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赵含章:“没找到会烧砖的工匠吗?”

  “成伯说没有。”

  赵含章有些惋惜,将图纸一收便转身,“走吧,去看看。”

  他们打算在黏土的附近建窑,成伯选了不少壮丁跟随,赵含章把图纸交给成伯,问道:“有识字的人吗?”

  成伯就把胡直找了出来。

  赵含章还记得他,路上收的难民,“你能看懂图纸吗?”

  胡直有些迟疑,“回女郎,我虽识字,却没见识过砖窑,也不识图纸,所以……”

  傅庭涵接过图纸,“我来吧。”

  赵含章高兴,“有劳傅教授了。”

  傅庭涵一看便知,她早等着他主动开口,不由一笑,眉眼间尽是温柔,“我尽量给你造出来,但烧砖的方法都是文字记载,你我都没有经验,这里的人也没有,所以成功性不能保证,你要想尽早成功,还是得想办法请些工匠来。”

  成伯一听,立即道:“三娘,工匠多在官府中服役,除官府外,只一些大家会有匠人,想要在外找到匠人很难,但如果回坞堡中请人……”

  赵含章听明白了,除了官府外,赵氏坞堡里也有工匠。

  赵含章捏了捏手指,下定决心,“我回去给五叔祖写信,你想想我们送些什么礼物回去。”

  成伯:“五太爷爱瓷,我记得女郎陪嫁里有一套白瓷杯,不如挑出来给五太爷送去?”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我嫁妆全失,你觉得我现在能拿出来一套白瓷吗?”

  “这……”

  赵含章的目光就落在不远处的麦田上,若有所思,“这块麦子好像可以收了。”

  成伯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微愣,“三娘要送这个?”

  赵含章一挥手,“让人把这块麦子收了,我要给五叔祖送一袋麦子去,让他尝一尝我们庄园出来的白面。”

  成伯默默地应下。

  傅庭涵忍不住问,“礼会不会薄了些。”

  赵含章笑道:“送礼不在厚薄,而在合适与否。”

  为了以示对赵淞的看重,以及顺利借到工匠,成伯亲自带着礼物去西平。

  成伯照着赵含章的说辞将一袋才打下来的新鲜麦粒送上,“这是庄园里收的第一刀麦子,三娘亲自割的,女郎认为这第一刀麦子应该给五太爷,自回汝南,三娘和二郎都有赖五太爷照拂,三娘心中感激不已,割麦子的时候就想将这第一刀麦子孝敬给五太爷。”

  赵淞一听,心中高兴不已,忙伸手接过,从袋子里抓了一把麦子出来看,见粒粒饱满,更是欣喜,“她的孝心我知道了,他们在上蔡还好吧?可有遇到难处?”

  成伯恭敬的回道:“挺好的,夏收要开始了,看样子今年的收成还可以,三娘将带来的人都安排在了庄子里。”

  他道:“上蔡田地不少,倒是可以安排下新收的难民长工,只是三娘慈悲,不愿他们住茅草房,所以想要为他们建造房屋。”

  成伯一脸难为情的道:“但我们收的难民力气倒是有一把,烧砖建房子这样的工匠活儿却是不会的。”

  赵淞闻言道:“三娘善心是对的,时逢乱世,百姓心中不安,若有安居之处,他们也就定下来了。她名下有这么多田地,要耕种起来需要不少的人手,这的确是收拢人心的好法子。“

  他沉吟片刻道:“建造房屋的工匠外面也不好找,族里倒是有些,一会儿我让人去给你找一批来,你先带去,待建好了房子再送回来。”

  成伯一脸激动的应下,奉承的话不要钱似的砸出来。

  赵淞听得高兴,听说他们最缺的是会烧砖的工匠,大手一挥道:“我记得陆焜一家烧砖的手艺最好,我让他随你们走一趟吧。”

  成伯闻言应下,也很贴心,“三娘说不好让族里的工匠因为她的事耽误了夏收,回头她要派庄子里的长工过来帮忙把他们的麦子都收了,地里若有农活,一并叫他们做了。”

  赵淞一听,干脆全权交给他,“既如此,此事就交给你吧。”

  也免了他再派人去帮他们夏收,他虽管着坞堡,有威望,但上面还有族长,赵仲舆才是名正言顺的掌权人。

  所以很多事,他都是点到即止,不会太强硬。

  想起赵仲舆,赵淞让人拿来一封信递给成伯,“你们不来,我也正要派人去上蔡找你们,你们才走两日便有人找了过来,是族长派出来找三娘他们的。”

  虽然赵淞已经写信去责备赵仲舆,还臭骂了赵济一顿,但在成伯面前,他却很维护赵仲舆,他道:“族长还是很心疼三娘和二郎的,知道他们走失,很是焦急心痛,当即便派了护卫出来寻找,只是他们走偏了路,从颍川过,路上找不到你们,又怕错过,于是又回头找了一圈,最后找不到才回的西平。”

  他道:“让三娘心中不要介怀,最好写一封信去报个平安,那毕竟是她的亲叔祖,他们两房是血脉最亲近的,不要因为这一误会生疏了才好。”

  成伯连连应下,“是,小的回去便劝说三娘,不过三娘素来孝顺,她应该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的。”

  赵淞很满意的点头,“是啊,那孩子大气。”比她那伯父强多了。

  赵淞腹诽了一句,笑眯眯的让成伯下去了。

  他将那袋麦子交给下人,“拿去晒了,晒好以后去壳,尝一尝这一年的麦饭如何。”

  下人应下。

  赵铭从外面回来就听说了,他爹大手一挥就借出去好多工匠,离他们家不远处的人家里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和成伯离开。

  赵铭直觉成真,去找他爹,“阿父,您调了这么多工匠出去,他们家的夏收怎么安排?”

  “不用你操心,”赵淞理直气壮,很骄傲的道:“三娘说了,她会派长工过来帮他们夏收,不用工匠们操心一点儿家事。”

  如此贴心,让赵铭的心怦怦乱跳,侄女这样让他很慌啊,她要是个男子,他一定会觉得他图谋不轨,将来所成必定不少。

  可……她是个女子。

  赵铭忍下了质疑的话,点头道:“行吧,您高兴就好了。”

第85章 心微微的一动呀

  赵淞很大方,借给他们的工匠不仅有烧砖和会砌墙的,还有木工。

  这木工可不易得,连成伯都很高兴,压低声音道:“若能将他们留下就好了。”

  赵含章却不想在此时和赵淞抢人,她道:“先把他们安排下去,在庄园里挑一些机灵的过去帮忙。”

  不能抢人,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技艺,手艺这种东西,自然是自己人会最好。

  赵含章道:“先摸摸他们的脾气,若是可以,出钱让他们带几个学徒,不要吝惜钱财。”

  “手艺是匠人生存之本,只怕他们不肯教授。”

  赵含章道:“那肯定是钱不够,只要给的钱足够多,总会有人愿意教的。”

  “恐怕不会倾囊相授。”

  “我也不指望他们倾囊相授,只要教了基础的就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世上总有天赋之人,肯努力钻研,将来未必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含章对这点很自信。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不也很艰难吗?

  很多东西都是只有基础,不也一点一点赶了上去?

  “是,”成伯这才将赵仲舆的信交给赵含章,“这是五太爷送来的,他请三娘不要介意世子爷的事,两家是血脉至亲,除了二郎,二太爷和世子爷与您是最亲近的了。”

  赵含章接过,直接拆开信看,“既然五叔祖都这么说了,成伯以后也改了称呼吧,大伯早已继承爵位,不是世子爷了。”

  在成伯心里,伯爷永远都是赵长舆,闻言不由一默,抿了抿嘴,半晌才低头应了一声,“是,那您要给二太爷和……新伯爷去信吗?”

  赵含章点头,“我晚些时候回去就写,现在驿站断绝,信件只怕寄不出去,我们人手也不够,写了信还是送回西平,托五叔祖帮忙寄送吧。”

  “是。”

  “从庄园的长工里选出一批来,让他们带上粮食去西平替工匠们夏收,”赵含章顿了顿后道:“告诉他们,做好了,回来后每人都有赏钱,若是做不好,他们就不用回来了。”

  成伯一凛,“我定会看紧他们,让他们和族人好好相处。”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

  成伯笑问,“三娘,傅大郎君的砖窑建得如何了?”

  “已经建好,明日就可以送砖进去试着烧一烧了。”

  赵含章给的是《天工开物》里写的砖窑建法,和当下的烧砖法有点儿区别,但大体是相同的,跟着来的烧砖工匠看了看窑池,有些迟疑,问道:“这样烧,一窑能烧多少砖,要烧多长时间?”

  傅庭涵道:“一窑三千砖,一个昼夜。”

  陆焜沉吟道:“倒是比现在的窑要大,我们现在一窑就只能烧一千砖,大郎君,这窑真能烧三千砖吗?”

  傅庭涵:……他怎么知道能不能?

  他就是根据赵含章默的文字里计算出来的,上面明确写了一窑能烧三千砖。

  傅庭涵想了想,还是没能如赵含章一样厚着脸皮瞎忽悠人,他谨慎的道:“先试烧一窑吧,要是有缺陷我们再改进。”

  能不能,烧过就知道了。

  砖坯他们都准备好了。

  旁边的泥地被水浇透了,人和牛一起用力在里面踩来踩去,将踩好的泥放进模具里,现在已经能摔出不少泥坯。

  都是这两天踩和摔的。

  陆焜摸了摸泥坯,发现没问题,这才答应把泥坯放进砖窑里。

  赵含章到的时候,他们已经装了两千多,她目光扫了一圈,疑惑的问道:“傅大郎君呢?”

  话音才落,就见傅庭涵低头弯腰从窑里走出来,抬头看见赵含章便冲她微微一笑,“你来了。”

  赵含章却看着他的脸扑哧一声笑起来。

  傅庭涵下意识的摸向自己的脸,问道:“脏了吗?”

  他手上本来就带泥土,这会儿更脏了,赵含章笑得停不下来,上前帮他擦去脸颊上的泥块,“是这里,我估计用手擦不干净,你得去洗脸。”

  俩人靠得极近,傅庭涵一低头便能望进她的眼睛里。

  赵含章动作一顿,收回手,微微后退一步,冲他微微笑,“傅教授有多大的把握?”

  傅庭涵,“我没有经验,完全是纸上谈兵,所以五成吧。”

  但他有自信,一次之后,不管成功与否他都能改进。

  俩人默默地对望,一时不知再找什么话题,竟然都沉默了下来。

  一旁的成伯觉得他们之间的气氛有些怪,于是笑着扯起话题来,“一直听三娘称呼傅大郎君为教授,但小的记得之前在洛阳时,是三娘在教授傅大郎君东西。”

  傅庭涵看向赵含章道:“所以我称呼女郎为赵老师。”

  成伯吓了一跳,忙道:“这如何可以,与礼不和啊。”

  传出去,人家说是师生怎么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