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648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徐州的一个小村庄里,大家就挤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小院子挤不下,大家就爬到院墙上坐着,一个老人道:“大山啊,我们村就你见识多,人又正直,我看这村老就该你做。”

第1111章 选举

  大山道:“可我听说关太公要当村老。”

  “他都是里长了,怎么还要当村老?”

  大山道:“两者并不冲突,我听县衙的人说可以兼任。”

  “不行,不行,我家小子去县城,说衙门要给各村发种子和农具呢,若让关太公既当里长,又当村老,我们村今年该得的种子又要被占去一半了。”

  “就是的,其他新建的村,入秋前分的麦种都比我们多,唉,以前我们还庆幸,觉得我们村躲在这山里,不受大祸,可现在看,还不如受一把大祸,重新建起一个村来的好。”

  “呸呸呸,快把话咽回去,你真以为兵祸是好受的?看看别的村子死了多少人?现在难虽难点,但还不至于死人,”一人道:“我在公告墙那里听人说,大将军最痛恨中饱私囊之人,所以这次执行政令,还派了许多御史下来呢,我花了两文钱和守公告墙的差爷打听,听说县令要亲自见各村村老。”

  “所以,我们要是和县令请命,一定能让大山当村老。”

  “不错,我们可以凑路费,只要大山当了村老,以后就不怕关太公扣我们的粮种了。”

  “还有纳税的时候量粮食,也不用怕他用大斗了。”

  没有村老的时候,他们会被里长压得死死的,关家是这一片地最多的人家,村民们需要经过他才能接触到县衙。

  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村老之上还是里长,但大将军说了,村老也可以见到县令,有权见县令,有责向县令禀事。

  他们多了一条路沟通上面的路。

  和他们不一样,其他村子则是光明正大的热闹。

  来安村就很热闹,他们的里长敲锣打鼓将这些新政令宣读一遍,然后让大家选出一个村老来。

  里长拿着锣哐哐的敲了两下道:“大将军说了,村老不必一定要年纪大的,但一定要能干的有德之人,得想着大家伙儿,还得有本事,知道怎么带着大家多种地,多赚钱,多生孩子。”

  “我,我,里长,让我当村老吧,我人可好咧,种地全村第一。”

  “屁咧,你种地全村第一,那我就是全乡第一,全县第一了,秋种那会儿我让你多挖两寸的土,说了今冬会下大雪,得深耕,你偏不听,现在你家的麦子冻坏多少了?”

  “呸呸呸,谁说我家麦子冻坏了,这是天还没晴呢,你等雪化了,春风一吹,它们立刻就活过来了,倒是你,看看你家那麦子,矮不隆冬的,今年能不能有收成哟。”

  “放屁,我那麦苗粗壮得很,等春风一来,那就跟韭菜一样蹭蹭的往上长,一定比你的好,这村老你当不得,得我当!”

  村里要争抢当村老的人不少,还有人直接问里长,“里长,村老要是当好了,是不是可以接任里长?”

  里长:“那得等我死了才行。”

  “不能换啊,县令换也不行吗?”

  “你这还没当上村老呢,就想着把我给挤了?”里长没好气的挥手道:“你不合格,下一个,还有谁想当村老的?”

  众人轰笑起来,推了好几个人出来,有能干的妇人也出来应召,道:“我来当村老,我既会种地,也会织布裁衣,还会算账,比你们都能干。”

  “那不行,你是女子!”

  “女子怎么了?大将军也是女子!”妇人道:“大将军都招女官了,为何不能有女村老?大将军的公告上又没说村老一定是男子。一切凭本事,我本事比你们大!”

  “那……那公告上还说要看民意呢,得村里同意的人足够多才行。”

  话音才落下,立即有人喊道:“我同意!我觉得珍娘好。”

  “我也觉得珍娘好!”

  “那不行,你们都是女子,自然站在她那边,一户只能以一人为代表,让你家户主出来说话。”

  “凭什么只能户主说话,那我也要另立门户,反正现在也可立女户了。”

  “你们当女户是想立就能立的?分户以后劳役赋税都见长,你们一个女子负担得起吗?”

  争村老的事慢慢走偏,偏到了一家之中到底是只有户主可以投票,还是女主人也可以跟着投票?

  很多村子在收到公告后就很快选定村老,但也有很多村子和来安村一样,因为各种意见相持不下,久久定不了村老。

  要是以前,这种事情自然到达不了赵含章的耳边,但现在天下初定,宋昕和元立的情报人员散落各地为她探听消息,加之很多郡县都是她新派了人去接管,只要这些消息传到县令和郡守的耳中,她过不多时便也知道了。

  赵含章先是收到宋昕的情报,然后收到一些郡县的禀报。

  她略一思索便知道自己疏忽了,于是召来汲渊等人商量,不多时,新的政令下来。

  像选村老、里长这种需要民一起投票的事,凡十二岁以上的民,不论男女,皆有一票,可自主选择。

  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除非是户主,否则没有投票权。

  公告一出,不多时,来安村的村老就定下了,珍娘成功当上了村老,跟着里长去县里拜见了县令。

  而刘琨没想到自己治下不仅出了女村老,竟然还出了一个女里长,他一时接受不能,就去看吕县的县令,幽幽地问道:“张县令,你这是怎么回事?”

  张县令一脸正色道:“使君,吕里长在吕县颇有名望,朝廷北征时不仅赈济县内灾民,还捐献了大量粮草,有乱兵侵犯吕县,也是吕里长带领父老抗击,这才保存了民力和百姓的财富,其能,其德,其望,皆可以当得起一个里长。”

  要不是她年纪大了,他都想和大将军上书把县令的官职让给她了,他觉得她当县令比他好。

  吕婆婆抬起头来快速扫了刘琨一眼,就低下头去谦卑的问道:“使君是不喜女子为官做吏吗?”

  “不不不,”刘琨连忙否认,他并不是不信任女子的能力,只是觉得……很不方便,“只是本官还不太习惯与女官共事。”

  不过一个里长而已,他基本上也见不到。

  刘琨放下心来,笑道:“既然是民推举,便如此吧,今天大家都留下来,我新排了一组歌舞,邀诸位同赏!”

  众人应下,吕婆婆垂下眼眸,遮住眼中的讥讽也跟着应下。

第1112章 北宫团圆

  相比之下,石勒和祖逖就要直接得多。

  石勒是胡人,他没有汉人文士那么多想法,所以他治下能者居之,赵含章连女县令都派来了,再来几个女里长和女村老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就不会多想,直接让各村村民自选,推举出有名望的人担任村老,其中不乏带着他们逃难的老媪,或是能力出众的女郎。

  在石勒看来,这些爽利的女子比那些涂脂抹粉的男士子要好用得多。

  祖逖则是在有意的提高女里长和女村老的比例,“女子心细,管起事来更能发现细微处,而且,因大将军是女子,她们胸中自有一股气,凡朝廷政令,皆会想办法施行到位。”

  祖逖轻笑道:“朝廷和地方夙来是相辅助却又相对的关系,朝廷要辅助地方管理,地方亦要回馈朝廷,但既有利益,便有相争之处。”

  “所以朝廷的政令一直难下到坊村,”祖逖对认真思考的赵实道:“素来,朝廷政令只到县衙,但大将军设立坊村,选村老和坊老协助里长管理地方,又有学堂在一旁协助政令通达,地方就不再是里长和地方豪强可以一言堂的地方了。”

  年轻的赵实恍然大悟,一下就想通了,“学堂的学生有宣读公文,宣传政令之责,民间百姓多不识字,里长多是地方豪强自担,或是向衙门举荐,所以村坊之中的庶民信息来源大多是他们,但现在有学堂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政令通达,又有村老和坊老向上禀报之路,朝廷就能参与到地方的管理来,不再是地方豪强的一言堂。”

  祖逖笑着颔首,“不错,大将军的均田之策能收尽天下失田之民,这些人会为朝廷缴纳赋税,养国护家,大将军要的就是政令通达,让天下之民都能知她心中所想,受政令之惠,赵实,你现在就出去巡查,务必保证各地能公正的选出村老和坊老来,固住这条政令通达之路。”

  赵实一脸严肃的应下,“是。”

  左敏等赵实走远才问,“使君,赵氏现在不是最大的地方豪强吗?这要这么说,大将军要对付赵氏?”

  祖逖瞥了他一眼道:“不会想就少想一些,免得烧坏了脑子。现在,大将军和赵氏利益一致,怎么会去对付它?而赵氏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公开忤逆大将军。”

  那不是您说的,这条政令是为了对付地方豪强把持地方吗?

  左敏似懂非懂。

  祖逖转身离开,可如果一州都打上了赵含章的标签,她就是最大的地方豪强呢?

  豫州……刺史是赵铭,但从赵铭往下,谁不是把赵含章视为主公?她只要不把自己放在豫州的对立面,她就可以将豫州当自己的臂膀一样使用,她是有多蠢才会想着对付自己的臂膀,砍掉它?

  祖逖和石勒的邻居北宫纯想的就要少很多,他就老实的执行赵含章的政令,来一条,他就往下叮嘱一条,让黄安和令狐盛全身心的投入到地方中,他则去和拓跋猗卢谈交易去,顺便巡边,巩固边防。

  对北宫纯,令狐盛放心多了,不像面对刘琨那么心累,对北宫将军的军事才能,他是一百个放心。

  且北宫纯和刘琨不一样,他对手下的士兵慷慨,对外人却吝啬得很,不觉得拓跋猗卢能从他手上讨到好处,所以他放心的和黄安管理地方政务去了。

  他知道,和拓跋猗卢做交易是赵大将军的意思,虽然他内心深处很想收回代国,却也知道此时朝廷需要和拓跋鲜卑合作,所以不宜兴战。

  这次北宫纯去巡边带上了他女儿北宫团圆,这个名字是他们一家团圆后北宫纯大哭后为他女儿取的,在此之前,她没有名字,就叫北宫大娘。

  取名团圆,不仅是希望他们一家以后都团圆,也希望他的西凉将士们都能与家人团圆,他……还是想带着西凉军回西凉,与家人团聚。

  不过现在暂时不行,先守边,为国报效,等以后他解甲归田,他一定要带大家回西凉团聚去。

  北宫团圆今年十三岁,在来中原之前,她就跟她祖母和母亲学做菜,学织布,学做衣裳,还学放牧和种地,字嘛,跟她娘认了一些,但知道的不多。

  来了中原之后,她就被安排进学堂里读书了。

  在学堂里,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书中的世界也这么的精彩。

  算起来,她爹娘团聚有一段时间了,去年下半年她爹娘都很努力,但她娘还是没给她怀上弟弟,见她娘愁得饭都要吃不下了,还想着趁着过年喜庆给她爹纳个妾试试。

  她娘说了,要是纳的妾也怀不上,那多半是她爹的问题,她也好死心。

  北宫团圆见不得她娘这么委屈,正巧大将军要改女户制度和继承法的消息传来,北宫团圆当即去找她爹,和她那还不太熟悉的亲爹道:“阿父,我要像大将军一样当将军。”

  北宫纯只愣了一下后就点头,“好,你身量高挑,力气也大,我听你阿娘说你能自己牧三百只羊,还能杀狼,可见骑射不错。”

  北宫团圆见她爹不反对,当即得寸进尺,“阿父,我还想继承您的财产和荣耀。”

  北宫纯微讶,沉默了一下后道:“那要看你的本事了,我的荣耀可不止西凉军而已。”

  如果是以前,北宫纯自然不觉得自己能获得多大的荣耀,他能带兄弟们活着回到西凉就算不错了,但现在,他觉得他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封侯拜相。

  赵含章信任他,倚重他,一定会重用他的。

  所以将来他的荣耀绝对不会少,女儿想继承这些,可不止需要“当将军”而已。

  北宫团圆大喜,立即保证道:“阿父,我定不叫你失望!”

  从那天开始,北宫团圆就一直跟在北宫纯身边,习武,读书,北宫纯还给她招了一队女兵,由她亲自操练。

  这次出门巡边,他还要带她去剿匪,就是想让她试一下手。

第1113章 生机勃勃

  地上的冰雪消融,春风一吹,一夜之间,绿色的小芽就争先恐后的挣破一切压在它们头上的东西冒出来,且生长神速,不过又一夜,翠绿就变成了青翠,本来还能看见黄色的荒土,只几日功夫,放眼看去,全是一片翠色,青草已能没脚指。

  农人们立即去田里看麦苗,只见麦苗青翠,叶子上还挂着露珠,甚是喜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6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8/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