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国货群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舟舟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6 KB   上传时间:2017-11-02 16:02:33

老板娘催她:“可得记得问问,成就别人的姻缘也是积德。”

老板娘的小孩子掀帘子从后面哭着出来:“妈妈,我饿了,啥时候做饭呀,我要吃炒菜。”

老板娘咬着嘴唇拧拧儿子的耳朵:“讨债鬼,就知道吃,这才过半个月,家里的煤得省着点烧,不然晚上冻死你。”

孩子哇哇抹着泪跑回去,老板娘换上笑脸,又叮嘱一遍:“赶儿记得问问啊。”

第二天唐兰问祝明友:“小祝有对象吗?”

祝明友正在喝水,噗的一声差点呛到:“唐兰姐……你,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唐兰也不是八卦的人,不过祝明友如果真是单身,为他保个媒也不是坏事。

吕大姐也凑了过来:“哎呀,小祝还害臊了?男未婚女未嫁,要是单身我们都能替你张罗。”

别人也都上来打趣,祝明友本来面皮就薄,三句两句脸就红了,曹红花刚好从外面进来,笑着问:“大伙聊什么这么开心?”

吕大姐笑的前仰后合:“唐兰打算给小祝说媒。”

曹红花放下手里的文件,手停顿了一下,笑道:“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说不定明年就能喝上喜酒了。”

祝明友往后靠了靠,大声和唐兰说道:“唐兰姐,我还是单身呢,剩下的你帮忙安排吧,麻烦了。”

唐兰又问了几句祝明友的家庭情况,倒不是她刨根问底,人家女方那边肯定也好奇,到时候她总不能一问三不知。

唐兰竟然当上了半个媒婆?

双方交换了信息,基本的条件都比较满意,老板娘安排了两个人见面,见面的地点就安排在人民公园。

接下来唐兰就没再掺和,过了没两天祝明友告诉她,他没再和女同志联系,理由是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真是一个万能的理由,不过感情的事也不能强求,祝明友的情绪很低落,老板娘后来和唐兰抱怨:“女同志对小祝很满意,小祝自己突然变卦了,说两个人不合适,人家姑娘还哭了一次。”

老板娘也想得开:“保媒没有一次两次就成功的,这得看眼缘,没有缘分也不能强往一块拉,对了唐兰,我听说你们服装厂要涨工资?”

唐兰回道:“大家都这么传,具体涨不涨,什么标准我也不清楚。”

关于涨工资的传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前天每个部门的主管都被喊去开会,大家都说是要涨工资。

不过唐兰算了算,涨幅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一个月也就是涨几块钱,但这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就是孩子一学期的学费。

老板娘指指家里的几个孩子:“这些崽子闹腾死了,吃穿都得要钱,我挣不了多少,就靠他爸的死工资,要是能涨点再好不过了,你在业务部,消息更灵通,有什么新的动态记得告诉大姐一声啊。”

杨春来告诉唐兰,这次涨工资的不仅仅是服装厂,更像是全市普遍性的调薪,唐兰去黄爱国家里,黄爱国也这么说:“我们烟草局也涨,最低百分之十五起,工人的工资太低啦,每家生活也都不易,等调了这一次,兴许日子就能好点。”

随后黄爱国又自嘲:“我和你舅妈就省心,两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也不用养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供应都花不完。”

黄爱国媳妇端着盛橙子和苹果的水果盘出来:“你舅舅战友做客带的水果,唐兰快来尝尝。”

黄爱国媳妇又说:“我听说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现在还没推行,闹的人心惶惶的,要是咱们这真的推行,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了,哦对,有个说法要一胎化,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黄爱国去阳台点燃了一根烟:“现在谁家不是最少三四个孩子?要是真开始了,一定是一场大的变动。”

唐兰也听说了,她这次回南坪村,冯大姐告诉她,村里的年轻女人都着急怀孕,希望赶在政策下来之前多生两个孩子。

冯大姐算想得开的:“生的起养不起,我们家一儿一女就足够我操心的了,再生几个出来,全是讨债鬼。”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个死循环总有人猜不明白,办公室里,结婚已育的女同志谈论的话题一直都是同一个:要不要抓紧时间再生一个。

杨琴拉着唐兰去窗边,她揉揉耳朵:“唐兰姐,结了婚的女人可真可怕,我不想和她们待着了。”

唐兰打趣道:“过完年你不也结婚吗?”

杨琴害羞的说道:“日子还没选,证还没领呢,没准的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吕大姐怀孕了。”

唐兰咽咽唾沫,吕大姐今年可三十五六岁了,这年纪是妥妥的高龄产妇,况且她家里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这么想不开继续生?

八十年代的医疗水平比不上后世,高龄产妇生产危险更大,后来唐兰才知道,不光是吕大姐,单是业务部肚子就挺起来四五个,就是为了争分夺秒再多生一个。

唐兰周一去上班,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喜洋洋的,陈元举举胳膊:“唐兰你看到贴的通知了吗?涨工资,真涨了!按照工龄算,最低的涨百分之十!”

涨钱啦!苍蝇腿也是肉,每个月多出来几块钱,够吃几次小炒肉了,女同志们围在一起聊工资买什么,有想买鞋的,又想买衣服的,还有要买红烧肉吃的。

吕大姐酸溜溜的说:“咱们这些穷人和唐兰说啥?人家开店可不缺这几个钱。”

“吕大姐这话可不对了,谁也不嫌钱多不是?再说又不是光涨工资,咱们供应还涨了呢!供应唐兰总是缺的吧。”

最让唐兰高兴地,就是每个月的供应有了改善!猪肉从每个月每人的两斤涨到了三斤,豆制品票由一张变成了一个月两张,油票从每个人每月一斤变成了两斤!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增长,部门的同事七嘴八舌在讨论,唐兰也记不住,明天就是发供应的日子,到时候自然见分晓。

唐兰摸着油票后面的使用说明,觉得每个字都是那么的令人心情愉悦:

凭本票在全市范围内购买食油。

本票不许伪造涂改,如有遗失概不补发。

每个月就这么一点油票,谁能那么马虎弄丢呢?唐兰回家就把发的各种票收在小盒子里,计划经济还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唐兰伸伸腰,开始琢磨明天要砍点肉包饺子吃。

唐兰吃饺子的愿望没实现,一大早胖师傅就来急匆匆找她:“唐兰,你的设计图广州的老板很满意,他来咱们市了,说要见见你,你啥时候有时间?”

第70章 四季主题(修改)

唐兰喜出望外, 这么长时间没有回音,她还以为图纸对方没看上呢, 唐兰频频点头:“我随时都可以,。”

“那也不能耽误你上班, 不然还得扣工资, 这样吧,你下班后从食堂后门进来找我,我们带你去见人?”

“行,我听胖师傅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国货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