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城谣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春温一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4 KB   上传时间:2016-06-21 20:49:26

能不能捉到钟大家,对元绎来说根本无关紧要。李安民因为钟大家坏事而恨透了她,一定要重重惩罚此人,元绎却是不止一次在任江城手上吃过亏,知道她本事很大,觉得这件事又是她的手笔,心里又是恨,又是爱,对钟大家便没什么感觉了。

李安民认为是钟大家坏了事,可在元绎看来,任江城才是那个掌控整个棋局的人,钟大家不过一枚小小的棋子,无关紧要。

李安民挥挥手,命随从退出去,自信满满的对元绎说道:“三殿下放心,陛下既将和谈、和亲之事托给了老臣,老臣定当全力以赴,不损我大魏的威名,令三殿下称心如意娶得王妃,顺利北归。”

元绎有些不敢相信,“武国侯此话当真?”

李安民自负的一笑,“三殿下别的不必管,只需拖延着不挑选王妃,对那两位郡主诸多挑剔和不满,别的不必管了,交给老臣。老臣已命人挑拨太子和会稽王了,这兄弟二人正在明着暗着的较量,好像谁的女儿和亲了,他这做父亲的便输了一样,谁也不愿意嫁女儿。三殿下只管哪个也不选,他们若发觉任八娘才是最好的和亲人选,自会去逼迫任平生一家人。到时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坐享渔人之利即可。”

“太子和会稽王真的会去逼迫任平生么?”元绎心中惴惴。

李安民哈哈一笑,“会,肯定会。三殿下,你对南朝人了解的还是太少啊,这些南蛮子好颜面,好享受,对外软弱,对内强横,最擅长的便是窝里斗了!若让太子、会稽王和咱们大魏军队对垒,他们未必有那个胆量;若让他们欺压本朝官员,那是再娴熟不过的了。”

元绎露出会心的笑容,冲李安民伸出大拇指,“武国公好眼光!南人确是好颜面,好享受,对外软弱,对内强横,最会窝里斗。好,咱们便等着他们自己斗自己自己吧。”想到太子和会稽王会“帮助”他,让他如愿以偿,元绎心情激奋,热血沸腾。

有了任四娘的事,有了任平生毫不留情面的拒绝,他正大光明向任江城求婚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但是,明的不行,可以来暗的,他还没有绝望……

李安民和元绎愉快的谈论了一会儿,心情都明媚了许多。

元绎笑,“武国侯,既然本王还有希望,那钟大家又在任家,咱们便暂时不要人了,免得激怒了任将军,你说呢?”李安民不由的心中叹气,“真没看出来,元绎这小子竟然是个情种。”他微晒道:“好,老臣听三殿下的,暂时不要人了,免得惊动了那位了不起的任八娘子,令她不悦。”元绎不由的脸微微一红。

他装作没有出李安民的话外之意,交代道:“武国侯行事小心,皇帝虽然主和,桓家却是主战的,若是和谈不成,重新开战,届时你我回朝均无法交差。”李安民异常笃定,“放心,桓家虽然势大,架不住南朝这皇帝已经老糊涂了。”无绎点头,“对,幸亏有这糊涂老皇帝,否则桓惕和桓十三郎父子可不好打交道。”

李安民的策略果然奏效了。

太子和会稽王这一对兄弟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在和亲这件事上真是憋足了劲,谁也不愿嫁女儿,好像谁的女儿和亲谁就算斗败了似的。太子一方想方设法要把淳安郡主推出去和亲,理由是她美丽聪慧、机警过人,会稽王一方则在皇帝面前再三进言,“论年龄、论教养,认胸怀,庆元郡主才是最合适不过的和亲人选,淳安郡主太过年幼,担当不起济王妃的重任。”老皇帝倒是非常认同,可惜元绎一直挑剔、不满,就是不肯依着老皇帝的意思选择庆元郡主,就是不肯做这样的决定。太子和会稽王心里着急,不约而同开始暗中命人联络北魏使臣,重金贿赂,让他们在元绎面前美言。北魏使臣真是北方人,坦率、实诚,没费多少功夫便把元绎的心事告诉他们了,“三殿下心心念念想要迎娶的王妃始终是任八娘子,不曾改变过。”这下子可让太子和会稽王作了难。

如果任平生是普普通通的朝廷官员,他们可能直接就把他召过来了,软硬兼施,逼他同意嫁女。

任家并非世家大族,任平生也不是朝中重臣,威胁这样的人,他们心里没有负担。

但是,任平生并不是单独一个人,他背后有人,这个人不可小视,是皇帝的嫡亲弟弟、太子和会稽王的嫡亲叔父,陵江王。陵江王杀伐果断,骁勇狠辣,有战神之称。这样的一位皇叔,太子和会稽王此时都不大敢招惹。陵江王是迟早要收拾的,但是,那是争储成功、登基为帝之后的事了。现在陵江王还是地位超然,除非皇帝下旨意,没有人敢轻易动他。

太子和会稽王权衡过利弊,打了退堂鼓。

但是庆元郡主病得愈来愈沉重,太子妃到底是亲手养大庆元郡主的人,看她这个样子,哪有不心疼的呢?会稽王妃也忧心爱女,和亲之事一日不尘埃落定她便一日不能释怀。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太子妃和会稽王妃这对向来不和睦的妯娌忽然亲近起来,仔细商议过后,决意召见范瑗和任江城母女,合力劝说。

太子妃差宫人到任家传了话。

传话的宫人走了之后,范瑗若有所思,“任家和和太子妃并无深交,阿令,咱们这次被宣召进东宫,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啊。”任江城嫣然,“阿母,我和您心有灵犀,也是这么想的呢。不过,太子妃召见,咱们却没有理由推辞,少不得要到东宫长长见识了。”

范瑗淡笑,“好,那咱们便去开开眼界。”

任江城叫来钟大家细细和她说了几句话,又命人去向任平生送了封信,“我阿父出西城办事去了,你到西城门口迎一迎,亲自将书信交给他。”诸事交待好,又将任启小朋友暂命王媪、保姆等人照管,之后随着范瑗一起去了东宫。

到东宫之后,范瑗和任江城才发觉她们要见的不只是太子妃,还有会稽王妃。

太子妃一脸的端庄贤淑,温言劝说,“和亲北朝,不只自己能得到公主的册封,父母亲人也会跟着受益的,真是利国利民、有益家族的好事,何乐而不为。身为女子,还是嫁一个身份显贵又情深似海的夫婿方才不枉此生,范娘子,任八娘子,你们说对么?”

会稽王妃相貌艳丽,眉眼灵活,似笑非笑,“现在皇帝陛下正为和亲之事愁眉不展,任八娘子,依你之见,身为大梁子民,身为官员之家的女郎,世受国恩,当此之时,是否应该抛却自己的小算计,以君父为重呢?任八娘子,昭君出塞历来传为美谈,那才是令人敬佩的奇女子,你说是不是?”

范瑗不禁动了怒。

你们的女儿不想和亲,就想劝我的女儿以国家、家族、君父为重了?无耻之极。那北魏三皇子已经当众向任家求过婚,阿令的父亲已经当着皇帝陛下、南朝官员、北朝使臣的面严正拒绝过了,难道你们是瞎子是聋子,这些明摆着的事情看不见也听不见么?我们已经一口回绝了,毫无缓和余地,你们竟然还有脸这般义正辞严的重新提起和亲。

呸,安上这么顶大帽子,扣着这么个名义,我们便会改变主意不成?

范瑗扬眉,正要开口说话,任江城冲她轻轻摆了摆手。

范瑗会意,忍着一口气,暂时没有说话。

任江城彬彬有礼,“太子妃殿下,王妃殿下,两位有没有想过,和谈是关系到两国邦交的大事,故此会由陛下差遣朝中重臣出面和北朝使臣慎重谈判,来回磋商,而和亲只不过是和谈之后的一件小事,根本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太子妃和会稽王妃同时一怔。

这困扰她们多时、令得她们无限烦恼苦闷的和亲,在任江城看来,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么?

“和亲怎会微不足道?”太子妃板起脸,不悦。

任江城自信满满,“我大梁不欠北魏什么,更不欠元绎一位王妃。太子妃殿下,王妃殿下,以我的浅见……”

她正要侃侃而谈,给太子妃和会稽王妃出个好主意,太子妃却皱起眉头,不高兴的训斥道:“和谈大事,是你能懂得的么?”会稽王妃亦是冷笑,“任八娘子,你为了逃避和亲,还真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都敢说呢。依我说,你还是不要在这里高谈阔论,妄图留在建康安享尊荣,置君父家族的安危于不顾。你啊,还是安安份份的和亲去吧!”

任江城扬眉,明眸之中闪过怒意。

这两位尊贵的王妃还真是刚愎自用、不听良言,根本不听人把话说完,便要强逞威风了!

范瑗腾地站起身,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太子妃和会稽王妃这是何意?强逼我家八娘和亲么?”

“谁敢强逼八娘和亲?”外面传来一个苍老威严却又豪迈浑厚的男子声音。

太子妃和会稽王妃没想到有人敢在东宫喧哗,同时惊怒站起身,“大胆!宫禁重地,谁敢擅闯!”

黑压压一群卫兵如众星捧月般围着位精神攫烁、气慨非凡的男子进来了。这男子看样貌已经不年轻,约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可是目光如电,炯炯有神,身穿盔甲,威武雄壮,气势如云,令人不敢直视。

“快,将这匪人拿下,速速拿下!”会稽王妃厉声吩咐东宫卫兵、宫人,“诸位奋勇拿人,定有重赏!”

“拿下这匪人,赏金千斤!这是哪里来的匪人,竟敢……竟敢擅闯东宫……”太子妃强自镇静,可是说话声音已经发抖了,上牙齿和下牙齿打起架。她是做梦也没想到,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居然有人敢带兵闯入东宫,闯到她的面前!

“闯东宫怎么了?本王若高兴,皇帝的建章宫也照样闯了!”那身着盔甲的老年男子威风凛凛的在殿中扫视一圈,双手叉腰,纵声大笑。

太子妃和会稽王妃听到他自称“本王”,更是惊骇不已,“他……他究竟是谁……”

其实这人的身份一点也不难猜,可她俩突然之间面临这种情形,脑子已经发昏了,一时之间,竟然没想到。

范瑗看到这人,却已是笑吟吟的了。

任江城愕然片刻,便猜到了这人的身份,好奇之极,悄悄看了他好几眼。

闻名已久的陵江王殿下,终于见着了啊。

“大王。”范瑗笑盈盈站出来,行礼问好。

“拜见大王。”任江城更知道自己没猜错了,跟着行礼。

陵江王笑道:“范娘子快快免礼。”目光落到任江城光洁如玉的面容上,见她有着令人惊奇的稚嫩和美丽,不禁多看了几眼,目光中有着浓浓的怜爱之意,“这便是那个被你和平生先行送走的孩子么?唉,当年本王晚到了一步啊,若不然,你们就不必不必骨肉分离这么多年了。”

“是那个孩子。”范瑗柔声道:“因为这孩子是在江城之战时出生的,我和她阿父便为她取名‘江城’。她在任家排行第八,小名叫做阿令。”

“阿令。”陵江王微笑。

他闯进来的时候还是很凶悍的,脸上有笑容时便没有那么可怕了。声音再温柔一点,简直像位慈祥的老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先到这儿。

我再放一章,现在如果看到了先不要买,因为里边没内容的,之后会替换掉。

  ☆、第104章 104

“大王。”任江城没想到陵江王会如此随和,心中喜悦,语笑嫣然。

她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接触到的老年人有任刺史和陵江王,再加上一位杜大夫,三位都是祖父辈的人了。杜大夫不用说了,虽然医药上很有研究,但性情单纯直率,非常的孩子气,简直就是位老顽童。陵江王这位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也蛮有人情味的,倒是任刺史这位嫡亲祖父最不好接近、最不好打交道,任江城想起他,半分亲切感也没有。

“好孩子。”陵江王笑容愈发温和,如同春风拂面。

于是他显得更加慈祥可亲了。

“大王,您怎么会到东宫来的啊?”任江城甜甜的笑着,问道。

“是啊,没想到会在东宫见到您。”范瑗也笑道。

陵江王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抬头看向太子妃和会稽王妃,眉毛拧了起来,“本王还没有进城,便得到了你们被太子妃召入东宫的消息。元绎那臭小子还对阿令虎视眈眈,太子妃这个时候召你们进宫能有什么好事?本王就知道你们两个弱女子一定会被人欺负,故此疾驰入城,闯了东宫。哼,幸亏本王来的及时,否则阿令便被会这两个恶女人逼着和亲了!”

太子妃和会稽王妃面如土色。

她俩就算再笨现在也知道陵江王的身份了,被陵江王骂作“恶女人”也只好忍耐着,不敢作声,羞愤难言。

“原来是这样。”任江城非常感动。

任江城在没有见到陵江王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对他也是有些戒心的。可是见面之后,很快便有了亲近的感觉:他才抵达京城,风尘仆仆,还没见着皇帝便直接闯到东宫了,会是因为什么?当然是担心范瑗和任江城,才会冒这样的大不韪啊。

就算他是皇帝的弟弟、太子和会稽王的叔叔,擅闯东宫也是不合适的。

他这样做是冒了风险的,皇帝如果要追究,完全可以治他的罪。

太子妃勉强挤出丝笑容,恭敬的行礼,“原来是叔父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会稽王妃心中虽不甘愿,却不敢放肆,也一起下拜行礼,“拜见叔父。叔父,您老人家怎地突然便直接到了东宫呢?应该我们这些小辈出城迎接您才对啊。”她比太子妃要厉害些,口中说的虽是客气话,其实是在责备陵江王不听召唤,擅闯东宫,做为长辈有这样的行为,很不适合。

她话说的还算委婉,陵江王却不跟她讲客气,冷笑道:“本王若是从容进城,不知道阿令母女会被你们逼到何等境地了!谢氏,陆氏,老实给本王说说,若本王不来,打算如何威逼我们阿令啊?”

太子妃和会稽王妃脸涨得通红。

“回叔父的话,并非威逼,只是劝说。”太子妃稳稳精神,低声下气,“我想着这也是桩美事,便想玉成……”

“你还敢狡辩!”陵江王大怒,“既是桩美事,为什么不玉成你自己的女儿,却推到阿令身上?”

“因北魏三皇子执意要求娶任八娘子为王妃……”太子妃嚅嚅。

如果元绎不是这么难缠,太子妃只需祸水东引,设法令淳安郡主和亲就行了,又哪里用得上费这一番辛苦周折呢。

“放屁!”陵江王两道浓眉扬起,迎头痛喝,“元绎算什么东西?不过是北朝一个不起眼的皇子罢了!他想娶谁便娶谁,真当我大梁无人么!”

他手按剑柄,浑身上下透出凌人的锐气和杀气,咄咄逼人。

陵江王向有战神之称,太子妃看到他便莫名想到了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不由的打了个寒噤。

会稽王妃比太子妃要有胆色、要嚣张许多,这时也是面色发白,惊惧不已。看陵江王这样子,好像北魏三皇子如果执意要任江城和亲,陵江王便要拨出腰中剑,登高一呼,和北魏重开战事了!这倒也对,连东宫都敢硬闯,世上又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呢?怪不得陛下数十年来都不许他返回京城,这个人果然很蛮横,很可怕,很不讲道理……

太子带着东宫卫士急匆匆的赶来了。

陵江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将他一通怒骂,“萧克,你还有没有一点出息了,身为国之储贰,不能正面迎敌,不敢和北人翻脸,倒有脸强逼一位年幼稚弱的女郎!”太子被他骂的灰头土脸,面无人色。

“和谈、和亲,均是陛下的意思。”陵江王怒骂不休,太子涨红了脸。

正在这时,建章宫来了宦者传皇帝口谕,命陵江王立即到建章宫见驾。

陵江王怒气冲冲,“本王正要面见陛下,和他讲讲这个道理!趁着本王不在,肆意欺压本王的人,陛下还有没有一丝半点的兄弟之情了!”

太子、太子妃、会稽王妃等人见他如此强悍,都是暗暗吃惊。

陵江王已多年未回京城,没想到他性情竟是这样的……

陵江王招手叫任江城,“阿令过来,本王命人送你回家。”任江城缓步过来,小声提醒他,“大王,小心谨慎为上。”陵江王那凌厉的眼神瞬间温柔许多,微笑道:“本王心里有数。”命他的卫兵护送范瑗和任江城回家,他则和太子一起到建章宫见皇帝去了。

任江城很不放心,出了东宫之后,还频频回望。

知女莫若母,范瑗见了她这样子便知道她在担心陵江王,柔声安慰道:“阿令,大王外粗内细,行事谨严有度,你无需为他忧虑。”任江城有些迷糊,“可是,他方才硬闯了东宫啊。”她不大明白,这位陵江王殿下明明做出了这样令人惊骇的行为,范瑗却会评价他“行事谨严有度”呢?

范瑗一笑,“他擅闯东宫一则是因为牵挂你,怕你年幼,被太子妃欺负了,二则也是有恃无恐,知道陛下碍于兄弟之情,不能将他如何。”

“如此。”任江城道。

她心里其实还是半信半疑的,对老皇帝和陵江王之间的兄弟情意一点把握也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城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