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小懒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2 KB   上传时间:2019-07-15 16:20:10

  “不,离天还黑还早呢!多杀死一个孟朝人,他们的兵越少,于我们就越有利!”阿木尔冷笑着,“我知道将军是心疼你手下的兵,可是你要知道,我们这样做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你们金国。如果不将孟朝大元帅的精锐部队拖在雁门关,又怎能轻易取得孟朝土地将给予金国,颜盏将军可不要想错了!”

  颜盏固讪讪地低下头,金国之所以如此优待蒙古骑兵,甚至份上粮草是有原因的。照乌延大人的话说,就是金蒙两国两国达成盟约,蒙古助金国取得孟朝国土,然后金国内迁关内,而金国则将原属于他们的地方让得蒙古。

  至于蒙古怎么才能夺得孟朝的土地,他们自有计策,但是需要金国出动大军陈兵雁门关吸引孟朝所有的兵力,最好将孟朝所有的军队都调到雁门关才好。

  可惜,不管他们怎么佯作声势大举进攻,雁门守将恁是撑住了,虽然没有分兵驻扎其他关口,可是也没有调来国内的守军!

  从一开始,他们的计划就是将孟朝永宁侯率领的大军死死钉在雁门关,他们只能和这雁门关同存亡。因为,只有永宁侯麾下的士兵才是有一战之力的精锐,其余不过是渺若尘埃,不费吹灰之力也!

  他们原打算是慢慢消耗雁门关守军的实力,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一点一点磨掉守关士兵的命,谁料金营受了挑拨日益躁动不安,甚至开始敌视蒙古人。加上国内的情势也愈加严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才终于仓促开战!

  不过,再怎样长生天始终护佑蒙古健儿,永宁侯一定想不到他守在这里,可是蒙古大军已经长驱直入了!

  阿木尔得意的冷笑,要不然为什么是今天发起如此猛烈的攻击?

  然而他的笑容还凝固在脸上,一道长箭如飞电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掠过层层叠叠的金兵的头顶,狠狠的插入了他的胸膛。

  ‘嗤’的一声,在颜盏固惊惶恐惧的眼神中,阿木尔高大健壮似山一样的身躯轰然倒地!

  城楼上,永宁侯执弓遥遥的望着骚乱处,眸中漠然深沉!

  颜盏固慌乱无比的跳下马,唯恐自己会被哪里射来的箭射中,他狼狈地躲在马后,嘴里呼喝着:“快快,保护我!”

  阿木尔的亲卫的狂吼着上来扶起他,只见他口中吐血,箭头深深的嵌进了身体!

  他的手指不甘地指着雁门关的方向,几乎想说些什么,但是颜盏固在士兵的簇拥下此刻已经忘了他的存在,喊道:“收兵,收兵!”

  他可不想被暗箭射死,怕死的他只想逃回后方去!

  ‘噗’,阿木尔怒极攻心地再喷出一口血,想阻止,可是怎能抵挡早已无心恋战的大部队的撤退。最后,只能狼狈的被抱着离开战场!

  砍下最后一个金兵的头颅,关将军拖着疲惫的身躯挪到永宁侯身边!

  永宁侯身上也沾满了不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鲜血,可是仍然身姿挺拔,有条不紊的收拾残局,安排后手!

第258章

  “怎么可能?”关山大踏步上前,抓起那传令兵的衣领, 眼珠子被刺激得似要滴血, “早在几月前元帅就下令严防敌人从燕京而下, 甚至还分出了一支精兵,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妈的都是废物吗?”

  传令兵一身狼狈,他的泪流了下来,挣扎着磕头:“将军,不是战士不死守城池, 是燕山府知州勾结外敌暗中私自打开了城门, 致此蒙古骑兵长驱而入, 而后直冲后方。”

  谁也想不到自方的官员会叛变, 守军将领仓促之下组织了军队反击,并派人向周围州府求助。然而在经过艰苦的战斗后,没有了城墙阻挡的蒙古骑兵悍不可挡,到底扬长而去!

  一切都是那么的猝不及防,等到蒙古军一番劫掠后席卷而去,剩下的是满目疮痍, 一城悲声!

  “该千刀万剐的家伙, 该死!”关山狠狠摔开他, 恨声咒骂着, 边粗鲁无情地拉扯着自己的头发, 一想到在华北大地上肆虐的蒙古骑军,他觉得血液都冻结了!

  “报!”又一传令兵急步跑上前来,嘶声道:“延州府急报, 发现西夏有调兵动向,疑似和蒙古联合有攻打陕西边境。”

  噩耗一个接一个,还来不及为暂时的劫后余生而庆幸,严峻危情即刻降临到面前。

  疲累到极点的士兵也情不自禁的睁大了眼睛,一瞬间惊天的消息似乎将时间都凝固!

  “元帅!”关山急急的望向永宁侯。

  就像是头顶上的靴子终于落下,永宁侯的面孔在一瞬间的凝滞后,沉静得让人捉摸不透,就仿佛敌人入侵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也是这样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人们的心平静下来,按捺住激动!

  像是尘埃落定,似在预料中,也有意外!在金蒙有异动后,他就着手构建防御金蒙南下的防线,其中重点在山西境内的要塞。而金国显然也将山西当作他们进攻的突破点,陈重兵以待,摆出了一副死磕到底的态势!

  在应对雁门关战事时,永宁侯一直怀疑金国大军只是表面的疑兵之计,后手就是始终隐在后头不出的蒙古几万精锐骑兵,他们才是真正实行攻克其他关隘的力量。

  甚至将他们会联合西夏攻击孟朝,从而拖住他们兵力的可能也考虑在内,所以他对于后来的传令兵送来的军情并不意外。对此他早就留下援军以防万一,还有他一手带出来的将领领兵,虽然看着危急但是只是守住边境的话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今西夏的动静印证了他的猜想,包括此时此刻雁门关外的大战,都是为了拖延他们的精锐不得离去。而目的现在看来很明显了,就是不想让他们返身救援,击退蒙古骑兵。

  他们看来很自信蒙古骑兵一定能攻入中原,所以早早就开始谋划,逼得永宁侯重军聚于雁门关,方便蒙古骑军没有障碍的横行孟朝!

  永宁侯凝目望向北方,轻声道:“所以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幽州啊!”

  那个叛徒就是他们早早安排下的棋子!

  从前金国就采用东路大军从燕京而下开封的战术,而后有了‘靖康之耻’,既然有过了成功的例子,自然是最快捷的方法!

  永宁侯对此知之甚详,暗地里还是调遣了一支‘黑旗兵’的精锐部队前去驻守,面对不善攻城的马上民族,他们足够支撑到援兵前去。

  然而万千筹谋,谁能料到竟然有人叛国,就这么将蒙古大军放了进来,千算万算还是遗漏了人性的卑劣可怕!

  事情真的发生了,永宁侯反而更冷静了,他幽冷如水的眸光扫过城楼上下的士兵,沉沉道:“即使蒙古骑兵踏入中原又如何?这片土地从来是我汉家天下,区区几万蛮夷就能耐敌我万万同胞齐心协力吗?我们应该相信后方的同袍,我们不是弱宋,我们不会有献媚求和的君主,不会有怯战弃逃的懦夫。我们只会让敌人有来无回,敢犯我孟朝者,必血战血偿!”

  永宁侯镇定态度安抚着人们慌乱的心,就像是定海神针压下了大家的恐惧。含着戾气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又像是一把剪刀,颤栗着心魂,激起勇气!

  他们有对家国亲人的忧惧,对敌人侵略的愤怒,还有为之一战的血气!

  “血战血偿,血战血偿!”他们好像犹充满了无尽的力气,一个个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即刻奔赴战场!

  “元帅,你打算如何?”关山及几位将官都围了上来,炯炯有神的望着永宁侯。

  此时天色变暗,寒风渐起,寥落的灯火点亮在天地间,远处的金国军营像是大山盘踞在黑暗中。

  永宁侯勾起唇,冷厉在他的脸上一览无遗:“总是守城有何趣味,今晚本帅领你们踏月造访金营,该让金国人尝尝我孟朝的待客之道,品品滋味!”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如火石砸在在场每一个军人的心中!

  这是打算要带他们夜袭了,众人眼中一亮,跃跃欲试。他们恨极了这些隔三差五就来攻打的金兵,更迫不及待的想宣泄心中的仇恨,让守军下去治伤的治伤,包扎的包扎,伙房热火朝天的挥舞起了铲子。

  关山等将官则是匆匆地跟在永宁侯身后进了营房,既然准备夜袭,自然要讨论起一个详尽的计划,做好各方准备!

  双方刚结束一场大战,而且如果没看错的话金国退兵的十分慌乱,元帅射中的将领想来身份不凡,此刻军心一定不稳。金国绝对不会想到经过白天的苦战后,他们还有余力主动出兵偷袭营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们绝对能够给敌人一个痛击!

  关山投入地和各级将领商量计策,完备各项部署。

  永宁侯坐在首座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地听着属下的分析安排,敛目如深渊!

  金蒙所行的一切展示在外面的就是一场□□裸的阳谋,忌讳孟朝堪称战力最强的‘黑旗军’,所以通过庞大的金国兵力将他困在雁门关,甚至联合西夏袭边,防止永宁侯分兵救援。

  而蒙古大军面对着防卫薄弱,兵力低下的中原各地就能毫无顾忌地冲撞杀戮,有如虎入羊群,肆无忌惮!

  他遗憾的叹息,还是时间太少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经营,孟朝各州府的守兵战力不会如此让人蔑视!

  但就如他所说,蒙古想效仿曾经的金国野心勃勃就太天真了,历史有相似却不是一定相同的,他绝不会让蒙古得逞!

  当前重要的不是回兵打退蒙古而是守好边关,否则一旦被趁机攻破雁门关放入金兵,那则是首尾不顾内外交困,那才是糟糕的局势。

  这也是关山他们没有提起分兵的原因,他们更明白眼前局势,边关重塞一定要守住!

  当夜,永宁侯率领人马夜袭金营。

  金国在仓惶退兵后正是人困马乏毫无斗志之时,而且他们也习惯了这段日子来金兵进攻孟朝防守的模式,戒备松弛。

  颜盏固则是因为害怕蒙古阿木尔受伤被迁怒,无心他是,一直抓着军医守在阿木尔的帐篷里。

  所以当孟朝军队突然在黑暗中冒出来时,真如天兵神将降临,唬得金兵逃命不及。黑夜中,一时不知有多少敌人冲入营地,衣甲不及披,武器离手。只闻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喊杀声,顿时互相践踏无数,死伤无数!

  猝不及防下,颜盏固被亲卫队护着仓皇出逃,蒙古骑兵只能也相随出逃。等到天亮后,他们才收住阵脚轻点士兵,只收的五万人,其中战马粮草损失无数。

  而最让人崩溃的是,阿木尔受不住重伤颠簸在途中去世了。

  蒙古骑兵一怒之下坚持反攻雁门关,他们仓促疲惫之下中了永宁侯的计,最后连蒙古骑兵也陷入了三千人马!

  如此损失之下,金国国内不可能会再派人来,乌延利大权独揽也撑不住反对的声音!

  从那天起,双方的攻守之势就反了过来,孟朝不时出关袭击金兵,而金兵奋力抵抗!

  想抽军而走,唯一的办法就是杀的金兵胆战心惊,杀得他们兵力大减,直到再也不会对雁门关构成威胁!

  “关将军,雁门关就交给你,你能守住吗?”永宁侯伫立关楼,遥望北方!

  “元帅放心,我就是拼死也要守住雁门关,只要我在绝不放一兵一卒入关!”关山发誓道。

  永宁侯低笑:“如此甚好!”

  于是在得到蒙古冲破边境消息的二十天后,永宁侯留下一万‘黑旗军’相助关山,而后带人回防!

  只不过他不是奔着肆虐华北直逼开封的蒙古军去,而是奔赴燕山府,重新建立起来这道防线,以防有更多的敌人通过残破的城池来到孟朝的土地上。

  然后,才是关门捉鳖!

  远离了后方援助,特别是在这寒冬腊月里,即使是在孟朝也物资匮乏的境地里,蒙古骑军又能坚持得了多久?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我看不懂地理,地图看得眼都乱了,不知道大同原来是在雁门关之北,所以只能借鉴历史。因为懂得太少,所以写的都很模糊,大家不要当真!

第259章

  当燕山府知州打开城门放入蒙古骑兵的噩耗传到开封时,整个朝廷顿时乱成了一团!

  凡是在京有资格上朝的文武大臣集聚金殿上, 七嘴八舌的, 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 整座大殿就像是沸腾的热锅一样嘈杂!

  有义愤填膺要先捉拿那叛国投敌燕山府知州的九族, 抄灭九族的;有建议传旨各地率兵勤王,护卫京城;也有武将激动地请命领兵前去击退蒙古骑兵,不给人家兵临城下的机会;在八百里急报送达朝廷时,甄太师就下令探查蒙古骑军的动向, 并找来了韩缜。因为京城内外的防卫在韩缜的手中, 包括京郊大营内永宁侯留下的军队, 表面上它们有自己的将领, 但是韩缜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关于军事方面的调动,绕不过韩缜之手,所以他光明正大地站在了议事大殿上。

  文官做事就是琐碎黏糊,都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还不忘各有观点,并为之辩个输赢。争论来争论去, 然后就是各自站队, 接着就是一场嘴仗!

  而甄太师虽然是主政大臣, 有决断之心却不擅专, 或许是为了平衡各方派别, 认真的听取意见参考,而不是强硬的决定一切。

  韩缜冷眼旁观,看着这些高官显贵跟市井大娘抡起胳膊吵架也没有什么区别, 朝堂上就像是上百只鸭子似的呱呱叫。

  在他们吵成一团的时候,韩缜已经得到那名燕山府知州的过往信息,对方三年前就调任燕山府,连爹娘老婆一起带着赴任,除了一些亲族自己最亲近的血缘都带在身边。

  想必从很久以前他就被蒙古人收买了,作为内应潜伏着,直到蒙古扣边!

  韩缜的脸很冷,连一贯的笑意都从脸上散去,这是他的失职。他的手脚太慢了,还没有查到对方的身上,就面临局势变化!

  “我看当务之急是奉君上离开险地,谁不知道蒙古骑兵的可怕,那可是打下金国半个国土的可怕敌人!”一道高昂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矮胖的官员趾高气扬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永宁侯带着朝廷精锐停留雁门关,一旦蒙古大军渡过黄河直扑开封,谁来阻挡?我们应当早日调兵勤王,保陛下避开蒙古袭击,好保存国祚长久才是上上之计!”

  “上上之计?”危险的嗓音低低的响起,掺杂着浅淡的怒气,冷冷道,“谁,要弃城逃跑?”

  凛冽刺骨的话语让朝臣顿时安静,人群分开两边,默契的望向声音来处。

  身着黑甲的少年抱臂依柱而立,面对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视若等闲,他冷凝的目光望过来,竟让人心房一滞,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他站直身子,慢慢走过来,人群一瞬间鸦雀无声!

  本是属于永宁侯一方的势力默默地站到了一边,其余人则不自然的直面韩缜!

  刚才那出言的官员鼓起勇气,辩解道:“这怎么能说是弃城而逃,这叫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看,中华文学的词语多么博大精深,愣是把逃跑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侯府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