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超级富豪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八爪章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9 MB   上传时间:2013-07-09 14:26:40

  “不是香猪,是普通的小猪而已。”现在李穆的养猪场生了一大堆小猪,大部分都歪瓜裂枣的,自己养大了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如拿出去送人算了,这么一想的话,就算是刁民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了。“我打算用你们的模式,我出小猪给他们养,养大了我再回收卖出去,然后我们两边再分成,这样虽然是送了钱给他们,但我也不会亏太多。”

  不过就是时间长了点,到时候还得找人来收猪卖出去。不过现在听贾宏光这么一说,要是那帮农民把小猪给卖掉,然后冤枉李穆给他们不好的小猪(虽然的确是不好的),那不是旧债未清又添新债吗?到时候事情越来越麻烦。或者干脆把小猪送给他们算了?这样李穆为罗大秘擦屁股也太明显了吧?那些农民会不会认为李穆居心不良啊?

  “总之这件事情就是麻烦啊。”贾宏光说,“不如我们来商量一下不麻烦的事啊。你的那个养猪场是要搬迁了吧?不如搬来我们平原省吧。我们平原省可是农业大省,对农业有很多的扶持政策,比山南省政策好多了。我听说你现在那个养猪场有5万亩?在山南省,你不可能再找到一样大的场地了。就算有原来那么大,条件也一定没有那么好。不过要是在我们平原省,占地几万亩的农场多的是。我们神农公司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农场,我们来合资怎么样?你出技术和猪种,我们出场地,流动资金一人一半,股份也一人一半。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可以从你那边出。”

  对于这个提议,李穆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是拒绝了:“这个,先看看吧,我那边的事还没解决呢。他们不给我赔偿,我是不可能搬走的。”在国内,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官员的问题。李穆在平原省不认识人,不论理论上李穆有多少股份派出多少人员,地头蛇神农公司随时可以把整个养猪场占为己有。

  “你去看看我们的场地再做决定也不迟啊。”贾宏光低声说,“我们那些农场,都是肥沃的黑土地啊。原来是国营农场,水电齐全,还有自动喷水的设备。上头想法子把这些农场破产了弄到我们公司里面,要不然哪里弄得到这么好的地方。说真的,李老板你赶紧去看看,一看包你爱上。”

  那个农场再好也不关李穆的事情,没关系的地方,李穆是绝对不会去做生意的……说错了,是不会去做实业……又说错了,应该说除了地产生意之外的实业。现在做实业那不是找死,借钱难,收税多,哪个部门都要来分一杯羹,一不小心还会被官场内外勾结侵吞所有权。特别是神农公司这样的有背景的公司,和他们合作的话,除非和他们有对等的背景,否则的话肯定会被吃得渣都不剩。

  “还是先把手头这事情弄好吧。”李穆说,“贾总,能不能把你们公司和那些农民的合同复印一份给我?或者给我一份名单也行。我想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农民养了多少牛。要是没有这个,其他什么都是空谈啊。”

  “名单给你没所谓,合同的话比较难。”贾宏光说,“原件都在我们律师那儿呢。要拿回来复印还得和他们解释一通然后写申请才行。”虽然大家都叫他贾总,不过事实上贾宏光在神农里面排名并不算是很靠前,毕竟他连董事会都没混进去呢。

第二百七十七章 猪换牛(4)

  “有名单就行。”本来李穆还想自己省些事,拿那些合同来改一改就行,免得自己写,现在看来还是得重新写一份。这可真是太麻烦了,首先要律师写,律师写了又要李穆看,李穆看完了又要修改,修改完了又要拿回去给律师看,律师看完了再修改,来这么七八轮的才能定下终稿。然后李穆又要拿去和那些农民商量,农民肯定也要提出修改意见,到时候又得来上这么几轮,想一想就烦死了。“大概有多少人啊?”

  “我记得似乎是一万一千多人,总共是一万头牛。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毁约了,还是有几千人把牛养大了。把牛养死了被我们扣了钱的大约是7千多人。”贾宏光说,“有很多人是合伙养牛的,其实这些合伙养牛的还比较好,把牛养大的概率比一个人养大多了。本来我们觉得合伙养牛肯定会产生很多纠纷,不鼓励那么做的呢。”

  拿到了神农公司的名单,李穆就可以开展工作了。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告诉那些人我要来给罗大秘擦屁股,你们谁受了损失赶紧给我报上来,我一个一个来赔。那样的话要赔的就不是一万人了,肯定是十万人都不止。白来的钱谁不想要呢?要摸底调查,这时候那一辆北京吉普倒是很好用。开着那一辆北京吉普下乡,你说自己是有钱人都没人信。

  李穆首先到了桃源乡,这里是养牛死牛的重灾区。一共几千人口,就养了一千多头罗兰牛,死了900多头,被扣了一百多万的农业补贴。说起来桃源乡也是很奇怪,这里距离平原市很近,但是经济却很差,一向都是扶贫的老大难。也正是市发改委的帮扶单位。李穆一到桃源乡,就看见乡政府门口围着几十个老头子,正在叫口号:“打倒王敏德!打倒王敏德!”

  李穆停下来看了两眼,就有警察围上来驱赶:“去去,和你没关系,一边去!”李穆仔细一看,这人穿的虽然很像是警服,其实有些细微的差别。“看什么看!快给老子滚开!”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再冒充警察的人凶的要死。

  “你是什么单位的?”李穆问。

  “老子是什么单位的关你屁事!”那个人勃然大怒,好像是被戳了G点一样,伸手进李穆的车里把钥匙一抓,想要拔钥匙,李穆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那人的手,一开车门,把他撞倒在地。那人咕噜一声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李穆已经从车上下来了,还比他高半个头,气势顿时就弱了不少,扔下一句:“你等着!”就跑了开去。

  李穆当然不会等着,开着车就跑到了乡政府背后的一家小餐馆里面,叫了些饭菜填了肚子。这儿生意很是清淡,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却只有李穆一桌客人,店主无聊的在打苍蝇,李穆给他散了一根烟以后,立即就和李穆攀谈起来。“这位老板你是哪里人?以前没见过啊?是过路的还是来收山货的?”餐馆老板很好奇的打听。

  “山货?”李穆摇摇头,觉得有些好笑。他当然知道餐馆老板说的是特产。平原市地形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大平原,哪里来的山啊,没山又哪里来的山货?“这儿也有山货?”李穆问,“都有些什么啊?”

  “当然有了,我们这儿的木耳很有名的。”餐馆老板说,“要不炒一盆来让老板尝尝?”

  “不用了。”李穆不喜欢吃木耳,觉得滑腻腻的一点味道都没有。特别是几年以后网络上面兴起用黑木耳粉木耳代指女性的生殖器官,李穆就更加没胃口了,“刚才已经吃得很饱了。”李穆叫菜喜欢汤菜肉都叫齐,自己一个人吃饭也是如此。结果刚才就叫了一盆猪骨头炖酸菜汤,一盆炒鸡肉,一盆炒莲藕,还有个农家三宝。餐馆老板劝了李穆,说太多了,李穆也没听。

  结果菜一上来,李穆就发现自己真的叫多了——那个猪骨头炖酸菜,一共5、6根骨头,每根都是结结实实的棒骨,上面至少带着小半斤肉。炒鸡肉大概是一整只肥鸡,老大一个盘子堆得冒尖,还有炒莲藕和农家三宝也是。李穆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都没吃完一半。这时候再要吃,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了,刚才我过来的时候,看见乡政府面前有些老先生在闹,不知道是在闹什么呢?”李穆把话题扯开去问,“还在叫打倒谁谁谁的。”

  “哎,这事啊,那也是政府瞎来。”餐馆老板说,“那些老头子都是各村的老党员。前一年乡政府说要扶贫,动员大家种大蒜。乡政府经常这么瞎胡闹,都没人听,我们新来那个乡委书记王敏德就动员各村的老党员带头,说不种大蒜的都要开除出党。那些老党员没法子只好听他的话动员家里去种大蒜,结果今年到处都大蒜丰收,价格下跌。我们这儿原本不产大蒜,大蒜贩子不上这儿来,价格跌到一块钱一斤都没人收,全烂在地里了,听政府话种大蒜的全都赔得底掉,那些老党员被家里埋怨得要死,就串联起来去乡政府闹事了。”

  “乡政府门口那些穿得好像警察的是什么人啊?怎么老人闹事他们不管,对于路过的人倒是那么凶呢?”李穆问。

  “那些狗腿子啊?老板你是被那些人赶了是不是?”餐馆老板嘿嘿地肖乐两声说:“那些原来是村里的联防队,后来说不准建联防队了,就统一归到乡政府,给乡政府当狗腿子。这些人没编制,上头不给他们发工资,全靠往下面收罚款发钱,凶着呢。不过今天去乡政府的全都是老党员,那些狗腿子不敢动手。上次有几个狗腿子因为计划生育的问题,把一个老党员给打了,那家人就把老党员抬到市政府那儿闹事去,王敏德因为这事被市里面大骂了一顿,回头就把那几个狗腿子赶回家去了。”

  “原来是这样啊。”李穆头疼起来,这桃源乡的形势还真是复杂啊,“大哥你知道的东西真不少啊。”李穆心中一动,对着餐馆老板说。

  “说别的我不行,你要说这附近十村八洞的消息,我还真知道的不少。”餐馆老板很是得意,“我在这里开店十几年了,又便宜又好吃,南来北往到乡政府办事的,都来我这里吃饭,所以我什么消息都知道。”说着他叹了口气,“不过我这店啊,看来也开不长了,王敏德天天带一帮人来我这儿吃饭,吃完饭就开白条。现在都已经5万多块钱了,我这小本生意,哪里拖得起。去催款吧,月初说月中,月中说月底,月底说五一,五一说国庆,到现在都没个准信呢。”

  “那你就不能不给他们吃?”李穆问。

  “这谈何容易,人家是乡委书记啊。”餐馆老板很无奈的说,“不给他吃?那我要不要在这里开店了?在我们桃源乡,天最大,乡委书记第二,工商是他卫生是他警察还是他,什么证件都要找他办,得罪了他怎么行?不过你也说的对,要是他再不付款,我也只能不让他吃了,我流动资金都快用尽了啊。”

  “对了,大哥,”李穆不想在这件事上面纠缠,“前一阵子听说我们桃源乡不是和一个叫做神农公司的合作养牛吗?现在养的怎么样了?”

  “那个啊?那个就更加坑爹了。”餐馆老板一说这个就来了兴趣,“本来大伙儿都听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养牛的都能赚钱,养一头可以脱贫,养两头可以小康,养三头可以娶媳妇,养十头那就发家了,所以都很踊跃参加。”

  “那后来呢?”李穆问。

  “后来我们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餐馆老板说,“这个神农公司啊,在外地都是求着农民去参加那个养牛计划。到了我们桃源乡,发现大伙儿踊跃,就倒过来了,要我们求着他才肯给我们养牛。求就求呗,说说好话也没什么,可是那些神农公司的人也太过份了,到乡下去调研,看中我们的鸡鸭,就要便宜买,还要我们给他们弄豆腐,还调戏大姑娘小媳妇。”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李穆想笑又不好意思,只好说:“那可真该死!”

  “可不是吗!”餐馆老板一拍大腿说,“为了养牛,我们都忍了下来。好不容易终于签了合同,拿到了小牛。大伙一看,心都凉了半截,这些小牛病歪歪的,走路都走不稳。我们去找神农公司的人理论,说怎么能给我们这样的病牛呢?神农公司的人还骂我们没见识,说他们那个什么罗兰牛就是这样的。骗谁啊真是!以为我们都是土包子呢?牛我们没养过吗?就算是外国的黑白奶牛,我们也见过啊,没一个是这个样子的!”

  猪李穆现在是有一点见识了,牛却是一点都不懂,所以李穆也不知道罗兰牛小时候是不是看上去就病歪歪的。“后来呢?这些牛养大了没有?”李穆明知故问。

第二百七十八章 猪换牛(5)

  “养大了!大部分都养大了。”不过餐馆老板给出的答案却是出乎李穆的预料,“我们桃源乡这儿以前就有养牛的传统,不论是肉牛还是水牛都养过好多。神农公司给我们的小牛虽然病歪歪的,不过成功养大的还是很不少。可是养大以后我们拿去神农公司拿钱,那帮该死的家伙却说这里不达标,那里不达标,扣我们的辛苦钱。最可恶的是,有时候那些牛实在是养不活死了,那么大热的天当然不能浪费,我们就把牛杀了拿去卖肉,那帮神农公司的人就硬说我们私自把牛卖了。”

  这和李穆听说的不一样啊,究竟是哪一边在歪曲事实啊?李穆觉得应该是两边都有,不过那一边的比较接近真相就不好说了。“原来是这样啊。”李穆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那些牛现在怎么样了呢?”

  “神农公司那帮混账不肯全额付给我们工钱,我们没有法子,只好自己把牛卖掉,结果神农公司就勾结了腐败官员,把我们的农业补贴扣了。一头牛扣了3000块!3000块啊!真他吗的黑心!”餐馆老板说得眼泪都要下来了,“不瞒你说,我家里兄弟姐妹父母侄子三代同堂,一共22口人,养了8头牛,结果被扣了两万四千块呢!那8头牛我们一大早赶去吃草,下午回来还给豆子加餐,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落得这个下场!我们只不过是拿了他们一头小牛回来,养是我们自己养的,怎么能扣我们这么多钱呢!这位老板你说说吧?”

  3000块?不是1500吗?不过李穆发现了更大的问题,“你们把牛卖出去,一头是卖了多少钱阿?”李穆对于牛的行情不太了解,不过牛肉比猪肉贵,牛的重量也要比猪大,现在普通生猪也要一千多块差不多两千块钱一头,牛怎么也得番两三倍吧?按照这么算,一头牛怎么也值个3、4千块,就算按照3000块钱一头的赔偿金,其实也没有亏多少啊。要是按照贾宏光说的,一头牛他们只扣了1500块,那还有钱赚呢。

  说到这个,餐馆老板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个,那一段时间因为大伙儿都在卖牛,竞相压价,结果把牛肉价格压得比猪肉还低,那个什么罗兰牛又不好养,我们家8头就死了3头,只剩下5头,一头1000斤左右,杀出来只有4、500斤的肉,每斤8块钱,也就是3000块,还要扣去一千多块的饲料钱,总的算下来,还是亏了一万多块啊。”

  “那么大伙儿就没有去神农公司和他们理论吗?”李穆问。

  “有啊,怎么没有。我们桃源乡就有好几百人去围了神农公司的总部。”餐馆老板灰头土脸地说,“不过神农公司人更多,又有车又有棍子什么的,我们打不过人家。我们几百个人围上去,才过了一个小时都不到,人家就哗啦啦的一大车一大车的拉人过来,都拿着木棍,往我们队里面一冲,就把我们给打散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人家神农公司光是各地的保安队就有好几百人,别说干活的了。农场都是几千亩几千亩的种,有上万的雇工。我们没法子,只好去乡政府闹,乡政府的人又跟我们装可怜,说钱在省里面就被扣了,他们连钱都没见到。我们也没法子,只好先这样了。”

  听到神农公司这么利害,李穆更加是下定了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作。要不然那几百人的保安队一来,李穆能怎么办?难道也带几百民工去打回来?强龙尚且难压地头蛇,何况李穆只能算个小蛇,想要压地头龙,那不是嫌命长吗?“哎,这可真是难办了。”李穆忍不住抱怨说。

  “有什么难办的?不就是上了政府的当吗?我们上得多了。”餐馆老板拍着胸口说,“最开始是种苹果,结果种了三年屁都没收到,然后是大白菜,品种不好难吃的要死,跟着是养山羊,第一年赚了钱,第二年大家一起跟风,把草根都啃光了,第三年水土流失发大水。后来又是种姜、葱、大蒜、养牛、鸡、蚯蚓、果子狸,越折腾越穷。现在我们都看开了,以后但凡政府要我们做什么,千万不要做就对了。”

  “那你们可真……运气不好。”李穆憋了半天只想出了这么一个形容词。

  “眼看着别的地方日子越过越好,我们桃源乡却是越过越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总结过经验了,就是太听政府的话,政府让做什么做什么。”餐馆老板说,“要是不听政府的话,我们老早就致富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告状,有的告乡政府,有的告神农公司,有的告农业局,还有的把发改委都告了,因为这个项目是发改委引进来的。要是按我说,发改委其实是好人啊,告他们有什么用,自从告了之后,发改委的人都不来扶贫了。以前他们来的时候,一顿饭能吃500多块啊!什么贵就上什么,要是有野味什么的,他们就更加高兴了。什么野猪肉啊竹鼠啊山猫啊野兔啊猪獾啊,都肯出大价钱……对了,你打听这些做什么啊?”

  “没有,我是养猪的,养那种有机绿色放养猪,本来听说神农公司那个公司加农户的养牛法子不错,想来考察考察,没想到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李穆半真半假的说,“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了。”李穆决定还是另外想个法子算了,出钱事小,惹麻烦事大。现在罗大秘不过是陪绑的,要是李穆弄不好OT了,罗大秘被村民们集火,那就糟糕了。

  “养猪?养猪好啊!”餐馆老板却是很感兴趣,“我们这儿养猪养得可好了。老板你养的是什么猪啊?现在我家里就养着20多头猪,准备过年杀几头,其他的卖出去。刚才那个棒骨炖酸菜,就是我们家自己养的,很香是吧?虽然是土猪,肉肥了点,不过味道比外面买的猪肉好多了。”

  “是绿色有机土猪。”李穆说,“就是不打针吃药,喂猪草长大的哪一种。”

  “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们这儿全都是绿色有机土猪,你要我们给猪打针吃药,我们还不会呢。再说猪不吃猪草吃什么啊?猪饲料太贵了,我们养猪,一般就是让家里的老人小孩出去打猪草,然后平时的剩饭剩菜也喂一些。”

  这样的话……李穆从桌面上捞起来一根棒骨……什么都没看出来。如果是黄益的话,说不定能认出这事什么猪种,肥瘦如何,甚至是生长期的营养状况好不好。可是李穆只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根带着筋膜肥瘦肉的棒骨,里面的骨髓很好吃。话说雪花猪的棒骨是怎么样的呢?虽然李穆吃过很多雪花猪,但是棒骨好像还真没吃过。在绿宝紫罗兰那里,棒骨都是剔干净肉然后用来熬汤的。

  “能不能带我去你家看看呢?”李穆想要实地考察一番。

  “好啊,不过我还要做生意呢。等晚上8点钟我关门了再去吧。”餐馆老板说,“不知道你能不能等那么久。”他看了看周围说,“算了,反正今天那帮老党员在外面闹,应该不会有什么生意了。”他慢吞吞的收拾好了餐厅,还给李穆吃剩下的饭菜打了包,挂了一张“东主有事,停业三天”的纸条。然后在三上面打了个叉,改成一。

  李穆开着吉普车和餐馆老板一起回了家,本来李穆以为会很近,谁知道开车开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到……话说这个餐馆老板平时是怎么上下班的啊?当然人家没那么笨,餐馆老板告诉李穆平时他就住在餐馆里面,平均一个星期坐公共汽车回去一次。同时李穆还知道了餐馆老板的名字叫做包九和,他们那个村子叫做大湖村,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姓包,原来在民国的时候还想改名字叫做包家村,后来被村里的另一户大姓草翻了。

  包九合的家是一个砖瓦房四合院,建的时候不惜工本,木头窗户上面还能看得出雕刻来,大门也是十分的气派。不过保养得不好,已经是破破烂烂的了。里面人声鼎沸,包九合家一家老小20多人正聚集在天井里面吃饭,男人两桌女人一桌——包九合已经和李穆说过了,他们家秉持古风,如果不是农忙,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5点的时候吃一顿早饭,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午饭。

  “那么上学的小孩子怎么办呢?”李穆亲眼看到之后,很是好奇。

  “那就没法子了,自己开小灶呗。”包九合说着把李穆领了进去。

  “小九!”“九叔!”“九爷爷!”“九合!”“快来吃饭啊。”二十多人都乱七八糟的和包九合打招呼。“大哥!”“大嫂!”“大侄子!”“小排!”包九合一一回应。七手八脚之下,很快就加了两个座位,让包九合和李穆坐下。

  “哎,小九你怎么回来了啊!”一个老人和包九合说,“这个是谁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张老头和老张头

  “爷爷,这个是李老板,他是做猪生意的。我领他来看看我们的猪舍。”包九合毕恭毕敬地说。他朝着李穆使了一个眼色,李穆就站起来说了句:“包爷爷好。”这个是包家年纪最大的人了,今年已经91岁,眼不花耳不聋,还能下地干活呢。

  “哦,原来是李老板啊,李老板是来收猪的吗?”包爷爷对李穆说,“我们家养了25头猪,现在都还没养大呢……哎,现在的猪啊,都没有以前好吃了。以前的猪要养一年,现在的养半年就行,味道当然没有那么好。”

  养半年?李穆觉得有些不对,要是土猪的话,主要喂猪草,加一些剩饭剩菜,怎么也可能半年就养大到可以屠宰的地步。就算是黄益养猪的技术那么好,用的又是经过科学调配的饲料,又打针又吃药的,从40多斤的小猪养到可以出栏,最快也需要3、4个月呢。吃完了饭去猪舍一看,果然他们养的不是土猪,而是二元杂交的猪。

  土猪的体形很特别,一看就能认出来。这些猪看着虽然有土猪的血统,但是种并不纯。李穆一个个看过去,一边看一边摇头说:“这些猪不行啊。”本来李穆还想着买一些回去当作土猪肉卖的。现在子乌香猪太受欢迎了,可是产能又扩大不了,所以现在用了很多什么二级香猪啊,子乌土猪之类的名义搭售。

  可惜的是土猪一般也很难弄到好货源。“这些是二元杂交的猪。”所谓的二元杂交猪,就是用土猪的母猪和外国种猪的公猪杂交生下来的猪,取土猪的生殖性能和外国猪种的生长性能两种长处的意思。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二元杂交猪变得两头不靠。内三元杂交猪的话,至少在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兼顾了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外三元杂交猪是完全不用土猪杂交的)。

  “嗯……这些的确是二元杂交猪没错。”包九合说,“不过味道也很不错啊。”

  “什么二元杂交啊?”包爷爷一头雾水,听了李穆解释以后才明白,骂包九合说,“我问你的时候,你还骗我说和以前的猪是一样的!明明就已经换了嘛!”

  “爷爷,以前养土猪,过年之后开始养,得下一年过年之前才能长到200斤,太辛苦了。现在一年能够养两回,多好啊。再说现在就算是想养真正的土猪,也没地方买去。现在大家养的都是这种杂种猪。”

  “我没说不让你养杂种猪,我是说你干嘛不告诉我!”包爷爷气鼓鼓地说,“我问你的时候,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告诉我吗?这不是我们以前养的那种肥猪,这是新的猪,而不是我们养的猪忽然间就变成这样了。”

  “我这不是怕您反对我们养新的猪吗。”包九合陪笑说。

  “你们这些人啊,总是这样,总以为我会组织你们干这个干那个。买个收音机也瞒着我,买个电视也瞒着我,买个车也瞒着我,找个女朋友也瞒着我,连肚子大了也要瞒着我。还说什么怕是女孩儿我不高兴!我高兴着呢!我都有18个孙子重孙了,一个个闹腾得要死,我都不知道多盼望有个女儿。”包爷爷说,“还有上次养牛的事情,你们也是不经过我同意就养了那么多牛,你们养了就养了吧,还一门心思在哪儿想什么歪门邪道,说牛死了反正有保险,结果把牛偷偷地卖了。这下好了吧,保险公司查出来你们把牛偷偷卖了,不肯赔钱!”

  “爷爷,我们只卖了2头牛,剩下那5头不是好好的养大了吗。”包九合有些尴尬的说,“还有一头牛得病死了,那谁也没法子啊。”

  “是啊,剩下那5头你们也不好好养,我就告诉你们,牛呢,不是猪,要么喂草,要么喂一些玉米豆粕什么的,不能吃剩饭剩菜。你们就不听,把牛关在猪圈里面,让牛和猪吃一样的东西,这样养牛不出事才怪呢!”包爷爷继续说。

  从包家出来的时候,包九合还在和李穆解释:“你别听我爷爷胡说,我们没有把牛和猪养在一起。我们还给那些牛搭了个牛棚呢。不过是有时候下大雨,牛棚漏水了,我们没法子只好把牛赶去猪舍里面。”

  看来这件事还真是复杂,李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问包九合:“现在大家都对养牛的事情耿耿于怀吗?告状的人多不多啊?大家都怎么看这件事情的呢?”

  “对我们家来说,这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包九合说,“这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养的,我们家人多,虽然是损失了几千块钱,可是摊下来就没多少了。再说我还在乡政府那儿有个餐馆,那一阵子卖牛肉我赚了很多……不过别人家就不那么看了,很多人身无余财,对那几千块钱看得很重。还有一些人反正没事干,别人去告他们也跟着告,看能不能弄些好处回来。”

  “桃源乡这儿有谁是对这事最……就是有谁对这事最在意,最那个热心,经常组织人起来说这件事,串联人员什么的?”李穆支支吾吾的问。

  “你是想说谁是领头的是吧?”包九合一听就明白了,“我明白的,李老板你不用这么躲躲闪闪的。你想找人养猪,非得谈清楚养牛那件事情不可。我先在这里正正经经的告诉你,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养牛那件事情那个……不是完全无辜的。谁叫神农公司的那些人那么讨厌呢。不过你要是想养猪的话,完全不用顾及这个。我们又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不会把你的小猪卖掉的……对了,在我们桃源乡,对养牛这事最热心的是张老头,不过我们大家服的是老张头,张老头经常找我们谈怎么去索赔,不过有什么事情的话,我们都是去找老张头……”

  李穆听得一头雾水,“等一等,这个张老头和老张头是同一个人吗?”

  “当然不是了。”包九合告诉他,“张老头是张老头,他是南村的人,有两个儿子在上海打工,听说两个儿子加起来一个月有一万多工资呢,每个儿子给他1500块养老钱。南村那儿比我们这儿还穷呢。张老头算是很有钱了,前一阵子他还重新修了房子,用的是钢筋水泥呢。还买了大电视,还有音响,还买了拖拉机租给别人赚钱。”

  话说每个儿子1500,两个儿子就是3000块,一个月3000块就算是很有钱了,这个南村也太穷了吧?虽然说平原市农村的人均收入不算是很高,但是这也太可怜了吧?子乌乡下的农村里面,只要是有技术能够种经济作物或者养羊鸡猪的,一年收入个几万块钱很轻松的啊。平均下来一个月几千甚至上万是很轻松的啊。

  “养牛那阵子他自己拍胸脯,认养了10头牛,他又照顾不来,死了几头,被人偷了几头,最后只养大了两头,看别人卖牛赚了钱,又眼热跟着卖了。人家都是偷偷的牵到乡下的集市卖,他倒是好,为了卖高点价,叫了车拉到市里面的屠宰场卖。结果被神农公司的人发现了,抓住了证据,一头牛罚了他5000块钱!十头牛就是5万!他当然不肯了,结果神农公司的人去法院告了,法院把他的拖拉机、大电视还有其他什么家具都没收了。”包九合继续说,“张老头成了我们这儿十里八乡的笑柄,所以他对于去找神农公司的麻烦很积极。经常出钱出力组织人,去上访啊,去告状啊,围攻乡政府啊,堵神农公司的技术员啊。不过他这人咋咋呼呼的,做事不太靠谱。”

  “那么老张头呢?”李穆继续问。张老头,老张头,好像是说相声一样。

  “老张头是北村的村长,做人很实在。”包九合说,“他是我们桃源乡头一个高中生,知识分子……我知道现在大学生才能算知识分子,不过我们那时候不算,上完初中就算很厉害了,何况是高中。老张头有技术,不论积肥啊,养鸡啊,养猪啊,开沟渠啊,整理田地啊,拉电线啊,修电器啊,他都会,我们有什么技术不懂的,都去请教老张头。养牛的时候,老张头就提醒过我们,这个什么罗兰牛我们都没养过,很有可能会出问题,可惜我们都没听。后来果然出问题了,我们都去找老张头问怎么办,他先是看了合同,帮我们向神农公司争取条件。后来又帮我们到处找这个罗兰牛的资料,教我们怎么养牛。所以我们都很佩服他,有什么事情都去请教他。”

  农村知识分子当村长啊,这可是不多见呢。在子乌那儿,村长一般都落到土匪恶霸或者大姓手里了。比如说子乌李家,就霸占了差不多10个村子的村长位置——那些村子里面子乌李家的人连同他们的老婆亲戚都不会投票给其他人的,只会投票给姓李的。一个村子不过几百人,李家聚居的地方,自己人的票就足够把一个姓李的选上村长了。

第二百八十章 张老头和老张头(2)

  “后来他也劝过我们,要好好的履行合同,不要把牛卖了。可惜我们都没听他的。”包九合说,“后来真出了事,他又帮我们查法律,写状纸去告状,可惜的是神农公司的人勾结了法院,判我们输掉了官司。后来他又帮我们写材料,带着我们去市里省里上访。其实他自己根本就没养牛。如果以后真的有什么动作,我们肯定是听他的。”

  “那你能不能带我认识一下这个张老头和老张头呢?”李穆问。

  “这个当然可以了。”包九合说,“要是你真的要在我们桃源乡养猪,可千万不要忘了我啊!现在是农闲,我们这儿出去打工不方便,我那个饭店生意又不好。我们家十几口劳动力都闲在那儿,看着就不舒服。要是能够养多几头猪,也算是有个正经的营生啊。”

  “那你们怎么不自己养多几头猪呢?”李穆有些奇怪,“我看你们家那个猪舍,位置还有很多啊。”包家的猪舍在房子后面,很大,现在养了20多头猪,还有很多地方空着。起码还能养多20多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0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2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超级富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