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9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管事不由感叹,“这可真神奇啊,换做从前,谁能想象一个读书人竟然跑着给一个货郎算账?”

  隔壁车队的管事就拿着一个饼子晃悠过来,“从前?你从前见过京城大门会为我等商旅彻夜打开吗?”

  他的手划了一圈后道:“看看,留在城外的只有我等贱人,便是关了城门又如何?可大将军竟为了我等能进城而彻夜大开城门,还让县衙的官吏,太学的学生彻夜为我等查验。”

  “这在从前别说发生了,便是念头闪过便是罪过了。”所以,在大将军治下,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是不怀疑的。

  离开的货郎很快挑着担子回来,脚步飞快,他已经卖完东西了,路过他们时还冲管事笑了笑,然后小跑着进城。

  像他们这种普通百姓,进出城门都很快,不用特别的查验,进去时让守门的士兵扫一眼空荡荡的竹筐就可以。

  货郎一进城,速度更快了,几乎是一路跑着回家。

  他家里烟火蒸腾,他娘和媳妇,以及两个寡嫂正领着一群孩子在包包子,他娘将揉好的面用布巾盖着放在灶台上。

  这里温度高,醒面速度更快,两刻钟左右就可以。

  看到他挑着竹筐回来,一愣,“没卖出去?”

  老太太心中一咯噔,完蛋了,他们揉了很多面。

  货郎咧开嘴道:“都卖出去了,阿娘,外面还有好多人要买呢,有出锅的吗,我再挑一担出去。”

  厨房里的人全都精神一振,连忙道:“有有有,刚出了两锅,我给你装上。”

  货郎则把今晚赚到的钱拿出来给他娘,“您拿着,以免我放身上掉了,很多人都挑着吃的出去卖了,我估计还能再卖两趟,您再做四锅就差不多了。”

  老太太一听忧愁起来,“家里没那么多麦粉了。”

  这些包子是他们用麦粉和豆粉掺在一起做的,豆粉倒是还有不少,但麦粉却是不多了。

  谁家会在家里磨那么多麦粉呢?

  货郎想了想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我先挑去卖了。”

  “路上小心点儿。”

  “您放心吧,今晚守门的兵很好说话,外头还有赵家军巡逻,没人敢欺负我们。”

  要是别的兵丁,他们还真怕,不仅要怕路上的匪徒抢包子,还要怕那些士兵抢,可赵家军不会。

  老太太也放下心来,让老五媳妇去送老五。

第1022章 荣耀

  货郎挑着担子排队出城门时,守城的士兵已经认得他了,掀开竹筐看了一眼,确定没有携带违禁物品就挥手让他出去了。

  货郎笑容满面的弯腰低头一礼,迈着大步子就往外走。

  城外右面两队正在查验的正好是与他买过包子的车队,两位管事见了相视一眼,都不由的露出笑容。

  他们看到有个半大少年提着一桶汤跟在货郎身后出来,一出来就直奔人群,是卖热汤的,一文钱一碗,显然是家中自作,提出来卖的。

  两位管事的主家都是商人,是因为听说王氏要来洛阳,这才找关系投靠过来,来的路上所有人皆心中忐忑,不知洛阳会是什么情景。

  今日一看,他们来洛阳来对了,大将军对商人宽容,守门的士兵对货郎且如此纵容,洛阳的环境看着比豫州还要好呢。

  又是百废待兴之时……

  果然和西平传言中的一样,真是遍地黄金啊。

  赵含章沿着队伍往前,看到前面查验的人时,天早黑透了,只有地上燃烧的火堆发出耀眼的光芒。

  士兵们正举着火把查验车上的货品,一一打过勾以后将单子交给太学请来的学生,他们对着单子就在算盘上快速打起来,过了许久才算出他们进城应该缴纳的税。

  有一队管事从怀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大声道:“禀上,这是我主家援守国之战的收据。”

  左右几队正在查验的车队皆敬佩和羡慕的看过来。

  赵含章正式将灭匈奴,收石勒的这场大战定义为守国之战,打这场战时又碰上北地大旱大蝗,灾情最严重的时候。

  所以缺钱缺粮。

  汲渊和赵铭在后面强征过不少次赋税,这些商人自然没少被强征,后来怨声载道,赵含章在思考过后便给汲渊和赵铭写信,让他们以柔克刚,怀哀之情,晓之以理。

  应该让豪富们多出钱,不得将压力转嫁于民。

  她提议,凡愿意出钱出粮援国者,朝廷会给出收据,将来待她有能力,可以凭借收据连本带息的收回。

  相当于这笔钱是国家和他们借的。

  赵含章现在自然没有钱还他们,因此经过商量,她前不久刚发布诏令,容许拿有收据的商人抵扣赋税。

  甚至,凭借着这张收据,他们还能见到赵含章呢。

  众人都羡慕嫉妒的看过来。

  查验的人仔细核对过,确定条子是朝廷开的以后就去找赵正和赵二郎,禀道:“朝廷的确出了诏令,这税可要抵扣?”

  赵二郎想也不想道:“既是姐姐出了诏令,自然要听从,抵了吧。”

  “但不知如何记录。”

  赵二郎道:“拿个帐本记下来就是。”

  “账本记下如何入账?一次并不能完全抵扣,下次他们未必会再在洛阳抵扣,其他县城怎么记账?最后这笔账又算在谁头上?”

  赵二郎:“我阿姐怎么说?”

  “诏书只说账归于国库,但我想,有人在洛阳抵扣,有人在西平抵扣,他这次在洛阳,下次换到西平,这又怎么算呢?”

  赵正略一思索便道:“你先记下此事,将今夜抵扣的数额记在单子上,待我回去与人商量妥当,让他们三日后到县衙来办切结书。”

  对方看向赵二郎。

  赵二郎道:“听县丞的。”

  对方这才转身下去。

  赵正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章程,只不过此事重大,还得经过赵含章同意才行。

  他将赵二郎拉到一旁细细地讲解起来,但这件事有点复杂,赵二郎努力理解了几遍还是不懂,于是烦躁道:“为何一定要我与阿姐说,你说不行吗?”

  赵正:“你是县令,你才有面见大将军的权利,我没有。”

  “你来我家就是了,五叔祖来了,你不得上门拜见吗?”赵二郎道:“到时候你想见就能见到了。”

  赵正想了想,压低声音道:“但去的人一定多,这收据当初赵氏族人是没有的,在府中商议这事,怕是会挑起事端,还是在外面谈吧。”

  赵含章打仗的时候,赵淞上门,赵氏的人就哐哐掏钱,当时可没有什么收据,毕竟,赵含章手中那支军队叫赵家军,最开始是为了保护赵氏邬堡而存在的。

  他们现在相当于在跟赵含章打天下,自然不会说给出的钱粮要赵含章还。

  别人也就罢了,七叔祖却一向奸滑,要是提起来……

  没人提的时候大家自不会多想,可人一提,大家怕是都要不服气的。

  赵二郎就道:“那我把阿姐叫出来,你跟她解释一遍,你说的,我只懂了一半,为什么指定抵扣的县城,还要在公账中抵掉啥啥赋税,太多了,我记不住。”

  赵正想了想便道:“下午时政令是从水磨坊传回来的,今天都没见大将军回城,所以她一定是被耽误了,一会儿你留意,看见大将军就拦下,到时候我来说。”

  赵二郎骄傲的抬着下巴道:“我早知道阿姐没回来了,一直留意着呢,放心名望一定不会错过的。”

  赵含章此时已经下马,将马丢给身后的曾越,掐着腰去掀一辆车上的布看,“这是什么?”

  正垫着脚尖看他们管事买包子的护卫回头,立即阻拦,“作甚,作甚,谁让你翻我们家东西的?”

  管事听到喊声,立即丢下卖包子的货郎小跑上来,见她衣着虽简,布料却不错,加上身后还有十来个护卫,且个个有马,脸上的神色立即转变。

  他瞪了一眼护卫,“喊什么,吓到客人怎么办?”

  他笑着和赵含章行礼道:“家中下仆无状,冒犯了女郎,还请女郎恕罪。”

  赵含章笑着摇头,表示没事,问道:“这是什么?我似乎闻到了一股香气。”

  “女郎好鼻子,”管事笑着掀开油布,打开一口箱子,里面还有一层油纸盖着,他小心掀开一角,打开里面的布袋抓了一把出来给她看,“这是花椒。”

  赵含章伸手接过,闻了闻,又尝了一颗,不由道:“好东西啊,也是跟着车队从豫州来的吗?”

第1023章 打探蜀国

  管事笑着点头,“多亏了赵家军护送,不然我等可不敢到洛阳来,听说出了豫州,外面贼匪横行,我这可是大宝贝,只这点人,不敢走远路的。”

  赵含章笑道:“朝廷已经在派兵剿匪,我想用不了多久,大家进出洛阳就会像进出豫州一样安全了。”

  管事就笑笑,并不回答这个问题,他感兴趣的问赵含章,“女郎可是想进货?不知对什么货物感兴趣,我这里除了花椒,还有绸缎蜀锦,以及蜀地出的细麻布,应有尽有。”

  赵含章:“你们是从蜀地来的?”

  管事笑着应是。

  赵含章看了一眼他们车队的规模,点点头道:“我倒是有些兴趣,蜀地来的商人我倒是也认识一个,叫诸传。”

  管事愣了一下后道:“诸公子?那可是大豪商。”

  他笑着把手中那捧花椒塞进布袋里,然后把布袋系好,将箱子合上,没有再和赵含章推荐。

  赵含章就捏着手中的两颗花椒问,“管事不卖给我了吗?”

  “女郎就不要寻小的开心了,您既认识诸公子,这些东西自不会缺,哪里还会买我的货?”

  “这次诸公子也来洛阳了?”

  “来了,就他们一家的车队就有四十六辆呢,是这一行当中带的货物最多的,他手里也有不少花椒,女郎既与他熟,大可以去找他。”

  赵含章就摇头道:“只是认识,算不上熟。”

  管事听她这么一说,精神一振,笑道:“我看女郎妍姿俏丽,或许对蜀锦更感兴趣,我这里有几匹颜色鲜艳的蜀锦,那织工,真正是当世独一份,您要不要看看?”

  赵含章却看了一眼火把后摇头,“天色已暗,此时看蜀锦不是掩盖其芳华吗?举着火把,若不慎落了火星更是心痛,不如明日吧,我也想看看你们带来的货物。”

  管事自然无有不应的。

  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少,又知道大量货物涌进洛阳,自然希望尽早找到合适的买家把东西卖出去。

  赵含章随口和他打探起一路来的见闻,“你们从蜀地到西平没有赵家军保护,路上可有遇到盗匪?”

  “唉,遇到过不少次,多在蜀地和荆州一带,等进了豫州境内就没有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6/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