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赵彩凤虽然听店小二说的那边非常不堪,但是对于宋家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找一个像样的地方落脚也很不容易,住客栈又没银子,少不得还是得腾出这么一个地方,让宋明轩可以先安顿下来。

李全和掌柜的结了账,要出去给村里的老百姓带一些日常用的杂货,村里头百姓买东西不方便,但是油米酱醋什么的又不能缺,所以李全常趁着上京带一点回去,让李阿婆平价卖给村里人。

赵彩凤说要去讨饭街看看,李全怕她不认识路,亲自送到了路口,又告诉她什么时辰在八宝楼集合,这才买自己的东西去了。六月的阳光毒辣辣的,晒在赵彩凤的脑门上,她袋着一顶小毡帽,斜挎着粗布包袱,看着还挺像一个进京找活干的小厮。

讨饭街离长乐巷也不远,不过隔开三个巷子,京城人多地少,过了主干道所有的小巷子都只有两人宽的样子。赵彩凤问了人,又走了大约有半柱香的时间,才看见在岔路口往里有一条特别窄的小巷子。巷口有一个木牌坊,横头写着“世康路”三个大字。

入口的地方倒着一堆泔水,看上去被人涝过了,湿哒哒的铺了好大一摊,这种天气又热,引得周围一大群的苍蝇嗡嗡嗡吵个不停,赵彩凤踮着脚尖进去,越往里走越发现这条巷子很深。

进去之后,赵彩凤才发现,城里的穷人再穷,其实还是挺懂卫生的,除了公共环境特别脏乱差之外,每家每户只要有单独小院的,里面打点的还是挺干净的。

这个时候正是晌午,家里没什么人,赵彩凤四处看了看,发现有几户人家家里住着老人,正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的荫凉里头做针线。

赵彩凤觉得随便敲别人家门挺失礼的,但是不敲门又了解不到情况,想了想正要鼓足勇气敲门的时候,忽然间里头的院门一开,一个矮胖身材的中年妇女从里面滚出来。

赵彩凤一点儿也不夸张,就拿个子,就那身高,用滚绝对合适。可怜赵彩凤麻杆一样的小身材,哪里经得起这保龄球的撞击,一下子就跌倒在地了。

也许是赵彩凤太瘦弱了,以至于那妇人撞了她还没察觉出来,只指着里面骂骂咧咧道:“这姓毛的,以后别让我在京城瞧见你,不然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不给房租还跑路?我□□全家。”

赵彩凤前面几句没听清楚,但是后面两句听的可真切了,有人没付房租跑路了?那不是说里头这小院如今是没人住的?赵彩凤也顾不着脚上疼痛,伸着脖子往里头看,见里面一个三间房的小院,中间还有个天井,里头架着石台,还有一口井,看着干干净净的。

赵彩凤一下子就来劲了,见那妇人还没瞧见自己,只脆生生的喊了一句:“哎哟,我的腿……”

赵彩凤这一出声,那妇人果然就瞧见了她,只低着头,不太确定道:“小……小兄弟?”

“大婶,我是姑娘。”赵彩凤虽然看过不少年轻姑娘被人伢子拐卖买去妓院的小说,但是总的来说,那都是女主智商问题。鉴于赵彩凤对自己的智商还是很肯定的,所以她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姑娘家的身份。

“哎哟,是个姑娘呀,你怎么穿成这样在我家门口做什么?你这……”妇人前后看了一眼,见并没有别人,顿时就想明白了,只拍手笑道:“是我把你给撞了?我这还真没看见,可不好啥意思了。”

那妇人说着,只伸手过来拉赵彩凤,赵彩凤见她身上穿着缎面衣裳,头上戴着两根赤金发簪,耳朵上也带着金环耳坠,手腕上是一金一银两条镯子,怎么看也不是住在这讨饭街上的人,她既然说这是他们家门口,想必应该是房东没错了。

“我……我是来找房子的,过两个月我家兄长就要进京赶考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安顿好。”赵彩凤为了防止盘问,索性就娇滴滴的开口,只说是为了兄长来京城找房子的。

“哪地方人呀?”

“我是从河桥镇来的。”

“我家妹子就嫁到了河桥镇上,河桥镇那离这儿也五六十里路呢,怎么你一个人来了?家里人呢?”

“我没让我哥过来,他还在家温习呢,我先进城瞧一瞧,要是有好的房子先租下来,再回去接他出来。”赵彩凤一五一十的开口,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但是看着这婆子也不像坏人样子,就多说了几句。

“怪可怜的,我瞧你这个头,不过十五六岁吧?怎么你家里人也放心让你一个人出来?真是可人疼。”妇人一边把赵彩凤给扶了起来,一边道:“我姓伍,大家都喊我一声伍大娘,这条街上靠左边这一排都是我家祖上房子,正巧今儿有那么一间空下来的,你若是想找房子,不如进去瞧瞧,我给你算便宜点,谁让我出门就把你给撞了呢!”

伍大娘约莫四十出头样子,笑起来脸团成一团,眉梢的皱纹都更深了些,但整个人看着很喜气。赵彩凤闻言,只瘸着腿谢过了,跟着伍大娘一起进院子里看了一眼。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院子后头还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茅厕,一间是灶房,虽然小是小了一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人住是有那么些拥挤,可若是宋明轩一个人在这儿读书过日子,也尽够了。

赵彩凤当下就有些心动,只是她实在不知道这边的行情,又怕自己被人看穿了心思,对方会提价,所以只为难道:“伍大娘,我们是乡下人家,没什么银子,也不知道这一间房子长租下来要多少银子,你看能不能这样,我兄长考完了秋闱也就回去了?能不能只租到那个时候,到时候你这房子还可以再租给别人。”

伍大娘想了想,这会子到八月份到也不是什么旺季,但是八月靠后很多外地往京城投亲的人就多了,到时候还能租个好价钱,于是便开口道:“那行,就这么定了,只是这回我可明说了,先把订金付了,你也瞧见了,你前面那租客,昨儿来问他收银子还说今儿就给,今儿过来人都跑了,我也是倒八辈子霉了。”

赵彩凤又在院里看了半天,又问了一下伍大娘这边邻里之间的情况,得知这儿并没有什么人从事噪音工种,也便放心了下来,只开口道:“那就这么定下吧,今天都六月初六了,八月初九开考,不过就两个月时间了。”

伍大娘的心情也不错,原来的租客跑了,她原本还以为这房子要空置一阵子呢,谁知出门就又撞上了新的租客,只笑着道:“咱今天也算是缘分,这房租我也不多收你了,就按最便宜的给你,二两银子一个月,你看如何?”

赵彩凤对这个时代的货币实在没有太多的研究,但她按照杨老头卖的面算一下,一碗面大肉面是三十文钱,十碗就是三百文,那三十碗就是九百文。按照现代的物价,一碗大肉面大概是十五元,三十碗大肉面是就是四百五十块。二两银子就相当于七十碗大肉面的样子,那就是一千零五十元,可要是在现代,一千零五十元也不可能在北京城租上一个带院子的这样的小院,住地下室还差不多呢!

赵彩凤心里一盘算,顿时就觉得这个价格当真不贵,只点头道:“那就二两银子。”

赵彩凤跟着伍大娘回了她家,拿戥子称了银子付好了定金,又回了方才的那个小院子。

三间房都是明堂,除了灶房比较脏之外,其他的地方都还看得过去,赵彩凤说干就干,卷起了袖子就开始大扫除起来。拿竹竿扎着笤帚在屋子里打了一圈的蜘蛛网,呛的她咳了好几次,也不知道之前那住客是怎么住下的。

赵彩凤绞干了湿布擦着窗台,忽然想起那些烛光下和宋明轩一起,她做针线他看书的光景,要说浪漫那真是半点儿也搭不上边,可心里头却还是忍不住觉得挺暖的。赵彩凤笑了笑,用力搓了几把抹布,把屋里仅剩的几样家具都擦的干干净净的。

她原本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应该说是带着些小洁癖的,可自从穿越过来之后,住的、吃的、穿的,没有一样是可以用自己原先的生活标准来看的,所以这种洁癖久而久之也被她抛弃的差不多了。而今天当她又可以兴致勃勃的打扫起卫生的时候,赵彩凤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三更完毕~~~么么哒~~要花花~~

☆、第49章

赵彩凤把屋子收拾干净之后,看看天色也已经将近申时二刻了。到了古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自然的依靠能力加强了许多,赵彩凤差不多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知道各个时辰太阳和地平线的角度了。

身上的衣服沾了水,赵彩凤用洗干净的抹布擦干了,将三间房子的房门都关紧了,到门外把锁锁上了。抬起头看了一眼门板上已经旧了的春联,伸手就把它揭了下来。

宋明轩的字不错,到时候让他写一对贴上去,肯定比这个强。赵彩凤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个来,顿时就觉得有些面红耳赤。

终于把房子搞定了,赵彩凤松了一口气,赶紧回到了八宝楼跟李全回合。这时候李全也正好刚刚回来,瞧见赵彩凤从后院进来,只站起来道:“还说你会不会迷路了,正和小二商量要不要去找你呢。”

赵彩凤摇了摇手里的钥匙,笑着道:“李叔,你快看,房子有着落了。”

那店小二见了,也忍不住眼神一亮,往赵彩凤的肩膀上拍了一记道:“你小子,不赖啊?哪家的房子?”

“是讨饭街里头的,房东叫伍大娘,看着挺和善的一个大婶。”

“原来是她呀,那你可真是走运了,她可是讨饭街上人人称赞的大善人,讨饭街上一条十来家整院子都是她们家的,怎么被你给遇上了。”就连李全都认识这人,想来那伍大娘应该是相当靠谱的。

“我今儿去看房子,正巧遇上她找人收房租,可谁知道那个租客竟然跑来,正好空下了这个一个小院,我就租了下来。”赵彩凤听李全这么说,也觉得自己似乎运气不错。

“小兄弟,多少银子租的?”

“三间正房,后面两间小屋,二两银子一个月,我说好了只租两个月。”

店小二只拧眉想了想,一个劲点头道:“果然没坑你,这价格还算公道,不过我说你一个人租什么房子啊,跟着大家伙睡通铺,不是节省银子吗?”

赵彩凤只低下头,略略笑了笑,也没打算瞒着别人,只开口道:“这房子不是我自己住,我家兄长要进京考举人,所以让我来给他瞧一瞧的,没想着能成的,这不正好运气了!”

“那你可真是走运了,这眼下里秋闱还剩两个月了,城里的客栈早就没有空着了呢,广济路上像模像样的小院子也都住满了人,就连玉山书院外面的农家,都把自己家的房子空出来一间给考生住了。”店小二只侃侃而谈。

“玉山书院?那是什么地方?”赵彩凤虽然听的随意,但还是精准抓住了对话的重点。

“玉山书院您不知道?这天下的考生就没有不知道玉山书院的,有句话怎么说的,南栖霞,北玉山,这两个书院那都是泰斗级的书院,比国子监还强呢,这些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两个书院,已经没国子监啥事儿了。”

赵彩凤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感觉应该是一个超牛逼的民办院校,有点新东方的感觉啊,只着急问道:“那地方怎么才能进去上学?”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就是平常听这边吃饭的客人有时候会聊起来,那么好的地方,一般人也进不去吧,听说好多大官家的少爷都在那边,没准那儿不收穷人。”

赵彩凤瞥了他一眼,那店小二顿时缩了缩脖子,他话虽然说的不好听,可还真是大实话啊,这年头做什么不要钱的,要进这样的书院上学,只怕除了一封能上得了台面的推荐信,银子也是少不了的。

赵彩凤叹了一口气,那边李全便开口道:“小武,你别担心,二狗他那么聪明,就算不上这什么书院,也能给你靠个举人回去的。”

赵彩凤抬起头,再一次皱着眉头道:“李叔,咱以后能不叫二狗了吗?万一他正考上了举人,叫二狗别人准笑话他。”

李全嘿嘿笑了两声,挠了挠后脑勺,笑着道:“行、行、这不就习惯了吗……”

赵彩凤和李全在天黑前出了城,又回到了十里庙的黄家,在这儿在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可这一晚上赵彩凤却没有睡好,一直在想那个玉山书院的事情。赵彩凤如果没经历过高考也就罢了,但偏偏她是经历了现代白热化的高考竞争的。

哪家的孩子不出门找辅导班的?哪家的孩子不是从小奥数、外交一起来的?像宋明轩这样,连一个像样的学也没上,没有系统的教育,怎么去跟那些顶尖的考生抗衡呢?

赵彩凤想了大半宿,还是觉得不甘心,但有时候不甘心也没有什么用处,条件使然,她也没有办法。

于是,在这种不甘心的心态下,赵彩凤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一路上都很顺利,到河桥镇的时候才刚晌午,去了杨老头的摊子上,才发现杨氏并不在,问了杨老太才知道,昨儿赵武的入学考试很好,私塾的先生已经收了他当学生了,今儿第一天上课,杨氏不放心,在外头守着呢。

赵彩凤听了也很高兴,不过杨氏居然还守着,这也太夸张了,看来不管是什么年代的家长,对待孩子念书这件事情,都是很紧张的。

李全家的李二虎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如今已经十一二岁了,完全没有念书的天赋就算了,这时候开蒙也晚了,私塾的先生也说了,在我这儿念书也行,就是只怕这孩子以后也念不出什么名堂来了,不过就是不做睁眼瞎了。

李大婶听了,只戳了一下李二虎的脑门,想了想道:“算了,那就念吧,横竖不能让他做个睁眼瞎,以后做个小生意什么的也不会给人骗了去,等我家三虎在大两岁,我送小的来。”所以李二虎也跟着一起上学去了。

李全听了,也不生气,只点头道:“看来念书还是要年纪小的好,我记得明轩那时候,六岁上头他爹就送他来念私塾了。”

李大婶只着急道:“那按你这么说,咱小三明年就要来上学了?他现在自己拉屎拉尿还不会擦呢,这可咋办?”

李全志睨了一眼自己老婆,脸上没好气道:“这可不都是你给惯的吗?孩子都被你惯坏了。”

杨老太听了,只哈哈笑着道:“小孩子惯一些有什么不好的,长大了就懂事了,咱们彩凤小时候,我那女婿还不是惯得不成样子,如今再看看,这闺女还真没白养呢!”

这时候午市又要开了,来吃面的人也多了,杨老头非要留着李全夫妇在这边吃面,两人也不推辞,当下和赵彩凤三个人一起坐了下来。

没过多久,杨氏就回来了,只笑着道:“我瞧着午市要到了,急忙回来帮忙,两个孩子都挺听话的,先生说都不错,我心里也安慰了。”

杨氏帮着杨老头他们招呼客人,忙过了午市之后,大家也都凑合着吃了一顿,杨氏便开口道:“彩凤,我和你姥姥姥爷商量了一下,要不然你就留在镇上,一会儿我跟你李叔回去,眼下小武还小,他一个人留下来我确实有些不放心,再一个,这早市午市也挺忙的,你姥姥姥爷年纪大了,得有个人帮衬着他们。”

杨氏毕竟是个孝顺女儿,想当初赵彩凤那舅舅在的时候,也没说要来帮两位老人分担一下,如今杨氏倒是看不过眼了。

不过赵彩凤心肠也挺软的,这两个老人起早贪黑的忙一天,确实也很辛苦,如今赵武又要在这边上私塾,虽说是来陪他们的,但好歹也要让他们操心,按理是要留一个人下来照顾的。

再一点,也是赵彩凤最想留下来的理由之一,那就是她得把杨老头这拉面的绝技给学下来,不然的话,没有技术股,这摊子将来很难长久的。

“行吧,那娘一会儿你跟李叔她们回去吧,我出来的时候还带着几件衣服的,够这几天换洗的。”赵彩凤说着,从斜挎包里头拿出一串钥匙来,递给杨氏道:“这是给宋大哥在京城找的房子,在世康路七十八号,三间正房,后头两间小屋,可以让宋大娘陪着他一起去,房租交了一个月了,房东把房子留着呢。虽然那边是穷人住的地方,但是我打听过了,周围都挺清静的,宋大哥在那边念书,应该不赖。”

杨氏愣着接过了赵彩凤递上去的钥匙,睁大眼睛问道:“这房子都租好了?这么快?”

赵彩凤端起碗喝了一口面汤,只点头道:“嗯,正好运气好,租上了,对了,京城还有一个玉山书院,听说里头很多读书人,要是宋大哥有空,可以去打听下怎么去里面听课。”赵彩凤喝完了汤,拿起手帕擦了一下嘴,要是摆在以前,她是绝对不会端起汤碗喝汤的,因为太不文雅了,可如今没有勺子,她也只好将就着了。

杨氏瞧着自己忙忙碌碌的女儿,只跟着点头,又嘱咐道:“那你好好在镇上待着,我把话给你都带到。”

赵彩凤点了点头,又继续道:“对了,我还答应给宋大哥去县学抄题目的,你就让宋大哥上京的时候在河桥镇停一停,我这两天就给他去抄回来。”

☆、第50章

杨氏一边点头一边应,越发觉得赵彩凤自投河醒来之后,比以前更懂事了不少。这种懂事并不在于她变得有多勤快了,而是她开始对这个家的责任感越来越强了。

“彩凤,那你就在这儿待着,平常出来帮忙就穿这身衣服吧,看着还挺像一个假小子的。”杨氏别的不担心,就担心赵彩凤被人占便宜,虽然河桥镇上的人并不知道赵彩凤守了望门寡这件事情,但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个道理她还懂的,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喜欢占寡妇的便宜。

“娘,你放心跟李叔他们回去吧,一会儿我就去私塾接小武。”

赵彩凤送走了杨氏,开始帮老杨头收拾面摊,因为客人往来快,所以碗是来不及洗的,只在一旁的水桶里面泡着。一桶是客人吃剩下的面汤,一桶是清水,这路边没有一个接水的地方,就这样堆着,等下市的时候,杨老头推着车,把那吃剩下的面汤倒到下水沟里,三人一行就可以回家了。

河桥镇夜市下的很早,镇上的居民没有晚上吃宵夜的习惯,再加上晚上有宵禁,又不方便,所以太阳落山之前,杨老头已经把摊位收拾好了。

赵彩凤去私塾接了赵武回来,随口问了几句他今天都学了些啥,赵武支支吾吾的回答了,只一个劲说先生说话听不懂,没有宋明轩教的好。

赵彩凤虽然没亲自去听课,但也很容易想的到,这种私塾里的先生,多半是张嘴之乎者也,怎么可能像宋明轩一样说的这样明白了。赵彩凤只揉了揉赵武的头顶,语重心长:“宋大哥小时候可没有人教他,他也都是从先生这儿学的。”

河桥镇上就这个私塾有名,宋明轩当时就在这边上的学,应该算是这位先生的高徒了。

赵武点了点头,将书包往身后一背,上去帮杨老头收拾桌子,东西都装车之后,一家四口人便往鸡笼巷去了。

杨老太天还没亮就和杨老头一起出门,这会儿家里灶头上都是冷的,赵彩凤只急忙进去生了火烧起热水来。杨老头把今天的木桶卸下来,杨老太洗碗,他自己则把一个小缸搬了进来,又将角落里一口大缸上压着的石头搬了下来,揭开了上面的盖子,在里面舀了一勺老卤出来,放到灶台上。

灶台的左边架着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两只整鸡,还有几块猪肉。

看见赵彩凤在里面烧火,杨老头便打开了话匣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