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66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张协是来奔丧的,人却很高兴的样子,虽眼中带着泪花,脸上却满是笑容。

  他站在灵前和傅祗道:“子庄啊,你比赵长舆幸运许多,有幸得见江山安稳,民心渐定,你还有何遗憾呢?”

  说到此处,他哈哈大笑起来,扭头问傅庭涵,“你祖父走得可安详?”

  傅庭涵点头道:“安详,他是带着笑走的。”

  “好,好,好啊,哈哈哈哈,”张协仰天大笑,“我便说他再无遗憾,果然就没有遗憾。”

  张协爽快的给他上了三炷香,看着棺材乐道:“你且慢走,等我去找你下棋,只希望赵长舆没有走远,我等还能追上他。”

  赵含章心中一跳,仔细打量起张协的脸色来,见他面色红润,不像是生病的样子,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张协上完香,受了傅宣和傅庭涵的回礼,也不搭理其他人,转身就要离开,看到站在一侧的赵含章,他脚步微顿,面色奇异道:“只望大将军不要辜负了我们这些老人。”

  赵含章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他大步走出去,在院子里看到被两个人扶着的荀组,冷哼一声道:“朽木,朽木,连心都腐朽了,还妄想雕琢。小心朽木崩散,还划伤手。”

  荀组脸色巨变,却不敢当着赵含章的面反驳他。

  张协甩着袖子就哈哈大笑着离开了。

  赵含章看着他的背影,转头叫来曾越,“派人送张先生回去,一定要安全将人送到家中。”

  曾越应下,连忙去追。

  傅祗停灵七日出殡,赵含章为他拟好了谥号——文忠。

  此是美谥,傅祗的一生也当得这一个“忠”字,诸臣都没有意见,小皇帝也没有。

  谥号才定下,山上就传来消息,张协病逝了。

  赵含章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来奔丧时看着还好……”

  曾越禀道:“他家里人说,自东海王征辟他不应之后,他便一直生病,前两年才好一些,但也只是面上看着好,底子早坏了。”

  “去年六月,他便重病,差点没活过来,后来听说女郎收服石勒,又灭了匈奴国,这才开始好转,养了大半年,今年三月上才能下地行走,”曾越小声道:“张家人说,大将军春后几次上门相请,他已然动心,只是并不想去教授小皇帝,倒想进太学去教书,他就等着大将军提了。”

  “没想到,自下山祭奠傅公后他就开始生病,不过短短七日便……”曾越顿了顿后道:“不过张家人说他走得很安详,脸上还带着笑呢。”

  赵含章扯了扯嘴角,强笑道:“那就好,准备丧仪,明日我去张家祭奠。”

  曾越应下。

  赵含章亲自去张家祭奠张协,想到当年他来赵家哭灵,帮她破局,再想到他在傅祗灵前的那番话,她知道他们的心结在哪里。

  他们这一代人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要么像赵长舆和傅祗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将他们无力改变的东西撇到一边只当不见;

  要么就像张协,夏侯晏这样,好的坏的都看在眼中,因为无力改变而挣扎愤恨,最后只能隐于山中,装作把两只眼睛都闭起来。

  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的眼睛闭着,心却是睁着的,并不是想不见就能不见。

  这就让他们很痛苦,眼见着国破家亡,却又无力扭转,前路迷茫下只能不断的捶问自己的内心,一日一日的折磨自己。

  赵含章一直想让他们入仕,就是想告诉他们,她可以给他们一条杆子,只要他们用力,便可以改变这个世道,改变这方窘境。

  可,这才刚刚开始,他们却都没了。

  他们只来得及看到火苗而已,还未看到它熊熊燃起呢。

  赵含章忍住眼泪,躬身拜下,将香插下去后对张协的两个儿子道:“老先生既然有匡扶社稷之意,还望你等能继承父志,等孝满,请两位来太学任教。”

  张协的长子张崊忙看向弟弟张群,张群微微点头,张崊便应下了。

  赵含章也看了张群一眼后道:“若有困难,只管到大将军府来找我。”

  张崊和张群皆一脸感动的应下了。

  张协去世,来祭奠的人并不多,赵含章能来出乎他们的意料,而赵含章来过以后,来祭奠张协的人才增多,这让兄弟俩更加感激赵含章。

第1143章 结庐

  傅祗过世,赵含章只给了傅庭涵三个月的休息时间,然后就夺情让他继续上班。

  傅庭涵在家中为傅祗守孝,但其实除了不去衙门上班、出差和吃素外,和平常的生活没多大区别,每天醒来除了早晚三炷香就把自己关进书房。

  书桌上的摆满了稿纸,写着傅宣都看不太懂的东西。

  弘农公主觉得这样不行,太不孝了,于是在傅祗墓边让人搭了一间草庐,然后把他们父子俩个都赶到草庐里去守孝。

  她则每天给他们去送饭。

  傅庭涵倒是听话的去了,但觉得她这样来回奔波太麻烦,每天光给他们送饭,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现代人思维的傅庭涵觉得有这个时间做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他自己拎了一袋大米和小米,决定自己做东西吃。

  赵含章就给他准备了锅碗瓢盆和一缸咸菜,还给他包了几包菜种,把大小锄头都给他带上了。

  弘农公主目瞪口呆的看着,赵含章就与她解释道:“既要守孝,那就彻底些,这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自己做吧。”

  所以从今以后,她们都不必要给他们送饭,只偶尔上山拜祭傅祗,再顺便看一眼父子俩个就行。

  赵含章将他们送到草庐,看到里面只有两张相对的木板,但茅草堆得挺厚实,下雨应该不会漏雨,于是放下心来。

  她在附近走了走,就用锄头在一块地上锄了锄道:“这块地适合种菜,锄这块吧。”

  傅庭涵就上前,和她一起开地,见傅宣呆呆地站在一旁,他就贴心的递给他一把镰刀,“父亲,您把野草割了吧。”

  傅宣愣愣地接过。

  在这一点上,他连他爹都不如,傅祗每年还都跟着百姓和士兵们一起种地,对农桑很熟,但傅宣……

  他最擅长的是读书。

  弘农公主是想他们来表达哀思,来此守孝,却没想到赵含章和傅庭涵做得这么彻底,连菜都要自己种。

  努力了一天才开出来一小块地,弘农公主和赵含章今夜都留在了此处,坐在火堆边,她和赵含章解释道:“我让他们结草庐守孝,并不是故意为难他们,而是认为父亲当得他们的哀思,他们居于家中,的确着麻衣,吃素不饮宴,却沉浸在书中,神情安乐不见悲痛。若不思念亡者,又怎么能继承亡者的遗志呢?”

  赵含章还未说话,傅宣先表示了反对,“你不是我,怎知我不思念父亲?”

  他道:“并不是痛哭流涕才是思念。”

  “你只看到我在看书,却不知我在看什么书,我明明是在整理父亲从前的手稿,如今书局昌盛,我想把父亲的文稿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印制成书,流传下去。”傅宣道:“难道这不是哀思吗?”

  弘农公主就扭头看向傅庭涵,“你呢?你写写画画的那些东西也是你祖父的手稿吗?”

  还真不是,那些都是傅庭涵要做的事,最近他只是按部就班的守孝,还真没怎么想傅祗,他红了脸,低下头去。

  赵含章就搅了搅锅里的粥,和弘农公主道:“母亲,祖父此生最大的遗愿不就是社稷之安吗?庭涵现在做的就是让社稷安定的事,这难道不是在完成祖父的遗愿吗?”

  “守孝当寄以哀思,人痛故不能理事,所以才有丁忧守孝之俗,”弘农公主道:“你三月夺情,本就让庭涵被非议了,他却还不用心守孝,传出去,他将来还有什么名声?”

  赵含章正色道:“母亲慎言,庭涵很用心的在守孝,不改先祖之道,这就是庭涵最大的孝。”

  弘农公主张了张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赵含章道:“宰予认为三年守孝之礼当改,孔子认为不妥,因为孝期食稻、衣锦,此为享乐,故心中不安,不安故不为。”

  “但宰予自己可以安定,他亦为孝。”

  弘农公主淡淡地道:“孔子说宰予不仁。”

  赵含章就反问道:“孔子说宰予不仁义,宰予便不仁义了吗?宰予乃孔门十哲之一,还是十三贤圣之一。”

  “母亲,宰予若是不仁,岂不是古来圣贤也有不仁不义之人?那圣贤的话还能听吗?但若宰予不是那样的人,岂不是孔子说错了?”赵含章道:“可见圣贤的话也有错的时候,作为学生和后来者,我们要学会的是思考。”

  “势随时变,时随势变,庭涵在朝中做的是活万民的事,以祖父的为人,您觉得他会想庭涵老老实实地在家中什么也不做,就想着他渡过二十七个月,还是出去救更多的人,为国效力呢?”

  弘农公主:“我……”

  赵含章见她嘴角紧抿,这才放缓了语气道:“我知道母亲伤心,我们也很伤心,正因为伤心才更想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够富足的生活,国泰民安时来祭奠祖父,我以为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傅宣深以为然的点头,还和弘农公主道:“你让人把书房里的那些书和手稿都给我带来吧,种菜之余我要替父亲整理文稿。”

  傅庭涵张了张嘴,不由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都不用他开口,直接点头道:“我明天把你的书和稿子也都送来。”

  傅庭涵呼出一口气,种菜花费的时间不多,种菜之余,他总不能发呆吧?

  但等书籍和稿子送到山上来时,傅庭涵发现他放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

  种菜还是很费时间的,每天都要开一小块地撒下新菜种,种子需要浇水,这里距离水源要走一段时间,去时大概要一刻钟,挑水回来大概需要两刻钟。

  傅庭涵一度想把这件事交给亲卫们。

  不错,他虽然来守孝,但周围驻扎了不少亲卫,就默默地守着他。

  但看了一眼草庐和不远处的墓地,傅庭涵还是默默地自己去挑了。

  山路并不好走,尤其是挑着水的时候,最开始两天他难得的有些烦躁,但等到第三天,他已经习惯去担着木桶去挑水。

  且走在这条熟悉山路上心格外的宁静,他竟有了许多时间去思考。

  哪怕是往回挑水时气喘吁吁,他也能在脑子里列公式。

第1144章 父子谈心

  将菜都浇好,他似乎在第一块地里看到了绿芽,他蹲下去仔细看了看,发现自己没看错,便高兴的继续去挑水。

  傅安蹲在草丛后面,看到就要过去,被施宏图一把拉住后衣领,“你干嘛去?”

  “郎君把水缸都挑满了,他肯定是想事情忘记了,我去提醒他。”

  “大将军不许我们干扰郎君,水挑了也不会浪费,再多挑一担也可以存在木桶里。”施宏图早觉得傅庭涵需要锻炼了,但他就是不喜欢动弹,每天早上跟大将军打养生拳已经是他的运动极限了,这几天住在山上,没有大将军看着,他什么都做,就是不打拳,施宏图看着都替他着急。

  正好,多挑几担水,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傅庭涵站在泉边向下眺望,快到用晚食的时间了,所以山下升起了袅袅炊烟。

  其实北方的水资源有点少,饮用水一直是一个问题,因地制宜,要将水抽到高处都有什么方法呢?

  目前打一口井造价很高,还极易发生危险,耗费的时间很长,在不易出水的地方,需要挖很深很深才能出水,现在的技术很难完成。

  傅庭涵躬身将水挑回去,一放下就钻进草庐,扯过一张白纸,拿起笔就去沾傅宣的墨。

  埋头写东西的傅宣也没留意,等父子俩个都回过神来时还是因为天太黑,他们看不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6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5/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