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月落坞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2 KB   上传时间:2017-01-24 14:43:46

  王家和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用行书取胜,于是便问道,“老师,您觉得我若是用行书在书画会上作为比试的作品,我会取胜于程同窗吗?”

  庄夫子想了片刻觉得自家弟子应该能取胜但他并不能担保中途不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他保守的回道,“你与他所擅长的书法字体不同,这我也不敢担保你必定会赢,毕竟夫子的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喜欢楷书有的对行书更加偏爱,但至少你们之间相差的水平应该不会太大。”

  王家和原以为用行书就能取胜于程钟铭,但听老师所言,看来还是他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了,想来程钟铭在楷书一道上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看来若想赢的话还是要出奇才能制胜了!哎!府学不愧是府学!能到这里进学的学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即使是脑袋不正常的程钟铭等人,他们的才学也不容小觑!

  庄夫子见王家和沉思不语便以为他在为书画比试而忧心,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忧!十天后的书画比试你尽力就行,即便是输了也没关系,毕竟你还小进学时间又短,比不过那些早已在府学进学的学子也是人之常情!”

  王家和一脸忧虑,“弟子若是输了恐怕会有碍老师的名声,毕竟如今我代表的是您的门面,外人难免会说您识人不清之类的闲话,弟子也会于心不安!”

  庄夫子感动于自家弟子的这份心意,面上却疾言呵斥,“糊涂!这世上有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你若真要放在心上那岂不是活的太累?十天后的书画比试只是小道,你无需把它放在心上!如今你的心思理应放在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上,只要你于科举一途上能有所作为,谁也无法小看了你!”

  说到这里庄夫子为了让王家和更加心安,说道,“我也听到了外面所传的一些闲话,说若是你输了我便会将你逐出师门,这点你也无需担心,既然我已收你为徒以后必会护着你,难道你以为我是那种为了自己的颜面会轻易抛弃弟子的人吗?”

  王家和躬身作揖道,“弟子不敢!多谢老师教诲,弟子知晓了!”

  庄夫子见王家和受教心下越发满意,转而说道,“作为你的老师我肯定要帮你一二,至少不会让你输的那么难看,书画比试除了要求学子写字作画以外还需赏鉴夫子带过去的字画,虽说最终还是要以你们的作品论输赢,但品鉴也不能忽略,我这里有近三年来赏鉴书画的记载,想来十天后品鉴的作品应该不会超出记载范围,你得空就稍微翻看一下。”

  这怎么这么像划考校范围啊?与昨天老师所挑出的那三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总感觉老师的教学很是特立独行,这古代不都是很鄙视类似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吗?看来能教出状元和探花的老师思想就是与众不同啊!

  庄夫子可不清楚王家和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想法,他见王家和翻看记载书画的册子便也不再打扰他了。

  王家和翻看以往的书画品鉴记载,由于府学每个月只有一场书画会,并且只有在学子比试书画时才会有品鉴一说,所以册子上的纪录并不多,不到半个时辰王家和就翻看完了,他发现评鉴的书法大多都是行书、隶书和楷书这三种字体,所品鉴的画大多是以山水花鸟的丹青为主,而且在这其中竟有类似于油画的记载,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

  “老师,这上面记载曾有两场书画比试赏鉴的是从夷族那里传过来的画,弟子听说品鉴的书画都是由在场的夫子共同选出来的,那怎么会出现夷族的画?难道不会觉得此画难登大雅之堂吗?”

  庄夫子很是奇怪的问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夷族的画大多颜色多变,所画之物都十分真实,而我们的丹青则笔墨清淡重于写意,两者各有千秋罢了!哪来的难登大雅之堂一说?不过府学还是以教导丹青古画为主,学子对夷族的画了解的也不多!”

  说到这里庄夫子心下一动,若是在品鉴古画的时候有一副是夷族的画,那自家弟子岂不是能轻松许多?反正府学里的学子对夷族的画都是一知半解的,所见的画也不多,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谁也压不住谁!

  王家和可不知道自家老师的心思,他听了老师所言后心下颇为感叹,看来府学里的夫子并没有那种鄙视外族文化的想法,以小见大,想来这大周的皇帝应当是个思想开明之人,要不然怎么会允许夷族来大周做生意还传播他们的文化?不过这传过来的画大多都应该是风景画像之类的画,大周朝应该还没开放到毫无芥蒂的欣赏*画像这种程度吧!

  既然府学里有类似于油画的作品,不知道有没有碳笔画一说,想到这里王家和追问道,“老师,不知您可看过用碳笔所作的画?”

  庄夫子不知这总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弟子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才学,他好奇的问道,“碳笔所作?这倒不曾见过!难道你看过这样的画?”

  王家和把先前想好的说法吐露了出来,“弟子也没见过,但我可以试着用碳笔作画,以前我未被断亲之前因为体弱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里帮着做些轻便的活计,家人时常下田干活不在家里,我实在无聊就拿着烧了一半的柴火在地上作画,算起来已经将近有六年了!”

  庄夫子并没有把王家和所说的碳笔画一事放在心上,他关注的反而是话里的另外一个消息,“你刚刚提到了断亲?这是怎么一回事?”

  王家和本就想找个机会向庄夫子说这些事情,如今见庄夫子询问他立马口齿伶俐的把断亲与认亲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看庄夫子并没有提及碳笔画的事情他就没再多言。

  王家和有些坏心眼儿的想道,反正书画比试的时候自会知晓何为碳笔画,如今就先和老师卖个关子,毕竟若是什么事都提前知晓了,生活也未免显得太过无趣!

  

  94.第94章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十天之期已到,十天前王家和与程钟铭相约比试一事经过有心人的宣传早已在府学里闹的人尽皆知,有好事之人还在私下里打赌谁会在书画会上胜出,结果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堵程钟铭那伙人获胜。

  他们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虽说程钟铭那伙人的品性和修养入不得大部分人的眼,但他们毕竟已经在府学里进学了好几年才学可是实打实的,其他人以往也见过他们的书画作品,就连已经在府学里进学一两年的学子都自认为比不上他们,更何况一个连府试和院试还没过的乡下小子呢!

  王家和每天下午申时都会去庄夫子处请教学问,庄夫子每日都会考校他看了多少书并且会为他讲解其中的含义,也会时不时的穿插一些整理出来的府试和院试的相关知识点,王家和对书本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本就比一般的学子都高出一大截,如今又有老师在一旁指导,他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这也让收他为徒的庄夫子喜出望外,当初他之所以会起心思半路截糊收王家和为弟子,就是因为王家和家世清白又天赋出众,毕竟能在一年之内就将四书五经熟记于心的人记忆能力肯定不会差到哪去,而且王家和的那份不受外物干扰的心态让他更为喜爱。

  如今亲自教导王家和后庄夫子这才知道这个弟子的天赋远比他所猜想的还要出众,不仅能记住书本上的大部分内容,而且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导之时更能举一反三,想来这个弟子对书本的接受能力远比他当初预想的要容易,其领悟能力都能与他的二弟子相媲美了。

  原本打算等王家和看完那三本书后再出题考校于他,但如今庄夫子决定要改变一下以前的教学计划,他打算从半个月后就让王家和尝试着破题,这样一来也能多学点东西,于接下来的两场考试也更有助益。

  除每天必学的科考知识外,庄夫子还花一些时间为王家和讲解各家书法字画的特点,并且点出各家杰出的大家人物,以当初那本册子上记载的书画为例向王家和讲述书画的品鉴要点。

  王家和原本打算私下里独自前去藏书阁借阅册子上记载的书画,毕竟他虽会赏鉴但毕竟不太清楚那些书画出自谁手以及以往的那些杰出人物所出作品,没成想老师竟会单独抽空为他讲解,这让他有些意外,毕竟当初老师提及十天后的书画比试只是小道,要求他把精力投入接下来的两场考试中,这样看来老师应该不是太过看重书画比试的输赢才是。

  王家和会这么想也是情有可原,虽说他已经拜了庄夫子为师,但他与庄夫子相处的时日还短,也不清楚当初庄夫子半路截糊的内情,只以为自家老师是个思想开明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名师,却不知庄夫子也是护短记仇的性子。

  程钟铭那伙人是个什么品性庄夫子的心里可是一清二楚的,毕竟当初程钟铭为了拜师费尽心机猛刷存在感,庄夫子怎么可能不记得这个人!再加上后来诗文会上的事情庄夫子更加对程钟铭看不上眼了,如今那程钟铭竟敢在众人面前逼迫他的弟子,显然是不把他这个夫子看在眼里的,这让他如何能忍?庄夫子默默的在心里记了一笔。

  虽说在书画比试上这个弟子必输无疑,但也不能输的一败涂地啊!只要在品鉴书画的时候不出错再加上自家弟子的那一手行书,就算是输了应该也不会太过难看,等到府试和院试的时候只要他能在这两场考试中取得一个较好的名次,应该就不会有人多言了。

  王家和可不清楚自家老师的这番心思,他在现代的时候看过不少品鉴的节目,又亲自收藏过名家书画,他缺的不是眼界而是对大周名家的了解,如今有了老师的指导他于品鉴一途上可以说是日进千里,也为他省了不少的麻烦事。

  这天是举行书画会的日子,当天府学的学子不用听课,往日里若是学子之间没有约定比试书画,在这一天他们都会带上自己所作的书画去东侧藏书阁也就是“士子阁”前面的一处楼阁里交流各自的作品。

  那楼阁名叫清风阁,是专门举行书画会的地方,上面绘有翰墨卷册的图案,大型叠石假山环列其后,假山山路与山洞上下穿行,就连左右门道阶梯也增加叠石艺术处理,使清风阁的气氛更加浓厚,与之相类似的则是西侧学子阁前的望月阁,望月阁则是专门举行诗文会的地方。

  如今有了先前王家和与程钟铭相约比试书画一事,府学里的学子早早的就赶到了清风阁,虽说书画比试的时间是上午的辰时四刻,但早些到场的话也能占个有利的位置看好戏啊!

  刚到辰时程钟铭就带着四个人走了过来,除了吴文杰和左峻两个人外还有与他们交好的董瑞华与秦荣,本来他们这个小团体中还有一个程衍,不过自上一次在诗文会上出了事后程衍就脱离这个小团体了。

  为了此次的比试,程钟铭他们邀请了十位夫子,这些夫子有的教授书法字画,有的教授礼节仪式,还有的教授科举之道,可以说各方各面都涉及到了,及至辰时三刻受邀的几位夫子都已经来到了清风阁,王家和却仍不见踪影,这让众多来此观望的学子议论纷纷。

  “你说那小子怎么还不来啊?不会是临阵脱逃了吧?”

  “不会吧!当初在膳堂的时候他当众应下比试一事,也说了必会赴约,怎么可能会出尔反尔呢?”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他自知不敌不想在夫子面前丢脸呢?”

  “就算他知道必败无疑应该也会赴约吧!毕竟与当众输掉比试相比而言,临阵脱逃更让人看不起吧!”

  “我听人说啊!那小子每天都会去庄夫子那里请教学问,估计就是为这书画比试做准备呢!他不会异想天开的认为就这十天的时间就能比得过在府学进学了好些年的程钟铭他们吧!真是不自量力!”

  程钟铭面上十分平静的准备着接下来的比试,私下里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窃笑不已,看来如今大家都知道那小子临时抱佛脚的事了,这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现想来应该也能让府学里的夫子和学子更加看不起那小子,也不枉他当初偷偷盯着那小子的行踪,得知那小子天天去庄夫子那里取经后故意把这事给传出去的苦心了。

  庄夫子见众多学子议论纷纷,在场的夫子也颇有微词,心下也是无奈,毕竟作为一个学子让这么多的夫子等着他一人是十分不知礼数的行为,这些人心有不满也是常理,但作为王家和的老师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我那弟子今早就出了府学外出办事去了,昨日他已向我提及这事,还请大家见谅啊!”

  府学里一向最注重礼仪的朱夫子说道,“办事去了?有什么事非要在此时去办?明知今天是比试书画的日子,还让这么多的夫子和学子在这里等着他一人,好个不知礼数的小子!身为读书人当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先学会做人再谈其他,我看庄夫子还是好好教教你这个弟子的礼数吧!”

  庄夫子闻言立马做出怒不可遏的样子,“哎!朱夫子所言极是!不过你也知道我这弟子来自乡下,拜我为师还没到两天就与人约定了这场比试,当初我知道此事后狠狠的说了他一番,你说他一个乡下的小子只于去年在他们那个地方书院进学了两个月而已,不过是侥幸在县试中取得了第一,就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与人约定比试一事,你说我能不生气嘛!”

  庄夫子明面责骂实则将王家和的情况三言两语的公之于众,若是王家和于书画比试上输了也是理所应当,毕竟他只在去年进学了两个月,哪能比得过在府学进学好几年的程钟铭一伙人?输了也没什么丢脸的。

  一旁的周夫子闻言问道,“这我倒是不曾听你说过,不过你那弟子只进学两个月就能夺得县案首之名,看来是个天赋出众的孩子!不过他怎么只进学两个月啊?”

  庄夫子一脸感叹,“哎!我这弟子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家里只有一个年老的祖父和一个年幼的妹妹,父母俱都早逝又是出身农户,为了不拖累家里,他在书院认识了大部分的字后就主动退了学,只在家里做学问,想来能在一年之内就在县试中夺得第一,他必定在书本上费心不少啊!”

  庄夫子把王家和塑造成了一个苦命懂事既有天赋又肯用功的农家子,不停的在众人面前为他说好话,想让其他夫子对王家和留下好印象,说不定待会儿评判王家和的行书时能偏向一二。

  周夫子说道,“怪不得你愿把他收归门下,当初我就猜到他必定是个天赋出众的孩子,你还不肯承认!”

  庄夫子一脸有苦难言的表情,“哎!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我本不想把这些事说出去以免影响他接下来的府试,但如今这个情况我不得不为他辩驳一二了!”

  庄夫子又对着朱夫子说道,“我这弟子来府学才十来天的时间,虽说明知这次的书画比试必输无疑,但他仍努力的请教书画上的学问,不愿轻言放弃!这么短的时间他哪还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原本他就是个乡下孩子又没有夫子的教导,于礼数上欠缺一二也是情有可原!”

  朱夫子得知这个内情后心中也没一开始那么生气了,“你这弟子也是可怜!不过如今他既然已经是你的弟子,你这个当老师的可要好好教导,千万别让这块璞玉蒙尘!”

  庄夫子闻言点头说,“这点你放心!以后我定会好好教导他的!其实我本想在收他为徒后就教导他这些礼数之事,但没想到他偏要与在府学进学好些年的学子比试书画,我后来劝他即使输了也是人之常情,无需过于纠结此事,毕竟他才刚到府学我也没来得及教导他,哪能就如此草率的与人比试?可他便不听还说若是不答应比试难免会连累了我这个老师。”

  说到这里庄夫子故意长叹一声,“哎!我也是对他没辙了!毕竟他还小,性子冲动些也是正常,而且我想着等这次比试过后也好让他得到些教训,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免得他以后再行这种不自量力之事!”

  庄夫子不着痕迹的给程钟铭等人挖了一个坑,王家和刚拜师什么还没来得及学,若是输了也没什么可丢人的,反倒是程钟铭等人,他们在府学已经进学好几年了,赢了的话自是理所应当,而且他们仗着多学几年的知识就欺负人家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若是程钟铭他们输了,那可真就丢人丢到蛮族去了。

  朱夫子与在场的其他夫子都知道当初膳堂所发生的事情,自然不会觉得比试一事是王家和的过错,这哪是那孩子自己要去比试?分明是被人明面逼迫暗地威胁不得不答应此事,想到这里,他们对那镇定自若的程钟铭印象更差了。

  刚才夫子们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故意压低声音,所以在场离夫子比较近的学子都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程钟铭面上淡定自若,实际上只要看他摆放毛笔时不禁用力的手就知道他的内心并不如表面这么平静。

  程钟铭当然知道庄夫子的话对他有什么影响,但他却只能默默的听着不能当场辩驳,毕竟那是夫子之间的谈话,作为学子轻易打断甚至辩驳都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他已经在府学进学好几年了,该学的礼数也都学过,可不能像王家和那样以拜师时日尚短还没来得及学礼为由搪塞过去。

  想到这里程钟铭心中越发的愤恨了,凭什么那小子就这样好运,不但夺得县案首还拜了庄夫子为师,这么大的福气就那农家小子他能受得起吗?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把那小子踩在脚下!听刚才庄夫子所言,那小子不久之后就要参加府试,最好能趁这个机会将他打击得一蹶不振无心向学,若是能让他在府试上出了什么意外,看庄夫子还有什么理由说他天赋出众!

  王家和可不知道由于他迟迟没有出现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他如今正带着刚刚拿到手的画笔往清风阁赶呢!说来也是他考虑不周,这十天来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记忆和领悟那三本书上了,虽说每天也会学习书画知识但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当初答应比试的时候他就自认为不会输,自然不会舍本逐末的把心思全然放在书画上面,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技不如人输了比试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又不是那种会因为流言蜚语就羞愧的无地自容的人,而且他也十分认同当初老师的话,书画只是小道,只要于科举一途上闯出名堂出来其他的都是浮云。

  因为王家和的不上心,这就导致了他昨天才想起来既然这个年代没有碳笔画那肯定也没有碳笔,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想法子在书画比试之前找到类似于碳笔的绘画工具或者让人制作一只碳笔,不然没有工具他就无法在比试的时候作画,总不能真让他拿着一根烧焦了的柴火去作画吧。

  王家和先去定制了画板,这个东西十分简单当天就可以取货,接下来就是画笔了,谁知他找了大半天去了好几个兖州府有名的墨斋都没有找到类似的笔,他只能去拜托墨斋的掌柜制作几只碳笔,当他说出对碳笔的要求后那掌柜的说最快也要三天才能制好,可是第二天就是书画比试的日子了,等掌柜的制好碳笔后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跑了好几家都是差不多的回复,王家和满心无奈,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让掌柜的帮他制作几只木炭条,木炭条质地松脆多孔隙,远不如碳笔用的顺手,但是在画大幅的作品时,黑白明晰,由浓到淡,可以画出丰富的层次,便于尽快地涂出大面积的调子,又可以勾勒出各种不同的线条,进行深入刻画,既然来不及制作碳笔,木炭条就成了王家和最好的选择。

  由于王家和所需的木炭条要软硬不一,分为极软、软、不软不硬这三种,又因为对这古代煅烧技术的不了解,王家和要求每种木炭条至少要制作五支,再加上木炭条需要将柳木条放进密封的容器中燃烧,第一次制作所费的时间必定不少,所以就决定先交定金再于第二天去墨斋取货。

  等到第二天取货的时候又出了变故,三种木炭条其余两种还将就,但那极软的木炭条使用的时候即使是用很小的力度也连续折断了三支,所以王家和要求重新烧制极软的木炭条,实验了两遍才勉强满意,这才耽搁了回程的时间。

  快到辰时四刻的时候王家和带着大大小小的物件终于赶了过来,这让庄夫子为他松了一口气,倒不是担心王家和会临阵脱逃,作为他的老师当初在宜山县又亲眼看过这个弟子是怎么应对王佳瑾和范家父母所带来的麻烦,对王家和行事作风的了解即便不是十成十也至少有七八成了,以这弟子的性子可不会因为惧怕就不守约定。

  庄夫子担心的是王家和路上有事耽搁错过了书画比试而被府学的学子看不起,若是在书画比试上输了,还能说他进学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接触这些,但若是他没有来赴约就无论如何也圆不过去了,别人必定会觉得他胆小怕事不守约定,君子一言许人,千金不易,一个人一旦失信那这个人的品性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到了那时即使庄夫子嘴上说出朵花来,估计府学的夫子和学子也不会信了。

  王家和到场后见这么多的夫子和学子都在等着他一人,连忙上前作揖赔罪道,“学生王家和拜见各位夫子,学生珊珊来迟,有劳各位夫子和众位同窗久等,此乃学生之过,乞蒙见恕!”

  其实王家和也挺委屈的,你说他容易吗?拜个师还能出这么多事,还被别人赶鸭子上架去参加这什劳子书画比试,为了能找到合适的画笔跑断了腿都寻不着踪迹,退而求其次的定制了木炭条结果还出了纰漏,如今耽搁了时间还要当众赔礼道歉,心里都快泪流成河了!

  负责主持此次书画比试的周夫子道,“好了!你也别再赔罪了!既然到了,我们就不要再耽搁时间了,这就开始吧!”

  随着周夫子话音落下,众人期待已久的书画交友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95.第95章

  

  书画比试的第一个流程是品鉴,由夫子共同选出两幅书法和两幅古画,由学子双方分别品鉴,这一流程主要是看学子对书画作品的了解程度。

  品鉴书画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单说好看就行,好看二字并不是评价书画作品的标准,甚至从某方面来说这两个字有轻佻之嫌,一旦一个人在品鉴书画的时候轻言好看二字,其他人就会知道此人并不太了解品鉴的规矩,甚至会明言讥讽嘲笑。

  品鉴书法时,首先要清楚这是哪种字体,谁人所作,然后从章法、结体、用笔三方面来谈对于作品的看法即可,比如现在所看的第一幅书法作品,王家和一眼就瞧出这是东虞书法大家赵如笙的作品,赵如笙擅长楷书,他的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以其独有的瘦劲而闻名于世,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远超前人,所以他的字体也被称为“赵体”。

  周夫子见王家和与程钟铭等人都看完了这幅书法作品后问道,“你们谁先来品鉴这幅书法?”

  程钟铭不等王家和说话便抢先说道,“王同窗初到府学不久,肯定未曾见过以往书画会的盛况,若是让他先行品鉴难免会有不到之处,学生不才愿抛砖引玉,也好让王同窗在品鉴之时能有更高深的论见。”

  王家和听了这话差点破口大骂!你他娘的!你想品鉴楷书你直说就是了!把我扯进来干嘛?这不就是拿我当挡箭牌还顺便给我挖坑嘛!别以为我没看过以往的书画比试我就真的什么也不知道!真欺负我是乡下来的没见识是吧!

  根据记载,以往品鉴的书画肯定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也就是说这第一幅书法是楷书,那么第二幅书法肯定是除楷书之外的字体,程钟铭一向擅长楷书,对楷书的了解肯定比其他字体的了解程度更深,而他也必然清楚下一副书法肯定不是楷书,与其品鉴不熟悉的字体不如品鉴一向擅长的楷书。

  如今程钟铭不仅要先一步品鉴楷书,还打着担心王家和初来乍到做事不周全的旗号来达到他的目的,还说什么让王家和说出更高深的论见,若是王家和对第二幅书法的品鉴之言显得过于浅薄或是比不上程钟铭的品鉴之语,难免就会下不得台来,这话显然是把王家和架到火上烤的。

  王家和明知程钟铭的意图但他却不好当众反对,毕竟在外人看来品鉴书画只是为了考校学子对书画的了解程度,重头戏还是后面的写字作画环节,所以根本无需在谁先品鉴书法这一问题上过于争执,若真是为了此事而争得面红耳赤难免会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也太过小家子气了,所以王家和只能让程钟铭占得先机。

  周夫子见程钟铭提出要先行品鉴之言,为了尊重双方比试的学子他向王家和问道,“程学子想品鉴这第一幅书法,王学子可有什么疑义?”

  王家和面带微笑一副翩翩君子的姿态,“君子成人之美,既然程同窗想要品鉴这第一幅书法,那学生就等着程同窗的高见了。”

  周夫子见王家和没有反对便让程钟铭说出对第一幅书法作品的看法,程钟铭既然主动要求品鉴心里肯定是有底的,只见他傲然挺胸,侃侃而谈。

  “这幅书法乃是楷书,出自东虞书法大家赵如笙之手,这幅作品是他顶峰时期所作,一改东虞肥腴之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在笔画之间,横之长者瘦挺舒展而短者粗壮有力,竖画较之横画为粗,以为主笔求其变化,其撇,长者轻而短者重,其捺必显矫健,其钩、踢、挑必顿后回锋迅出,在结字上正面示人,左右较匀衡纵长取势,且中密外疏,在整体书风上,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法度森严瘦硬通神,有一种劲媚之美。”

  众多夫子见程钟铭意气风发自信昂扬的样子,先前心中对他的成见稍稍有了改观,毕竟不论哪个夫子都喜欢有着真才实学的学子,如今程钟铭的品鉴虽说不是独出己见,但也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所说之言入木三分,可见他对楷书的了解已是熟然于心。

  程钟铭见不少夫子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心中越发得意,还在暗地里轻蔑的瞅了王家和一眼,王家和见此不禁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面上却装作没有瞧见程钟铭撇过来的眼神,一片淡定泰然,对付程钟铭这样的小伎俩只要无视他就行了。

  果然,程钟铭见王家和未受丝毫影响,不禁感觉自己使尽了全力但却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心中越发的愤恨了,这小子还真能装!若是夫子明言赞赏我的品鉴之言,看你还能如何这般装模作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