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闲散人生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北康黑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24-03-26 16:50:00

  宋瑾也想跟着一起去看看,毕竟这也是他的设计发明,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还可以及时调整。

  “那这边不管了吗?”乔珍珍有点担心地问道。

  “反正这边还有的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不了再往后延迟半个月。”

  于是,将孩子们托付给隔壁王奶奶照顾,乔珍珍一行五人就向长丰镇出发了。

  下火车的时候,乔家三位哥哥早就在出站口等着了,接到人之后,匆匆在路边吃了碗面当午餐,大家就直奔长丰辣椒厂。

  乔珍珍他们到的时候,生产线还在运行,厂里有大概十个工人正在忙活,一见到乔大哥他们过来,就纷纷来打招呼,主要还是跟乔大哥打招呼,毕竟乔大哥现在是这家辣椒厂的厂长。

  大家一口一句“乔厂长”的,把乔大哥喊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现在还没完全适应这个身份。

  但现场的人没一个在乎他的心情,大家都被眼前这条全新的生产线给吸引了。

  宋瑾带着两位技术主任从头到尾仔细地观摩了一遍,除了有几个小问题不尽人意外,其他都达到了他的预期。

  一件产品从图纸变为成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看来,生产机械厂的刘副厂长也付出了不小的心血,宋瑾打算明天去拜访一下他。

  几人在辣椒厂待到很晚才回去,江二哥和两位技术主任住在镇上的招待所,乔珍珍他们就开着货车回了红旗大队。

  许工和赵工回到招待所,还一个劲在讨论生产线的事情,他们下午测试对比了一下,效率至少提升十倍,还有几个工序也实现了机械操作,解放了人工,光这一项就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

  他们俩都没想到,乔老板的丈夫居然这么厉害,上次去城南总部调研的时候,他俩也在,对方总共没待几个小时,没想到就设计出了一套这么强悍的生产线,比他们这些天天待在厂里的人要强太多了。

  想到这一点,他俩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江二哥反而安慰他们:“这有什么,不用放在心上,老板和宋哥就不是个普通人,跟咱肯定是有区别的,你们这两天跟着宋哥多学多看,估计以后京城那边也要全部换新的生产线。”

  第二天,宋瑾就带着许工、赵工一起去了省机械厂拜访刘建军。

  刘建军一听是乔氏辣椒厂的人,立刻就把他们请了进来。

  宋瑾说明了来意,两人相谈甚欢。刘建军在制造辣椒厂生产线设备的时候,几乎是两天一个小惊喜,三天一个大惊喜,很多设计明明在图纸上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等模型做出来后一试验,才发现里面暗藏玄机。

  这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和巧妙心思,刘建军早就在心里对宋瑾有了很高的评价,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见一见这位高人。

  没想到见到人后,发现对方竟然这么年轻,这样的人将来必有一翻大作为,心里更加欣赏宋瑾了。

  因为乔珍珍曾答应刘建军如果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有问题,他可以自行调整,所以刘建军在宋瑾原来的设计中还是改了一两个地方的。

  昨天在厂里的时候,宋瑾也发现了,所以这次过来找刘建军,还特地感谢了他,顺便又提出了昨天发现的几个小问题,并说了一下改良意见。

  刘建军比宋瑾大将近二十岁,在机械设计制造这方面也是有着很高的水平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省机械厂的副厂长,所以宋瑾一说那几个问题的时候,刘建军就意识到了。

  他一拍脑袋,懊恼道:“对啊,我怎么当初没想到呢,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泛。”

  许工和赵工在一旁,看着两位大佬激烈的讨论,越发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无知,还自诩是厂里的技术大能,在真正的大佬面前,简直被虐成渣渣。两人赶紧把姿态放低,虚心跟着学习。

  宋瑾几人在这边忙着完善改良辣椒酱生产线,乔珍珍则带着江二哥给乔家三位哥哥们上管理课。

  目前长丰镇的三个厂子也算是基本建起来了,第一批员工也都到位,陆陆续续开始正式投产了。

  辣椒厂这边的模式已经成熟,所以不需要乔珍珍太操心,但酒厂和副食加工厂都是新业务,尤其是酒厂,这是他们之前没做过的。

  副食加工之前江二哥是做过一阵子的,当时生产的是猫耳朵和绿豆糕什么的,但长丰镇这边做的是挂面和红薯粉丝,招聘了一些做过挂面和粉丝的老手,这个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在操作。

  这个厂子是乔二哥在管理,他之前也在县里的加工作坊里干过类似的临工,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懂一些。乔珍珍也给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让他自己多钻研一下。

  目前最难的还是酒厂,虽然花了大价钱从市里聘请了技术工人,都是原来在酒厂里干过多年后来退休的老师傅,但酿酒这个事情,有个发酵过程,急不来。

  这个酒厂是乔三哥乔卫东在管理。

  具体哪位哥哥负责哪个厂子,这都是三位哥哥自己商量决定的,乔珍珍和乔老爹他们都没插手。

  乔三哥之所以选了这个酒厂,也是因为他媳妇赵素芬娘家的舅老爷在市里的酒厂干过,厂里现在的几个老师傅也是这位舅老爷帮忙请过来的。

  目前酒厂的主打产品就一种,那就是米酒,这个出酒快,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价格不是很贵,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这只是前期计划,既然是酒厂,还是需要酿制有代表性的高度白酒才行。

  乔珍珍也给乔三哥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还给厂里置办了很多设备,可以说,三个厂子,前期投入最多的就是这个酒厂了,但,出效益最慢的也是这个酒厂。

  不过,乔珍珍不着急,她对这个酒厂还是很有信心的。

  乔珍珍还打算推出一款药酒,比如人参酒、虫草酒之类的,空间里还是有很多库存的,只不过怎么安全地拿出来不引起注意,就需要想想办法了。

  目前的酒类市场,还没有谁正式推出过药酒,乔珍珍相信,只要他们能够弄出来,各大商场或供销社绝对抢着要。

  乔珍珍便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主要还是跟乔三哥说,毕竟他现在是酒厂的厂长。

  “三哥,药酒的原材料,我去想办法,你就负责接下来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的话,咱们酒厂将会享誉全国,甚至出口也不是不可能。”

  “小妹,真的吗?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给你丢脸。”乔三哥一脸的斗志昂扬。

  之前厂子开业的时候,苏镇长特地过来了,重点看了乔大哥的辣椒厂,因为乔氏辣椒酱是能出口创汇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说他们长丰镇,就是市里,那都是独一份。

  而现在国家正是鼓励出口创汇的时候,苏红军将这个事情报到了上面,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和表扬。

  他这个新上任的镇长,总算是在同仁面前硬气了一回。

  于是,在长丰辣椒厂刚开业的第一天,镇政府就给乔大哥做了一面锦旗,报社的人还来拍了照,写了一篇报道。

  那张报纸现在就挂在乔家老宅的堂屋里,跟之前乔珍珍定制的相框一样,用玻璃框单独装订好,供所有来访的人观看。红旗大队的人几乎都跑去看过。

  虽然报道里也有提乔二哥的副食加工厂和乔三哥的酒厂,但是单独拍了照片的只有乔大哥。

  而且现在的人还有很多是不识字的,就算识字,报纸上的字也不够大,挂在墙上看不清楚,但照片就不一样了,第一眼就能看得到,也看得懂上面的人是谁。

  乔大哥竟然成了乔家第一个上报纸的人,可把大家给羡慕坏了。乔大哥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有这一天,出去办事的时候都觉得底气足了一些。

  现在乔珍珍说酒厂也有希望出口,乔三哥就心想,那是不是说他也能上报纸了,也能被挂在堂屋里了。

  为了这个,乔三哥决定把小妹买给他的那些书好好看一看,争取全部背下来,我就不信,我都这么努力了,还能搞不好!

  乔珍珍:......挂在堂屋?三哥,你发现没,这话是不是有哪里怪怪的?

第44章 44、第一制药厂

  宋瑾带着许工和赵工两人在省机械厂忙活了两天, 就回到了长丰辣椒厂,乔珍珍还想让他帮忙看看副食厂那边能不能也弄条半自动化的流水线出来。

  乔珍珍虽然没做过面条什么的,但是上辈子在电视广告里见过那种家用面条机, 看着似乎挺简单的,那么他们工厂批量生产应该也可以实现机械半自动化。

  这也是为了保证品质,提高效率,虽然手工做的看着也挺不错的,毕竟能出来干活的,都是老手艺人了, 但人工产量有限, 根本达不到乔珍珍的预期。

  乔二哥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看乔大哥和乔三哥那边搞得如火如荼,就他这边感觉慢条斯理的, 他心里也有点急, 因为乔二哥也想上报纸挂在堂屋里。

  否则, 兄弟三人, 大哥和三弟都上去了,就他没有,显得他有点没用。

  所以, 都不用乔珍珍督促, 他这学习的劲头比谁都足, 还经常自己主动往下面的公社跑, 跟不少生产大队签订了收购红薯和小麦的意向协议。

  这些都是乔珍珍教他的, 还带他跑过几个地方。虽然乔珍珍空间里有不少库存, 而且品质比外面的要好得多, 但她毕竟只有一个人, 不可能长期供货。

  所以, 就像红旗大队那边一样,乔珍珍又从镇上的种子公司采购了一大批种子,然后换成自己空间的优良品质,发放到下面的公社,让他们来种,然后再跟他们签个承包收购的协议。

  苏红军听说了这个事情,对此表示大力支持,这样一来,不就能搞活经济,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了么。

  当然,乡亲们不仅可以种红薯和小麦,还可以种水稻,毕竟他们长丰镇这边就是水稻的主产区。

  为此,乔珍珍还拿出一些空间出品的水稻种子,送给了镇上的种子公司,他们那边有一个优选优育的水稻试验田。

  乔珍珍说,这是鲲鹏基地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咱们长丰镇这边也可以试试,或者跟本地的水稻杂交一下,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更加高产的水稻种子。

  乔珍珍离开鲲鹏基地的时候,谢全确实送给了她一批种子,里面就有水稻,只是乔珍珍还没来得及处理,现在正躺在空间仓库里呢。

  种子公司的田主任简直把乔珍珍当成宝,鲲鹏基地他也是听说过的,那边出来的东西肯定差不了,马上就安排人下去实验了。

  在红旗大队这边待了差不多十来天,宋瑾这边的事情也忙活得差不多了,辣椒酱生产线已经稳定投产,暂时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乔大哥又按照最新的设计图向省机械厂订购了一条生产线,刘建军承诺会尽快给他们弄出来。

  至于京城和陕北那边的生产线更换,宋瑾打算自己做,等他回京城,厂子里设备应该也出来了,他自己做,在时间上也差不多。

  更关键的是他离得近,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就有大几十吨,运输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京城和陕北的生产线数量还多,仔细考虑一下,还是自己做更划算。

  乔珍珍也觉得挺好,这也算是宋瑾新工厂的第一笔业务,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该给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新工厂的名字,乔珍珍都想好了,就叫宋氏机械厂,简单好记。

  不过,宋氏机械厂的董事长却是乔珍珍,宋瑾这个总经理只能算是打工的,这是宋瑾的主意,乔珍珍表示非常可以,反正她又不干活。

  临走前,乔珍珍把外贸会的事情跟乔老爹他们说了,她的意思是,到时候乔老爹和乔老妈,还有三位哥哥一起来这个外贸会看看,长长见识,也为以后做准备,没准他们以后也会参加类似的交易会。

  乔老爹他们还没去过京城呢,一听乔珍珍这么说,心里都有些激动。

  他们都恨不得现在就跟着乔珍珍一起回京城去,但最近家里事情实在太多了,他们不能离开太久,只能约好在外贸会前一天过去。

  乔珍珍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于是就跟宋瑾他们一起回去了。

  回去之后,宋瑾继续马不停蹄地忙活了起来,乔珍珍反而稍微轻松了一点,于是,她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空间里的那批药材安全地拿出来给酒厂那边做原料。

  这天一大早,乔珍珍特地换了一套职业套装,开着新买的红旗牌小汽车来到京城第一制药厂门口,刚把车停在门口准备去跟门卫大叔打招呼,就看到两辆大吉普朝这边过来了。

  车上的人没下车,只是摇下车窗跟门卫打招呼放行,乔珍珍也是随意一瞟,就看到沈振国坐在后面那辆车上。

  乔珍珍赶紧笑盈盈地上去大声打招呼:“沈老,早上好。”

  沈振国对乔珍珍的印象很不错,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主动摇下车窗跟她说话,不过前面的车已经进去了,沈振国也不能耽误正事,没跟乔珍珍说两句话也就走了。

  乔珍珍微笑着给车辆让行,看着沈老他们进去之后,才转身走到门卫处,说道:“这位大哥,那我也进去了啊。”

  态度自然,语气平淡,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乔珍珍踩着她那黑色小高跟走了进去,硬是没有一个人敢拦她。

  刚进去的第一辆车上坐的可是他们第一制药厂的副厂长,乔珍珍又跟后面那车里的人聊得火热,门卫就以为他们是一起的,只是坐不同的车过来。

  关键是乔珍珍的态度太理所当然了,门卫哪里能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厚脸皮的人。

  乔珍珍进去之后也一点不怯场,还找了个人打听外贸部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她找的这个人穿着衬衫西裤,带着满脸的稚气,一看就是个刚出社会没多久的嫩头青,而且肯定还是个在办公室上班的人,要不然皮鞋不会擦得这么锃亮。

  “同志,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刚停车去了,一回头发现外贸部的人都不见了,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吗?”

  说来也巧,乔珍珍问的这个人,正是厂委的干事钟寻,他也是此次负责接待外贸部的工作人员之一。

  第一制药厂的人没想到外贸部的人会来得这么早,钟寻正要赶去会议室那边帮忙,他见乔珍珍这么问,还以为她跟外贸部的人是一起的,于是很热情地带着她一起往会议室走。

  乔珍珍很快就从这位嫩头青嘴里打听到了外贸部此行的目的,原来外贸部那边有一笔海外订单,要出口一批板蓝根颗粒到北非国家,这次就是带着那位外国商人过来考察工厂的。

  板蓝根?乔珍珍手里不正好还有着五六百亩的板蓝根么,也许,今天还能做笔生意也说不定呢。

  于是,乔珍珍气定神闲地跟着钟寻来到会议室,还一口一个小钟的叫着,关系看着特别熟捻,沈老那边的人见状,还以为乔珍珍是第一制药厂这边安排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闲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