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赵程抿嘴,“赵宽几个用的书都是他们父兄用过的,并不花钱。”

  “那每年买的文集,还有淘换的一些书呢?那些也是他们父兄用过的?”赵铭道:“每年他花费在书上的花销便不下五万钱,更不要说笔墨和纸张这些消耗品了,尤其是纸张和墨,你可算过你每年要花用多少?”

  赵程愣了一下道:“兄长,我和你说的是含章学堂的事。”

第231章 借人手研究

  “我和你说的是同一件事,”赵铭道:“含章开的这个学堂,不仅把育善堂里适龄的孩子都收进去了,外头有想进去读书的孩子,只要经过了考核,签订文书也同样能进去读书。”

  “含章不仅包他们一日两餐,每旬还给成绩优良者奖赏,他们所用的书籍、笔墨纸砚全部免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赵程只知道教书,从没想过这些,愣愣的问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巨大的花销,”赵铭淡定的道:“就是圣人也不会坚持做一件毫无利益的事,含章她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做这件事?”

  孔子收徒还要收束脩呢。

  赵铭道:“不就是要他们为她所用吗?”

  要是不能培养他们的忠心,赵含章为什么要如此费心费力?

  赵程说不出话来,“那……”

  赵铭抬眼看向他,赵程不傻,憋了半天后问道:“她之前不和我点明,这一次为何要特特点明?”

  赵铭摸了摸下巴道:“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那在哪里?”

  “在你,”赵铭看着赵程叹气道:“程弟啊,你还是太单纯了,哪里是她的对手?”

  赵程哼了一声道:“我有什么值得她算计的?”

  话才说出去不到一会儿,赵含章将她从午山带回来的铁块运回坞堡,得知赵程也在赵铭处,直接屁颠屁颠的找过来,毫不在意自己前不久才被人骂了一顿便赶出学堂。

  一见面她就热情的招呼起来,“伯父,叔父!”

  赵铭看向赵程。

  赵程把头扭到一旁。

  赵铭淡笑问,“你一走就是大半月,怎么一回来就回坞堡了,你县衙不忙吗?”

  “我来给伯父送东西的,”赵含章拍了拍手,当即有护卫用力的抬着一个箱子进来,“这是应承给伯父的东西。”

  护卫打开,里面是一块块方正的铁块。

  赵程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赵铭虽然也惊讶,但还稳得住,他看向赵含章,眼睛微眯,“这是你炼出来的?”

  赵含章笑着点头,“伯父,这些可抵您送到午山的煤吧?”

  赵程扭头去看赵铭,“煤?石墨?铭兄,你们一起炼铁?你们哪来的铁矿石?”

  私自炼铁,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

  不过赵程很快又淡定了,论造反的大罪,赵含章还豢养私兵了呢,他们赵氏也养有,大大超出了伯爵应得的私兵数额。

  目前知道赵含章手里有铁矿的,整个赵氏也就赵铭和两个族老了,其中一个还是赵淞,所以赵程并不知道。

  赵铭有点儿头疼,暗瞪了赵含章一眼,和赵程解释道:“含章运气好,在野外发现了一座铁矿石。”

  已经淡定了的赵程再次无语,“……西平县内?铭兄,我看着很好欺骗吗?我们赵氏在西平多少年了,要是有铁矿,会轮得着她来发现?”

  赵铭坚持道:“就是在县内,西平县也不小,我们谁又能真的走过每一寸土地呢?”

  赵程这才不再说话。

  赵铭起身走到院里,拿起铁块看了看,很重,看光泽,的确是上好的铁。

  赵铭放下铁块,颔首道:“不错,留下吧。”

  赵含章见他满意,便也笑起来,“正好春耕在即,坞堡里可以打农具了。”

  见赵铭不吭声,赵含章只能主动道:“伯父,我和庭涵琢磨出了一套新农具,您要不要试试看?”

  “在哪儿?”

  “还没打出来呢,”赵含章道:“只是画了图,因缺少铁匠,所以一时做不出来。”

  赵铭啧了一声,问道:“你要我出铁匠?”

  他道:“我们坞堡里打农具也是要找县城里的路铁匠,你现在征召他入衙,我能有什么办法?”

  赵含章才不相信偌大的坞堡里没有铁匠呢。

  这么多人的农具难道全指着路铁匠一个人?

  赵含章从怀里摸出图纸给赵铭。

  赵铭接过来一看,发现上面还真是农具,不由挑眉,有些惊讶的看向她。

  赵含章不满,“伯父,难道含章还会骗您吗?”

  她骗他的还少吗?

  赵铭并不是不识庄稼之人,他也会下地劳作的,所以一眼看出了图上农具的变化。

  他蹙眉问道:“你们既然没有做过,那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图纸的?把直辕变成了曲辕,上面还添加了这么多东西。”

  如果不一一试过,如何能画出这样的图纸?

  赵含章道:“算出来的。”

  赵铭瞥了她一眼,目露怀疑。

  赵含章就伸出手指发誓,“伯父,我说真的,绝对不欺瞒。”

  “你这动不动就起誓的毛病得改一改了,难道对着外人你也这样吗?”

  “可伯父又不是外人,而且我说的是实话,难道还怕起誓吗?”赵含章乐呵呵的:“伯父,这是庭涵算出来的,您不信我,难道还不信他吗?”

  “力,是可以算出来的。”

  赵铭沉思,“力?”

  “对,着力点,力的量,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用庭涵的话说就是,世间的一切都可以计算出来,”赵含章补充道:“虽然我不太认同他这一点,但事实证明,农具这种东西要算出来还是不难的。”

  他们早忘记曲辕犁是什么样的了,但俩人都知道大概的原理,傅庭涵在看过直辕犁后略一计算就画出来了。

  但这上面不少铁片的打磨很需要技巧,路铁匠的那些新学徒根本打不出来,而路铁匠还在给她打兵器,一时抽不出手来,赵含章只能来找赵铭,希望他能够赞助一下铁匠。

  赵铭来回又看了两遍图,赵程上前,抽过去看了一会儿后道:“这上面的犁似乎更省力,而且犁壁放于犁铲上方,可以将土翻开散去,不仅省力,还能犁得更深。”

  深耕有利于种植,这是所有会种地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赵含章冲赵程竖起大拇指,“叔父,您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关键,厉害。”

  赵程不理她,和赵铭道:“可以一试,现在距离春耕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先打一副看看效果。”

  赵铭这才点头。

  赵含章立即道:“等打出来,我也要去观摩。”

  知道她是在借他的人进行研究,赵铭也懒得和她计较,点头应下了。

第232章 一口锅

  赵程见他们有事要说,无意在此久留,于是告辞。

  赵含章连忙拦住人道:“叔父,含章还有一事要求您呢。”

  赵铭了然的看了她一眼,并给了赵程一个自得的眼神,怎么样,他没说错吧,她就是意在沛公。

  赵程已经淡然了,他没有赵铭那种来回试探的心情,直接冷淡的问道:“何事?”

  赵含章对他也极其干脆,直接点明,“我想请叔父为学堂里的孩子们编写两套教材,一套用以识字知礼,一套用于识数计算。”

  赵程一听愣了一下,“我何德何能去编写教材?”

  他这个不是反讽,而是真心实意这么认为的。

  唯有大士才有资格编写教材,他连心中之疑都未能解惑的人,有什么资格编写教材?

  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叔父太妄自菲薄了,我并不需要您教他们多高深的道理,浅显的人之常情便可,可以认得一些字就行,”赵含章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的斟酌道:“我想让他们能快速的参与到县城建设中,您是知道的,我如今各处都需要会写字,计数的人,所以……”

  赵程才和缓的脸色哐的一下又沉了下来,“你当教育是什么,当老师是什么?”

  这就是她和他教育理念的冲突了,赵程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几乎把每一个人都当未来的大儒来教导,尽心尽力的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真谛。

  但是……

  赵含章只想让他们赶紧认字,并懂得一千以内的加减,然后直接投入使用。

  这就和建国初期的扫盲班一样,但赵程却想把扫盲班办成直通大学的培训班,俩人理念相悖,互不相容。

  赵含章再次被赶了出去。

  她唉声叹气的领着护卫们往家里走,秋武很不解,“女郎,他如此顽固,我们为何还要用他?”

  赵含章:“整个西平县,识字的除了县衙里的人外,就只有几家的子弟了,而且大多数都在赵氏,若不用赵氏的人,难道我用宋家钱家吗?”

  那几家虽然很安静,但并没有投靠她,现在看着更像是观望,观望她能做到哪一步。

  而赵氏,虽然总是各种嫌弃她,却一直在帮她,给她各种便利。

  现在学堂里教书上课的,基本上都姓赵,赵含章要是不用赵程,学堂里的赵氏子弟转身也会离开。

  “而且,我们要学会听不同的声音,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她道:“程叔父说的并不是错的,我说的,也并不是就对,只能说更适合当下,适合我而已。”

  赵含章道:“从长远看,还是程叔父对。”

  秋武:“那为何不听程郎君的?”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道:“不是说了吗,我提的对我更有利,也更适合当下。”

  “那现在程郎君不听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