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医嫡女_分节阅读_第459节
小说作者:杨十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MB   上传时间:2016-10-09 17:18:06

  他说得大义凛然,一脸心痛之感。玄天冥却不解:“事情已经发生了,八哥不好好分析一下大顺如何应对,却只顾着推卸责任指责过失。本王本不想与你在此事上多做计较,战事既然来了,带兵过去应敌就事,可你既然如此说话,那本王就也跟你掰扯掰扯。”他一边说一边冲着天武帝行了个礼,“父皇,今日正月二十九,就已经收到南边战报,大漠联军破了边南,已经在攻打兰州,如此战况,应该不是一日两日就达成的吧?从南到北八百里加急,最快就要十五日,也就是说,正月十五左右边南就已经丢了。再仔细算算,古蜀联合大漠十国,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把盟军谈拢的,有脑子的人都能算明白这笔帐,大漠十国,再加上古蜀,这么多独立的小国意见统一联合到一年,没个一年半载的商量怎么可能联盟成功。而一年半载之半,边南大军还归着八哥呢。”

  玄天墨听得眉角直抽搐,他就知道这老九难对付,可以前老九比较任性,对于他看不惯的人和事表现得也比较直接,抬手就拿鞭子抽,抽死一个算一个。他常年不在京中,私以为这老九还是从前那样的性子,虽说之前也有过几番试探,可到底还是小看了这个弟弟。如今的玄天冥已经不是几年之前的那个任性小子,他有自己更独立的思想,有自己吃得准拿得稳的主意和计划,他设了一计百计,不但不见对方跳入陷阱,反而每每被其反败为胜。

  是啊,古蜀和十国联盟,怎么可能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促成的,他们足足计划了将近一年,还要不停的跟那十个小国分别谈判,并且进行各种许诺,这才在今年正月里将此战正式提上日程。他想要借此一役送老九玄天冥上西天,最好是连凤羽珩一起都送上天去,即便不成,那也要借此一役让联盟大军对大顺南界进行一连串的打击,并且向天武帝施压,直送他登上皇位。只要他坐上了皇位,什么联盟大军,什么卖国条款,他玄天墨可没有那么仁慈,也不是个重诺的人,他会立即调兵遣将,把那些小国一个一个的再打回老巢去。

  玄天墨打着自己的主意,却已经被玄天冥看了个透彻,如今一分析,这场战役到还真是他的错了?他亦不推拒,跪下来向天武请罪,心里却在想着,就是我的责任又能如何?你现在是边南三十万大军的统领,必然是你去上这个战场的。他也不怕玄天冥带着三十万大军打回来,那是他的兵,可不是一块兵符就能让那些将士们乖乖听话的。

  面对两个儿子的较量,天武帝并没有明确的表态,对于责任的追究也是一句带过。总之,事情已经出了,是谁的责任没有用,眼下,就像玄天墨所想的那样,做为边南三十万大军的主帅,玄天冥去面对这场战役,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玄天冥领了命,明日就回京郊大营去点兵,他要带着自己的兵一并往南界去,出发日期就定在二月初一。

  要说玄天冥带自己的兵往南界去,玄天墨也不是没有担忧的,如果只是原本那点点兵马到不足为奇,主要是多了千周那十万人,这就有些麻烦。更何况他也是今儿早上才听说,千周那头又往京郊大营送了数万战狼马,再加上全部配备钢器,这样的一支队伍,震慑力和破坏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可再担心也没用,他拦不下。不过玄天墨也有打算,示意一个自己党派的官员将押送粮草军需一事给揽了下来,这亦是他的算计之一。

  早朝过后,玄天冥一刻未停,快马回到府中。他经常出远门,府中到是没有太多事情需要交待,有周夫人在家,万事无忧。他只是对那些要留在京中的暗卫们重新又做了吩咐,一部份暗卫驻守御王府,另外分了五个人到姚府上去,再分五个人往萧州,暗中保护凤子睿。

  而姚府那头,除去玄天冥派去的人,还有凤羽珩留下的,再加上郡主府那些御林军侍卫,如今也是两座府邸一起保护着。除此之外,七皇子玄天华也往这边输送了不少暗中保护的人,如今的姚府,就算玄天冥离京,应该也能放了心了。

  次日,玄天冥回到京郊大营,姚显那头已经把被炸伤的神机营将士治得差不多,但那些人仍然需要养伤,此次绝无法出行,甚至那几个重伤员今后都不能再上战场了,这是让玄天冥最为心痛的。至于轻伤的,再养一个多月,他们会自行往南边去,赶上大军的进度。

  尝试新武器,有巨大的收获,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巨大付出,玄天冥告诉他们,今日你们五人,换回的将是未来不止五千五万的敌人性命,大顺不会忘记你们。

  除去为伤员治伤,姚显这些日子还亲自带领着神机营的将士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军事演练,不管是西放何甘还是神机营的诸多将士,都对这老爷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甚至在想,是不是跟济安郡主沾边儿的人都这么厉害?从前只听说过姚显是神医,却没想到他连这种奇怪的武器都用得得心应手。

  有了姚显的帮助,将士们练习得更快了,神射组现在已经能把枪法使得十发九中,虽然还不能跟后世的神射手相比,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用。天机组也在姚显的帮助下又研发了几个将的阵法,并且把地雷和手雷都充分地运用到阵法之中,杀伤力十分之大。

  千周那边凤羽珩一早就安排运送过来的战狼马也已经送到,再加上原本那十万千周大军就带过来的马匹,足够给每个将士都配备上,甚至还有余出来的,正好用于替换。

  总之,整个儿京郊大营所有的将士们都处在一种极其亢奋的状态之下,武装方面的提升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战场上去与敌人一较高下,当听说南界战事已起,九殿下马上就要带着他们往南界去应战时,将士们高兴得全部都在欢乎,就好像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一般。

  不只原本京郊大营的将士们高兴,就连千周那十万大军也是一个个的摩拳擦掌。他们在大营里住久了,最初那点乡情早就已经逐渐的浅了去。玄天冥大军的福利待遇好,再加上大顺国库充盈,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果蔬粮草不缺,如今的生活条件是当初的千周所没有办法比拟的。

  千周四季严寒,不长青菜粮食,所有东西都要靠跟大顺这边交易换来。军中有定额,多吃一碗饭都不行,虽说封昭莲对他们已经十分仁慈了,但毕竟自然条件有限,跟大顺这边是没法比的。

  这些千周将士已经跟大顺将士融为一体,再加上他们原本也对过去经常向千周挑衅的古蜀心怀憎恨,如今一听说要去跟古蜀打仗,一个个儿可是憋着劲儿想要立下大大战功。

  玄天冥对将士们这种情绪十分满意,自信是取得一场战役的最关键之处,自古衰兵必败,只要先让自己有着足够的信心,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却面对敌人。再者,他这头的确是有必胜的把握,凤羽珩从空间里拿出的那些个所谓的“军火”,让他看到了一种几乎可以征服天下的希望。

  当然,他并没有跟将士们说粮草已经落在了玄天墨的手里,没有粮草军需的及时供应,这对于上阵敌的士兵们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这件事情如果被将士们知道,无疑是一大打击,不过还好,他还有自家娘子做后盾,从京城出发时,也能自己先带走一批粮草,足够撑上三四个月。

  京郊大营整装待发,姚显次日回京,随军医官由松康带队,凤羽珩临走时给他们配足了药材,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而此时的南界,其实情况却并没有战报上所说的那么糟糕。边南一带是不保,但也不是完全被占领,也不知道是古蜀与十国联军手下留情,还是边南大军真的做了奋力抵抗,边南只失一半,还剩下一半,以玄天墨的那个将军府小朝廷为界,还是没有被攻破的。

  不过那也只是暂时,连兰州知州季凌到都知道,大漠人突破边南打进大顺来,也不过就是眨眼之间的事,他得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应对才是。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51章 假郡主被民众请愿

  兰州药商方如江几次三番找上凤府,游说傅雅在兰州开设百草堂。这消息也不怎么的就传了出去,传到了兰州百姓的耳朵里。

  原本这也没什么,但大漠联军来犯,边南的战事愈发的紧张,每日都有大量的伤兵从边南送往兰州,住进兰州的医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负伤的将士,有的医馆住不下,病榻都铺到了街边。血腥之气四处弥漫,战火虽还没有烧到兰州,可是兰州的百姓却已经提前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

  在这样气氛的渲染之下,百姓们突然听说有药商想要跟济安郡主一起开设百草堂,他们对这消息可是举双手的赞成。人人皆知济安郡主医术高明,也人人皆知济安郡主手里有旷世奇药,南边儿的人虽没看过百草堂是如何治病的,但总也有些传闻传到这边来。传闻把个济安郡主说得神乎奇神,让人们听着就觉得济安郡主是天上神仙。

  如今这样的局势,如果济安郡主能开设百草堂,那可是造福于民的大好事啊!

  于是,兰州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每日都有大量的百姓围在凤府门外请愿,希望傅雅能够同意开设百堂药,为兰州百姓出一份力。更有那些接待了大量伤兵的医馆,每日也有人上门来恭请济安郡主出山,帮着他们治一治对他们来说真的是无能为力的伤兵。

  一连十数日,凤府就没消停过,外头来围堵请愿的百姓越聚越多,到后来连凤府后门都给转了里来,四面八方把个凤府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凤府里,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出门,傅雅更是干脆对外称病,并宣称医者不能自医,她自己病了,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可事实上,她却是跟凤瑾元每日都在研究着如何应对,对于那些来请愿的百姓,是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心里焦灼,人却是真的生生瘦了一圈。

  凤瑾元掐算着日子道:“按说我们往京中的飞鹰传书应该也能有回信了。”

  傅雅说:“就算我们的传书出了问题,可京中也应该有消息主动给咱们传来。如今元贵人在宫里,八殿下亦在宫中,总不能让咱们自己想办法处理这头的事。这排场可是他们安排的,怎么现在却是对咱们放任不管了吗?那这么大的摊子支起来,要谁来善后?”她有些埋怨,原本就是要有什么动向也不急于一时,可眼下局面僵持到了这个份儿上,她是不急不行。

  凤瑾元心里也是焦急,但此时他也清楚自己必须首先镇定下来,至少得把傅雅给稳住了,千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什么差错。他跟傅雅分析说:“外头乱,怕是京中事情也杂,保不齐八殿下那头的传书就在半路被人劫了。不过不要怕,咱们前几日不是也商量过么,既然有人出银子给咱们开草铺,那咱们就开,到时候坐诊的请些有名的大夫就好。你是女孩子家,又是金枝玉叶的郡主,怎么可能亲自去坐堂看诊。就是在京中,那个人她自己也是不去的。所以开个百草堂无碍。至于那些想请你出山的医馆,你就继续称病,他们也不能怎样。还有那些个奇怪的药品,实在不行就从外地百草堂处这边调运,派人出去采买,总有办法。”

  “那这病得装到什么时候?”傅雅明显的有些不耐烦,整日里不能出门,跟贼似的躲在府里,这样的日子她真是快要受不了了。

  “应该也没多久了,京城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回来。”

  凤瑾元这话刚出口,就听外头有下人的脚步声匆匆而来,是个留在南界的暗卫。那人在门口站下,说了句:“京中有消息了。”

  二人大喜,赶紧叫人进来,那人进来之后只交了一封卷成筒状的书信给他们,然后就又退了出去。

  凤瑾元将书信打开,是八皇子玄天墨的亲笔,上面对他们在兰州的生活做了一番交待,却也不过是普通的交待,只告诉他们继续以凤羽珩的身份生活下去,别的不用多管,有处理不了的事就去找季凌天,他自有办法。可在书信的最后却是提到了一件大事:边南三十万大军的统领权已经交到九皇子玄天冥的手里,不出意外,正月一过九皇子就要带着大军往南界来了。另外,凤羽珩去了封地,也有可能从封地往兰州这一带行走,万事小心。

  这一次别说是傅雅,就连凤瑾元都有些发懵了。他对于玄天冥和凤羽珩这两个人有一种习惯性的恐惧,本以为到了南边儿就可以彻底的把那二人给摆脱,却没想到,突然之间南界换了天,九皇子接管了边南三十万大军。

  这意味着什么?这不就意味着南界又落到九皇子的手里了吗?那八殿下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凤瑾元百思不得其解。

  而傅雅也与他有一样的疑惑,两人愣愣地看着书信,心中一片凄凉。

  “父亲。”半晌,傅雅开口,“咱们是不是没有什么用了?九皇子一来,我们的身份自然就会被猜穿,更何况那个人也要往这边行走,这兰州……还有我什么事?”她苦笑,“假的到底就是假的,不论如何安排,都总有露馅的那一天。咱们现在不应该再考虑开什么百草堂,应该考虑如何逃命吧?一旦九皇子来了,哪里还有咱们活命的机会。”

  凤瑾元一哆嗦,这种恐惧是下意识的,是已经深入于心的,让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可是再仔细想想,却也觉得并不似傅雅说得那样悲观,他分析道:“八殿下信上只提让我们万事小心,却并没有说让我们立即撤走,反而还要我们像之前一样在这头正常生活。这说明什么?”他心思一动,“这就说明八殿下是留有手后的。你想想,边南三十万大军,说交给九皇子就交给九皇子吗?三十万大军三十万颗心,跟着八殿下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又听了九皇子的话。”

  “父亲的意思是……”

  “这里头有猫腻!”凤瑾元兴奋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分析很对路子,“九皇子来南界,是八殿下的一个圈套,保不齐就给他一个有来无回,到时候,南界还是咱们的天下!”

  “真的?”傅雅的心思也活份起来,再不似之前那般死气沉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咱们还是有价值的。”她很高兴,“只要对八殿下还有用,就不会很快成为弃子,咱们好好做事,殿下答应的那些个条件一定会兑现的。”她看着凤瑾元笑了起来,“父亲,就按你说的办,咱们还继续筹划着开百草堂,我想办法让丫鬟出门一趟,跟知州大人那边说一声,让他来想办法从其它省府的百草堂弄来药品,好歹把眼前这一关给过了去。”

  两人意见达成统一,人也又有了精神,即刻张罗起来。

  京都姚府,许氏秦氏苗氏三人已经做好了离京的准备,但苗氏却在临行之前改了主意,她认为三人不能都去济安郡,阿珩那里纵是需要亲人照顾着,可萧州还有个子睿,她们都走那么远,子睿那头万一有个什么事儿,都没有舅母在身边,毕竟那孩子还小。

  许氏等人一听觉得也是这么个事儿,于是许氏大手一挥:“那你往萧州去,我跟二弟妹去济安郡。”

  对于三人的决定,姚家上上下下都十分无奈,姚靖军始终担心她们过去之后会给凤羽珩添麻烦,不过后来姚显发了话,觉得许氏秦氏过去也好,珩丫头再如何本事,在他眼里到底也就是个孩子,更何况再过几个月就要及笄了,让她回京城行及笄礼那是不太可能,所以家里必须得有长辈在那头先张罗着。

  姚显一提到这个事儿,姚靖军等人也跟着反应过来,同时也想到九殿下一直有说法,要在凤羽珩及笄当日完婚。可眼下南界生乱,这个婚礼怕是要延后,但及笄礼还是得办的。一想到这,姚靖军立即改立场,开始催促许氏秦氏尽快上路,还一再地确定带的东西够不够。直问了许氏都觉得烦了,他还是不放心,干脆下了决定:“阿珩及笄时咱们全家都去,你们先打个头阵,在那头准备着,剩下没带够的东西等咱们过去时再拿。”

  许氏秦氏就这样,在全家人的相送下坐上了前往济安郡封地的马车,而苗氏那头也上了赶往萧州的马车。

  看着马车行远,姚显在心中亦是连连感叹,只道重活这一世,凤羽珩虽说摊上了凤家这一家子极品,但好在姚家这头是真心相待的,也不算太吃亏。他嘱咐姚靖军:“派两名暗卫在后头跟随保护吧,萧州那头也派一个,虽说萧州路近,可也不能出了差子。大媳妇那头道远,可是得好生看护着。”

  姚靖军点头应下,赶紧去调派人手。许氏秦氏只每人带了一个随身的丫鬟,再有就是车夫,两个人坐在一辆马车上,后面还装了两马车的货物,没有人随行保护是不行。好在如今姚府的暗卫也多,他想了想,派了御王府那头送过来的暗卫,并告诉那二人到了封地之后就去跟凤羽珩报道,留在那边即可。

  姚家刚把三位夫人送走,几个小子还渲染在“母亲抛弃他们”的悲痛之中,姚书着人准备关闭府门,才走到府门口,还不及跟门房说话,就见门外头鬼鬼祟祟地过来两个人,溜着边儿走,探头探脑,还用大袖子把脸面遮掩起来,看上去就不像好人。

  他眉头一皱,没好气地问了句:“你们两个,是干什么的?”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52章老玄啊!老姚啊!

  姚府门口来了两个可疑的人,姚书一嗓子把姚家还没等回各自院子的人都给惊了住。人们回头去看,但见那二人还是用袖子挡着下半张脸,只露了眼睛在外头,听了姚书的喝问其中一人就道:“小点儿声小点儿声,我们是来找姚显的,姚书你快把嘴给我闭上!哪儿都有你呢?”那人一边说一边跺脚,看样子十分生气。

  姚书也生气了,“我说你谁呀?直呼我的名讳也就罢了,居然还敢直呼家中祖父名讳!看你二人这样子也不像是好人,再不离去别怪我着人报官!”

  “你——”那人气得大眼睛瞪得溜圆,又往府门里看了看,很快就找到姚显所在,立即大声道:“姚显,赶紧把你家这倒霉孙子弄走!再把老子请进去!”

  “住口!”姚书也生了气,还想再说些什么,结果被姚显给拦了住,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之后,就见姚书的脸瞬间就白了。再瞅瞅外头那俩人,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愣在当场,反应过来之后就想要下跪磕头,结果被先他一步反应过来的姚靖军赶紧就给拉了一把,然后跟姚显说:“父亲接待一下,我带他们回院儿里去。”说完,带着姚家一众人等匆匆就进了内院儿,远远的还能听到姚家第六子姚信嘟囔着问:“到底是什么人啊?这么神秘。”

  直待所有人都进了内院儿,姚显这才无奈地冲着外头两个人招招手:“进来吧。”待那二人入府之后,门房立即关了府门,姚显白了他俩一眼,问道:“好好的皇宫不待,上我这儿来干什么?”

  来人不是别个,正是那在皇宫里头闲得五脊六兽的天武帝和章远。玄天冥的大军出征了,天武在得到消息的一瞬间就觉得这偌大京城里,他好像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身边儿除了个小太监章远,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当然,他最希望能陪在身边的人是云翩翩,可那却也是最不可能陪他的一个,人家在月寒宫里玩猫弄虎的可是自在,哪里还管他老头子活得憋不憋屈。

  天武帝没办法,又碍于凤羽珩的事,姚显也不进宫去了,他实在气闷,干脆拐带着小太监一并出了宫,鬼鬼祟祟地寻到了姚府来,就为了跟姚显喝上几盅。当然,说是他二人偷偷出宫,但暗处无数暗卫都跟踪保护着,安全是能够保证的。

  姚显跟天武太熟了,哪里还用天武自己说出原由来,他用脚趾头想也能把这老皇帝的心思给分析个十之八九,只是他不明白:“人家都说当皇上的日理万机,忙得都找不着北,你怎么活的跟个小孩儿似的?说出宫就出宫,说喝酒就喝酒?”

  天武跟章远二人直到进了院子才敢把袖子从脸上给放下来,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天武也不客气,主动扯过姚显的胳膊,拉着他就往院子里头走。“哪有那么多机可理,朕都这个岁数了,总该有点儿自己的事儿。你别跟朝中那些老顽固似的,一见着朕就说朝政之事,朕听着心烦。今儿来找你就是为了喝酒下棋的,别的别扯。”

  姚显无奈,带着他往自己住的院子那头走,一边走还一边说:“我这里的酒可没有阿珩那的好喝,也及不上皇宫里的,你别要求太高就行。”

  “没事儿没事儿,是酒就行。”天武在这一点上也不是很挑,有的时候喝酒就是为了喝醉的,跟酒好不好喝没什么关系。“这世上能陪着朕喝酒的除了你也没谁了,朕就是想喝点酒唠唠嗑,不挑酒的好坏。”

  好吧!他这么一说姚显也有些感慨了,找个人喝点酒唠唠嗑,这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可是对于一位帝王来说,却已经成了奢侈,甚至还要偷偷的溜出来像做贼一样地找到他府上,想想就可惜。罢了,他还是把阿珩给他留下来的那几瓶好酒拿出来吧!

  姚显动了恻隐之心,天武帝有了好酒,姚府里的厨子又张罗了一桌子下酒菜,二人把酒言欢,到也是高兴。章远现在也不怎么在天武喝酒这件事情上较真儿了,老皇帝现在是想干什么他就陪着干什么,因为玄天冥走时曾跟他说过,不用太拘着天武,他想干点什么吃点什么,就由着他,只要别太出格太伤了身子就成。毕竟这把年纪,再凡事都拘着,容易拘出毛病来。

  好在天武只是来找姚显,姚家是玄天冥指明了无须防备可以绝对相信的人,他也少了几分担忧。左右还有暗卫跟着,大不了喝醉了就背回去,总比看着老皇帝天天在昭合殿里对着月寒宫的方向叹气强。他有的时候都觉得天武这样思念云妃会短寿,可男男女女之间的情事,他一个太监又怎么会懂,做奴才的就是陪着主子,把主子陪好就是他的本份了。

  小太监思绪间,天武帝跟姚显都已经现了醉态,好在也并不严重,还能说说话。姚显正在跟天武挑理:“多厉害啊!把我外孙女都给赶出京城了,你那八儿子真出息。”

  天武摆摆手:“出去锻炼锻炼也好,封地比京都自在,那头建好了对她也有好处,毕竟是她自己的地盘儿。老姚我跟你说——”他喝多了也顾不上朕不朕的,直接就是开口称“我”,他告诉姚显:“整个儿大顺,第一块给出去的封地,就是济安郡。你可知道封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里就是一个独立的天地,不用向大顺缴税,不用朝贡,可以养私兵。只要她愿意,在那头立个小朝廷都没人管。阿珩去了那里,就是个土皇帝,在济安郡的天下,她最大,没有人能管得了她。大顺从前之所有没有放出任何一块封地去,甚至就连异姓王也没有封地,就是怕封地一旦建设开来,拥有了自己政权和私兵,会对大顺构成威胁。”

  姚显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自从他知道凤羽珩有一块封地之后,就查了好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知道一块封地是多么大的赏赐。他问天武:“既然这么重要,为何还要给阿珩?”

  “因为老子觉得她值!”天武一拍胸膛,“阿珩那孩子多好!文能斗垮一朝左相凤瑾元,武能打下一个千周国,医术高明玄妙,还给大顺炼钢,这样的孩子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我怎么能不疼着护着?”

  “切!”姚显白了他一眼,“别说的像自己多伟大似的,我还不知道你?之所以肯给出封地,还不是因为她早就订给了你最疼爱的九儿子!给多少好东西将来不也是你玄家的,不然你舍得?你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拿一个郡的封地冒险?”

  天武听了嘿嘿一笑,自己的那点小心眼都被姚显给看穿了,他到也不藏着掖着,大方承认,不过对于凤羽珩的功绩却还是十分认可的。

  姚显叹了一声,又喝了一口酒,问出了一个自己这阵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老玄啊!你说你把人都给放走了,一个往封地,一个往南界,就不怕京都生变?我虽然不上朝,但多少也能听说一些朝中之事,如今的局势可是不怎么稳当,你那个八儿子控制了御林军,你可得防着点儿,万一宫内生变,纵是你们家老九手里有几十万大军,再杀回来也是来不及的。”

  天武摆摆手,毫不在意地道:“生变就生变,谁让我生了这么多败家儿子,总有一个想要害朕。不是老八也还有别人,这是每一代国君都要经历的事情,我还没指望能躲得过去。相反的,我到是想看看,那老八他的心肠到底能狠毒到哪个地步。老姚啊!这个江山的份量很重,我不想让冥儿始终背负着一个靠母妃宠爱上位的包袱,我尽可能的让他的继位名正言顺。对了,有个事你还不知道吧?”天武神神秘秘地看着姚显,“你的那个外孙女,阿珩,她是钦天监观星占到的凤星临世,从西北的大山里一路来到京城,虽步步有难处处逢灾,但凤星格局始终未变,也给我大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凤星临世,这龙位非冥儿不可!”

  天武对这一点很有自信,姚显却并没有表现出他所期待的那种惊讶。凤不凤星的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跟孙女二人穿越来到这个朝代,注定就是会与众不同的。可不是惊喜么,用那么多后世的先进技术来振兴大顺,为百姓造福,大顺将来若得这样的国母,想想到也是天命如此安排。

  玄天冥带兵南下,凤羽珩也在二月初六这一日进入了玉州境内。因为在前头树州耽搁了几日,后又因遇到青山寨一伙人又耽搁了两天,她到玉州的日子已经晚了不少。这两天连夜赶路,人们都很疲惫,车厢里,想容正靠在山茶身上浅眠着,连黄泉忘川也在闭目养神。她却睡不着,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那书正是当初离京时六皇子玄天风送的那本,是玄天风亲笔所写,算是一本游记。只是记载的全部都是关于云天府境内之事,其中对玉州以及济安郡一带阐述得十分详细。墨迹很新,看上去不像是太久之前所做,凤羽珩估计着也就是正月里所写,想来是六皇子得知了她要往封地的消息后,特地为她撰写的。

  字如其人,一看到这上面的字,凤羽珩立即就能想起那个文质彬彬,书生一样的皇子。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凤羽珩从前对这个话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概念当中,可当她来到了这个时代,看到了天武帝这九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的确啊,各有不同。她翻着的书停在了第十三页,在玄天风笔下,一个关于济安郡的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53章济安郡

  想当初大顺建国时,开国太祖指着大顺的地图,随手划了几处贫瘠之地出来做为封地,用于日后封赏。原本这些个封地都是有主的,至少在太祖皇帝心里头是已经想好了要给谁的,可是没想到,其中一位番王没猜明白太祖的心思,以为太祖不想给他封地做为赏赐,于是一怒之下揭杆而起,要造反。

  大顺出兵镇压,到是很快就把他的势力给镇压了下去,但也因此让太祖看到了设封地的弊端。番王合理养私兵,一代还好,可番王却是世袭的呀!这么传下去,那不是给他们玄家的后世子孙找麻烦吗?万一哪个番王又有了异心,到那时候封地上兵强马壮的,大顺镇压起来可就没有这样轻松。

  他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干脆一咬牙,原本想要赐予封地的有大功之臣全部被剥夺了这一权利,改以金银珍宝替代。而那些功臣们也深知其中道理,忠心耿耿,不在这上面做以计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4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神医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