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两世_分节阅读_第344节
小说作者:两手空空的客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15 KB   上传时间:2017-02-27 13:17:40

董妃在内殿,掀起窗户就能看到她。真是张口结舌。她这是拜见来了,还是讨债堵门来了?下头妃嫔看了都暗暗好笑。

太后来瞧见,气得拍桌。可总也不至于前一天皇帝把人带进宫,后五天就要去罚,皇帝脸上不好看。只叫宫人来,叫把她赶走“你们都是死人?”

太后发了脾气,内殿那些妃嫔一时噤若寒蝉。

宫人连忙出去。可左说右说也没有用。人家恭恭敬敬,对她说“我在这里等着,是我的本份。那乡里的婆婆治起儿媳妇来大冬天单衣跪冰都有呢。我在这里等一等,又只是因为太后精神不好才不能见的,有什么要紧的?”和和气气。

好在坐了一地儿她又改主意回去了。

小宫人扶她走,侍女一路跟着,也没甚话。

一进内殿,齐田就笑。

侍女不明所以,走过去一瞧,她手上竟然就拿着个令牌。大吃一惊“娘娘哪里得了这个东西?”

竟然是太后宫里的牌子。

“就放在这儿呀。”齐田指指桌上。

前一天‘寿妃’才说打洞都要出去,今天宫里就有个令牌,寿妃又并不是在宫里有甚么根基的人——侍女到底也是宫中打滚多年的,想一想哪里能不明白。有些事情稍稍长些脑子就能想得明白,这牌子绝不能动。分明是别人来坑你呢。

不止不动,还要叫宫人来问清楚,自己不在的时候,宫里有哪些人进出的。叫人还回去。

寿妃却果然是脑袋不好。竟然大喜过望。

侍女本来就不太喜欢她,这种时候,只装模作样地劝了一句“娘娘千万慎行。”也就算了。

自己对上面好交代就是。管她倒不倒霉呢。再说内侍那边也说了,寿妃这里有什么事,只管寸步不离地看在眼里,不必干预。

于是一声没吱,陪同一道换了衣裳,主仆两个拿了牌子就走。几道宫门,有了太后的牌子没有不让走的。两个人这样大大方方地,走着走着就出去了。

侍女暗暗感叹,别看寿妃这样不着调,做这种事可真是一点也不打悚。卫军问她东西,张嘴就来。大概是人太蠢,蠢到胆大包天。但凡是像她这样行事直愣愣,哪有半个是聪明的……

不过两个人才走出宫门外便遇到些故事。

正德门外全跪着人,挡住了出路,乌乌泱泱总有好几百人。

一看就是庶民,身上还背着行李。老人倒在旁边。不知道是死了,还是累了就地躺下休息。

卫军说这些原先被遣返过一次,半路又逃脱跑来了。

为的还是剿匪的事。

之前寿左晋之死,简直有辱国体,皇帝下了严令清扫附近的流匪。当时成绩斐然。举国都受振奋,当地府官也受了嘉奖。皆大欢喜。

可当地附近的庶民们却闹了起来召唤武神。

先是有个妇人,久等丈夫不归,还以为他是遇事,要去府衙报查,结果路过街市,正遇到在处置流匪。

她早听过流匪害人的事,又是十分敬仰当今‘圣君’的,便也大骂着流匪该死,挤到前边去看个热闹。

一看,当先那个什么流匪头子,不是自己夫君是哪个?

一时三魂丢了七魄。

想想自家男人只是个打铁的,五官固然是长得粗了些,体格是好一些,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怎么不冤,当时就要往台上冲。可她一介妇人,哪里能突破重重军士呢。

那砍刀落下,脑袋就落地了。

她的天也塌了。

家里还有三四个孩子。自己又无田地,又抡不起个锤子。出了这么个事,夫家的亲戚避之尚且不及,哪会帮忙出这个头。要回娘家去呢,那孩子们又怎么办?自己好好一个家,说没就没了,好好一个夫君,说死就死了。怎么能平。

便带着孩子往府衙去击鼓喊冤。

可府衙那里说得清楚,你能不能证明你男人就不是流匪呢?你说他每天打铁,从没出过远门,你却又知道他打了那些刀啊斧啊,是用来切菜砍柴,不是给同犯打了去杀人吗?

你说不是,那你把那些买了刀啊斧的人全喊来对质。把他打了那些东西,一样样却找到归处。

她只好回去了。想着,找吧。可人家说得简单,这种东西要怎么找?又不会记着哪天哪天谁来买了个什么。

找来找去,只找了几个街坊。不足十个人。

可府衙记着,她男人半个月打了几百把刀斧……

她硬着头皮,把这十个人带了,往府衙去,便有个仗义的街坊跟府衙的人吵了起来。只问府衙的人“几百把刀斧,你们可晓得一把要打多久?他便是不吃不睡也打不出来。再说那得要多少铜铁?西市里卖这个的,一个月都卖不出这些来。”

可人家不管。西市卖不出来,那岂知道不是他在别处有同伙给他盗来了打的?这么多他是怎么打出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后仍是无功而返。

出了这样的事,一开始还有街坊接济她,可后来人家想想也有些怀疑“好好的,怎么不抓别人,就抓你家呢?你说你家里是冤枉的,那不冤枉别人光冤枉你?”说得讥讽,拍着胸膛问“却怎么没有冤枉我呢?”

背后开始传了风言风语的,后来街坊也不那么与她家亲近了。

还有好事者,往府衙去告状,说“那流匪杀了人抢了钱来,他们家里人岂没有享用?现在可好了,一个人豁出了命,死了就死了,家里还享福呢,真正是得了大便宜。这天下可还有公道?现在说起本地,别人都说朝廷的官都死在了这里,这里是吃人的地方,有命进没命出。这里的人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棍。还不是这些人害的。”一群人联名再请严惩。

照说他们说这些,也当不得用,可府君这里,原本上头就有皇帝的严令,得抓多少人目标在那里,府衙手里捏的名额还差一大截,现在一听也是护花尖兵。顶过了这头再说吧,不然怎么办?办事不利,被革职的就是自己。倒霉的就是自己家人了。

死贫道不如死道友。

便把这妇人和家里的孩子都抓了去,与其它流匪的家眷一道给关了。

家眷里有男人,全都被判做同犯,女人小孩每天被绳子串成一串,赶到街上游走,任人唾骂。以壮正气。

这妇人到底是个大人,没什么要紧,小孩却顶不住没几天病死了。后来大一点的孩子也不知道是被哪个人用石头砸破了头,当场也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4/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两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