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医嫡女_分节阅读_第463节
小说作者:杨十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MB   上传时间:2016-10-09 17:18:06

  来人不是别个,正是六皇子、贤王玄天风。

  他看了那钱丰收一眼,面上依然是淡淡的书生气息,只微微抬手道:“钱大人,请起。”

  钱丰收站起来,已经是一身的血,他又晃了晃,看上去十分的虚弱。

  玄天风没再理他,到是催了马主动往凤羽珩这边走了过来,二人马头对着马头,玄天风平和地笑起,“弟妹,六哥来得不晚吧?”

  凤羽珩亦笑着回:“不晚,不晚,只是,六哥你怎么来了?”

  他二人这边说起话来,钱丰收觉得自己站在那里挺尴尬的,于是自己给自己找活儿干,指挥着玉州城的官兵开始清扫战场。而凤羽珩身后,李柱也主动组织人马撤离,回到原本居住的地方。三万东北军却并未在此逗留,而是在一名副将的带领下直接奔着济安郡而去。就连忘川黄泉都跟着李柱一行人回去了,眨眼之间,这大街上除了打扫的官兵们,就只剩下凤羽珩跟玄天风二人,以及他们各自那隐在黑夜里的暗卫。

  玄天风无意看这血腥的场面,下意识地别过头去,却还是躲不开。凤羽珩主动提义到她临时住的那个宅子去,玄天风自然是没有意见。二人策马而回,一路上,玄天风对她说:“其实早在年前两月有余,东北大军就已经在父皇的密旨下悄悄回撤,大军分散而行,没有惊动任何人。原本是想在京郊暂时潜藏,就怕京中突然有动向,父皇和九弟那里应付不来,我却不放心这边的情况,跟父皇私下说了一声,带着人马先赶到了这边来,助你一臂之力。”他见凤羽珩面色动容,不忍她有心理负担,又道:“这都是父皇批准了的,我算是奉命行事,你不必感激我,要谢就等以后回京去谢谢父皇吧。”

  凤羽珩点头,却还是道:“无论如何,六哥大恩,阿珩记在心里了!”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61章你们想做济安人,还是大顺人?

  她与六皇子不过萍水相逢,虽说沾了玄天冥那一层亲戚,可凤羽珩不至于仅凭此就能劳得一位皇子大驾,亲自带着三万大军来她这边救急。虽说真要打斗争起来她也不怕那济安郡,十拿十稳的事,但对方说得没错,以少胜多,就算仗能打赢,也总免不了人员伤亡。她手里那一百私兵可是要留给未来的济安郡的,她还想着待封地建设稳定之后好好的训练训练,虽说不可能训成神机营那样神武,但也会比现在更提高几个层次,保护个封地还是不成问题。

  “他们现在去收济安郡了。”玄天风说得淡然,就好像是去拿一样很普通的东西,他完全不在意,只是对济安郡收回之后的情况却是有些担忧,他告诉凤羽珩:“藤家几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可不止万贯,老八那头不会没有动作,你得做好心理准备。不过也不用太紧张,毕竟他现在没有绝对的兵权,御林军是绝对不可能调出皇宫之外的,七弟还在京城,想来他也会帮你周旋一番。”

  “六哥是不是很快就要赶回去?”她既知玄天风是临时决定往这边来的,那定是要抓紧回程,毕竟京城那里局势也不是很稳,有这三万东北军潜藏在城外,她多少也能放些心。

  却没想到玄天冥竟然摇了头,“大军肯定是要回去,我会让副将带着他们走,而我……弟妹——”他看向凤羽珩,在临进那三进宅院的大门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想留在济安郡,就做个教书先生。”

  凤羽珩愣了愣,有点儿没反应过来,“做教书先生?为何?”堂堂皇子不做,来这小地方做个教书先生?

  玄天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他说:“带兵在东北数年,早已厌烦这样的生活,弟妹若不嫌弃,就留我在这里吧,只做个教书先生即可。你不知,这才是我这一生最梦寐以求的生活。”

  “可是……”凤羽珩有些无措,“可是你留在这里,那三万兵马怎么办?副将到是能把他们带回京都,之后呢?群龙无首,就不担心出事?”三万大军可不是小数,就这么留在京城之外,万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对于京都来说可是致命的。而一个国家,京都就是心脏,心脏一旦出事,整个大顺不保。

  玄天风却早已有了自己的安排,“你放心,我来时已经跟七弟说好,三万兵马一旦回撒,他立即会在京城之外做好接应。这三万大京从此以后就交由七弟统管,一样保得京都万无一失。七弟的为人,弟妹总能放心吧!”

  他抬出玄天华,凤羽珩到是真的没什么话好说。三万大军交到谁手里她都不放心,包括这六皇子,没有太多相交,她不可能像对玄天冥玄天华那样对他。凤羽珩想,六皇子很聪明,他不会不明白自己心中所想,这三万大军,怕就是他换得自己在济安郡教书的筹码,这个要求她不应也得应,就算为了京都更加安全,也不得不点头。

  罢了,她笑笑,“是我想多了,六哥不过是想要一个平常的身份,那来济安郡教书……也不是不可。”

  “弟妹既然答应,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玄天风没有计较凤羽珩是出于什么原因点的这个头,那些对于他来说都不重要,他不过是想要摆脱京中那种惹人生厌的环境和气氛,也不过是想要留在这个能让他看到希望的女子身边,看看在她的治理下,这个被藤家毒害百年的济安郡会变成什么样子。

  每每见到凤羽珩,玄天风总是能想到当日他与这女子站在京郊的庄子后头,这女子指着不远处的山脉给他讲着那边的规划,讲她开垦荒地种植草药,讲她如何建设那个小庄子,为周边的百姓创造并提供了多少福利。他总能想起凤羽珩说起那些事情时飞扬的神采,更能想起临来玉州时,京城百姓对百草堂的怀念。

  为了能来济安郡做个教书先生,他卸去一身兵权,除去一生荣耀,跪在父皇面前求了一天一夜,终于,老父亲点了头,他迫不及待地赶了来,心中竟有隐隐的激动。这才是他玄天风所希望的生活,平平淡淡,教书育人。

  三万东北军冲进济安郡,失了私兵的济安郡如同没有了牙齿的老虎,大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将藤家所有人控制住。那藤平已经清醒,却是失了大半条命,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大夫人与那侄子亦醒过来,老太太作主赐了大夫人三尺白绫,在众人合力之下送她上了西天。而那侄子到底是她的孙子,命是留着,命根子却早已让凤羽珩给废了。

  老太太带着全府的人主动开门投降,面对三万东北军把一座郡守府和这济安郡拱手相让,却拒不透露藤家多年所揽财富都藏在什么地方。

  不过这并不重要,副将命人将藤家所有人都关押在一起,并严防他们自杀,待天亮就送回京都。而玉州的宅院里,玄天风也告诉凤羽珩:“刑部尚书被免了职,现在的刑部由京兆尹许竟源代为接管,对你来说该是好事。”

  凤羽珩点头,“到的确是个好消息。”然后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再深入下去,转个弯说:“明日起正式接手济安郡,要有好多事要忙,到时还要劳烦六哥多多帮衬。至于你说的学堂,不如着手重建,咱们也得算算看能有多少学子愿意到济安郡去求学。”

  玄天风连日奔波,凤羽珩也是几夜都没睡好,直到天刚蒙亮才各自歇息去,却又在辰时三刻就又起了身,洗漱一番一同趟往济安郡。

  这一次,凤羽珩是光明正大的进入济安郡,带了自己这边所有的人一起,打着她郡主的仪仗还有六皇子玄天风的威名一同进入。济安郡内,藤家人已经被那副将押上囚车,连同那老太太还有重病的藤平,无一例外。郡内百姓不论贫富,齐聚在那条排着长长囚车的大街上,手里头提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往囚车上砸,更有人干脆捡了块儿石头去扔,直接把藤家一个丫头给砸晕了过去。

  人们恨透了藤家,特别是那些后被诓骗来的人们,更是对藤平咬牙切齿。可也有些人是心虚的,比如说那些跟藤平穿一条裤子,来到济安郡做生意开铺子以高价坑害百姓的人,藤家一倒,他们意识到这片土地马上就要有新的主人,而他们的铺子虽说是建在这里,可是并没有任何契约,那济安郡主一旦翻脸,他们就得立即夹着铺盖卷儿走人,一点儿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人。可是建铺子时也搭进去了不少银子,还没等赚回来的,就这么离开实在也是心有不甘。人们纠结着,聚在一处商量着该如何是好。

  三万东北军在玄天风的叮嘱下启程回京,直到他们撤出,郡内才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站在大街上,包括两三岁的孩子也由大人牵着站在那里,眼巴巴地瞅着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精干女子,就好像是在等着命运的宣判。

  而同样的,凤羽珩也在打量这一众百姓,是良善,是奸滑,一眼便知。

  她笑笑,到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是大顺人,还是济安人?”

  人们都愣了,大顺人还是济安人?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对于济安郡的原住民来说,他们是济安人,因为打从上几代起,户籍就已经被藤家强行的从大顺的官府注消,入了济安郡里来。而对于那些在数月之前被藤家强行抢夺了生意不得不搬进济安郡的人来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大顺人,如今落得这般下场,是受腾家所害。

  人们面对这个问题十分无措,有胆子大的试探着回问了句:“郡主希望我们是大顺人,还是济安人?”

  凤羽珩面上的笑依然挂着,如春风拂面,仔细琢磨,却也是笑里藏刀。谁也猜不透这种笑容里蕴藏着什么,却也明白,济安郡主现在并不是很高兴,虽然夺回了济安郡,虽然把藤家一族绳之以法,可济安郡长久以来留存的问题却太多,比如说他们这些百姓该如何处置?

  “不是本郡主希望你们是哪里人,你们就是哪里人。”凤羽珩的话音稍微的有所缓和,她告诉人们:“而是你们希望自己是哪里人?你们愿意做哪里人?你们对藤家留有多少感情,同样的,对大顺又有多少依恋?我知道这很难选择,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怪不得你们任何人,但既然这块封地已经由大顺皇上赏赐于我,我对于这里,就有了绝对的主使权。包括房屋、包括地契,包括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

  她一边说一边将当初得到封赏时天武帝下的圣旨从袖子里拿了出来,随手交给随她一道而来的玉州知州钱丰收。钱丰收很是上道儿地当场就把那圣旨宣读了一遍,读完又怕圣旨的文字难懂,又用白话解释说:“这块封地自古以来就归大顺所有,是大顺划分出来准备日后赏赐给有功之功的领地。而原来的藤家做为郡守,只是为大顺看着这块地方而已。他们对济安郡来说,不过就是个看门的小厮,可这小厮心也太大了,几代人下来,渐渐地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地位,到是把自己真当成这里的主人,这样的人,诛其九族一点都不为过。而相反的,济安郡主做为皇上亲封的济安郡真正的主人,才是这里王者,你们住的房屋、开的铺子,只有济安郡主才有资格和权力给你们开据大顺朝廷承认的地契,懂吗?”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62章我们想做济安郡主的人

  钱丰收的解释很明白,百姓们听得也很明白,特别是更有直肠子的明白人接了一句:“那不就是说,藤家原本是济安郡的看门狗吗?就因为主人家常年都不在家,他们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自己翻身做主了这么多年,咱们实际上是被一群看门狗给管着!”

  这话一出,人们议论纷纷,虽说比较难接受,但仔细想想到也是这么回事。人们心中哀怨啊!被个看门狗统领了好几代人,这真是……

  有人担忧起来:“我家的房子还是祖父辈盖的,难道那块地方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如果郡里要把土地收回,咱们要去哪里住?”

  而那些后搬来的人对这个结果早就有心理准备,虽然也心有不甘,但总还不至于像原住民那样像是天塌了一般。到是那些过来开铺子的人想要得便宜,大家商量了一下集体起了哄来:“我们盖铺子花了好多银子,你们不能说收回去就收回去!”

  “对啊!我们盖的可都是二层的小楼,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这要是都收回去,我们还怎么活?你们不能不讲理!”

  商人们大声地嚷嚷,听得旁边那些百姓一个个心中烦躁,就有人听不过去开口道:“你们是过来开铺子的吗?你们分明就是跟藤家一伙的,商量好了到这头来敛财!一个馒头就要十个铜板,玉州的馒头才一个铜板一个,你们这不是抢钱吗?”

  “就是!到你们开的馆子里去吃饭,喝了一口热水,结帐的时候居然也要算钱,谁听说过白水还花钱的?你们这些人分明就是奸商!”

  “你们是藤家的同伙!应该把你们给抓起来!”

  一时间,百姓与商人两方形成了一种对立,哪边也不相让,吵闹声越来越大。直到后来,李柱突然大喝了一嗓子——“那给我把嘴闭上!”人们这才消停下来,又开始带着惊恐地看向凤羽珩这边,同时心里也在思索着,这位新来的济安郡之主会帮着谁。

  凤羽珩却是听他们的话都听乐了,她问那些商人:“听说你们原本是玉州的商人?那么,是谁让你们到济安郡来开铺子的?”

  那些商人一愣,有人说:“是藤郡守。”

  “哦,是藤平。”凤羽珩点点头,同时也提醒众人:“藤平现在已经不再是郡守,而是个罪人。不过你们既然说是藤平让你们来的,那各自的损失找藤平去要好了,你们也看到刚刚他们是往哪边走了,现在去追还来得及。不过我必须得提醒你们一句,藤家所有的财产都已经充了公,而这个公,指的就是大顺朝廷,想要损失,可以直奔京城,跪在皇宫宫门前,看看皇上愿不愿意见你们。哦对了,还有个事儿,你们说来这里开铺子建房屋,那好,现在把地契出示一下,做为济安郡之主,我必须得检查一下。”

  人们就怕提地契,她却偏偏要提。济安郡没有地契,藤家也没傻到连那种行政文书都做些假的出来,因为那样很可能就会在日后落下把柄,被人抓住不放。反正他们几代人驻守在这一方,玉州境内谁人不知济安郡就是藤家的,一句话的事儿,要什么地契。

  可是济安郡到了凤羽珩手里,就要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她说:“怎么?没有?可是交出去的土地需要地契证明,全天下都是这个道理。现在你们拿不出地契,却说那块地方是你们的,居然还在那块土地上私自搭建房屋,本郡主到是要跟你们算一笔破坏我济安郡土地规划的罪。”

  人们傻了,白盖了房子还要被算帐?可凤羽珩这头却真的是仔仔细细地算了起来,不但她在算,六皇子玄天风也在帮着她一起算,算到最后,由玄天风开口,说:“按着每丈二十两的价值估算,我们回头会派人前去各个店铺重新丈量,到时候你们按着自己所建房屋的大小来缴纳费用既可。”

  “这……”商人们低头掐算,一丈二十两,每家铺子都得个几百两啊!这在济安郡可是一笔大数目,他们盖房子就花了不少银子,再出这笔钱可是亏到家了。

  这些人一个个欲哭无泪,可他们又的确没处说理去,因为根本就没理。土地本就是白占的,以前是藤家说了算,可是一夜之间藤家倒了,自己死活都顾不上,怎么可能再为他们做主。有人小声说:“知足吧!还没被治罪是藤家的同伙,咱们就烧高香吧!”

  他们一想也是,藤家的下场人人都亲眼看到了,一旦被说成是同伙,谁能好得了?

  于是人们不再闹腾了,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认栽。而那些由济安郡原住民开的铺子,那些人却还是有些着急。他们都是小本经营,跟这些商户的大手笔可是不一样啊!一年到头能有个二三十两收入就不错了,这一下就一丈二十两,要他们怎么活?

  人们巴巴地看着凤羽珩,终于等到这济安郡主再度开口,是道:“本郡主既然接手这里,就不能不对济安郡的未来有所归划,你们且听听本郡主接下来的话,然后再来决定自己是想要做藤家的济安人,还是想做我大顺人。”她说:“从即日起,济安郡对封地内原有商户、百姓正式开放地契申请,对于本郡原住民,无论你是开铺子的,还是普通百姓,全部无偿补办地契,同时,对于贫苦百姓家也给予一定的福利政策,包括修缮房屋、子女入学堂、免费就医等等。对于藤家招揽来的商户,就按着每丈二十两的价钱,你们三日内到郡守府去把银子交上,地契拿走,同时郡内会根据你们所售物品进行统一定价,绝不允许私自加价出售。本郡主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想占便宜,门儿都没有,想坑害百姓,更是门儿都没有。你们若有那个心,趁早给我从济安郡内滚出去!别在我这里头浑水摸鱼。想要在济安郡安身立命的,就给我遵守新郡法,在本郡主这里,这种事情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她把话说了死,让那些商户再没有任何多余的盼头,凤羽珩甚至还说:“觉得不公平的,你们可以上告,想要告到哪就告到哪!本郡主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凯旋而归,我到是要看看,除非你们通敌叛国,否则整个大顺有谁敢到我济安郡来找不自在!”

  这话一出口,人们也彻底死了心。上哪儿告啊!从来士农工商,商都是排在最末的,有济安郡主这尊佛杵在这里,谁能给他们做这个主?更何况他们来的时候本就是报着占便宜来的,如今便宜没占着,反到赔了夫人又折兵,说起来也是自己活该。

  他们认了,纷纷表示会去上交银两,同时也接受重新制定物价。当然也有个别人想要离开济安郡的,凤羽珩表示可以,不过户籍之事她不管,还是那句话,当初谁给改的找谁去。那些人又蔫巴了下去。

  商户的问题解决完,还剩下那些被藤家抢了生意强迫着搬进来的百姓,凤羽珩给了他们与原住民同样的待遇,白送了地契,并感谢他们对济安郡建设的支持,同时也承诺,那些在玉州城内的铺子会在三日之内如数归还,该是谁的还是谁的。至于这些人是想要回到玉州去还是想要继续留在济安郡,也是他们的自由,如果想走,她会给他们更改户籍,重入大顺,同时也会对他们在济安郡造好的宅院做一定银两上的补偿,可谓是十分宽容。

  人们听了,一个个感动得直落泪。万没想到济安郡主居然这么讲理,还能如此为百姓着想,这跟藤家根本就是两种风格两个套路,如果济安郡能够一直这样下去,那前景十分光明啊!

  这时,又有人说起:“你们还不知道吧!玉州郊外那座玉矿,就是归济安郡主所有的!从前那矿是三皇子的,咱们到矿上去做工可是受尽了苛待,不去又要挨打。自从那玉矿归了济安郡主之后,矿工们每月可是比从前多得了三倍的工钱,而且吃得也好,逢年过节还会有东西送。最主要的是,如果在矿上受了伤,玉州城内的百草堂那是免费给治的。”

  有人这么一提,人们也立即想起来了。玉州产玉,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儿,挨着个玉矿,老百姓自然要靠这玉矿吃饭。矿厂主雇佣他们挖矿,这就是绝大部份普通百姓的经济来源,安生立命之本。自从玉矿到了凤羽珩手里,可是一改之前三皇子玄天夜的暴政,对矿工十分照顾,也很宽容,给的工钱又多,很是得百姓拥戴。

  这样一联想,如果济安郡也由凤羽珩来掌管,有玉矿那边做例子,他们也不会亏啊!这么好的郡主上哪儿去找,济安郡的未来十分光明!

  后搬入者也觉得心中激动,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这里,并且能把房屋造得更好。

  这些都安排好之后,话题又绕回到最初,凤羽珩还是问:“那你们是想做藤家的济安人,还是想做大顺人呢?”

  人们这回明白了,有人带头说:“我们想做济安郡主的人!”

  她笑了,“可是本郡主是大顺的郡主,我未来的夫君是大顺的皇子,我可是货真价实的大顺人呢!”

  “那我们就也做大顺人!我们是济安郡主的大顺人!”人们纷纷跪地,高声表态——“我们做济安郡主的大顺人!”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863章建设济安郡

  对于济安郡的收服计划与行动,凤羽珩十分满意,但对于税收、物价这方面的事她不是很在行,好在还有玉州知州钱丰收在,她干脆把这活计推给钱丰收和他的师爷去做,弄好了自己再审核也就结了。不过六皇子玄天风说:“其实这种小事我也可以做的,弟妹何必假手于人,咱们郡内自己解决就好。”

  凤羽珩到不是没想过让玄天风帮着弄,可她不是没好意思说嘛!怎么说也是个皇子,来到这贫赛之地当个教书先生就已经挺让她过意不去了,怎好再劳烦其它活计。不过眼下人家主动提了起来,她便顺水推舟,把这一摊子事儿都交给了玄天风。

  而至于丈量商户所占土地这种事就由李柱他们张罗着人去做,至于住的地方到也是现成的,她直接住进郡守府,李柱的兵马就住到原来私兵们住的宅院,收拾收拾到也气派舒适。

  玄天风就跟着她一起搬到郡守府里来,左右那宅院太大,她住内院,玄天风住外院,二人互不打扰,还方便随时探讨一下关于济安郡的建设问题。

  王林等人自己寻找宅院,藤家一倒,这郡内空下来的院子很多,都是从前藤家人住的。这次东北三万大军进了郡来,是九族全抄的,但凡跟藤家沾一点儿亲故的都一网打尽送上囚车,至于要怎么处置,那是回京之后刑部的事。

  藤家的院子都修得气派,王林带着一众医护人员找了两座宅院,所有医护人员每人都能分到一个独立的小院儿,条件也着实不错,甚至比京城还好。人们对此十分满意,甚至有人想着如果以后就在这边成家立业也不错,而那些有了些年纪的人则开始筹划着等这边稳定下来,就把还在京中的家眷也接来,左右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一家人不能长期这么分着。

  自己人都安排得差不多,那些商户也在丈量结束后主动到郡守府来上缴了银两买走地契,而那些收上来的银两就入了郡守府新建起来的帐房,做为建设济安郡的基础资金。

  当然,这银子听起来不少,但实际应用起来,对于百废待兴的济安郡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凤羽珩还从空间里拿了好多出来补贴。每每这时,她都很感谢那些被藤家骗过来开铺子的商户,还有那些过来居住的百姓,至少在街道房屋建设这一块让她省下了好多力气,她的钱财都用来补贴那些本就十分疾苦的原住民。

  郡守府的帐府是从玉州的百草堂调过来的,王林推荐的人,十分可靠。而府中下人也是急缺,她干脆从原住民里招工,这样一来能尽快地缓解自己这边人手的问题,二来也算是给那些贫民们的福利,至少在她的地盘上做工不会被随意打骂,克扣工钱。

  另外,府上也要进行新一轮的修整,所有的家什都要换新,那些被抢了铺子被迫来到济安郡居住的人家里有人以前就是开布庄的,还有做木工打家具卖成品的,正好包了郡守府的改造工作,不但凤羽珩用着放心,他们自己做得也高兴。

  五日后,郡守府正式改了匾额,更名为“济安郡主府”,与京城一样,凤羽珩十分满意。

  这日,她带着忘川黄泉还有想容山茶一并来到济安郡的主街道上,这边基本上已经恢复了经营,所有铺子的东西价格都重新标定过,连客栈都接受了郡守府的统一定价。人们最开始不太乐意,因为凤羽珩太民主,不像藤家那样能给他们那么多好的政策。不过这几日经营下来,却发现虽然价钱压低了,但上门来买东西的客人明显增多,算下来,比从前两日赚的银子还要多,这才放下心来,决定踏踏实实地在济安郡生活。

  所有人的户籍都由玉州知州府那边统一进行了重新登记,济安郡百年之后重归大顺,也算是件大喜事,甚至有人在自家门口放了两挂鞭炮以示庆祝。

  人们看到凤羽珩上街,都表达出了十分的热情,有些铺子甚至还让伙计包了自家的点心送给凤羽珩。凤羽珩也没拒绝,不过都让丫鬟给了打赏的银子,算起来绝对比正常去买要花得多。她今日上街其实是有目地的,那日夜探济安郡时相中了这主街道上的几家铺子,后来问过之后发现是藤家人开的,已经被押送至京城,那几家铺子正好空了下来,重新归了郡里分配所用。

  她准备将那些铺子打通,开设百草堂,早几日前就已经吩咐给了王林来办此事,眼下到了那铺子前,发现王林这边的人手脚十分麻利,才几日工夫就已经收拾得十分像样,隐隐的也能看出一些京城百草堂的模样了。

  见她过来,王林赶紧从里面跑出,一边跑还一边冲着后头的人喊:“那几块牌子一定给挂好了,手术室是在一楼的。”待到凤羽珩面前,行了个礼,笑嘻嘻地道:“东家,您看是不是也挺像回事了?里头都是尽量按着京城的模样改造的,实在有格局不同改造不了的地方,也都做了最合适的处理。大约再有三天,就可以顺利完工。不过有些木头上了漆,味道很重,怕是要再晾上几日。”

  “那无妨。”凤羽珩对他说:“一切你都看着办,银子正常从郡主府的帐上支就行,百草堂这边的也可以挪用。”京中百草堂关门时,有一大笔银子也换成了银票,她交给了王林保管,就是为了在这头建医院用。“眼下郡里没有钱庄,你们先从玉州那头支取,待过些日子咱们得想办法让钱庄的老板到这头开个分号什么的,用起来也方便。”

  她盘算着济安郡未来的走向,越来越有信心把这里建设成一个繁华的小城,甚至也已经拟定好公交马车的方案,除了在郡内行走,还可以往玉州做短途,准备近日就投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4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神医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