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小懒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2 KB   上传时间:2019-07-15 16:20:10

  在处理好‘逍遥苑’中的内务时,院中的丫鬟小厮基本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有着大把的空闲时间。

  作为经历现代九年义务教育洗礼,即使身处孤儿院也能接收初等教育的韩缜,非常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他无法容忍自己的身边存在着一批文盲,即使不是文盲,只是些许认识几个字都是远远不够的。一群孩子,是的,在韩缜的眼中,他们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应该读书明理。

  他还太幼小,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引人注意,平添非议。好在一等丫鬟中青紫熟读诗书,一般的启蒙教育还是做得来的。青紫的父亲本是一位老秀才,膝下只得了她一个女儿,所以爱若珍宝,也教她读书识字,也是假充养子之意。不想等她父亲病故,母亲也不久逝去,竟然被族中叔伯勾结人贩子给卖了,只为霸占她父亲留下的钱财。那时她方才十岁,辗转到了韩缜外公的府上,后来跟了他娘陪嫁过来,又到了韩缜的身边。她自幼聪慧伶俐,不仅记得父亲所教授的,也爱博览群书。韩缜发现了这点,不仅没有限制她,反而让她专门打理书房,可以随意取书观看。

  后来专门在院中安排了屋子,让不当值的小厮们,丫鬟们来学字读书。韩缜用自己的私房钱购置了些启蒙用的书本,诸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还有些笔墨纸砚,让青紫来当老师教授他们。只要他们做好分内之事,安排好了轮班,那不管男女都可以来上课。

  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到科举考试的地步,然而能认识常用的字,能看懂几本书,眼界开阔了看这个世界的角度必然也有所不同。谁说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呢,谁能看得到未来如何?韩缜不会强求他们一定要学到什么程度,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学,而他也有能力的话,他都愿意提供帮助。如果将来,他们当中的人有了出息,或者是找到了别的出路,韩缜也会放他们自由离开。

  能够读书认识对这些身为奴仆之人是想也不敢想的是,即使是年纪小的人,也懂得这些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对韩缜这个小少爷他们又感激又敬爱,不因他年纪小而看轻他,反而更加忠心耿耿了,毕竟这样好的主子太难得了。当然这一切仅限于‘逍遥苑’中,对外他们都有志一同的保持了沉默,没有将六少爷让他们读书的事宣扬出去。

  当然这一切显然是瞒不过永宁侯的,不过他也未当回事,被韩缜找了些理由敷衍过去。在他的眼中,韩缜小孩子心性,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就随他去吧!

第14章

  清明已过,四月末梢的天气还带着凉凉的寒意,接过青蓝递上的带着温热的手巾,韩缜舒服的蒙在脸上,嗯,熏得人好想睡!

  擦好脸,将手巾递还给青蓝,韩缜乖乖坐在一边任青芳带着人给他梳头,他的头发长的极好,青芳轻松的在头上挽成一髻,余下轻短细软垂在周围,露出整张灵秀的小脸。再将身上的配饰一一给他带好,这些如果让韩缜来弄,他是一样也不耐烦带上的。

  青蓝则在一边轻声禀告‘逍遥苑’的一应事务,还有韩缜交待过的办生辰宴时所需要的物件准备进度,及筹备情况如何。

  青蓝就相当是‘逍遥苑’的大管家,别看年纪不大,然而待人接物也好,处理事务也好,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的白领精英。她就像是韩缜的一双眼睛,不仅帮他盯着‘逍遥苑’的上上下下,更是他得力的助手,领导着院中的大小人等,并统筹安排一切事务,将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四个一等丫鬟中,青蓝是他最为倚重的。

  青菲就相当于是青蓝的左右手,帮着她查缺补漏,特别是院中内务这一块,都交由她负责。

  青紫很少走出院子里,她是个聪慧少言的人,一直默默的做着手头的事。自从韩缜将院中一干人等的启蒙教育交给她之后,她就将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这上面。她将院内众人按程度不同分成了两班,已经会识字的,例如青蓝,青芳等都是一班。而那些年纪小或许跟本一字不识的又是一班。青蓝她们学的进度快一点,有时候甚至可以帮着她一起教那些未开蒙的,而她也尤其上心,特别是对那些才七八岁的孩童。

  而青芳则机灵活泼,在侯府中人缘甚好,跟谁都能交谈几句,对侯府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知之甚详细,堪称消息来源小能手。

  她们四人都是世子夫人叶婉婉陪嫁的家生子,除了青紫是孤身一人外,其余三人一家老少的荣辱性命都系于韩缜母子身上。主子过得好,她们做下人的也能得些体面,倒是世子夫人性情软弱,再加上世子远在边关,一时不能立得起来。幸亏有了六少爷,得了永宁侯的看重不说,而且小小年纪就聪慧异常,很有主见。因此她们对韩缜这个小主子是又喜爱又敬重,用心服侍不说,对韩缜交待下来的事也尽心尽力,力求事事妥帖!

  韩缜跳下凳子,对青蓝的办事能力他还是挺放心的,但还是关心道:“钱够吗?”

  他现在每月的月例银子是二两,他娘亲是每月十两。说实话这些钱对平民百姓来说当然多,可是在这侯门宅院,丝毫溅不起一丝水花。好在她娘有嫁妆可以补添一二,而他早先还小用不到什么钱,那些年节赏赐月例都没动,好好的存着。可是打从他三岁时开启交友之路,习惯了时不时的往府外跑,他的小钱钱就刹不住口的开始往外跑。好歹他上辈子也是白手起家混成了亿万富翁的有钱人,那些银子的单位两还没从他的脑子里形成概念,为人又大方豪爽,有时候用起钱来一两二两的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加上现在还要供应院中仆人们的笔墨纸砚,虽然都是捡些便宜的用,但也是一顿不小的支出。而邀请小伙伴们来聚会的一应支出都是用他的私房钱采办的,虽然他娘肯定乐意会给他钱用,可是拥有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怎么好意思用他娘的钱。

  以前他还小,虽然想赚钱充实小金库也有心无力,不过他一直在尝试努力,说不定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了。现在,还是得关心一下自己的财政状况,可别入不敷出了。

  青蓝一笑,“放心吧少爷,账上还有不少,其实也并没有花费太多!”主要是韩缜要的东西都不是什么昂贵奢侈的,无非是多费些心力而已!

  “那就好,不够了不要瞒着不说啊!”他肃着一张小脸稚声稚气的道,没办法,年纪小又长得可爱,看了不会害怕反而觉得心都萌化了!

  青蓝和青芳对视一眼,彼此都在眼中看到了‘少爷好可爱’的讯息,青芳蹲下身子最后把他理了理袍子:“放心吧,我的少爷,我们都会处理好的,不要操心!”

  她们小主子真是太好了,别看年纪小,可是特会关心体贴人,有时候真想不顾身份的抱上亲上一口!

  韩缜点了点头,避开两个女人跃跃欲试的眼光,向书房进发。他今天还要给世子爹回信呢,他得好好想想,要他爹给带什么东西好呢?

  待会还要记得抽空去‘潇湘苑’看他娘,不知道她有没有接到永宁侯世子即将回来的消息,不知道她会是什么心情,他得陪在身边。

  写完给永宁侯世子的信,看离早餐还有一点时间,韩缜干脆把自己邀请的小伙伴罗列了一张名单,然后动手亲自写一封封正式的请帖。

  第一封就是给宁国公秦建的孙子,小胖子秦璐,今年六岁。还有理国公陈文之孙陈继明,修国公马家马来恩,马来运兄弟。其余等等皆是公侯之家的子孙,年岁皆与韩缜相若,或者大上几岁的,基本不会超过十二岁。概因大一些的不是已经懂了些人事,不会一味的贪玩痴闹,要不就是嫌弃韩缜他们年纪小看不上,不乐意跟他们玩一块。不过也不排除那天他们会过来凑热闹,抑或陪着幼弟过来。韩缜特地注明,欢迎带人过来,但是成人除外,不论男女。那天就是他们一群孩子肆意欢畅的日子,掺杂着大人都扫兴啊!

  剩下的就是自己本家的兄弟姐妹,他到时趁着给永宁侯夫人请安,大家齐聚一堂的时候再一起请就好了。还有就是相熟的亲戚家的小孩,大家也有玩得好的,那也要请。

  粗粗一算,人还真是不少呢,看看时间不早了,韩缜停下笔。剩下的慢慢来,反正还有时间,可以仔细周详些。

第15章

  敲门声响起,是早餐准备好了,青蓝请他去用餐。平时他都是先用早餐再来书房,不过他今天太着急给世子爹回信了,就先进了书房。

  将放在一边写给世子爹的信仔细封好,交待人送到永宁侯那里,到时会随着府里的家信一起寄出去。

  确定没有什么遗漏,韩缜才整理好桌面,跟着青蓝去用早餐。

  早餐都是依着他的口味准备的,因为他不喜食粥,所以桌面上并没有摆上粥品。两个白白胖胖一看就让人充满食欲的肉包子,盛放在白色的碟子里,旁边是一小碟的蘸醋。再有一小碗带汤的水饺,清亮的汤水上面飘着翠绿的小葱,引人食指大动。两个鸡蛋,旁边还放着一碗温热的牛奶。

  除了不太喜欢粥品,韩缜对饮食上并不挑剔,他很好养活,基本上有什么吃什么。而且他也不喜欢一大桌上碗盘森列,琳琅满目。丰盛是有了,可他又吃不了多少,余者不过浪费。好在院中他做主,要求厨下早餐营养简单,平时菜不过五味,讲究个荤素搭配。而且小院里的厨子手艺不凡,吃着他很满足。至于多出来的食材尽可以给院中其余诸等人加餐,也算物尽其用。

  他不仅在吃上简朴,在穿衣上也是,有什么穿什么,从不挑剔。当然作为侯府嫡次子,有他娘亲爱护,老侯爷看重,再简朴也有限,照样子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吃过早餐,韩缜重新漱口擦脸,还仰着小脸让青芳在脸上轻轻的抹上一层护肤膏。小孩子肌肤娇嫩,暴露在微寒干燥的空气中,青蓝她们自然有专门的养护之道。别以为韩缜会对这些嗤之以鼻,相反他爱惜着呢,好不容易有了全新的身体,大男人用护肤品怎么了,不好好保养,他怎么帅到七十岁呢?

  等收拾好了,韩缜就成了一枚香喷喷白嫩嫩的软包子,光彩水灵得想让人咬一口。既然想去‘潇湘苑’一趟,韩缜也没打算进书房了,吩咐青蓝看好家,带着出门标配的几人离开了‘逍遥苑’。

  他先去了永宁侯的住院请安,却被管事告知永宁侯已经出门了,让他今天自便就好!不是永宁侯对韩缜放任不管,而是韩缜实在是太懂事自律了,一点也不用大人操太多心。在韩缜三岁搬到永宁侯身边时,如他这么大一点的孩童,哪个不是还依偎在亲娘的怀里撒娇卖痴,要吃要玩的。即使有开蒙早的,想必也少不了师长在一旁监管督促,不听话愚钝的怕不是还要哭闹不休。而韩缜太自觉了,在永宁侯没有关注他的学业之前,他自己已经定下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不用旁人催促,他主动就去读书练字了。因此永宁侯对这个孙子是很放心的,干脆放手不管,任他自己安排,也不去干涉,因为他相信自己这个孙子是个早慧心里有成算的孩子。

  然而有一件事还真是得永宁侯不得不操心的,那就是延请名师入府的事。永宁侯府上一次延请业师,还是为着韩复这一辈的儿子,当时也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心,很是费工夫才请到一位先生。后来见用不上了,人家老师也就开口请辞。永宁侯倒不介意白养着人家,可是读书人自有清高风骨,借口家里有事推辞离去。

  到了孙子辈,最大的韩维已经十一岁了,虽然他父亲永宁侯世子是次子,但是韩复却是晚于永宁侯世子生子,故,韩维是真正意义上嫡长孙。在他五岁时,永宁侯也曾想为他延请业师启蒙,不料长宁侯府却赶在了前头,将一名先生送到了府上,言明是给韩维请的老师。永宁侯慢了一步,还得笑着谢过长宁侯府,自此再也不张罗着延请业师的事。

  现今几个孙子辈,除了韩维年岁较大,到了总角之年,其余诸子俱是垂髫小儿,年岁皆不大。其中韩复所生的韩纭今年八岁,兄弟中排第三,还有排第七的庶子韩云清,与韩缜同岁。庶三子韩良所生六岁的嫡子韩纬,兄弟中行四,还有一个比韩缜大几个月同是五岁的庶次子韩云静,排第五。庶四子韩质有两子,一子韩缙,今年是九岁,排行为二,另一个今年四岁。另外永宁侯嫡幼子韩毓有一子韩综现年方三岁。

  而韩质带着全家外任,孩子们都不在府上。剩下的孩子中,韩纭厌学,韩纬年方六岁也才启蒙,暂时都在族中的家塾中混念着。

  永宁侯府中的孩子一般是是五岁正式启蒙,当然个人父母私下提早开蒙的也不是没有。如韩缜,自他能开口说话就拉着叶婉婉指着书本要学字,等到学的差不多能糊弄过去了,他就自己抱着书不放了,再加上过目不忘的天赋,不知已经背了几本书在腹内。

  到如今韩缜,韩云清,韩云静都是五岁,已经是正式开蒙的年龄。

  要不说永宁侯偏心呢,同样是孙子的韩纭,韩纬就放任自流,任他们在家塾中读书启蒙。等到了韩缜,就早早的筹谋着为孙子请一个学识渊博的先生,对在族中家塾里读书进学看不上眼了。

  韩缜自然也希望早点找到一个老师,说实话,他虽然将蒙学所需要的启蒙读物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可是还真不一定就全部能读懂。他上一世学的是理科,文言文最多也就是高中水平,有些简单的,他也能看懂,可是更深一点的没有人讲解,单凭自己是理解不了的。而且他还不敢自己胡乱解释,就怕自己误解了走岔了路。古文的博大精深是众所周知的,韩缜自认自己不是天才神童,所以这几年他尽背书了,按着顺序将书从蒙学所需的一直背到了四书五经,另外就是看了不少的杂书。

  他现在所缺的就是一个精通科举之道的老师带领着讲解教授,然而一位好的老师却是太难请了。

第16章

  韩缜知道永宁侯是想为他请一位好的老师,因为他了解韩缜读书的天资,那是非常的有天分。即使永宁侯一心希望他习武,但也不想浪费掉这份难得的天赋。或许他的心里也有一份野望,想培养出一个文武全才,在未来大放光芒的栋梁之才。

  但良师难求,学问高深的不是一方大儒就是地方名士,而且大都清高自许,视勋贵武将之家粗鲁浅薄,一向是敬而远之不屑结交。更何况是上门教授一帮无知幼童开蒙,即使韩缜读书的天资再好,也不会有人动心。更何况如韩缜这样的天资虽然难得,外面一向不缺少天才儿童,总能碰到几个。

  如果真的有心,韩缜未必没有办法拜得老师,不过碍于朝廷重文抑武的风气,文官集团日益高涨,轻视武将成风,韩缜本能的不想和这些文人扯上太深的关系,三观不合怎么当师生?要知道古人讲究尊师重道,一脉传承,很多时候学生继承的都是老师的理念,并将之发扬光大。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不是轻易能断开的,所以他宁可慎重些自己看书,也不轻易拜师。

  他也曾去族中义学旁听过,那是族中的一个老秀才,他就看着一帮孩童在堂上摇头晃脑的背诵,背一个时辰后停下来听老师意思讲解,那个照本宣科干巴巴的,韩缜当即打消了去义学的念头,还不如他自己看经义注释来得明白有趣。他也去蹭听过他大哥韩维的老师讲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方曾中过进士的原因,讲起来引经据典的是比秀才高明多了,不过对方旁征博引的太过深入,他看他大哥都有些跟不上糊涂了。

  因此,他觉得有学问固然重要,但是能懂得因材施教,善加引导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也是他需要的。

  照韩缜看来,何必一定要求那些大家名士鸿学大儒,考不上进士的不一定就是学问不到家,也可能是运气还没到。而举人不能做官,却未必不能是名师,想遇到这样的名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自己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份幸运能碰到呢?

  如果能请得这样的一个举人也挺好的,最好是精通科举之道,背景干净,为人不迂腐,又能灵活变通的,毕竟他自己就是一心奔着科举去的,对学问做的多好真的没兴趣。

  不过他的想法却不能代表永宁侯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宁侯擅自为大哥韩维请老师的行为触犯到永宁侯了,暗地里憋着气要找一位更好的,绝对不能比一位进士差了。而据韩缜所知,大哥那个进士也是临老才考上的,没做几天官就告老了。而且早年欠了长宁侯府的人情,所以才愿意屈身入府来教导大哥。一般的进士不是忙着做官,就是教导自己的儿孙,永宁侯府在朝中又不是一流家世,想请到人还真是悬!

  这蹉跎到了如今还是未觅得良师,不过想到一向威严端肃的永宁侯,也有暗地里斗气的时候,还是蛮可爱的!

  不过永宁侯自是去做他的努力,韩缜也没放弃自己的想法,早就吩咐了人在外面注意着,看有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举子。他还想早点考科举呢,只要有了合适的老师,而自己又不是笨人,争取早点考□□名。

  科举是他一早就定下的目标,不说现在是个‘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朝代,就说中举后的好处,能做官入仕就不说了,就冲着以后能见官不拜,他也得努力啊!到底还是将尊严看得太重,他不能想象以后碰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自己随时随地跪拜的场面!

  收拾下心绪,韩缜没有直接去‘潇湘苑’,而去转身去了永宁侯夫人所在的‘荣寿院’。平时有永宁侯挡在前面,他的年纪幼小,永宁侯夫人特意免了他天天去请安,只要十天半月去一次就好。等他正式进学以后,规矩也得立起来,就再也不能这么松乏了。毕竟世人讲究孝道,没有一个好的名声,是很难在世上立足的。

  既然没有用功读书出了‘葳蕤院’,就没有先去‘潇湘苑’的道理,当然要先往永宁侯夫人的‘荣寿院’一行。

  永宁侯夫人娘家姓卫,出身平远侯府,平远侯府也是武将世家,可惜业已凋零败落。永宁侯夫人没有嫡亲的兄弟,只有一个庶弟圣上隆恩降等袭爵,封了个三等伯。而永宁侯夫人与这位娘家兄弟也并不亲近,与娘家也少有往来,连带着侯府诸人对平远伯府多有冷淡。

  而侯夫人早年也曾饱受无子之苦,甚至不得不让妾室先生下庶长子。好在后来有了二子一女,也算是苦尽甘来,安享荣华富贵了。如今永宁侯夫人安居‘荣寿院’,而侯爷却择了后面安静的院子居住,等闲不到前面来,对几个妾室也不上心,任由她们移到偏院居住,没人传唤就呆在院中,不过衣食无忧而已!

  永宁侯夫人如今守着幼子嫡孙,底下人逢迎侍奉,除了长子远在边疆,再没有好操心的了!

  进入‘荣寿院’,早有眼尖的丫鬟进去通报,韩缜还站在外面就听到房内传来一阵笑语声,想来人还不少。

  等丫鬟打起帘笼,韩缜迈着小步子走了进去,就见永宁侯夫人斜靠在榻上,面有欢色。,凝目一扫,四个媳妇都陪坐左右,包括他娘也在。其下他大哥韩维,嫡姐韩敏兰都在座,还有三叔韩良的嫡女韩敏珠,而五叔目前唯一的子嗣才三岁的韩综由奶娘抱着,正安静的摆弄着手里的玩器,连头也不抬。不见韩纭和韩纬,想必是去家塾了。也不见其他几房的庶子,看来是请过安就被带下去,没有留下来。

  心念一转,韩缜面上绽露出甜甜的笑容,欢喜的跑向永宁侯夫人,扑到永宁侯夫人的膝前请安:“祖母,我给你请安了!”

  他上次来还是五天前,今天突然来了‘荣寿院’,永宁侯夫人也是欣喜不已,搂着他道:“你这猴子,今天怎么想起过来了,你祖父没管着你叫你读书?”

  韩缜趴在侯夫人的耳边,特意放低了声音道:“祖父出门去了,我是私自偷偷跑出来的,祖母可不能赶我走哦!”

第17章

  永宁侯夫人一叠声的道:“不赶不赶,你一个小孩子家才多大的人儿,看被你祖父逼着整天念书,可怜见的!来祖母这里松快一下,不用怕你祖父生气,到时我来跟他说,就说是我叫过来的,还不许我老婆子想孙子了不成!”

  韩缜粉认真的道:“祖母一点也不老,也不许说自己老,您在我心里最最和蔼可亲了,谁也比不上!”永宁侯夫人大约是早年生活不渝,因此比起永宁侯看起来显老多了,也许曾经也是个美人,如今却已是脸上添了皱纹,满白发,看不出过往美丽的容颜了。

  “你哟,就是嘴巴甜!”永宁侯夫人开怀大笑,看得出她是很喜欢韩缜这个孙子的,打心眼里疼爱。

  韩缜心里也是有些羞愧,老夫人如今就算是地位稳固,过着常人所不及的生活,但困在内宅中多少还是有些寂寞的。两个儿子一个领兵在外,一个好浪荡交友常不在府中,能够聊解寂寞的也就是孙子辈了。可是除了庶子所生的子女,嫡亲的孙子孙女中韩维,韩敏兰大半的时间都在长宁侯府,幼子所生的韩综还小,常伴膝下的竟是没有。而韩缜更是连请安都少,老人家也是向往着儿孙承欢膝下的日子吧,难怪一见他就是爱不释手,是真的心里欢喜吧,毕竟这才是自己嫡亲的孙子。

  韩缜摇了摇她的手,真诚的道:“祖母,以后我每天都来请安,你可不许嫌烦啊!”以后他再也不睡懒觉了,早起就早起吧,反正也没有几天了!

  “那敢情好,那祖母就等着了,嫌谁也不嫌你!”永宁侯夫人笑眯了眼,推着他跟众人请安,“还不去见过你娘她们,还有哥哥姐姐,再来说话!”

  “是!”

  乖乖应了,韩缜忙转身跟大伯娘李氏,世子夫人亲娘,还有三婶文氏,五婶刘氏行礼问安。世子夫人自从韩缜一进来就眼见不错的温柔的看着,韩缜偷偷的使了个调皮的眼色,逗得他娘掩唇轻笑,神情间担忧顿减。

  韩缜又对着兄弟姐妹们见礼,各自问了安好,又逗弄了韩综一会,才被永宁侯夫人招到了身边,又是催着拿点心果子上来,又是问用过早食了没有,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韩缜也甚是乖巧可人,依在永宁侯夫人的身边,一一回答。反过来问候了一番老夫人的起居生活,他问得可细了,基本是从头问到脚,旁边侍候永宁侯夫人的嬷嬷差点没答上来。还问永宁侯夫人上次咳嗽可是好了,他送的枇杷露可吃了,还很不好意思腼腆的道,他也不懂是不是管用,祖母不要嫌弃才好!

  一个孩子连你不经意咳上几声也记在心上,永宁侯夫人只有夸赞的,哪里还会说不好的,没口径的夸他孝顺。而几个儿媳妇也凑在旁边逗趣,连一向少言的叶婉婉也含笑应和了几句,让永宁侯夫人眉开眼笑的。

  所以别看韩缜来‘荣寿院’的时间不多,但不表示他不上心,人家懂得从细微处着手,老人家需要的是什么,也不过是家人的关心体贴!不单是贴身的小事,因为知道内宅女眷即使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也不过是困囿在狭小的四方天地间,韩缜每次过来的时候都会捡些外面的新鲜事物给她们听,他人小又说的生动活泼有趣,大家都爱听。能让她们开心乐一乐,同时也多少知道一些外面发生的事,韩缜表示不枉他说得口干舌燥了!

  体会到他的心意,焉能不动容呢!而且不管韩缜心里是什么想的,起码他做出来让人看着就是真心真意的,一派稚子之心!对着这样的孙子,永宁侯夫人又怎么会不喜欢呢!

  逗得老夫人开怀了,韩缜才溜到亲娘的身边,早有丫鬟搬了凳子,叶婉婉温柔的拍了拍他,让他坐下。

  几个儿媳中,大房李氏有着自己的小心机,却也不至于精明的讨人厌。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只是庶出,平时和其他几房交好,对永宁侯夫人则是曲意奉承,不求有多优待,就想维持好关系,以后万一有个什么也有个靠山,不至于遭人欺凌!因此她待谁都和气,在几个儿媳妇中人缘算是不错的。

  而世子夫人叶婉婉则是几房中最没有存在感的,要不是生了韩缜这个儿子,她能一辈子龟缩在她的小院中,一步也不踏出来。平时看着清高无尘,其实是不善言辞拙于交际,就是如今也大都是请了安片刻就走,好在永宁侯夫人也知道她的性子了,对她也不甚在意。要知道韩缜刚才看到他娘还在没离开,心里还有些小小的惊讶呢。

  三房文氏出身小官之家,丈夫是庶子不说,还文不成武不就,每天只知眠花卧柳,在几个兄弟中是最没有前途的。于是娇美的脸上就带上了几分愁苦,看着有几分老相。她虽然日子过得不是十分如意,但平时也是守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安分守己的呆在自己院中,并不是尖酸刻薄的性子。对永宁侯夫人也是恭恭敬敬的,毕竟对方是她名正言顺的婆母,而且三爷混起来的时候,她还指望着永宁侯夫人帮着弹压几分。她的性子跟世子夫人有几分像,但是不像叶婉婉身份高,还有个好儿子护持,所以看着安静却带了几分刚强,毕竟底下还有一双儿女依靠着她。

  由此看出永宁侯夫人给几个庶子娶的媳妇也是经过一番挑选,不是胡乱就娶的,反而性格都不太差。毕竟真的娶了个搅事精回家的话,不仅府中不得安宁,也是一桩祸事!

  五房刘氏是几个人中长的最漂亮的,眉眼精致肌肤如雪,一张樱桃小口,而且性子是难得的爱笑可亲。听说爱美色的韩毓无意中看了她一眼,当即就上了心,回家拉着永宁侯夫人就要上门提亲,可谓是一见钟情。她出身韩国公府,不过却不是嫡脉出身,而是近派的孙女,同韩国公府关系已经远了。不过她的兄长却是个有出息的,在禁军谋了个职位。永宁侯夫人本来打算为幼子娶个高门贵女,奈何人家就是看中了,来了个非卿不娶,最后永宁侯夫人还是妥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侯府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