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淮阴侯她准备发癫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颠勺大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5 KB   上传时间:2024-03-19 12:27:31

  然后乔知予施施然把手指插进了他的嘴里。

  她的手很大,手指修长,现在修长的食指和中指插进了小亲王的嘴里,缓慢搅动着,搅出了暧昧的滋滋水声,这声音,听起来又肮脏又下流。

  明明此刻在做这样恶劣又情色的事,但乔知予脑袋里却在想其他,手上的动作充满了漫不经心。

  她知道景亲王迟早会有不臣之心,所以对他多有戒备,早就派不言骑的眼线盯着他的动向。近日线人回禀,说是发现他的私兵亲卫与朔狼部的人多有接触,但还没抓到证据。

  朔狼早已被赶出了四镇十八州,力量大减,逐步西迁,不足为惧,但关键是应云卿接触他们是想做什么。虽说应云卿没什么本事,朔狼现在也没几分力量,但若两方一拍即合,内外夹击之下,还是能给大奉来一个出其不意的冲击。

  她和应离阔,和鬼面军,和万千将士,十六年来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手建立的太平天下,用血和肉铺出来的太平天下,岂是他这个富贵亲王想掀就掀?

  贱人,欠收拾!

  乔知予垂眸看着他,恶劣的命令道:“嘴张大,用舌头舔,用喉咙吃。”

  “看我,对,看着我,真漂亮。”

  应云卿贵为亲王,从未被人这么对待过,此刻被玩得口涎长流,眼角泛红,万分狼狈。

  面前人嘴上说着夸奖的话,可是那双深邃黑沉的眼眸里却是不加掩饰的控制欲和张狂,甚至隐隐有一丝癫意,与他平日里光风霁月、稳重自持的模样截然相反。

  应云卿双手猛地抓住扶手,用力到连指节都泛白。

  不对,这和他想的不一样,他正在被乔迟玩弄!

  大胆!他是亲王,凭借他的身份,就算雌伏于乔迟身下,乔迟也应该是温柔成熟的对待他,然后被他牢牢抓住。

  他怎么敢这么亵玩他,把他当做楚馆的小倌,肆意耍弄!

  又搅了几圈,乔知予才把手指从身躯僵直的小亲王的口中拿出来。手指上面全是口涎,她笑得意味深长,觑了一眼应云卿,夸道:

  “乖孩子,真会吃。”

  应云卿并没有说话,只是闭了闭眼,狠狠喘息几下,似是想要压下去心头的气。

  装不下去了?要是真的是小白兔,现在要么黏上来,要么开始哭,哪有这么忍辱负重的模样。

  养气功夫还不到家啊……

  乔知予抬手扯住应云卿的衣领,一把将他拉得离自己近了些,然后慢条斯理的将口涎擦在他的衣领上,对他的态度,和对一块擦手的汗巾没有什么区别。

  雪斋之中,青纱幔之内,周遭一片寂静。

  应云卿抬眸望着举止轻慢的面前人,绷不住的露出了屈辱的眼神。

  乔知予看都没看他,兀自擦自己的手,一边擦,一边浑不在意的说道:

  “我从尸山血海中走过,将你大哥推上至高之位,在人心鬼蜮中不知走过多少个来回。我的对手强大到你想象不到,但如今全都成为泉下枯骨,连你大哥都对我忌惮三分,畏我心深似海。想和我玩儿,你还太年轻,骨头太嫩……”

  “下次再敢勾引我,玩烂你。”

  被看穿了……应云卿闭了闭眼。

  是,乔迟一直以来就多谋善断、智计过人,又兼城府深沉,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可能被任何人轻易的诱惑。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获得万人之上的地位、权势,也不可能成为被无数人仰慕的淮阴侯。

  技不如人,自取其辱。

  因为是乔迟,所以他认!

  “臣送殿下回府。”

  乔知予施施然擦完手,又变回了知节守礼的淮阴侯,优哉游哉的推着景亲王的行椅,出了雪斋,往景王府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彻骨寒风披头盖脸的扑到身上,应云卿一向养尊处优,冬日少有出门。此刻穿得单薄,又没披斗篷,饶是有内力护体,仍是感到四肢百骸都冷得发痛。

  然而这只是身上冷,乔迟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的心都开始凉飕飕的。

  “盛京一年中,只有最后一个月这么冷,但漠北一年有五个月都这样。十月一过,就天凝地闭、雪虐风饕,将士们在外和朔狼纠缠,为了速战速决,每个人比狼还狠,会把敌人的头都砍下来。在大奉百姓眼中,漠北军是让人心安的卫士,但在朔狼部眼中,他们是从地底爬出来的魑鬼。”

  “殿下,你觉得他们是卫士还是魑鬼。”

  应云卿心中有鬼,闻言,心里咯噔一声,正在不知如何应对之际,乔迟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脖颈。他俯身到他耳畔,轻声道: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后脊一阵寒意袭来,刹那间,鸡皮疙瘩爬满了应云卿满身!

  他惊疑不定的抬头望向淮阴侯,却只看到那张深邃俊美的脸对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乔迟在警告他!他一定知道了什么!

  这么强大、多智、手段过人的乔迟,为何偏偏就不肯帮他?

  冒着寒风,应云卿不甘道:“我是真的喜欢你。”

  “臣也是。”

  乔迟微笑着垂眸看他,嘴上应着,但那双黑沉的眼眸里,明晃晃的三个大字:“玩烂你。”

  看着面前人的模样,应云卿闭了闭眼,识时务的咽下心中不甘。

  盛京又下起了雪,鹅毛一样的大雪从彤云密布的空中纷纷而落,落到屋顶,落到树梢,落到盛京西城门外的官道上。

  大雪之中,一支守卫森严、气势惊人的庞大车队顺着官道从远处缓缓而来,越来越近,最终停到高大的城门之前。

  “公主,盛京到了,我们回家了。”随行的嬷嬷快步走到一辆马车面前,激动的说道。

  下一刻,一只白净瘦削的手撩开了马车的幕帐,随后,一个身着月白宫装的女子弯腰而出,在漫天大雪里缓缓抬眸。肤白胜雪,发丝乌黑,美得惊人。

  应念安,长平公主,帝国长女,大奉明珠。

  在建国之初,为保友邦和睦,被送往大蕃和亲,整整三年过去,她终于得以回到故都。

第63章 第六十三癫

  大蕃局势动荡,长平公主回到大奉,已经抵达了皇城。

  对于和亲归来的应念安,宣武帝愧疚又疼爱,拟在两日后举办一场宴席,为她接风洗尘。这场宴席,身为叔父的淮阴侯自然是必须到场的。

  说来好笑,因为与宣武帝结拜,乔知予的辈分被抬得很高,走到哪里都是叔父,但其实她也并没有比这些侄子侄女们大太多,比如和应念安相比,她也就是比她大五岁而已。

  五岁,一个不算悬殊的年龄差,如果她乔知予真的是个男人的话,这个相差甚至可以说刚刚好。

  她与她相识在十二年前,彼时两人都还年少,或许相处间确实是产生了一些情愫,可惜兰因絮果,有始无终。

  此后,应念安一直没有再嫁,赌着气等乔知予,一直等了九年。

  作为应家的嫡长女,应念安骨子里是个知进退、守礼仪的女子,本不该做这种事。乔知予明白,她只是想不通,想不通明明彼此有情,那个心硬如铁的淮阴侯为什么就是不肯迎娶她。

  她是乔家长子,她是应家长女。

  她是武将之首,她是大奉公主。

  她们青梅竹马,她们志趣相投。

  她未娶,她未嫁,为什么就不能长相厮守,携手白头?

  盛京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雪落在窗外竹林梢头,积得厚了,便压下来,时闻折竹之声。

  乔知予正在书房练字,收到长平已经回来的这个消息时,她停下了提笔的手。

  侍从传完消息,躬身而退,但她的眼神没有回到自己的笔下,而是落到了青瓷笔筒中的一支流苏细碎的金簪上。

  在淮阴侯府的库房里,有一个放在角落的紫檀小箱子,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金簪。这些金簪都是数年间从各处搜集而来,只为一个人搜集,但从未有一支送出去过。原因很简单,她不该送。

  她可以隐晦的想念,可以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准备它们,但就是不能送给想送的那个人。

  这个道理,就像是她为什么不娶她一样。

  于公,长平是宣武帝的嫡长女,所有皇子的长姐,杜依棠的继女,也是大奉的长公主,她与大奉权力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任务有着间接的关系,不能贸然将她娶到府中;于私,她乔知予并不是真的男人,给不了长平真正意义上的男女生活,也无法让她有孩子,既然如此,就不该去嚯嚯她。

  但即使如此,她还是很在意她。

  只是这份在意,一分都不能露出来。

  乔知予放下了笔,把手伸向那支金簪,指尖从金簪的流苏上轻轻划过,像是拨动了一池窸窣的旧梦。

  接风宴,她也是要去的,只是那时,她该对她说什么呢?

  窗外的雪还在下着,竹间风来,吹入书房,吹乱桌上读残书……

  此时此刻,大业宫,凤阳阁。

  寝殿中启用了暖阁,地面上铺上了厚厚的波斯地毯,殿外大雪纷飞,大殿内温暖如春。

  时隔三年,长平公主再次坐到了梳妆台那面龙凤纹错金铜镜面前。

  将她视若己出的柳嬷嬷在一旁热络的转述着刚刚打听到的盛京时事。

  “吏部侍郎家的千金,就是最小的那个千金,她啊,和成国公家的公子订婚了。当年还互生怨怼,打打闹闹的,结果竟然成了一对,真是欢喜冤家。”

  “大理寺正家的公子夜宿花船,被他的娘子发现,逃跑时匆忙之间摔断了腿,大家近日都在笑呢。”

  “还有那淮阴侯爷……”

  一直沉默的应念安突然问道:“他怎么了?”

  “没怎么,公主放心。”

  柳嬷嬷和蔼的笑起来,温厚的手拢了拢公主披散的长发,用紫檀梳慢条斯理的梳理起如墨的发丝。

  “侯爷什么都好,就是至今尚未成婚,都拖到三十五了。王侯将相,百姓最爱摆谈,坊间有许多侯爷的传闻,依老身看,都是捕风捉影罢啦。”

  三十五了,时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她和他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可为何有时想起来往事,还觉得恍如昨日?

  究竟是时间本就过得这么快,还是她独自一人囿于往昔,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还没走出来。

  应念安看向铜镜,镜中映出一张没有血色、满是憔悴和沧桑的脸。

  她记忆中的自己,似乎还停留在十二年前……

  一梦间人老矣凋了豆蔻,这世间并无有海市蜃楼。

  不知何处银铃轻响,思绪像是风吹残卷,簌簌落回久远的,早已褪色的曾经。

  ……

  十二年前,临雒城。

  自从大奉军参与乱世角逐,古都临雒被大奉牢牢掌控,成了大奉的后方。应家的亲眷绝大部分都落脚到了临雒城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淮阴侯她准备发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