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392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赵正看了一眼父亲,拱手道:“祖父,上位乃长辈所坐,孙儿不敢逾越,我在父亲身边服侍就好。”

  赵瑚有些生气:“你就服侍他,不服侍我吗?”

  赵正一脸纠结的看向赵程。

  赵程目光扫过赵含章,抿了抿嘴,还是对赵正道:“你去吧。”

  赵正惊讶,没想到父亲会让他去。

  赵正知道的,因为祖父不着调,父亲生怕他跟着祖父养坏性子,所以一直不喜他与祖父亲近。

  这也是赵程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阻止父亲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很大的罪过呀。

  在现下世人的眼中,这比无后的罪过还大。

  赵正停顿了好一会儿,确认父亲不是玩笑后便走上去,侧跪在祖父的一边。

  赵瑚却也吓了一大跳,他就习惯性的跟儿子过不去提了一句,谁知他竟然真的让正儿上来了。

  赵瑚仔细去看赵程的脸色,见他面上没多少表情,心中不免忐忑。

  赵淞不管他,直接道:“你们忙了一日,早饿了吧,让厨房上菜吧。”

  今天中午赵含章说的那番话早传出来了,赵淞是个很支持赵含章事业的人,所以今天晚食厨房端上来的全是掺了麦麸的杂粮馒头。

  其他人还罢,赵瑚却是皱紧了眉头,他也直言不讳,直接问道:“五哥,你家中没钱了?怎么吃这样的馒头?”

  赵淞道:“三娘倡俭。”

  “她俭她的,我们为何要跟着她受苦?”赵瑚道:“我不吃这个,我要吃白面馒头。”

  赵淞就皱眉。

  赵瑚道:“我牙不好,咽不下这粗糙的馒头。”

  赵含章好心提醒他道:“七叔祖,您这是喉咙不好,不是牙不好。”

  赵瑚还在生她的气,掀起眼皮来看她一眼,哼了一声便转过头去。

  赵淞便盯了他一眼,这才对下人点点头。

  下人连忙跑到厨房,问道:“可做有白面馒头?七太爷要用。”

  “有,有,”厨师立即掀开蒸笼,从里面捡了一笼白面馒头,问道:“只七太爷要吗,其他人不要?”

  “其他人不要。”

  下人将馒头端到饭厅换下赵瑚的粗粮馒头,赵淞这才执筷开始用饭。

  等吃过晚食,赵淞就留下赵含章和赵程说话,赵瑚也自觉的留了下来。

  赵淞是给他们做调解的,他从青年时就开始做调解类的工作,早已经驾轻就熟。

  他先问赵含章,“三娘,你和老七是怎么了?他不好,但也是长辈,你让着他一些……”

  不等赵淞把话说完,赵瑚已经跳脚,“五哥,怎么就是我不好了,您都没问清楚发生了什么。”

  赵淞就没好气的道:“那你说发生了什么?”

  “她把我骗去了洛阳,转头却又把子途遣回陈县,这不是故意让我们父子分离吗?”

  “你去洛阳又不是为了子途,”赵淞道:“你去洛阳不是为了新钱吗?”

  “说到新钱,”赵淞皱了皱眉,不太赞同的看向赵含章,“三娘,你不该铸造新钱的,若是缺钱,你可以和朝廷上书,请铸造之权,依照朝廷的钱币铸造,结果你竟然私铸钱币不说,还在那钱币上打上‘趙’字。”

  赵含章还未来得及说话,赵瑚已经快嘴道:“趙字怎么不好了,那新钱上面要不是有个‘趙’字,我还不换了呢。”

  他道:“她那新钱比旧钱要轻,虽然她说在洛阳和豫州一带新钱旧钱价值一样,可这钱在市面上流通,这个市场又这么大,她管天管地还能管住每一个人?要不是那上面有个‘趙’字,就算是一比一二,我也不会换的,最少得一比一五才行。”

  赵含章:……

  赵淞:……

  赵淞愤怒,“你何意?”

  赵瑚道:“还不简单吗?这钱一拿出去,外头的人就知道钱是我赵氏铸的,我是谁?我是赵瑚!我姓赵!就凭这钱,外头的人便能看到我赵氏的势力,总会忌惮一二,我就可畅行无阻。”

  赵含章连连点头,忍不住拍手给他牌面,“七叔祖说的极是。”

  “你少拍马屁,”赵瑚扭头和赵淞道:“五哥,你可得好好的说一说她,族人之间本就应该坦诚一些,偏她专门对着族人坑蒙拐骗。”

  赵瑚说到这里几乎要流下泪来,“我本来生气,不愿再和她换钱,结果我才发现,之前我们签订的合约上,我若是不换够钱还得付她违约金,简直岂有此理。”

  赵含章喊冤道:“七叔祖,那违约金我提醒过您注意的,本来我要的违约金只是一点点,还是您把违约金提高的,说我要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铸足量的新钱与你交换,我要赔你的。”

  “这权利都是相互的,我违约要赔您违约金,您若是违约,自然也得赔我,是吧?”

  赵瑚就和赵淞道:“所以您不必为我们调解,合约已定,该给她的我都会给的,但要让我给她好脸色,休想!”

  赵淞被噎得半死,就扭头去看赵程,“那你们父子两个呢,又怎么了?”

  赵瑚一脸迷茫,“我们父子不是向来如此吗?”

  哪里一样,这次回来的人分明一个一个都不一样了。

  赵淞去看他儿子,想要得到他的支持,却见赵铭不知何时坐下了,正优哉游哉的捧着酒自酌,见他爹看过来,他就悠悠道:“阿父,这等琐事交给三娘便是,您何须操心?”

  请假条

  书友们,今天有事外出,所以请假一天,明天再恢复更新,不好意思啦

第663章 好值钱啊

  赵含章挑眉,果然,赵淞就愤怒了,指着赵铭道:“我让你管理族中事务,你就是这么管的?你七叔家庭不睦,你本就有调解之责……”

  赵含章目光稍显呆滞的听着赵淞巴拉巴拉的训斥赵铭,一旁赵瑚却是看得津津有味,相比于儿子和五哥,他更不喜欢赵铭这个侄子,只要他不开心,他就开心了。

  倒是赵铭,一点儿也不受影响,自己喝酒,还顺手拎起一旁的茶壶给他爹倒了一碗水,端给他润口。

  赵淞喝了一口,继续训他,想要他为赵瑚和赵程调解一下。

  除了已经亡故的赵治,赵程和赵铭关系算是最好的,他要是苦劝,赵程应该能听得进去一些。

  赵淞说了许多,但最后谁也没听进去,倒是喝了两碗赵铭给他倒的茶。

  最后他絮叨够了,心情也好了许多,大家就各自散去。

  赵淞却拽着赵铭没让他走,“不觉得他们父子间有变化?我看着子途待你五叔温和了许多,是因为老五为他去了一趟洛阳,还是三娘劝住子途了?”

  赵铭却比他父亲敏锐得多,并不觉得赵程待赵瑚的心意改变了,只不过面上软和了一些罢了。

  思及现在各地学堂兴建,族中子弟皆先散于学堂之中,一边教书,一边读书,等待招贤考。

  相比其他人,赵氏子弟如今入仕的途径要多好几条,除了直接参加招贤考和有人向赵含章推荐外,他们还可以先进各学堂教书,同时参与县城的基础建设,只要有所成就便可进仕。

  甚至做得好了,不必长辈们推荐,他们也会被赵含章直接召见后启用。

  赵宽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谁不知道他是先进的学堂,然后被赵含章启用,到现在已经是她的心腹之一了。

  族中子弟都想做第二个赵宽。

  但他们要想走得长远,那就不能只盯着眼前出仕的机会,还得有良好的名声才行。

  赵程是他们的老师,即便有些子弟不似赵宽等人一样跟着他出外游学,收入门墙,但族中子弟,凡年岁在十二岁以上的,谁启蒙之后没听过赵程的课?

  不为他自己,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他也不能再有不孝的嫌疑了。

  之前只是族中的一些人质疑,一旦赵氏出仕的子弟越来越多,他这个先生名气越来越大,外人也会探究起他平日的作为人品来。

  他再对赵瑚冷言冷语,受影响的不止是他,他教过的学生也不会被人诟病。

  这不过是赵程无奈中的妥协罢了。

  赵铭冷笑,赵程自在了半辈子,顺从自己的心意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最后还是要被世俗牵累。

  也不知是世道更紧迫,还是赵含章太过花言巧语。

  赵铭应付他爹道:“有些事情他想通了,自然就会改变。您之前劝了十多年,却一点成效也没有,可见您劝了没用。”

  “所以不如放开手,让他自己想通,或是让有能之人去劝他,您就不要再管了。”

  赵淞并不是不听劝的人,他想了想,觉得儿子话虽说得不悦耳,却是正确的,于是点头勉强同意。

  赵铭送走他爹便叫来管家,吩咐下去道:“以后家里的馒头除了父亲那里都掺上麦麸,上下俭约一些。”

  管家弯腰应是。

  话传到厨房,厨房里的人是又喜又忧。

  主厨将今天下午蒸的白面馒头放好,拿出中午剩下的那些分了下去。

  厨房里的下人们立即一手抓了两个,他们通常吃的就是掺了麦麸的馒头,或是和用豆粉做成的豆饼,再往前一些,因为磨麦子需要大量的劳力,所以下人们很多时候是吃的麦饭,根本不可能把麦子磨成粉。

  掺了麦麸的粗馒头也不是谁都吃得起的,更不要说白面馒头了。

  主子们要俭约,所以中午这顿遗留下来的白面馒头就便宜了他们。

  可惜这便宜也只能占一次,以后白面要少做,连坐面条都要加一些麦麸或者豆粉,合三为一揉成面团。

  “以后除了两位太爷那里,其他主子都供杂粮做的主食。”

  厨房管这种混杂了两种以上的粮食叫杂粮。

  众人纷纷应下,管家对厨房报上来的用度也没意见。

  但赵瑚有!

  赵含章甩着手上的一封公文走得正开心,看到赵瑚在找下人的麻烦,转身就要换一条路去找赵铭,就听见他道:“五哥宽厚,你们就糊弄他,我却不是这么好应付的,以后正儿那头再上那些杂物,我就将你们全发卖到矿山里挖矿!”

  赵含章已经转到一半的身体一顿,想了想,干脆跟在赵瑚身后走。

  赵瑚压根没留意赵含章,训完下人,他就转身走了,大步流星,气势汹汹,大有一种谁也阻挡不了他的架势。

  赵含章看了眼他的背影,扭头问低着头躬身候在一旁的下人,“七太爷为何要骂你?”

  下人小声道:“今日厨房给正小郎君的饭食是杂粮。”

  赵含章问:“府上都有谁吃杂粮?”

  “除了太爷和七太爷,其他主子都用的杂粮,就是我们郎君也是用的杂粮馒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3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