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叔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长沟落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3 KB   上传时间:2018-09-05 17:07:18

  孙夫人愣住了。片刻之后她才低声的怒道:“你心狠手辣,所以就害死了你的父亲。这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也下得去手?你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活着的时候说什么死了的事?谁知道死了之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孙映萱轻哼一声。看着面前黑漆棺木的目光冷冰冰的,“而且我这样做也是为你们好。若他不死,往后我们全家人都会死。而且这几年若不是我,他也过不了那么好的日子。说不定在云州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现在他死了,也不算冤。”

  但凡崔季陵知道当年一星半点的事,肯定就会过来逼问孙兴平。孙兴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很了解,肯定扛不住,会将所有的事都说出来。难以想象到时崔季陵会如何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孙兴平和自己肯定会没命。

  不过既然现在孙兴平已经死了,当年的知情人就少了一个,她就更安全一点。

  至于其他剩下的知情人,也就只有崔华兰和自己的母亲了......

  孙映萱目光转向孙夫人,一双眼眸黑沉沉的,看不出来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孙夫人被她看的心底发寒。抖着声音问道:“你,你这样看我做什么?难道你也想对我......,我可是你的母亲。”

  “我知道你是我的母亲。我也知道你刚刚赶去永昌伯府那样做是为了救我。若永昌伯府的人真的报官,仵作查明父亲的真正死因,我肯定逃脱不了干系。”孙映萱的声音放柔下来,不过眼神还是看的孙夫人遍体生寒,“我心里也谢谢你,知道你一直很心疼我,为我做了很多事。既然如此,你就再心疼我一次,再帮我一次如何?”

  孙夫人惊恐的看着她一步步的走近。想要跑,但身后就是孙兴平的棺木。

  孙映萱面无表情的伸手抄起了旁边的蜡烛台。

  她也不想这样。但是母亲知道当年她对姜清婉做的事,现在竟然又知道她对父亲做的事。母亲是个软弱怕事的人,难保往后被人逼问就不会将这两件事说出来。到时她还能有活路?

  而且母亲虽然刚刚在永昌伯府的时候救了她,但母亲既然知道父亲之死是她一手造成的,往后心里肯定时时刻刻都在煎熬。既然如此,倒不如让她从此都平静的好。

  当天下午,孙家又遣了下人往自己相识的人家发了一通讣告。说是孙夫人昨夜见丈夫暴毙,悲痛之下晕厥。今日上午醒过来之后,趁人不备,一头撞死在丈夫的棺木上了。留言要与丈夫合葬。

  旁人听了,都纷纷的赞叹她是个贞洁烈妇。难免唏嘘一番。

  永昌伯府也知道了这件事。姜清婉立刻就觉得这件事不大对。

  明明早上孙夫人过来的时候,看她的神情还是很平静的,如何回去之后就想不通撞棺木身亡了?

  就想要去查一查这件事。

  不过看看眼前摊开的佛经,最终还是自嘲的笑了笑。

  她现在只是个闺阁中的姑娘,能叫谁去查这件事?总不能自己亲自去查吧?且查不出来什么事,反倒还要落个不好。

  而且若叫老太太知道,可就不会是抄写一卷佛经这样轻飘飘的惩罚了。

  最重要的是,死的人都是孙映萱的父母,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何必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便没有多想,继续提笔低头抄写佛经。

  姜老太太也知道这件事,正在跟姜天佑说话。

  她当然不会关心孙镇抚和孙夫人到底是怎么死的事,哪怕就算孙家都死绝了,只要不跟她永昌伯府攀扯上关系,她都不会关心。

  不过她不知道崔季陵已经严禁孙映萱再进靖宁侯府一步的事,心里总还顾忌着孙映萱和靖宁侯府的关系。担心她若是去对崔老太太和崔季陵哭诉这件事,那到时若他们怪罪起永昌伯府来......

  就算不出手惩治他们,只是疏远也是不好的。

  就吩咐姜天佑叫人去买时新果品和糕点过来,想明天带姜清婉去一趟靖宁侯府,探一探崔老太太的话。

  姜天佑应了下来,吩咐两个小厮去采买东西。

  又听到姜老太太的吩咐:“今儿的事是那位孙姑娘故意过来找事,跟冯姨娘半点关系都没有,你可不要因为这件事就冷落了她。我还等着她赶紧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呢。”

  其实姜老太太心里对这件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在意的。不过想起孟姨娘今儿上午前前后后做的那些事,就很想灭一灭她那颗不安分的心。所以是肯定要抬着冯姨娘的。

  冯姨娘年轻貌美,也才刚进门,姜天佑现在自然舍不得放开她。忙一口答应了。

  姜老太太点了点头,让他出去了。

  等到次日用完早膳,她就叫上姜清婉,两个人坐马车去靖宁侯府。

  门口照例过来迎接的仆妇。一边带着她们祖孙两个人往衍庆堂走,一边还告诉她们,何夫人和何公子今儿也过来了,正在衍庆堂跟她们老太太说话呢。

  第69章 有意撮合

  

  何夫人正在跟崔老太太说孙家的事。

  “......我刚刚才从孙家吊孝过来。爹娘一下子都死了,弟弟还年幼,灵堂里面哭成了一团,听了就叫人心酸。好在孙大姑娘倒是个沉着冷静的。听她吩咐下人办丧事,有条不紊的,一点儿差错都没有。许是她心里太悲痛了,面上看着倒不怎么难过了。”

  崔老太太听了也叹气:“孙夫人我也见过好几次,是个和善温顺的人。怎么就这样的想不开,丈夫死了,也要跟着他一起去?抛下三个孩子,叫他们靠哪一个?好在还有映萱支撑着,若不然他们孙家真的从此就要倒了。”

  又说起今儿原是想要叫两个仆妇过去吊孝的事:“陵哥儿竟是不允,下令说孙家的事与我们靖宁侯府再无干系。若有人敢去,也不用回来了。”

  崔老太太虽然是这府里的老太君,但靖宁侯府的所有事都是崔季陵在管着,也就养着她罢了,其他的事全不让她插手。而且他做的事也从来不对她说一个字,所以崔老太太也不知道崔季陵为何会对孙家这般冷酷。

  母子之间的事,旁人自然插不了嘴。更何况还是崔季陵的事。所以何夫人安慰了她两句,转而就说起了其他的话:“......今儿明哥儿休沐,我想起他好些时候也没有过来拜见过您了,就叫了他一起过来。昨儿晚上他知道要过来见您,还特地的给您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呢。就是想祝您寿比南山。”

  就叫坐在一旁的何景明:“你还不快将那幅寿字拿来给老太太过目?”

  何景明应了一声,走过来将手里拿着的一幅字打开。旁边站着的碧玉看见了,赶忙过来帮忙。

  这幅字已经裱好了,上下都是上好的青锻,卷轴是檀木做的,中间雪白的宣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寿字。

  是楷书,字体很端正。

  年纪大的人,肯定是很喜欢这些吉祥话的。崔老太太自然要称赞一番。目光打量了何景明一打量,对何夫人笑道:“明哥儿瞧着可是越发的俊了。又考了状元郎,在翰林院当差,这也算是立了业了,你也该考虑给他成家的事了。你心里可有合适的姑娘人选?”

  何景明俊脸微红。

  这幅字其实是前两天何夫人特地叫他写的,当时他还不知道是要给崔老太太的。至于这状元郎......

  虽然他对自己的才学确实很自信,但是也知道自己考不了状元郎。会试的时候他只是第五名。应该是皇上知道他是崔季陵的义子,所以殿试的时候才点了他为今科状元郎。

  “我也想他早点成家。”何夫人瞟了何景明一眼,又转头对崔老太太笑道,“虽然也看了几位姑娘,但总没有特别合适的。还要求老太太给我们明哥儿留意一个好的呢。”

  何夫人心里其实是很中意姜清婉的。不过若崔老太太当真能对何景明的亲事上心,那对方的家世肯定差不了。

  姜清婉虽然是永昌伯府的嫡女,但姜天佑的官职毕竟不高,手中实权有限。若能找到个比她更好的姑娘就再好也没有了。所以就没有提起这件事。

  何景明听到她们两个人当着他的面谈论起他的亲事,一张俊脸不由的就越发的红了起来,耳尖上也有些发烫。

  就叫了何夫人一声:“母亲。”

  不想她再说这件事。

  “你这孩子。”何夫人嗔着他,笑道,“男大当婚,这有什么可害臊的?趁着今儿你过来见老太太,快求她给你留心。赶明儿给你找到一个相貌生的如花似玉的姑娘,你还要过来给老太太磕头谢媒呢。”

  一番话说的崔老太太都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就说道:“你别说,我倒确实看中了一位姑娘,有心想要撮合她和明哥儿。”

  何景明一张脸都快要红透了。想要说什么,但长辈面前他又不好插嘴,只能局促的坐在椅中,头低着。

  何夫人忙问是哪家的姑娘。就听崔老太太笑道:“是我一位世交家的姑娘。相貌生的可真是如花似玉,现年十四岁的年纪......”

  一语未了,就见宝珠走进来说道:“老太太,永昌伯府的老太太和三姑娘过来了。”

  “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不是。你正好也可以见一见,看满意不满意。”

  忙叫宝珠快将姜老太太和姜姑娘请进来。

  宝珠答应着出去了。不一会儿的功夫姜老太太和姜清婉就走了进来。

  何夫人一见,心中就明白崔老太太口中说的那位世交之女就是姜清婉。

  巧的很,倒是和自己看中了同一个人。

  心中就欢喜起来。面上堆着笑,站起来跟姜老太太和姜清婉寒暄。

  因为彼此都在周辉和李燕如的喜宴上见过,这会儿见着也亲热。不过考虑到何景明和姜清婉彼此都没有见过,就笑着拉何景明过来对姜老太太和姜清婉行礼。

  姜清婉其实是见过何景明的。不过是十岁大的何景明,现在一晃眼他都已经十九岁了,出落成一个很俊秀的青年。

  不过还是个腼腆的性子。躬身行礼的时候,姜清婉能看到他耳尖上都已经红成一片了。

  虽然以前何景明看到她的时候要叫她婶婶,对她行礼,她受着就好,但此时不同彼时,身份不同,还是要还礼的。

  就屈膝对他行礼,叫了一声何公子。

  何景明的耳尖越发的红了起来。

  彼此厮见过,坐下说话。

  姜老太太主动提起了孙家夫妇过世的事,用言语试探了两句,见崔老太太并不知道孙映萱到他们家闹的事,心里安稳不少。面上的笑容也多起来。

  何夫人这时却是越看姜清婉越满意,觉得她什么都好。不过也知道自己儿子虽然性格腼腆,但其实是个很有主见的,他不愿意的事她也强迫不了。

  就有心想要撮合何景明和姜清婉独处一会儿,回去之后再问何景明对姜清婉的印象如何。若可以,不妨就将这门亲事定下来。若他心中实在不喜,那她也没法子强求。

  就笑着对崔老太太和姜老太太说道:“我们在这里说话倒罢了,要拘着他们两个年轻人坐在这里,话也说不了半句。依着我说,老太太您这府里后花园子里的荷花应当都开了,不如让他们两个人年轻人赏荷去,咱们在这里自在说话,如何?”

  姜老太太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也乐于撮合何景明和姜清婉,就笑着点头。又问姜老太太的意思。

  姜老太太也是个聪明的人,如何会不明白她们两个人的意思。

  不过看何景明相貌生的很俊秀,又年轻有为,确实是个难得的良偶。可惜就是父亲早死了,家世一般。不过好在他是崔季陵的义子,和靖宁侯府的关系匪浅,这也很不错了。

  左右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不妨暂且先看一看。

  就对姜清婉笑道:“何公子是侯爷的义子,说起来你们两个也是世兄妹,是该亲近亲近。你就同何公子去后花园子逛一逛,赏赏荷。”

  这番话就说的比较高明了。话里话外的只将何景明说成是姜清婉的世兄,既没有直接拒绝催老太太和何夫人的意思,但也算给自己留了余地。就算旁人知道,也不会坏了姜清婉的名声。

  又叫绿罗和红药都在姜清婉身边,小心的伺候着。

  肯定是不能让姜清婉和何景明独处的。

  何夫人精明,听出了姜老太太的言外之意。崔老太太却浑然不察,只叫了丫鬟下去准备。

  长辈决定下的事,晚辈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姜清婉和何景明只好都站起来,同崔老太太三人辞行后,跟着崔家的丫鬟往外走。

  两个人没有并排走,何景明一直落后姜清婉两三步远的距离。也没有开口说话。

  姜清婉也不知道要跟他说什么。

  以前他还小的时候,她叫他明哥儿,会亲手拿果子和蜜饯给他吃,问他最近学了什么功课。就像个长辈对待晚辈一样,心里没有丝毫不自在。但是现在,他是个即将弱冠的青年,而她才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而且刚刚听何夫人和崔老太太的意思,竟然有心想要撮合她和何景明。

  姜清婉又想笑,又笑不出来。只能沉默的跟着崔府的丫鬟往前走。

  还是上次她来过的那个水阁。不过刚刚崔老太太吩咐过,所以现在角落里用黄铜盆装着放了冰块,石桌上放着冰镇过的酸梅汤。人一走进去,就觉得浑身一凉。

  已经有两个崔府的丫鬟在里面伺候了。见姜清婉和何景明过来,就请他们两个人落座。然后手脚麻利的倒了酸梅汤,放在他们两人面前。

  两个人依然都没有说话。

  何景明偷眼看姜清婉,就见她正低着头,素手拿了勺子在慢慢的搅动碗里的酸梅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