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平步青云_分节阅读_第221节
小说作者:冷冰寒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13-07-11 15:05:40

  “这里附近都是些什么地方?”林辰暮问道。

  “有棉纺厂,自来水厂,哦对了,还有东江钢铁厂的家属区……”

  “东江钢铁厂?”林辰暮下意识地就皱了下眉头,心想不会是东江钢铁厂的职工吧?虽说钢铁厂停产了,可自己已经就改造方案和陈嘉根沟通过,而且工人的生活费还是照常发放的,按理说,他们不应该会在这个时候聚众闹事啊?

  可如果不是钢铁厂,又会是什么地方?棉纺厂效益虽谈不上好,可还能维持,而自来水厂这两年更是随着企业和住户的增加,用水需求量大幅增长,更不可能来闹事了。

  琢磨了半天都没什么头绪,而这些人也没有什么举动,林辰暮就没太放在心上,到了管委会后,先是开了个例行会议,安排落实了接下来的工作。接着又给王宁辉打了个电话,说去官塘建厂的事。

  王宁辉对此倒是不置可否,因为在股市上大捞了一笔,现在公司账上的现金就高达上亿元,而武溪这里的一时间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钱。看着那一个个可爱的数字,王宁辉早就恨不得大干一场了,别说是去官塘建厂了,就算是去月球上他都没意见。

  不过这厮却以为,林辰暮选择到官塘这个山旮旯里建厂,是因为姜美萱的缘故,那笑声就有些暧昧了,不过林辰暮懒得搭理他。这种事越描越黑,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搭理,他也就渐渐觉得没趣了。

  中午抽空和楚云珊一起吃了个饭,本打算和她去逛逛,不曾想,这个时候电话响了,却是杨卫国的秘书谢靖打来的。他的语气听起来有些焦急:“林书记,东江钢铁厂几百人打着条幅,跑到市委市政fu门口来请愿来了。杨书记很生气,让你赶紧把人给领回去。”

  “什么?”林辰暮赫然一惊,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原本就无小事,何况还是在西交会期间?中央领导和各省领导云集,稍微有点什么事,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挂断电话后,林辰暮又连忙拨打东江钢铁厂现任党支书兼厂长周强的电话,却一直都打不通,气得他直想摔电话了。

  “你要有事就去忙吧,我自己回去。”楚云珊就善解人意地说道。

  林辰暮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说道:“那你注意安全,我忙完了就给你打电话。”

  急急忙忙赶到时,市委市政fu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虽然没有数,但估计最少也有三四百人,而且以老弱妇残居多,厂里的领导一个都没见。他们也不吵也不闹,就拉着各种条幅标语,诸如:反对贱卖国有资产,反对**,工人要生存、要吃饭、要工作之类的,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围观,其中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而市委市政fu的电动大门也已经合拢,里面站了不少安保人员,远处防暴警察也已经到达现场,但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安静地待在警车上,只等上级命令下达,便可以展开行动。市委市政fu信访办的工作人员,也在耐心劝说着什么。

  交警已经对这一带的进行了交通管制,所有的车子在前面路段就必须绕行。林辰暮是表明了身份,才得以通过。

  到了地方后,林辰暮并没有气急败坏地上前去责骂和质问这些工人,而是隔得远远地就下了车,然后慢慢悠悠走了过去,就像是看热闹的,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之后,才装着很是好奇地向一旁的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还能怎么回事?活不下去了呗!这年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的穷死,富的富死,再这样下去,世道早晚都要乱了。”这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就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摇头说道。

  他话音刚落,身旁的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也于心不忍地说道:“是啊,这些东江钢铁厂的工人很可怜的,辛苦了大半辈子,临到头了,厂子停产,听说要卖给其他企业,工人的生活也没着落。换着是我啊,也要来找政fu给个说法。”

  “啥说法啊,我看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就撇撇嘴,一脸不屑地说道:“不论怎么说,他们总还有房子,有工作吧?再看看我们,大学毕业就失业,到处租房子,到处找工打,几乎抗着所有生活的压力,又有谁来过问?”

  “这怎么能一样?”眼镜男就看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你们年轻力状,又有化,找工作总要容易一些。而我们这些人,化程度不高,这个年岁也大了,想学点什么东西也不容易,还要养家糊口。突然没了收入,你说一家老小该怎么办?”

  ps:生病了,头晕晕乎乎了一整天,今天都没去上班。

  第二百一十八章信心满满

  ?听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各自控诉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林辰暮心头也颇有些感触。社会上确实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不少现实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儿能够解决的,或者说,在现阶段很难解决。

  就拿东江钢铁厂来说,之所以走到如今举步维艰的地步,可以归咎于体制,也可以说是经济大环境的原因,更有管理者的贪腐和无能,但工人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习惯了吃大锅饭,习惯了占公家便宜,习惯了浑浑噩噩混日子,不进行彻底的改制,打破旧机制,建立良好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再多的钱拿进去都只能打水漂。

  “我听说东江钢铁厂蛮不错的啊,怎么现在搞到这种地步?”林辰暮装着不解地问道。他一口东屏口音,听起来就像是外地人,倒也不让人生疑。

  “有一帮子贪官污吏,厂子不搞成现在这样那才怪了。”中年男子就愤世嫉俗地说道,或许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清廉明的的官员干部,只要去查,一查一个准。

  “现在这些当官的,又有几个没问题?”年轻男子就撇嘴说道:“别说是他们了,要是我掌权,能贪也一定贪,不贪才是傻子呢!”

  “你怎么能这么说?”旁边就有位六七十岁的大爷就不满地呵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天到晚就只知道钱,都被钱迷了心窍了。这人啊,不光要讲钱,还要讲做人的良心和信仰。”

  “拉到吧!”年轻男子就一脸不屑道:“良心和信仰能值几个钱?你试试看,跟开发商谈良心和信仰,他会不会白送你一套房子?跟年轻女孩儿谈良心和信仰,她会不会不考虑物质条件就同意和你结婚?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淡而无味的东西了。你要是能给我几十万,我跟你姓都没问题。”

  这里小范围开起了辩论会,可细心的林辰暮却注意到,人群里有几个人,表面上像是看热闹的,可相互之间却通过眼神和手势交换着什么,很有些可疑。林辰暮还注意到,经过市委信访办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原本人群都有些松动的架势了,可领头的几个人回过头来看了看他们,却又改变了主意,似乎他们控制着这些工人的一举一动。

  不过这也没出乎林辰暮的预料,他早就料到,这突如其来的请愿示威,背后肯定有黑手在推动。他就是想看看,究竟是些怎样的跳梁小丑,想要唱这一出大戏?

  没过几分钟,里面呼呼啦啦走出五六个人,其中打头的一个中年人,四十多岁,皮肤白皙,一张脸也软和得好似发面馒头一般,没有一丝皱纹可见。乌黑的头发就像是染过,一根根被一丝不苟地梳成了大背头,配合上脸上威严的气势,很有些高高在上的风范。

  这个人是武溪的代市长乔瑞华。他不顾其他人的阻拦,沉着脸走到电动门门口,摆摆手,说道:“把门打开。”

  一旁的市政府秘书长孟泽贵额头上顿时就冒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乔市长,外面人多,不安全,要不,让他们派几个代表进来?”

  “有什么不安全的?”乔瑞华就不由分辨地呵斥道:“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又不是什么恐怖分子。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来市委市政府门口请愿,倾听他们的心声,替他们解决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打开!”

  一番话说得是义言辞的,很快就博得了满堂彩。外面许多东江钢铁厂的工人和看热闹的,都大声叫好起来。

  孟泽贵却是有些左右为难。作为市政府秘书长,不但要识时务、知进退,更重要的一点是拿捏得很有分寸,领导的话什么时候能当真,什么时候不能当真,这就需要点悟性和眼力劲儿了。

  他是前任市长丰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也是丰凯的大管家,深得丰凯的信赖。按理说,应该是官运亨通,前途一片光明。可谁能想得到丰凯那么快就垮了?乔瑞华来了之后,孟泽贵一直很忐忑。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市长上任了,肯定要提拔自己人来担任这个市政府秘书长的。如若不然,对于市政府的掌控会大受制肘。可自己就算冒冒然靠过去,人家也不见得就会信任有加。因此,他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一段距离的情况下,也在不停地试探。

  按理说,今天这种状况,乔瑞华作为市委领导是不应该轻易出面的。因为直面这些请愿的人员,给不出强有力的承诺和答复,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激化矛盾,弄得自己颜面大失。可给出了能让群众满意的承诺和答复,又恐怕不容易办到,这样对自己的威信也是一种削弱和打击。因此,最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是让信访办的工作人员去应对,然后通知相关领导来把人弄回去。即便有什么想法,也等下来开会协商。这样就算有什么问题,也是集体决议,谁都不承担责任。

  可乔瑞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有些让他看不懂了。莫非其中还有什么不为自己所知的内幕?孟泽贵不敢继续想下去,见乔瑞华态度很坚决,就一咬牙,说道:“开门。”不过又把一旁负责安保的人叫过来,再三叮嘱,一定要保护好乔市长的安全。

  其实无须他叮嘱,一旁的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这可是市里的大市长,真要出点什么问题,他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乔瑞华刚走出大门,人蜂拥而至的群众就将他团团围住,那架势吓得孟泽贵心都揪紧了,生怕出点什么差池。反倒是乔瑞华一脸的若无其事,就像是大无畏的斗士一般,为他赢得了不少人的敬仰。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大家别着急,我乔瑞华今天来就是要给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乔瑞华看着周围的群众,深情地说道:“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争取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就算有些事情牵扯甚广,不能马上给大家答复,也会在和相关领导和部门商议后,第一时间给大家一个说法,妥善解决问题,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乔瑞华富有煽动性的讲话,顿时就激起了在场群众热烈的掌声,就连刚才那位中年男子都激动地说道:“看,这才是人民群众的好市长。如果多点这种领导干部,又何愁国富民强?”

  林辰暮却是冷冷一笑,乔瑞华这番秀也太明显了,他又不是刚入行的初哥,什么情况下能表态,什么情况不能表态,他会不清楚?尤其是这种群情激奋的时候,稍有不慎,事态就会被激化。

  而一旁不明真相的群众,却像是碰到了包青天一般,将乔瑞华紧紧围在中间。

  看着不少人热切的目光,乔瑞华伸出手来一一和他们亲切握手,不时还说着什么,就仿佛是来视察工作的。人群很安静,人们都在专注地听他讲话,似乎还从来没有人见过市里哪个领导如此真实地站在他们面前,不带任何威势,不摆任何架子,面对面地和他们平等对话,这让大家从心理上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乔市长啊,我们也不想来麻烦政府。可实在是没有办法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颤巍巍地拉着乔瑞华的手,老泪纵横道:“东江钢铁厂,那可是有着光辉历史的厂啊,中央许多领导都曾来过厂里参观,至今厂里的光荣室里,都还陈列着这些宝贵的资料。我们苦点穷点没关系,可是厂子不能垮啊。”

  “是啊。”另一个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老人也蠕动着他干瘪瘪的嘴巴凶巴巴地喊道:“谁要是敢卖我们的厂,我跟他拼命。”

  乔瑞华就大包大揽地说道:“大家请放心。我虽然刚来武溪没多久,可对于东江钢铁厂的光荣历史还是有所耳闻的。东江钢铁厂给武溪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场的大家,也给武溪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市委市政府是不会让这么一家厂就这么垮掉的。”

  “听乔市长你这么一说,我们都放心了不少。不过怎么我们都听说,高新区找了一家香港企业要吞并我们钢铁厂?”

  “是啊,这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们厂给停产了,主锅炉也给停了。真是造孽啊,这主锅炉从刚开始建厂投产第一天起,这么几十年了,不论发生再大的困难都从来没有停过,真是让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工人难受不已啊。”

  “可不是?这主锅炉停了之后再想燃起来,那要耗费好几倍的煤电能源。这不是瞎指挥是什么?”众人纷纷口诛笔伐,声讨高新区的做法,更有不少人强烈要求,重新将钢铁厂纳回市里直接管理,他们不愿意再让高新区来瞎折腾了。

  乔瑞华听这些老工人说完这些情况,脸色一沉,转过头来就向一旁的孟泽贵问道:“高新区的林辰暮来了没有?”语气就有些不善了。

  “已经通知了,可能在赶过来的路上。”孟泽贵心头咯噔一下,知道乔瑞华又想借题发挥了。

  其实早在钢铁厂停产之前,高新区是上报过有关钢铁厂停产和改造的相关报告的。当时还是他亲自送去了乔瑞华办公室。平心而论,孟泽贵觉得这份报告还是很可取的,尤其是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将香港国兴集团引进来,对武溪的发展绝对是个很大的助力。钢铁厂的老职工对改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个能够理解。可如果说为了平息他们的怒气,就将板子打到林辰暮身上,实在没什么道理了。

  “岂有此理,事情都发生那么长时间了,他这个领导居然还没到?这效率也太慢了吧?还指望他以后如何为人民服务?”乔瑞华就极为不满地批评道。随即又转过头来,亲切和蔼地对钢铁厂的离退休老员工说道:“大家反映的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了。由于许多事情我还需要去了解核实,所以暂时不能给大家答复什么。不过请大家放心,我在这里可以表个态,市里绝不会同意任何有损于钢铁厂利益的行为,更不会随随便便将厂子拿去卖掉。钢铁厂现在的经营是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了,但我们坚信,只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就在乔瑞华在众人面前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时,杨卫国的办公室里,市委秘书长徐杰不无担心地对杨卫国说道:“杨书记,任由乔市长这样搞下去,我怕事情会有些不好收拾。”

  杨卫国就站在窗前,从这个位子好能够看得见大门口所发生的一切。他微微一笑,转过身来对徐杰说道:“呵呵,乔市长喜欢打亲民牌,就让他打去好了。他是市长,企业改制的事情,也理所应当有他负责嘛。”

  “可我担心,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徐杰显得忧心忡忡的,显然没有杨卫国那么乐观:“就怕他把火烧到高新区头上去,我们就被动了。”

  杨卫国就摆摆手,说道:“不用担心,我相信小林既然敢将钢铁厂停产,就一定有他的考虑,我们要相信他的能力嘛。”

  徐杰就有些哭笑不得,似乎杨书记对林辰暮实在太过于信任,甚至都有些盲从了。他承认,林辰暮确实是一个有冲劲,有想法和能力的年轻干部,可也因为年轻,许多时候想法不见得周全完善,否则也不至于搞得让钢铁厂的工人闹到市委市政府门口来了。再加上乔瑞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很容易会给别人可趁之机。

  而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真要拿给乔瑞华兴风作浪,也是个麻烦事。

  想了想,徐杰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小林提出的改造方案,动静是不是大了点?”他是想从侧面提醒杨卫国,方案越庞杂,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越多,到时候,哪一个环节衔接不起,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

  却不料杨卫国却满不在乎地说道:“呵呵,要想彻底,动静肯定就小不起来。咱们啊,就拭目以待吧。”

  徐杰就不说话了,只是拿起茶杯喝水。该说的他都已经说到了,至于该如何决策,相信杨卫国自会有全盘考虑。

  第二百一十九章唇枪舌战

  ?“杨书记,没打扰你吧?”徐杰刚走没一会儿,门一推,乔瑞华面色沉重地走了进来,声音低沉的问道。

  杨卫国眉头微微一皱,却又笑着起身说道:“呵呵,乔市长来了,辛苦了。怎么样?东江钢铁厂的工人都劝回去啦?”一边说着,就一边招呼乔瑞华往一旁的沙发上坐,并让秘书谢靖将他的好茶拿出来给乔瑞华泡上。

  “都回去了。”乔瑞华有些疲倦的坐在沙发上,就很是沉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咱们这些工人啊,都是很能体谅和理解人的。倘若不是真的没办法了,他们是决计不会走这一步的。说实话,面对他们时,我这个市长真的很内疚啊。”

  杨卫国心头就有些鄙夷,你刚来才几天啊?内疚过什么劲儿?这不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吗?不过脸上却没有什么异色,端起茶杯的水喝了一口,才沉声说道:“钢铁厂走到这一步,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现在不是说责任的时候,而是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言外之意乔瑞华当然也听懂了,你来武溪没几天,我来武溪的时间也不久。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咱们谁都没有责任,却又都有义务,在这种事情上就无须相互拆台了。

  不过现在乔瑞华并不想跟杨卫国逞口舌之快,就痛心疾首地说道:“是啊,咱们能等,可钢铁厂的上万职工不能等啊,这个烂摊子就像是一颗毒瘤,如果不痛下决心剜掉它,就会流脓生疮,到时候就更难收拾了。”

  “我今天才听说,有好些离退休的老职工,在钢铁厂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奉献了青春献子孙,老了却落下了一身的病,可厂里却已经两年多没有给他们报销过医药费了。同时,厂里在职人员,今年总共就只拿了三个月的工资,而且都还没拿满,生活捉襟见拙的,据说有个职工,因为没钱给孩子交学费,差点没去跳河。咱们每天喊着要为人民服务,可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岂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杨卫国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慢条斯理地说道:“促进困难企业改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现在从上到下就是这个大气候。我们必须要尽快督促高新区加快工作进程,将东江钢铁厂改制落到实处。”

  乔瑞华却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对于钢铁厂改制的问题,我们还要多了解、多分析,只有这样,改制才不至于雷声大,雨点小,才能走得通、走得实、走得快、走得规范。”

  “哦?”杨卫国脸色一滞,又笑着问道:“看来你对高新区的改制方案,并不怎么认可?”

  “也谈不上不认可。”乔瑞华就色说道:“高新区报上来的改制预案,看起来是不错。可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改制就一定要引进外来企业并购?除了贱卖国有资产,我们就真的没有其他方法?”

  杨卫国笑着说道:“要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要务实和具备可操作性的。以钢铁厂目前的情况来说,要想通过政府扶持让他们走出困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的问题,还是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高并购虽然让人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成功改制。改制的阵痛肯定会有,但是这种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跨越雷池的作法,却可以让我们真盘活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钢铁厂的问题。”

  “可并购不等于贱卖国有资产。通过改制,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相反却大幅度缩水,这和拿国有资产送人情有什么区别?分明就是以改制之名行瓜分国有资产之实!也难怪钢铁厂的职工会有如此巨大的抵触情绪。”乔瑞华平说到这里,脸上有些遏制不住的怒意和愤慨。

  “乔市长这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杨卫国微微一笑,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水,淡淡地说道:“方案我也看过,国兴集团并购东江钢铁厂,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人家也是拿出真金白银出来的,谈不上贱卖国有资产吧?东江钢铁厂,去年不就经省国资委审计评估过吗?目前资产价值7个亿,负债就高达11个亿,是严重的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国兴集团肯来接盘,而且还愿意承担起钢铁厂所有的债务,这已经很不错的了。而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不彻底打破原来的格局,我们的改制就是名存实亡。”

  说到最后,杨卫国看了乔瑞华一眼,说道:“当然,如果乔市长有更好的思路和办法,当然是最好不过。我们的目的,不就是想要找到一个相比之下更低成本,更优效益,对所有人员更有利的方案吗?”

  “倒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和杨书记进行沟通。”乔瑞华胖脸上的肉抽搐了一下,又沉声说道:“在我看来,东江钢铁厂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最根本的一点,不是人的问题,而是生产设备和技术跟不上发展形势。只要我们能够给钢铁厂输血,投入资金对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更新改进,一定能让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的。”

  杨卫国就不置可否地笑着说道:“乔市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据我所知,去年年初,市政府曾经出面向银行贷款了七千多万元,用于钢铁厂的改造和扶持。可结果呢?七千多万元石沉大海,连一分钱都没剩下,可钢铁厂的状况却没有任何的起色。你说钢铁厂根本的原因不是人的问题,可在我看来,就是人的问题。不彻底改变思路,再多的钱都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既然咱们做不好,就得放手,交给企业大胆来做。打破常规是一种本事,勇于创新是一种境界。国兴集团有经验,有技术,有资金,还有市场。他的进入,必定会带给给东江钢铁厂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也能带动一系列的上下游企业共同焕发生机。”

  乔瑞华却摇头说道:“杨书记,我觉得你有些过于迷信这些外资企业了。诚然,这些企业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可企业的本质,就决定了他们的趋利行为。如果无利可图,不盘剥工人的剩余价值,他们又怎么会大老远地跑到我们武溪来?当然,他们如果来武溪投资,我们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可要把国有资产变成私有资产,借改制之名,窃取国有资产,杨书记,那可是会有人骂娘的。”

  “只要是能给工人带来实惠,能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能给当地带来发展,国有和私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根据高新区的方案,咱们同样持有49%的股权,国有资产并没有缩水或是贬值,反倒是会随着企业重新焕发新机而不断增值。这样才是对国有资产负责任,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越变越少,却什么都不敢去做。”

  杨卫国以前在沿海某市担任主管工业和招商引资的副市长时,就以强力推动企业改制而闻名,主导破产、关闭和改造的国企大大小小超过了百家,自然是不把什么国企不国企的看得那么重。

  乔瑞华目光一挑,就语重心长地说道:“杨书记,你说这话就有些危险了,国有资产,要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可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对于暂时有困难的国有企业不能简单的一卖了之。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变卖呢?别说是广大的工人了,就算是我,心里也接受不了。万一工人们再闹起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杨卫国沉吟了片刻,说道:“行,既然乔市长你坚持,那就拿个具体方案出来。过几天我们上会讨论一下。”

  乔瑞华就笑了,说道:“好的,我这就让人去准备。一定争取拿出一个对钢铁厂所有工人最有利的方案来。力争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顽疾。如果成功的话,也可以以此作为样板,推广到其他企业去。”

  乔瑞华出去之后,杨卫国就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乔瑞华的意思他当然明白,他借着今天钢铁厂工人来请愿示威的势头,说得冠冕堂皇的,又占着道义的制高点,杨卫国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他不信乔瑞华真能拿得出什么更好的方案来。

  可要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乔瑞华又怎么会如此热心张罗折腾?

  越想越有些不放心,杨卫国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林辰暮的号码,没好气地问道:“小暮,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什么?市委市政府大门口?那你刚才怎么没出面及时解决问题?呵呵,你倒是蛮会想的。对了,国兴集团那里没什么问题吧?那行,你赶紧去东江钢铁厂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怀疑,这件事背后有蹊跷。你啊,多留点心……”

  第二百二十章微服私访

  ?挂断电话后,林辰暮不由抬头看了一眼。

  宽阔大气的厂门,很有些现代气息,门楼上“东江钢铁厂”几个偌大的金漆大字,据说是当初国家最高领导郭主席视察钢铁厂时亲自题写的,谈不上多么纵横挥洒、气势磅礴,却也有几分不同凡响的韵味。

  可紧闭的大门、冷冷清清的厂房、不冒烟的高耸烟囱,却陡然给人一种破败萧条的感觉,让人很难想象当初热火朝天、车流如织的宏大场景。

  大门一旁的门卫室里,只有一个带着红袖套的大爷,他隔着闪耀着华丽光泽的玻璃窗看了林辰暮一眼,却并没有理会。或许对他来说,只要不进入厂内,和他就没有什么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平步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