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18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想着,村民们眼眶一红,心中无比的酸涩和庆幸。

  各里各村的青壮都在里正的带领下往县城赶,路上,里和里汇合,村和村碰面,大家就凑在一起交流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

  “……听说灈阳县特别惨,死了一县城的人呢,女县君带着援军赶到,看到那等惨状,忍不住流下泪来,于是冲冠一怒,为百姓们杀了孙县令,直接上书皇帝要当郡丞,皇帝就答应了。”

  “是杀了孙县令吗,我怎么听说女县君杀了郡丞?”

  “郡丞是灈阳的乡亲杀的吧?”

  “哎呀,甭管杀了谁,反正现在我们的郡丞换了。”

  “早知道造反可以换郡丞,我们也反了。”

  “别,万一换来一个更差的怎么办?我们村的老瞎子说了,这还得看时运,早一步不行,晚一步也不行,而且就得灈阳的人造反才管用。”

  “为啥?”

  “不为啥,老天爷这么安排的。”

  因为知道赵含章当了郡丞,要发赈济粮,往县城赶的村民们放心了不少,不知不觉间身上闪着勃勃生机。

  敏锐的里正察觉到村民们的变化,忍不住和跟着一起的村老叹息道:“多少年了,大家终于有了点儿活气。”

  村老眼底含泪,“这是好事儿。”

  里正也点头,“是好事。”

  遂平县的百姓都很轻易的接受了一个女郎做郡丞,甚至欢呼雀跃,进到县城后,直奔县衙。

  汲渊已经派人送来一批钱,还有她要的纸张、书籍和各种琉璃制品。

  赵含章夹带私货,书籍只有《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只是每一本都印了一千册。

  她的定价不高,至少相比其他书籍来说便宜许多,但这时代的书籍,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儿去。

  就这两本书她就能换来不少粮食。

第309章 生机勃勃

  为了刷声望,赵含章亲临现场为大家发赈济粮。

  赈济粮是按照里来发的,因为路程不一,所以里正们到达的时间也不一,这正好方便他们发赈济粮,堵在一起的人不会很多,却又能让人旁观到。

  最先拿到赈济粮的自然是城中的百姓,粮食一到,县衙的公告一贴出去,城中各里里正便带着底下的城民们去领赈济粮了。

  傅庭涵根据他们报上来的户数和人数,以及县衙中记录的数据算出他们里应该拿到的赈济粮,赵含章便带着高县令一起清点出来,亲自把粮食交到里正手上。

  等他们回去后里正再按户发下去。

  赵含章一边发赈济粮,一边告诉前来搬粮食的人每人应得多少赈济粮,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减半,这样各家就能算出自己应得的赈济粮。

  这是防止里正私吞赈济粮,除此外,她还要派高县令出去巡视,一是为了劝课农桑,二便是为了杜绝此事。

  说到劝课农桑,赵含章此时就在做这样的事。

  点出赈济粮,赵含章让青壮们去搬粮食,她则拉着里正和村老说话,“秋收在即,如今正是稻子灌浆的时候,豆子也刚刚要鼓起来,可不能让人再吃青苗了。”

  她叹息道:“我一路从西平过来,看到地里东一块西一块的缺了口子,心痛不已,这些粮食若再留一个月,不知能收获多少粮食,能活多少人。”

  里正和村老深以为然,立即保证道:“郡丞放心,我们回去便劝住他们,再不让他们割青苗。”

  村老道:“也是饿得受不了,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想着吃青苗的,但有希望,谁愿意那么糟蹋粮食呢?”

  “好在郡丞心善,给了赈济粮,有了这些粮食,我们省一省就能到秋收了。”

  里正消息却更灵通一些,听说灈阳那边正在以工代赈,他便试探性的问道:“郡丞,不知我们这里可要趁着农闲修一修水利之类的?”

  赵含章道:“当下还是以农事为要,回了村里,要让他们到地里去除草除虫,如今正是多雨季节,并不好修建水利,等入冬了再说。”

  赵含章顿了顿后又道:“让他们不要太过忧心秋税,先把秋收做好,我会和刺史上书,今年为我汝南郡减免一些赋税的。”

  此话一出,不仅里正和村老,竖着耳朵偷听的青壮们都眼睛一亮,纷纷放下粮食和赵含章作揖,“多谢郡丞活命之恩。”

  赵含章忙伸手扶住他们,叹息道:“这本就是含章之责,哪里当得你们的谢呢?”

  此话一出,他们更加感动,连里正都忍不住深深地弯下腰去,“我们能得女郎做郡丞,实在是三生修来的福气啊。”

  傅庭涵核对完了一里的赈济粮,写了条子交给伍二郎,抬头看向赵含章的方向。

  伍二郎眼眶红红的,也是一脸的感动和激动,还和傅庭涵道:“大郎君,我能追随女郎,必定是我上辈子修了莫大的功德。”

  他一开始以为傅庭涵是郎主,但现在已经被听荷同化,也开始叫赵含章女郎,称呼傅庭涵为大郎君。

  傅庭涵面色平淡,只是看向赵含章的目光中忍不住流露出一些笑意,她还是这样,或许有用到技巧,也包含了思量,但真诚亦不少。

  她总能让人感到她的用心。

  遂平县城热闹了几天,等到最远一里的里正也带着青壮来领了赈济粮,赵含章这才决定离开。

  她和高县令有空就下村去巡视,要安抚百姓,劝课农桑。

  “如今除草和除虫都还来得及,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来,到秋收能多得一斤粮食也是好的呀。”

  高县令应下。

  赵含章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带上衙役下乡巡视去了。

  百姓拿了赈济粮,总算不再饿得走不动路,有勤奋的已经开始下地劳作,大多数人有了活劲儿,也开始计划着是不是要下地拔几根草,他们家田里的草是比较多哈。

  高县令一来,他们立即动了起来,哪怕是到地里做做样子也好。

  高县令却没有看一眼就走,而是就站在田边看,给他们鼓劲儿,“郡丞说了,今年夏税我们遂平交得艰难,大家伙儿都辛苦了,今年秋税,她一定和刺史上书,减去一些赋税,这样的话,秋收后只交一点儿赋税,剩下的粮食全是我们的,到时候也能过好一个冬天。”

  “县君说的真的?”

  “自然是真的,你们不信我,还不信郡丞吗?”高县令道:“她只是西平县县令时都能为西平减免赋税,现在做了郡丞,自然更可以。”

  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懒散敷衍的村民们开始认真起来,交完了赋税,这多余出来的粮食就是他们的啊。

  只要不是和夏税一样,基本上所有的粮食都要上交,那他们还是很有动力的。

  遂平县慢慢恢复生机,大家都努力起来,想要赶在八月前把草锄一锄,虫子抓一抓,以收获更多的粮食。

  遂平县进行得很顺利,赵含章直接去了泌阳县。

  泌阳县算是汝南郡西南角最边上的县了,县令姓胡,赵含章并没有提前通知他,她一路带着傅庭涵等人往县城去,一路上同样看了各村落和田地的情况。

  和遂平县大差不差,毕竟今年何刺史给汝南郡各县的赋税普遍偏重,但还是有点儿不一样的。

  百姓们对他们这位县令没多大感觉,提起这位县令,有的人甚至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没有县令陪同,赵含章还特意找了两个里正谈话,正巧碰上一个里正家里正在酿酒。

  赵含章闻着空气中散发的酒香味儿,忍不住星星眼看向这位里正,“里正家资颇丰啊,竟能酿造出此等美酒。”

  在这个人都会饿死的村落里酿酒,那得多有粮有钱有权啊。

  里正却苦笑道:“女郎说笑了,酿酒费粮食,小老儿家中虽还有些资产,但这世道也不过是勉强度日而已,哪里敢说家资颇丰?”

第310章 告状

  “观老丈的颜色,这酒似乎酿得不是很情愿啊,莫非这酒不是为自家酿的?”

  里正就叹气,“是给我们县君酿的。”

  赵含章一听,感兴趣的和他蹲在了灶前,问道:“胡县令爱酒啊?”

  里正道:“那是极爱啊,知道我家有这个酿造的手艺,便常和我家淘酒喝。”

  赵含章撺掇道:“就不给他,他待如何?”

  里正苦笑,“不给,不仅我这里正断了着落,村子里的人也要跟着我一块儿受苦的。”

  赵含章眯眼,“我们这位胡县令如此豪横?”

  里正苦笑。

  赵含章:“你替他酿酒,有酒资吗?”

  “别说酒资,肯给我些酿造的粮食就不错了,”里正抱怨道:“我刚给他酿酒时,他还是送了粮食来的,但如此两次后,他每次只派下仆来要酒,并不见粮食。”

  赵含章蹙眉,“老丈没推托过吗?”

  “自然推托过的,还是当面推托的,可惜他当面没说什么,当年却加重了我们村的劳役,第二年收夏税时,衙役更是苛刻,收粮税时,那斗须得尖出三成才算数。”

  里正落泪,“因我之故,害得大家跟着一块儿受罪,我心实在难安,从那以后,我们家再不敢拒绝给他酿酒。”

  赵含章脸上的笑容慢慢落了下来,如果说一开始她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再听,但这会儿,她已经相信老者三分。

  她仔细打量了一下里正的神色,便问道:“老丈就如此信得过我,不怕我是胡县令那边的人,或者因利益告发你?”

  里正目光清明的看向她,温和的一笑,“女郎一看便是善良方正之人,而且能使唤得起二十多个下人的,自然不会是胡县令能指使得动的。”

  赵含章挑眉,“那里正与我说起这位胡县令的作为是为了?”

  里正淡然的道:“我们县令爱好风雅,热衷扬名,做了好的事要宣扬来开,自然,做了不好的事,也不该遮遮掩掩才对。”

  “哈哈哈……”赵含章笑出眼泪来,她一拍大腿,大笑道:“里正说得不错,做了好事要宣扬开来教化百姓,做了坏事自然也要宣扬开来,让其自食恶果。”

  赵含章起身,“这个故事我听到心里去了,是很好的故事,我会替你宣扬开来的。”

  里正鼻子微酸,起身要和赵含章行礼。

  赵含章却拦住他道:“老丈不必和我客气,我还有件事要求您帮忙。”

  赵含章的目光落在酒桶上,道:“我想和您买一坛酒。”

  里正脸上的笑容就落下来,刚才的和煦全然消失,冷声道:“不卖!”

  最后赵含章还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坛酒,里正本来坚决不卖给她的,奈何她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有了这笔钱,他能买下不少粮食,至少能抵得起这一次酿酒。

  每一次酿酒,大概能得十坛左右,里正每次给胡县令送三坛,酿造一次可送三次,余下的一坛要么卖出去回一点粮食,要么就自家吃了。

  里正从没卖出过这么高的价钱,但他并不怎么开心。

  赵含章和傅庭涵一看就是身份尊贵之人,见他们在地头田间询问农事,他以为他们是不一样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1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