家儿子这辈子是别想出将入相了,不由郁闷了起来。

  不过,张氏也不是什么执拗的人,知儿莫若母,阿寿的性子,张氏也是知道的,不管是阿寿还是阿宁,他们心思不在四书五经八股文上,叫他们一辈子钻研这个,他们是绝对不会快活的,而且未必能做出什么事业来。

  若是阿寿尚了主,那么算起来也是半个宗室,他自个身上也有个爵位傍身,并不比公主的位置差到哪里去,也不用对公主太过谦卑,日子自然也不会难过。阿寿自个对做官没什么兴趣,他喜欢格物之道,因此,也不会觉得娶了公主,毁了他的前程,若是那位荣乐公主跟阿寿也有些共同语言,那就再好不过了。

  张氏琢磨了一番之后,顿时接受了自个即将有个公主做儿媳妇的事情,虽说自个在公主面前摆不起什么婆婆的款,但是张氏本身也不是什么苛刻的人,一定要在儿媳妇身上出一下当年自个做媳妇的时候受的气!因此,如今忧心的无非是,那位公主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在张氏眼里,自家儿子哪里都好,不过也是从小娇惯的,一直有些小霸王一样的性子,到时候会不会跟公主合不来。

  张氏在那里忧心忡忡,贾赦在边上看着张氏神色变幻,不由有些哭笑不得,他拉住了张氏的手,说道:“公主下嫁,自然有公主府,若是她是个好的,那么一家子和和睦睦的,自然是最好不过,若是公主性子骄纵,那么,她住在公主府,咱们跟她也没太多的交集,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阿寿怎么办呢?”张氏听贾赦这般安慰,不由问道。

  贾赦直接说道:“就算是公主,出嫁了,她的尊荣也不光是系在皇家身上,也有夫家身上,本朝不得宠的公主,嫁给破落户的还少吗?为夫不是自夸,不管是老圣人还是当今的圣人,对为夫都还算有些情面,只要那位荣乐公主是个聪明人,就不会在咱们家摆什么公主的架子,皇家将公主下嫁,为的可不是让公主得罪人的!”

  贾赦对于公主下嫁的事情也就是这样,老圣人今儿个提起这事,只怕其实早就有了这个打算,皇帝的女儿说是不愁嫁,但是也得看嫁的是什么人,真要是嫁个纨绔子弟,那公主也就太掉价了。宫中的公主,能够比的无非就是圣宠,还有就是夫家。不是贾赦自夸,贾赦这边如今的情况,在京中虽说算不上一流,也是二流里头顶尖的人物。

  作为公主,能够嫁到安乐侯府,真要说起来,已经算是运气。而且,即便贵为公主,身为女子,本身就是处在了弱势,本朝的公主又不可能跟唐朝的时候那样,自个手上有封地食邑,可以参政,养上一堆的面首,也就是名声不好听,但是驸马就算是顶着绿帽子,也只能是认命。

  但是从宋朝开始,公主的地位那是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公主被夫家磋磨至死的,皇帝还不能对驸马和驸马的家族如何。

  本朝虽说不至于如此,但是公主有公主府,若是驸马有意疏远,一年半载都不登公主府的门,一般的公主,也只能咽下这个苦果,毕竟,若是驸马没有如同当年的那个东平郡王一样养外室,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公主就算是独守空房,总不能告到圣人那边,那样难免要被人笑话。当然,若是公主与夫家和睦,公主府形同虚设的也是正常的事情。

  贾赦本来就不是什么圣人,公主再如何,也比不上自个儿子,若是那位荣乐公主是个不省心的,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眼不见为净,让公主住到公主府,自家儿子哪怕是躲到海外去,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到时候拿出点实惠出来,对上头也有个交代,毕竟对于男人来说,事业为重!若是自家儿子跟公主处得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大家到时候都省心。

  贾赦没有跟张氏直说,但是张氏也不是蠢人,这会儿回过味来,也对有个公主做儿媳妇没什么抗拒之心了,何况,老圣人还许诺了,可以让张氏进宫,见一见那位荣乐公主,到时候也能看看荣乐公主的秉性如何,再确定到底该如何应对。

  阿寿尚主的事情,老圣人原本就跟圣人提过,回宫之后,他便跟圣人通了气,也跟太上皇后和荣乐公主的生母愉太嫔说了一声,太上皇后对自己这些便宜儿女是没太多感情的,她当年原本不过是仪妃,膝下养过的无非就是徒明旰和徒明昀,其他孩子对她来说,也就是宫宴上能够看到的对象,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如今做了太上皇后,那些太妃太嫔自然会时常过来请安说话,有没出宫的女儿的,自然也会带着女儿过来,太上皇后对于那些公主也就是混了个面熟,说起来大家都是庶出的公主,谁也不比谁高贵,太上皇后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无非就是按照惯例,该赏赐赏赐,该如何如何。

  到了荣乐公主这个年纪,也的确到了开始相看驸马的时候,毕竟,这相看驸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且一开始得列出一大堆的人选出来,何况,宫中没有出嫁的公主还有好几个,她们是圣人的妹妹,老圣人的女儿,对象就比较难办,毕竟,圣人自个没有嫡亲的妹妹,他又早就出了宫,这些妹妹跟她感情都不算深厚,娶了她们,除了能够得到一份俸禄之外,未必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好处,不会叫圣人对她们如何另眼相看,与其娶这些将来会被加封长公主的,还不如缓两年,等如今的公主长大呢,因此,这几位没出嫁的公主对于未来的婚事都有些心焦。

  荣乐公主还好,老圣人虽说退位了,愉太嫔这些年都还算有些宠爱,经常还能见到老圣人,偶尔在垂拱殿那边还能见到圣人一面,但是,皇家的孩子往往早熟,荣乐公主对于未来的夫家,还真是没有太高的期待,只要不是个混账,就算纨绔了一点,她也心满意足了。如今从愉太嫔那里得知老圣人竟然给她定下了安乐侯府的世子,那可真是意外之喜,荣乐公主看着比自己仅仅年长一岁的容恪公主有些嫉妒的小眼神,顿时觉得自个已经是圆满了。

  荣乐公主对于这门婚事既然非常满意,那么,在知道张氏进宫之后,面对张氏的时候,也是有些小心紧张起来,虽说自个是公主,但是未来就要嫁到安乐侯府,面对自个的婆婆,自然也不可能太淡定。而张氏在看到荣乐公主的时候,心中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第85章

  美貌什么的,张氏并不算看重,这年头,一方面,出身高的女孩子,几代的基因改良,容貌都不会差,再有就是,这年头,是明明白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做娘的,自个不希望身边有什么通房小妾碍眼,但是,若是自家儿媳妇不合自己的心意的话,她们是不会介意儿子左拥右抱的,只要能够理得顺,不弄得后宅不宁,那么,傻事也没有。

  因此,大老婆五官端正,没什么恶疾,能够生下活泼可爱的嫡子,那就可以了,就算是不能生,大户人家,一般情况下,等闲也不会因为无子这个原因休妻,嫌庶子上不得台面,过继兄弟的嫡子也是正常的事情。

  而荣乐公主虽说没有完全长开,却已经是个挺漂亮的小姑娘,看其眉眼,不是什么骄纵的人,张氏想想也能理解,老圣人多少儿女,就算有几个孩子比较得宠,但是,作为公主,先天上就不占据优势。因此,她们也得讨好得势的兄弟还有父亲过日子,因此,就算是私底下有什么小性子,明面上却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何况,愉太嫔再得宠,哪怕是老圣人退位了,也没想到将愉太嫔提个位份,可见即便对她有什么看重,也无非就是那样。别说什么挡箭牌,为她好之类的话,一个男人若是真的喜欢一个女人,只会把她抬得高高的。就像是甄贵太妃,哪怕圣人对甄家再不满,对甄贵太妃却是得客客气气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老圣人是真的将甄贵太妃放在心上。

  张氏也是人到中年了,见识过的人可是不少,荣乐公主这点年纪,固然有些小心机,但是在张氏那里着实不够看,因此,不过是头一次见面,张氏很快对荣乐公主的性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荣乐公主还算得宠,性子里头固然有些小娇气,但是并不是什么尖刻傲慢的人,看着反而是个挺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张氏毕竟是臣妇,荣乐公主在老圣人退位的时候就正式封了公主,论起地位来,应该与郡王相当,何况,等到荣乐公主许嫁,还会更进一步,册封为长公主,到时候,地位便与亲王相当了。张氏对上这么个还没正式确定的儿媳妇,也只有恭恭敬敬行礼的份。

  荣乐公主却是颇为客气,看着还有些小腼腆,张氏虽说低着头,但是却仔细看过了荣乐公主的一些小动作,然后心头大定,不管怎么样,这个公主不是什么不省心的。

  张氏回去之后,才跟阿寿说了这件事,阿寿简直是傻了眼,他这会儿老实说,心志还没有完全成熟,虽说老是听说,差不多年纪的人里头,谁成亲了,谁订亲了,还有谁如今正在相看,还有谁偶尔见到了谁家的小娘子,如今正磨着家里人去提亲。

  但是阿寿他老实说,还没开窍,别的孩子这个年纪已经是春心萌动,对于异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渴盼之心,但是阿寿简直就像是个标准的技术宅,对于那些技术上头的事情,上心得不行,兴头上来了,能抱着自个做的东西睡得昏天地暗,但是,对上女子,那根本没什么心思。

  这会儿听说自个居然已经算是定下了未来的媳妇了,阿寿第一反应就是茫然。

  老实说,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后世许多中学生谈恋爱并不是真的什么初恋啊,或者是什么感情萌动之类的,女孩子或许非常早熟,很早就有了性别意识,但是对于许多男生来说,谈恋爱更多的其实就是为了面子,别人有,我也得有,但是真要说起来,自家那位所谓的女朋友,未必比小说漫画足球篮球更能吸引自个的注意力。

  对于阿寿来说,这年头也没什么恋爱不恋爱的事情,因此,他也没什么靠着这个跟人家攀比的意思,阿寿在同龄人中一向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他自个聪明,贾赦这个父亲也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拘着他,不许他干这个,不许他干那个的!

  学里面有人拿了家里才子佳人的话本,阿寿好奇的时候也瞅了几眼,只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觉得难以置信,觉得不合常理,比如说,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男人,捡到了一方帕子,一根簪子就对人家上心,谁知道这帕子是小姐的还是丫鬟的啊,怎么就一门心思盯上人家小姐了!

  阿寿算是典型的理工男,逻辑思维非常强,一个话本他从头看到尾,对于里面什么辞藻华丽,那是没多大感觉的,他对这个那是真的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别人一说,他在那边巴拉巴拉地,就将里头各种逻辑不合理的地方给挑剔了出来,这下,心中再有多少绮思,也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这会儿阿寿一听,自个过两年居然会娶一个公主,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戏本子上头,公主总是会看上状元郎,结果,到头来,自个居然能摊上一个公主,让阿寿只觉得不真实。

  因此,张氏跟贾赦就那么一说,他们夫妻两个也不觉得公主下嫁是什么多么荣耀的事情,也不觉得要因为公主,给儿子什么委屈受,因此,就是那么轻描淡写地一说,就像是直接跟儿子说,儿砸,你年纪不小了,这个时候该结婚了,我们做爹妈的,给你挑了个媳妇,过两年直接成亲就是了。

  因此,阿寿也就是随便那么一听,他对公主什么的,从来没有多少期待之意,这会儿的想法无非也就是那样,过两年自个也要娶媳妇了,媳妇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然后,也就完了。

  公主的身份决定了,就算是两人订亲了,也不可能如同寻常的未婚夫妻一样,经常要联系联系感情什么的,阿寿如今不过是个秀才,身上有个安乐侯世子的位置,平常也没机会进宫,等闲也不可能见到荣乐公主,张氏显然也不是什么会为了儿子整日里递牌子进宫,代儿子给公主送东西的人,因此,小两口未来即便要磨合什么感情,也就只能等到婚后再说了。

  皇家的动作很快,上头很快几个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也不光是荣乐公主,还有到了年纪的荣静公主,荣恪公主赐婚的旨意都下了,嫁的也都是勋贵人家。比如说,十公主荣静公主直接嫁到了如今皇后的娘家。

  皇后娘家因为圣人初初登基,不好叫自个岳家跟自个外家相比肩,因此,岳家封的是承恩侯,荣静公主嫁的就是皇后的堂弟。而荣恪公主却是嫁入了建阳伯府,嫁得却是如今建阳伯世子的嫡长子。

  几家听起来除了建阳伯府差了点之外,但是,真要论起实惠,还是安乐侯府更加实惠一些。贾赦虽说是个不掺和朝政的,但是,谁都知道,贾赦那简直是个点石成金的财神爷,内阁里头,几位阁老都知道,朝廷的几个财源还是贾赦让出来的呢。贾赦这个爵位,又能够世袭三代不替,就算是世子贾琛不成器,日后也是稳稳的一个侯爷,不管是谁家的女儿,嫁过去了,都是只有享福的份的。

  贾赦除了年轻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真的荒唐还是被人传得荒唐,自个出来之后,一直以来也就是张氏一个妻子,一直与张氏鹣鲽情深,一向有情有义,夫妻两个都不是什么刻薄的人,之前贾琛的婚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结果到头来,竟是便宜了皇家,却是叫京中不少人家简直是扼腕叹息起来。

  跟安乐侯相比,如今的承恩侯府其实是显得有些青黄不接,当年给皇子挑选岳父,有个不成文的要求,就是皇子的岳父实职不得超过三品,成婚的时候,徒明昀在皇子中也算不上出挑,上头那些兄长们,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因此,承恩侯当时也就是在礼部做了个四品官,跟闲职差不多。

  承恩侯算是清流出身,家资算不上丰厚,底蕴也不深,皇后也不过是刚刚入主中宫,上头除了有个正经的太上皇后,还有个至今仍然荣宠不衰的甄贵太妃,皇后素来也是个贤明人,这会儿圣人的皇位尚且不能说是稳如磐石,何况她这个皇后。皇后自个又孕育了嫡子,因此,也算是比较沉得住气,并没有急着赏赐娘家,提拔娘家人,反而叫承恩侯府尽量低调,不要没事上蹿下跳,安安分分待在府里也就行了。

  因此,承恩侯府在京中只能算是新贵,荣静公主下嫁,也是老圣人所提,根本还是为了表示对如今圣人的支持,也是看重如今皇后的意思。

  只是荣静公主下嫁的又不是皇后自个的亲弟弟,不过是个堂弟而已,皇后的叔叔可没有什么承恩侯的爵位,只不过没有分家,依旧住在承恩侯府,别人说起来还是一家人而已。

  至于建阳伯府,那就更不用说了,建阳伯这边一向比较长寿,而且一向是晚育的典型,其他的勋贵都传了三四代了,很多连爵位都已经没有了,他们家也不过是传了两代而已,如今这位建阳伯都已经差不多古稀之年了,他们家之前已经得了一次恩旨,也是因为如今这位建阳伯尽忠职守,因此得以不降爵。但是如今这位建阳伯世子却是个平庸的,混到如今,也就是做了个四品左右的闲职而已,再等到他嫡长孙袭爵,只怕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微末爵位了。

  荣乐公主是几个公主中最为得宠的,也算是嫁得最好的,另两个得以尚主的,很多人都觉得是走了狗屎运,摊上阿寿,不少人家只觉得是荣乐公主拣着了便宜。

  大家都是眼明心亮的人,贾赦他们家人口简单,家庭和睦,贾赦给儿女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安乐侯府再富贵百年是不成问题的,这样的人家,其实未必需要尚主增添荣光。若非老圣人确定了贾琛并没有科举入仕的意思,也不会赐婚,毕竟,对于有志有才之人来说,尚主不是荣耀,而是负担。

  旨意下来之后,贾赦跟张氏也得跟着忙起来了,婚期什么的虽说不用着急,但是哪怕是天家嫁女,你也得准备聘礼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富贵闲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