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柠檬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9 KB   上传时间:2024-01-09 20:13:59

  人手实在不够用的时候,土产甚至去家属服务队要了一批临时工,每天忙得热火朝天。

  附近的大小农村更是全都上山薅菜了,就连金美云都利用休班薅了几天,说是不少挣。

  可惜没薅几天,她就怀孕了。这可是她继丽华之后终于有的第二胎,何婶儿跟何二立看得严,她妈也不让她乱动,她只能望着上山的人叹气,说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轰轰烈烈一个多月,第一批山菜终于上了开往大连的火车。

  陈寄北也跟着一起去了,夏芍这才知道他看似轻描淡写,却在这次出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连胡主任都听说了,过来串门的时候跟车主任感叹。

  “小陈这个人,我们就没看透过。他这么年轻就成了大木匠师傅,还是江城投一份,按理说也该到头了。结果他还会日语,销售也懂。咱们这边从来就没跟外国人打过交道,他竟然也不怯场,真不像是第一次跟人谈生意。”

  刘主任退休后接任酿造车间主任的胡主任摇摇头,问夏芍:“这是谁给你介绍的对象?”

  谁介绍的?当然是李家那帮大好人。

  不过胡主任不提,夏芍也好久没有想起这一家子了,自从他们下放以后。

  没错,下放。

  石科长那闺女一戴上红袖标,第一件事就是查李家。偏偏李常顺那账又不经查,一查一个准儿。

  上山下乡还没开始,李常顺就被下放了,李宝生也受到了牵连。一家人努力从农村爬出来,想不再种地,到最后还是回去种地了,甚至过得比以前更惨。

  听说消息传出来,李家直接跟李来娣断绝了关系,李来娣也跟疯了一样,狠狠闹了一场。

  然而这是个狠起来连亲爹亲妈亲儿子都能举报的年代,这么闹显然没任何卵用。

  因为被下放得太偏,后来夏芍就没听说过他们的消息了,她也没那闲心打听。

  此刻听到胡主任问,她只是笑笑没说话。

  胡主任就看向了墙上的奖状,“不过你俩倒是般配,你们这省先进工作集体,也是你给拿的。”

  墙上的奖状贴了太久,已经有些泛黄了,上面的字迹却很清晰,清晰地记录着当初的荣耀。

  市先进工作集体,省先进工作集体……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当初举办交流会时的热闹。

  只可惜物是人非,老罗退休了,温副主任退休了,车主任两鬓也生出了白发。而因为外面局势不好,省里这七八年都没再搞过这种交流活动,何况是他们。

  核算员小赵还是当初带队参观的,不禁唏嘘,“可惜只办了那一届,我还以为会有第二届、第三届。”

  谁又不是这么想的,夏芍两年搞出来三个配方,大家对她都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叶大勇甚至收藏了一份当初用来给其他厂装礼物的纸袋,没想到第二届江城食品交流大会没来,那十年先来了。大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办公室内一时沉寂,这些年生活得太压抑,他们都快忘了他们还有那么意气风发的时光。

  最后还是夏芍笑着道:“谁说没有第二届?以后的日子还长,说不定哪天就有变化了。”

  这也就是个畅想而已,大家都跟着说是啊,谁又敢把她的话当真?

  但办公室里的气氛好歹好了不少,话题兜了个圈,很快又回到土产,回到了这次的出口。

  一直到七月底,这次要出口的山菜才全部出完。

  陈寄北从大连回来,给家里带了一些晒干的海产品,再就是数块的确良布料。

  这种布料近两年才开始时兴,江城还没有卖的,只有百货商店里有成衣,香港那边来的,当地人叫港衫。夏芍还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件,一件三块五。

  其实要比舒适透气,的确良哪及得上棉布,后世大家反而都在追求纯棉质地。

  但这年代的棉布太容易破了,很多衣服拿回来没穿,先得在膝盖、屁股、手肘打几个补丁。要是从事体力劳动,肩头也要打,的确良别的不说,绝对比棉布结实耐穿。

  夏芍把干货送了一些给何家,布料送了一块给孙清,“给你家大强做衣服。”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孙清没推辞,“大强整天在外面淘,回来不是这破了就是那破了。”

  几个孩子一起上下学,大强身上的补丁永远最多,还常有翻新。孙清做衣服剩那些碎布,好多都用来给他补衣服了,有时候孙清补烦了,都想让他光着屁股去上学。

  没几天夏芍全家就换上了的确良做的新衣,就连小虎,夏母也给他做了件衬衫。

  跟弟弟妹妹一起拿到新衣服,小虎十分不好意思,“我也有?”被夏母和夏芍催着,才进去换上,出来夏母和夏芍都说好看,还让他就这么穿着,别脱了。

  大概是他写信跟家里说了,下一次秦舒来看他,给承冬和半夏一人买了一双新鞋。

  半夏换上,配着的确良的衣服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重新挑了对缎带绑头发,才高高兴兴去上学。

  也是在这时,陈寄北向单位提出调岗,希望能转到销售科做销售。

  “别说全江城,全省都没几个会做圆肚子木桶的,单位就指着你挑大梁了。”

  下放三年,林经理就官复原职了,专门把陈寄北叫到自己办公室来谈这件事,“你这可是技术工种,开的多,转销售就没这么多工资了,你可别冲动。”

  他这还是客气的说法,要换了别人,早就指着陈寄北说你去了趟大连,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这次和R本谈出口,陈寄北的确出了不少力,也的确在关键时刻不慌不乱,给他们争取了不少利益。但做销售讲究的是八面玲珑,陈寄北这个性子,怎么看都不合适。

  陈寄北也不和林经理争,“小刘已经能做了,今年这批桶他就出了不少力,我走了,木匠房他能挑起来。经理要是信不过我,可以先不调档案,让我试试。”

  小刘的确能做了,但比起陈寄北,速度实在差了太多。

  这些年他们收到的一些单子,甚至就是专门冲着陈寄北的手艺来的。

  林经理很是头疼,但像陈寄北这种顶梁柱大师傅,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而且明年的出口说不定还要用到他,林经理最终还是吐口了,随便让他做几单试试。

  然后这一试,第二年陈寄北就转了销售。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何况除了那几单,他还又跟R本那边谈下来一大笔出口量。

  只是这样一来,陈寄北就要经常出差了,还好他主要负责出口这一块,倒不会一直在外。

  夏芍数着男人带回来的提成,一转眼,小虎高中毕业要下乡了。

  秦舒和陆泽同托了关系,没把他安排太远,让他去了金美云娘家所在的大队。正好他下乡晚,知青点早住满了,新来的知青都得住老乡家,他就住进了金美云娘家。

  下乡之前秦舒来帮他收拾行李,夏芍把他的课本也带上了。

  “这几年是特殊情况,你需要先避一避。等过几年那边平息了,或者当兵,或者想办法读个工农兵大学,读过这些书多少都能用上,你要是有空就翻翻课本。”

  小虎的成绩不错,要是就这么荒废了,着实有点可惜。

  77年恢复高考,他也才不到二十岁,大可以考个试试,凭自己的本事走出去。

  这一年多都是夏芍在照顾自己,夏芍让带,小虎就背上了。走的时候还穿了这些年最流行的绿军装,个头看着不算高,却很挺拔,早不是当初那个虎头虎脑让妈妈存压岁钱娶媳妇的孩子了。

  小虎一走,好像上山下乡就在眼前了,夏母不禁担心起了自己两个孙孙。

  小学五年,中学四年,承冬和半夏这都小学四年级了,将来要下乡怎么办?

  夏芍家就这两个孩子,养得精心,长得也漂亮。大大的眼睛,白里透红的肌肤,比起同龄人的瘦弱枯黄,不仅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好头发,脸上还有肉肉的婴儿肥。

  因为这种担心,宋雅怀孕后她去照顾宋雅生产,还时常写信回来嘱咐夏芍准备这准备那。

  结果没等两小只小学毕业,初中改成三年制的了。

  承冬和半夏写了信告诉姥姥,自己就算下乡也可以晚下一年了,顺便问姥姥什么时候回来。

  然后两小只刚上初中,下乡的知青开始回城了。

  承冬和半夏继续写信给姥姥,告诉姥姥自己很可能不用下乡啦,主要问姥姥什么时候回来。

  夏万辉常住部队,直到大前年宋雅才怀孕,于前年春天生了个女儿。夏万辉很喜欢,没顺着秀秀上学后的学名夏爱敏起,而是单名一个“珍”字,以示珍爱。

  他喜欢,夏母写信跟夏芍提起的时候却不免有些遗憾。

  因为增长过多,人口已经成为了国家的负担,近几年国家提倡计划生育。江城这边还好,夏万辉和宋雅都在部队,管得更严,结婚、生育都要打报告。

  两人已经有了一个女儿,根本拿不到生育指标,估计这辈子就这一个女儿了。

  嘴上遗憾,夏万辉邮过来老太太跟孩子的合影,夏母抱着小孙女,照样见牙不见眼。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还没什么彩色照相机,但有一种技术,叫照片上色,可以花点钱给洗出来的黑白照片上色。夏万辉邮回来的就是这种,还把夏母上得年轻了不少。

  夏芍拿着照片和信,发现夏万辉当初大概是没抢过她,特别喜欢跟她晒妈晒娃。

  他一个校官,都快升团级了,人也三十好几,竟然还这么幼稚。

  夏芍才懒得跟他一般见识,然后也给夏母写了封信,问夏母什么时候回来。

  信上她还特地提了一句——隔壁小孙喊你回家发财。

  也不知道夏万辉看了会不会跳脚,他一个越来越成熟稳重的军官跳脚,估计会很有意思。

  没想到还没收到回信,孙清先来喊她发财了。

  当时两个孩子正在另一个屋里写作业,因为爸爸没在家,还懂事地先帮妈妈刷了碗。

  夏芍翻着连环画,写字桌上还放着广播,孙清一进门就问:“你这是听呢还是看呢?”

  当然是看,夏芍放广播,主要是想留心一下什么时候恢复高考。

  她只记得是77年年底,具体哪一天却不是很清楚。去年那十年结束,蔡家老太太就被放回来了,只是受到的折磨不轻,人疯疯癫癫,已经不正常了。

  上个月老太太过世,蔡家算是彻底散了,小虎也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就是他年龄小,下乡时间短,要想回去,恐怕得等明年知青大批量回城。与其干等着,还不如试试考大学,毕竟今年这一批大学生招生晚,三年半就能毕业。

  当然这些就不用跟孙清说了,夏芍只是把连环画盒子推过去,“你要看吗?”

  “快拉倒吧,我你还不知道?一看书就犯困。”

  孙清在炕边坐下,一面听着广播一面问她:“我记得你还有个房子空着,往不往外租?”

  “租啊。”夏芍说,“你有人要租?”

  她何止是那一套房子空着,陈寄北转了销售以后,每年拿回来的提成比工资还高。趁着那十年结束知青又没回城,她又挑那便宜的买了好几套,就等着当包租婆了。

  “以前总给我带人那个小胖子妈妈你还记得吧?她家那小胖子要回来了。”

  那个小胖子夏芍当然记得,每次刚成为全书店最让人羡慕的崽,回头就遭遇她这个大魔王,被弄得哭唧唧,还几度怀疑人生。她没忍住一笑,点点头。

  孙清大概也想到了,“这一晃十多年,那小胖子都长大了。他下乡早,今年二十六,转过年就得二十七。他妈着急,让他一回来就结婚,正在给他找房子。”

  “那你找个时间,让她过来看看。”夏芍答应得很痛快。

  孙清一听,突然压低声音,“你说我那内衣生意是不是也能做了?”说着往胳膊上一比,“我看街上都没人戴红袖标了,也没人再整那些举报信,到处抓人。”

  小老百姓生活得简单又朴实,不处在政治中心,对那些大事总是后知后觉。

  去年那十年就结束了,却是到了今年,那些袖标才彻底消失,孙清也才反应过来。

  夏芍突然有点心酸,为自己和这些终于熬出头了的人们。

  她点点头,“可以做了,放心做,以后日子只会更好。”

  孙清那眼睛瞬间就亮了,又有了点当初刚开始做内衣的意气风发,“那你可得赶紧叫夏婶儿回来。现在知青开始回城了,将来肯定都得结婚、生孩子,买我的内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