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小姐的穿越生活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两手空空的客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9 KB   上传时间:2016-06-01 21:53:20

  “我时常想着,不知道你怎么样了。”说到两个人的情谊,阿泰这个大男人也有些黯然。

  三枝听着阿泰说的,并没有接话。只垂着头手指在桌上划来划去。她是个泼辣的脾气,说不来违心的话。

  “我一直是没有忘记你的。”阿泰又说。声音低低的。有些不自在,想来是很少说这种话。

  见三枝还是不言语。以为她羞涩。底气更足便又说:“如今你年纪大了,我瞧,你真是憔悴也不少。像你这样再难找到好人家。我想着我们到底是有情有义知根知底,岂不比外人好?我以前说要照顾你一世,也不是虚言。我们情投意合又是青梅竹马我不能不管你。”

  还怕她现在是有人服侍的,看不起自己“你如今再能干,也是替人家做事,人家捧一捧你,你就有饭吃,人家压一压你,你就没了活计。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再说,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到时候你年纪也大,活计也没了,该要如何?”

  三枝听着这些话,看着自己面前这个男人。心里想着,要照自己以前的脾气,就该打他两个大嘴巴子。可现在,虽然生气竟然也能按下来听他说完这么些。

  不由得叹息,世上想不到的事又岂止这个?以前她怎么想得到这么大的多宝斋有一天验药的事竟然是自己说了算。在山里头时,又哪里想得到如今手里进来出去的帐目够全村人吃一辈子都不止。刚进城来,只要能赚口饭吃就感恩呢。

  这么想着,一时竟然有些感慨了。

  她想起了刘小花跟自己一同出村时的事,又想起对方离开田城时同自己说的话。那时她不甚明白,后来跟着收药的掌事走南闯北,又学着识字,慢慢也能读读书,才渐渐懂得一些道理。在与刘小花作别之后,她更想得明白,自己活一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回,当然得要越过越好。只有过得好了有了本事,才能直着腰杆子活。等刘小花再有什么,自己才能帮着她不拖累她。等有一天成了小厉先生这样的人,才敢去人前拍着胸脯说“我何止认识她!我就是她亲阿姐!你们谁敢欺负她!”自己也能抬头做人。

  不过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勤勤恳恳闯到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竟被人打着‘为你好’的名头,披头盖脸来了这么一大通。自己做得再好,只要没有个男人,竟然就是不好。

  她放下了茶,问阿泰:“你与豆腐娘子合离了?”

  阿泰愣了一下“自然没有。我是入赘到她家,若是和离便得净身出户。我娘身体不好,下头又还有弟弟妹妹,怎么能不为他们考虑?”

  三枝又问:“你给你母亲兄弟在城里头买了宅子?”

  阿泰不明白她说这个做什么“岳家过身了,家里房子也大,我阿娘和兄弟也住得下,买宅子做什么。”

  自以为会意安慰她“妻也好妾也好,都不过是虚名,只要我待你好有什么呢?难道你还不知道我。”

  不一样吗?妾是家奴,说卖也就卖了,说死也就死了。她好好一个人,活得堂堂正正,为什么要去给人做妾。三枝不提这个,只问“你也知道自己是入赘?”

  阿泰不明所以。

  三枝说:“你阿娘当时不好了,家里又有弟弟有妹妹,你为了救你阿娘成了豆腐娘子家的上门女婿。且不论你觉不觉得委屈,好歹人家没有恶意,出了钱救活了你阿娘,你们到好,人家老爹一死再没有人为她撑腰一家便跑到人家家里住着,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没半点感激,竟还嫌人家不好!当谁傻呢?这豆腐娘子若真是个不好的,能让你家里人全往进去?把你们往治官里头一告,你们全得滚!谁不知道你们说得清清楚楚是你上门给她做赘婿,又不是她嫁到你家去,可人家还是给你奉老养小了。结果你怎么样?你堂堂一个男人,一没养得起老娘,二没养得起老婆,吃着岳家的饭,做着欺负婆娘的事,竟还张罗起给自己纳个妾。”十分看不起他。

  阿泰腾地红了脸,站起来“你,你这是什么话!我是为你好才说这些,你竟拿我入赘的事来刺我!”

  三枝毫不退让:“我看不起可你不是因为入赘,分明是为着你生得人模人样不做一件人事!我光是听一听你们家的行事,都替你们臊得慌。你快不要为我好了,有这个精神头为我好,不如多省点力气好好做人。”

  “你!”

  “我什么?”三枝一拍桌子骂道“你堂堂一个男人,吃着女人饭还有脸上门来跟我讲些有的没有的。我怎么样嫁不嫁都不吃你家一口饭,要你来费心。”

  “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这样不识好坏!你以前断然不是这样的人!”阿泰恼道。

  “你要真为我好,当时也不会调头就进了豆腐娘子家的门。要真为我好,多宝斋被查,我居无定所的时候,就不会不闻不问假作不知道。要真为我好,就会想我过得好,不会几百年不往来,即上门来却一不问我过得如何,二不问我身体如何,三不问我这工苦不苦人,四不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就只讲这些贬低人的话。”三枝叉腰指着他骂道“以后你也少打着为我好的旗号上门来给我添堵,自己且一身屎呢,还半点好事不做,一张嘴巴只图着自己痛快处处刺人,偏要假作是一片赤诚好意,我听着都嫌恶心。”

  说着,到气得笑了“我一个女子从山里出来,做成了多宝斋的掌事,便是多少人也羡慕。到你嘴里我这些辛苦就不值一说。我到不晓得,你把我说得不值一钱,让我给你做妾,竟然是为我好。未必不是想我来贴补你那一家老小?”

  “我是看着我们情谊才来,你竟只想着钱。”阿泰被说中的心思脸红脖子粗“你不就是嫌我没钱。我要是富家少爷,你再没有不肯的!自以为赚得到钱,便心高气傲,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什么,竟肖想那些攀不上的。”三枝在多宝斋做得好,往来的药商都是大户,也有是少掌柜出来行事,自然有许多闲言,

  三枝竟然被气笑,顺手抄了砚台就砸过去“对,可不是嫌你穷。还不滚!”对他再没有半点情面。

  外头的小仆听着吵闹起来,连忙叫了护院的过来。阿泰哪里敌得过他们,立时就被架出去丢到街上。

  三枝坐回书桌后头,笑了一会儿,眼眶有些红。

  小学徒伸头进来瞧瞧,见她这副样子小心翼翼安慰“三娘不必跟这种人生气。”

  三枝却突然说“我阿娘是被我阿爹活活打死的。她原来身体好得很,后来常常挨打,又要操劳家里的事,便不能行了。临过身,她还说这都是命。我当时也觉得是她命不好。可如今,我去了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人,又识了字,读得懂些书,却渐渐觉得,人都是自己害得自己。”

  小学徒不解。

  三枝说“我想起这件事,就会暗暗怨她,当年若不想嫁,为什么不跑呢?若觉得呆在这里迟早被打死,为什么不跑呢?这天下,有这么大呀,讨生活虽然难一点,可总能有出路的。可她却不。想都没有想过要跑。就这样到死。”

  她看向小学徒问“你知道她为什么会死吗?”

  小学徒摇头。

  “因为人言。”三枝狠狠道:“我在山里从小都听着那些话长大的。每个人都说,女子在家,要听父母兄弟的话,出嫁,要听丈夫婆婆的话。告诉你,过得不好都是命,要信命。一代代,一辈辈,母亲教导女儿,女儿变成母亲,再这么教导女儿。每个人都告诉你要这样,你便真以为只能这样过了,没有别的出路。这何尝不是人言可畏?”这个词她在书上看过。

  她顿了一顿又说“如今,我从山里出来,好不容易过得好些,又有人来告诉我要怎么过了。以后你若有我这天,恐怕也会有八杆子打不着的人跑到你跟前来,跟你嘀咕这个那个,句句戳你的心肝,句句都是‘为你好’。在这些人嘴里,你做得再好,没嫁人就是不得行的。你再勤恳再有本事,没个男人就是不好,不管瘸的蠢的烂的臭的,只要是个男人就成,你竟然敢挑剔,就是自命清高,你要怪他们多事,就是不识好人心。这些人,哪怕自己过得再差,吃着菜糠穿着麻布,男人再不堪,喝酒打人烂赌,可说起你竟然也都有了底气。你若是听信了,看不起自己,便会过上她们那样的日子,正合了这些人的心。懂了吗?”

  小学徒懵懵懂懂。好像是明白,又好像没明白。问“那三娘你不成亲吗?”

  三枝一点也不臊,大大咧咧说“成呀。有一天我会遇上一个人,他脾气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勤勤恳恳。书上有词儿,相见两生欢。”

  “那要是遇不上呢?”

  “遇不上我也不怕。”三枝说“我一辈子活得漂漂亮亮。”

  小学徒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新奇,她从没听过。心里暗暗想,要是嫁个男人是那样爱喝酒烂赌,她也不愿意。可自己中意什么样的到也说不清楚,脸颊羞得红彤彤的。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外头闹哄哄。院子里都有人在叫“那是什么?”好些人都跑出来了,仰头望着天。

  “看什么?”她走出去抬头看。

  分明什么也没有。可就在她视线要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处天空荡了一下。就好像烧灶的时候,透过腾腾的热浪看东西。

  天上分明有东西。只是人不容易看见。

  她看不清是什么,只隐约感到大祸临头了。

  ☆、第143章 如意(十二)

  “把门关起来!”多宝斋里大小掌事,带着自己的学徒跑前跑后“窗户封上。”

  手里拿的是铜钉木板,分明是要封死的打算。

  店里的伙计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这些掌事的人,虽然厉天行说什么都在照做,可相互都觉得茫然不解。有伙计小声询问,他们也只是摇头。

  谁让人家是主家呢。主家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都是他自己的,爱关门就关门。便是做事不合情理,也只能照办。

  这时候,外头街上已经回复平静了,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天上的天空虽然还是有些异样,可行人都只犯犯嘀咕,并不放在心上。到是有点店面开始关门。不知道是不是受这影响,也有稀稀拉拉的一些路人打算回家去。

  厉天行把三枝带着,一路跑到后头兽舍。

  那里头原是养一些现用现杀的异兽,三枝从来没到过后头,活物是另有人管的。两人停在最后一个笼子面前,里头关的是野猫一样的动物,身体跟猫相似,头的部份却是雪白的。三枝认得这个,刘小花来信里有写过,这个东西是天狗,可以辟凶邪之气。

  她边帮厉天行把头笼给这些天狗套上,边急问“出了什么事故?要不要把护阵打开?”

  多宝斋这样的地方不缺法宝。要保平安还是容易的。

  厉天行摇头“没用的。便是这个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闹起来。

  街上有人开始发疯了。先只是好好跟同伴说笑着,突然定住或昏厥,等这些人开始回神,恢复意识之后转身就跑。大人孩子,什么年纪都不拘。

  一时街上大乱,有母亲追儿子,有女儿追老娘,有汉子追婆娘。

  不一会儿店里的人也出了毛病,有个学徒突然就发疯,冲过去砸门要出去,几个人都拉不住。

  三枝想去帮忙,厉天行一把扯住她“没用的。”抱起一只天狗塞到她怀里“别撒手”。

  随如意圾着鞋跑出来,冲惊呆的伙计大叫“给他架梯子,让他出去。别让他把门撞坏了。”

  伙计连忙跑去搬梯子来。那发疯的果然再不撞门,窜上梯子就往外跳。几丈高的墙,就那样蹦下去,哼也没哼一声,爬起来就跑了。

  院子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人心惶惶。

  不一会儿又有发作的,好在都不伤人,一窝疯跑去跳墙。才一会儿工夫,店里就只剩下十几人了。三枝紧紧搂着天狗,紧张地盯着身边的人。大家全站在原地,谁也不动。

  过了一会儿,三枝觉得有什么东西撞着自己了,可四处看看,什么也看不到。到是她旁边那个人突然倒地不动了。三枝怀里天狗疯了一个狂吠,还挣扎着想下地去。她死死搂着天狗不敢松,退出去老站,站在墙角。

  那人是在外头收药的,跟三枝也有些交情,可这一昏厥再站起来,谁也不认,到处乱跑。像是受了惊吓想找个地方逃命去。人们就把他往梯子那边赶。他撞了好几回墙,窜上梯子就跑了。

  又过了莫约半个时辰,院子里再没有人发疯,随如意便招呼人和他一起把梯子撤了。

  院子里头静静的,大家都不说话。外头乱得不行,各种各样的叫声四起。孩子在哭,狗在叫。有人在骂街。

  店里有胆小的已经吓得哭起来,虽然怕,还是说“我得回家去,弟弟和阿爹不知道怎么样。”陆续也有几个流露出想回家的念头。城里已经乱成这个样子,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又什么时候能好。再说也都惦念着家里人。

  随如意明显不大情愿,可厉天行立刻就点头,还让三枝把工钱给他们结了。让他们还是从墙上出去,不过下去的时候用绳索吊下去。

  最后店里就只剩五个人。除了随如意、厉天行、三枝之外,还有三枝的小学徒和另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小学徒和少年都是没地方可回去的。别人还有同乡,他们两个同乡都没有,一个是家乡走瘟跑出来的,一个是逃荒到田城的。老家人都死光了。

  五个人,撤了梯子又分头巡视一遍,有没有门窗没封好的。确实都弄好之后,厉天行带着他们把吃的喝的全往后头墙最高的兽舍里搬。兽舍这边是为了防着异兽跑出去才修了高墙。

  小学徒跟着三枝一起去搬被褥行李,被这气氛吓得眼泪汪汪“怎么好好的,都疯了?我瞧着有一个,眼睛一下就红了,没有白仁。”

  三枝却在想,不知道田城之外又是什么样,刘小花有没有事。她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或许只有田城出了乱子。到时候只要治官上报,自然就会有仙家来救。国宗可厉害着呢。便是各氏各族自家修道的那些人,也不会置之不理。最先来的,怕是刘氏族学的人。

  只要有仙家来救,就还是有希望的。

  三枝抱着被褥满怀民主事走了一半,才突然想到后宅里头还有个女客在休息。连忙把东西塞给小学徒让她先回兽舍去,自己往后头跑。

  跑到客房外头,就看到院门口扫把随地丢着。想必当时打扫的人都急着跑到前院去打听出了什么事,手头的东西便就地放下了。院门虽然是敞开,但房门还是关的。这院子在最里头并没有受外头喧闹的影响。

  三枝过去拍拍门“娘子?娘子醒了吗?”

  里头似乎是有人应了声。

  “我进来了。”她叫了一声,并没有听见反对这才进去。一推门便闻到一股怪味,女客也没在床上休息,坐在铜镜前头梳头发,怕是才起身。

  “外头出了事故,如今店子里头的人都被小先生遣散了。娘子跟我一道去兽舍那边罢。大家聚在一起也好相互照应。”三枝说完见女客不应声,怕是她不情愿,毕竟男女之防有些大户还是在讲究。又说“娘子要是有别的打算,过去也好跟小先生商量商量。”

  说这几句,又向前走了好几步。

  越是走近,越觉得味道重。

  那女客到是有了反应“你帮我找些稻草来。”

  “稻草?”三枝不知道她要这个做什么。店里哪会有这种东西。

  “要是没有稻草,衣裳布料也使得。”女客语气不容质疑。

  这个到是有。三枝满腹疑虑退出去,跑回兽舍去回了厉天行。

  厉天行皱眉。

  随如意嗤之以鼻“她到真来事儿,这都什么时候了。要这些个做什么?”

  厉天行虽然不悦却也并没有多说,让她拿了库房的钥匙带小学徒去搬几匹布给人送去。反正那些粮食什么的,两个女人也搬不动。留在这儿也使不上什么劲。不过三枝走前随如意突然对三枝说“留心着她有什么不对的。”

  三枝上了心。

  去库房路上小学徒问三枝“那些人竟然只是发疯,为什么我们要关了门屯这些粮食?”

  又问“我听着外头已经太平了。想必那些发疯了都跑了吧,为什么我们要躲着?”

  三枝说“这些我也想不明白。有想得明白的人拿主意,我们只管照办就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刘小姐的穿越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