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们医院都穿了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流云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0 KB   上传时间:2024-01-13 19:50:39

  司农寺少卿田进,知道赠送司农寺腰牌的事件,当然也想见一下这位徐姓农仙。

  没多久, 农户小徐带着腰牌来到抢救大厅,就发现自己被盯上了,尤其是还跪着的那位不知道什么官员,看自己的眼神像盯猎物。

  “这位就是农仙?”司农寺少卿田进看着这位白白净净、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 非常困惑。

  郑院长知道小徐承包了将近两百亩地,现代化种植, 农场旁边就是农家乐,还是小学的课外实践基地,方方面面都做得有声有色。

  “郑院长,他们想种什么?”

  郑院长把翻译好的清单递给小徐。

  小徐看了一眼就开始摇头:“这边的气候与土壤, 养不了茼蒿、茭白这些水边作物……”

  “小蕃茄和各种菌类,需要大棚,施肥控水种植技术要求也高, 他们也种不了。”

  小徐说一项,划一项。

  译语人努力翻译和解释。

  润和帝和老臣们虽然知道“淮南为柑,淮北为枳”的道理, 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么多不能种。

  划到最后, 小徐的清单上只剩了三项,还给郑院长:“他们没有施肥、保水疏水的概念,也没有化肥、农药等必需品。种了也是白种,真的。”

  郑院长知道,这是事实。

  金老补了一句:“总有可以种的吧?”

  小徐点头:“按大郢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农民能种并且种好收好的也只有土豆、红薯和玉米。”

  “这三种农作物对水肥的要求不高,耐旱耐涝,红薯和玉米在高海拔地区也可以正常种植。收割方便,储存要求也不高。”

  “哦,发芽土豆有毒,不能吃。”

  译语人卡壳了,金老翻译得也有些艰难,上次农事是画师柴齐和魏璋一起翻译的,现在魏璋在国都城,柴齐进山去了,这可怎么办?

  小徐看着一脸茫然的大郢人,就知道他们没法翻译,看向郑院长:“郑院长,能不能让食堂送些玉米、红薯和土豆来?”

  十分钟后,三小篓玉米、红薯和土豆装在小车上,推进抢救大厅。

  食堂大厨们听说是解释给大郢人听的,除了送了生的,还送了煮好的玉米、红薯和土豆过来,每人一小盘纯属尝个味儿。

  小徐拿出手机,播放一段高山的视频,指了指玉米和红薯,这图文并茂的说明效果非常好用,司农寺少卿田进看懂了。

  小徐又播放了偏旱高原的视频,同样指玉米和红薯;之后再放平原地区的视频,指向土豆。

  抢救大厅每个大郢人都领到了一份水煮试吃,包括司农寺少卿田进。

  每个人都认真尝了,红薯香甜、土豆软糯、玉米甜糯……只是水煮就这么好吃了?!

  小徐又向他们说明了这三种农作物目前的产量,以及种植方法。

  金老把产量换算出来,种植方法大概只能让小徐亲自演示了。

  抢救大厅里一阵倒吸气声,润和帝和老臣们,包括司农寺少卿都惊呆了,这么高产?这是真实存在的吗?怎么可能?!

  但飞来医馆的农仙没必要骗人。

  司农寺少卿田进欣喜若狂,如果真的可以,大郢的粮食种植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润和帝一拍餐位板:“郑医仙,这些种子有多少,价值几何,开个价。”

  郑院长笑而不语。

  飞来医馆缺钱吗?

  不缺。

  缺食材吗?

  也不缺。

  但是,缺病人啊!

  润和帝急了:“郑医仙,你别不说话。”

  郑院长不紧不慢:“陛下,容我想想。”

  随后,郑院长、金老和小徐三个人先后离开抢救大厅,留下一头雾水的译语人,以及先震惊后狂喜现在懵圈的大郢人。

  润和帝急了:“郑医仙,别走啊!尽管开价!”

  老臣们更着急:“陛下!这些对大郢百姓可太重要了!”

  民以食为天啊,如果这三种作物能在大郢推广种植,能养活多少百姓?百姓又能繁衍出多少子女?人口多,缴税多,大郢国力就能更强大。

  润和帝登基这么多年,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郑院长他们一走,怎么喊也不回来,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没好气地看向老臣们:“众卿有什么好主意?”

  自从上山住院,润和帝与老臣们就深深感觉到,飞来医馆的医护们对他们没什么敬畏之心,该扎针该挂水该喂药,哪项操作都不含糊。

  万一有谁不遵医嘱或者护士的话,小刀子眼神一刀又一刀。

  这种前提下,润和帝和这些老臣们也喊不出:“放肆!怎么敢?”这样的责问,只能恭敬地等郑院长回抢救大厅。

  而急诊大厅里,小徐困惑地望着郑院长。

  郑院长一扬眉毛:“有什么拿种子换病人的好理由?”

  小徐这时候才想到“第十一项任务要救治2000名病患”,于是一溜烟跑到门诊大厅看电子屏,红色字体显示136,按现在的救治速度,这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金老非常肯定:“以大郢的卫生条件,病人多的是,但真正贫困的病患,一是没胆量上山;二是没米面粮油付诊费……甚至于他们都无法离开国都城。”

  郑院长点头:“不仅如此,他们生病都靠硬扛,扛的过就是没事,扛不过就是命。很多人就算病死都不会找郎中看,因为他们付不起。”

  小徐忍不住插话:“但这世上穷病没法治,他们没钱看病是一方面,即使上山治好以后因为生活习惯等等因素,还会继续生病。没完没了。”

  “小徐,你知道得挺多啊?”

  小徐不好意思地挠头:“我是学土木的,毕业以后去了非洲工作……看了许多事情。赚了钱回来以后,刚好我爸扭了腰,地里的事情急,我只能搭把手……”

  没想到,这手搭上以后就再也没离开。

  小徐没想到郑院长和金老会认同自己的观点,惊喜之余又多说了一句:“其实,现在大郢对飞来医馆已经有伸手的习惯了,不论有什么事,先上医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觉得,红薯、玉米和土豆种子不能就这么给,给也要有方式方法。”

第159章 不给

  小徐虽然半路起家, 但因为自身爱钻研,对农事的种种门道都非常清楚。

  郑院长挺直接:“小徐,你说, 这些种子怎么个给法?”

  小徐习惯性用手指托了一下眼镜, 又眨了眨眼睛:“不给!”

  郑院长和金老怔住半晌:“不给?”

  小徐点头:“我们对大郢的种植完全不了解, 大郢人对这三种也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了解,纯属浪费。”

  “郑院长,金老, 实不相瞒,现在就是这三种作物的最佳种植期,种植期前面要对翻土暴晒除虫卵施底肥……有许多事情要做。”

  “第二点,食堂每天供应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数量有限, 时间又很紧,就算攒半个月也满足不了他们大规模推广种植的要求。”

  “第三点, 也是最重要的,想给大郢,就要种植技术和相关要点一起给。简单来说就是培训种植技术,在国都城附近抽取环境不同的土地, 分别试种。”

  “从选址,土壤准备,浇水等等开始培训, 全程跟踪,先试种一季看收获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然后有了更多的种子才能推广到整个大郢。三五年能推开,已经算是非常快了。”

  郑院长连连点头, 果然术业有专攻,乐呵呵地拍了一下小徐的肩膀:“好样的!”

  金老一拍扶手:“很好,那就让司农寺治下的农户们都上山接受培训,地点怎么选?”

  小徐又托了一下眼镜:“这就需要大郢术业有专攻的农户了,不知道抢救大厅里那位行不行?”

  郑院长更开心了:“让上山的农户们先接受体检,就不愁病人了。”

  金老提醒:“注意说辞。”

  小徐笑了:“郑院长,我敢保证,他们之前带下山的种子,大多数发不了芽,能发芽的也长不成苗……嗯,没错,简单来说就是浪费了。”

  金老点头:“我们这里的东西都是宝,怎么能随便浪费?”

  ……

  抢救大厅里,医护们觉得幸亏人的眼神只有意念没有实质,不然自动门肯定全是窟窿,因为自从郑院长三人出去以后,润和帝这群老病人就眼巴巴地盯着自动门。

  眼看着快到傍晚,自动门忽然打开。

  郑院长、金老和小徐大步走进来,先向润和帝点了一下头,然后又看向司农寺少卿田进。

  润和帝直觉气氛不对,但还是脱口而出:“郑医仙,怎么样?”

  郑院长难得没有乐呵呵:“陛下,小徐农仙问,之前带下山的种子,现在怎么样了?”

  润和帝立刻高声问道:“田少卿,如实说来。”

  田进特别紧张地咽了了下口水,畏畏缩缩地看了一下润和帝,又眨着眼睛看向郑院长,再次跪下,特别小声地回答:“启禀陛下,都冻死了。”

  小徐毫不意外地托了一下眼镜,这段时间天气骤冷骤热,大郢的农户没有大棚也不会育苗,肯定是拿了种子就撒在地里,刚蹿出苗没多久,忽然大降温,不冻死才怪。

  润和帝简直不敢相信,据说好多种子呢,都冻死了?!

  郑院长放在身侧的左手向小徐竖起大拇指。

  “启禀陛下,农户尽心尽力,吃住都在田边,苗出到半指长,一场倒春寒都冻死了。”田进很沉默,上次上山的司农寺那几位老农户,看着冻死的苗放声大哭,同时也不敢再上山求取种子。

  润和帝和老臣们只能叹气。

  农户永远都是靠天吃饭,不然为何每年都要祈求“风调雨顺”?

  一时间,抢救大厅的气氛压抑得掉渣,润和帝的脸色尤其难看。

  郑院长也叹了一口气:“陛下,农仙小徐方才告诉我,现在是播种期,大约还有半个月。医馆的种子不多,再种死就没了。”

  译语人非常努力地翻译。

  润和帝忽然就着急上火,连呼吸都有些费力:“郑医仙,还有什么法子?”

  郑院长正色道:“农仙小徐打算在桃庄周遭选地试种,但需要大郢的种植好手上山商议选址,并了解与种植相关的一切。”

  润和帝立刻有了精神:“田进,快,把司农寺治下,哦不,把国都城擅种的农户都送上山来,播种不等人……”

  郑院长等的就是这句话:“陛下,不仅是农户,还需要铁匠,农仙小徐打算做些必要的工具。”

  “有!田进,快,你赶紧下山寻找农户和铁匠。”润和帝可高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5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2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们医院都穿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