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交易系统穿六零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一口脆啵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1 KB   上传时间:2022-02-11 21:23:28

  前面的队伍突然闹哄了起来,林建国凑上去一看,原来是有个大队的粮食不过关。

  “你这苞米粒还没有晒干呢!容易缺了斤两,而且放进去也得发霉,我们可收不了!拿回去再晒晒,过几天再来补交!”

  “哎呦,我们大老远把粮食搬过来,早早地来这里等着,现在还得搬回去?同志,要不你行行好……”

  两方人又扳扯了好一会儿,粮站的同志还是没能同意,那个大队的人又唉声叹气地收拾东西,把掀开的箩篼又盖上,看来是想冒着快点儿打道回府了。

  林建国看了这一出,原先还平缓的心不免又往上提了提,要是自己的公粮也不合格……

  林建国赶紧甩了甩脑袋,把这念头打消了,自己大队要交上去的粮食可都是来回晒了好多天的,还专门挑了最饱满的一批粮食来,怎么也不会被打回去。

  前面的队伍渐渐变短,终于,轮到大包山大队了,林建国和几个兄弟一起把粮食挪过去等待检验,心脏又开始提起来。

  粮站的同志按例走了一遍流程,眼睛一亮:“诶,老乡这粮食不错,花了心思的吧?来,收了收了,老乡,这批粮食称好,倒在那一头就好!”

  又忙活了一会儿,公粮终于顺利交上去了,林建国一行人都松了一口气,浑身都轻松起来。

  “来,眼看着就到吃饭的时候了,我给弟兄们买几个馒头包子,吃完了你们想回去就能回去了!或者和我一道在镇上转转?”

  众人欢呼一声,知道今天的午饭也有着落了,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要留下,他们都急着把自己家的箩篼和扁担带回去哩,而且镇上的吃食贵,太晚回家还得走夜路,总归是不能安心。

  林建国给几人买了馒头,又点了一碟花生米给他们分了,自己随手揣了两个馒头,拜托了最亲近的一个兄弟把这些家伙什带回去,自己则出了饭店的大门。

  “你们说大队长上哪去呢?”几人嘴里塞着馒头,还忙着八卦一番。

第二十二章 制衣厂+大队分粮

  “总不是什么坏事儿, 你也知道队长的性子,老实本分,不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别管他, 咱们把花生分了吧, 我带回去给我家那兔崽子吃。”

  几人又开始哄抢桌子上那一盘花生米, 把队长那事儿抛在了脑后, 管那么多干啥呢,能吃进肚子里的才实在。

  另一边, 林建国出了饭店门,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却在镇子上逛了起来, 家里多了两个孩子,虽说闺女时常补给一些东西,但林建国心里还是虚得慌,想要找些事儿做。

  他一个农村户口的,想在这镇上找到一个工作可不容易,即便是一个零工,多半也轮不到他。

  镇子不大, 最大的经济支柱只不过是一家制衣厂,制衣厂用的布料还有大半是从下面几个乡镇收的土布,石拱桥大队纺出来的布料多数也是进了这里。

  但他一个男的, 还有个大队长的职务, 也就只能打打零工, 帮忙搬搬东西吧?

  林建国在外面徘徊了一阵,终究只能放弃,正当他想走的时候, 里面却出来一个人。

  “这位同志,你正这儿走过来走过去是想干嘛呢?找人吗?我可以帮你叫一声儿。”

  林建国羞窘地转过头来:“不……不是,我是底下大队的一个大队长,想来找点儿活干,顺便看看咱大队还有没有其他路子,能不能建立一个新的合作小组。”

  “哦……这样……”那人点了点头,居然开口道:“那你不如进来坐坐,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想法?”

  “诶……这怎么好意思,怕是要打扰你们工作呢……”

  “哎呀,都说工农一家亲,再说了,我们工厂也没什么工业机密,不过是最简单的纺织和制衣手法,大姑娘小媳妇儿们都会的东西,来来来,老乡,要不进来参观参观?”

  林建国抠了抠后脑勺,终究还是抵挡不住诱惑,跟着那位同志进了门,不管怎么样,总归能长长见识。

  厂子原来很小,不过是几张桌子,里面大概就只有十多个女工,正忙忙碌碌地摆弄着手上的活儿。

  几乎每个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台小巧的机器,脚下还有踏板,“哒哒哒……”的响声一过,那手上的布料就缝得结结实实。

  “这……这就是缝纫机吗?真是利索方便,用了它缝一套衣服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吧?”

  “嘿……那是,这可是咱们要组建制衣厂的时候,省上批下来的一批机器,自个儿去上海机械厂挑的呢!看看,用了这么久了,还是这么利索。”

  林建国围着它转了几圈,点了点头,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要是有了它,爱华还不知道要开心成什么样呢!

  “大兄弟,这机器这么好,买来得多少钱啊?”

  “诶,这可是飞人牌的缝纫机!没个200块可拿不下来,更何况,那缝纫机票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咱们镇几年也才能开一个呢!”

  这话可把林建国的所有心思都打消了,别说那缝纫机票,光是那200多块钱,在他听来便像是天方夜谭一般,真的有人能存得了这么多钱吗?

  “对了,同志,不知道你们这里的布料够不够?还收不收外来的一些手艺活儿?俺们大队里有好几个女同志,她们的手艺都是出了名的好!”

  那老同志却是沉吟了一番:“同志,老实说,咱们厂看着小,但这个年景下人们愿意花钱买新衣服的也不多,厂里的产出足够供应镇上的供销社用了。”

  林建国失望地垂下脑袋,确实,现在这个年景,肚子都尚且填不饱的年代,谁会大手大脚买这么多衣服穿呢?

  “不过,我们厂里一般也就做些衣服裤子什么都大件儿,要是一些小物件,你也可以尽管做,供销社还是会收的。”

  林建国点了点头,意志坚定起来:“是,谢谢同志,咱们大队上的女同志手艺都不差,人也勤快,怎么也不会饿死,实在不行,种田也能过下去!”

  对于在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的人来说,村子里的土地便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亦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一生中最后的仰仗。

  老同志拍了拍林建国的肩:“同志你能想清楚就好,现在咱们国家最基础的还是农业,农业搞好了,我们这些其他行业才有饭吃哩!换句话说,你们也算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林建国羞窘地一笑:“哪里……我们这些……哪里比得上你们吃商品粮,旱涝保收的,咱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到头也只不过一点儿粮食和几张毛票……”

  “好了好了,不谈这些,来,小兄弟,我再带你去厂里四处逛逛?”

  林建国跟着老同志又逛了一圈,再次见识到了缝纫机的厉害,果然,科技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是靠人力一针一线地缝,一件衣服还不知道得花多久呢!

  “诶,对了,同志你是哪个大队的?说不定咱们厂子还买了你们的麻布呢!”

  林建国高兴地答道:“我们大队倒是没有,但隔壁的石拱桥大队应该提供了不少麻布,他们有个手工业小组,专门纺布制衣。”

  老同志点了点头:“是,石拱桥大队我是有印象的,他们纺出来的布不错,但是……终究是人力,一年其实也纺不了多少布出来。”

  林建国眼前一亮:“咱们的原料是不缺的,咱们两个大队的山上都种了不少麻,要是咱们也有机器,源源不断的布纺出来……”

  “那咱们就不用买其他地方的布了,地方远耽误时间不说,运输费也是一大笔开销,有了纺织厂,说不定咱们厂的产能也能往上提一截。”

  老同志眼前一亮,而后便迅速变得昏暗:“但是……那机器还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呢!公社应当承受不住……隔壁市上的那个纺织厂,也是磨了好久才批下来的。”

  “是啊,小小的缝纫机都那么贵了,织布机还不知道得是什么样的天价呢!”林建国暂时放下了这样的幻想。

  “没事儿,大兄弟,你们,哦,你们隔壁队上每年产的布还不少,再做一些零碎的东西,足够你们发公分了。”

  林建国点点头,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们大队又不是靠着那纺织手艺吃饭的,终归是还有土地来保底,总归是饿不死。

  两人倒很是聊得来,唠了好一会儿嗑,等到镇上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林建国才赶紧拜别了这位新朋友。

  出了纺织厂的门,林建国又转去了种子站,打算买些新鲜的菜种。

  本地的白菜莴笋这些普通的菜可以直接借别人家的种子,但林建国想要买些新鲜的种子,吃个新鲜。

  “同志,现在有没有什么新鲜的菜种?本地没有的?我想买些回去种种。”

  那同志好心,也不打算坑他,给了他一包西红柿种子、一包生菜种子和一包空心菜种子。

  “这都是本地还没有的菜种,买的人也少,主要是价格不便宜,三包加起来得要一块钱,头回种也没把握能种出来,同志,你可得想好。”

  林建国狠狠心,掏出毛票来,数了一块钱递给种子站的同志。

  要是种得好了,不说能吃个新鲜,只要留了种子下来,怎么样都不算亏。

  买了种子,天色已经不早了,林建国赶紧赶路回大队去了。

  等他回到了家,天色早已经暗了下来,秋爱华点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边缝着一件小衣服,一边等他回家。

  那昏暗的灯光照进了林建国的心里,驱散了月夜的寒凉,他心里一暖,抢过秋爱华手里的东西。

  “这么晚了,就别做这些东西了,煤油灯灯光太暗了,容易伤眼睛。”

  “终于舍得回来了?饭在锅里呢,快些吃完洗漱去吧,我在给悦悦做衣服,小孩子见天得长,得快些把她以后的衣服做好,免得以后再手忙脚乱。”

  林建国摸黑去了灶房,果然,土灶里还有余温呢,锅里蒸着一碗红薯米饭,上边还卧了个咸香的咸鸭蛋。

  林建国把一碗饭端出来,坐在秋爱华身边,开始大快朵颐。

  “这咸鸭蛋是哪里来的?对了,今早的包子你们都吃到了吧,我蒸在灶上,也不知道会不会凉。”

  秋爱华笑着又戳了一针:“吃到了,大个儿又流油的肉包子,香得很呢!这咸鸭蛋就在橱柜里面儿,可能那会儿天色太暗,你也没看见,这不,今晚就给你煮上了。”

  林建国放心了,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今天在镇上的见闻。

  “你是不知道,咱们在国营饭店买东西还得要粮票,多亏了一位小兄弟帮我……”

  “还有还有,那缝纫机,可真是神奇,走线又快又均匀,一台机子能顶好几个人用!要是咱们大队有了一台……”

  秋爱华赶紧打断他:“好了好了,别发梦了,快些把饭吃完,煤油灯也要花钱呢!”

  林建国专心吃起饭来,打算等洗漱好,熄了灯再和媳妇儿讲这些东西。

  …………

  絮絮叨叨的讨论声响了好久,等到彻底的夜深人静之时,林悦才终于从系统中醒来。

  梳理了一遍记忆,林悦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缝纫机!

  随着工业的不断进步,在那个年代被列为三转一响,身价不菲的缝纫机早已跌下了神坛,变成了底价不过两三百的便宜东西。

  兑换币余额勉强还够,但是,望着那清一色食品的兑换区,林悦陷入了失望……

  “系统,系统,什么时候我才能买缝纫机呀……”

  “叮咚~缝纫机位于日用百货区,宿主升到三级即可解锁。兑换币余额:324,宿主还需676个兑换币即可升级。”

  “啊……”林悦再次陷入了自闭,676个兑换币,她还得兑换多久啊……

  林悦再次抱着爸妈的那一堆纸币和其他可兑换物品数了数,就算是孤注一掷,把所有的东西都兑换成兑换币,那也还是不够啊……

  况且,也不能不留后路,要是爸妈他们出个什么急事,就算是有一台缝纫机,那也不能一下子就变现呀,所以,那些毛票都不能动。

  颓废了一会儿,林悦又打了鸡血一般,开始兴冲冲地逛食品兑换区,缝纫机还远着,但也不能太过于俭省,给爸妈,还有那未来的大佬补身体也是重中之重。

  林悦逛了一圈,终究还是没能狠下心兑换一只酱卤肘子或者一只盐焗鸡,还要攒钱兑换缝纫机呢,还是俭省一点儿好。

  兑换了六根油条和一块两个巴掌大的豆腐,总共只花了10个兑换币,林悦满意地点了点头,感受到了节约的满足感。

  …………

  顺利地交完了公粮,大队就能准备分粮食了,每家每户的口粮除了基本粮食,其余都是按照他们的工分来分,至于林远志这种,则是从补助公分里面扣除。

  林建国作为队长,向来是身先士卒,很多时候都是干最苦最累的活,工分本上他的名字可不少,分到的粮食自然也是够够的。

  “建国,你的工分早就分出来了吧?爹娘会不会……”

  林建国握紧了秋爱华的手,安慰道:“放心吧,队里每个人都工分都记得明明白白,爹娘没那本事搞浑。”

  “卫国的户口在城里,我怕娘她惦记着,想着要给他们一些补贴,还是按照分家以前的做法,把你的粮食也分出去。”

  林建国眼神越发坚定下来,狠狠道:“放心吧,他们不敢,毕竟我还是个大队长呢,他们耍不了多少花样,再说了,卫国在城里,自然也有自己的供应粮,哪需要补贴。”

  说着这些,秋爱华就来气,她男人干活卖力气,每年挣的工分最多,甚至比两个老人加起来的都要多,分到的粮食一充公,那可不就吃了老大的亏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交易系统穿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