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72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赵含章并不计较,工匠们也要吃饭,她总不能让人破产饿肚子。

  “灯笼也要配着庭院的景色来用,这宅邸是祖父留下来的,古朴雅致,阿娘选的灯笼虽然简单,却大气雅观,正好配这宅邸,”赵含章道:“您别说什么褪色之类的话,我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了,那灯笼的颜色是旧了,但更好看了,换上您那炫彩的宫灯,跟这宅邸一点儿也不配,像暴发户。”

  “你不是说灯笼,是说我吧?”赵瑚哼了一声道:“暴发户怎么了,我有钱,我乐意。”

  “行,我不与您计较,您乐意就乐意吧,反正都换上了,我总不能再折腾着换下来。”赵含章身子一歪,凑向他小声问道:“七叔祖,听您这口气,您还有许多存银呢?”

  赵瑚戒备的看着她,问道:“你想干嘛?”

  “我想和您借一笔钱。”

  “还借!”赵瑚声音一高,花园里的人闻声全都看过来,这才压低声音道:“你怎么又借钱,仗不是打完了吗?”

  赵含章道:“这次是我自己借的,不是朝廷借。”

  一听是她借,赵瑚脸色好看了些,问道:“你借钱做什么?”

  赵含章但笑不语,赵瑚看了她一会儿,祖孙两个打了一会儿眉眼官司,赵瑚便自以为明白了,也笑起来,“就是嘛,你说你都到这个位置上了,何苦还苦哈哈的这么对自己呢?说吧,借多少?”

  赵含章伸出一根手指。

  赵瑚皱眉,“一百万?”

  赵含章道:“我给您算最高息。”

第1245章 借个钱

  赵瑚冷哼一声,赵含章以律法定了民间借贷的最高息,再高能高到哪儿去?

  赵瑚虽混,此时也不敢违抗她的法令,何况当着她的面呢。

  所以他只问:“借多久?”

  赵含章:“一年,明年此时,我必本息全还。”

  赵瑚在心里算了一下按照最高息借钱给她能收回多少,片刻后点头,“行,借你。”

  见赵含章心情大好,赵瑚便轻咳一声,也学她的样子身子一歪,凑近她道:“我听人说,明年征发的劳役要减少,但中书省交待给尚书省的官道和水利修建却不少,这些钱要朝廷出?”

  赵含章似笑非笑,“七叔祖消息好灵通啊。”

  赵瑚道:“这个消息可不止我知道而已,许多人都心中有数了。”

  赵含章垂眸遮住思绪,减少征发劳役一事不是秘密,她当众说的,为的是让各地官员与民休息。

  但中书省规定必须完成的官道和水利建设却是刚有雏形,门下省还没批复审核呢。

  赵含章决定将此事交给元立暗查,她知道,想要杜绝政治信息外泄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这种他们认为不会危害到国家层面,却又有利可图的信息,自忍不住泄露给亲近之人。

  但这才刚开始呢,若是不遏制,以后风气形成,更难止了。

  赵含章没问赵瑚从哪儿得知的,估计他也不会说,赵含章掀起眼眸,眼中已是澄澈一片,“七叔祖是想?”

  赵瑚道:“过完年,我想组一支工队,名字都取好了,叫赵氏工队,到时候接民间建房子,还有朝廷修路挖渠的活干,洛阳一带的官道建设,你拨一段给我吧。”

  赵含章:“您哪来的人手?”

  “我有啊,一直给我建房子的那些人不都是吗?”

  赵含章:“他们没分着地吗,不回家种地?”

  “你们朝廷修路专赶农时啊?”赵瑚道:“我都与他们联络好了,农闲时都出来干活,一个村只要有一人在我的队伍中,那就能带出一个村的青壮,所以你放心,人管够。”

  这点赵含章是相信的,打工嘛,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村,这不就是中国农村的人情往来吗?

  “您的工队全靠短工啊?”

  “那不止,我还有奴婢,有佃户呢。”

  说起这个赵含章来劲儿了,和赵瑚道:“七叔祖,我和您赎一些人吧。”

  赵瑚立刻远离她,往后一靠道:“拿我的钱赎我的人?你休想!哼,我现在都缺人呢,要不是你……”

  赵瑚其实很想再多买一些奴婢的,但因为朝廷给地给得太大方了,前两年还好,因为流民多,大路上一拦,多的是想卖身活命的。

  但从今年开始就不行了,虽然还会有流民,但他抢不过朝廷了。

  赵含章此时声望太高,民间的百姓都很相信她,直接的影响就是,朝廷空口白牙,拿出一片荒地来记他们的名,他们就愿意去落户,而无视拿着真金白银和粮食买人的他。

  赵瑚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不得不将一些奴婢放出,遣他们到庄子里务农。

  其实,赵瑚现在的商业结构中,田地每年的收益率比不上他那些作坊和店铺了。

  可赵瑚依旧把着不愿放手,不仅赵含章,就连赵淞也几次劝他,田地种不过来,可以往外卖,或者卖朝廷一个面子,让朝廷赎买。

  但赵瑚就是不答应。

  他精着呢,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他的初始资本是从田地来的,包括后面能跟在赵含章屁股后面吃肉喝汤,也是因为他有大量的田地产出的粮食。

  那些粮食其实换算成钱没有多少,但打仗时,那是拿着钱都买不到,就靠着这些粮食,他才从赵含章那里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庇护,借着她的庇护把商队,店铺开到全国各地。

  赚到的钱又大量的囤积粮食,再把粮食倒手卖给赵家军,或是支援赵家军,从而获得更多的便利……

  要说汲渊和军中的后勤官们和赵氏的谁最熟悉,除了赵铭,那非赵瑚莫属。

  他为什么能在赵铭之前封侯?

  就是因为,他虽不似赵铭一直在前面效力,可他一直是赵含章强有力的后方,他付出的可不少。

  赵瑚人不聪明,但在利的敏锐度上远超一般人,他敏锐的察觉到土地和粮食的重要性。

  不仅在于现在,也在于将来。

  至少三年之内,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三年后的事,三年之后再说吧。

  何况,他就是要卖地也不会卖给朝廷的。朝廷虽不至于压他的价钱,但也卖不出高价去。

  天下安定之后,那些四处逃亡的世家会回来吧?

  哪怕就回个旁支,他们甘愿就分朝廷那几十亩薄地?

  那肯定是要买田地的,最好还是买曾经他们家,他们宗族的连成片的地。

  当初买地时赵瑚就算到这一点了,所以专挑一些大家族逃难后丢弃的良田买。

  熟地,好耕作,灌溉方便,产量高,还有潜在接手买家,可以高价卖,这地囤的不要太值哦。

  就是可惜,不知是谁那么坏给赵含章出的主意,直接颁布律法,不许再私卖土地。

  而且,不许他从衙门买那些被收回国有的土地也就算了,还不给他买私人的。

  合着土地买卖就只允许他们这些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互相流转呗?

  赵瑚越想越气,觉得赵含章堵了他好多暴富的渠道,于是没好气的问:“你到底给不给?”

  “给,”赵含章道:“七叔祖都亲自开口了,我岂能不给?不过咱依旧丑话说在前面,不论是工程质量,还是对民工,您要是不符合规定,我可是不徇私的。”

  赵瑚哼了一声道:“我也没指望你徇私,你不堵我的路就算不错了,因你之故,我这一年丢失了多少人,白添进去多少钱财?”

  东家不得阻拦奴婢自赎,收取的赎金不得超过其卖身的三倍的规定一出,北方也受到了冲击。

  赵瑚家的不少下人都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赎。

  赵瑚不得不提高奴婢的工钱待遇,这才留下大部分人,余下态度坚决的,他这才放行。

  说真的,要不是有赵淞在一旁盯着不许他作乱,赵瑚有很多手段可以使他们放弃自赎的想法。

第1246章 观念不同

  赵含章知道与赵瑚说国家利益,说民利是说不通的,只能说他的利益和宗族之利,所以并不介意他的抱怨,直接问道:“七叔祖想修哪段路?”

  “随便哪一段,离洛阳近一点的,路长一些,钱多一点的就行,”赵瑚说到这里一顿,蹙眉看她,“我修路的钱总可以按时拿到吧?我可提前说明,你若是不按时给钱,我可不会替你垫付民工,反正大家就都欠着吧。”

  那些短工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赵含章:“……放心吧,什么钱都可能欠着,民工的钱不会拖欠的。”

  朝廷还欠着赵瑚大量的钱呢,国库要是实在不够,就先拖着他那块,怎么也不可能拖欠出卖苦力的民工。

  赵瑚不知赵含章心中所想,不然此时一定后悔多嘴这一句。

  俩人一来一回间就确定了一些不能为外人道的利益交换,赵淞带着一群赵氏子弟过来时,俩人都默契的停下了交谈,一同起身向赵淞行礼。

  赵淞摆了摆手,看了眼赵含章的衣著后微微皱眉,“怎么穿胡服?”

  他抱怨道:“现今留在京城的赵氏子弟越来越多了,我想以后大年初一洛阳这头也应当祭祖,祭祖时衣裳亦是礼仪,不能出错。”

  赵瑚却很喜欢赵含章的这个打扮,在一旁道:“这又不是祭祖,是家宴,自然怎么舒服好看怎么穿,要我说,我们的礼服就是太繁琐了。”

  赵淞脸色一沉,“礼不可废,老七,你就是太胡作非为了,我听人说,你让你成衣铺子里的人做单衣,以后要穿单衣出门?”

  赵瑚跳脚,“谁跟您泄露的消息,这可是我的商业机密!”

  “屁的机密,在你店里干活的赵万气得辞职回家了,这事我都知道了,不许你做这种生意,丢人不丢人,只穿单衣,那跟穿着里衣出门有什么区别?你当天下都是你家卧房啊。”

  赵万并不是奴仆,而是赵氏族人,家贫,有一门裁缝的手艺,所以去赵瑚的成衣铺干活,干了有十年了,没想到他们有一天会理念不合,赵万直接就炒了老板。

  如此随性洒脱,赵含章心底微微羡慕。

  “郭璞说今年夏天炎热,去年就已经很热了,今年还要更热,什么衣裳能挡得住?”赵瑚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有冰,但大多数人是没有的,穿单衣是最好的方法,大不了里面再加一件肚兜就是了。”

  赵含章想到现在不论男式还是女式皆鲜艳无比的肚兜,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就这一下,立即就被赵淞抓住了,他指着赵含章骂赵瑚,“你看看,你把三娘都给吓住了,外面的人能接受?你赶紧把这个点子去了,免得丢人。”

  赵瑚就扭头盯赵含章,眯眼,“你觉得这主意不好?”

  赵含章连忙摆手,在两位叔祖的逼视下道:“这生意上的事我不懂,衣裳也不懂,实在给不出建议来。”

  赵淞:“礼仪你总懂吧,你说,这合不合乎礼仪?”

  赵瑚也说她,“你不懂衣裳?你不懂衣裳为何总是胡服多,汉袍少?”

  赵含章笑道:“我就是觉着怎么方便怎么来,阿娘他们都说好看,那就是好看的。”

  她停顿了一下后道:“礼仪服饰也可顺应时事而变,我觉着日常的衣裳将袖子再略改小一些,出行做事会更方便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7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