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双面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16-01-27 12:49:20

原本宅子里就留了几房家人打扫看守,旨意下时,不必卫若兰和黛玉打发人回京他们就已经收拾得干净了,只等主人回来后安插陈设器具等物。

沐浴更衣之后,夫妻对坐,不叫丫鬟在跟前服侍,卫若兰给黛玉沏了一碗玫瑰花茶,低声道:“今儿陛下跟我说了好些推心置腹的话,叫我在年前掌控住京郊大营,等过了年,兼任领侍卫内大臣之职,统率所有龙禁尉。”

黛玉一呆,想起长泰帝的性子,了然道:“陛下这是怕有人作乱,殃及自身,也是信任你,才将这两个要紧职位与你。”

卫若兰微微点头,叹道:“京城怕是要大乱了。”

黛玉凝思片刻,问道:“义忠亲王那些人还没收心?如今海晏河清,盛世太平,纵有战事,边塞将领有诸般利器,皆能应付,他们怎么就理直气壮地觉得能取代陛下?”

卫若兰冷笑道:“生在皇家的人,除了忠顺王爷这样的,有几个不想君临天下?义忠亲王原是老义忠亲王的长子,自小以皇长孙的身份长大,本以为天下就是他,偏生出了那么些事故,累及自己,心里如何服气?这些年暗中动作频频,陛下都看在眼里,所幸都在自己掌控之中,方没有给他安排几个罪名先下手为强,只在悄悄削弱他那些党羽的势力。”

随即又悄声道:“陛下说,那几个年长些的皇子也和义忠亲王似的,个个拉帮结派,恨不得满朝文武都未他们所用,他实在不放心,先防着。”仔仔细细地将黎塘之事告诉黛玉,免得她将来出门应酬,依旧和黎塘的夫人十分来往。

黛玉感慨道:“帝王家竟连父子亲情都没有了,娘娘无儿无女,倒落得一身清白。我知道了,以后出门定会留意,不再与黎太太交心。”

命妇来往向来和朝堂息息相关,谨慎如黛玉,自然深谙其中之道。

这时候卫母和贾母病重,进宫请过安,又去探望贾母一回,黛玉便无心出门,或早或晚地在卫伯府侍疾,别家递的帖子一概推掉,外人都知卫母之病,亦无怪罪。

展眼就是十月,贾母已愈,卫母病势却十分沉重,经常昏迷三五日不醒,醒来亦认不得人,瘦成了一把骨头。因这个缘故,黛玉特特预备一份厚礼命人送至荣国府,向贾母和宝玉告罪,只怕宝玉成婚那日自己不能亲来,到时自己不来,定会派人送上重礼。

贾母和宝玉十分体谅,王夫人虽有些不自在,但也深知长者重病之时晚辈出门宴乐实属不孝,经人告发就是大罪,因此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来。

成婚在即,王夫人忙忙碌碌,忽听贾政提起宝玉的屋里人,不觉一怔。

贾政拈须道:“那年我瞧中了两个丫头,想着一个给宝玉,一个给环儿,当时没提皆因两个孩子年纪小,怕他们胡闹。如今宝玉就要成亲了,屋里该安排个丫头服侍,可惜从前我看着甚好的丫头不在了,只好另选别人。”

王夫人忙笑道:“老爷不说,我竟忘了,确实该放个丫头在屋里,我心里已相中了一个。”

贾政不等她说完就道:“你说的那个丫头是叫袭人不是?我觉得不好,起这么个刁钻古怪名字,必不是个好的,偏你几年前就定下来,没的叫人笑话。”

王夫人立刻明白自己叫人暗算了,不然贾政怎会知道自己几年前就给宝玉择了人?遂陪笑道:“袭人那丫头我瞧着甚好才说留给宝玉。虽说贤妻美妾,到底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好些。袭人心地老实,行事大方,总不和宝玉一处淘气,凡是宝玉胡闹的时候,她都是尽劝的。”

贾政皱眉道:“老太太原先给宝玉的那个丫头叫晴雯的就很好,老太太说了两回,等宝玉大了给宝玉使,哪知叫你撵了出去,也罢了。你屋里几个丫头只剩一个玉钏儿,我也没取中,下剩几个丫头更不好了。唯有宝玉身边别的丫头很有几个,就将那个叫麝月的开了脸儿给宝玉放在屋里,至于袭人竟是不必了,单听名字我就不喜欢。”

王夫人虽有几分不乐意,但是想到麝月是袭人陶冶教育出来的,自己抄检怡红院时亲自过目过,是个好的,便也同意了贾政的意思,吩咐凤姐去料理。

凤姐听完来龙去脉,回到家一面打发人去叫麝月,一面告诉贾琏。

贾琏目瞪口呆,说道:“咱们这位二老爷真真是操心太过了,咱们老爷都不管咱们房里的事情,二老爷倒好,几年前就给宝玉环儿相好了屋里人。”

凤姐笑道:“再没想到二老爷会这么着。依我从二太太那里听到的话儿来看,二老爷竟是看好了晴雯,仔细想来,晴雯可不就和赵姨娘有些儿仿佛?一样的削肩膀水蛇腰,不管性情,模样儿是尖儿。不过,二老爷什么时候见过晴雯的?若是相中二太太房里的丫头倒也罢了,偏生不是。容我想想,好似赵姨娘的一个丫头叫小鹊的从前给宝玉通风报信过,似乎提起过此事,赵姨娘求二老爷把彩霞给环儿,二老爷没答应,才说起看中两个丫头。那时候彩霞出去了,彩云染了无名之症,金钏儿已死,只剩一个玉钏儿。”

贾琏肠子都痛了,揉了揉才道:“想必二老爷没看中二太太的丫头,奶奶又不是不知道,太太身边那些丫头有几个标致的?老太太身边的丫鬟除非老太太给,二老爷是不敢自己挑选的,有咱们老爷的前车之鉴呢,所以看中的丫头必然不是鸳鸯琥珀这些人,这么一来,唯有宝玉身边的丫鬟可供二老爷选择。那时候晴雯未去,连二老爷自己都说了晴雯甚好,可见给宝玉看中的丫鬟正是晴雯。此时因晴雯不在才说麝月,自始至终都没看中袭人。”

丫鬟通报说麝月来了,贾琏方掩住话题,转身去了卧室。

  第130章

凤姐收了脸上的讥讽,方命人将麝月带进来,举目望去,只见她生有一头乌压压的好头发,长挑身材,鹅蛋脸面,修眉端鼻,明眸皓齿。穿着桃红撒花软绸袄,青缎掐牙背心,底下配着一条松花弹墨绫的裙子,一色半新不旧,令人不觉奢华,自然难令人忌惮。

凤姐几句话过,更觉素日小觑了麝月,她举止既有袭人之温柔和平,言谈又有晴雯之伶俐机变,竟似袭人晴雯二人之长集于一身,同时又无二人之短。

只是,麝月不如晴雯标致,然也和鸳平袭等不相上下,在丫鬟里也算一二等了。

一念至此,凤姐笑嘻嘻地拉着麝月,夸赞道:“瞧这模样言谈,竟是园子里少有的,怪道二老爷瞧中了你,选给宝玉。大喜,大喜。”

闻听凤姐这番言语,麝月心中一惊,面上一红,犹未言语,就听凤姐道:“你们太太已经说了,今儿就打发人给你开脸儿,日后凡有周赵两位姨娘和袭人的,都有你一份,你的明堂正道地走公中,不必怕人说你名不正言不顺。”说毕,叫丰儿拿王夫人的赏赐来。

看那赏赐却是两套王夫人的旧衣服,一套棉的,一套皮的,后者都是小毛衣服,不比袭人那年回家省亲时穿的逊色。

麝月已经羞得不知如何应答,但仍强撑着谢恩,听凤姐的话去给王夫人磕头。

麝月去了半日,回来多了两个小丫头和捧着的东西,袭人见了十分纳罕,忙问怎么又拨了两个小丫头到怡红院,倒把麝月不好意思的,含糊混了两句,掀了帘子回房。

从来没见麝月这样过,袭人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叫小丫头到跟前问话,好安排她们做活,这两个小丫头都是那年王夫人清查大观园后才挑上来当差的,原不知园子里的许多事,一人抢先回答道:“我们并不是服侍宝二爷的,太太叫我们以后单服侍麝月姑娘。”

袭人猛地站起,脸色煞白,失声道:“你说什么?”

那丫头诧异地看着袭人,不明白她为何如此惊讶,遂老老实实地道:“我们是府里拨给麝月姑娘使唤的,就像周赵姨奶奶身边的丫头一样。”

话音刚落,凤姐就打发府里略有些体面单给丫头开脸的管事媳妇过来,又命人吩咐袭人道:“单独给麝月收拾出一间房,凡一应被褥摆设等都用新的,等圆了房,就总管宝玉房里大小事,直至你们二奶奶进门。”

不说袭人如何震惊,如何伤痛,且说麝月向来与人为善,怡红院下剩的丫鬟们如秋纹碧痕等,忙去麝月房中道喜,看着管事媳妇给她开脸,面上艳羡非常。

袭人强忍心意走进来,推了麝月一把,道:“再没想到你竟有今日的福分。”

开了脸后的麝月越发出挑得标致了,头发已由开脸的管事媳妇重新给梳过,身上也换了新衣裳,略插戴几枝金珠钗环,倒也华丽异常。

麝月坐在床上,含羞带怯,十分矜持。

袭人见状,心里一片酸痛异常,偏生当着众人的面又不能表露出来,亲亲热热地和麝月说完话,打发人收拾完房间,躲到屋里暗暗抽泣。

宝玉回来时她忙从屋里出来,服侍宝玉换了一身簇新的衣裳,又沏了好茶,虽然宝玉心中已有打发袭人之意,但相处十来年,又有昔年的之情,多年的倚重之心,见她双目微红,粉光触滑,不禁问道:“好好儿的哭什么?”

袭人强笑道:“何曾哭?原是看人收拾东西时不妨灰尘进了眼睛。二爷吃完了茶,快去麝月房里罢,才有太太已经吩咐下来了,我只有听从。”

宝玉更加不解,皱眉道:“我在家里穿什么新衣裳?和麝月有什么相干?”

秋纹碧痕两个笑嘻嘻地给宝玉道喜,道:“今儿是二爷和麝月姐姐的好日子,如何不该穿新衣去新房?二爷快去,别叫麝月久等了。”

宝玉本性聪慧,听了这话,心中已有三分明白,不禁看向袭人,只见她已经转过头去,作忙碌之状,而秋纹碧痕两个虽然事事都听袭人吩咐,但是心里未尝没有嫉恨之意,笑嘻嘻地推着宝玉去麝月房中,然后关上了门。

因宝玉将婚,晴雯感激他救自己一条命,又给自己添妆,所以亲自绣了一幅鸳鸯卧莲的花样,托人做了一个小炕屏,叫茗烟转交宝玉,听到麝月为妾,袭人心思落空,大笑出声。

茗烟悄悄地咂咂嘴,笑道:“姑奶奶就这么欢喜?”

晴雯笑了半日,方挑眉道:“自然。我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虽是因我素日不会做人,许多人在二太太跟前进了谗言,也因我模样出挑碍了她们的眼,又是老太太给了宝玉的,但是何尝没有那个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背地里说话的缘故,满府里谁不知就她一个人好,我们都是调唆宝玉生事的狐狸精。得知她不如意,我就高兴了。只是没想到麝月这小蹄子如此沉得住气,她没有袭人的贤名儿,又没有我这般的模样,将来宝二奶奶定然容得下。”

说到这里,晴雯乐不可支,道:“麝月不同我,她是袭人一手陶冶教育出来的,事事以袭人马首是瞻,如今越过袭人成了宝玉的屋里人,袭人心里不知道恨得怎样了。”说毕,又命人做几样酒菜,又打发小丫头去芳官等人过来小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

晴雯八月里出阁,出阁前已将随她一起住的几个女孩子都安排妥当了,她们的模样儿原都极好,又跟晴雯学针线,四邻不知道有多少人求亲,除了藕官和蕊官你恩我爱,未曾嫁人仍给宝玉看房子外,余者都已成亲,为了方便照应,距离晴雯家都不远。

茗烟摇了摇头,拿着炕屏离去,而王赟早知妻子从前诸事,闲暇时也曾替她分析前尘,见她如此,不觉一笑,由着她们姊妹在后院推杯就盏,玉动珠摇。

芳官挽了挽衣袖,腕上四只银镯子叮当作响,道:“解气,解气,该来一大海。”

怡红院夜宴之后藕官是亲眼见过袭人对芳官的所有举动言行,亲自给芳官倒酒,虽用大海,却只倒了一杯的量,笑道:“你可不许多吃了,仔细醉倒没法子家去。”

荳官在一旁点头,又道:“你们别太得了意,谁不知袭人和宝姑娘亲厚得很?麝月先一步过了明路不算什么,等宝姑娘进了门,宝姑娘定然重袭人而轻麝月,到那时,袭人依然称心如意,这些年每个月二两银子一吊钱可不是白拿的。”

蕊官摇头道:“不见得。咱们在外面历练这两年才渐知世事,就像晴雯姐姐说的,袭人贤名儿太过,竟是奶奶的做派,宝姑娘如何容得下这样一个人?反倒是麝月更老实本分。”

而袭人不过是面上老实本分,底下心思不浅,除王夫人外,谁不知她早就是宝玉的人了。

晴雯拍案道:“她们日后如何咱们只管冷眼旁观,总能看到结局。来,喝酒、划拳,今儿好生乐一日,醉了的话我打发人挨门挨户地送你们回家。”

话虽如此,但是这些女孩子历经世事,已知惜福二字的真理,不再像在园子里时一朝安乐忘记颠沛流离之苦,四处结怨作恶,且又多已成婚,颇有节制,只在席间划拳,却少喝了酒,想起在府中嬉笑怒骂无人阻拦的时候,各自叹息不已,都说再不能回到过去那时候了,唯有好生度日才对得起宝玉一番安排。

不止她们得到了消息,黛玉从卫伯府侍疾回家,也听紫鹃说起。紫鹃的家人虽跟紫鹃一起跟自己嫁过来,但黛玉不喜贾家下人的许多恶习,并未安排十分体面的差事与他们,离京时亦未带去平安州,所以他们留在京城时没和贾家的下人断了交情,很是知道贾家细事。

黛玉不放在心上,她每日为了卫母之病忧心,来去匆匆,幸喜家中人少事简,哪里有工夫理会袭人麝月之争?连凤姐通风报信说李纨有意托自己给贾兰说亲之事自己都不在意,此事亦是说知道了,径自吩咐雪雁道:“前儿才做的新大氅找出来。”

雪雁道:“姑娘今年做了好几件呢,找哪一件?”黛玉出阁至今又长高了好些,旧年的斗篷已短了些,留着在家里穿,今年拿着帝后赏赐的和徒弟孝敬的皮子很是做了几件新的。

黛玉刚换了家常衣服坐在炕上,道:“就是那件火狐皮的大氅,明日我带过去给老太太。”今天卫母醒了一会子,嫌自己的斗篷都太素了,风毛出的不好,卫太太提起卫若兰勇武,又有赏赐、又有孝敬,家里好皮斗篷不少,尤其是黛玉穿的火狐斗篷颜色鲜艳,瞧着喜气。

这件火狐大氅还是那年卫若兰猎狐所做,不同其他,因黛玉舍不得,保存得又好,这二年便在下摆拼了一截火狐皮,拼得天衣无缝,重新换了面子,出来进去仍旧穿着。

卫母看着果然喜欢,问黛玉家里还有没有火狐皮,自己也做一件。

雪雁一听,就不大乐意,道:“老太太年纪大了,又病着,天天躺在炕上哪里用得着穿斗篷?就算想穿鲜艳些的斗篷,哪件斗篷都能换大红面子,何必问姑娘要。咱们攒了两三年才挑出颜色一致的火狐皮,只够做这一件斗篷。”

黛玉笑道:“跟了我这么些年,眼瞅着就要出门子了,几时学得这样小气了?老太太既然想要,孝敬她就是,不然外人知道了,只当我们没有孝心。”

雪雁今年二十岁,牛方求了黛玉好几回,若不是卫母重病,他们二人的婚事早定下了。

听了黛玉的打趣,雪雁脸上不觉一红,道:“我去把那件斗篷包起来,免得明日一早忘记了。”心里终究对卫母和卫太太有些不满,嘟嘟囔囔地掀了帘子出门。

卫若兰晚间回来听说,沉默良久,道:“委屈你了,连做好的衣裳都得送出去。我如今常在京郊,等我操练将士之余,再给你打好的带回来。”卫母难得清醒,醒来就这样要求,卫若兰虽有些不自在,但没有不满,毕竟老人家病到如今已经十分糊涂了,可是卫太太如此就叫人不喜了,卫伯府又不是没有颜色鲜艳的斗篷,偏点名说黛玉的火狐大氅,其心可诛。

黛玉莞尔道:“一件衣裳罢了,何至于委屈二字?今年没有了,过二年就攒出一件来,我身上这件又不是不能穿了。况且,祖母又不是外人,和祖父那样疼你到大,别说一件斗篷了,就是今年做的祖母都看上了,我也送得。”

次日去卫伯府带上那件鲜艳非常的火狐斗篷,打开包袱,卫太太顿时眉开眼笑,连声夸赞黛玉有孝心,只是卫母又陷入昏迷了,便命卫母身边的丫鬟平安收着。

过了没两天,黛玉再去侍疾时,卫太太不在,卫三婶告诉她柳氏出门应酬穿了那件斗篷。

黛玉听了微微一笑,悄声道:“我早料到了。”卫太太不提别的,单在卫母跟前提那件火狐斗篷,黛玉就料到卫太太必定有自己的主意。

卫三婶瞪眼道:“你既然料到了,何以拿过来?火狐皮难得,满京城里找不出十件来,每一件价值千金,而你那件斗篷又都是挑选颜色一致的火狐皮,通体一色,尤其罕见。我最看不过这样的人,进门当家做主多少年了,改不了出身的小家子气。”

黛玉岔开道:“不在京城这几年,听说府里出的多,进的少,日子过得不大宽裕?”

卫三婶哼了一声,道:“可不是,府里上下都不知俭省,这也罢了,世家都有此病,但是他们又要给大老爷和源哥儿打点,源哥儿又才娶了亲,又要人情往来,他们那些庄田商铺的进项哪里够花?”见卫若兰前程似锦,卫伯和卫源如何不急?恨不得能取而代之,和达官显贵结交得越发频繁了,既走动频繁,开销就多了几倍。

黛玉目露沉思,卫若兰出继时分家,虽说家业平分三份,三房各得一份,不偏不倚,但是祖宅和祖业都归于大房,是二房和三房的两倍。卫伯府的主子比三叔一房尚少许多,庄田商铺进项比以往多,纵使打点前程和人情往来,也不至于到这样地步。

卫三婶不知黛玉所思所想,继续道:“若不是昨晚听我娘家侄媳妇说,我都不知道柳氏前些日子出门应酬时在人前夸口说火狐斗篷不算什么,她手里也有一件。”

黛玉一呆,道:“原来如此,我说她们怎么打我斗篷的主意。”

卫三婶点了点头,正要再说,听小丫头跑进来说卫太太来了,在路上,她们二人方掩下话题,不多时,果见卫太太扶着柳氏的手进来,后者身上没穿火狐斗篷。

卫太太连说府里忙,叫她们辛苦了,又对卫三婶和黛玉笑道:“后日初十,是贾家宝哥儿成亲的日子,他们是贤德妃娘娘赐的姻缘,必定热闹之极,老太太这里有我呢,你们明后两日就不必过来了,和源儿媳妇一同过去吃喜酒。”

卫三婶断然拒绝道:“老太太病着,我们去吃喜酒看热闹像什么话?外人听说了,只怕都要骂我们不孝!我和兰儿媳妇商量好了,礼到人不去,料想他们定会体谅。”

卫三婶冷笑一声,打量自己不知她的心思呢,偏不如她意。

卫太太只好道:“我知道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就是想着咱们几家都不去主母,未免有些轻慢了他们府上,毕竟兰哥儿媳妇从小在那里长大。”

黛玉眉眼淡淡地道:“外祖母和宝二哥哥体谅我在家侍疾不去,我已遣人送礼跟他们说了,外祖母十分赞同我的举动,连说伺候祖母最要紧,我已备好厚礼,明日打发管家亲自送去,也不算失礼。因此,大太太不必如此。”

忽听平安出来说卫母醒了,她们方都住了嘴,步入卫母卧房,果然卫母倚着大靠枕坐着吃茶,瞧着甚好,比要斗篷时更显精神。

黛玉心中一跳,想起父母临终前都曾有过精神抖擞的一段。

想到这里,她和卫三婶相视一眼,后者也知不好,朝黛玉轻轻地点了点头,见卫太太上前献殷勤,微微冷笑一声,不料却听卫母斥责卫太太道:“你老爷出事了,你在我跟前笑成这般模样作甚?还不快拿银子给你老爷打点去!”

卫太太怔了怔,陪笑道:“老爷早上才出门,好好的何曾出事?老太太听谁乱嚼舌根?”

一语未了,一个管事媳妇跌跌撞撞地闯进来,披头散发,满脸泪痕,道:“老太太,太太,不好了,老爷出事了,听说不仅罢免了职务,爵位要削了去。”

卫太太猛地站起身,身下椅子随着她的动作往后仰倒在地,问道:“你说什么?”

管事媳妇接着说道:“老爷已经被摘去冠服收押了,不知会有什么罪名儿判下来,老爷的长随赶回来叫太太赶紧拿银子去打点。”

卫母大惊失色,胸口一口气上不来,就此断绝。

  第131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黛玉为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