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_分节阅读_第261节
小说作者:暮夜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16-12-04 17:32:40

  莫永福一听,一时难堪极了,眼里的那丝悔意瞬间消散了。他看着眼前的一家五口,只觉得刺眼的很,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铁头兄妹几个的身上,嘶哑的声音竟是透着一抹快意:“你们爷爷刚刚去了,身为孙子孙女,你们不该去磕个头?”

  这话一出,不止吴家人惊到了,就连道贺的村民们也齐齐看向了莫永福,想看看他是不是在说错了。

  其实他们在看到莫永福身上的衣裳后,就知道老莫家有人去了,本以为是瘫痪了一年多,只剩下一口气的莫洪氏,谁也没想到会是身子还算硬朗的老莫头。

  事实上,自秋收后,老莫头就没怎么出现在人前了,村民们只当他不好意思出门,现在想想怕是那个时候身子就不好了吧。

  村民们的猜测没有错,老莫头对莫家连番的算计没有得逞,家里又频频出事,先是吴家几口脱离了他的掌控,随后就是莫永喜和莫洪氏接连出事,再后来莫永禄一家分家搬了出去,今年原本以为靠大棚种植可以翻身,结果他们一家又被排除在外,家里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重重打击和重忧之下,身子很快就垮下去了。

  听着外面热闹非凡的爆竹唢呐声,老莫头突然就倒地不起了。等莫永福从山上砍柴回来,老莫头的身子都凉了。

  直接导致老莫头死亡的原因,村民们自然不知道。只是死者为大,老莫头又确确实实是吴家几个孩子的亲爷爷,以往两家的恩恩怨怨再计较起来就没意思了,于情于理该去磕个头。

  不过,这到底是别人的家事,就是吴家的几个孩子不去,他们也没有立场说什么。因此惊讶过后,他们就从旁看着,谁也没有开口。

  吴氏回过神来,对大妮儿、三妮儿和石头说道:“你们三个去磕个头,磕完了就回来。”说着又对情绪有些低落的铁头道:“你刚刚成亲,要是去磕头怕是会冲撞了生魂,就不要去了。”

  众人一听,纷纷在心里为吴氏竖起了大拇指。至于不让铁头去的理由,也十分在理,毕竟这边婚事已经成了,要是再去跪丧,两厢皆会有冲撞。谁都知道吴氏铁头会被冲撞不吉利,但是站的角度却是老莫头那边,这个谁也挑不出错来。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莫永福也不敢硬拉着铁头去给老莫头磕头,于是默许了吴氏的话,带着大妮儿几个走了。

  ------题外话------

  亲们,这两天字数有点少,这跟我状态不好有关系,我尽量调整哈,后期不会比之前少,已经在奔着大结局去了~

☆、第352章 雪灾

  村里人大多善良厚道,虽然老莫家的名声臭不可闻,老莫头也不受人待见,但是死者为大,见莫永福连给老莫头置办棺木和寿衣的银子都拿不出来,打算用张破草席把人一卷就抬到后山埋掉,到底有些不忍心。

  得到消息急匆匆额赶回来给老莫头送葬的莫永禄,日子过的比之前还要差,连买寿衣的银钱还是跟相熟的人借来的。村民们看不过眼,你十文我二十的凑了点银钱,虽然银钱不多,好歹给老莫头买了一副普通的棺木,不至于死后尸骨还要被糟蹋。

  村民们能有这样的善举,身为村长的杨保很高兴,心善的人比作恶的人多,邻里才会安宁和谐。而自从今年弄了大棚,挣到了银钱,村里鸡毛蒜皮的纷争确实少了许多,就算有些小矛盾,最多只是斗斗嘴皮子,比拼一下刚置办的新物件罢了。

  老莫头的葬礼办的极为寒酸,老莫家没有亲戚,跟邻里又不亲厚,老莫头在家停灵七日,竟是连吊唁祭拜的人也没有几个,不可谓不凄凉。

  莫颜知晓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没有故作大度跑去老莫家祭拜,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事告诉莫清泽,直到莫清泽休沐回家,才知道老莫头去了,却同样没有去祭拜,只是情绪有些不对,晚饭也没有吃多少,显然是想到了以前的旧事。

  对此,村里人倒是不觉得莫家不近人情,连死人还要计较,要是老莫家对他们做下种种恶事,他们没有落井下石就算好的,怎么可能登门祭拜自找晦气?

  老莫头死时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下葬那天,除了莫永福莫永禄,以及莫牛氏跟她的两个儿子,更是没有一个人在路上为他焚香烧纸。一个人活到这个份儿上,算是极为失败了。

  倒是老莫头的丧事办完后,莫永禄一家就留在了柳杨村。一来要给老莫头守孝,二来城里的日子实在难过,回到村里至少还能种地,只要不偷懒,总不至于饿肚子。要是再勤快些,每日去山里打些柴火卖,也能挣到一些银钱,不像城里处处要钱,日常的开销太大了。

  至于神智已经不怎么清醒的莫洪氏,许是明白老莫头去了,意外的安静了下来,倒是不再像平时那般歪着嘴巴日日夜夜的大喊大叫,扰的四邻不安。只是身子依然不见好转,背上长了大片大片的褥疮,还是莫永禄回来后,不顾脏臭日日照顾才干净了些……

  老莫家的这些事情,断断续续的传到莫颜耳中,莫颜听完就丢到了一边,在她眼里,她们一家跟老莫家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老莫头一死,更是将两家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至于莫洪氏莫永禄等人,只不过是曾经有过交集的陌生人罢了。

  时间走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小年。

  “爹,这天气似乎不太对劲,该不会又像前年那样闹雪灾吧?”看着屋外纷纷扬扬,已经一整天不见停止的雪花,莫颜拢了拢身上的狐皮大衣,忧心忡忡的问父亲。

  早在十天前,就陆陆续续的下雪了,只是一开始下的不大,气温也低的很,薄薄的雪层愣是几日不化。

  后来,雪越下越大,渐渐堆积到了脚脖子深,及至如今,已经有一尺厚了,且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已经有好些人家的屋子被积雪压坏了。没有被压坏的人家,每天也会,忙着清理屋顶上的积雪,就怕屋子塌了一大家子挤到别人家的房子里。

  大过年的,谁愿意在别人家过年呢!

  “应该不大可能……若是像前年那样,钦天监应该早早提醒了。”莫清泽看了看黑沉沉的天色,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希望这雪早些停下,不然又有许多人无家可归了。”想到前年雪灾冻死、饿死的那些人,莫颜就担心的很。

  这时,空间里的雪团子插嘴道:“要是真发生了雪灾,你不正好可以实行你之前制定的积累功德的计划么?”

  莫颜翻了个白眼:“我是希望计划早日实行,可是一旦发生雪灾,波及的范围肯定很广,咱们现在实行能帮到的人太有限了,而且我还没准备好,所以雪灾什么的,还是不要了。”

  “哼哼,这个可由不得你,我劝你还是早日把计划交给姓萧的小子,让他跟姓楚的小子商量去,反正功德少不了你的,你也落个轻松。”雪团子提醒道,言语间已是确定雪灾一定会发生。

  莫颜听出雪团子的言外之意,心里愈发担心:“那就只能把这消息告诉萧大哥,让他们早做准备了!唉,今年这年怕是不好过了。”

  雪团子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能避免,天灾就别想了,就算事先知道,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作为一个被天道限制的器灵,雪团子无法提前预知灾难,只有在灾难即将发生的时候感知一二。之所以笃定这次会发生雪灾,还是根据莫颜的第一世推算出来的。

  第一世的这个时候,莫颜已经跟着杜老大夫学医了,因着雪灾冻死冻病了不少人,朝廷安排大夫给那些人治病,莫颜也出了很大的力,得到了一大笔功德。

  当然,那一世莫颜没有空间,得到功德没有多少用途,但是后来投胎却是越投越好,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孤寡之命。及至这一次灵魂一分为二,本来没有融合的可能,在两个世界皆会早亡,结果天道给开了个“后门”,让她终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还顺利改变了这一世悲惨的命运。

  事不宜迟,莫颜顾不得冷钻到书房给萧睿渊写了一封信,从空间里唤出不太怕冷的小麻雀,让它把信送了去。

  “颜颜姐,昨晚积雪压坏了四五个大棚,里面的菜也全被压住了,这雪再下下去,大棚怕是全要坏了,里头的蔬菜也全要冻死。”唐心忧心的说着,想在莫颜这里讨个主意。

  莫颜这里却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雪太大连茅草屋也能压坏,更别提大棚了。要不是村民们勤快,每天冒着大雪寒冷清理大棚上的积雪,那些大棚早就塌完了。

  但是就这样等着大棚被全部压塌也是不行的,莫颜想了想说道:“大棚里备用的柴火可够?要是足够,每日就多烧一些,只要大棚里的温度上去了,落在上面的雪花应该会融化,就是晚上得有人守着一直烧火才行。”

  最近温度低的厉害,晚上更是泼水就能成冰。油布做的大棚,保暖性到底比塑料差了许多,若是不增温,稀释的灵泉水也不能让那些蔬菜摆脱被冻死的命运。

  唐心连忙说道:“我这就跟村长说,让他尽快安排值夜的人。”

  莫颜点了点头,嘱咐唐心套上兔皮袄才让她出门了。

  唐心到杨保家说了莫颜的意思,杨保没过多久就把参与大棚种植的村民们集中起来,将夜里烧火增温的事情说了,也是在征询那些需要值夜的劳力的意见。

  事关明年能不能住上砖瓦房子,就算这两个月挣了不少,村民们也不希望大棚被积雪毁掉,让里头的蔬菜冻死。是以,被叫来的人没有一个反对,一个个还争抢着要值夜。

  因为谁都知道,冒着严寒值夜,一晚上不能合眼,还要不停的烧火,这工分肯定给的不低。工分就是银子,谁都希望能够多挣一些,苦点累点都不是事儿。

  唐心回来就把这事告诉了莫颜,莫颜听完倒是理解的很。

  不是庄户人家多么爱钱,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可以说是把土地当亲爹伺候,把地里出产的东西当儿女疼爱,有这么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里头,哪里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长势良好的蔬菜就这么死去。

  原本热闹温馨的小年夜,就在一片忙碌和担忧中度过。不止柳杨村没有过好小年,就是惠安帝、楚衡以及被临时急召入宫的钦天监大臣,也不得安生。

  萧睿渊看完莫颜的来信,十分重视上面提到的雪灾。莫颜在信上自然不会说出她有个知晓未来之事的雪团子,只是把村里压坏了几处房子,大棚也塌了几个的事情写在了上面,又提到了前年雪灾,冻死、饿死了不少人的事,言辞间恰到好处的流露出对这场大雪的担忧。

  萧睿渊每日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哪怕已经放假了也不得空闲,虽然觉得这场大雪下的有些长,但是往年不是没有这样下过,就没有往雪灾方面想。现在见柳杨村的房子压塌了,顿时警惕起来,站在房檐下仔细的观察天色。

  行军打仗之人,对天象方面多少懂一些。见天边云层低而厚密,头顶的天空更是灰暗看不到一丝光亮,就知道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若是再下个三五天,地上的积雪就要到膝盖之上了。就算城里的房屋结实不会塌掉,可是城外多的是住在土坯屋、茅草屋的百姓,现在柳杨村已经出现了房屋倒塌的迹象,焉不知别处没有?

  萧睿渊不确定朝中有没有人跟他一样,察觉到天气不正常。想到眼下正值年节,恐怕朝中就算有人察觉到天气不对,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上报扰了圣上的安宁,谁知道圣上知道了,会抱着侥幸心理,不会引起重视?

  只是事关重大,就算不会闹雪灾,提前预防总不会错,不然真发生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流离失所,饿死冻死。

  事不宜迟,萧睿渊换了身衣裳,就匆匆去了太子府。他结合莫颜送来的信上的内容,把自己的一番猜测告诉了楚衡。

  楚衡有几回听见府中的奴才私下里说这场大雪不正常,可能会如前年一般出现雪灾。他对雪灾没有深层的体会,又每日入宫帮惠安帝处理政务忙碌的很,就没有放在心上。此时见表弟为这事特意上门,他就重视起来,连衣服也顾不得换就去了皇宫。

  马上就要过年了,听到这种事情,惠安帝自然高兴不起来。可是事关重大,如果真发生了雪灾,导致的后果会比提前预防更加麻烦。

  于是,惠安帝火速将钦天监的一众大臣召到御书房,询问近日的天气有无异常。

  事实上,钦天监里早就有人察觉到不对,只是那人也不确定会不会造成雪灾,就只在私下里把这事告诉给了钦天监监正。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钦天监监正把这事满了下来,不肯把这事上报给惠安帝,就怕雪灾没有发生,被惠安帝记一笔。

  有这种心态很正常,但是他们却没有想过,观看天象,预测天气本来就是他们职责所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告知惠安帝实情,至于其它就跟他们没有关系。若是雪灾没有发生,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发生了,他们钦天监却装聋作哑没有上报实情,这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得了的。

  见瞒不住了,钦天监监正不得不说出了实情。惠安帝雷霆大怒,当即命人叫来侍卫,把钦天监监正拉下去打了三十大板,又革除官职投到了大牢。以后能不能出来,就看惠安帝的心情了。

  至于那个发现不妥的小官,因没有直接上达御前的权利,倒是没有受到牵连,还意外的入了惠安帝的眼,官升两级,坐上了钦天监监正的位置。

  虽然雪灾不一定会发生,但是为慎重起见,惠安帝当天下了好几道圣旨,命京兆府、五成兵马司等随时待命,不得有误;又让人快马加鞭将有可能发生雪灾的消息,送往周边受风雪影响的城池,命地方长官做好应对雪灾的准备,以防雪灾爆发造成大规模的人畜死亡。

  大楚立国两百多年,大大小小的天灾经历了不下百次。京城范围内除了没有遭受水灾,旱灾、雪灾、地动等,几乎隔个三五年就会发生一回。

  京兆府、五城兵马司等应对灾难的经验很丰富,依照以往应对雪灾的旧例,通过各个渠道很快囤积了一大批粮食布匹,棉衣药材等。有了这些东西,一旦出现雪灾,不至于让受灾的百姓活不下去。

  莫颜原本想着萧睿渊若是把她的那番提醒忽略了,就找上门去好好说道,没想到下午睡了一觉醒来,功德珠上的红纹就多了一大圈儿,比上次安置三百名将士时多了三倍还多。

  “雪团子,一千多条人命呢,你又立大功了。”莫颜欢喜的抱着学团子,不顾它的反抗,反复地揉捏了好几把。

  “哼,也不看看本大爷是谁!”学团子傲娇的扭着蜗牛眼,神气的说道。见主人的手还在自己的身上作乱,不由得哼哼唧唧想要摆脱主人的掌控。

  可惜它就那么一小团儿,不动用灵力根本挣脱不了。

  “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一下子得了这么多的功德,莫颜觉得受之有愧,得想做点什么。

  “你不是粮食多么?捐个几万斤不就好了?再不行,把那一堆药材也捐上,用在人身上总比堆在空间里发霉强。”学团子颇为豪气的说道,好像几万斤在它眼里不是粮食,单纯的只是个数字。

  莫颜思忖了片刻,觉得捐粮食捐药材不错:“那行,就捐粮食和药材,也让赵沐他们有点事做。”

  来到柳杨村两个月,除了最初编草绳给果树绑上防寒,赵沐他们就没什么事情做了。他们不好意思多吃饭,一天的粮食竟然吃三天。一开始莫颜没有察觉,还是后来磨坊里帮工的村民无意中提了一句,她才知道。

  捐出去的粮食需要脱壳,药材需要切段,这不是三两天能完成的,交给赵沐他们做,也不用觉得自己吃白饭了。

  莫颜的提议,得到了雪团子的大力支持,利用入梦术,很快就把准备好的粮食和药材分别放到了磨坊和莫家空置的屋子里。

☆、第353章 表妹,孩子

  小年过后,村子里的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用的吃食。蒸煮煎炸,随风四散的香味,引人直流口水。

  然而,鹅毛大雪始终没有停止的迹象,才一夜的工夫,积雪就到了膝盖处。村子里又塌了好几间房屋。看着顷刻间变成一堆废墟的家,村民们欲哭无泪,万幸的是没有人受伤。

  村里人大多良善,但凡家中有空屋的人家,皆把屋子借给了受灾的村民住,没有的也会拿出多余的棉衣棉被给他们御寒。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好歹没有让这些人冻死、饿死。

  除了担心屋子被积雪压塌无家可归,另一个让村民们焦急的却是地里的大棚。尽管白天夜晚都有人守着,不停地给大棚加热,但还是有大鹏被积雪压倒,地里的蔬菜一夜之间被冻死大半,损失不可谓不大。

  对此,莫颜也没有办法,她总不能冒着暴露空间的危险,直接给蔬菜浇灌纯净的灵泉水。一旦这么做了,那些蔬菜一夜之间疯长起来不说,指不定还会发生变异,结出比冬瓜还大的黄瓜来,这也太吓人了。

  然而大雪短时间内不会停,大棚里囤积的柴火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到时候那些蔬菜还是会被冻死,就更卖不上价了。

  因此,当杨保急急地来到莫家找莫颜询问挽救的办法时,莫颜果断的让他通知村民们,将长出来的能够食用蔬菜全部采摘,尽量当天卖出去。

  虽然这么做会少卖许多的银子,但是总比大棚塌掉分文不值的好。再则之前卖了两个多月的蔬菜,参与大棚种植的村民们赚的比他们十年积攒还要多,明年起新屋子的银子已经够了。

  杨保回去后就把莫颜的主意说了出来,村民们思前想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万般无奈的同意了,只是心里疼的滴血!

  他们一方面心疼少挣的几十两银子,另一方面也是不甘心精心培养的蔬菜就这么冻死掉。可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祈求老天来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别又折腾他们。

  接下来几年,孩子们翘首以盼过大年,大人们在地里和城里忙碌的来回穿梭。因路上的积雪太深,牛车马车使不上力,摘下来的蔬菜就只能靠人工往城里挑。

  这几天要卖的蔬菜格外多,就算几十户人家能出力的全都拿着扁担箩筐,也要来回两次才能把摘下来的蔬菜挑完。再有气力的劳力在膝盖深的雪地里走一天也得累瘫,好在人手够,每天能够轮着来。

  过年买菜的人本来就多,又适逢大雪,街上摆出来卖的种类就更少了。是以菜摊上的生意十分不错,等到了腊月二十八,大棚里能卖的菜全部卖光了。

  这时,大棚里囤积的柴火差不多烧光了,大半的大棚接二连三的被大雪压垮,就算大雪停了天晴了,那些冻的半死的瓜藤也不能再结出果实了。

  唐心当天夜里就把每家每户应该分得的银子计算了出来,第二天一早就发到了村民们的手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6页  当前第2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3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