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挂的猪脚人生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17-01-13 23:15:01

下午,锦绣带着内侍搬到了杜蘅殿,正式过起了她的才人生活。

殿内都已经打扫过来,连外面的牌匾都擦拭过了。杜蘅,名字好听,又是香草,香草美人,真是个让人心情愉快的名字。

几人合力,收拾地很快。加上锦绣本来就住进宫里没有多少天,除了从叶府带出来的东西,就只有淑妃赏赐的衣料首饰了,都比较轻便,整理起来也不难。

等殿内都弄好了,又觉得腹中饥饿,这才发现天还早着,远没到晚膳的时间。

杜蘅殿这边主子淡定,宫人也如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新来的还没有适应,知夏两人闲不住的忙前忙后,白莲一心向着淑妃,锦绣一时间竟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无趣至极。

只是别的宫里可就像是翻了天。宫里哪有什么秘密呢,除了皇上的消息别人或不敢打听,或打听不到,其余人的,只要有心什么探不到。

听说皇上去了未央宫用膳,这事本来就玄乎,谁想到第二日竟然一纸令下,受封的那人还是个庶女。

淑妃接庶妹进宫一事,宫里知道的也不少,但都没当一回事,毕竟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在这,想动歪脑筋也要先掂量掂量。谁知这没声没息地十多天都过去了,却来了这么一出。

几番打探,才知道原来这个小才人是个会厨艺的,每日守着时间往御书房送东西,竟然真的惹皇上动了心思。脾气好的只道几声好运气,脾气不好的就差撕了帕子骂一句狐媚子了,只等着明日亲眼看看这狐媚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

未见其人,先闻起名,锦绣也趁着东风扬了名了。

  ☆、第15章 明争

长乐宫。只见一群宫装女子围在梳妆镜前,中间坐着的女子一身正红,气势威严远非众人所及。

皇后扶着发髻,对着铜镜侧着脸瞧了瞧,高高的随云髻,梳得一丝不苟,不禁露出几丝满意的神色。拍了拍秦才人的手,笑着说到,“还是你手巧,梳个头都能梳出一朵花来。”

站在旁边的秦才人受宠若惊,这可是难得的褒奖了。

她也是去年选秀进宫的,初时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做事从来都是率性而为,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受了罪了,才知道皇上根本就没把她们这些小妃嫔放在眼里。讨好皇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不想在宫里过好点,所以纵使皇后不耐烦她也一天不落的过来请安。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不是好多了么。

秦才人抿嘴陪着笑说,“妾身驽钝,也就这点手艺勉强能入眼,还望皇后娘娘不要嫌弃才是。”

“慧云你听听,秦才人这样的手艺若是勉强入眼的话,你每日梳得可就不堪入目了。”皇后此时心情正好,还不忘打趣身边的大宫女。

慧云一身淡粉色宫装,穿的格外娇俏,未语先笑,“娘娘有了秦才人就看不上我这等俗人了吗,好在奴婢不止会梳头,否则可不就成了百无一用了么。”

“行了,有这个说笑的功夫还是多向才人请教吧,学个一二分本宫也就满意了。”皇后对着镜子,又选了一支朝阳九凤钗插上。

“当不得请教二字,若是慧云想学,只管去妾身宫里。”

“那就多谢才人了。”慧云见娘娘高兴,当下就应了。只是也不会真到别人的宫里去学手艺,她不过是个得宠的奴婢,秦才人却是是主子,主子教了是她的福分,不教是秦才人的本分,她若是仗着皇后娘娘的青眼跑去人家的住处,那可就太没规矩了。还是等今儿有机会,亲自去向才人讨教一番。

几人正陪着娘娘说笑,不一会就有人禀告说二皇子过来了。

慧云回过头,不出意外地见到被宫人牵着的二皇子。

二皇子今年四岁,扎着一个包包头,小脸长得白白嫩嫩,还没人腿高。虽然被人牵着但还是走得很慢,一步步挪到跟前,被内侍揪了揪手袖,才像模像样朝着皇后拜了一下,声音软软地,“儿臣给母后请安。”

“行了,起来吧。”皇后冷冷地说了一句,直直把目光望向二皇子。

平心而论,二皇子生得也是异常可爱,可这不是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喜欢不来。皇后见又是这样,连头都不敢抬一下,畏畏缩缩,和她那生母一个样,心里的厌恶更深了一层。

慧云眼尖地瞧着气氛不对,笑着出声打破了沉默,“娘娘您瞧瞧,这常年在身边亲近的就是不一样,旁人可不能比啊,二皇子不是早早就过来给您请安么。这么小就明事理,还是您教得好。”

“可不就是这样,妾身这些天看着,可就只有二皇子这么懂事。”秦才人也附和道。

那谁不懂事,可就显而易见了。秦才人不傻,宫里现在只有两个皇子,大皇子如今是德妃一脉的,皇后一边只剩下二皇子了,指不定以后得靠着这位,她也不在乎捧一个踩一个。

大抵是秦才人外话的意思让皇后又想起了德妃和大皇子,心下远远厌恶地多,有了对比看着二皇子就顺眼多了。这才拉过二皇子问道,“最近课业学的如何?”

二皇子有些害怕,吞吞吐吐道,“刚,刚学完《论语》,明日就得学习《孟子》了。”

“你们的太傅是国子监祭酒大人,为人秉直守礼,有大才,你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多向他请教。听说昨日太傅当众夸了大皇子?”

二皇子点点头,老实地回到,“大皇兄素来聪慧,很得太傅看重。”

太傅是已知天命的白胡子老头,也不只是教他们俩人,还有几位陪读,只是这些人里面,太傅明显最喜欢大皇兄,每日都会赞几句。对他却冷冰冰的,二皇子心里并不十分喜欢这位老太傅。

即使不懂,二皇子也从不问他。

皇后沉默了,随后冷笑一声,“聪不聪慧没什么,成大事者,也不光是凭着聪慧就能成的。勤能补拙,你既然知道自己不如你大皇兄聪慧,就得下心思用功读书,平日里也别花时间在玩闹上,多和太傅探讨才好。”

“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定好好学,定不教母后失望。”

“嗯,”皇后稍微满意些,唤来慧明道,“前些日子送的那些东西里有一方砚台,你带二皇子过去拿,再多选一些宣纸,平日读书都用的上。”

慧云得了令,便领着二皇子去了小库房。府库里面存的东西都是都是下面人孝敬的,不过长乐宫明显不缺这些,堆放在那里也可惜。

偏头看了看二皇子,见他依然安静地走着路,慧云心里叹了口气。这孩子着实可怜,生母早逝,身边也没一个亲近的人,每次看见他都是低着头,怯弱的样子,真叫人心疼。

本来身份尊贵的二皇子,生生过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又想起了皇后娘娘,慧云是想劝劝来着,无奈每次娘娘都听不进去。说到底,还是不甘心,想要一个亲生的小皇子。可是这事何其困难,娘娘明智了半辈子,惟在子嗣上面犯了倔,这可怎生是好。

都是可怜人,宫里的主子,算计来算计去,谁不可怜呢。

二皇子走后,皇后无意再多谈,起身向门边处问道,“时候应该不早了,外面人都快来齐了吧。”

“回皇后娘娘,各宫的主子都已经到了。”小宫人立在门边,机灵地回了一句。

“那就走吧,今儿可不能错过了好戏。”说得不明不白,在场的却都会心一笑,跟在后面出了内殿。

当今皇后乃镇国公府嫡长女,早年被先帝赐婚于当时还是赵王的皇上。新皇登基后被拥立为后,说是拥立,还是因为当时新皇尚未露出立后意愿之前,以镇国公为首的一干老臣就已经按耐不住,要请旨立后,扬言后宫不得一日无主,天下不能一日无后。

虽说新帝并没有表示反对,但偌大的朝堂,竟然百口同声,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当时新帝初登大位,先皇犹在,所以事情闹出没多久便结束了。总之,这场博弈最终以新帝立杨氏女为后而落幕,看起来两方也都认同这一结果。

后宫与前朝向来联系甚广。镇国公一脉仗着先帝尚在,恩宠优渥,在朝堂上是一家独大,这杨氏皇后在后宫中也是说一不二,更何况幕后还有太后相助,一时风头无二。

不得不提的是,太后亦是杨家女,杨家势大,可见一斑。

这样的情况也只是持续了两年,待先帝因病去世,皇帝破格提拔了众多新臣。更微妙的是,皇上竟然还一手把原属于镇国公一派的礼部侍郎柳呈司推上尚书令一职。

大魏开国近百年,然而三省六部之制却是初立不久,皇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又将尚书一省的权利又扩大了许多,与镇国公府形成了平分之势。

原本同气连枝的一派逐渐起了离心。起初柳呈司势弱,大事上并不敢太出头,直至柳丞相在尚书省地位稳定,柳氏被封德妃后,两方才正式对立起来。如今皇上登基八年,虽然期间多次对镇国公柳丞相两派施压□□,然而从表面看,朝堂上仍是两家独大。

后宫亦如是。

就如眼下,明明是是一次简单的请安,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然而皇后未至,德妃就已经稳稳当当地坐好,后面依附着一众妃嫔,数量之多,占了殿中人数的十之三四。这架势,看着就让人心惊。

且德妃身边坐着的,就是大皇子生母赵修媛,不知赵修媛说了什么,德妃笑得明艳非常,看样子二人关系挺不错。

锦绣一早便随着淑妃娘娘来了未央宫。出乎意料地,锦绣发现淑妃人缘极好,连皇后宫里的小内侍,也多少愿意给她卖面子。

正坐着,就听一小太监细着嗓子唱着,“皇后娘娘到。”

众妃嫔,连带着锦绣也不得不站起来行礼。礼毕,皇后照例说了些客套话,锦绣看了一眼,却微微有些失望。并没有想象中母仪天下的姿态,或许是再深宫中待久了,穿上红衣都显得沉重,容貌也只是端庄。

倒是德妃,一双柳眉高高挑起,恨不得飞上天,看着倒是有种咄咄逼人之势,难怪敢和皇后对上。

皇后坐在高位上,众人表情一览于眼底,“天气愈发热的了,真是幸苦众位妹妹还来的这么早。”

“娘娘说得哪里话,平日里起的也差不多,怎么就幸苦了。”说话的是蒋充容,坐地位子离皇后很近。

德妃身边的王昭仪闻言,指尖掩着唇角笑了笑,柔柔地说道,“蒋姐姐可真勤快,看得出蒋家家规甚严,妾身就不行,每日起床还等缓好长时间才得清醒,都是以前在闺中时候养的坏毛病。”

人影重重,锦绣又坐在淑妃后面,看不分明,之觉得这人话里意思和声音太不匹配了。又闻得一人道,“哟,原来昭仪姐姐也同妾身一样是个懒人,妾身今日难得起了个大早,收拾地整整齐齐地来了,却不是为了皇后娘娘。”

“哦,那是为谁?”皇后跟着问道。

那妃子笑道,“却是为了长长见识,看一下昨儿新来的才人妹妹究竟生得什么样。”

听到这,淑妃起身对着皇后行了一礼,道,“不过是嫔妾娘家妹妹罢了,略懂一些厨艺,担不起诸位姐妹的盛赞。家妹昨日晋封,妾身今日特地带她过来给皇后娘娘谢恩。”

锦绣自知避不过,从后面缓缓走了出来,当的是,盈盈细步,精妙无双。“正五品才人叶氏,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

一室静默。

  ☆、第16章 暗斗

只见座下之人,还挽着双丫髻,髻上簪着一支碧玉的簪子,上面垂着两根细细的流苏。面庞白白净净,柔柔细细,让人惊叹其中细腻,都说少女皮肤好,可哪个少女又有这么好的皮肤。

五官更是精致,眉若翠羽,眼若秋波,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俏生生立在那儿,浑身的灵气,直叫一屋子的花容月貌先输了七八分。

皇后娘娘脸上表情不见得有多好看,只说了一句起身。她倒不知,淑妃也是个大方的。

而后蒋充容接过话头,感叹了一声,“淑妃姐姐,你可被这叶妹妹给比下去了,这相貌,还真是万里挑一。”

周充媛也就是刚刚说话的那位,是个小家碧玉型,就是说是话来也有一股小家子气,不过她似乎对锦绣格外好奇,“可不是么,妾身看着这位妹妹也是极为亲近的,叶妹妹可读过书?”

这话问得奇怪,官宦人家的女儿谁没有读过书,就是《女诫》、《烈女传》也看过不下三遍,锦绣回到,“读过的。”

周充媛又追问,“可会做诗?”

“锦绣天资驽顿,不太会做诗。”这是真心话。

锦绣爱读书不假,不过读的书又多又杂,各个门类都有涉及,让她引经据典可以,但是你叫她去做诗,那就太勉强了。诗这个东西,锦绣能念出来就行了,做是万万做不出什么有深意的句子来。

周充媛的目光在锦绣和淑妃身上转了转,捂着帕子笑了笑,“真是可惜了,淑妃姐姐当时可是名满京都的大才女,妾身还以为叶家女儿都是精通诗书的,没想到叶妹妹这样玲珑剔透的人竟然也有不会的,真是人无完人。”

“不过,叶妹妹和淑妃姐姐不愧是一对姐妹,合在一起就是才貌双全了,真叫人羡慕。”

锦绣听了直皱眉,正待开口,忽而想到了淑妃那句不该说的别说,又闭上了嘴,眼观鼻,鼻观心。

只是在座的似乎并不想就这样放过她,又听得一个宫妃打趣道,“周充媛羡慕什么,周家难道没有姐妹?。”

周充媛意有所指地看着那人,“周家姐妹不少,只是家母是个多心的,就怕妾身那些姐妹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是以周家的姐妹,定亲的定亲,嫁人的嫁人,妾身就是想把她们都接过来,也接不过来。”

每日请安,多是这样你刺一句我刺一句,周围妃嫔已经见怪不怪了,既然有人出头,她们只需要看戏就行了,因此周充媛话落,殿上竟没有一个人接。

淑妃自锦绣说话后就没有出声,此刻却忍不住,小小充媛,也不知皇后究竟看重她哪点,冷着脸警告道,“周妹妹,今日说的话有些多了。”

周充媛捏了捏帕子,却没有说话。

贤妃做惯了和事佬,此时也只有她找出来劝道,“周充媛性子直,说话从来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得罪个把人也不稀奇了。淑妃你大人有大量,就别和她计较。”

性子直?锦绣只看到了一个费心心思挖坑等人跳的心机女。不过这事也就只能这么轻轻揭过,只因上面皇后娘娘开了金口,“行了都别争了,私底下的话私底下说就行,可不要放在明面上,都是宫里的妃嫔,伤了和气便不好了。今日人也见到了,话也说了,要是没什么事诸位妹妹就先回去吧。我这里还有些事,就不留各位了。”

如此,也不知道是教训了谁。只是此话一落,众人再没多言,纷纷起身行退礼。

锦绣的第一次请安,也就由此结束,说不上惊心动魄,但也长了见识。回到殿中,见到几个丫鬟似乎比昨日熟悉了许多,说话时也带起了笑。

她环视一圈,竟没有发现知秋的影子,难怪呢,她怎么说今日忽然安静了许多。

问了知夏,才知道那丫头出去会友去了。会的,恐怕就是那位小荀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挂的猪脚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