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超级富豪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八爪章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9 MB   上传时间:2013-07-09 14:26:40

  “靠,我买大点的车干什么!”黄舒华说,“我买这车只打算自己开啊!最多就是加上我的女朋友。要是我来开车的话,这车坐五个人不成问题。”

  “我们宿舍就四个人了啊!”赵明新说,“要是每人交一个女朋友,那就是八个人了!”

  “什么车能坐八个人啊?”黄舒华问,“你想叫我买一辆面包车?”

  “当然不是了,我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朋友。”赵明新说,“你最好买一辆中巴车。”

  “去,你怎么不要我去买波音747!”黄舒华说,“还中巴车呢,我看着这辆雅阁都心惊胆颤的。和对面一会车既觉得会撞上。早知道这样,我就买QQ或者F0了。”

  “怪不得开到土路上,人家都是开路中间,就你这么遵守交通规则开右边呢。”赵明新说,“要是买了QQ或者F0,胖子你塞得进去吗你?”

  “说起来,李穆,你怎么买一辆北京吉普啊?”邓高问,“你这么有钱,怎么不买一辆好一点的车呢?北京吉普开出去多掉面子。”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给别人看的。”李穆说。其实说起溺爱儿子来,李富贵比黄舒华的父母更甚。黄舒华不过是买了一辆本田雅阁,李穆买的可是超级跑车,几百万一辆那种。而且李穆还任性的做了无数改装……然后李穆把车撞坏了,幸好是撞的树桩,没造成什么损害。现在这辆车还放在子乌李穆家的车场里面发霉呢——李穆自然不会说是自己一不小心撞了树,肯定是说机械有毛病。能修超级跑车的地方本来就少,改装了之后结构都变了,要弄清楚哪里出了毛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大量的测试和实验,李穆既然已经离开了子乌去省城上学,那么自然这工程就不紧急了。

  “那也不能开着一辆北京吉普啊,起码也得……也得像前面这辆雷克萨斯。”赵明新说。

  他说的正是安琪的座驾,这辆日本豪华车正停在路中间,两个轮子深陷在黄泥中,就像是李穆昨天离开的时候一样。雷克萨斯是一辆好车,操控容易,内饰豪华,可是要说到越野能力嘛……安琪居然还没叫人来把车拖走吗?这个女人办事真是拖拖拉拉的。李穆小心翼翼的绕到路旁,压倒了一大丛野草,从雷克萨斯旁边绕了过去。

第五十一章 买车(2)

  “我觉得雷克萨斯不好!”邓高说,“还是奔驰宝马比较好。雷克萨斯谁听说过啊,奔驰宝马谁没听说过啊?”

  “雷克萨斯就是凌志啊。”黄舒华鄙视邓高说,“也是很出名的豪华车。以前德国奔驰和日本凌志是齐名的,宝马出名还在后头呢。”

  “没听说过!”邓高说,“我们那儿就认奔驰宝马。”

  “你们那儿什么乡下啊!凌志这么出名的车都没听说过!”黄舒华说。

  “再出名也是日本车。”邓高说,“日本车皮薄馅大,一撞车就坏了。欧洲车质量好,钢板结实。艾莉丝你说是不是啊?”

  “什么?”艾莉丝抱歉的笑笑,“你们说太快了我听不清楚。”艾莉丝的中文在外国人当中算是很不错了,听说读写都没有障碍,看报纸的时候也只需要查几遍字典。可是只要说话一快,带一点口音或者发音不清晰,她的听说能力就会大幅下降。“我刚才一直在努力的听你们说话,可是只能听得懂一点点。”

  “嗯……我们在说汽车,西班牙有什么汽车厂家吗?”邓高问。

  “有的,西班牙是欧洲大陆第三大的汽车生产国家,仅次于德国和法国。我们那儿最大的汽车公司叫做西雅特,最成功的车型叫做伊比萨。”艾莉丝说,“不过它现在是德国大众汽车的子公司。”

  “我们刚才在说李穆开的那一辆车太差了,他应该买一辆新车。”黄舒华也放慢了语速,“你觉得李穆应该买一辆什么样的车子?”

  “我觉得车子够用就好。”艾莉丝知道中国人对豪华车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没有必要买太豪华的。我们那儿流行小型车,省油,容易找停车位,我们那儿大多数人都开两厢的小型车。不过李穆经常要走这种烂泥路的话,应该开越野车或者皮卡。”

  “对啊!”李穆一想也是,“我应该买皮卡。坐着舒服,看起来也不差,越野能力强,还能装点货呢。”所谓的皮卡,就是那种车头好像轿车,后面却接着一个货箱的那种车子,其实就是SUV没有后面的座位。以前的皮卡注重载货,都是前面有两个座位,后面全是货箱。现在大多数皮卡都是前面四个座位,后面一小截货箱,载货能力就大大下降了。

  “要装货你不如买小面包车,五菱长安东风小康什么的。”黄舒华说,“皮卡我也见过,根本就装不了多少货,没有后尾箱,很不实用,座位也没有普通轿车的大,就是高一点,我这种胖子坐起来比较舒服。你还是买SUV吧。”

  “SUV啊?”李穆其实不是很喜欢SUV,总觉得有些笨重。

  “说一千道一万,李穆你究竟打算出多少钱买车啊?”邓高问,“应该先把预算确定下来,然后才好选定范围啊。”

  “对啊对啊!”大家都同意这个意见。

  “我觉得……现在我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就先买个10几20万的车吧。”李穆说。现在花太多的钱买车又没有什么意义。车子是不断贬值的,李穆的钱要投向能增值的地方。

  “10几20万?”黄舒华大失所望,“我这本田雅阁都要20多万了。”

  “20万买不到什么好车啊。”赵明新也说,“SUV的话就更加买不到了。不如加十几万买个丰田的汉兰达。”

  “那车你没听说过吗?连斜坡都上不去!”黄舒华说,“连QQ都能上去的斜坡,汉兰达都上不去,最后还是倒车才上去的。”

  “还有这种事情?”李穆倒是把汉兰达记住了。

  到了养猪场,进了场长办公室,却发现那一大堆鸡翅膀有些发馊不能吃了,于是几个人只好失望而回。“今天白来了!”黄舒华说,“浪费了这么多汽油,还得去洗车……”

  “那我们干脆去看车子吧!”艾莉丝说,“反正都出来了,不如就去看看卖车子的地方吧。我很想了解一下省城的汽车文化。”

  省城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汽车文化,虽然说省城在省内算是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可是小汽车大规模进入平民家庭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大家对汽车还停留在:“买辆车很有面子!”“买辆车就不用每天挤公交了!”“大家都买车我也买车吧!”这样的层次,至于汽车文化什么的……这玩意儿能吃吗?国外不同,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人们习惯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市,市场超市购物中心电影院什么的都很分散,动不动就相隔十几公里,所以汽车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汽车,有些家庭甚至每一个成员有一辆汽车。由此也就衍生出了非常丰富的汽车文化,汽车改装、汽车比赛什么的都非常流行。至于国内,不要说改装了,给汽车喷漆换个颜色都得去车管所备案。

  李穆开着黄舒华的本田雅阁到了城南,这里有好几个大汽车城。把汽车停到一家洗车店里,让人把车洗干净,几个人就下了车开始逛汽车城。第一个是卖小面包车的,就是电视上面天天放广告的东风小康、五菱荣光,长安之星之类的,巨大的汽车城广场上停得满满当当,只要看中了哪一辆,交了钱立即就可以办一份临时牌照开走。

  接下来是一个主卖豪华车的汽车城,奔驰宝马奥迪劳斯莱斯什么的的4s店都在这里,看上了车可以试驾,但是最少的都要等两三个月才能提车,要是对车型颜色什么的有要求,那说不定就要半年了。当然如果加价的话,可以插队提前提车,或者在4s店里面买一大堆贴膜啊地毯啊什么的价高质次的东西也行。

  接下来是中档车了,也就是李穆今天的目标。首先是日本车,邓高很看不起日本车,坚持说日本车安全性能不行。

  “日本车一撞就烂,那叫做溃缩!”黄舒华说,“车子并不是越坚固就越好,万一发生了交通事故,车子坏了,日本车溃缩,把能量都吸收了,人就没事了。要是太坚固,车子没事,人死了,你说哪一种好?”

  “我觉得车子没事,人也没事最好。”赵明新说,“现在的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是车撞车吧?我开着一辆坚固的欧洲车,你开着一辆能溃缩的日本车,撞在一起是谁安全啊?”

  “根据那个美国的一个评测报告,日本车是最安全的啊,出的车祸最少,车祸中死人也最少。”黄舒华说,“我们研究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直觉凭经验。”

  “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车不行,所以可这日本车的时候特别小心啊。”赵明新说,“胖子你说话怎么一股开会的味?”

  “前天我给我爸写发言稿嘛。”黄舒华说,“写了一天,结果我爸一紧张,全忘了。”

  李穆觉得日本车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日本车安全性能不够欧洲车好,但这辆车李穆又没打算跑长途,就在省城里面开,开车的时候小心一点,速度慢一点,注意安全一点,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比车上什么安全设备都好。看了好一会儿,李穆记下来几种值得考虑的车子,就继续往前走了。

  接下来的是大众的专场,捷达、polo、宝来,高尔夫、甲壳虫,尚酷、朗逸、速腾、途观、途安、CC、帕萨特、途锐、辉腾,从低档车到超高档车,从微型车到大型车一应俱全。李穆不是很喜欢大众的车,随便看了看也就走了。再往前就是二手车市场了,李穆对二手车很有兴趣。在他看来,什么车开个一年半载的都变成二手车了,开起来和新车也差不多。

  不过黄舒华很是反对买二手车:“现在的二手车很多都是事故车,发生了大事故之后修一修就拿出来卖了,隐患很多,有的大梁不行,有的控制系统坏了。我们这里谁都不是熟手,万一碰上事故车怎么办?就算不是事故车,有什么小毛病我们也看不出来,到后来修车的钱比买车的钱还多。”

  “是啊是啊,买车还是新车好。”邓高也说,“我有一个亲戚,开黑出租的,三年的车跑了十五万多公里,到处都是毛病,然后他找人改了里程表,刷了漆,说是八成新的车卖了出去。”

  “我们那儿倒是很多人买二手车的,二手车便宜啊,性能也很好。”艾莉丝说,“那些二手车店比一手车的更大呢,一间店铺有几百辆车等着出售。以前我买的第一辆车就是一辆二手的高尔夫。”

  “你们那儿二手车大部分是什么车呢?”邓高问。

  “什么车都有,豪华车有,便宜车也有。”艾莉丝说。

  “国外二手车很多。”李穆补充说,“我在国外还看见过卖7千块钱的奔驰350呢。”就二手车来说,因为欧洲车小毛病多,零件贵,所以保值不如日本车。奔驰这样排量大的豪华车就更是如此,想要排场的不会去买二手车,想买二手车省钱的不会去买排量这么大零件这么贵的豪华欧洲车。

第五十二章 二手

  “七千块?”黄舒华问,“奔驰350七千块?那李哥你还不赶紧买下来,运回国内拆零件都能赚十几万呢!”

  “这种东西不让进口啊。”李穆说,“有渠道进口,我早就去赚这个钱了。”国家对汽车进口控制得很严。上辈子李穆去的那个国家,就是对日本二手车只收一点税,结果到处都是日本运过来的二手车,还诞生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本地一手”,意思就是说刚从日本运过来。开始的时候李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日本人要把崭新的车卖掉呢?

  后来才知道,因为日本人有钱,很多人都买了车。但是日本土地小,工作场所附近停车场很难找,停车费也高。同时日本公共交通发达,很多人买了车就是假期的时候用一下,平时放在家里吃灰,过几年车型落伍了,就把车子卖掉。这时候车子往往只走了两三万公里,少的可能一万公里都不到,等于刚过磨合期。有些极端的甚至连磨合期都没过。要是能把这些二手车进口到国内的话,那可就赚大钱了。很多搞汽车走私的,就是这样的二手车,只要调一调数据,给车刷个漆甚至只是洗一遍,就能当新车卖了。

  “再说了,我说的七千块是国外的货币,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两三万吧。”李穆说。

  “两三万那也值啊!”邓高说,“国外的二手车买卖这么发达的吗?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就不行呢?”

  “国外法制健全啊。”黄舒华说,“二手车都经过详细的检验,数据真实,不像我们这儿偷偷骗骗的。二手车行恨不得把十年的报废车当新车卖给你。”

  其实也不全是法制的事,上辈子在国外的时候,李穆就见过好几个被车行骗了的华夏留学生。之所以国外的二手车行相对比较正规,是因为国外车子是生活必需品,买车买车的人多,二手车买卖也发达了很多年了,自然就形成了制约,骗人骗得太出格的生意不好,就被市场淘汰掉了。以前大家都习惯把新车买来就一直开到报废为止,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话,谁也不会用了一般就把车子卖掉,就算是卖,那也是自己私下找买主,免得被二手车行赚了钱去。

  这就造成了二手车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干不下去,能干下去的都是每一辆车都要榨取最大价值,也就是偷抢拐骗什么都上。现在国人买车的越来越多,可以预见二手车市场会越来越发达,到时候老老实实做二手车生意的人也会多起来了。这么说起来,要不投资一下二手车生意呢?李穆记得这几年二手车生意会越来越红火,听说那时候二手车很好赚,一个粗具规模的二手车行一个月能卖上百辆车,一辆车能赚几千到几万不等。

  这么算下来就是一个月能赚几百万啊,而且还大部分都是无本生意——二手车行首先找到想卖车的人,然后把车摆到自己车行里面,等到有买主了,再让买主付车款和中介费。只有那些能够赚很多钱的二手车,二手车行才会可能出钱买下来。可惜李穆对车子的事情不熟悉,要是有专家能够合作的话,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啊,不如去找一找王平看看他认不认识二手车专家。

  这时候李穆他们已经走到了汽车城的尽头,黄舒华说:“我们回头吧,前面没有车行了。李穆,你看中什么车了吗?”

  “前面不是还有一家吗?”邓高说。

  “前面那个不过是一家很小的二手车行。”黄舒华说,“肯定没什么好货。我们还是回头去看看新车吧,我觉得CRV不错,好看,又能越野又能在城市里面开。你觉得怎么样?其实我觉得你应该买越野性能比较好的,比如陆地巡洋舰什么的,现在好像改名字叫做兰德酷路泽什么的了,真不知道丰田公司是怎么想的,起的名字都这么奇怪,原来的皇冠、陆地巡洋舰、凌志什么的不都是很好吗?”

  和黄舒华说的一样,那是一家很小的二手车行,其实这车行地方很大,不过车行外面只是摆着寥寥十几辆车,有别克、皇冠、本田什么的,看起来都至少是7,8年之前的车型了。而且这车行位置不好,离其他的车行有些远,还被一栋百货大楼遮住了。今天是星期天,其他的二手车行多的少的都有几十个到几个顾客在看车,这家却连一个顾客都没有,显然生意并不是很好。

  看到这一个二手车行,李穆立即下了决定,要把这个车行买下来。这那个不是因为李穆忽然对汽车有了什么认识,而是因为李穆记得这个地方。从车行再往前,是一片很久之前建起来的旧宿舍楼。按照李穆的记忆,这一片地区很快就会爆发一次抗议,当地居民抗议地产商拆迁,最后还打了起来,据说伤了十几个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片地区虽然被抗议了,不过之后很快就顺利地重建,成了非常繁华的商业区,建起了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连带着周围的地方也兴旺起来。上一辈子李穆也来过这里,他记得那个购物中心的金光(金钱的光辉)一直辐射到百货大楼那里。这栋百货大楼是80年代的建筑,本来都要拆了,结果购物中心建好以后咸鱼翻身,重新装修之后分割成小隔间出租,一小间20多平方的就租到5000多一个月,连带着百货公司都发了财。

  百货公司是国营公司,李穆插不上手,那一片旧宿舍楼的地皮也全部都被收购了,李穆还是插不上手,不过这一个二手车行嘛,应该还没卖出去吧。这么大的地方,还夹在购物中心和百货大楼中间,要是能够建一栋大楼,一定会很好赚的!

  “我们还是去看看吧。”李穆说。

  “我肚子饿了啊!”黄舒华说,“都一点了,不如先去找个地方吃东西,吃完了再看吧。”

  “是啊是啊,我也饿了。”赵明新说。

  “那……这样吧,”这正好合了李穆的心意,“你们先去找饭馆吧,我去前面哪里看看。”

  “这不好吧?”邓高说,“到了外面还是一起行动的好,自己一个人行动很危险的。”

  “有什么不好的,李穆这么大个人,还能走丢了不成。这里是省城啊,大白天的能有什么危险?”赵明新说,“赶紧去找地方吃饭,饿死我了。”

  “那我还是跟着李穆吧。”艾莉丝说,“你们先去找东西吃。”

  于是黄舒华他们三个去找找附近有什么餐馆,李穆就和艾莉丝一起去了那一家二手车行。这里叫做阿辉二手车,是一间平房外加一个院子,平房在路边,外面占了一块马路停了十几辆车,院子里还有十几辆车,不过主要还是很多的修车机械,房子和院子加起来可能有一千多平方。这么大的地方,却只有两个人在,一个老一点,大约30多岁,另一个比较年轻。

  看到李穆来了,两个人连忙上前,年轻的那个问:“看中哪一辆车子了吗?”

  比较老一点那个则说:“先进来喝茶吧。”

  “好啊。”李穆立即答应下来,带着艾莉丝跟着他们进了房子。

  “你好,我叫做阿辉,这家车行的老板。”年纪比较大的那个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块黑乎乎的茶砖,拿出一把锥子从茶砖上弄了一些茶末下来,然后就用这些茶末冲了一壶茶,倒掉,又冲了一次,才给李穆和艾莉丝各倒了一杯。这茶显示出一种明亮的红黄混合的颜色,李穆喝了下去,觉得有点朽木的味道,但是回口很甘甜。

  “我叫做李穆。”李穆一边喝茶一边说,“这个是艾莉丝。”

  “我是他女朋友。”艾莉丝加了一句。

  “这茶怎么样?”阿辉问。

  “很……很奇特。”李穆说,“这是什么茶?”

  “普洱,喝不出来吗?”阿辉有些得意地问。

  普洱李穆也喝过,的确是有些朽木的味道,不过和这茶很不同啊。“没有喝出来。”李穆说,“有些像是红茶和普洱的混合味道。”

  “呵呵,这是我特别定制的。”阿辉说,“这种新茶兼具红茶和普洱的长处。”说完他叹了一口气,“可惜我没有钱做更多的研究,不然我一定能够将这种新茶推向市场,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我觉得这茶挺好喝的。”艾莉丝说,“加点奶加点糖就更加好了。”

  “我们从来不在茶里面加糖和奶。”阿辉笑了一声说,“就是这么冲了喝。”

  “那不会单调了一点吗?”艾莉丝说,“我早就这么觉得了。你们有很好的茶,可是冲得那么寡淡,我觉得……怎么会说呢……我不是有意冒犯,有点糟蹋了茶叶一样。”

  “我觉得加糖加奶才糟蹋茶叶呢。”李穆说。这是另外一个完全不能接受的外国习惯,奶茶也很好喝,偶尔喝一杯也不错,可是喝多了就腻了,更不要说往所有的茶里面都加糖加奶了。

第五十三章 辉腾

  没等这场关于茶叶的争执完结,另一个人就不耐烦了,“李先生,你看中了哪一辆车啊?”年轻一点的打断了争论。

  “这是我弟弟阿贵。”阿辉说,“他老是这么毛毛躁躁的,不过你也别怪他,年轻人就是心急。没有其他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0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超级富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