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夏侯家的宅子也被烧了,所以他就在自家附近找了个空房子暂且住下,明天就走。

  他身边只有三个下人,一个长随,一个车夫,还有一个护卫。

  看到赵含章和汲渊来拜访,他愣了一下便请俩人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赵将军来见我所为何事?”

  赵含章正襟危坐,恭敬地道:“先生大才,含章心喜,想要请先生去豫州汝阴郡出任长史一职。”

  夏侯晏直接摇头,“我年纪大了,不爱奔波,有拂将军美意了。”

  赵含章看了汲渊一眼,汲渊便劝道:“夏侯先生,现今匈奴和鲜卑虎视眈眈,天下大乱,只要掌握中原,天下汉人便有喘息之机。”

  “但豫州几次蒙难,也甚是艰难,正是需要先生的时候,”汲渊道:“陛下避去郓城,洛阳空虚,首当其冲的便是豫州了,若再不抓紧时间使豫州强大起来,只怕匈奴和鲜卑再南下,就要长驱而入了。”

  夏侯晏缓缓摇头,依旧拒绝。

  去豫州,那是晋臣,还是她赵含章的家臣?

  连皇帝征辟他都没出,赵含章请他,他更不会出了。

  这个天下是没救了,不必为此费心,顺其自然就好,所以夏侯晏就是推说自己身体不好,年纪大了,不想出仕。

  甭管汲先生和赵含章怎么劝,反正他就是不松口,赵含章见劝不动,只能惋惜道:“听闻先生要去投奔张景阳先生?”

  夏侯晏戒备的看着她,“赵将军听谁说的?”

  赵含章道:“祖父去世时,多亏张先生仗义执言,含章一直记在心上,当年不得已离京时便想着要好好的感谢张先生,却一直没找到机会,不知夏侯先生可愿为含章引见?”

  夏侯晏沉思,两年多前的事他也知道,张协骂过东海王之后在京城就待不下去了,干脆就又住回了山上,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夏侯晏这次就是去和他作伴的。

  他沉思片刻还是应了下来,这是张景阳的善缘,没必要拒之门外。

  赵含章见两件事总算成了一件事,心满意足的离开。

  汲渊和她牵着马慢悠悠地往回走,“女郎,看夏侯晏心志坚定,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赵含章道:“没事儿,我也不是非要他去豫州,知道了他们的住处,只要离得不远,以后经常去窜门就是。”

  “等赵宽到了,让他也去混个脸熟,以后若有不懂的地方,就上山去请教一下两位老先生,”赵含章道:“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比我们做十件事还管用。”

  汲渊笑道:“女郎也是很懂人情世故的嘛。”

  赵含章扭头看向他,“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跟在后面的听荷也觉得汲渊的夸赞有点儿虚假,他们女郎脸皮厚成这样,人情世故练达,需要这么夸吗?

  “女郎今天都没怎么和大公子说话,可是介意大公子昨日的劝戒之言?”他道:“傅中书住进赵宅,在他眼下,女郎还是应该对大公子好一些,不然他怎能放心将大公子交给您呢。”

  “何况,昨日之事,就是大公子不劝,我也是要劝的,大公子他……”

  “停停停,”赵含章连忙打断他的话,问道:“我什么时候和他话少了?您不会以为我们在闹别扭吧?”

  “不是吗?”汲渊道:“我看今早女郎都没怎么和大公子说话,我以为是因为昨日大公子直言,惹得女郎不快了。”

  赵含章:“我是那心胸狭隘之人吗?”

  汲渊笑道:“女郎自然不是,但这世上的人都爱听好听的话,谁愿意听不顺从自己心意的话呢?”

  赵含章:“但往往违逆之话最利于人。”

  汲渊笑道:“女郎这样也太为难自己了,这天下亦有不少谋士,说话做事可顺从主君的。”

  “顺从?那是连我都能想出来的想法,又何须他们再费这个脑力呢?由此就可见他们是比之不上的,”赵含章怀疑的看向汲渊,“汲先生,您平时也没少驳我的话的,怎么今日突然提起这个来了,莫不是怕我听不得劝诫之言?”

  汲渊就哈哈大笑起来,“自然不是,我自是知道女郎胸怀宽大,不会介意我等平时的冒犯之言,只是傅大公子毕竟不一样,自他陪同在女郎身边,这还是他第一次对您的话表示反对。”

  赵含章一听,不太在意的挥手道:“学习嘛,就是要不断的为难自己,与这个世界争夺又融合,这也算教育的本质了,庭涵这是在帮我,我又不是不识好歹。”

  汲渊:“读书识字分明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女郎怎么说得跟受苦一样?”

  “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那是在有所成果之后,难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先生不曾受苦吗?”赵含章道:“寒冬里抄书,酷暑中背书,本就是在不断为难自己的过程,有所收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不可否认,这些收获,也都是努力,受苦后才得到的。”

  汲渊微楞。

  这倒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想法。

  他若有所思,“所以女郎只要有所收获,不管吃多大的苦也是愿意的?”

  “那也得收获能与苦痛成正比,不然我必心有不甘,倒像是白受罪了。”

  汲渊便道:“那我就要和女郎说一件事了。”

  “什么事?”

  “您留在项城的那二十多万人,现在只余十万人左右了,消息昨日到的,路上两日,现在可能连十万人都没有了。”

  赵含章:“……他们上哪儿去了?”

  “有的人自己结伴去了豫州,有的则是南下投亲,还有的……他们去了兖州,”汲渊道:“人太多了,范颖他们只能做大面,许多细节注意不到,人群里混进去一些人,他们知道了陛下要迁都的消息,加之苟晞的名望,不少人都携带财物去了兖州。”

  赵含章心中一群羊驼奔腾而过。

  汲渊看着赵含章叹息道:“女郎的一些手段还是过于温和了,要我说,当初救下那二十多万人,就应该当即将他们的财物都搜刮来,这样没了钱财,他们想走也要多思量一二。”

  赵含章:“……汲先生的这个提议很凶残啊。”

  汲先生道:“洛阳穷困,女郎,你现在也没多少钱了,要重建洛阳,又要保证豫州安稳,钱是必不可少的。”

  赵含章问:“石勒现在何处?”

第538章 乞活军

  石勒被拦在了河东郡一带,就是在洛阳的北边,距离上党不远的地方。

  荀修发现他们的踪迹后立即派人将消息传回洛阳。

  王弥离开的那三千兵马成功绕过石勒的兵马,直直往并州而去,打算趁着石勒消息不通时先安稳并州。

  所以石勒还不知道洛阳的情况,拦住石勒大军,跟他们死磕的乞活军更不知了。

  他们就是觉得石勒是胡人,带的也都是胡兵,看这架式是要对洛阳不利啊,虽然他们自己都没吃没喝,但他们依旧死死地咬住石勒,就不给他们去洛阳。

  荀修一边往回传消息,一边遵照赵含章的命令让人把洛阳的消息传到对方军中。

  但哪里用得着他们,他们的消息还没递出去,石勒军中便收到了洛阳来的消息,汲渊比他快了一小步。

  所以他们传出去的消息晚一步到石勒军中,倒是很快到了乞活军军中。

  乞活军是一支官民组合的军队,悍勇善战,但是……他穷!

  穷得吃不上饭,他们原先是跟着司马腾从并州逃出来的军民,一路奔逃,到最后为了活着,并州的官吏、士大夫们便收拢流民,组成军队向冀州一带乞食。

  都到乞食这个地步了,官吏和士大夫们自然也不能再维持自己的地位和体面,一切为了活着,他们身上的宽袖士袍都换成了窄袖,甚至因为穷困,也是补丁累着补丁,勉强用甲衣掩盖了一二。

  随着转战和乞讨的地方越来越多,军中的官吏和士大夫越活越少,到最后除了零星几人外,其余都是不断收纳进来的流民,于是他们也变得和流民一样了。

  因为绝大部分是流民,所以军中拖家带口,除了为首几个领头的人外,全军上下找不出一副完整的战甲来,衣服都是一层补丁累着一层,脚上基本上是自己搓的草鞋。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活着!所以叫乞活军。

  不管是谁,除了匈奴和鲜卑、羯胡等外来势力,凡出得起钱和粮食的,请他们打谁他们就打谁。

  所以今天东海王出钱让他们从苟晞手里抢些地盘,他们就去打苟晞,明天苟晞又拿出粮草请他们去揍东海王,他们又转头去揍东海王。

  所以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钱和粮草。

  也是因此,许多人都雇过他们,也都看不起他们,至今没有一个势力愿意完全接纳他们。

  都是干完活,结算了钱和粮草就把人轰出去,乞活军就这么四处流浪,偶尔义务和刘渊石勒等胡军作战,阻挡他们的掠夺。

  听说隔壁来了一支晋军,乞活军将军陈午立即叫来陈川和冯龙李头,问他们:“你们谁愿意去打探一下情况,军中没多少粮草了,须得暂时找个食主。”

  冯龙和李头立即道:“末将愿往。”

  陈川不愿意去撒泼打滚,也推荐他们两个去,“让他们去,我去前头守着。”

  “行,你们两个去吧。”

  于是冯龙和李头就扒下身上的甲衣,露出一身补丁衣服就要走,陈午却觉得他们还不够寒碜,叫来两个亲兵,让他们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和他们换。

  “对面那么多骑兵,盔甲似乎也不少,一看就是有钱的,你们表现得惨一些,说不定能要到粮草。”

  冯龙和李头觉得他说的有理,都是一群十几天不洗一次澡的军汉,谁也别嫌弃谁。

  于是,一身褴褛的两个参将站在了荀修面前。

  “乞活军?”荀修皱了皱眉,还是挤出笑容,温和的问道:“不知两位所来何事?”

  “前面是石勒大军,荀将军此来是阻击石勒吗?”

  刚才进大营的时候他们已经打听出来领兵的是豫州荀修,不过豫州距离这里挺远,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因为都是晋军,虽然荀修不太看得起他们,但依旧和他们交流了一些信息,互通有无嘛,他们也正想知道石勒大军的情况。

  于是荀修知道他们在这里阻拦了石勒五天,石勒还推出了不少晋臣杀着玩儿,逼迫乞活军退后。

  不过被抓的晋臣并不能给乞活军钱和粮草,他们在乞活军心里也没有洛阳重要,所以陈午由着他们杀,他们就是不退开。

  冯龙道:“那里面还有王衍王太尉,荀将军是来救王太尉他们的吗?”

  李头在一旁暗示道:“我们有五千余士兵,皆骁勇善战,可助将军一臂之力,只是我们饥荒数日,气力有些不足。”

  荀修只当没听见,他们虽然带了粮草,但也只够他们半月所用,还是从皇宫里的士大夫们手上强买的粮食,怎么可能给乞活军?

  粮草是没有的,但信息还是给出了不少。

  比如,王弥死了,死在了他们使君赵含章手里!

  比如,刘聪被打败了,败在了他们使君赵含章手里!

  再比如,皇帝得救了,他们使君赵含章封了汝南郡公!

  最后,现在洛阳是他们使君赵含章在治理!

  荀修隐瞒下皇帝跟着苟晞迁都的消息,只说他们使君让他们来救被石勒抓去的晋臣。

  冯达和李头回到乞活军中,和陈午道:“小气得很,一斗粮都不愿出,说是来救晋臣,但我看他完全没有救的意思,就屯兵在侧,将军,他不会是想让我们打白工吧?”

  陈午想了想后摇头,“那里面有王衍,王衍声威远大,又有大才,要是他回到皇帝身边,振臂一挥,天下世家半数都会听他号令,恐怕那赵含章不想他活着回去,可能皇帝也不愿,所以……”

  “所以他们这是想要逼死王衍?”冯达啐了一口道:“这些人的心可真够脏的,那将军,我们还留在这儿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