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三十年前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蓬莱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16-06-13 21:36:49

  安娜应道,转身出了院门。

  ……

  工程处小学是座十几年前建起来的学校。围墙边一圈树。里头总共七八排砖瓦房,除了一排用作办公室,剩下是一到六年级的教室。每个年级四个班级,还有一个小操场。

  安娜赶到学校,进了大铁门,正是下课时间。操场上全是奔跑跳跃丢沙包玩橡皮筋的学生。扯住一个学生问李校长的办公室,热心的小孩带她径直找了过去。

  ☆、第9章

  安娜推开门。见办公室里有两张合并在一起的大桌子。桌上堆满了作业本和各种资料。因为是下课时间,里头有几个老师。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备课改作业。

  安娜轻轻扣了扣门,“请问,李校长在吗?”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的抬起头,“我就是。你是……”

  安娜急忙朝她鞠了个躬:“李校长您好。我就是李红的侄女,名叫李梅……”

  “哦!你来了啊!进来吧!”

  安娜道谢,走了进去。

  李校长是副校长。戴上一副眼镜,把安娜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说你中专毕业?”

  “是……”

  “文凭带了吗?”

  “……上海过来时,一时急,忘了带……”

  “以前教过书?”

  “是。”安娜确实支教过,教语文和英语,这一点倒没撒谎。

  “会弹琴吗?”

  “会。”

  李校长示意安娜跟着自己来到边上的一间办公室,让她坐到放在墙角的一架风琴前,弹一首给她听听。

  风琴是那种需要轮流踏脚的老款。这对安娜来说倒没问题。坐过去后问道:“校长,请问我弹什么?”

  “随便你。”李校长说道。说这话时,眼镜片后的眼神微微闪亮。

  安娜想起那天刚来时在火车站看到的横幅,于是弹了支学习雷锋好榜样,又弹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李校长露出满意的神色,让安娜跟自己回校长办公室后,和颜悦色地道:“挺好的。等下去填份表格,明天就来报道吧!我们学校四年级开始上音乐,你就负责四到六年级的音乐课。代课工资每月三十二块,月底另发五斤煤球。”

  这么快就通过了面试,安娜有点受宠若惊。赶紧道谢。

  李校长推了推眼镜,微笑:“小李啊,我是信任你,这才让你来代这个课的。可不能小看了音乐对于孩子们的情操陶冶。知道先前那个女老师为什么被辞了吗?上课居然放邓丽君的黄-色歌曲给孩子们听。这是大大的思想问题啊!”

  安娜愣了一愣,小心问道:“校长,不是说起头那个老师是要生孩子吗……”

  “是怀孕了!但她以后也不必来了!”李校长用笔敲了敲桌面,“这种庸俗歌曲对我国某些青年男女实在是精神麻痹剂!那个女老师就是个彻底的受害者!我决不能容许她继续影响我们的学生!我这里有一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吸取吸取教训,争取不要重蹈覆辙。”说着递过来一本书。

  安娜接过来,一看到书名,眼睛就睁大了。

  书名叫《如何鉴别黄-色-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几年前出的,作者都是老一代的作曲家,有几个还非常有名,连她也知道。翻开扫了一眼,发现被拿来当反面教材的第一首就是《粉红色的回忆》,后头还有好多她知道的港台老歌曲。

  “我也知道,如今有些地方呢,已经开始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严重影响了,也不管。但咱们这是学校,该管的还是要管,你说是不是?”

  “是,是……”

  “为人师表,不能涂口红画眉毛,不能穿奇装异服,比如牛仔裤啊,喇叭裤什么的。也不能跳迪斯科。但可以跳交谊舞。这是高雅文化,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不一样。能做到吗?”

  “能,能……”

  李校长对安娜的态度挺满意,点了点头,喊了个人带安娜去填表格,面试就算完了。

  ……

  安娜拿着那本校长送的《如何鉴别黄-色-歌曲》从学校里回了家,脑袋还有点晕乎乎的。对于自己突然间得到这样一份工作还有点不大适应。

  李梅姑姑正翘着脖子在等。见她回来立刻拉着问情况。得知已经通过了,明天就可以去上班,高兴坏了,乐呵呵道:“我就说你行!一个月三十多块,比正式老师少是少了,但也好过没事干,省吃俭用,一年也能存个百八两百的。何况说起来也好听是不是?”

  安娜点头。

  李梅姑姑心情好,晚上就加了个菜。一吃完饭,小妮便又坐不住了,转身哧溜就跑去一个姓张的邻居家里早早占座看电视。

  这会儿电视里正如火如荼地播着上海滩。还是玉面小生的发哥和正当年华的芝姐演绎的这段上海滩苦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那首安娜熟悉的浪奔浪流也火的一塌糊涂,连几岁的小孩都能哼唱。小妮天天晚上吃完饭就去张家看电视,看得极其投入。

  李梅姑姑也很迷许文强,是发哥的忠实粉丝,只是苦于要开小卖部出不去。见安娜不去看,这几天晚上,掐着点等到快开播,就让安娜帮忙顶着看小卖部,自己也过去站门外看一会儿。

  今晚也不例外。小妮先去了。等天黑下来,李梅姑姑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脚底发痒,忍不住又让安娜帮忙看着,自己去匆匆去看电视。

  晚上生意的高峰期已经过了。加上天气冷,这会儿也什么人。安娜坐在小卖部的昏黄白炽灯下,一边舒舒服服地烤着火,一边翻那本如何鉴别黄-色-歌曲打发时间时,听到有个耳熟的声音道:“买包烟!白芙蓉!”

  安娜抬起头,竟然看到陆中军站在柜台外,一双眼睛看过来,仿佛等着自己拿烟。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忙给他拿了包烟,收了三毛钱。

  陆中军接过烟,撕开盖子抽出一支烟,管她借火。

  安娜忙划了跟火柴送到他跟前。

  陆中军凑过来点烟。火柴跳跃着的火苗照出他五官英挺的一张脸。

  安娜发现这男的其实长的还挺不错的。

  陆中军点着烟,吸了一口,视线落到她刚才随手扣在柜台面上的那本书。

  安娜迅速把书拿掉,藏在了下面。

  陆中军瞥了她一眼,掉头走了。

  安娜猜测他可能是路过这里所以顺便过来买包烟。目送他身影消失在巷子口的昏暗夜色里后,摆在边上的那个旧闹钟显示也快九点了,准备打烊,意外发现李梅姑姑竟然拽着小妮提前回来了。

  小妮眼睛红红的,李梅姑姑脸色也不大好。

  “怎么啦?电视不是还没放完吗?”安娜问。

  “气死我了!”李梅姑姑嚷道,“不就一个破电视吗!我也去买一个!又不是买不起!”

  这会儿电视比起早几年已经普及了不少。但在红石井,家里有电视的依然不多。那个张家是双职工,条件算不错,家里有个十四寸的金星黑白电视,最近放这个电视,每天晚上都挤满了人。

  安娜忙问究竟。李梅姑姑数落了一顿,安娜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张家那个和小妮一起上幼儿园的小子欺负小妮,要撵小妮走。家长虽然和李梅姑姑没明脸吵过,但几年前因为地基的一点事暗地有过点摩擦。事情早就解决了。现在虽没指名道姓地说不让她俩来自己家看电视,但刚才那事也装聋作哑。李梅姑姑一生气,就把小妮强行拉了回来。

  “以后不准去看了!听见没有!”李梅姑姑训着小妮。

  小妮眼眶里泪花闪动。

  “哎,没事,没事,”安娜急忙过去搂住她,“姑跟你说,姑看过这个电视。程程嫁给了阿力,许文强娶了别的女的,最后还被机关-枪一顿扫射给打死了。”

  “哇——”

  一听到这个大概是最早的观众要给编剧寄刀片结局,小妮伤心地哭了出来。

  李梅姑姑一愣,嘀咕道:“咋这样呢!梅梅,你瞎说吧?这算啥结局?他俩多配!我还等着他俩结婚呢!”

  安娜突然意识到自己无意成了万恶的剧透党,忙补救:“我瞎猜的。”

  李梅姑姑这才松了口气,嗨了声,和安娜打了烊,闭了院子门,领着小妮回屋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小妮满怀希望地等着自己外婆去买电视。李梅姑姑犹豫半晌,终于还是舍不得花那几百块钱。说等明年攒了钱再买。小妮大失所望。但这孩子挺乖,早上安娜出门去学校,顺路送她去幼儿园,她也没闹半点情绪。看得安娜心疼不已,只恨自己没钱。要是有钱,她早冲去买个电视回来了,也就几百块钱而已。

  莫名其妙来这个时代之前,安娜从没意识到钱对自己有多重要。

  但现在,才短短这么些天,她就不止一次地体会到了一分钱难死一个英雄好汉

  不管她以后做什么打算,是留这里还是回s市,怎么想办法赚到钱,对她而言太重要了。

  ……

  安娜开始了在工程处小学的音乐代课教师生涯。

  全校就她一个音乐老师。四年级到六年级总共十二个班级。周一到周六上午上课。每个班级一周排一节音乐课,平均每天也就两三节课而已,挺轻松的。上课内容也简单。有了前头那个女教师的教训,安娜老老实实按照音乐课本上的曲目教,坚决不超纲。课堂内容无非是弹琴、唱歌,教简谱而已。

  ☆、第10章

  转眼十来天过去,安娜和办公室里的老师们渐渐混熟了。四年级有个教语文的王赛英老师,以前和李梅的妈关系挺好,现在对她挺照顾的。安娜很快就熟悉了学校环境,对新工作也得心应手了起来。这天早上起的晚了点,想到校门口的仪容检查轮到她值日,胡乱洗漱了下,匆忙往学校赶去。

  到学校要过一条河滩。河滩十来米宽,但水不深,夏天到膝盖,冬天只到脚腕,经常结冰。远些几百米外有一座桥可以通过。但每天都往来的大人和学校学生喜欢抄近路,往河滩里垫些石块,就这么踩着石块过。

  平时安娜都带着小妮走桥。今天小妮不去幼儿园,时间又紧,安娜便效仿别人抄近路。

  溪里已经结冰,但冰层还不能支撑一个成人体重。安娜踩着有点滑的石头,小心翼翼走到一半,抬脚要踩下一块石头时,前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等一下!”

  安娜抬头,见是四一班一个叫徐兵的男生。

  这男生个子看起来比同学要高,但上课时,安娜明显感觉他和同学格格不入,很沉默,边上同学好像也从不搭理他,所以印象挺深刻。

  “前头那块石头有点松。我给您垫一下,好了您再过。”

  徐兵把书包放地上,跑到路边拣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回来垫到了安娜原本要踩的那块石头下,自己又用脚踩了踩,感觉稳了,说:“好了!现在可以走了。刚才我差点滑下去。”

  安娜微笑道:“谢谢你徐兵。”

  男生露出难为情的表情,掉头上岸,抓起书包就往学校方向跑去。

  安娜过了溪到学校,下课时,办公室里的老师又开始议论个体户。

  这会儿国家开始鼓励商品经济。虽然在国营单位里端个铁饭碗还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但个体户也不是新鲜事了,各种专业户更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来。老师们闲聊时,也会说起这些事。有人羡慕,有人瞧不起,觉得还是铁饭碗更有优越感。

  罗平县的第一个万元户是个种粮专业户,姓刘,去年大胆地包了几百亩的地,今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十几万斤,一年收入据说达到了将近两万块。这在当地成了个爆炸性新闻。

  “听说老刘还雇了短工帮自己种田。好些人上门向老刘哭穷,管他要五十一百的,让老刘发扬革命风格。”教数学的胡老师平时挺关注这方面的,下课在办公室里也爱扯这些。

  “他一万元户,拿出个五十一百救济下别人,就好比牛身上拔了根毛,算啥?”另个老师接过话。

  “哎,孙老师,”胡老师扭头问教思想品德的,“你说,咱们辛辛苦苦干了三十年,这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啊!老刘雇短工,这是不是剥削?国家允许这样?”

  思想品德老师每天必看县报,说:“刚前几天报纸登了,县政府让老刘出席全县比富大会介绍发财致富经验。我看没问题,政策应该不会变了!”

  胡老师叹了口气,“唉,人家一年收入能在市里买四五套房,咱们这么点死工资,比不上人家一点零头。工资刚发没几天,我又愁了,家里一堆用钱的地方……”

  “哎老胡,我咋听人说,你在外头替人做账?”思想品德老师问了一句。

  胡老师正喝水,呛了一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三十年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