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挂的猪脚人生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7-01-13 23:15:01

说来也是好笑,原本是他在生着闷气的,转眼间就掉了一个个儿。

“昨儿你身子不舒服,今日就不用去请安了,太后那里,我会叫人过去说的。”

“嗯。”锦绣也不想去。

正用着早膳,李德全突然从外面跑过来,说是横冲直撞也不为过,平常见到他都是老谋深算的样子,那里有这样惊慌失措的时候。

李德全见了皇上,大气没喘一口,就直接道,“皇上,出事了,刚刚传来的消息,京畿东面和北面都发生了地动。”

殿里人都是一惊。大魏立国近百年,可从未发生过地动。

封煜放下勺子,问道,“何时的事?”

“昨儿晚上的事,这次地动范围虽小,但是十分震地十分严重,连路都裂开了,死伤无数。”

封煜敛了神色,立即吩咐道,“传六部尚书、侍郎、傅铮、沈宜修等人,立即前来御书房。”

李德全忙道,“是,皇上,奴才这就去。”

封煜回过身,看着锦绣,十分抱歉地说道,“今日不能陪你了,你好好地在关雎宫待着,我处理好事情就来陪你。”

锦绣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孰轻孰重当然能分清,赶紧道,“皇上快些过去吧,我这里不要紧的。”

封煜镇定地点点头,对着左右又吩咐了几句,这才出了关雎宫。

御书房中,众人都已经到了。听到消息后,一刻也没敢耽误,紧赶慢赶地赶到宫中来了。

见到封煜,众人似见到主心骨一眼。

魏国立国以来,很少有什么天灾**,所以每逢天灾**之时,总免不了慌乱。宣宗时,仅仅是南方一次大旱,就引得朝野暴动,最后朝廷不得不派军队镇压,宣宗还亲自颁布了罪己诏,只是皇上是受命于天的,即使承认罪责又有谁敢怪罪,受罚的还不是朝中大臣,以丞相为首的权臣都在这一次变动中丢了性命。

天灾**,凡是天灾,亦是**。

看着底下的大臣面带焦急,封煜坐在龙椅上,将他们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

“京畿之外的地动,诸卿应该都听说了吧,可有什么好对策?”

几个尚书一言不发,彼此看了几眼,少顷,工部尚书上前,“皇上,微臣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先将道路房屋建造起来,否则民无定居,必成大乱。”

若是成了流民,那更是一大祸事了。

“地动之后,理应先安抚民心,且这次地动离京城不远,更要先安抚。”

封煜听着不甚满意,这些东西,谁会不知道,要他们说出来有何用。

几人一筹莫展之际,站在后面的沈宜修走上前,“皇上,天灾之后,往往是瘟疫滋生之时。微臣以为,还是先将这次地动后的所有尸身找到,集中火化。”

“集中火化,这如何使得?”

说话的人是礼部尚书,魏国人向来崇尚入土为安,死后没有合棺入土,便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沈宜修道,“如何使不得?再过几日,便是初春,天气乍暖,时节交替,倘若真生了瘟疫,可就不止是京畿之外的事了。”

  ☆、105.第 105 章

贵妃失宠的消息宫里私下一直再传,至于为什么是私下,皆是因为一开始明着说的人都被处置了。那时众人还道皇上终究是维护贵妃的,没想到处置了以后也没有动作,还是宿在景阳宫中,这让众人更加坚信了皇上对贵妃已经没有感情了,之前的维护可能只是皇上心血来潮。

然而几天过去,皇上竟然又去了关雎宫,且还是在那里留了宿。今日,贵妃更是连请安都没有来。这无疑给了所有看热闹的人一计的耳光。

甘泉宫中,王昭仪坐在德妃身边,看她目不转睛的摆弄这一块玉石,心中止不住地想,德妃让她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一盏茶的时间都过了,还是没有说话的打算,就这样晾着她,这可不是她一贯的作风。

过了一会儿,王昭仪看向德妃,试探着问道,“娘娘叫妾身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德妃低着头,随意问了句,“最近可有和家里通过信?”

“写过几次信。”

“你母亲都对你说了什么?”

王昭仪更加困惑了,德妃问这个做什么,“没说什么,不过是让妾身在宫里多听娘娘的话,对自己再好一点。”

德妃笑了一声,“你母亲可真是个慈母,如此谆谆教导,可惜了。”

德妃说话向来直,即使是对她,也一点都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突然这样拐着弯说话,王昭仪还真是不适应。她笑道,“娘娘究竟想要说什么,直说便是,这样绕来绕去地把妾身都绕糊涂了。”

德妃抬起头,了然的神色让王昭仪有瞬间的羞愧,德妃道,“昨儿你去了关雎宫,和贵妃怎么说的?”

“娘娘怎么问起这个了,妾身不过是和贵妃交好,见她身子不好去探望了一番,也没有说什么,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

德妃听了心里一阵失望,到底,她还是不肯讲真话。“你去太医院打听的事我也知道了,猜也能猜得出来你去关雎宫是为了什么。”

王昭仪想说话,德妃却打断她,“你向来心高气傲,不屑在背地里使手段,怎么在宫里住了两年,就变成了这个模样。当初你父母将你送进宫,是怎么跟你说的,只怕你都已经忘记了吧。可怜他们二老一心一意盼着你能凡事不争,安安分分过日子,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做的?”

她和王昭仪幼年亲密,这么多年的情分可不是假的。当初王昭仪进宫,德妃也是能帮则帮,不仅将她放到自己宫里,还一路护着她。她做的那些事,哪件德妃不知道的,可最后还不是念在往日情分上帮她处理了尾巴。她倒好,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愈发魔怔了,这回竟然还掺和到贵妃和皇上的事情里。

“知道你素来聪明,可是偏偏用错了地方。皇上是什么人你难道还不清楚?你该庆幸眼下前朝出了乱子,否则凭你做的事,你觉得皇上还会放过你么。”

王昭仪被德妃说的难堪,脸上一阵青。是啊,她是不自量力,是不安分,可是她不甘心!难道要让她的德妃一样,日日只能和一帮宫妃勾心斗角?何况她这么做也没有错,哪个宫妃不想着争宠,凭什么叶贵妃就能一个人霸着皇上。王昭仪脸上露出一丝恨意,语气凌冽,和平时的温婉贤淑简直是判若两人,她冷笑道,“妾身不过是,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而已。一辈子那么长,总不能浑浑噩噩的坐吃等死。”

德妃冷哼一声,“愚蠢!”既入了宫,还说什么浑浑噩噩,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浑浑噩噩,德妃怒道,“你非要等到报应来了才知道后悔,到那时,不仅是你丢了性命,王家人难道还能逃过去?”

王昭仪不相信,“我不过是对贵妃说了几句话,皇上不会这样是非不分的。”

她确实没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跟贵妃说了,且皇上做都做了,何必要瞒着贵妃。

德妃看她到现在还是执迷不悟,也没有往下说的意思了。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但愿皇上真的忙的昏了头,无暇顾及这件事吧,否则不死也只剩半条命。且这次,她也不想伸手了,经过这么多次,德妃对王昭仪的情谊也不似一开始的深了。

两人想的不一样,注定这次只能不欢而散。

这也是王昭仪入宫以后,头一次和德妃有了争执。王昭仪自那次从德妃宫里出来以后,心里也是后怕的,但是好在京北出了地动,皇上无心他顾,也没有时间来查她的事情。

地动之事发生后,封煜即派人前去解决后事,除了之后小震了两次,其余再没有意外发生。后续事情处理地十分细致,不过再细致也会有乱子,尤其是后面有人在故意煽动。

如今不仅是京北,连京城里都流传着谣言,直指这次地动是皇上不仁,累及百姓,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天灾**。

更有人将先帝去世、将当初争位时死去的几位皇子都归责于皇上,且这次谣言来势汹汹,又有人而已推动,一时京中人心浮动。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几个是智者。三人成虎,说多了连自己也相信了,不管皇上之前是怎么样的,有过多少政绩,在这次天灾中仍旧变成了过错方。

太和殿。

底下站着的大臣心中忐忑,不敢看皇上的冷脸。

他们怎么会想到,地动之后,竟然还有这样多的事,而且这件事明显是针对皇上的。殿里的许多人都不想提起这件事,不过总有一两个看不清脸色的人,比如眼下站出来的这位范将军。

只听那人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封煜看了他一眼,右卫将军范成。

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杨志成一眼,道,“何事?”

“皇上,如今京城中谣言四起,民心已乱,微臣以为,如今最要紧的便是稳住局面,防民之口。”

“你倒是说说,何如防?”

范成道,“昔日宣宗时,适逢天灾,宣宗立即下罪己诏,才使得谣言没有继续。微臣斗胆,肯定皇上效仿宣宗。”

封煜听着他的话,玩味地笑了笑,让他下罪己诏,这是让天下人都觉得地动是他的错,好让别人群起而诛之?

他们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要算计他啊,没了实权还不安分,封煜忽而厉声道,“范将军这是要将地动之责归于朕,这倒是和这几日京中盛行的谣言如出一辙。不知道的,还以为谣言是从你范家传出来的!”

“皇上冤枉,”范成跪下来,微臣只是忧心社稷,忧心大魏江山啊,倘若放任谣言流传,不知会有什么后果,还请皇上三思。”

建安侯见状也上前道,“皇上,微臣以为,范将军所言有理,还请皇上明鉴。”

后面陆续有两三个人站出来,“臣附议。”

“皇上,臣附议。”

封煜看了看底下站着的,很好,没长脑子的只有这五个人,看来朝中还算干净。既然这些人不要脸,封煜也不想再给他们面子,“来人,将他们拖下去,廷杖三十。”

眼下时机未到,他还不想将人解决掉。封煜是明君,他不想如先帝一样,活得恣意却荒唐,他也不会让自己在史书中有半丝污点。该死的人迟早都事会死的,但是他会让他们死的名正言顺。毕竟,这些人算是和他关系匪浅。

想到这儿,封煜不厚道地笑了。

殿外人听见,立马就上来,趁着几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将人拖走了,没一会儿,殿中就传来皮肉撕裂的声音。

众人看皇上脸色,也不敢上前说什么了。原本一个早朝,愣是因为这几人变得惊心动魄的,不仅是封煜,连众位大臣也都倒尽了胃口。

下朝后,柳呈司难得没有走,路过执刑地地方,毫不意外地看见建安侯背上血肉模糊的样子,已经站不起来了。廷杖上面有倒钩,这位建安侯挨了三十杖之后,还能撑着没昏过去,已经算是身体好了。

杨志成抬起眼皮,看到来人是柳呈司,不客气道,“柳相来这里做什么,没得污了您老的眼睛。”

柳呈司叹息一声,“你和镇国公还真是一点也不想啊。世事无常,去年老夫还和镇国公同朝做事,现在却连面也见不上,可叹。”

杨志成却觉得他是在招摇显摆,杨家没落了,他这个小人就过来炫耀了?“柳相不必介怀,镇国公府落得如此田地,柳家只怕也不远了。”

柳呈司轻笑,也不生气。

“老夫和镇国公最不同的,便是老夫知道,有些事做的,有些事做不得。镇国公英明了一辈子,可别临来了再犯了糊涂。”说完此话,柳呈司便转身走了。

杨志成看着他的背影,想到今日之耻,眼中一片阴毒。

  ☆、106.第 106 章

封煜下朝后,径自往关雎宫走去了。

他早上起地早,又匆匆赶着上朝,连早膳都没来得及用。现在回来了,小厨房的人又忙着给他做了早膳。

封煜用着鱼片粥,锦绣就坐在他前面,静静地瞧着他。这两日,俩人之间的关系缓和了许多,锦绣说话做事也不会避着他,他问什么她也不会故意不理他。或许是想明白了,只是心里还没有接受吧,她虽然和他说话,但是语气里还有些拘束。不是每次吵架过后都会和好如初的,尤其是锦绣这样敏感的人,她小心翼翼地试探,小心翼翼地接近,不会一下子就变得和以前一样。

封煜也知道她是什么性子,以前只觉得她没心没肺,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现在才知道她都是默默记在心里,若是他不问,她永远也不会说。

封煜这些天都是宿在关雎宫,但是都没有和锦绣睡在一起,精神当然算不上好。鱼片粥只用了一点,就放下了。

锦绣看了,眉头不由地皱起来,想到他早上什么东西也没有用,不禁道,“这粥味道不好吗?”

封煜淡定地点点头,表示确实是这样的。

锦绣也尝了一口,鱼肉细腻,粥也熬得恰到好处,鲜香怡人,如果这样的手艺都还是不好的话,宫里也没有几个御厨能说得上好了。难道皇上的口味变了?锦绣道,“味道不错啊,和皇上平时用的一样。”

封煜一本正经,“没有你做的好。”

锦绣很想白他一眼,但是忍住了。

封煜这回是真没有胃口,最近事情多,连带着胃口都变差了,看见东西都不想吃。

锦绣看他放下粥,连桌上其他的东西也再没有动过一下。想到他这阵子,应该挺忙的吧,又忙又睡不好,脸色都有点青,看着怪可怜的。锦绣忍不住说道,“中午我来做午膳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挂的猪脚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