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6-03-07 03:19:46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木匠顿时就有些尴尬了起来,赵彩凤只笑着道:“那可得问你师傅的意思了。”

钱木匠越发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只挠了挠头道:“房……房子还没修好呢,就想着住了,我看,这房子是你姐盖了给你娶媳妇用的吧?”

钱木匠这一招祸水外引倒是用的好,赵文顿时被激起了兴趣,一个劲的问赵彩凤是不是。赵彩凤被问烦了,只好回答道:“等你有了喜欢的姑娘,咱再娶呗!”赵文嘿嘿的憨笑了几声,只红着脸不说话,赵彩凤顿时就越发疑惑了……

赵彩凤把钱木匠和赵文安置在讨饭街里头的一处独门小户里头,离赵家大约只有半盏茶的路程,正巧是伍大娘这里一个住户,年底回老家前退掉的,被赵彩凤给凑巧租了下来。

从伍大娘那边回来的时候,赵彩凤心里还高兴呢,这次可真是福星高照了,原本是她没抱着钱木匠会来这个希望的,也没想到钱木匠来的这样快。如今没想到他不光来了,且还就在附近找到了个院子。其实赵彩凤也在附近打听过,这京城木匠的手工都很贵,像钱木匠这样的手艺人,在京城赚的银子肯定比在赵家村赚的多。赵彩凤心里就是不明白,为什么钱木匠就没想过出来干,却要窝在赵家村那样的小地方。

况且,赵彩凤还听杨氏说起过,钱木匠原本并不是赵家村人,所以……他能在赵家村扎根落户十几年,更是让人不能理解。

赵彩凤抬起头瞧了一眼走在自己身边满脸络腮胡子的钱木匠,一时也捉摸不透了起来。

因为钱木匠和赵文来了,赵彩凤也没办法去八宝楼,只在家里头一边做针线,一边等杨氏回来。

杨氏做完早市从广济路回来,和平常一样,在菜市口买了几样蔬菜回去,只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见院子里头有叮叮咚咚敲打的声音。杨氏并不知道钱木匠回来,只当是赵彩凤请了城里的木匠,一边推门一边笑着道:“你这丫头,请了木匠来也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多买几个菜,让人家师父吃好些!”

杨氏进门,才抬起头就瞧见钱木匠正拿着锯子在锯一条木头,钱木匠闻声也抬起了头,两人就这样对上了眼。杨氏忽然觉得心口上一紧,手里的菜篮子应声就落到了地上,几棵大白菜从菜篮子里面滚了出来,骨碌骨碌就滚到了钱木匠的脚边上。

杨氏只愣了片刻,开口道:“他叔,你怎么来了。”

钱木匠弯腰,把自己脚边上的大白菜捡了起来。杨氏只忙尴尬的弯腰把篮子里的菜捡起来,走到钱木匠跟前的时候,面皮有些发麻的接过了他递给自己的白菜。

“彩凤托李全给我带的信儿,说是这里有活干,我在赵家村也是闲着,所以就过来了。”

杨氏只看了一眼这菜篮子里一应的蔬菜,只忙笑着道:“你等着,我出去再买些肉回来。”

钱木匠见杨氏转身要走,只开口道:“嫂子别忙。”

杨氏愣了下,停下脚步,扭头看着钱木匠,带着几分少有的娇羞。

“嫂子,我带了獐子腿,还有几只腌好的野鸡、野兔子,都在后院挂着,嫂子不用出门买肉去了。”

杨氏原本以为钱木匠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听他一句话只说了这几句,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只挎着篮子道:“那……那我去后院做饭去。”

钱木匠看着杨氏往后院走,那身段带着几分徐娘半老的韵味,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心口里也暖了几分,大抵是因为这京城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些。

杨氏做了几个菜,招呼着大家伙一起吃过了。赵彩凤见杨氏在家,便说自己要去八宝楼走一趟,其实也是想留一些空间给杨氏和钱木匠。杨氏知道赵彩凤的心思,心里虽有几分害羞,终究还是让她出门了,只嘱咐她早些回来。

赵彩凤走后,杨氏只从屋里拿了两件棉袄出来。杨氏针线活做的又快又好,这两件棉袄一早就做好了,原本是想等年底的时候,托赵文带给钱木匠的,如今两人来了,自然是早些给他们的好。

“她叔,这棉袄是我平常空下来做的,里头不光塞了棉花,还有一些蚕丝,穿着又轻又保暖,你和老二一人一件。”

眼下天气已经越老越冷了,赵彩凤早已经穿上了新棉袄,杨氏却因为一直在给别人赶棉袄,所以至今自己身上穿的还是旧衣服。棉布洗多了,就便的又硬又旧,杨氏穿在身上,总觉得有些笨重,连带着她那双手,也更显得枯瘦了起来。

钱木匠见了,心下终究是有些不忍,只开口道:“嫂子你不必这么麻烦,我身上穿着兽皮,不冷。”

杨氏也不听他再继续说,只放下了棉袄,招呼赵文过来试衣服。赵文一见有新衣服穿,只高兴的就跑了过去,拿着新衣服在身上比来比去的,甭提有多开心了。

赵彩凤去八宝楼的时候,刚刚过午市,以往这个时候,八宝楼里头总还有几桌客人的,可今儿却一个人也没有。赵彩凤进门,正好瞧见谢掌柜站在柜台钱算账,只一边算,一边蹙眉摇头。

赵彩凤只迎过去问道:“掌柜的,楼里最近生意不好吗?”虽然这话问得挺多余的,可赵彩凤一时也真没想出别的开场白来。

谢掌柜的抬起头,见是赵彩凤来了,只蹙眉道:“原来是小赵啊!生意好不好,你难道没看见吗?”

赵彩凤只狐疑道:“掌柜的,这就算是徐大厨走了,这楼里的生意也不可能一落千丈啊?难道就请不来别的大厨了?”

谢掌柜的见赵彩凤问起,只叹息道:“东家正在请大厨呢,只是现在是年底,家家酒楼都在招人,一时间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大厨。”谢掌柜的说着,只招手让赵彩凤靠过去,凑到她耳边,指着门外某处道:“你瞧见了吗?斜对面开了一家九香楼,生意都被他们家给抢过去了。”

“他们家也做八宝鸭?”赵彩凤只忍不住问道。

“他们家倒是不做八宝鸭,可我听人说,徐大厨这次为什么会走,就是他们家东家背地里搞的鬼,徐大厨当年和东家签过契约,说是这辈子都不换东家的,且东家每年也给他分红,可谁知道,就在这九香楼开业之前,徐大厨忽然说要回老家去了。”

赵彩凤听到这儿,大约也明白了几分,这徐大厨多半是收了九香楼老板的银子,所以才回乡去的,这样做既没有违反当初和黄老板的契约,又能多得一批银子养老,确实是一举两得。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特大金手指的创业路感觉好艰难啊……古代海底捞模式就要kaiqi

☆、第213章

赵彩凤紧了紧身上穿着的夹袄,京城到了十二月份天气就冷的要死,这让前世是温室生物的赵彩凤觉得很不能适应。所幸她手脚算是快的,赶在第一次降温之前,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袄做好了。虽然蚕丝都留给了几个孩子,但好在这里头的棉花,是今年新收的,在太阳底下晒的蓬蓬松,穿在身上也不觉得很笨重。

赵彩凤看了一眼如今门可罗雀的八宝楼,总觉得这事情可能还没谢掌柜的说的那般简单,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八宝楼这么说也在这条街上开了十几年了,就算是眼下少了一个厨子,也不可能说倒就到了,除非是有人恶意竞争?

谢掌柜的说完这些,只叹了一口气,把手里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的响,无奈道:“眼下也快到年底了,东家的意思是,既然生意不好,不如就先把店面关了,等过完新年,咱请好了厨子,装修一下,重新开业,到时候也能有个好兆头。”

赵彩凤刚才过来的时候,就瞧见斜对面那家九香楼的生意还算不错,况且这条街上本来就是人口密集区,在赵彩凤看来,只要有人在,不怕生意不上门。况且在现代年底那都是冲业绩的好时候,从来没听说过做饭馆生意的到了年底反而要关门的。

赵彩凤正想开口劝几句呢,就听见门口有马车挺下来的声音,转头一看,却是黄老板带着小厮过来了。

店里生意不好,黄老板也是面露郁色,见赵彩凤来了,倒是愣了一下,也只点头打了个招呼,便急急忙忙的往楼上去,走了一半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谢掌柜的,只开口道:“谢掌柜一会儿上来一下,有些事要麻烦你。”

众伙计听了这话,大家都提心吊胆的,生怕是黄老板要遣散各位了,只一个个面面相嘘,好不紧张。赵彩凤见黄老板转身要走,只忙不急就喊住了他道:“黄老板,我有个建议,或许能让八宝楼起死回生,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听看?”

赵彩凤这办法也是方才被冷风吹了的时候,临机一动想出来的。这时候正是北京天最冷的时候,下馆子吃饭的,若是厨房和包间距离远一点的,端上桌的时候菜都冷了,确实吃起来不够热乎。

虽然这八宝楼的包间装潢的很豪华,间间都有热乎乎的火炉,但是这菜是凉的,未免就影响些食欲。要是这时候能吃上一锅热乎乎的涮羊肉,不烦是麻辣的、三鲜的、还是清汤的,把各色的菜肴往里头丢一丢,那就别提有多火热了。

况且,最近从面铺的生意来看,天气冷了以后,明显吃面的人都多了一层,不为别的,只为了这一口寒风中的热汤。

自从上回知道赵彩凤是个姑娘家之后,黄老板对赵彩凤也是另眼相看的,如今听瞧赵彩凤那一脸胸有沉竹的表情,只停下脚步,开口道:“好,谢掌柜的,你和小赵一起上来!”

小厮生好了火炉,烤得整个房间都暖融融的,赵彩凤方才一路走来冷的很,脸上都被冻出两团红斑来了,她只靠到角落里头暖了暖手,呵出一串长长的白气来。

黄老板坐下来,点上了他的烟杆抽了两口,他本就是四十来岁的人,原先看着很显年轻,大约是这几个月生意不好,所以瞧着比以前似乎越发沉稳了不少,瞧见赵彩凤已经是一副少妇的打扮,只开口道:“听说小赵你如今已是解元夫人了,还没恭喜你呢。”

赵彩凤这时候手上身上都暖和了,顿时感觉心情都愉悦了不少,只笑着道:“恭喜的事儿,咱以后再说,东家,我就想问你,你如今对这八宝楼,有什么打算?”

黄老板抽了一口旱烟,吐出一串烟圈来,见谢掌柜的也在,只点了点靠墙的两张椅子,示意他们两人坐下,只开口道:“其实八宝楼弄成现在这样,也是我一时大意,得罪了权贵。”

赵彩凤闻言,心道果然是另有隐情。像京城这样的地方,她们就在广济路上开一个小面馆,还要叫堂口费呢,黄老板在长乐巷这边的这个门面,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垂涎着呢,能让他在这边稳稳的赚了十几年的银子,也是他的本事了。

谢掌柜听了这话,顿时原本有些驼背的身子都直了起来,只一脸担忧道:“东家,咱在这边十几年了,该打点的人也打点过了,怎么就又得罪人了呢?给点银子不成吗?”

黄老板只摆了摆手,叹息道:“也怪我,太贪心了,前两年把这个店面盘了下来,就觉得这儿是我的了,这几年给府上的钱有些少了,两个月前府上派了人过来跟我谈,说是见我这边生意好,想入个股份,年底赚些分红的,我算了一下,只觉得不划算的很,还不如跟往年一样,送些年敬上去,所以就拒绝了。”

谢掌柜听了这话,只惊讶道:“府上居然这样欺人?那看来徐大厨离京,也是他们做的手脚了?”

“他们见我不肯让他们入股,就所幸买了斜对面的那间铺子,本来是想请了徐大厨过去做掌勺的,但是徐大厨和我签过死契的,自然不敢过去,可后来那群人三天两头的去徐大厨家里头闹,所以徐大厨也很为难,最后,还是我想的办法,让他借故回老家去了。你们倒是别误会了人家。”黄老板又抽了一口旱烟,眉宇间的皱纹跟深了几分,只抬头看了一眼赵彩凤,问道:“小赵,你方才说有办法让八宝楼起死回生,你倒是说出来让我们听一听。”

赵彩凤见黄老板把隐情给说了出来,倒是不太好意思开口了,只笑着道:“东家,我在京城也是初来乍到的,也是奔着赚银子来的,若是你能让我入个股,我就把我的办法说一说,若是东家不肯的话,那我还是乖乖的走了算了。”

黄老板闻言,只哈哈笑了起来道:“我不肯让府上入股,那是因为那群人贪得无厌,只想着要得利钱。你如今想的办法若是能让八宝楼起死回生,我就分你一层的股份,你说如何?”

赵彩凤闻言,只眼珠子一亮,原先她说要入股,其实也确实拿不出几个银子。面铺里头赚的银子都花在流水上,一时也没盘点到底有多少盈余,但若是不把这话说明白了,到时候自己出了主意,看着别人赚银子,心里总也会抹不直几分的。

“如今八宝楼面临的困难就是,做招牌菜八宝鸭的徐大厨走了,对面又开了一家同样做淮扬菜的九香楼,而东家呢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一个能做好淮扬菜的大厨,所以店里的生意才会一落千丈的,对不对?”

黄老板听赵彩凤这么分析了一下,只点了点头道:“那九香楼所有的菜价,都比八宝楼便宜五文钱,我原本也想着要降价,但是算过成本之后,觉得降价的话和客人少一些的销售额也是一样的,但是成本上面,却还要高,所以就没有用降价这一招。”

黄老板也是老江湖了,只算一下就知道这里头的差别,若是生意好,那人员成本、材料成本都要提升,可最后做出来的营业额确实和没降价一样的,肯定得不偿失的。

赵彩凤想了想,只开口道:“我来京城几个月了,也没有瞧见有专门吃火锅的地方,如今正是冬天,要是能围着炉子吃一口热汤热菜的,别提有多舒服了,而这火锅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大厨师傅自己做,只要配好的汤底料,客人们自己涮着吃就可以了。”

谢掌柜只拧眉听着,忽然间就笑着开口道:“彩凤,你说的是打边炉吧?我年轻时候去蜀地的时候,在益州见过这样的饭馆,不过在京城,好像确实还没有这样的馆子。”

赵彩凤就是没有瞧见京城有,这才提出来的,不然作为一个火锅爱好者,她怎么可能不去吃一趟呢!

黄老板听了,只低眉想了片刻,忽然间抬起头道:“京城有这种地方,只是……有钱人去的少,不知道而已。”

赵彩凤见黄老板这样说,只笑着问道:“果真有吗?我来京城时日尚短,可能真的没听说过。”

黄老板只敲了敲烟杆,站起身来笑着道:“我带你去看看,你说的是不是这种。”

按说京城这么大的地方,重庆小米、山西手擀面都有,有一个四川火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赵彩凤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广济路到讨饭街这一带,但是这两条街上基本也是大大小小的摊子都有,就是没瞧见一个做火锅的。所以黄老板这么说,赵彩凤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只站起来道:“那感情好,东家你带我去瞧瞧,咱们实地考察一下,再看看八宝楼能不能做这个生意。”

黄老板这时候也略有些兴奋,只点头道:“说的好,先去看一眼,老谢,你也跟着一起去,咱就当提前吃晚饭了。”

赵彩凤瞧了一眼外头的太阳,可不是,这会儿大约也就申时左右,离吃晚饭的时候还早着呢。黄老板只笑着说,那地方离这儿不近,过去也要小半个时辰,到那里差不多也就可以吃起来了。

☆、第214章

赵彩凤坐在马车里头转转悠悠了半日,挽起帘子看了一眼外头,冰冷的北风往车厢里灌了一下,赵彩凤只冷得打了一个哆嗦,心道这还是真是远呢,吃一顿饭要跑这么远的路,那还不如在家捂被窝的好。

黄老板瞧见赵彩凤想外头张望的神色,只开口道:“这里是城东,都是老京城里头穷人住的地方,几十年前鞑子进京的时候,就这儿躲得人最多,因为这里最偏远些,我也不长来这边,三四年前一个冬天,来这边谈生意的时候,路过一家小店,倒是跟彩凤说的差不多,是吃涮菜的,那时候只觉得新鲜,生意也挺好的,别的也没多想。我今儿就带着你们走一趟,若是那店还红红火火的开着,那就说明这生意能做!”

赵彩凤瞧了一脸黄老板那长四四方方儒商一样的脸,心道你这就唯心主义了,这万一店没了,那咱就放着那生意不做了?不过这话赵彩凤还是没说出口,这古代人有那么点唯心主义也是正常的,谁叫他们没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赵彩凤想到这里,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候马车放慢了速度,外头的车夫只开口道:“老爷,这儿一溜烟的矮房子,是这儿吗?”

黄老板挽着帘子探出身子四下扫了一眼,指着前头一处门面,笑着道:“没想到那家店还在,看来小赵的运气不错。”

马车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距离,在一个低矮的小门面房之前停了下来,黄老板先下了车,赵彩凤只扶着身子有点不太利索的谢掌柜也下来了,转身瞧了一眼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的门面。

因为这时候还没到开夜市的时候,所以店里头没什么人,门口的地方放着几只用坏了的铜炉子,上头打了不少的补丁,看来也是寿终正寝了。

门口的布帘子沾着油水,挂在边上,里头人听见外面的动静,只从里面迎了出来,见门口站着一行三人,只在身前的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道:“哟,客官,来的可真早呀,这还没开夜市呢!”

“没什么,我们先找个位置,等一会儿就成。”黄老板只领着赵彩凤和谢掌柜的进去,左右看了眼这店里头的陈设,还是跟自己好几年前来过的一样。

赵彩凤才进门,就闻到一股辣椒油的味道,前世对这个味道可谓是深爱之极,曾经一周的午餐都是在海底捞度过的。这时候偶尔闻了一下,赵彩凤已经觉得肚子似乎饿了起来。

谢掌柜的只左右看了一眼,瞧了一眼这店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八宝楼怎么说也是长乐巷上的大酒楼,难道真的要做这种生意?

三人找了一个里面不靠风口的位置坐了下来,刚才那一路奔波,这会儿身上都有些寒气,只忍不住磨搓着双手,呵着热气想要暖暖身子。

方才招呼他们进来的中年媳妇只往后厨招呼了一声道:“当家的,生个碳炉,有客人。”那中年媳妇只一边说,一边只拿了三个碗过来,拎着茶铫子给她们三人都满上了一碗豆浆。

谢掌柜的看着冒着热气的豆浆,正打算问一句,那妇人只笑着道:“这是热豆浆,这种天气喝最好,又补身子还解辣。”

赵彩凤只端着碗抿了一口,心道海底捞里面饮料喝豆浆,原来还是有历史根据的嘛!

黄老板喝了一口豆浆,只开口道:“咱们不吃辣的,就给我们来一个不辣的吧。”

那妇人听了,只笑着道:“我们店如今推出了鸳鸯便炉,一半是辣的,一半是不辣的,客官您要是不吃辣,你就涮不辣的,要是别人喜欢吃辣的,也可以叫一半不辣的。”

黄老板闻言,便抬头问他们两个道:“你们两个看看,要什么口味的?”

赵彩凤虽然很想吃辣的,可毕竟很久没吃了,况且眼前还是两个大男人,这万一吃的自己嘴巴都合不上,一个劲咂嘴找水的,只怕自己的淑女形象也就毁了,于是便笑着道:“我也不吃辣的,就不辣的好了。”

没过多久,炉子就搬上了桌子,赵彩凤只看了一眼,样子和现代很多碳火火锅店差不多,中间的圆筒里面摆着炭火,外头一圈是汤料,吃的东西都忘里头涮。

那炭火烧的旺旺的,时不时从洞口冒出一丝火星子,谢掌柜伸手在上头烤了烤,只笑着道:“热乎倒是热乎,这东西一上来,火炉都可以省一个了。”

不一会儿老板娘就开始上菜了,这大冬天的,也没有几样菜,蔬菜都是大白菜、土豆之类的,荤菜倒是不错,羊肉卷切成了卷,高高的堆在了盘子里头,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谢掌柜见了,只开口道:“这都生的,怎么吃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