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李全听了,只连连摇头道:“哎哟你别说了这事情真是臊死我了,这一把年纪的,还老树开花了呢!这不我这回去城里,还得去宝育堂给她抓安胎药呢!”

李全虽然话里听着谦逊,可脸上却盖不住的笑了起来,钱木匠便笑着道:“我听说赵地主家又卖地了?这回你打算买上几亩?”

“我已经跟赵婶子说好了,这回我全要下了,赵地主这病只怕是好不了了,年纪轻轻不学好,学人家抽大烟,这会儿把命都糟蹋没了。我瞧着是一个村子的,银子也给的利索了些。”

钱木匠只笑着道:“我们村如今就你最能干些了,其他人都不行,一个个好吃懒做的。”

李全便叹息道:“哎,说起勤快,那时候赵大哥在才是真勤快,只可惜这好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呢。”李全说着,只又问道:“我听说前一阵子下大雨,方庙村那个煤窟窿里又埋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钱木匠听了,只皱了皱眉头,并没说话。

李全又道:“官府也不管管这事情,还不如填起来算了,一个个都想着去发横财,最后都搞得家破人亡了。赵大哥要不是因为这个,也不会丢了性命。”

钱木匠听了,头就低得更下了,只茫然的看着远处道:“大家看着有利可图,自然就想去捞银子,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在路上摇了几个时辰,总算是到了京城,李全在八宝楼卸了东西,便载着钱木匠往讨饭街去。

讨饭街巷子里窄,车子就停在外头,钱木匠和赵文就背着行头,跟着李全往里头去。

杨氏这会儿正坐在门口一边做针线一边跟余奶奶唠嗑,忽然间就抬起头瞧着几人往这边过来,先瞧见的就是钱木匠那一脸的络腮胡子,只唬了一跳,见他们果然来了,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忙放下了手中的针线,起身迎了过去道:“老二,你可来了!她叔,老二师父,你们快进来坐!”

杨氏平常和钱木匠从来没什么交际,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称呼好,幸而想起如今他收了赵文当学徒,所以才迸出一句老二师父来。钱木匠也微微愣了一下,只笑着应了。他们一个鳏夫,一个寡妇,这样当着人前哥儿啊妹啊的,确实不太合适。

几个人才进去,杨氏便冲着里头喊道:“彩凤,快倒茶出来,你李叔带着钱大叔和老二来了。”

赵彩凤正在里头给宋明轩裁衣服,听着这话也放下了手中的剪刀,往厨房里去倒上了一壶茶,拿了几个茶碗出去。

一个月没见赵文,他的脸更黑了,这大夏天在太阳底下干活,如何能不黑呢。

钱木匠坐下来,只喝了一杯茶,抬起头问道:“我听李全说你手受伤了,如今可好了?”

赵彩凤便笑着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是还使不上什么力气,养一阵子就好了。”

杨氏眼神中带着几分歉意的热切,只不好意思道:“她叔,让你们大老远的来,真是过意不去,原本我们是想着,在京城请个木匠的……”

杨氏的话还没说完,钱木匠倒是先开口道:“不打紧,庄子上的事正好做的差不多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在京城有活干,出来也是一样的。”

赵彩凤瞧见院子里放着两篓子的木工工具,只开口道:“店铺那边有地方,可以在哪儿住,一日三餐的话,我给你们送过去。”

这时候听见动静的宋明轩也从房里出来了,上前先见过了几人,又问了一下家里的事情,得知家里一切都好,这才放下了心来。

李全拍了拍宋明轩的肩膀道:“明轩,还有十几天就要下场子了,村里头的人可都盼着呢!我家里养的猪也肥了,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一刀宰了它。”

宋明轩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这几日他对考试的信心又增进了几分,倒是很自信的点了点头道:“虽然说不准,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宋明轩说完,只偷偷的瞧了一眼赵彩凤,心下满满的甜蜜,只要有赵彩凤在身边,他就觉得自己精神百倍。

杨氏出门买了一些小菜,打了一些小酒,留李全和钱木匠在家里吃了一顿便饭,到了下午,赵彩凤便带着他们往广济路上去看门面去了。

钱木匠看了一眼这铺子,只点头道:“不错不错,这里人多也热闹,生意应该不差。”

赵彩凤只笑着道:“我有一天在这边悄悄的数了数,就一个中午,往隔壁那家饭馆里头就进去了百来人,还有人在外头等位置的呢,姥爷拉面的手艺这么好,生意铁定错不了的。”

赵彩凤把自己画好的图纸拿了出来,向钱木匠一一讲解了一下,又带着他和赵文去了后面的小房间,赵彩凤早两天就已经将这里收拾干净了,原本这儿有一张给小厮值夜用的木板床,赵彩凤也擦干净在上头铺好了草席子。

“钱大叔,您就和老二在这边将就将就了,这京城地方小,也只能这样了。”

钱木匠只笑着道:“这地方已经够宽敞了,我以前也在京城住过,就这一个铺子,租下来一个月少说也要四五两银子吧,彩凤你可真有办法。”

赵彩凤只笑着道:“说起来也是遇到了贵人,倒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以后我再慢慢跟你说这里头的故事。”

钱木匠看了赵彩凤给的图纸,又指出了几个不合理的地方,两人一起修改好了,这边赵彩凤留了十两银子下来,只告诉钱木匠这附近就有一家卖木料的铺子,价格也都询问过了,算不上太贵,所有东西只从他们家买就够了。

钱木匠接过了赵彩凤手里的钥匙,把东西收拾好了,打算和赵彩凤一起看看这边的木料,只嘱咐赵文在店里头看家。

两人一路到了木料铺子,因为资金有限,所以选择了最普通的杉木作为桌椅的材料,钱木匠只敲了敲那木料,开口道:“这一块不错,估计的有二十年。”

那老板见了,只开口道:“果然是个识货的,你数数这年轮,可不要二十年了,这木头不管是打家具还是做桌椅,都是一等一的好呢!”

那老板见钱木匠是和赵彩凤一起来了,瞧着年纪倒像是父女俩,便笑着道:“你这是要给闺女打嫁妆呢?这若是打嫁妆,还是榉木的好一些,上色也好看些,就看您怎么选了!”

钱木匠笑的憨厚,倒是赵彩凤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正打算解释几句,只听钱木匠笑着道:“被他这么一提醒,你的嫁妆倒真的要打起来了,这明轩要是真中了举人,你们俩的事情,还不是说办就办?”

赵彩凤冏里个冏,只笑着道:“我才不要嫁妆呢,他要是真心里头有我,就算我没有一文钱的嫁妆,他也照样会娶我的。”

钱木匠听了这话,只觉得喉头发紧,仿佛依稀很多年前,有人靠在他的怀里道:我这样跟了你,你可是一文钱的嫁妆也没拿到,你还预备要娶我吗?

钱木匠的视线顿时就有些模糊了起来,只尴尬笑道:“说的是……明轩怎么会嫌弃你呢。”

我怎么会嫌弃你呢……这句话终究是自己也说过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加更章留言都没5个……今天还没有我会伤心的!!!

☆、第122章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么么哒~~~

两人选好了木料,付了定金,跟掌柜的交代了送货的地址,赵彩凤和钱木匠便分道扬镳了。赵彩凤只回了讨饭街的小院,钱木匠去了广济路的铺子里头。

赵彩凤回家的时候就瞧见杨氏在那边忙针线活,瞧着是一块石青色的棉布面料,做成短打的式样,杨氏见赵彩凤回来,只把针线给放下了,迎上去道:“怎么样,事情都安顿好了吗?”

“都安顿好了,也给钱大叔他们留了银子,一会儿晚上我只让他过来吃晚饭,等明儿正式开工了,我们再送菜去吧,这个天热,一天送个一次就够了,他那边后院里头有一个煤炉,我瞧着能用。”

杨氏只点了点头,又道:“这次多亏你钱大叔肯帮忙,我今儿瞧着他和你二弟的衣服都磨破了,就去扯了一块面料,给他们一人做一件衣裳,到时候你带过去,就说是你做的。”

杨氏从来都恪守妇道,寡妇又最怕沾上不好的名声,但是在自己的闺女前头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所以就实话实说了。

赵彩凤也明白杨氏的心意,只开口道:“娘你放心吧,做好了交给我就得了,只是我说是我做的,要是钱大叔不相信那也没办法,毕竟我做衣服那针脚,蚊子都飞得过去。”

杨氏听了只嗔笑道:“你又胡说,对了,你给明轩裁的衣服我已经帮你裁好了,上回纳鞋底是因为你手上力气不够,这回你总该自己做了,离他下场子还有大半个月时间,也够你做的了。”

赵彩凤一听可就郁闷了,只叹了一口气道:“算了,上次我做的衣服,他也穿的好好的,想来应该不嫌弃的吧……”

杨氏便笑道:“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就算做得再不好看,只怕在他眼里也是一件宝呢。”

赵彩凤听杨氏这么说,也有些脸红了,她深切的觉得自己这几天有些不正常,似乎陷入了一种所谓的春心萌动的境界,这种滋味似乎在前世只有初中时代暗恋学长的时候有过,以至于赵彩凤都有些记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

总觉得心里甜甜的,又酸酸的,想着无时不刻看见他,却又怕他也看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让他觉得自己不尊重了。赵彩凤觉得这样的自己真是太掉架子了。只叹了一口气,回自己房里给宋明轩做起了衣服来。

到了晚膳时分,赵文一个人回了小院来吃饭,杨氏去开门时候只看见赵文一个人,便问道:“你师父呢?”

赵文指了指巷口,那边已经没有人影了,杨氏也探着头看了一圈,黑漆漆的,便也没往外寻,只放了赵文进来,问他:“你师父没跟你一起来吗?”

“师父说他来这里不方便。”赵文只老老实实回答。

“那他人在哪儿?”

“就在巷口呢。”

杨氏忍不住又往门外看了一眼,只问道:“那他晚上吃什么?”

这时候赵彩凤已经端了饭上来,赵文一看是糙米饭,只忍不住端起碗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了几口,等自己嘴里的东西吃干净了,才想起来方才杨氏问他的话,只开口道:“师父说外头的烧饼一文钱一个,他吃两个烧饼就好了。”

杨氏便蹙眉道:“烧饼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我给你装些饭菜回去,你带回去给你师父吃。”

杨氏说完,又瞧着天色暗了,问道:“一会儿我送你回去吧,这大京城里头,只怕你还不认识路吧?”

这时候赵文又已经吃了好几口饭下去,只打了一个饱嗝道:“师父说他就在外头巷子里等我,我吃完了出去找他就好了。”

杨氏听了这话,顿时就觉得喉头一紧,脸皮都有些发麻,眼眶热热的,“那行,一会儿你自己出去找你师父,我就不送你了,你把东西带给你师父就好。”

杨氏这会儿自己也还没吃饭,只转身进了厨房,赵彩凤在外头等了半天不见杨氏出来吃饭,只回厨房看了一眼,见杨氏正在那边揉着玉米面,赵彩凤只稍稍拧眉想了想,便明白了,只笑着道:“娘啊,这窝窝头是要做好了让老二带走的吗?”

杨氏哪里知道赵彩凤居然这样聪明,一猜就中了,便点头道:“你钱大叔大老远来帮忙也不容易,虽说是收了银子的,可他帮我们带着老二这么久了,我们也没意思意思,做人总要知恩图报的,他如今为了避嫌,连饭都不敢进来吃上一碗,我总不能让他在外头饿肚子吧?”

赵彩凤其实也知道这个道理,且她想的其实比杨氏还更远,杨氏如今才三十五六的样子,放在现代也不过就是一个大龄剩女,可是在古代居然已经是快要当婆婆的人了,这让赵彩凤很是不理解,这样的年纪,明明还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的。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的是循序渐进,杨氏心里头到底有没有这个想法,这会儿还一点都看不出来。

杨氏做好了窝窝头,在灶上蒸了起来,这才端了饭碗到外头吃饭,瞧见那黄瓜炒鸡蛋里头还剩下几大块的鸡蛋,只悄悄的拨到了一旁。等大家都吃完了,杨氏才盛了慢慢一碗饭,把方才没动过的鸡蛋都盖在了碗上,用食盒装了起来,又把窝窝头放在里头,吩咐赵温道:“这盒子里的饭是给你师父吃的,你不准偷吃,里面的窝窝头是明儿你们的早饭,中午的时候我会过去给你们送饭,不准花你师父的银子买东西吃!”

赵文只一个劲儿的点头,杨氏见他比起以前来反应已经快了很多,只笑着道:“行了,你快走把,省得一会儿你师父等急了,天晚了走夜路总归是不方便的。”

赵文只点点头,杨氏把他送到了门口,便没有再往外头送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要是和钱木匠多见几面,只怕闲言碎语就要传出来了。杨氏叹了一口气,回院子里收拾东西。

夜静悄悄的,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赵彩凤就在这月光下缝起了衣服来,宋明轩在一旁看书,看着看着视线就到了赵彩凤的身上,赵彩凤便像是有了感觉一样,只抬起眼皮瞪他一眼,宋明轩便又老老实实的开始看书了。

就这样一晃过去了七八天,杨氏每天雷打不动的给广济路送两顿饭,刚开始的时候半个时辰就能回来,后来时间就越来越长了,一两个时辰都不见回来。广济路上小院里晒满了洗干净的衣服,钱木匠看着洗得干净清爽的衣服,打心眼里觉得,有个女人真好。

这事情虽然赵彩凤和宋明轩两个人都有所察觉,但两个人都守口如瓶,毕竟赵老大去世还没到三年,要是真闹出一些事情来,对杨氏和钱木匠都不好。不过赵彩凤是打心眼里相信杨氏的,她其实是太过习惯了要对身边的人好罢了。

赵彩凤在宋明轩房里的一面墙上写下了科举倒计时,每过一天就换一个数字,宋明轩瞧着上面的字数从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心里到底是有些慌了。

越到这个时候,越发就觉得好像自己什么都不会了,自己就像是一个真空的人一样,脑子里读的书就更一瞬间蒸发了一样。

宋明轩这种其实是典型的考前综合症,赵彩凤在考高前夕就曾经患上过,不过赵彩凤解决的办法很独特,约了几个朋友去KTV唱歌,在恶狠狠的吼了一晚上之后,脑子终于又恢复了正常。赵彩凤觉得,宋明轩是压力太大了,他需要轻松一下,不然的话只怕还没进场子,宋明轩的身体就会先扛不住。

赵彩凤在京城也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也就只有和王燕还有钱喜儿熟悉一些,上次王鹰给捎了信回去,正好还没谢谢人家呢,赵彩凤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去刘家一趟,顺便探听一下刘八顺有没有这种症状。

没想到赵彩凤这次还真的给跑对了,刘八顺非但有这种情况,而且还比宋明轩严重的多。刘八顺十一岁中的童生,到现在整整六年没考过试,那种考试的紧迫感都已经不记得了,如今一想到要下场子,便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所以就病了起来。

赵彩凤在大厅里等了一小会儿,才见到心情有些不好的钱喜儿从后院出来,见了赵彩凤便蹙眉道:“我这几日原本是想去找你玩的,可谁知道八顺他病了,这会儿杜太医正在给他施针呢,希望他能好好的睡一个觉,这几日晚上他都睡不着。”

赵彩凤看着钱喜儿那精气神,便知道钱喜儿估摸着也没睡着,不然那黑眼圈怎么肿的跟熊猫眼一样。一想起他们家和宝善堂杜家是姻亲,刘八顺虽然病了,却有当朝太医给他施针问诊,而宋明轩病了,只能随便找个大夫开几贴药,这真是人比人得死啊!

☆、第123章

赵彩凤见钱喜儿说话间还透露着不安和心疼,便只笑着劝慰道:“我今儿过来,也是为了这个事情呢,宋大哥也病了,这几日都看不进去书,晚上睡的也不踏实,我瞧着他神情都憔悴了起来。”

钱喜儿正郁闷没人懂她的心思,这会子赵彩凤也这么说,顿时就跟找到了知音一样,只问道:“那如何是好?眼看着就要下场子了,不能在这个时候病啊。”

赵彩凤只笑着道:“我原本是想来找刘公子,让他带着宋大哥出去走的,这京城的风景名胜,宋大哥都还没有好好游历过,这时候出去散散心,精神就自然放松下来了。”

钱喜儿闻言,便笑道:“你这办法倒是和我家姑奶奶想的如出一辙,只说是要放松放松,不管吃什么药也是没用的,不过八顺他有时候会想的比较多,总觉得这都临考了,还出去游玩,似乎不太好。”

赵彩凤心里知道,钱喜儿口中的大姑奶奶应该就是那位开宝育堂的专业对口的穿越者,只笑着道:“我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其实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刘公子愿不愿意?”

钱喜儿这会子只想着刘八顺能快一些好,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只忙不迭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说给我听听吧。”

赵彩凤只想了想,开口道:“依我看,这几天也临近秋闱了,之前都埋头苦读了这么多年,要靠这几日提高,只怕也是不可能的,不如就丢下了功课,找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摆上一桌酒菜,请夫子过来,聊天天,让夫子开解他们一下。我私下想着,那些学院里的夫子,哪个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哪个没有下过几次场子,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情肯定是司空见惯的,让他们来开解一下,岂不是比我们苦口婆心更强上许多?”

钱喜儿一听,这果然是一个好办法啊,这几日因为秋闱接近,玉山书院已经放了假,几个夫子都是京城人士,这几天也正在家里头赋闲,只怕也无聊的很。

“这办法当真是好,一会儿我就去问问八顺,若是他也同意,那明儿就送了帖子,请了夫子聚一聚,赵姑娘只管回去等我的好消息吧!”钱喜儿虽然还未过门,但从小在刘家做童养媳,因为家境殷实,所以行为举止也都教养的落落大方,颇有当家儿媳妇的气场。

赵彩凤见事情也说了,便也打算起身告辞,正这时候瞧见有两个人一边攀谈,一边从后院出来,正是李氏和她的女婿杜太医。

钱喜儿忙上去福身行礼,扶着李氏坐下,赵彩凤也恭恭敬敬的向两人行过礼数。李氏见是赵彩凤来了,脸上也稍稍透出一些欢喜来,只笑道:“方才小丫头进去说有女客来,我还想着会是谁呢,原来是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