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国货群_分节阅读_第195节
小说作者:舟舟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6 KB   上传时间:2017-11-02 16:02:33

严大妈把唐兰往前推了推:“这是我们布料厂新来的顾厂长的爱人,刚搬来没多久,我们住在同一层。”

老孙头安定了不少,敷衍了几句。

等又过了两天,唐兰在老孙头那买菜的时候,唐兰递钱过去,老孙头接过钱压低声音问:“你真要粮食?”

唐兰实话实说:“我们一家四口,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每个月指望一份供应,粮食不够吃。”

老孙头村里也有人在城里工厂上班,虽然说厂长的供应比普通工人强一点,但是养活一家四口,确实有点困难,他不放心又问了一句:“你真不是市管会的人?”

唐兰失笑,她如果是市管会的人,这会子也不会承认吧,老孙头多问一句,只是为了心安,她大方笑道:“大爷,市管会的人不会缺粮吃,我真的就是自家吃粮,也买不了太多,一个月二十斤就够了。”

农村自家有粮仓囤粮,粮仓里的粮食放上几年都没问题,大家以前都饿怕了,生怕再赶上饥荒,所以条件好了之后,除了改善物质条件,不约而同的都在家囤点粮食。

老孙头家里也是如此,每年打下来的粮食吃不完,唐兰的二十斤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唐兰接下来的话更打动了他:“大爷,您如果想要钱,我就给您钱,糖票糕点票,如果您有什么票需要,我这有的,也能抵钱,或者以物易物也行。”

老孙头这下菜动了心,家里的余钱有一些,但都是农村劳动力,不像城里人每个月都发供应,不管多少,想买什么还能攒攒买,大孙子想喝麦乳精、想买大白兔吃,还是托了人换来的票,还搭上了不少人情,与其收钱,倒不如弄点票。

唐兰把买粮的事回家和顾茂晖罗桂芝说了,罗桂芝有点担心,怕有问题,顾茂晖倒没说别的,只说让唐兰注意安全。

安安的学校已经找好了,周一早上唐兰和罗桂芝送她上学,安安新买了粉色的小书包,今年安安要上的是学前班的小班,学前班就在布料厂几百米的地方,接送孩子十分方便,一路上都是送孩子的家长,有走路的,也有骑车的,二八自行车的车铃声响亮清脆,送完安安,唐兰推着自行车说道:“妈,咱们去商场逛逛吧。”

唐兰推车出来就存了逛街的念头,不然这么近的距离,也不值得推个车,罗桂芝先是摆摆手,说没啥买的,唐兰指指后座:“家里缺点东西需要添置,另外自从咱们过来,严大妈格外照顾,我想买点东西送她。”

罗桂芝也赞同:“人家对咱们好,虽然没求回报,但礼尚往来关系才会越处越近。”

自从唐兰一家搬进来,连个扫帚都没有,还是从严大妈家借的,顾茂晖的工作调动是经厂委研究过的,严大妈比楼里的别人更早知道,316有副厂长要搬过来住,远亲不如近邻,她为人又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确实帮了不少忙。

附近的有几个公交可以坐,不过需要倒车,唐兰嫌麻烦,还不如骑自行车省事。

骡马市大街西侧有一个菜市口商场,离的不算远,唐兰骑车四十分钟就能到,唐兰也没去过,一路问了过去,她这次出来揣了足够的票和钱。

菜市口商场的品种不如王府井那边的齐全,但比丹阳市还要好上不少,唐兰买了罐头糕点和白酒,另外买了茶叶,糕点、白酒和茶叶送给严大妈一家,安安喜欢吃罐头,黄桃和山楂的各一瓶。

罗桂芝春秋的衣服不多,唐兰给她买了一身成衣,工作日商场里人也少,唐兰看附近有个小吃铺,回家之前拎着东西每人吃了一碗馄饨。

唐兰不能每天闲在家里,来了北京,她总得找点事情做,家里有了罗桂芝,家务活和接送安安她都能全包,每个月指望顾茂晖这点工资和供应,早晚会坐吃山空。

当初唐兰能在丹阳市开店赚钱,来了北京也一样可以,虽然竞争大,但是这里毕竟是首都,人多机会也多,只是是不是继续做成衣的生意,唐兰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北京不比丹阳市,唐兰能买到便宜的布料,并且有服装厂帮忙生产,在这里完全没有这个优越的条件。

而且唐兰更担心的是,丹阳市是小城市,衣服款式稍稍新颖一点,能够吸引住客户,北京这里再求创新,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唐兰只对卖衣服有经验,如果转做其他的,相当于是从头开始。

做生意也不能急在一时,唐兰暂且先按下心思,她们一家新来不久,还是要先熟悉熟悉环境。

布料厂附近一共有四栋楼房,其中她们住的这栋是宿舍楼,里面都是暂住的人,其他三栋是分配完的福利楼,如果没有意外,员工可以住上一辈子。

唐兰不如罗桂芝会交际,才来了没多久,每天出门,罗桂芝能和好几个人打上招呼,罗桂芝说道:“邻里之间笑脸相迎没坏处,宁围邻一个,不羡友一双,离得近的邻居相处的好,平常的日子才会舒心。”

罗桂芝总能说出一些浅显的小道理,仔细一琢磨,她说的话确实富含一些哲理。

罗桂芝听旁边楼的女员工说,布料厂的食堂在招人呢,不限户口,每天早上九点到,忙活到下午三点,中午管饭,每个月有二十五块钱的工资,不过算临时工,供应上比不了正式工,只能拿一半的补助。

一半的补助也不少了!罗桂芝算了算,三十斤粮食的一半,那也就是十五斤了,而且上班时间很自由,她早上送安安上学后还能富余一个小时,三点下班,正好去接孙女放学,既能赚钱又能做家务。

罗桂芝回家和儿子儿媳商量,顾茂晖和唐兰都不想罗桂芝太累,毕竟家里并不缺钱,就算是缺粮食,唐兰也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罗桂芝说起来轻松,但每天在食堂后厨,忙活的连腰都直不起来,她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俩不想罗桂芝太辛苦。

可是罗桂芝也有她自己的打算,有句话俗气却令她很有共鸣,劳动使人快乐,当年她不干体力活,坐办公室时每天都很充实快乐,结婚后围着锅碗瓢盆,在没有了当初的充实感,如今虽然儿子孝顺,但让她过这么清闲的日子,罗桂芝反而心里不踏实。

这份食堂的工作适合她,每天能填满空余的生活,还能多接触接触人,对她的病也有好处,而且她能照样接送安安,这样适合她的活计简直难寻。

既然罗桂芝主意已定,顾茂晖也没再多加干涉,只是让她别太累,如果不想干了可以随时辞职。

罗桂芝含笑道:“我听说还得筛选人呢,一共招两三个人,应聘的指定比我年纪都小,想进去也不容易。”

唐兰说道:“妈,你干活利索,而且做菜好吃,年轻人都比不上你。”

果然如唐兰所料,过了三天,罗桂芝带回了好消息,她进了布料厂的食堂了。

布料厂只有一个大食堂,负责厂里几百人的饮食,罗桂芝说,食堂的后厨有十多人,她进去先做洗菜工,等渐渐上手后再安排其他的工作。

唐兰为罗桂芝感到高兴,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每天都充实快乐,唐兰再看看自己,忍不住叹口气,大首都,她究竟要做点什么呢?来之前有无限的憧憬,可真正身处其中,却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了。

·

第137章 四合院

唐兰在北京安顿好之后, 给丹阳市的亲友都写了信, 留了联系的地址, 讲了讲近况,大概过了十多天,唐兰收到了顾大爷寄来的一封信, 信是顾大爷口述, 他孙子代笔的,信的内容不多,一张纸都没写满, 顾大爷在信里说,顾民成一家人在南坪村的名声下降了很多,流言蜚语最伤人,假的还能说成真的, 更何况那些事都是他们两个做下的,村里人有的本来也不信, 岁数大的把当年觉得可疑的地方一捋, 再加上顾大爷的推波助澜,顾民成的名声,算是彻底坏了。

尤其是赵玉珍,成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 哪怕是过了好多年, 但翻出来后也足够她受着,不光是两个老的,像是李香凤出门, 也被人指指点点翻白眼。

唐兰放下心,松了口气,既然顾家人有了报应,她心里的气也都消了,等顾茂晖回来,她把信纸递过去,顾茂晖看完搂上她的肩头:“怪不得你走之前要回一趟南坪村,原来是怀着这样的心思,这是他们应得的,索性我们不用回去了,任由他们折腾吧。”

顾茂晖到北京之后也彻底断了和顾家人的联系,丝织二厂原来的秘书给他打电话,说是顾茂祥去厂子里找过他很多次,问顾茂晖的情况,还说都是一家人,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都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的。

秘书只能敷衍着,他也拿不定主意,顾茂晖听了秘书的话,只说以后顾茂祥再找过来不见就可以了。

顾茂晖心思翻转着,唐兰在一旁剥花生吃,花生是买的现成的炒花生,香脆无比,唐兰抓了一把放在顾茂晖的手心:“你尝尝,味道还不错。”

顾茂晖问唐兰:“妈明天要去医院复查,我请假带她去吧。”

算算时间,也到了罗桂芝去复查的日子,其实复查很简单,就是精神科医生简单询问情况,受没受到过刺激,有没有按时吃药,最后再做一个测试。

罗桂芝最近的精神状态很好,人更爱笑了,也不像以前那么拘束,唐兰陪着罗桂芝做完检查,两个人去公园逛了一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3页  当前第1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5/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国货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