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89 MB   上传时间:2024-02-23 11:20:37

  “哈哈哈对,有钱赚就好!”朱况大笑起来:“今日多谢告知,来来来,吃酒吃肉!”

  左仪稍作客套,便拿起来筷子吃酒肴。

  而从左仪口中套出消息的朱况,则是陷入了沉思。

  他能找上左仪,便代表着早就摸清楚了雪花膏的大致材料,除了猪油,其它所需要配比的药材,山阳郡内基本上都有,就算其它地方不产,那带着种子移栽过去就是了。

  可惜,药材移栽目前只能限于山阳郡内,再往外,水土不同,药材种出来的成效就要打个问号,不过,这不代表雪花膏方卖不到更远的地方,只要此物效果明显,价格够高,那完全可以将山阳郡内的药材往外运,到了地方再调配。

  朱况经营丝绸,与那些贵人的姬妾也会接触,她们会不惜一切来保持自己的美貌而上层的男人同样在意自己是否俊朗昳丽不然也不会有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孰美的疑问朱况有些拿不准的是他到底能卖多少钱回来?

  毕竟就像这山阳县雪花膏一盒不过十五钱而那敷粉口脂稍微运作便凭空翻了几十倍。

  后续接收的商人能不能将它卖出高价极其影响对雪花膏方的定价。

  再把左仪的暗示不明示加进来事情就更复杂了。

  朱况衡量了好长一段时间饭到尽时他对左仪问道:

  “我愿以一半的家产也就是二十万钱买此方你觉得如何?”

  左仪夹菜的筷子顿在空中数秒她心中惊愕脸上却还保持着笑意好像完全没有被这个数字惊到只是回了四个字:

  “诚意十足。”

  朱况稍稍放心等着左仪说和。

  而韩盈对这个数字着实有些吃惊。

  之前韩盈曾经在周户曹那里翻过本县富人的记载家庭收支勉强平衡的平民能占个九成其次是李昌这样家产二万钱左右的的富户再往上是左仪这档

  家产在十万至十五万钱的单行业顶尖人士。

  一个县单行业顶尖也就只能达到左仪的水平朱况的水平更加微妙说他高吧他达不到百万也就是被皇帝拉去守陵的最低标准说他弱吧他又比左仪强。

  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朱况肯定会赌一把。

  赌她值不值得投资。

第137章 本县陶业

  稍做思量,韩盈便放弃了这么多的钱财。

  一来,是她现在并不算多缺钱,一来,交浅钱重,太容易出事,到时候大家都说不过去。

  不过对方想要投资的诚意是真足,考虑以后的药材生意,韩盈也瞄上了对方的销售渠道,她询问左仪了朱况更加详细的底细,随即答应了朱况见面邀请。

  待到见面,韩盈才发现,朱况和她想象中的老年商人差了老远。

  此人虽然发丝中夹杂着白发,但胡须浓密,外形魁梧,膀大腰圆,系在腰间的腰带让将军肚直接一览无余,再收敛,可还是像极了□□大哥出行,凶悍的能吓哭N个小朋友。

  这是商……算了,这年头敢出远门的怎么可能没有武力傍身,尤其是专门往返的行商,能干这行的肯定要凶啊。

  韩盈将自己脑海中商人的形象全踢了出去,固有认知是个大问题,要改!

  不只是韩盈认知出了问题,朱况同样如此。

  他看着面前这个皮肤偏黑,外形精壮的半大少女,一时之间压根没办法和左仪所说的‘月女’联系到一起。

  这也是刻板印象了。

  文、景两帝修养生息,尽量减少大的征战下来,社会财富生产其实已经有了结余,上层人士也因此有了奢靡享受、显示自己高贵的风气,而这除了靠衣服礼仪,更多的还是显摆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需要为官上战场的男人还会收敛点,作为附属女性体现的会更加明显,简而言之,就是漂亮,也就是肤白貌美,身形柔美,端庄优雅……

  ‘月’这个词,又极为贴合这方面,而且韩盈做的还是雪花膏,这是护肤的生意,和左仪差不了多少,所以在朱况想象中,韩盈怎么都得是皎洁婉丽的小美人,可现在一见面,简直完美避开了朱况所有的想象!

  两个人第一反应都是愣在原地,尤其是朱况,之前准备好的称赞词全不能用了,好在他反应极快,当场换词道:

  “月女容貌不凡,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啊!”

  韩盈脸上露出了笑意:“朱商同是,无这幅体格,怎么走南闯北?”

  “哈哈哈,月女说的没错!”朱况爽朗大笑起来。

  像她们这样的人,对自己拿来吃饭的基础都极为自信,月女的话更是说明了一点,她有更大的野心,不然,何必吃这份苦楚?

  两个人互拉一波好感,待进入室内,韩盈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雪花膏方只收一半钱财,莫要推托,我有还有要事。”提前堵住对方想要拒绝的话语,韩盈又道:

  “朱商也知晓我以行医为主,希望你去山阳郡时,采购山阳郡的药材和能够种植的药材种子回来,若是有什么新奇的草木矿石,也请酌情带回来些许,至于费用,就从这收的一半钱中出。”

  “咦?”

  朱况完全没想到月女最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简直是直接把雪花膏的方子送给他。

  商人逐利的本性让朱况下意识的想把月女卖了,卷了方子逃跑,不过,他忍住了。

  这是在考验他的人品,毕竟月女对山阳郡一无所知,药材价格更是不曾知晓,他完全可以随便定价,顺便把路途的损耗提的更高,用价值一万钱的草药抵了这十万钱的支出。

  当然,这样的行径太过于愚蠢,月女也能够看出来,但他要是用八万抵十万呢?被分辨的可能性便大大减少,而后说不定还可以继续合作,但——

  月女要这些药材种子,明显是为了种植更多的药材。

  他往返于山阳郡,也知道医者的存在,甚至诸侯王会重金奉养名医,以保自己身体的健康,月女医术极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诸侯王们或者权贵的贵客,自己这时候糊弄,等爆出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甚至,就算月女不打算去逢迎权贵,那她种植的药材,过几年也会被山阳郡的医者们喜爱——同行业提供的稳定药材,还不和自己抢客户,谁不喜欢谁是傻子。

  那这样一来,月女还是会和山阳郡的医者打上交道,到时候,都不需要她问,其他想要争夺利益的行商同行就会踊跃的把他卖掉。所以,只要他还没有利益熏心到极致,能有点长远规划,那便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况明白了月女让他先出价缘由。

  这就是试探他是不是想要长期合作下去啊!

  分析出情况的朱况想了一刻多钟,道:

  “我倒是没想到您会有这样的打算,就是我这等行商,往来不是运钱,而是运货,若是全换成药材矿石……实在是不好做,这样,我只换一半,若是还有余钱,明年再继续换,直至彻底换完这十万钱,如何?”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铜钱,平民日常使用还好,放在大型交易上就显得极为笨重,而此时的白银主要以工艺材料流通,还不曾广泛的用作货币,铜钱往上直接就是金子,但金子想要兑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体积过小,容易被偷盗、抢夺的特性,并不受实物行商们喜爱。

  以实体生意为主的行商,更喜欢不断的买进卖出,走时带着满车的货,回来时同样。

  如此一来,韩盈让对方捎带药材和稀有矿石,必然要挤占原有的收益,这就很难确定商人到底损失了多少,又偷赚了多少,这也是为什么统治者讨厌商人的缘故——对方可做的手脚实在是太多了,你根本收不了他的税!

  不过,朱况年龄情况恰好,他不服老,想搏一搏更高的富贵,又有家世,不会干出抛家,舍弃十几年走出来的熟悉钱路的事情,这就避免了韩盈药方直接打水漂的情况,而她师父又有山阳郡的人脉,打听个草药的价格不算多难,左仪对行商收益又能知晓一一,如此下来,就算朱况想要蒙骗,也蒙骗不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朱况提的建议,韩盈没多大犹豫便允许了,而后,她又提到:

  “若是行的话,再捎带些外地的种子。”

  朱况倒是明白这是作什么,毕医者靠草药治病,可不得多收、多研究草木嘛,可世间的野草杂草多了去了,能充作药材的兼职少的可怜,月女这样做,简直是把大把的钱往水里扔,还听不到响的那种。

  可,这终究是对大众有益的,哪怕费劲心力只发现一两种能给人治病,后面的人就要少一种病痛折磨。

  朱况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事情,他舍不下这么多的钱,但这不代表他觉着做这样事情的人是傻子,相反,他极为敬佩这样的人,损己为公,还有利于他,他恨不得这样人能更多点,当然,能顺带搭把手的,也尽量搭一把。

  “我自会做的。”

  两人又敲定了一下细节,差不多厚,韩盈将人送走,又和左仪说了请她帮忙打听烧陶人家的事情,也将其送走后,回屋的韩盈看到了朱况送来的礼物。

  谁不会喜欢拆礼物?

  韩盈坐下来翻看。

  朱况充分打听了她的喜好,除了常送的礼物之外,还有些许奇怪的石头,也不知道从那里收集来的,用心是真用心,韩盈看不懂也是真看不懂,毕竟她又不是学地质和矿物的,而更糟心的,是这些东西她还真的需要研究一下,指不定那样能用的上。

  看着石头的韩盈后知后觉的发现,怪不得早期的科研人士同时兼任数学和物理化,完全是因为什么都没有,要自己全面研究啊!

  将不认识和一看就是河边出来的彩色鹅卵石放在旁边,韩盈看着夹杂在其中的白色发了呆。

  这白色碎石看上去和高岭土有点像,但细看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加坚硬,微微透明,表面还有晶莹感。

  “这玩意不会是石英石吧?!”

  将这些特性结合在一起,判断出这是什么的韩盈极其暴躁,朱况送过来的这些东西肯定是在本县找的,也就是说本县有石英石,而石英石能够制取石英砂,这玩意和和石灰等东西配比在一起,可以做玻璃的!

  韩盈对玻璃执念极重,倒不是赚钱,而是初级显微镜离不开玻璃,而做实验、药物制取、储存用玻璃也会更好,可问题是——

  她做不出来!

  “算了。”生完气的韩盈将石英石和其它石头放在一起,做不出来的事情急也没用,里面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温度、烧制的配方、如何将玻璃磨出应有的弧度都是两眼一抹黑,这些够她研究一辈子了,还是先把瓷做出来再想吧。

  瓷器虽然做不了显微镜,但好歹它密闭性和卫生程度高,除了能放成品药外,还可以凑合着做实验,而且,它最有可能实现啊!

  就是不知道左仪打听制陶的人家要多久,唔,她这边也不能干等着,去问问沈市掾。

  沈市掾对本县的陶产业虽然达不到如数家珍,但给韩盈科普还真不是难事,茶水一满,滔滔不绝的便讲了起来。

  上至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离不开陶器,锅、碗、罐、盆大多都是陶制,属于必备的家伙事,旺盛的需求使得制陶是个大行业,从事的人员不少,从乡间的小窑洞到县城的大作坊,生产的陶器品质也各有高低。

  而要论卖陶的优劣,那肯定是县城的更好,毕竟陶器运输起来也不方便,不仅适合做就近收益,还得有能出的起钱的大主户。

  因为都是力气活的缘故,从事陶业主要是男性,女性陶工也有,但是不多,当老板的更少,沈市掾记忆中只有一家,姓高,具体叫什么不知道。

  了解这些之后,韩盈又等来了左仪,她带来了更加详细的行业介绍。

  本县陶业其实已经非常饱和,最明显的便是各家陶作坊极卷,已经各有特色,比如高家的陶器外形优美,李家的陶器结实好用,周家的陶器体型大,装米装水极好……要怎么选,还是得看韩盈。

第138章 高家陶坊

  怎么选,还是得亲眼看过才能知道。

  韩盈抽了个时间,把这几家烧陶不错的陶坊又走了一遍。

  周家烧的是大陶缸和陶锅,最大的缸高度已经能够达到二尺,能烧出来这样的陶缸,说明对方在火焰温度的技术上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但这样的陶缸市场需求很少,毕竟陶缸好好爱护,完全可以做到一缸传三代,人走缸还在。

  因为市场份额太小,李家又通过价格抢占了小器皿的空间,这导致周家只能继续在烧大缸的道路上卷不说,还得将作坊缩减到一个极小的规模,人手只有四五个,还很少做小型器皿,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利润。

  面对这样的情况,韩盈只能无奈放弃这家。

  至于李家,他们擅长大批量制造,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皮实,但去过之后,韩盈才发现这个作坊使用了大量的奴隶和学徒,行径极为恶劣,做不完不给吃饭,会拿鞭子抽人。

  看到这幕的韩盈立刻就皱起了眉头。

  其实,稍微一想也会是这个情况,想低价抢占市场,必然会损失利润,从买家身上赚不回来,就只能从自身这边节省,使用奴隶和只管饭的学徒便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1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4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